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雞仔怎麼養
投餵食物:給小雞仔喂煮熟後的青菜葉子以及細碎的米飯。 飼養環境:准備一個泡沫箱,在底部鋪上乾草,每隔2-3天更換一次。 放養活動:每天上午10點後將小雞仔放在外面曬太陽。 飲水要求:開食前,先喂一次水,以免磨損腸道。
1、投餵食物
在飼養小雞仔時,要為其提供細軟、小塊的食物,可以將小米用開水泡15分鍾,過濾出多餘的水,然後將剁碎的青菜葉子進行混合,一日三餐,每次給小雞仔喂一瓶蓋的量。
2、飼養環境
小雞仔適宜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中生活,養殖過程中要准備一個干凈的泡沫盒,在底部墊上一層乾草或者棉布,每隔2-3天要更換一次,注意一定要保證草質乾爽,以免小雞仔受涼。
3、放養活動
飼養小雞仔時,需要經常將其放在室外活動,可以在每天上午10點以後,把雞仔移到空曠的地方,讓它們行走曬太陽,等到太陽下山時,再將小雞仔放回盒子里。
4、飲水要求
在給小雞仔餵食前,一定要先飲水,清理腸道的毒素,飲水時要先煮沸,等水溫到20攝氏度左右時,再讓雞仔飲用,並且要捉住雞嘴,以免將羽毛打濕。
⑵ 怎麼養小雞崽
怎麼養小雞崽
怎麼養小雞崽,日常生活當中,相信很多人都有養過小雞的經歷吧,有些人養的小雞總是長不大,有些人養的小雞卻是很大隻,這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下面我整理了怎麼養小雞崽。
一、小雞崽如何飼養
1、投餵食物
(1)因為小雞崽的腸胃比較脆弱,因此需要根據它的生長階段來決定所飼喂的食物種類,針對剛出生的小雞,平時主要飼喂煮熟的小米,待它長了2個月後再飼喂麵包、米飯等食物。
(2)要保證食物的干凈,而且也要有充足的營養,確保小雞能夠健康的生長。
2、飼養環境
(1)需要為小雞提供一個安靜、乾燥、溫暖的生活環境,除了需要及時清理糞便之外,還需要定期通風,保證空氣的新鮮。
(2)可以給小雞准備1個干凈的泡沫盒,並在裡面鋪好乾草或者棉布,其目的在於給小雞保溫。需注意,每2-3天就需要更換1次墊料,避免墊料過於潮濕之後,然後使小雞崽受涼。
3、合理飲水
(1)在給小雞崽飼餵食物之前,需要先飲水,其目的在於將腸道里的毒素清理干凈。
(2)在飲水之前,需要先將水煮沸,待水溫下降至合適的溫度之後,再讓小雞飲入。需注意,要保證飲水的干凈。
二、飼養小雞崽有哪些注意事項
1、不能投喂的食物
(1)為了避免刺激小雞的腸道,因此不能給小雞投喂辛辣、過咸、過燙、過冰的食物,更不能投喂黑水虻,以免小雞患上腸炎。
(2)適當的控制投喂量,不能夠讓小雞吃太多的食物,避免導致消化不良。
2、保溫保暖
(1)在入冬前,需要將雞舍檢查一遍並及時修補漏風處,避免小雞著涼。
(2)也可以使用一些保暖設施,比如暖氣。
3、干凈的生活環境
(1)要把雞舍打掃干凈,防止小雞採食到異物,同時還要定期消毒,避免細菌入侵雞體。
(2)及時將食物殘渣以及剩水清理干凈,以免小雞吃到不衛生的食物。
1、適宜環境
養殖剛買回來的小雞仔時,需要准備好一個紙箱子,再用剪刀在紙箱子上戳幾個洞用來透氣,然後往紙箱子里鋪上一層棉絮和報紙,為小雞提供適宜生活的環境,最後即可小心的將買回來的小雞仔放入到紙箱中,避免其驚慌。
2、適宜溫度
小雞仔不耐嚴寒,它在溫度低於20度的環境中會死亡,養殖小雞時,需要在紙箱子上懸掛一個保暖照明燈,使箱子里的溫度控制在32度左右,有利於小雞健康生長,而在小雞長出羽毛後,即可將溫度調節至22度左右。
3、飼喂管理
小雞仔的腸胃較弱,養殖剛買回來的小雞仔時,需要先給其飲用稀釋後的高錳酸鉀溶液,為小雞消毒,再給小雞投喂煮熟的'米飯、玉米、豆餅等食物,而且要將食物放在盤子里,讓小雞自由啄食,鍛煉它的啄食能力。
4、提供飲水
養殖小雞時,需要保證飲水充足,可以使用自動飲水器,避免小雞的絨毛被水打死,而且要給小雞飲用溫熱的清水,可以使用煮沸後放至室溫的自來水,並且可以往飲水中加入白糖或者葡萄糖,為小雞補充營養。
5、保溫。
購回後將雞雛放在32°C的環境下飼養,如果數量極少,看在火炕上鋪上紙殼,四周用木板圍起來,上面罩上塑料布,創造一個保溫的小環境。第二周溫度降低到30°C,以後每周降低2°,直到降低到室溫。
6、飲水。
新購回的小雛雞想不要餵食,要飲溫開水(30°C),水中放點葡萄糖或慶大黴素注射液,可增加小雛雞的體力,消除消化道內細菌,增加胎糞的排出速度。小雛雞第一周要飲溫開水,第二周以後水就不用燒開了,飲自來水即可。
7、餵食。
小雛雞飲完水後即可餵食,將事先准備好的雛雞配合飼料放在淺盤或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採食,要少添勤添。
1、溫度
小雞剛出生的小雞體溫比成年雞低3℃,一般要10天左右才能達到正常溫度。而且小雞的絨毛短而,抗寒性差,所以小雞期對環境適應能力差,必須要人工保溫,小雞才能正常發育。30天的小雞羽毛長滿長齊後,可以不用保溫。
2、環境
雞的體溫一般在40~41.5℃之間,一般在夏天養殖生長發育快。小雞膽小,特別是剛出生不久的小雞很容易驚慌散群或發生雞群擁擠互相踐踏傷害致死。所以在家養殖小雞要把小雞放在安靜的地方養。小雞怕潮濕。所以雞舍要保持乾爽通風;如果雞舍內潮濕,雞糞會發酵產生有毒氣體,小雞會容易生病。
3、保暖
剛買回來的小雞或剛出生的小雞,先用紙箱或其他的能保溫的箱子,在箱內墊上乾草或棉絮,晚上小雞入箱子的時候用照明燈取暖;如果是養殖大群雞可採用溫室保溫。
4、喂養
小雞剛剛餵食前,先喂飲用0.01~0.02%高猛酸鉀水(水呈淺紅色即可),這樣幫助小雞清理胎糞和清理消毒腸胃。然後喂淡蔗糖水,可以提高小雞的成活量。喂小雞料,喂飼料是要經常喂水,避免缺水,但不能一下子暴飲,因為以下至暴飲會導致小雞拉稀致死。小雞十天左右,有條件的可以放養自己尋找覓食。
5、發育
在家養小雞應該選擇陽光充足的地方養殖,充足的陽光可以給小雞增加溫度、增加食慾、促進小雞正常生長發育。但陽光又不能太過強烈和照射時間過長,小雞要休息好後才能利於發育和預防啄肛門、啄羽毛等現象。小雞成長20天左右,可以餵食其他的雞食了。
6、注意事項
(1)在養殖小雞的時候,要多觀察小雞,生長過程有沒有擠成一堆,不愛活動和吃食,如果發現不時發出吱吱的叫聲,音長而無力,是溫度過低的表現。
(2)如果小雞兩翼下垂,張口喘氣,拍翅搶水喝,還不是發出「啾啾的聲音」,叫聲尖而短,提示是溫度過高。
(3)雞群分布均勻、活動、吃食正常,羽毛平整光亮,排除的雞糞呈條狀型,睡眠時頭頸伸直,安靜等,說明環境和溫度適合小雞。
⑶ 剛買回來的小雞仔怎麼養
1、喂養環境。
喂養環境是養小雞非常重要的一步,在硬紙箱上面鋪上一些報紙、一個碟子、白燈(40瓦白熾燈泡),一周內保持環境溫度33攝氏度左右,此後每周降低2攝氏度,大概6周後小雞就可以適應自然溫度了
2、喂養食物問題。
剛買回來的小雞要盡快喝水,水溫要在30攝氏度左右,喂水量從少變多,一周後開始餵食穀粒、玉米渣、切碎的蔬菜等。
(3)如何養小雞仔六種方法擴展閱讀
一、養殖場地
養殖場地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形乾燥,環境安靜、交通便利之處。籠舍的高應在1.2米左右為宜,籠舍要有活動室、產蛋室(窩)、飼喂室等,飼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運動場用網封閉,以防外逃。
二、選種
常見品種有中國環頸雛雞、左家雛雞、黑化雛雞、淺金黃色雛雞、白雛雞、特大型雛雞等。優質雛雞身上的黑白斑點大而稀疏,排列均勻如同花生米大小。優良雛雞的羽毛顯得松軟、豐厚,給入其肉質脆軟之感;年齡愈小頭與體愈偏圓,嘴、足、尾愈短。
⑷ 怎麼養小雞的
怎麼養小雞的
怎麼養小雞的,很多人都是喜歡在市場上買小雞的,而且農民朋友基本每家每戶都會養雞,在春季的時候用母雞孵小雞,但很多時候成活率並不高,下面看看怎麼養小雞的。
一、要有個適宜的溫度
雞的正常體溫平均在42℃左右。剛出殼的小雞,絨毛稀短,抗寒能力差,遇冷著涼會拉稀,太熱會患感冒。一般來說,一周齡的小雞適宜30℃左右的氣溫,二周齡的小雞適宜20℃以上的氣溫,一個月後就能適應室外的氣溫,可以在屋外自由活動了。
溫度是不是適宜,可以根據小雞的行動來判斷。如小雞分散均勻,不聚集一堆,吃食活潑,表明溫度適宜,小雞密集打堆,吱吱亂叫,表明溫度過低;小雞張口氣喘,不愛吃食,連連喝水,表明溫度過高。
二、空氣要新鮮
小雞體溫高,呼吸快,新陳代謝旺盛,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時,還要注意通風,使小雞呼吸到新鮮空氣。溫暖的晴天中午,要讓小雞在陽光下活動,以防發生軟腳病。
三、精心喂養
小雞出殼後24小時開始餵食最好,要喂容易消化的飼料和一定數量的青綠飼料,可以將飼料先研成碎末,煮大半熟後再喂,有條件的可以喂混合飼料。頭三天內可讓小雞自由採食,盡快使小雞學會覓食。
三天以後,每天喂6次,再往後,次數逐漸減少。飼料要拌成半干半濕狀態。喂青綠飼料,開始可以少一些,以後可以多一些,但最多不要超過總飼料量的40%。剛出殼的小雞,飲的水最好是溫開水,還要補喂一些1%濃度的鹽水。
四、科學管理
首先要搞好衛生,每次喂料都要清除殘余飼料,保持食槽清潔,不喂發霉變質飼料,雞舍要乾燥,還要注意防疫防病,及時接種雞痘和疫苗。
一、小雞怎麼養
1、建造舍圈
(1)首先在養殖小雞前,需要選擇干凈無污染的紙箱作為養殖工具。
(2)可以在紙箱內壁紮上5-6個洞,用作透氣,底部再鋪上一層碎紙片,用作保暖,再往碎紙片上鋪一層報紙。
2、選擇雞苗
(1)選擇活潑愛叫、喜歡搶其它雞仔食物、喜歡往外飛的雞苗,不宜挑選過於安靜、不喜喊叫、不爭食的雞苗。
(2)過於安靜的雞苗一般長勢較差,較為容易患病,還會影響其它雞苗的生長。
3、飼喂管理
(1)早期可用小米來飼喂小雞,要先把小米放入溫水中浸泡半個小時,隨後倒出三分之二的水,再把剩下的小米給小雞飼喂。
(2)在小雞長到一定大小後,便可以飼喂白菜、米飯、麵包等食物。
二、小雞養殖有哪些注意事項
1、溫度
(1)飼養雛雞適宜的溫度一般在32-34℃之間,要注意溫度需均勻恆定,切勿忽高忽低。
(2)在適宜的溫度下,雛雞活動正常、精神活潑、食慾良好、飲水適度。在溫度偏低時,雛雞會發出尖叫聲,會靠近熱源,擁擠打堆。在溫度過高時,雛雞會遠離熱源,還會出現張口喘氣,飲水增加的'現象。
2、濕度
(1)小雞在10日齡前,適宜濕度為60-70%,10日齡後適宜濕度為50-60%,保持飲水器中不斷水是控制育雛室內濕度的主要措施。
(2)濕度過大時,會抑制小雞體內的水代謝,容易誘發球蟲病和黴菌病。濕度過低時容易引起雛雞脫水,導致絨毛發脆脫落,雛雞體瘦趾干、消化不良,室內灰塵增多,誘發呼吸道疾病。
3、及時開食開飲
(1)開食指的是給小雞第一次喂料,一般在雞群飲水後2-4小時進行。
(2)開食時,飼料里要稍加一點水,拌均勻後撒在事先消毒過的深色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採食。
4、充足光照和新鮮空氣
(1)小雞3日齡內,光照需保持23-24小時,4日齡到3周齡,需每天保持12-16小時的光照,4-6周齡,需每天光照保持10-12小時。雛雞的骨骼發育和消化都需要充足的光照。
(2)育雛室要有通風裝置,通風不良會造成室內有害氣體濃度過大,危害雛雞的健康和發育,嚴重時甚至會造成小雞中毒死亡。
5、做好觀察記錄,防疫滅病
注意檢查雛雞的精神狀態,呼吸及食料飲水動作姿勢、羽毛狀態及光澤,食慾及糞便等方面,看小雞是否健康,採取相應的措施。
小雞的飼養方法
溫度很關鍵,對小雞的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 。保溫,放在小紙盒裡,下面放上布,上面25度小燈泡距小雞20厘米。紙盒口用透氣布蓋上。
定要餵食,小米加雞蛋少量水蒸熟,弄碎喂小雞。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
再買1-2隻,因為小雞是群居動物,有伴它會高興。
不要給它喝水,會拉肚子。食里可添加土黴素(粉)葯店有。同時也可加酵母片和沙子助消化。一周食里加一次大蒜。不得病。 缺鈣,多曬太陽,給它食里加21金維它。
小雞管理方法
一、飲水與開食先飲水後開食。飲水要清潔,可飲用雛雞營養液。配製方法:在8公斤20℃的水中,加入0、5公斤葡萄糖粉、20克蛋氨酸、10克速補、100萬國際單位慶大黴素或卡那黴素。每份營養液可供1000隻雛雞一次飲用。也可根據需要,在清水中間斷性地加入高錳酸鉀。首次飲水2~3小時後開食。
二、溫度一般接雛時大棚內的溫度為35℃,以後均勻下降,每2~3天降1℃,直至21℃,然後保持恆溫到出欄。
三、濕度育雛期濕度保持在65%~70%。
四、光照雛雞出殼後2~3天採用24小時連續光照。3天後改為23小時光照,1小時的黑暗時間。1~2周齡時,每20平方米給予40~60瓦光照。2~4周齡可降為15~30瓦光照。
五、通風換氣在保證大棚內溫度的前提下,加強通風換氣,排除舍內污濁氣體。
六、飼養密度採用地面平養法育雛肉雞,0~4周齡每平方米地面養20~25隻,育肥期10~12隻,網上飼養的密度比平養可增加40%~50%。
雞的飼養方法
1、在炎熱的中午,雞採食量很少,應在早晨和夜間增加飼喂量,以保證營養需要。
2、減少飼養密度,公母分開飼養。當舍溫過高,有些雞中暑死亡時,為保全雞群,籠養雞也可採取分散飼養,甚至放出雞籠散養一段時間。公母分飼的管理原則是,母雞耐熱力較強,在不能具備充分條件時,可優先照顧公雞,以減少損失。
3、採用間歇光照。即午夜120∶00到凌晨2∶00可增加1~2小時的光照,促使雞採食、飲水、排糞、活動,不但能增加採食量,而且排出了體內積蓄的熱量,降低體溫,防止夜間中暑,可明顯減少肥胖產蛋雞和肉雞的死亡。
小雞的喂養方法
你可以喂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麥等。開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後再喂,這樣有利於雛雞消化,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把小米泡兩三個小時,晾到大半干再喂,不要喂的太多了,會撐死的,少食多餐 。
在箱子里放一點水,它們渴了自然會喝,小雞最好喝溫水,一定不要喝不幹凈的水,我前3周養它們,一直都給它們喝的溫水,一天換幾次水,當時因為有燈照著,水涼得也不快,3周後一天大概就給它們換3次水了,你看到水被污染了,你就給它們換換 ,其實它們很喜歡喝乾凈的溫水,幾乎每次我給它們換了干凈的溫水時,他們會馬上趕到喝點點
正常情況下,雞糞便呈圓柱形、條狀,多為棕綠色,表面有白色尿酸鹽,象白色冠頂。盲腸糞便一般在早晨排出,常為褐色糊狀或黃棕色,有時也有尿酸鹽混在其中,具粘性
小雞生命很脆弱,很容易生病,一定要早防早治。
⑸ 怎麼養小雞崽子
怎麼養小雞崽子
怎麼養小雞崽子,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非常喜歡養寵物的,最常見的就是貓貓狗狗,對於寵物而言面對親近的人也是會有不一樣的表現的,以下了解怎麼養小雞崽子。
1、投餵食物
(1)因為小雞崽的腸胃比較脆弱,因此需要根據它的生長階段來決定所飼喂的食物種類,針對剛出生的小雞,平時主要飼喂煮熟的小米,待它長了2個月後再飼喂麵包、米飯等食物。
(2)要保證食物的干凈,而且也要有充足的營養,確保小雞能夠健康的生長。
2、飼養環境
(1)需要為小雞提供一個安靜、乾燥、溫暖的生活環境,除了需要及時清理糞便之外,還需要定期通風,保證空氣的新鮮。
(2)可以給小雞准備1個干凈的泡沫盒,並在裡面鋪好乾草或者棉布,其目的在於給小雞保溫。需注意,每2-3天就需要更換1次墊料,避免墊料過於潮濕之後,然後使小雞崽受涼。
3、合理飲水
(1)在給小雞崽飼餵食物之前,需要先飲水,其目的在於將腸道里的毒素清理干凈。
(2)在飲水之前,需要先將水煮沸,待水溫下降至合適的溫度之後,再讓小雞飲入。需注意,要保證飲水的干凈。
二、飼養小雞崽有哪些注意事項
1、不能投喂的.食物
(1)為了避免刺激小雞的腸道,因此不能給小雞投喂辛辣、過咸、過燙、過冰的食物,更不能投喂黑水虻,以免小雞患上腸炎。
(2)適當的控制投喂量,不能夠讓小雞吃太多的食物,避免導致消化不良。
2、保溫保暖
(1)在入冬前,需要將雞舍檢查一遍並及時修補漏風處,避免小雞著涼。
(2)也可以使用一些保暖設施,比如暖氣。
3、干凈的生活環境
(1)要把雞舍打掃干凈,防止小雞採食到異物,同時還要定期消毒,避免細菌入侵雞體。
(2)及時將食物殘渣以及剩水清理干凈,以免小雞吃到不衛生的食物。
1、空間:騰出一定的空間來讓雞活動,最好可以曬到太陽啦(可以的話給雞崽子提供幾個平米的空間,不行的話籠養也盡量每天放出來活動)。雞崽子翅膀硬毛長出來了要帶到野外去活動活動(讓它自己尋找合適的小石子,雞需要小石子幫助肌胃消化食物)
2、衛生:鳥類是不能憋屎尿的,飼養環境很容易變臟,盡量每天都去清潔,減少病菌滋生,對雞崽子對人都很重要!養雞的環境里最好不要有奇怪的葯物,例如老鼠葯
(我就發生過這樣的悲劇)。
3、喂養:購買普通雞飼料和麵包蟲來飼喂。不要只給雞崽子吃米飯,那樣會營養不良的!(當然更不能什麼都給雞吃!)雞崽子需要足夠的蛋白跟微量元素,缺鈣缺鎂缺錳缺維生素等等……都會導致生病。除了吃的,還要給雞崽子提供水,小碗裝水,每天換換,保持新鮮供給。
3、生病:家養雞崽子不同於飼養場的,不打疫苗,沒有人工主動免疫!所以可能染上傳染病(雞傳染病不傳人,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幾種人禽共患病)。家養小雞崽子可能因為白痢
(大腸桿菌引起),微量元素缺乏而發病死亡,如果題主飼養的小雞出現拉綠白色稀、精神不振、站立運動失調等症狀,酌情考慮要不要帶去獸醫院看病(給寵物雞看病的醫生很少,給雞看病也不太劃算,但是既然選擇養了,就盡量養好吧)。
4、馴服:雞崽子是可以認人的,正羽長出來了就可以開始多逗逗你的雞,手喂,帶它出門走走,摸摸雞胸,可以建立起它對你的感情,這個就看題主怎麼跟它交流了。但一定要注意:不要驚嚇,不要整天煩著它。
5、一般雞崽子2個月就出欄了(非速成白羽雞),五六月大就達到成熟(小母雞需要其他的母雞或公雞的刺激才會下正常的蛋),1歲就是老雞了……嗯……能不熬湯就不熬吧……
從外面買來的小雞仔怎麼養?
1、准備好一個紙箱子(比如牛奶箱)。紙箱上請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個眼兒用來透氣,這樣小雞進入箱子里的時候就可以把蓋子蓋上也不會悶了。
2、准備一些小米,和一個小碗。往碗里放上溫水,接著把小米放進碗里泡三十分鍾即可。
3、當小雞漸漸長大後,可以多喂米飯跟麵包,或者你可以把白菜用菜刀剁成碎丁,然後用棒子麵攪拌,放一點水,美味的拌菜就做成了。
(5)如何養小雞仔六種方法擴展閱讀:
小雞就是雞的幼崽,從雞蛋中孵化。小雞吃飼料及青菜、小蟲、碎米成長。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
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家雞種。
調節適宜溫、濕度,提高雛雞成活率。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是養好小雞,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
雛雞適宜的溫度為:30~32℃。以後,每5天降溫1~2℃,一個月齡後,如外界氣溫在20℃以上時,可以自然給溫,否則應繼續保溫。
小雞雛買回來後,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飼養:
1、保溫。購回後將雞雛放在32°C的環境下飼養,如果數量極少,看在火炕上鋪上紙殼,四周用木板圍起來,上面罩上塑料布,創造一個保溫的小環境。第二周溫度降低到30°C,以後每周降低2°,直到降低到室溫。
2、飲水。新購回的小雛雞想不要餵食,要飲溫開水(30°C),水中放點葡萄糖或慶大黴素注射液,可增加小雛雞的體力,消除消化道內細菌,增加胎糞的排出速度。小雛雞第一周要飲溫開水,第二周以後水就不用燒開了,飲自來水即可。
3、餵食。小雛雞飲完水後即可餵食,將事先准備好的雛雞配合飼料放在淺盤或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採食,要少添勤添。
(5)如何養小雞仔六種方法擴展閱讀:
養雞仔的注意事項
1、注意雞白痢,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病雛精神萎頓,縮頭,翅下垂,拉白色漿糊狀稀糞,肛門常被糞便粘住,排糞時發出「吱、吱」叫聲。一旦發現此類狀況請把病雞隔離,因為雞白痢會傳染,甚至傳染給人類。
2、注意不要給太小的小雞喂大的、腳多的蟲子。可以把小雞放出去到草坪上面跑跑曬曬太陽,讓它吃些小螞蟻、吃草之類的。切忌的是不要挑選噴過農葯的草坪,會讓小雞生病。
⑹ 小雞仔怎麼養 小雞的養殖方法
1、保溫。購回後將雞雛放在32°C的環境下飼養,如果數量極少,看在火炕上鋪上紙殼,四周用木板圍起來,上面罩上塑料布,創造一個保溫的小環境。第二周溫度降低到30°C,以後每周降低2°,直到降低到室溫。
2、飲水。新購回的小雛雞想不要餵食,要飲溫開水(30°C),水中放點葡萄糖或慶大黴素注射液,可增加小雛雞的體力,消除消化道內細菌,增加胎糞的排出速度。小雛雞第一周要飲溫開水,第二周以後水就不用燒開了,飲自來水即可。
3、餵食。小雛雞飲完水後即可餵食,將事先准備好的雛雞配合飼料放在淺盤或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採食,要少添勤添。
⑺ 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
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
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養雞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創業項目,但是養雞是需要技巧的,挑選雛雞時以活潑好動,眼睛大而有神,絨毛富有光澤,這樣的才好養活,那麼小雞怎麼養才能養活呢?
1.育雛:育雛成敗主要取決於成活率,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① 溫度:雛雞從殼中買回後,第一周的溫度應控制在34-35℃。從第二周開始,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保溫的方法要看雞的數量。較少的雞可以使用紙箱和燈泡。
也就是把小雞放在盒子里,掛一個60W左右的燈泡,同時放水瓶和食物罐;大部分雞只可在育雛室和室內煤爐內取暖,但煙灰須通過鐵管排到室外。為了保證溫度的准確性,除了觀察雛雞的狀態外,還要掛好溫度計,經常清除糞便。
②光照:育雛第一周需要24小時光照,保證雛雞晝夜攝食飲水,促進生長發育。之後,每周減少2小時,直到晚上不開燈。光和保溫可以結合。如果溫度不夠,可以加開水,用布包在容器里,放在盒子里加熱。
③飼養密度:1-14日齡50-60頭/平方米,15-21日齡35-40頭/平方米,21-44日齡25頭/平方米,60日齡後12頭/平方米。除濕後的雞可以籠養、平放或散養,只要密度不超過上述標准即可。
④ 採食和飲水:雛雞出殼24小時後即可飲水和採食。將育雛料放入桶內自由投喂,同時將清水放入水杯中。育雛前20天可以喝冷開水,以後可以喝井水或自來水。由於雛雞採食量低,新陳代謝旺盛,為防止營養不良,前10天必須在飲水中加入8-10%濃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維生素。
2、減溫後加料:雛雞40日齡時,可以不再加熱,但溫度不能變化太大。
冬季多雨多風天氣,室溫仍應保持在15℃以上,光線為自然光。餵食方法如下:
① 籠養:將降溫後的雛雞轉入成年籠養。它的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雞不接觸糞便,疾病少,容易抓雞,減輕飼養員的勞動強度;缺點是長期飼養的雞應激反應大,雞的胸部和腿部容易出現病變。
②平陽:平陽可分為在線平陽和地上平陽。網上平養和籠養一樣,只是增加了雞的活躍度,不容易生病,當然成本高;
地面養殖是將麥稈、谷殼、油菜殼等墊料墊在水泥地上,在上面飼養雛雞。優點是節約成本,雞胸腿不易生病。由於土混雞活動量大,不需要更換墊料。缺點是雛雞直接在墊料上排便,容易誘發一些疾病。
③放養:早上將雞放在室外,讓其暴露在陽光下並接觸土壤。同時,你可以找到一些礦物飼料和昆蟲。中午和晚上把雞趕回屋裡補充飼料。這種飼養方式的好處是讓雞回歸自然。雞肉的`肉質很好,價格也高。缺點是所需場地大,飼養規模有限。這種方法適合農民少量自由放養。
剛買的小雞仔氣息小、不睜眼、愛扎堆,把它放在比較小的紙箱,上面該透氣的布,把100/100沸水涼涼,乘少點,放在紙箱一角,然後捂一夜。
第2日餵食,把小米按1:3配水蒸,晾涼。取少許放進容器,靠近小雞群,不要大聲叫,只要一個小小的提醒,他們就會睜眼,米香吸引他們吃食。首次進食1----2分鍾,不要多喂,一日2----3次,每次餵食要喂水。
小雞3----4日,開始·在箱內活動,叫聲逐漸增大,食量增加,1次餵食2----3分,一日3----4次,可打開蓋布,5-----10分,延長活動時間,增大食慾。
5----7日小雞的小翅膀長出一點,它們不時張開小翅拍打,食量增大,每次餵食5----10分,一日3---4次,打開蓋布10----15分,由於食量增加,排泄物增多,可在箱內放置吸潮、柔然的東西,----布條。隔天更換一次。
7----15日時,他們的翅膀長出羽毛,可方箱外活動,曬曬太陽,忌風雨,因有戶外活動,小雞會吃到不衛生的食物,造成『』屎屁股『』,用20·----30·的溫水,洗干凈,在飲水中按1:30加入食鹽,連喂3日即可。
15----30日滴鼻,增強其免疫力。滴好讓其自由活動10----20分,羽毛逐漸豐滿,可以放養,再喂剩飯此時可讓其吃剩菜,適當喂點蔬菜。
一、小雞怎樣喂養成活率高
1、小雞剛進入育雛室時,室溫保證在34℃-35℃左右,後期根據小雞生長情況逐漸降低溫度。
2、根據雞的品種、大小、強弱等,合理分配小雞的飼養密度,一般20-30平方米的籠體面積養殖1000隻小雞為宜,後期隨著小雞的生長,適當減小養殖密度。
3、雞舍內的糞便需要定期清掃,並注意日常進行通風換氣,避免因氨氣味過重而引發疾病。
4、飼料配方:谷實類為50%-60%,糠麩類為5%-10%,油餅類為20%-25%,動物性飼料為7%-20%,骨粉、貝殼粉5%;食鹽0.3%-0.5%,青飼料另外加喂。
不能選擇單一飼料喂雞,否則容易缺乏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這樣無法滿足小雞對營養的需求,從而導致小雞體質瘦弱,生長速度緩慢。喂料不宜過濕,喂量隨著雛雞日齡而增加,但每次以八成飽為宜。
二、小雞養殖中容易出現哪些疾病
1、白痢
一般由雞白痢桿菌誘發,發病症狀為雞不願意走動、糞便臭氣嚴重、呼吸困難等,可以用0.01%灰錳氧溶液或0.01%呋喃唑酮溶液進行治療。
2、球蟲病
病雞精神沉鬱、羽毛蓬鬆、頭卷縮、食慾減退、嗉囊內充滿液體、逐漸消瘦、排紅色胡蘿卜樣糞便等。可以使用白球痢康進行治療。籠具、料槽、水槽需定期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殺消毒液)進行噴灑消毒。
3、新城疫
發病初期採食量突然下降甚至不食、飲水量增加、精神萎靡、呈昏睡狀、羽毛松亂、離群呆立、閉目縮頸、頭下垂或者伸進翅膀下。
病情逐漸加重後還會出現咳嗽、呼吸困難、流鼻涕、伸頸張口呼吸等症狀。可以使用獨敗配合囊溫康拌料治療,連用4天左右。如果與溶菌1號交替使用,可防止其他疾病的繼發感染。
⑻ 怎麼養小雞仔
怎麼養小雞仔
怎麼養小雞仔,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非常喜歡養寵物的,最常見的就是貓貓狗狗,對於寵物而言面對親近的人也是會有不一樣的表現的,以下了解怎麼養小雞仔。
1、投餵食物
在飼養小雞仔時,要為其提供細軟、小塊的食物,可以將小米用開水泡15分鍾,過濾出多餘的水,然後將剁碎的青菜葉子進行混合,一日三餐,每次給小雞仔喂一瓶蓋的量。
2、飼養環境
小雞仔適宜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中生活,養殖過程中要准備一個干凈的泡沫盒,在底部墊上一層乾草或者棉布,每隔2-3天要更換一次,注意一定要保證草質乾爽,以免小雞仔受涼。
3、放養活動
飼養小雞仔時,需要經常將其放在室外活動,可以在每天上午10點以後,把雞仔移到空曠的地方,讓它們行走曬太陽,等到太陽下山時,再將小雞仔放回盒子里。
4、飲水要求
在給小雞仔餵食前,一定要先飲水,清理腸道的毒素,飲水時要先煮沸,等水溫到20攝氏度左右時,再讓雞仔飲用,並且要捉住雞嘴,以免將羽毛打濕。
一、小雞崽如何飼養
1、投餵食物
(1)因為小雞崽的腸胃比較脆弱,因此需要根據它的生長階段來決定所飼喂的食物種類,針對剛出生的小雞,平時主要飼喂煮熟的小米,待它長了2個月後再飼喂麵包、米飯等食物。
(2)要保證食物的干凈,而且也要有充足的營養,確保小雞能夠健康的生長。
2、飼養環境
(1)需要為小雞提供一個安靜、乾燥、溫暖的生活環境,除了需要及時清理糞便之外,還需要定期通風,保證空氣的新鮮。
(2)可以給小雞准備1個干凈的泡沫盒,並在裡面鋪好乾草或者棉布,其目的在於給小雞保溫。需注意,每2-3天就需要更換1次墊料,避免墊料過於潮濕之後,然後使小雞崽受涼。
3、合理飲水
(1)在給小雞崽飼餵食物之前,需要先飲水,其目的在於將腸道里的毒素清理干凈。
(2)在飲水之前,需要先將水煮沸,待水溫下降至合適的溫度之後,再讓小雞飲入。需注意,要保證飲水的干凈。
二、飼養小雞崽有哪些注意事項
1、不能投喂的食物
(1)為了避免刺激小雞的腸道,因此不能給小雞投喂辛辣、過咸、過燙、過冰的食物,更不能投喂黑水虻,以免小雞患上腸炎。
(2)適當的控制投喂量,不能夠讓小雞吃太多的食物,避免導致消化不良。
2、保溫保暖
(1)在入冬前,需要將雞舍檢查一遍並及時修補漏風處,避免小雞著涼。
(2)也可以使用一些保暖設施,比如暖氣。
3、干凈的生活環境
(1)要把雞舍打掃干凈,防止小雞採食到異物,同時還要定期消毒,避免細菌入侵雞體。
(2)及時將食物殘渣以及剩水清理干凈,以免小雞吃到不衛生的食物。
從外面買來的'小雞仔怎麼養?
1、准備好一個紙箱子(比如牛奶箱)。紙箱上請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個眼兒用來透氣,這樣小雞進入箱子里的時候就可以把蓋子蓋上也不會悶了。
2、准備一些小米,和一個小碗。往碗里放上溫水,接著把小米放進碗里泡三十分鍾即可。
3、當小雞漸漸長大後,可以多喂米飯跟麵包,或者你可以把白菜用菜刀剁成碎丁,然後用棒子麵攪拌,放一點水,美味的拌菜就做成了。
(8)如何養小雞仔六種方法擴展閱讀:
小雞就是雞的幼崽,從雞蛋中孵化。小雞吃飼料及青菜、小蟲、碎米成長。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
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家雞種。
調節適宜溫、濕度,提高雛雞成活率。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是養好小雞,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
雛雞適宜的溫度為:30~32℃。以後,每5天降溫1~2℃,一個月齡後,如外界氣溫在20℃以上時,可以自然給溫,否則應繼續保溫。
小雞雛買回來後,從下面幾個方面著手飼養:
1、保溫。購回後將雞雛放在32°C的環境下飼養,如果數量極少,看在火炕上鋪上紙殼,四周用木板圍起來,上面罩上塑料布,創造一個保溫的小環境。第二周溫度降低到30°C,以後每周降低2°,直到降低到室溫。
2、飲水。新購回的小雛雞想不要餵食,要飲溫開水(30°C),水中放點葡萄糖或慶大黴素注射液,可增加小雛雞的體力,消除消化道內細菌,增加胎糞的排出速度。小雛雞第一周要飲溫開水,第二周以後水就不用燒開了,飲自來水即可。
3、餵食。小雛雞飲完水後即可餵食,將事先准備好的雛雞配合飼料放在淺盤或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採食,要少添勤添。
(8)如何養小雞仔六種方法擴展閱讀:
養雞仔的注意事項
1、注意雞白痢,雞白痢是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傳染性疾病。病雛精神萎頓,縮頭,翅下垂,拉白色漿糊狀稀糞,肛門常被糞便粘住,排糞時發出「吱、吱」叫聲。一旦發現此類狀況請把病雞隔離,因為雞白痢會傳染,甚至傳染給人類。
2、注意不要給太小的小雞喂大的、腳多的蟲子。可以把小雞放出去到草坪上面跑跑曬曬太陽,讓它吃些小螞蟻、吃草之類的。切忌的是不要挑選噴過農葯的草坪,會讓小雞生病。
請問怎樣養好小雞仔?
要想養出一群健康的小雞仔要注意一下幾點:
1、適合什麼溫度里養 ,
2、喂什麼食物,
3、病害防治。
知道了以上三點以後既需要我們用心來飼養了,這工作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有一定的難度。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餵食:小雞體質弱,溫度要高一點,在20-25之間.不要喂太多食物給它,要做到少喂多餐。其實在家養最好喂飯,也可以喂飼料。最好是兩樣輪著喂,主要喂飯,經常再喂點飼料就好, 關於食物定量的問題不好說,沒有什麼數據,用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小雞是否飽了就可以,也可以根據它的吃食速度來看,一般飽了的話,吃食就會變慢。
飲水:雞很小時最好用養鳥用的陶罐來給小雞喂水,讓它自己喝就可以了,不用管它。
不要讓小雞到外面吃東西,很不安全的。在家養雞完全不需要喂它蟲子,不過你要喂也可以,總之一些比較小的蟲子都可以喂養它,但一定不能被殺蟲劑噴過。
你的小雞的前胸要是有些突出來,應該是吃得過飽。減少一點食物吧,不要喂太多了,只有不是太過突出也不用管。
⑼ 從外面買來的小雞仔怎麼養
1、准備好一個紙箱子(比如牛奶箱)。紙箱上請用剪刀或者水果刀捅至少五個眼兒用來透氣,這樣小雞進入箱子里的時候就可以把蓋子蓋上也不會悶了。
(9)如何養小雞仔六種方法擴展閱讀:
小雞就是雞的幼崽,從雞蛋中孵化。小雞吃飼料及青菜、小蟲、碎米成長。雞是人類飼養最普遍的家禽。
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突胸總目,雞形目,雉科,原雞屬,家雞種。
調節適宜溫、濕度,提高雛雞成活率。
初出殼雛雞個體小、嬌嫩、絨毛短,保溫能力低,調節體溫機能也還不完善,直到3~4周齡,才逐漸完備。因此,搞好防寒保溫,調節適宜的溫、濕度,是養好小雞,提高雛雞成活率的關鍵。
雛雞適宜的溫度為:30~32℃。以後,每5天降溫1~2℃,一個月齡後,如外界氣溫在20℃以上時,可以自然給溫,否則應繼續保溫。
⑽ 小雞仔怎麼養
投餵食物:給小雞仔喂煮熟後的青菜葉子以及細碎的米飯。 飼養環境:准備一個泡沫箱,在底部鋪上乾草,每隔2-3天更換一次。 放養活動:每天上午10點後將小雞仔放在外面曬太陽。 飲水要求:開食前,先喂一次水,以免磨損腸道。
1、投餵食物
在飼養小雞仔時,要為其提供細軟、小塊的食物,可以將小米用開水泡15分鍾,過濾出多餘的水,然後將剁碎的青菜葉子進行混合,一日三餐,每次給小雞仔喂一瓶蓋的量。
2、飼養環境
小雞仔適宜在溫暖、乾燥的環境中生活,養殖過程中要准備一個干凈的泡沫盒,在底部墊上一層乾草或者棉布,每隔2-3天要更換一次,注意一定要保證草質乾爽,以免小雞仔受涼。
3、放養活動
飼養小雞仔時,需要經常將其放在室外活動,可以在每天上午10點以後,把雞仔移到空曠的地方,讓它們行走曬太陽,等到太陽下山時,再將小雞仔放回盒子里。
4、飲水要求
在給小雞仔餵食前,一定要先飲水,清理腸道的毒素,飲水時要先煮沸,等水溫到20攝氏度左右時,再讓雞仔飲用,並且要捉住雞嘴,以免將羽毛打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