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增加福報,如何增長智慧!
我們為佛弟子,在這個世間,一定首先來講,要自己學習佛法之後,你可以運用在日常的生活中間,而且可以令自己做事業比較順利,這樣自己和親人生活條件會比較好,還有可以利益社會.怎樣增加福報呢?不是我們念一下黃財神心咒,或者修一修虛空藏菩薩法,或者念一念《葯師經》,這樣就可以很快地增加福報.這些是一種緣,當然是需要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我們要記得,我們之前所說的增加福報的八種方法.第一是孝順父母,在這個恩田中間種一個福報的種子.第二是在如法供養三寶的敬田中間來增加福報種子,種下一個福報的種子.第三在悲田中間種福報的種子.第四要廣結善緣,與一切眾生都是與人為善,這樣就善緣好運,這樣我們去到哪裡都有貴人幫助.第五就是生活住的環境,要可以令我們身心安寧,就是說要了解一點風水.第六就是修陰德,我們要為善,不要祈求善報,而且如果被人冤枉,這些是你過去生業障消除.第七就是讀書.第八就是我們所講的四種緣,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和增上緣,這四種緣都是非常重要的.親因緣就是你想達到的目標,比方說,我們想去六祖寺,這些是我們的心念,就是親因緣;所緣緣就是我們所需要達到的目標;等無間緣,就是說你心心念念都想去,你去的路途中間,始終保持這個念頭,如果你突然不想去,你中途就會回去;增上緣就是有些幫助的條件,比方說,我們有車,這種交通的工具是增上緣.所以增加福報,我們應該從這八個方面去修.如何增長智慧呢?我們已經講了,有八種方法.第一是多聞佛法,聞思修三種智慧,聞思修的智慧方法,多聞佛法,我們講了黃庭堅他前生的故事.第二方法就是說我們要法布施,成就其他眾生的智慧,這樣我們自己都可以增長智慧.第三是勤修戒定慧,消滅貪嗔痴.第四我們重點講了文殊菩薩增長智慧的方法,就是說在一切因緣中間去修這個起承轉合,任何一個因緣都可以令我們增長智慧和慈悲心,這樣這個因緣當下就是佛法.印光法師就講過一個心命偈,「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我們為佛弟子在這個世間應該為一切眾生做一個榜樣,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世間法應該是事業成功,人際關系非常和諧和有智慧,身體健康和長壽.這些是基礎,如果你一味地說我是求生西方的,我不需要這些人天福報.但是你如果想要都得不到的話,就說明你是有障礙的啦,你世間法都有障礙,你都沒有解脫,沒有可以所求如意,你想將來可以順利往生西方,這條是很困難的.一定要世間法你可以想求就求得到,以前沒什麼福報,很快就增加福報;以前身體多病,通過修學佛法,你身體可以好轉;你以前壽命不是很長,你可以延長壽命;福壽康寧這幾種你都可以得到.得到以後不會起一個執著的心.這樣才有基礎,知道世間一切為我所用,非我所有,不起一個執著的心,所以我們說怎樣去成就福報.中國通俗的說法,一命二運三風水,四修陰德,五讀書,這幾個方面都做得好的話,會比較有福報.「心好」,怎樣才叫心好?首先第一個是人天的心好,「一者孝順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修十種善法、善業.如果可以這樣做,這些是人天中間的善男子、善女人,是心好.第二種,「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些是小乘的聲聞緣覺的心好.第三種,就是「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典和勸進行者」,可以勸導其他眾生了解佛法,修行佛道.所以這些是大乘的善男子善女人,也是大乘心好的標准.另一種如果是為了利他的,消除自利的,這些是心好;完全自私自利,這些是惡法.另一種如果我們專為今生今世求願,這種是心惡.起碼我們最低標准要將今生的事情看得淡化一點,之後,希望我來生,最起碼可以得到人身,進一步可以解脫,進一步可以發菩提心,幫助一切眾生圓成佛道.「命又好」.這樣如果可以做到心好的話,就可以,世間法來說所求如意,出世間法,我們的命好,不單是世間法可以得到所求如意,而且更加是指我們有非常好的機緣聞到正法,得遇明師,得聞正法,這些是命好.為什麼呢?我們有非常好的因緣,可以超出六道輪回.很多時候我們有這個善心,有這個求解脫的心,但是沒有這種機緣聞到佛法,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學佛.所以應該在任何因緣中間去求解脫,在每一個因緣中間增長智慧,去轉變念頭,在生活中間去了生死.第五種我們講了我們增長智慧、開發本具的智慧的五個位次,資糧位,加行位,見道位,修道位,無學道位.這五個位次是我們從凡夫到成佛陀,所需要經歷的,所需要經過的.我們要入了資糧位,才可以說我們有資格說,我們可以,如果是修顯宗的話,可以通過三大阿僧祗劫的時間可以圓成佛道,當然如果修金剛乘可以比較快速.所以我們平時念《心經》,都會念「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噶底 噶底 把拉噶底 把拉僧噶底 菩提莎瓦哈.」第一個揭諦,是資糧位;第二個揭諦,是加行位;波羅揭諦,是見道位,開悟了,我們已經大徹大悟了;波羅僧揭諦,修道位;菩提薩婆訶,這些是無學道位,圓成佛道.這樣我們念《心經》,這個般若佛母的心咒,應該圓滿地修習這五位,了解這個增長智慧,開發智慧的五位的修學方法.所以「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這個「富貴」,我們世間一般人認為我可以非常之富有,而且我地位很高,這樣叫富貴.當然這些是,但是更加重要的富貴是指什麼呢?富,是指我們智慧廣大,智慧豐富圓滿,本具的智慧可以徹底地開發出來,這些是真正的富有.為什麼?真正有這種智慧,我們可以超出生死輪回,我們不會被這個生死煩惱所綁住,這些是真正的富有,這些是珍貴的財富.佛陀說七種聖財,七種聖人的財富,所以有智慧是真正的財富,有智慧可以超出輪回,這些是真正的富.見地與行持,這兩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們要樹立一種正知正見,之後要用功,如法地行持,在每一個念頭中間去扭轉.六祖大師說「前念迷就是凡夫」,你前一個念頭是迷惑顛倒的,是起貪嗔痴的就是凡夫.「後念覺就是佛陀」,後一個念頭是覺悟的,就是佛陀.所以這個富貴是指智慧,見地與行持.比方我們要去一個地方,首先我們自己要有眼睛,要有腳可以走得到,自己要有這個精神.這個見地,好像我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行持就是我們的腳比較有力,有精神可以走過去,所以見地與行持兩方面是非常重要.禪宗祖師說:「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見地要非常高遠,行持要腳踏實地,要在每一個因緣中間去轉變.第六個增長智慧的方法,我們說過,如何祈禱三寶,與三寶相應,修覺、正、凈,清凈心,這樣來增長智慧.第七種我們講了如何修證阿羅漢、菩薩、佛陀的智慧.第八種我們講了智慧的體相用.這樣希望大家通過前三晚的學習,可以了解到一點如法地增長福報,增長智慧的方法.我們在生活中間應該是非常快樂的,修行應該是快樂的修行,做一個快樂的開心的修行人,不可以一味說苦修,苦修行.其實真正了解修行的人,應該是很快樂的、很開心的,因為一切都不會干擾到他.否則的話,外在我們受到環境的影響和****,內心受到自己的慾望和煩惱習氣的干擾,這樣你是沒自由的,這樣你是很痛苦的,這樣是煩煩惱惱的.我們看六祖大師,六祖惠能大師見到他的師父的時候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們呢?我們心中,如果你不能了解我們前面所講的增加福報,增長智慧的方法,我們可能就是「弟子心中常生煩惱」.你了解佛法,你心中都常生煩惱,你不知道運用智慧去轉變煩惱,去提升智慧,就說明你不是真正了解佛法.你不要以為拿著一本書來念你就是佛弟子了.所以這樣的話,我們起碼會在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非常圓滿的.世間法的事業非常成功,自己每一天都很開心,很快樂,而且身體又沒病苦,非常健康長壽,和將來可以很輕松自在、歡喜自在往生西方.這一些我們為佛弟子應該達到的目標.所以資糧位她的三個條件:具足正見,堅固的出離心,廣大的菩提心.有了三條我們可以進到資糧位.資糧位中間又有暖法、頂法、忍法、世第一法.達到忍法,我們修行到資糧位的忍法,我們可以有把握,保證自己永遠都不會到三惡道中間去受苦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成就了這個資糧位的忍法.達到世第一法,我們就可以業障減少很多,容易見到佛菩薩.之後修加行,加行位;然後見道,開悟;然後是真正的悟後真修,圓成佛道.
② 一個人要怎樣增加自己的福報
五,飲食清淡,少大魚大肉。清淡的飲食對人的身體好,一個人只有身體健康,才會有好的一切。
六,少發脾氣,不要說過分的話,做過分的事情。也就是說話、辦事不要太過分、太絕對,這樣對自己他人都不好。
七,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遠離不良習慣例如賭博、吸毒、嫖娼等,這樣你的人生之路才能走入正軌,才會有幸福。
③ 怎樣才能增加福報
福報代表這一生當中的經濟環境,有福報的人做任何事都很順利;沒有福德,做任何事都會遇到困境,經常一籌莫展,所以福報的薰修很重要。中國有句俗話,「大樹底下好遮蔭」。一棵樹枝葉茂密,樹蔭愈大,就能容納許多人在樹下乘涼遮蔭;相對的,如果大樹沒有了,眾人也就失去了庇護。就家庭而言,家長沒有福報,家庭就很苦,小孩要念書、做任何事都很艱難。公司也是一樣,公司的負責人沒有福德因緣,這個公司就很難發展,員工也很苦。相反的,如果負責人有福,就能庇蔭眾多的員工;福報大,所庇蔭的人就更多。
中國人常說,福祿壽三星高照。祿就是官位、爵位、職位,有官位的人就稱為有祿位,執事便是一種祿位。福是生活的經濟能力,生活所享用的種種都是福報。壽,壽命要長遠,身體要健康,這就屬於壽。福祿壽齊全,能有這三樣就很歡喜了。現代的人覺得福祿壽還不夠,還要加一個喜,要多生貴子才是喜,都是在歡喜當中也是喜,能雙喜臨門就更喜。而這些都要靠我們平常努力,因為這是一種果報。人人都歡喜這種果報,可是多數人只知道在果上去祈求,而不知道在因當中去努力。
大家不但要修福德,還要修智慧。一般人會認為有吃、有住、有玩就夠了,為什麼還要修智慧?智慧就是正知正見,假使有福報卻沒有智慧,就不知道如何去運用福報、累積福德,福上增福。社會上也有一些很富有、卻缺乏智慧的人,他們以放縱的方式在享用福報,拚命地追求,甚至於造業、犯法。事實上,就算是逃避了法律,僥幸得到了財富,最後還是沒有好結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智慧非常重要。有錢時,知道運用錢財修善法,去培福、造福,不斷地累積福德資糧;有權勢,就要會用權,以權勢造福社會、利益大眾,這就是修善積福。反之,如果運用權力胡作非為,就是在造惡業。
一方面要修善法,廣集福德因緣;二方面要修智慧,知道明辨是非。掌握住這兩個原則,人生就會越走越光明,越來越有福報。如果不知廣積福德,也沒有智慧分辨對錯,一定會遇到許多障礙。無論從歷史人物的遭遇,或是社會上種種現象,都是如此。生命是無窮盡的,人不是只有一生一世,這一生的努力不僅造福這一生,還有來生、還有生生世世。如果認為人只有這一生,就顯得鼠目寸光,淺視短見。
一般人不了解,去看相、算命,推算今年流年不利,東方不能去、南方不能去、北方不能去,生存的空間越縮越小。其實只要朝著修福、修慧的方向和去努力,福德和智慧具足,就有無窮盡的時間、空間可發展。
有的人對這個道理半信半疑,或者根本就不相信,以為人死了就沒有未來。有這種觀念的人,只看到現在,看不到未來,目光短淺,因此心量也就越來越狹小。要擴大心量,就必須要從知見上來端正,胸襟廣大,人緣才會廣大,事業才會擴大。
這個世界,修善法可以改善自己的命運。一般人喜歡找人改命、改方位、改風水,其實一切皆有因緣果報,想靠他人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種作法便流於糊塗、顛倒。想要改變命運就要從修善法做起。
人的福祿壽是過去的努力,過去種因,現在受果;這一生能享用一百萬、五百萬、一千萬,是過去修善積福累積下來,那是與生俱來,一般人說先天所帶來的。所以,要改變命運,要靠自己現在的努力,才能改變未來的果報。如果不知努力,這一生只能隨著因緣果報流轉;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現在就要從惜福、修福做起。
累積福德的方法有兩種,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節流是日常所需盡量不浪費,開源是要積極修善法,就能有好的助緣。而上班族要怎麼做才能修福德?舉例來說,公家的東西就要用於公務,大部份人會忽略公司團體的電話,無論是公事、私事都使用,這就錯了;談論公事,是正當的,不會減損自己的福報,如果假公濟私、講私人的事,就是在耗損自己的福報,因為這在無形中犯了偷盜戒,盜用公家的時間、用具、電話費及其他資源。佛經講,偷盜的果報是將來貧窮下賤;打電話是一件小事,一通電話沒有多少錢,但是日積月累就很可觀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這正是修福、修德的機緣,注意自己的行為,不浪費公帑,就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累積自己的福德。
④ 如何增加福報
一、戒殺放生:
歸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殺,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一切眾生和平相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居住環境的整潔。兒時的我由於無知造盡殺業,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毛骨悚然。正因如此,疾病和痛苦便是我成長過程中形影不離的伴侶。而且命中註定今生與長壽無緣。當我了解到殺生的事實真相時,我是真的怕了!在也不敢有傷害任何眾生的念頭了。平日里念佛的功德自己不敢承受分毫全歸他們,只為求得他們的點滴諒解。夏天被蚊蟲吸食的時候,我是一動不動恭恭敬敬的供養,生怕驚擾了他們。奇妙的是,這些年來他們似乎不在惦記我,即使偶爾光顧,也沒有給我帶來過不適的感覺。看來佛所言不需:一卻眾生都有靈性.
我們求福,自然要做一些善事累積功德,增長自身福慧。世間善法,總是需要時節因緣成熟方可完成。唯有放生,時時處處,不論錢多錢少,不管一人多人,只要擁有一顆愛物之心,就能完成救度千萬生命之不可思議功德。這些年來,放生治癒絕症改造命運的事例不勝枚舉。放生三施具全:財布施、法布施、無謂布施。放生一舉盡得。戒殺放生的利益非是語言能夠表達清楚的,相信親身實踐過的同修都確信無疑!
我放生的緣起難以啟齒,當時我的情況非常糟糕,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來形容絲毫也不誇張。我沒有選擇自殺是因為不敢,我害怕承受佛在經上所說的自殺的果報。我記得網上有同修說過;活者比死更可怕。我相信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在生活甚至生命陷入絕境的狀況下我開始嘗試放生,當時的心情是:反正都是死!
我日中一食,每天節約出三元錢恭敬的放進自製的錢箱里。我記得每次放生回來後我都會生病,我知道這是在消我的業障。我從不吃葯,有幾次難以忍受的時候,我還是把准備買葯的錢投進錢箱。放生到一個半月的時候,本來不可挽救的家庭關系出現了轉機。我的放生款增加到每天四元,很快我的經濟出現了危機,有幾次我餓得頭暈眼花但我都強忍者。放生到第三個月的時候,我覺得頭腦非常的清晰,考慮問題也變的全面周到了。我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並且開始改變自己的習氣,凈化自己的心靈。放生到第六個月的時候,我的現狀已經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段時期我解決的問題和得到的財富不便詳細說明,我可以非常愉快的告訴諸位:我重生了!
二、誦經念佛:
誦經念佛貴在至誠,一心不亂。不能一味地為完成任務而追求數量。每個人從事的工作不同,家庭情況也不相同。我們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內容的定課,以保證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做好自己的事情。這樣我們誦經念佛的時候也可以心無牽掛。或許我們平日里不覺得,可一念起佛來便妄想紛飛,甚至障礙重重。我剛開始念佛的時候,工夫很不得力,不念還好,一念就犯困,心浮氣躁。偶爾還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我無法精進。起初我都強迫自己繼續念下去,可是我的執著在魔障面前根本力不從心。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嘗試之後,我終於學得聰明了。每次修學路上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暫時停下來去看看風景,或去放生、或去助印一些經書。總能收到不可思議的效果.當思緒飛走的時候,將他拉回便是,感到障礙的時候,可以變通一下。何必為此而喪失信念?
三、戒除邪淫:
邪淫的危害和果報觸目驚心。「萬惡淫為首」。古聖先賢的教誨絕非危言聳聽。邪淫的苦報如影隨形的跟在我們身邊,不少同修也深刻地領教過它的恐怖。邪淫障礙我們的道業、消耗我們的福祿、摧殘我們的身心、破壞我們的家庭。何苦為滿足一時的沖動而以一生的幸福為代價,更何況那億劫輪回無有出期的地獄苦報。持戒、誦經、念佛、放生。是我經過實踐總結出的戒除邪淫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為了現在生還有未來世,拔除邪淫的根本,已經刻不容緩!千萬不要等到果報現前的時候在去流淚,無數慘痛的教訓無數的人現身說法,難道還不足以喚醒我們的覺悟嗎!
四、長遠精進:
或許我們都有同樣的心情和經歷,我們在學佛發願創造命運的初始。都能以滿腔的熱情去實踐,可是時間一久或者遇到惡緣便會生起懈怠而退卻信心。歸根結底,就是缺乏長遠心和精進心。福慧要*一點一滴的積累,改變命運的道路或許是艱辛的,但是不改恐怕會更加辛苦。何況永遠了脫生死離苦得樂的漫漫菩提之路,又豈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就的道理?我們今生有幸得人生、聞佛法,念念修行。如果為了眼前一點微不足道的利益和困難就放棄佛法永恆的受用,不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虛度嗎!遇順境而不貪,遇逆境而不嗔。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哪裡還有多餘的時間可以等待,不要以為一定有明天,現在就要開始!
五、惜福惜緣:
前年,有一次我和師傅一起吃飯。一不留神,掉了幾粒米,我習慣性的順手一末,米粒落在了地上。吃完飯後,師傅二話不說,彎腰把地上的米粒揀起來吃了。那次以後,無論在什麼地方吃飯,我再也不敢有絲毫的浪費。縱然因為不慎放得發霉不能在吃的食物,我都很恭敬的撒到河裡供養魚蝦。能走路的時候,我絕不做車,我珍惜自己點點滴滴的福報過最簡單的生活而在也不在意別人藐視的目光。師傅對我說過:一個家庭里,若有三個人吃飯時總是剩下,這家人肯定不富裕。這句話蘊涵的實質,直到我讀了《地藏菩薩本願經》中的《地神護法品》才算徹底明了。
"佛告堅牢地神:汝大神力,諸神少及。何以故?閻浮土地,悉蒙汝護,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葦,穀米寶貝,從地而有,皆因汝力。"
我們生活中享受的一切物質和資源都是堅牢地神以無限的慈悲之心變現出來的,是地神的恩賜。任何的虛耗與浪費都是對地神的褻瀆和不敬.上天因此扣掉你的福祿也是理所當然。
萬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我們做任何事都須因緣和合才能成功。我們在修行路上處處遇到障礙,追溯原由,恐怕就是過去世結下的逆緣。我們好不容易明白了這個道理,與人相處再也不能迷惑顛倒了。為一切眾生帶來歡喜心,便是跟一切眾生廣結善緣.言談謹慎,莫論人非。心存正見,行為端正。珍惜光陰,勇猛精進。珍惜福報,遠離五欲。內心清凈無染,自性中本來具有的智慧福報自然會現前.
六、救人急難:
人在急難之中,最渴求安慰和幫助。古語有雲「救急不救貧」。窮苦的人,給予他物質上的照顧,有時反而適得其反,養成他懶惰貪婪的習氣。不如將佛法介紹給他,使他自求多福氣。我曾經被路邊的乞丐欺騙過,我記得那是一個穿著學生制服的小姑娘跪在寒風中請求大家供養她一點學費。現在我還隱約記得那張臉孔是多麼的清純。我不敢想像,當時負債累累的我一點微不足道的供養會為她帶來什麼?在我親眼證實自己被欺騙的瞬間,我才意識到菩薩用這種方式告訴了我人為什麼會貧窮。但是窮苦的人肯定是需要幫助的,看我們如何動用智慧。
七、勸人向善:
現今社會物慾橫流,人人勾心鬥角而虞我詐。佛憐憫的稱我們的世界為「五濁惡世」。有段時間我認為佛的說法過分了點,但這也是不諍的事實。人們每日的造作不必多言,就是大家茶餘飯後在一起談論最多最有趣味的大都是些殺盜淫妄的話題,說起斷惡修善,恐怕很少有人願意聽,更不用說出離世間的佛法了。不過慶幸的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醒悟到冥冥之中的因果。勸人向善,才是令一個人真正得救的唯一途徑。我們自稱為佛的弟子,應當不遺餘力的用盡善巧方便去做這項事業。讓聞到善法的人都能不被迷惑的世界顛倒,走向正確的人生。他人的嘲笑隨他去吧,看看自己的內心,是否清凈污染,如法修行。時間久了,我們一定能夠得到理解。
八、護持正法:
續佛慧命令正法久住世間是每一個佛子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常聽到有同修說:等我有了多少多少錢,我要拿出多少多少來印經造像。時光一天一天的流逝,他仍在痴痴等待自己想要的財富。現代社會科技發達,為想要行善修福而又暫時拿不出錢的人提供了絕好的機會,只要你真心肯去實踐,就能做到。用MP3存入自己認為庄嚴的佛像,拿到照像館里洗出一張書本大小的佛像,冷裱一下非常精美,成本五元錢.只要心存恭敬,注意生活之中的點點滴滴,我相信每個人都能節省出製造一張佛像的費用。何必要給自己找借口。行善正當時,命運不等人!
九、謙虛仁愛:
中國五千年文明,謙虛是一種美德,人們也留下了許多關於謙虛的格言啟迪後人。善書《了凡四訓》,也極力闡述謙德受福的道理。地藏菩薩是無量無邊諸佛菩薩的老師,或許論起資歷,比釋迦牟尼佛還要早。可是他在每說一句話乃至每做一件事時,首先想到佛的教誨。我們讀讀地藏經,看看地藏菩薩說哪句話時不帶上「承佛威神」.他將自身擁有的神通,智慧,辯才全部歸於佛的加持。絲毫不敢認為是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相比之下,我們這些煩惱習氣深重的六道凡夫,又有什麼驕傲的資本!
末學不才,有幸混在佛子中間,每日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起一天的造作,想起一旦境遇現前便將佛的教誨拋到腦後。總是慚愧萬分!我們看待世間的人迷惑顛倒,他們看待我們同樣也是不可理喻,難以相處。我們為了佛法的問題爭執,為了不同的觀點不肯謙讓,實際上我們已經違背了佛陀的教誨。
佛弟子應當謙虛仁愛!
十、為人助念:
試問世間有什麼功德比送人成佛更為殊勝?我們若遇到這樣的機緣。一定不要錯過!盡心盡力,無怨無悔的去做。因果不空,送別人成佛就是度自己成佛。
⑤ 佛學上來看,增加福報的方法有哪些
按照佛學的觀點,福報不是財神賜予的,是自己培出來的,你要是自己沒有福報,財神也沒辦法給你賜福。增加福報的方法:
一、上供:
對上師、本尊、空行、護法、佛法僧三寶,還有父母,自己的父母也是供養的對象。你做兒子孝敬父母,給他拿錢,這也培福報啊。供養的一個特別殊勝的方法,就是曼陀羅供養法。
二、下施:
就是對可憐的人布施,貧窮的人,有病的人,還有最主要是對餓鬼。布施的一個特別殊勝的方法就是放蒙山或者是給鬼類施食。
三、持戒:
持戒的福報也很大,例如清靜守持一天五戒,等於一切眾生都不必擔憂被我們殺害,被我們偷盜,被我們凌辱,被我們欺騙,因此等於是對一切眾生行無畏施,所以福德無量無邊。
四、發善願、隨喜、迴向:
見他人有功德,經常以善心發願隨喜、迴向,隨喜心可以得到功德,甚至得到與他人相等的功德,而迴向又可以使隨喜所得的功德無盡增長。這樣,隨喜心真實,迴向心廣大,有時功德會超過行善的功德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