『壹』 肛門外,是外面一些,不是裡面。時常很癢,有時候還會潮濕。洗澡時。用水沖,感覺有些痛。
肛管、肛門周圍皮膚及會陰部發癢的症狀叫肛門瘙癢症,這是一種常見的肛門疾病,它不同於身體其它部位的搔癢,其特點是搔癢劇烈,病程持續時間長。多見於20~40歲的青中年。起初一般限於肛門周圍皮膚輕度發癢,如長期不愈,搔癢有的會蔓延至陰囊或陰唇,尤其是在會陰部前後發癢最厲害。瘙癢在夜間更甚,潮濕環境加劇,有時如蟲爬蟻走,有時如蚊咬火烤,令人不能入睡,坐卧不安,無法忍受。於是就狠抓皮膚,暫時止癢,皮膚抓破可出血、糜爛、刺痛,使癢痛加重,更為難受。病人苦惱萬分,久之會引起神經衰弱,精神萎靡,食不知味,夜不成眠。
肛門搔癢如何應付
首先要及時治療可引起肛門搔癢的原發疾病如痔瘡、肛瘺、蟯蟲、腹瀉、濕疹等。
其次要避免進食和接觸自己過敏的飲食、化學葯品、生漆、刺激性食物,以及某些葯品等。
此外襯褲不要過緊、過硬,摩擦肛門皮膚,便紙要用清潔柔軟吸水的衛生紙,不要用帶油墨字跡的紙張,或用植物葉、土塊擦肛門,便後或臨睡前要用溫水洗肛門,保持清爽干凈。不用刺激性洗劑,切勿用較燙的水坐浴。還應避免焦急、憂慮、過度精神緊張,不可用手狠抓肛門皮膚。
肛門搔癢症是許多疾病徵兆
有許多人都曾有肛門搔癢的不舒服症狀,但礙於面子問題,不好意思去醫院門診,其實肛門搔癢症雖然不是很嚴重疾病,但卻是許多疾病的徵兆,例如;痔瘡、病毒感染、性傳染病等,如果有肛門搔癢的狀況,還是應該就醫,以免延遲嚴重疾病治療。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仰表示,肛門搔癢症一部分是因為寄生蟲感染、衛生、飲食習慣不良所引起外,另一部分有肛門搔癢症的病患可能是罹患痔瘡、便秘、肛裂、病毒性感染、性傳染病等等,千萬不要因為只是肛門搔癢而不重視,反而延誤真正疾病的治療。
注意衛生習慣
輕微的肛門搔癢是因肛門附近的黏膜分泌不夠所導致,衛生習慣太好、太差都可能會導致,衛生習慣太好一天洗好幾次澡,會將肛門附近的黏膜沖掉,導致肛門附近太乾燥可能會肛門搔癢,而衛生習慣不好則易細菌、病毒感染造成肛門搔癢,陳冠仰表示,門診中還有因吃麻辣火鍋隔天猛拉肚子,一直擦拭造成肛門搔癢,若只是單純因為飲食、衛生習慣而導致的肛門搔癢很容易就可以痊癒。
因飲食、衛生習慣的肛門搔癢症,醫師建議飲食上須避免可樂、咖啡、巧克力、酒、茶,穿透氣棉質、寬大的底褲,女性病患不要用棉墊,一天須清洗幾次,尤其是在排便後,少用肥皂以免黏膜清洗掉,清洗後可利用吹風機吹乾,再塗抹葯劑。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病毒感染、性傳染所造成的肛門搔癢,除了治療肛門搔癢的症狀外,也必須即早治療病毒感染、性傳染病等重大疾病,因此病患千萬不要忽視肛門搔癢的症狀。
參考資料:
肛門瘙癢是常見的外陰瘙癢之一,它的病因很多,如肛門不潔,蟯蟲寄生,如果能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不難治癒。但是還有一類病因不明的肛門瘙癢,常因誤診誤治而頑固難愈,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肛門濕診。
肛門濕疹並不難治,但由於病人常用熱水、葯水燙洗,醫生常結合含有「松」類激素的軟膏外塗,雖能暫時好轉,但最終卻使濕疹更重、瘙癢更烈,成為頑症。因此,要治好肛門濕疹,最重要的是停止一切理化刺激,不搔抓,不用葯水燙洗,不塗含有「松」類激素的葯物。開始的幾天可能瘙癢更重,但只要堅持冷濕敷療法,就可不葯而愈。具體方法是:取一條凈水浸透的毛巾疊成8層,以輕捏不出水為度,緊敷於肛門,每3分鍾投洗一次,不使毛巾受熱。只要肛門癢就冷敷,直到痊癒。平時大便後只用冷水沖洗肛門即可,不要用熱水、肥皂或葯物清潔。(潘黎明)
肛門濕疹是一種的疾病,原因是什麼 肛門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皮膚病。病變局限於肛周皮膚,起病為紅疹、紅斑、糜爛、滲出繼而結痂、脫屑。病程久的可出現皮膚增厚,顏色灰白或暗紅,粗糙,以致皸裂、滲出、瘙癢反復發作。任何年齡均可發病。
濕疹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是比較復雜的。往往由多種因素發病。常見因素有以下幾種:(1)由復雜的內外因子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如各種蛋白食物、花粉、皮毛、細菌、日光、寒冷、染料等均可誘發本病;(2)局部病變,如內外痔、肛瘺、直腸脫垂、大便失禁等;(3)疾病因素,如糖尿病患者的濕疹樣皮炎,消化功能紊亂造成的吸收功能失常和營養物質缺乏,腸道寄生蟲病等;(4)刺激性因素,如碘酒、酒精、強酸、強鹼等。當機體處於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壓抑或失眠的情況下,可引起濕疹或使某些濕疹症狀加重。神經系統功能障礙,特別是植物神經失調時常可誘發濕疹。
當然,濕疹的發生與體質有密切關系,與遺傳基因也有一定關系。
中醫是如何認識肛門濕疹的?
濕疹又叫浸淫瘡、血風瘡、四彎風等。《外科正宗》雲:「血風瘡,乃風熱、濕熱、血熱三者交感而生。發則瘙癢無度,破流脂水,日漸沿開。」而濕疹發於肛門稱為肛門濕疹、「陰囊風」、「肛周風」。肛門濕疹的原因則是由於風、濕、熱邪留滯肌膚,或血虛生風化燥,肌膚失養所致。
中醫如何治療肛門濕疹?
中醫對肛門濕疹的治療,以辨證論治為原則進行。
①風濕熱邪留滯:認為風善行而數變,可夾濕、熱發病,濕邪郁於皮膚,使得氣血運行失常,則見瘙癢,糜爛,滲液;若風夾熱邪,侵於肌膚,使營衛不和,肌膚灼熱,糜爛,痛癢而成濕疹。
治則:清熱,疏風,利濕。
內治:四物消風飲、龍膽瀉肝湯加減。若伴有皮膚感染,可加連翹、雙花、地丁、土茯苓、赤小豆等。便秘熱結者可加大黃、槐角。滲出多者可加地榆、車前草、馬齒莧、草河車。
外治:地榆、大黃、蒼術、苦參、黃柏煎湯外洗,或用濕毒散外洗。
②血虛生風化燥:脾虛血虧,陰虛不能濡養肌膚,則可致肌膚生風化燥,而見瘙癢、粗糙。若又被風、濕、熱邪侵襲,則可使濕疹變成慢性而纏綿難愈。
治則:養血祛風,清熱利濕。
內治:養血除濕止癢湯:當歸15g,生地15g,白芍15g,何首烏10g,蒼術15g,黃柏10g,土茯苓30g,白鮮皮15g,烏梢蛇15g,蟬衣10g。
外治:當歸30g、蛇床子30g、苦參30g、細辛2g、皂刺30g,煎湯外洗。
針灸對肛門濕疹的治療如何進行?
針灸作為中醫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肛門濕疹病中同樣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①針灸:主穴:大椎、曲池、足三里、長強、提肛穴等。
配穴:三陰交、血海、合谷、風池等。
每日或隔日一次,有消炎止癢的作用。
②刺血:選上述穴位,每次取2~3個穴位,消毒局部,用三棱針刺破皮膚,擠出2~3滴鮮血,也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
③小針刀療法:即消毒肛門局部,作局部浸潤麻醉。把肛周分成四等分,用小針刀從濕疹病變的外緣進刀,作皮下穿切,往返幾次。穿切中切忌穿破對側皮膚和肛管,且每次只能治療1/4部分。
現代醫學對肛門濕疹的看法是什麼?
現代醫學對肛門濕疹的看法有很多,但不外以下兩個方面:
①外因方面:外界刺激,如太陽光線、紫外線、寒冷、炎熱、乾燥、多汗、搔抓、摩擦、生存環境、氣候變化、動物皮毛、植物、化學物質和日常生活用品如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的刺激,都可引起濕疹。
②內因方面:某些慢性消化系統疾病、胃腸道功能障礙、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波動以及新陳代謝障礙、內分泌功能失調等,均可引起或加重濕疹的病情。此外,肛瘺、肛裂、痔瘡等也可引起肛門濕疹。
同時,肛門濕疹的發病個體差異較大,因此,認為濕疹與遺傳因素和素質有一定關系。
濕疹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濕疹的臨床表現如下:
①瘙癢:它是肛門濕疹的主要症狀。呈陣發性奇癢,搔抓局部後,可使皮膚破損而痛癢加劇;瘙癢難忍時,可影響學習、工作、睡眠等。
②肛門潮紅:肛門皮膚因濕潤、摩擦或搔抓,使肛周皮膚或皮膚皺襞呈淡粉紅色、水腫。
③肛門濕潤:滲出可引起肛門濕潤不適,內褲污染和皮膚磨損。
④疼痛:肛門周圍皮膚因搔抓破潰,可導致皸裂、感染,常發生肛門疼痛和排便時疼痛。
⑤其他:即肛門濕疹除了有其特徵外,還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脹、便秘和腹瀉、頭暈、失眠、煩躁等症狀。
肛門濕疹應與哪些疾病作鑒別?
一般情形下,了解肛門濕疹的病史及病程,診斷並不困難。
濕疹表現多為:皮損為多形性、彌漫性對稱分布。急性濕疹可有滲出;慢性濕疹則有浸潤肥厚。病程多不規律,反復發作,劇烈瘙癢。
神經性皮炎的皮損是典型苔蘚樣變,無多形性皮疹,無滲出表現。
肛門瘙癢症則以肛門皺襞肥厚為主,可見苔蘚樣變和輻射狀皸裂,多數無滲出,僅可見到乾性抓痕及血痂。
肛門濕疹如何分類?
按皮損的特點分為三種:
①急性濕疹:肛門周圍的皮損多呈米粒樣小丘疹、丘皰疹或小水泡,基底部潮紅。由於搔抓,致使水泡破潰,可見有小點狀滲出和糜爛,並有漿液不斷滲出,病變中心部較重,向周圍蔓延,外圍可散在丘疹、丘皰疹。若合並感染,可形成膿皰,滲出膿液,結黃綠色或褐色膿痂,還可並發毛囊炎、癤腫。
②亞急性濕疹:由急性濕疹炎症減輕、未及時處理、拖延日久而成。特點是皮損以小丘疹、鱗屑和結痂為主,僅有少數丘皰疹和水泡糜爛。
③慢性濕疹:由急性或亞急性反復發作日久不愈而成,也有初起即呈慢性者,可見局部皮膚增厚,浸潤,色棕紅或灰色,表面粗糙,肛緣及肛管可有皸裂,米糠樣皮屑及抓破後成為結痂,外周可有散在的丘疹、丘皰疹。
肛門濕疹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肛門濕疹的治療原則應根據致病的病因,以及局部皮膚的症狀、皮損情形,進行有效的整體治療及對症處理。
①改善生活環境,避免濕地居住;
②調整好飲食;
③調養好身體,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④及時治療能引起肛門濕疹的全身疾病;
⑤根治肛門直腸部的病變,譬如肛裂、肛瘺、混合痔、便秘、腹瀉、肛門瘙癢症等。
肛門濕疹的內服葯有哪些?
肛門濕疹的內服葯物,主要是針對造成肛門濕疹的全身因素而進行。
①抗組織胺類葯物:主要是止癢,如撲爾敏、苯海拉明、非那根等。
②鎮靜劑:對合並有失眠者使用,如魯米那、安定、眠爾通等。
③鈣制劑:5%溴化鈣,或5%氯化鈣,或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每日1次,每次10mL,10次一療程。
④抗生素:若合並有感染,可使用青黴素、慶大黴素、環丙沙星等治療。
⑤維生素類:運用維生素B族、維生素C口服,對肛門濕疹有輔助治療作用。
⑥免疫球蛋白:可使用丙種球蛋白和胎盤球蛋白作輔助治療,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⑦激素類:使用激素類葯物,可使炎症、滲出、奇癢迅速緩解,但停葯後極易發作,且副作用多,因而,使用激素類葯物要慎重。
肛門濕疹的局部用葯如何使用?
肛門濕疹的局部用葯應根據肛門局部病變的性質、病因使用外用葯。
①急性或亞急性期:可使用膚輕松、強的松龍等皮質類固醇激素霜劑,配合5%硼酸溶液局部外用,也可用5%煤焦油軟膏等等。
②慢性期:若有苔蘚化者,可用50%松餾軟膏或20%黑豆餾油軟膏。而頑固性肛門濕疹也可用淺層X線放射或同位素 32磷、 90鍶敷貼治療。
肛門濕疹如何預防?
肛門濕疹的預防關鍵在於防止再復發。
①盡量避免外界各種物質的刺激:譬如熱水燙洗肛門,過度暴力搔抓等。對刺激局部的化妝品等物質要忌用。
②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魚、蝦、蟹、甲魚等要盡量不吃或少吃。
③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改善體質,對提高本病的治療效果有積極作用
http://www.zgxl.net/sljk/ybjb/xiaohua/gmsz.htm
『貳』 做肛門鏡檢查說是粘膜隆起性及纖維組織增生性包塊什麼意思
你說的這種情況說明你。肛腸中。出現了異常組織隆起。你需要做啊,進一步的治療切換化驗。來確定病情。
『叄』 我有肛乳頭增生,還有痔瘡,但不太嚴重,應該怎麼治療
我經常建議患者在痔瘡初期可塗抹外用膏葯,有消炎消腫的作用。以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為主,就是不要久坐久站,不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養成良好的按時排便習慣,每次便後注意肛門的清潔以防細菌大量滋生引起水腫,堅持坐浴等。切實做好肛門護理才能阻止惡化。護理要點有:坐時要讓肛門處於懸空狀態,便後用水清洗肛部,每天用高錳酸鉀熏蒸坐浴。可以在醫院買個電動肛門護理包,裡面有肛部清潔器幫助便後清洗,肛部葯浴盆放在馬桶上熏蒸坐浴,坐姿時用肛部支撐墊幫助懸空傷口,促進水腫消退。特別注意要用1:50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稀釋100倍後使用,注意不要買成1:5000濃度男科或者婦科用的,否則至少十瓶采購一次坐浴。如果有便血,便後還需要加用肛部消毒巾,否則大便殘留的細菌會污染傷口,加重病情。尤其要注意看似便宜的假貨,比如醫院用肛部葯浴盆導氣管和輸液管同材質,不和葯液發生反應,假的用的是回收的橡膠,遇到熱水會散發大量有毒成分。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謝謝!
『肆』 肛門上長了個大小約1厘米的包,並且有刺痛感.不知醫學上把這稱之為何物難道是痔瘡有何妙招可治
肛腸痔瘺病俗稱痔瘡,是人類特有的常見病、多發病。據有關普查資料表明,肛門直腸疾病的發病率為59.1%,痔占所有肛腸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內痔最為常見,占所有肛腸疾病的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發病率為67%,男性的發病率為53.9%,以女性的發病率為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並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重,故有「十人九痔」之說。
其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於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而引起痔瘡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病率增高。據臨床觀察及統計普查結果分析,不同職業患者中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臨床上機關幹部、汽車司機、售貨員、教師的患病率明顯較高。
痔核位於肛門裡面黏膜的稱為「內痔」,位於肛門口內側附近稱為「外痔」,二者都有的稱為「混合痔」。痔瘡的症狀是患處作痛、便血、嚴重時,痔塊會凸出肛門外(脫垂),排便後才縮回。
我國目前多數醫家認為,痔的發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剖學原因:人在站立或坐位時,肛門直腸位於下部,由於重力和臟器的壓迫,靜脈向上迴流頗受障礙。直腸靜脈及其分枝缺乏靜脈瓣,血液不易迴流,容易瘀積。其血管帕刑厥猓�誆煌�叨卻┕�〔悖�菀資芊囁檠蠱齲�跋煅�夯亓鰲>猜鯰志��襯は虜愕氖杷勺櫓��芪�狽χЪ芄潭ǎ�菀桌┱徘��?
二、遺傳關系:靜脈壁先天性薄弱,抗力減低,不能耐受血管內壓力,因而逐漸擴張。
三、職業關系:人久站或久坐,長期負重遠行,影響靜脈迴流,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靜脈壁張力下降,血管容易瘀血擴張。又因運動不足,腸蠕動減少,糞便下行遲緩,或習慣性便秘,可以壓迫和刺激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迴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力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
四、局部刺激和飲食不節:肛門部受冷、受熱、便秘、腹瀉、過量飲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門和直腸,使痔靜脈叢充血,影響靜脈血液迴流,以致靜脈壁抵抗力下降。
五、肛門靜脈壓力增高:因肝硬變,肝充血和心臟功能代償不全等,均可使肛門靜脈充血,壓力增高,影響直腸靜脈血液迴流。
六、腹內壓力增加:因腹內腫瘤、子宮腫瘤、卵巢腫瘤、前列腺肥大、妊娠、飲食過飽或蹲廁過久等,都可使腹內壓增加,妨礙靜脈的血液迴流。
七、肛門部感染:痔靜脈叢先因急慢性感染發炎,靜脈壁彈性組織逐漸纖維化而變弱,抵抗力不足,而致擴大麴張,加上其它原因,使靜脈曲張逐漸加重,生成痔塊。
痔塊主要由擴張靜脈、海綿狀組織和結締組織間質構成。靜脈擴張彎曲,其壁變薄,外膜和中層萎縮,壁內彈力纖維組織變成纖維組織[ 也有的靜脈無改變 ]。靜脈內可有血栓形成,靜脈外有血塊。常有急慢性炎症,可見因細胞浸潤,有時形成小膿腫。海綿狀組織,叫直腸海綿體,由很多血管小球組成,球內有短小並能彎曲的小動脈。有時有動靜脈瘺,在痔塊內可摸到動脈搏動。內痔表面是柱狀上皮,外痔表面是鱗狀上皮。
痔瘡的發病率很高,痔瘡患者經手術治療或其它療法治療後,復發率亦較高。究其原因,除治療不徹底外,不注意預防痔瘡的發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預防痔瘡的發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加強鍛煉:經常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氣功等,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對於痔瘡也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這是因為體育鍛煉有益於血液循環,可以調和人體氣血,促進胃腸蠕動,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結,預防痔瘡。另一方面可以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每次約5分鍾,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循環;另一種方法是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縮肛門,早晚各1次,每次做30次,這是一種內按摩的方法,有運化瘀血,鍛煉肛門括約肌,升提中氣的作用。經常運用,可以改善痔靜脈迴流,對於痔瘡的預防和自我治療均有一定的作用。
(2) 預防便秘: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時間有早、中、晚飯後的不同習慣。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軟便,不幹不稀,排便時不感到排便困難,便後有輕松舒適的感覺,這表明胃腸功能良好。如果大便秘結堅硬,不僅排便困難,而且由於糞便堆積腸腔,肛門直腸血管內壓力增高,血液迴流障礙而使痔靜脈叢曲張形成痔瘡。為防止大便秘結,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合理調配飲食。既可以增加食慾,糾正便秘改善胃腸功能,也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日常飲食中可多選用蔬菜、水果、豆類等含維生素和纖維素較多的飲食,少含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芥末、姜等。
②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健康人直腸內通常沒有糞便,隨晨起起床引起的直立反射,早餐引起的胃、結腸反射,結腸可產生強烈的「集團蠕動」,將糞便推入直腸,直腸內糞便蓄積到一定量,便產生便意。所以最好能養成每天早晨定時排便的習慣,這對於預防痔瘡的發生,有著極重要的作用。有人認為晨起喝1杯涼開水能刺激胃腸運動,預防便秘。另外,晨起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等都可以預防便秘。當有便意時不要忍著不去大便,因為久忍大便可以引起習慣性便秘。排便時蹲廁時間過長,或看報紙、或過分用力,這些都是不良的排便習慣,應予糾正。
③選擇正確治療便秘的方法。對於一般的便秘病人,可以採用合理調配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加以糾正。對於頑固性便秘或由於某種疾病引起的便秘,應盡早到醫院診治,切不可長期服用瀉葯或長期灌腸。因長期服用瀉葯不僅可以使直腸血管充血擴張,還可以導致胃腸功能紊亂。長期灌腸,會使直腸粘膜感覺遲鈍,排便反射遲鈍,加重便秘,反而有利於痔瘡的發生。因此若患有頑固性便秘須在有經驗的專科醫師指導下正確治療。
(3) 注意孕期保健:婦女妊娠後可致腹壓增高,特別是妊娠後期,下腔靜脈受日益膨大的子宮壓迫,直接影響痔靜脈的迴流,容易誘發痔瘡,此種情況在胎位不正時尤為明顯。因此懷孕期間應定時去醫院復查,遇到胎位不正時,應及時糾正,不僅有益於孕期保健,對於預防痔瘡及其他肛門疾病,也有一定的益處。另外懷孕婦女一般活動量相對減少,引起胃腸功能減弱,糞便停留於腸腔,糞便中的水分被重吸收,引起大便乾燥,誘發痔瘡。因此懷孕期間應適當增加活動。避免久站、久坐,並注意保持大便的通暢,每次大便後用溫水熏洗肛門局部,改善肛門局部血液循環,對於預防痔瘡是十分有益的。
(4) 保持肛門周圍清潔:肛門、直腸、乙狀結腸是貯存和排泄糞便的地方,糞便中含有許多細菌,肛門周圍很容易受到這些細菌的污染,誘發肛門周圍汗腺、皮脂腺感染,而生瘡癤、膿腫。女性陰道與肛門相鄰,陰道分泌物較多,可刺激肛門皮膚,誘發痔瘡。因此,應經常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每日溫水熏洗,勤換內褲,可起到預防痔瘡的作用。
(5) 其它:腹壓增高,可以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痔瘡。臨床上引起腹壓增高的疾病很多,如腹腔腫瘤壓迫腹腔內血管,可以使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痔瘡。肝硬變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症,可致肛門直腸血管擴張,而引起痔瘡,此時應首先治療肝硬變。不應急於治療痔瘡,因為肝硬變緩解後痔瘡症狀是可以改善的。
預防痔瘡的方法很多,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去做,不僅可以預防和減少痔瘡的發生,對於已經患有痔瘡的病人,也可以使其症狀減輕,減少和防止痔瘡的發作。
痔瘡的簡易自我療法
痔瘡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由於人類在直立行走時直腸靜脈血向上迴流比較困難,加上內臟的下壓就更易形成靜脈擴張而患痔瘡。臨床表現為肛門瘙癢、腫痛、出血。中醫的理論為:痔瘡為熱迫血下行,郁結不散所至。年老體弱,飲酒吸煙,飲食過辛辣等都是其誘發因素。因此,科學合理的簡易自我療法對本病有重要意義。
一、飲食起居調養法。生活規律化,每天定時排便,保持大便通暢;經常清洗肛門,並要保持乾燥,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如西瓜、香蕉、番茄等都有潤腸的作用。在夏季尤其應該多飲鹽開水,避免汗液排泄過多。
二、葯物調理法。可以用朴硝,花椒以10:1的比例加開水沖泡熏洗。也可以每日大便後堅持用溫水洗浴,外敷九華膏,五倍子散或黃連膏等。
三、運動調養法。適當的運動可以減低靜脈壓,加強心腦血管系統的機能,消除便秘,增強肌肉的力量。這對痔瘡的防治很有作用。提肛運動是最簡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全身放鬆,臀部及大腿用力加緊,配合吸氣,將肛門向上收提,稍閉一下氣,然後呼氣,全身放鬆。這種運動可隨時隨地進行。
參考資料:http://www.zczlw.com/
【防痔小竅門】
1.收縮肛門。每天有意識地做3-5次肛門收縮,可增強括約肌功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按摩肛門。肛門按摩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痔的發生。
3.坐浴。便後用熱水坐浴,既可以洗凈肛門皮膚皺折內的污物,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對保持肛門部的清潔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
【痔瘡的治療】
(一)、葯物療法:
1、枯痔散療法:將枯痔散塗於痔核表面,使痔核壞死、乾枯脫落、傷口自愈,該法適用於Ⅲ期內痔及嵌頓痔。
2、口服中葯:運用益氣固脫、收斂止血、澀腸化痔的內服中葯,以減少出血或使出血停止、痔核縮小、減少脫出、減或消除症狀,該法適用於任何患者。
3、外用葯物:一是採用清熱解毒,固脫澀腸的中葯,煎湯外洗,如苦參湯。可用於各種病人,均有較好療效。二是運用皮膚易吸收之中葯或中西葯合劑,作成葯膏、葯布、貼於臍部或骶尾部之長強穴進行治療,也有很好的療效。
(二)、手術療法:
外科手術療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其特點中隨著手術方法的改進,手術中及後痛苦較輕,創面癒合快,療效肯定,但要求手術條件較高,是目前治療痔瘡最可靠的方法。
(三)、其他療法:
1.葯物注射療法:即硬化萎縮療法,將硬化劑直接注射於痔核內,可使痔核硬化萎縮或使痔栓壞死脫落。
2.枯痔療法:即葯捻療法,可使痔組織發生異常和化學炎症反應,引起纖維組織增生,達到治療痔瘡目的。
3.紅外線治療:採用紅外線照射或燒烙痔核,從而使痔核萎縮。
4.冷凍療法:即使用冷凍機、液態氮作冷凍劑,把痔核凍成塊,讓其壞死脫落。
5.激光療法:採用CO2或YAG激光切除痔核,適用於各類痔瘡。其特點是出血少。
痔瘡的治療首先要保持大便通暢,進食易消化、少含渣滓的食物。飲食應粗細搭配,少飲濃茶、咖啡、酒類及少進辛辣食物,以減少對肛管的刺激。便後要溫水坐浴,局部應用痔瘡栓或痔瘡膏。根據病情的不同,可以採取注射治療、冷凍治療及物理治療。嚴重者可手術治療,包括結扎法、膠圈套扎法、痔切除等。
不同痔不同治
糖尿病患者得痔瘡後,應將痔的輕重與糖尿病的輕重結合考慮治療。最好是等待病情穩定後再選擇適宜的治痔療法。
中風病人因病後肢體活動功能受限,久卧久坐易生痔瘡。對於輕度癱瘓或半癱瘓在拐杖幫助下可下地活動者,採用早期預防和治療的原則,如適當運動和根據病情採取手術或非手術療法等;對於重度癱瘓完全卧床的患者,不論痔的症狀的輕重,均以內服、外用葯物保守治療為宜,如涼血地黃湯煎服、麝香痔瘡膏外敷。
小兒痔的發病率低,治療宜採用中葯外治等簡便無痛苦的治療方法。平時多注意調整飲食,讓小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及蜂蜜;便後或臨睡前用溫水清洗肛門部,以改善肛門血液循環。
老年人由於肛門部的神經、血管、肌肉、韌帶等都已鬆弛無力,極易患痔瘡。治療時尤為棘手。最好是採用內服潤腸化痔的中葯,同時外用中葯熏洗或塗上治痔的膏或栓等保守療法。
【痔瘡常用偏方秘方】
[方一]
蒲公黃、黃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水煎外用,每日1劑,日用2--3次,先加水2500---3500毫升,煮沸後過濾去渣,將葯液倒入普通盆內,患者趁熱先熏後洗,每次15--30分鍾。
本方為鄒桃生方,功能清熱解毒除濕消腫,涼血散瘀,適用於痔瘡。
[方二]
硫黃、雄黃各10克,樟腦3克,麻油適量。前葯研成細末,用麻油調勻,擦患處。
本產適用於濕熱而致痔瘡。
[方三]
烏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參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蠣30克,火麻仁10克。水煎服,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凌朝光方,功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適用於痔瘡。
[方四]
浮萍適量。水煎,趁熱擦洗患處。
本方適用於痔瘡抓破出血不流水者。
[方五]
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葯煎液熏洗肛門。
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於痔瘡。
[方六]
柞樹葉30克。搗爛敷患處。
本方源於《黑龍江常用中草葯手冊》,適用於痔瘡。
[方七]
劉寄奴、五倍子備等分。研為細末,空心酒下,仍用其末敷,遂愈。
本方源於《類編朱氏集驗方》,治痔瘡。
[方八]
生豆腐渣,鍋內炒干為末,每服9克,白砂糖湯下,日3次。
本方源於《危氏方》,適用於血痔。
[方九]
絲瓜,燒存性,研末,酒服6克。
本方主治肛門久痔。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597816.html
『伍』 肛門結締組織增生白天小晚間大怎麼回事呀
結締組織外痔因其形態而命名,又稱贅皮痔,皮膚下垂物和贅皮性外痔。這種外痔是肛門緣皮膚皺襞增厚肥大,有結締組織增生,痔內無曲張靜脈,血管甚少,底寬尖長,呈黃褐色或褐黑色,突出易見,大小形狀不等。有時只有一個,在肛門後部或前部正中,有時數個圍繞肛門一周。
病因病理:
常由便秘引起,當干大便通過肛門時,過度牽拉肛門部皮膚,撕傷肛門皺襞,引起感染發炎、水腫、纖維組織增生。炎症消散後,皺襞不能恢復正常,這樣多次損傷,則使皺襞增生肥大,成為外痔。
肛門和直腸的各種炎症,如直腸炎、肛門狹窄、內痔、肛竇炎、肛瘺、肛裂等,也是生成結締組織外痔的原因。另外,肛門部手術,如痔切除術、肛竇切除術等,因切去皮膚、縫合、結扎等操作不當,也會影響肛門部淋巴和血液迴流,常引起結締組織外痔。
『陸』 肛門息肉怎麼形成的有什麼方法治療
肛門息肉,是痔瘡的一種,無症狀靜止期的痔,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並發症出現,不需治療。另外還有注射療法,冷凍療法等。當痔經非手術療法失敗或痔周圍支持的結締組織廣泛破壞,痔出血,血栓形成,痔脫出引起症狀或嵌頓等,應採取手術治療。 (一)、葯物療法: 1、枯痔散療法:將枯痔散塗於痔核表面,使痔核壞死、乾枯脫落、傷口自愈,該法適用於Ⅲ期內痔及嵌頓痔。 2、口服中葯:運用益氣固脫、收斂止血、澀腸化痔的內服中葯,以減少出血或使出血停止、痔核縮小、減少脫出、減或消除症狀,該法適用於任何患者。 3、外用葯物:一是採用清熱解毒,固脫澀腸的中葯,煎湯外洗,如苦參湯。可用於各種病人,均有較好療效。二是運用皮膚易吸收之中葯或中西葯合劑,作成葯膏、葯布、貼於臍部或骶尾部之長強穴進行治療,也有很好的療效。 (二)、手術療法: 外科手術療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其特點中隨著手術方法的改進,手術中及後痛苦較輕,創面癒合快,療效肯定,但要求手術條件較高,是目前治療痔瘡最可靠的方法。 (三)、其他療法: 1.葯物注射療法:即硬化萎縮療法,將硬化劑直接注射於痔核內,可使痔核硬化萎縮或使痔栓壞死脫落。 2.枯痔療法:即葯捻療法,可使痔組織發生異常和化學炎症反應,引起纖維組織增生,達到治療痔瘡目的。 3.紅外線治療:採用紅外線照射或燒烙痔核,從而使痔核萎縮。 4.冷凍療法:即使用冷凍機、液態氮作冷凍劑,把痔核凍成塊,讓其壞死脫落。 5.激光療法:採用CO2或YAG激光切除痔核,適用於各類痔瘡。其特點是出血少。 6.平時應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全麥或雜糖食物,使大便柔軟,易於排出。 7.你還應該大量飲水,以保持體內的水分。 8.如果你已經患了痔瘡,在每次排便後要用溫熱水將患部洗干凈,然後再擦乾。 9.合適的飲食及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抑制痔瘡,甚至能使輕度痔瘡痊癒。 10.當痔瘡發作特別疼痛時,你要卧床休息。局部熱敷以便腫處緩和,使脫出的痔消退。
『柒』 西安,30歲怎麼治肛門肉芽什麼方法可以治
如果在肛門部長肉芽,首先,若是在進行肛門直腸手術以後,肛門部位長了肉芽,這種情況主要是傷口生長出現異常的表現。通過檢查,肉芽不是很大,輕微高突者,可以使用高滲鹽水外敷,或枯礬粉外敷治療。如果肉芽比較高,突者可以使用手術止血鉗將其鉗夾掉。其次,若是未經過手術者而出現肛門肉芽的情況,這考慮是患者出現了外痔和混合痔一類的疾病。
『捌』 纖維組織增生如何治療
結合你出現的症狀就是需要通過按摩針灸的方法治療的。注射葯物的方法治療也是可以的口服止痛的葯物的方法治療的。
『玖』 我的肛門處有時癢癢但不疼,是外痔嗎,怎麼治療(可靠的偏方也可)
肛門瘙癢症
肛門瘙癢症(pruritus ani)系指無原發皮膚損害而僅有瘙癢症狀的一種皮膚閏。在經過中由於搔抓可出現各種繼發性皮膚變化,如抓痕、血痂、皮膚肥厚以及苔蘚樣改變,並可蔓延至會陰、陰囊或陰唇。中醫學稱之為「癢風」、「穀道癢」,後世醫家稱為「肛門癢」,乃風邪作崇所致。《外科證治全書》說:「遍體瘙癢,並無疹疥、搔之不止。」臨床上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前者病因不明,症狀頑固,不易治癒,約占瘙癢症病例的45%;後者大多數繼發於其他疾病之後,隨原發疾病治癒而愈。此病好於中年以上的人。男多於女,且多見於平時不愛活動的人。
病因病理
一中醫學的認識:本病發病的外因主要是感受風、濕、熱邪以及蟲毒騷擾等,故有「諸癢屬虛、屬風,熱盛則痛,熱微則癢」之說,內因常為血虛風燥,肝腎不足、臟腑虛弱、濕熱下注等,故前人說:「血虛則生風,風聚則發癢。」
1.感受外邪:風寒濕熱之邪客於腠理,留滯於肌膚之間,結而不散,則發生癢疹。正如《諸病源候論》所說:「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瘙隱疹」。
2.血虛生風:臟俯素虛,氣血不足,或久病氣血被耗,不能充養皮膚腠理,生風化燥則發癢,或由風邪乘虛侵襲,內外合邪所致
3.肝經濕熱下註:足厥陰肝經經脈,循陰毛,繞陰器,絡筋脈,若肝經濕熱,可循經下注,陰滯於肛門肌膚而發瘙癢。
4.血瘀生風:由於多種原因引起臟腑功能失調,瘀血阻絡,久郁皮膚,留滯不散,經絡瘀阻兼外感風毒而發。
5.蟲毒騷擾:《諸病源候論》說:「蟯蟲外,小蟲之一也,形甚細小,並因臟腑虛弱而致發,甚者可痔瘺癬也。」這里所說的癬,即肛門皮膚瘙癢。蟲毒騷擾是引起肛門瘙癢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現代醫學的認識:肛門瘙癢的真正發病原因,目前尚未明了,但與下述因素有關。
1.全身因素:
⑴辛辣食物刺激:辣椒、香料、醇酒等,食用過多的均可誘地本病。
⑵過敏反應:某些蛋白質(魚、蝦、蟹等)、葯物、花粉、生漆等可致部分人體過敏,使體內產生過多的的組織胺,作用於周圍神經而產生癢感。
⑶內分泌內能紊亂:如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腦垂體功能不全、更年期、衰老、性激素缺乏等。
⑷精神因素:精神過度興奮、抑鬱、神經衰弱、癔病等。
⑸葯物刺激:如嗎啡、奎寧、砒劑、麻醉葯、抗生素等刺激。
⑹肝腎功能不全時,膽酸、尿素等代謝物質在體內蓄積。
⑺胃腸功能紊亂:營養不良以及某些血液病。
⑻遺傳因素:臨床觀察表明,有家族遺傳史者,肛門瘙癢症發病率可達60%左右。
2.局部因素:
⑴局部磨擦、酸鹼物質、化學纖維以及寒熱等刺激。
⑵肛門周圍汗腺、皮脂腺分泌異常:糞便中吲哚臭素,使渣堆積於肛門皺褶內刺激皮膚。
⑶肛門直腸疾病:如肛瘺、痔瘡、脫肛、肛竇炎、肛乳頭炎、肛門失禁等刺激肛門腺,使腺液分泌增多,致肛門濕潤,刺激皮膚,發生瘙癢。
⑷蟯蟲、陰道滴蟲、陰道炎、子宮脫垂、前列腺肥大等,亦與肛門瘙癢有一定關系。
3.環境因素:天氣寒冷或炎熱,以及濕度的變化,空氣中的一些化學微粒等刺激亦可引起全身或局部瘙癢。
症狀體征
本病初期,僅限於肛門周圍皮膚瘙關癢,是輕時重,有時刺痛或灼痛,有時如蟲行蟻走,有時如蚊咬火烤,有時劇癢難忍,入夜更甚,令人坐卧不安。由於搔癢使皮膚潰爛、滲出、結痂、長期不愈,致肛周皮膚增厚,皺壁肥厚粗糙呈放射狀褶紋,苔蘚樣變,色素沉著或色素脫失,蔓延至會陰、陰囊、陰唇或骶尾部。患病日久,易繼發皸裂。久之可引起神經衰弱,精神萎縮,食不知味,夜不成眠。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上述臨床表現,即可診斷為肛門瘙癢症。但對原發性瘙癢和繼發損害,應盡可能尋找有關因素。
本病應與神經性皮炎相鑒別,後者好發於頸後部及四肢屈側,有典型的苔蘚樣變損害。
治療
一中醫治療:
1.內治法:
⑴風熱襲肺,移於大腸肛門者,遇熱癢劇,稍涼減輕,或身熱,掻時起紅色粟粒,或掻後出現血點,苔黃燥,脈浮數。治宜清熱瀉火、通便,方用涼膈散。
⑵風邪挾濕或肝膽濕熱,循經下注,郁阻於肛門皮膚者,可見肛門皺壁皮膚腫脹,局部濕疹,浸淫滋水,多有腥臭氣味,患者可因癢甚搔癢抓而出現煩躁不安,夜不能眠。舌苔黃厚,脈象弦滑。治宜疏風清熱利濕,方用消風散合二妙散或龍膽瀉肝湯。
⑶血虛生風化燥,肌膚失養者,皮膚乾燥或起白屑,抓兩癢甚、抓破後出現血跡、血點則癢可稍減,舌質暗淡,脈浮細弱。治宜養血熄風、滋陰潤燥,方用當歸飲子。
⑷血瘀生風、蘊結不散者,皮膚增厚,呈苔蘚化,舌質暗紅、有瘀斑瘀點,脈弦。治宜逐瘀祛風,方用疏風解毒湯。
⑸蟲毒騷擾,侵入肛周皮膚,或濕毒、葯物毒犯阻後陰後,癢如蟲行,夜晚癢甚,治宜殺蟲解毒止癢,方用烏梅丸。
2.外治法:
⑴皮膚濕潤者,可用枯礬粉干撒患處,1日3次。
⑵皮膚乾燥者,可用黃連膏或青黛膏外敷,每日3次。
3.灌腸法:如系蟯蟲引起者,可用百部30g,加水250ml,煎成80ml,每晚睡前保留灌腸,連用1周。或用大蒜頭搗碎加水200ml,煎至70ml,每晚以溫葯液保留灌腸,連用5日。ggg
4.針刺法:可取長強、腰俞、承山、三陰交、陰陵腺等穴,強刺激,每日1次。
二西醫治療:
1.抗組織胺葯治療:可選用苯海拉明、撲爾敏、息斯敏。癢甚者,可選用105葡萄糖酸鈣 10ml,或癢苦氏民5~10ml,靜注,並配合服用維生素B 2 、B 6 、C、K、魚肝油等。
2.激素治療:對更年期及老年重症患者,可用性激素治療,女性用乙烯雌酚0.5~1mg,肌注,每財2~3次,亦可用苯丙酸諾龍25~50mg,肌注,每周2~3次。
3.抗生素治療:合並細菌感染者,可根據病情,酌情選用抗生素。對蟯蟲或滴蟲患者,可口服撲蟯靈或滅滴靈。
4.葯物外洗治療:可選用0.5%~2%爐甘石洗劑(水粉劑)加樟腦或薄荷、麝香草酚等,具有局部降溫消炎、乾燥、止癢等作用。
5.葯物外塗治療:可酌情選用下列葯物:8%樟腦粉、2%石碳酸軟膏、30%百部酊、2%樟腦霜、5%苯唑卡因霜、5%硫黃煤焦油軟膏、2%~3%水楊酸、醋酸可的松軟膏、去炎松尿素軟膏。
6.封閉療法:用2%亞甲藍2ml加入0.5%普魯卡因10ml,或0.5%協酸奎寧尿素溶液5~10ml,或3%普魯卡因麻油5~10ml,在肛周瘙癢區皮內點狀注射,使皮內神經末梢失去感覺,達到止癢病癒的目的。
7.物理療法:可用紫外線、紅外線照射肛周患處,或採用X線、同位素 32 磷、 90 鍶治療。
8.手術療法:肛周神經末梢切斷術:術前備皮,清潔灌腸後,患者取截石位或側卧位,常規消毒肛周皮膚、鋪巾。腰俞或局麻後,在肛門兩側各作一弧作切口,向肛門皮下潛形分離,顯露出外括約肌纖維,將感覺神經末梢完全切斷,復回皮片,用絲線間斷縫合。術後控制大便2~3次,5~7天拆線 ,便後坐浴換葯。另外,採用橢圓形皮膚切開縫合法、皮瓣移植法、肛周皮下分離切開法,也可達到止癢的目的。
『拾』 肛門息肉如何治療
您好!
肛門息肉的治療:
(一)、葯物療法:
1、枯痔散療法:將枯痔散塗於痔核表面,使痔核壞死、乾枯脫落、傷口自愈,該法適用於Ⅲ期內痔及嵌頓痔。
2、口服中葯:運用益氣固脫、收斂止血、澀腸化痔的內服中葯,以減少出血或使出血停止、痔核縮小、減少脫出、減或消除症狀,該法適用於任何患者。
3、外用葯物:一是採用清熱解毒,固脫澀腸的中葯,煎湯外洗,如苦參湯。可用於各種病人,均有較好療效。二是運用皮膚易吸收之中葯或中西葯合劑,作成葯膏、葯布、貼於臍部或骶尾部之長強穴進行治療,也有很好的療效。
(二)、手術療法:
外科手術療法,切除痔核,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其特點中隨著手術方法的改進,手術中及後痛苦較輕,創面癒合快,療效肯定,但要求手術條件較高,是目前治療痔瘡最可靠的方法。
(三)、其他療法:
1.葯物注射療法:即硬化萎縮療法,將硬化劑直接注射於痔核內,可使痔核硬化萎縮或使痔栓壞死脫落。
2.枯痔療法:即葯捻療法,可使痔組織發生異常和化學炎症反應,引起纖維組織增生,達到治療痔瘡目的。
3.紅外線治療:採用紅外線照射或燒烙痔核,從而使痔核萎縮。
4.冷凍療法:即使用冷凍機、液態氮作冷凍劑,把痔核凍成塊,讓其壞死脫落。
5.激光療法:採用CO2或YAG激光切除痔核,適用於各類痔瘡。其特點是出血少。
6.平時應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全麥或雜糖食物,使大便柔軟,易於排出。
7.你還應該大量飲水,以保持體內的水分。
8.如果你已經患了痔瘡,在每次排便後要用溫熱水將患部洗干凈,然後再擦乾。
9.合適的飲食及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抑制痔瘡,甚至能使輕度痔瘡痊癒。
10.當痔瘡發作特別疼痛時,你要卧床休息。局部熱敷以便腫處緩和,使脫出的痔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