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首烏名首烏其塊根用宗葯材經濟價值較高隨著採挖量增加野資源減少逐漸市場緊俏貨發展工栽培前景看 、習性 何首烏適應性強野於灌木叢、丘陵、坡、林緣或路邊土坎喜歡溫暖氣候濕潤環境條件耐陰忌乾旱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濕潤砂質壤土良 二、栽培技術 ()選整 1.育苗 選擇山丘平緩處、灌溉便、土層疏鬆肥沃砂質壤土育苗冬季深翻30cm經冬風化翌春進行犁耙拾草根、樹枝石塊整平耙細、起寬100cm高10~20cm畦每畝施腐熟廄肥、草木灰等混合肥2000kg均勻撒畦淺翻入土 2.種植 選擇山坡林緣或房前屋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塊於冬季深翻30cm揀草根石塊翌春翻犁1-2使土層疏鬆每畝施廄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kg作基肥施耙1使肥料與表土混合均勻起畦種植畦寬50cm、高25cm亦房前屋挖坑種植 (二)育苗繁殖 1.播種育苗 每10—11月間何首烏種熟整穗輕輕剪曬干搓種除雜質裝入布袋或紙箱置陰涼乾燥處存放第23月份氣溫升20℃撒種整育苗畦按行距10-15cm淺溝種均勻撒入溝內覆土約1.5cm厚蓋草淋透水般每畝用種量1.5-2kg播10左右便齊苗要及撤除蓋草淋水保持畦土濕潤同注意拔除雜草苗10~20進行間苗補苗按株距4~5cm定苗4月初用2%尿素施肥1促進幼苗約經90苗高30cm便移田種植繁殖幼苗較慢周期 2.扦插育苗 每3月或11月份選擇1粗壯熟藤蔓10月割根粗壯藤蔓剪帶2~3節15cm左右插穗每50條扎1扎端蘸黃泥漿置陰涼處待插整畦育苗按行距15~18cm橫溝溝深10cm插穗靠溝壁擺株距1cm左右覆土壓實使剪口稍露面再覆蓋1層稻草注意要倒插扦播要經保持畦土濕潤遇乾旱要淋水利插穗根發芽雨季則要注意排水防止苗床積水導致插穗腐爛若氣暖插10~15新芽1月新根約經100培育苗15cm數條根便移至田種植 3.定植 何首烏春種或夏種春種發根快率高須根產量低質量差夏種(5-7月)溫高陽光充足種新根易於膨結薯快產量高苗起苗苗留基部20cm左右基段其餘剪掉並定根薯塊起除掉高產關鍵種植先畦按行、株距20cm*20cm種植穴每穴種1株種覆土壓實淋足定根水保持土壤濕潤房前屋挖坑種植每坑栽苗4株 (三)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 何首烏定植要經淋水前10每早晚各淋1待視氣情況適淋水苗高1m般淋水雨季加強田間排水 何首烏喜肥植物應施足基肥並追肥追肥採用前期施機肥期磷鉀肥期施肥原則植株新根每畝施腐熟糞尿1000-1500kg視植株情況追肥般再施2每每畝施入畜糞2500kg苗1m般施氮肥9月塊根始形重施磷鉀肥施廄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kg磷酸鈣50-60kg氯化鉀40-50kg植株兩側或周圍溝施每春季秋季各施肥1均機肥主結合適量磷鉀肥每追肥均結合耕培土清除雜草防止土壤板結 2.搓籬摘枝 何首烏至30cm畦插竹條或木條交叉插籬笆狀或三角架狀藤蔓按順針向纏繞其松脫用繩縛住每株留1藤余公藤苗除掉1m才保留株利植株層通風透光於茂盛適打頂減少養消耗般每修剪5~6高產田7 (四)病蟲害防治 葉斑病受病葉呈黃褐色病斑嚴重葉枯萎脫落高溫雨季節或田間通風良易於發病發病初期噴1:1:200波爾液每隔7~101連續2~3 根腐病由真菌鐮刀菌或細菌引起受病植株根部腐爛莖蔓枯萎夏季發種植排水良發病嚴重發病初期病株拔除用石灰粉撒病穴蓋土踩實防止蔓延;並用50%滅靈濕性粉劑1000倍稀釋液灌根起保護作用 金龜鞘翅目金龜科昆蟲蟲害葉片輕者咬食缺刻狀重者葉片食光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或利用其假死性入夜搖害植株使其脫落收集殺滅 蚜蟲同翅目蚜科昆蟲植株嫩梢、嫩葉吮吸營養物質使植株良用40%樂乳油1500-2000倍稀釋液噴殺每隔7-101連噴 三、採收加工 般種植3收獲每秋冬季葉片脫落或春末萌芽前採收宜先支架拔除割除藤蔓再塊根挖起洗泥沙削尖木質部按級直徑15cm或15cm塊根宜切厚3.3cm、寬各5cm厚片按、、3類別攤放烘爐內堆厚約15cm用50℃-55℃烘烤每隔7-8翻1烘4-5待7干取室內堆放潤24使內部水向外滲透再入爐內烘至充乾燥每畝產干貨400-500kg高產達600kg 商品規格質量:拳首烏:足干原體重結實形似拳外皮紅褐色烤焦、空蘆、須根統首烏:足干結實肉原或砍塊狀烤焦、空蘆、須根蟲蛀霉變首烏塊:足干塊、寬、厚各3cm烤焦空蟲蛀霉變 何首烏栽培與繁殖 何首烏屬纏繞藤本植物其塊根及莖葉均名貴葯材沂蒙山區著名何首烏產區由於何首烏具補肝腎、益精血、延益智等奇特功效市場需求且較近幾由於度採挖野資源幾近絕跡亟需進行工栽培自1998起我何首烏繁殖栽培技術進行試驗研究取初步結現總結 1.植物特性莖空基部木質化;葉互葉片臟形;圓錐花序頂花綠白色;種三角形熟黑色結塊根呈紡錘形表皮赤紅色故稱赤首烏何首烏喜溫暖濕潤環境耐寒能田間越冬土壤要求嚴般土壤都能肥沃土壤良田間內澇積水易引起何首烏塊根及根系腐爛 2.快速繁殖何首烏株繁殖、種繁殖、扦插繁殖等扦插繁殖簡便易行①早春莖扦插育苗何首烏春季發芽早氣溫10℃左右即始發芽葉何首烏早春莖扦插般於3月、旬其莖發芽前進行選直徑2毫米藤莖剪15—20厘米段每段應3芽眼扦插前應整施足機肥作寬1.5米育苗畦按行距25厘米順畦深15厘米溝插條均勻埋入溝內株距10厘米插條部留1芽眼露面其全部埋於土埋實澆足水畦覆蓋膜利保濕增溫若溫度適宜10左右即根發芽②夏季嫩枝扦插育苗7—8月高溫雨季節選較粗藤莖作插條扦插基本同春季莖扦插插蓋膜保持土壤濕潤條件畦搭拱棚用遮陽網遮陽保濕8—10即產新根 3.移栽定植何首烏扦插50—60苗高達15—20厘米即移栽定植何首烏田栽培直接栽培搭架栽培①直接栽培土壤深耕細作667平米(1畝)施機肥5000千克、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30千克作基肥起寬80厘米、高20厘米壟壟背穴栽植株距30厘米移栽定植起苗要帶土少傷根栽澆足水5—7即緩苗②搭架栽培何首烏纏繞性強藤莖至10米搭架栽植利於通風透光葉面積積累養塊根產量高行寬1.2米南北行順行每隔2—4米立根高2米水泥桿埋0.5米高1.5米水泥桿間順行用4—5根鐵絲連接沿行起壟壟高20—30厘米壟背栽植何首烏株距20—25厘米 4.田間管理何首烏定植宜水勤澆勤耕除草搭架栽培莖高30厘米應整蔓使莖蔓均勻布架直接栽培莖蔓封壟收割部莖葉入葯利通風透光促進塊根高溫雨季節注意排水防澇防塊根腐爛何首烏病蟲害較少減少污染般噴灑化葯劑 5.收獲何首烏栽植3—4於秋末春初收刨秋末寒露至霜降春初發芽前收獲即割莖葉曬干入葯加工具養血安神作用高檔首烏茶收刨塊根凈須根洗凈泥土切片曬干入葯加工蒸熟泡酒稱首烏酒具補肝腎、益氣血、烏須發延益智作用
② 何首烏的種植技巧有哪些在北方可以種植嗎
制何首烏喜柔和濕冷氣候,對土壤規定並不緊,一般土壤均能種植。忌乾躁和存水,在氣候溫馨,陽光充足,土地潮濕鬆散富饒,排水管道優良的半泥半沙子最適合種植。在選好的土地上,深耕細作50cm,曬地,施復合肥料50-60KG作底肥,隨後起畦,畦高35cm上下,寬80~100cm最合適,一般種多行,行株間距一般約30×30cm上下。
制何首烏喜愛生長發育在土壤富饒,土層鬆散,排水管道優良,含有有機質的砂質土壤,起一米長的壠,施上有機肥料,深鬆土,取當初生粗大,半木質化的莖枝,每一個莖枝要靠2-3個芽節,剪穗時需要注意左右割口要光滑,左右割口間距芽節2公分以內,有益於長根,提升存活率。因為是冬天插枝,能夠相對密度高些,10X10株行距,來臨年春季就能夠移栽了。制何首烏好繁育,存活率也高。
③ 何首烏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何首烏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何首烏是怎麼 種植 的。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何首烏的種植 方法 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何首烏的種植技術
田間管理
1、保持田間濕潤。生長期應注意除草,5月追施人畜糞水1次。苗高3 0cm左右,應插竹竿或樹枝,供莖藤纏繞生長。12月倒苗時,結合清除枯藤,施腐熟堆肥或土雜肥1次,並在 根際培土。
2、 間苗與定苗:種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時,間除過密或弱苗。苗高15厘米時,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強定苗。
3、肥水管理:何首烏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糞尿水,以利幼苗生長。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糞尿,施後澆清水。9-10月份每公頃施雜肥或廄肥15000-22500千克。
4、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時,插設支架,使莖蔓纏繞向上生長,並及時疏葉整枝,促進植株旺盛生長。
5、採收與貯藏:於春季萌芽後,待植株20-30厘米高時,一次或分次採收嫩莖葉。植株3-4年後可收獲 塊根,採收於秋季進行,采後鮮食或切片曬干。何首烏的莖藤在栽後第二年秋季落葉時割下莖藤,除去細枝和殘葉,切成長約70厘米的莖段,捆紮成把,曬干入葯。
病蟲防治
何首烏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和 根腐病。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0.5 :0.5 :150)等均可用於防治葉斑病。70% 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或75%百菌清1500倍液噴射莖基,對根腐病有一定防效。
何首烏的作用1、《積善堂 經驗 方》 七寶美髯丹:烏須發,壯筋骨,固精氣:赤、白 何首烏各1斤(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颳去皮,用淘凈黑豆二升,以砂鍋木甑鋪豆及首烏,重重鋪蓋,蒸至豆熟取出,去豆、暴干,換豆再蒸,如此九次,暴干為末),赤、白茯苓各一斤(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塊,以人乳十碗浸勻,曬干,研末), 牛膝八兩(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烏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曬干), 當歸八兩(酒浸,曬), 枸杞子八兩(酒浸,曬), 菟絲子八兩(酒浸生芽,研爛,曬),補骨脂四兩(以黑脂麻炒香,並忌鐵器,石臼搗為末)。煉蜜和丸彈子大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侵晨溫酒下,午時姜湯下,卧時鹽湯下。其餘並丸梧子大,每日空心酒服一百丸,久服極驗。
2、《經驗方》:治骨軟風,腰膝疼,行履不得,遍身瘙癢:首烏大而有花紋者,同牛膝(銼)各-斤。以好酒一升,浸七宿,曝干,於木臼內搗末,蜜丸。每日空心食前酒下三五十丸。
3、《赤水玄珠》何首烏丸:治久瘧陰虛,熱多寒少,以此補而截之:何首烏,為末,鱉血為丸,黃豆大,辰砂為衣,臨發,五更白湯送下二丸。
4、《 景岳全書》何人飲:治氣血俱虛,久瘧不止:何首烏(自三錢以至一兩,隨輕重用之),當歸二、三錢,人參三、五錢(或一兩,隨宜),陳皮二、三錢(大虛不必用),煨生薑三片(多寒者用三、五錢)。水二鍾,煎八分,於發前二、三時溫服之。若善飲者,以酒浸一宿,次早加水一鍾煎服亦妙,再煎不必用酒。
5、《 外科精要》何首烏散:治遍身瘡腫癢痛:防風、苦參、何首烏、薄荷各等分。上為粗末,每用葯半兩,水、酒各一半,共用一斗六升,煎十沸,熱洗,於避風處睡一覺。
6、《 聖惠方》何首烏丸:治頸項生瘰癧,咽喉不利:何首烏二兩,昆布二兩(洗去鹹味),雀兒糞一兩(微炒),麝香一分(細研),皂莢十挺(去黑皮,塗酥,炙令黃,去子)。上葯,搗羅為末,入前研葯一處,同研令勻,用精白羊肉一斤,細切,更研相和,搗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食後,以荊芥湯下十五丸。
7、《 本草匯言》:治瘰癧延蔓,寒熱羸瘦,乃肝(經)鬱火,久不治成勞:何首烏如拳大者一斤,去皮如法制,配夏枯草四兩,土貝母、當歸、香附各三兩,川芎一兩。共為末,煉蜜丸。每早、晚各服三錢。
8、《 博濟方》:治疥癬滿身:何首烏、艾各等分,銼為末。上相度瘡多少用葯,並水煎令濃,盆內盛洗,甚解痛生肌。
9、《聖惠方》: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何首烏二兩,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溫粥飲調下一錢。
10、《瀕湖集簡方》:治自汗不止:何首烏末,水調。封臍中。
11、《衛生雜興》:治破傷血出:何首烏末敷之即止。
12、《世補齋醫書》:亦常配伍 桑椹子、黑 芝麻、杜仲等,用治肝腎虧虛,腰膝酸軟,頭暈目花,耳鳴耳聾,如首延壽丹。
何首烏的 傳說1、民間流傳服用何首烏可延年不老,這其中還有一段傳奇 故事 。相傳在很早以前,順州南河縣,有一個叫田兒的小夥子,從小田兒體弱多病,骨瘦如柴,眩暈無力,於是外出尋求民間草葯治病療疾。一日走到一座廟宇前,腹中飢餓體力不支,暈倒在地,拜廟里道士為師,精心修練道術,潛心專研導引,以強體魄,身體大有進步。一晃30年過去了,田兒50有餘,未曾婚娶,一日田兒與朋友相聚多飲了幾 杯酒,回來在小路上醉卧不醒,朦朧中似見二株三尺余長的藤蔓,相交在一起,久久不散,散後不久,再度相交,如此往復不止,田兒看到此情景,心中感到詫異,頓時酒醒,發現自己躺在路旁的藤蔓之下,於是好奇地挖出藤蔓下的根,其形狀大小、粗細、長短不一,回廟宇請教道長乃眾道士,都不知是何種植物。一日上山偶遇一山中長發老者,其步履快捷,耳聰目明,須發烏黑,田兒問老者請教這是何物,並將夢境告與老者。老者說道,此藤所呈相交之象,確實令人奇怪,但似有龍鳳呈祥之兆,這是上天降給你的祥瑞,賜給你的神葯,不妨服之試試。田兒感到有道理,嘴裡說道多謝老者指教,抬頭發現老者已不知去向,不由得驚出一身汗。回去將這種根曬干研成粉,每日服之,服了一段時間,田兒感到日漸強壯,宿疾自愈,服了一年多田兒的須發變得烏黑,容顏潤澤紅光滿面,似有返老還童之象,且在花甲之年娶一妙齡之女為妻,竟生兒育女。田兒喜上眉梢,將名字改為能嗣,並將此葯的服法傳授到兒子延秀,又傳給孫子何首烏。首烏服了此葯後,須發烏黑至年老不變,體質強健,子孫滿堂,首烏年值130歲時,仍須發未白,烏黑油亮如年輕小夥子,鄉鄰百姓來請教首烏服什麼長生不老葯,首烏拿出這怪狀根塊介紹給鄉親,但百姓誰也不知道為何物,一位頭領說,那就叫它何首烏吧,何者,是首烏之姓也。從此何首烏延年不老的效用流傳到民間,後被後世醫家收錄於本草之內作為葯物。
2、 民間傳說,唐 元和七年,僧人文象遇茅山老人而傳此事。李翱著《何首烏傳》:何首烏者,順州南河縣人。祖名能嗣,父名延秀。能嗣本名田兒,生而孱弱,年五十八,無妻子,常慕道術隨師在山。一日,醉卧山野,忽見有藤兩株,相去三尺余,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而又交。田兒驚訝其異,至旦遂掘其根歸。問諸人,無識者。後有山老忽來。示之。答曰:“子既無嗣,其藤乃異,此恐是神之葯,何不服之?”遂杵為末,空心酒服一錢。七日而思人道,數月身體強健,因此常服,又加至二錢。經年舊疾皆痊,發烏容少。十年之內,即生數男,乃改名能嗣。後與子延秀服,皆壽百六十歲。延秀生首烏。首烏服後,亦生數子,年百三十歲,發猶里。有李安其者,與首烏鄉里親善,竊得方服,其壽亦長。遂敘其事而傳之雲。
何首烏的繁殖方法播種
直播為主,也可育苗 移栽。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30-35cm,施人畜糞水後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覆土3cm。苗高5cm時間苗,株距30cm左右。
扦插
3月上旬至4月上旬選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植株的莖藤,剪成長25cm左右的插條,每根應具節3個左右。行距30-35cm,株距30cm左右,穴深20cm左右,每穴放2-3條,切忌倒插。覆土壓緊,施人畜糞肥。
分株
於秋季刨收塊根時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際周圍的 萌櫱,選有芽眼的莖蔓和須根生長良好的植株,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挖穴栽種。
看了怎麼種植何首烏還看:
1. 天然染發的方法
2. 旱金蓮的養殖方法和繁殖方法
3. 葯材種植時間表
4. 頭發種植方法
5. 適合南方種植的葯材種類
④ 何首烏的種植方法和時間,應該怎樣管理
何首烏的種植方法包括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分層繁殖和分段繁殖等。種子繁殖:秋季採集種子,翌年3月至7月初播種。扦插繁殖:秋季3月-4月或10月進行。分層繁殖:適用於春季和夏季。塊狀繁殖。收獲何首烏時,選擇帶莖的塊根在種植前進行通風和乾燥。何首烏生長在草坡、路邊、山坡、灌木叢和其他陽光充足或半陰的地方。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⑤ 關於何首烏的種植,有沒有什麼方法推薦
1.種植:當移植時,超過一半的何首烏根系應暴露在盆栽土壤中,因為它是觀賞性的。
2.土壤:何首烏對土壤無嚴格要求。一般來說,土壤使其可以生長,但肥沃、疏鬆、透氣的土壤是最好的。
⑥ 何首烏的種植方法和時間,應該怎樣進行管理
一,選地整地:林地、山坡、及房前屋後均可種植。選排水良好,較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為好。整地時施入基肥,深翻土地耙細整平,作高畦。畦面積大小根據地勢而定,一般寬為130厘米。何首烏喜溫和潮濕氣候,對土壤要求並不嚴,一般土壤均能種植。忌乾燥和積水,在氣候溫暖,陽光充足,土地濕潤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半泥半沙土最適宜種植。在選好的土地上,深耕50厘米。
⑦ 何首烏怎麼種植
何首烏塊根為常用大宗中葯材,經濟價值較高。隨著年採挖量的增加,野 生資源減少,逐漸成為市場上的緊俏貨,發展人工栽培前景看好。
一、生長習性:何首烏適應性強,野生於灌木叢、丘陵、坡地、林緣或路邊土坎上。喜歡溫暖氣候和 濕潤的環境條件。耐陰,忌乾旱,在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濕潤的砂質壤土中生長良好。
二、栽培技術:(一)選地整地。1.育苗地選擇山丘平緩地處、灌溉方便、土層疏鬆肥沃的砂質壤 土育苗。冬季深翻30cm,經一冬風化後,翌年春進行多次犁耙,拾去草根、樹枝和石塊,整平耙細、起寬100cm,高10~20cm的畦。每畝施腐熟的廄 肥、草木灰等混合肥2000kg,均勻撒在畦上,然後淺翻入土。
2.種植地選擇山坡林緣或房前屋後,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於冬季深翻30cm 以上,揀去草根和石塊。翌年春翻犁1-2次,使土層疏鬆。每畝施廄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kg作基肥。施後耙地1次,使肥料與表土混合均勻後,起畦種 植,畦寬50cm、高25cm。亦可在房前屋後挖坑種植。(二)育苗繁殖。1.播種育苗每年10—11月間何首烏種子成熟時,將整個果穗輕輕地剪下曬干, 搓出種子,除去雜質,裝入布袋或紙箱,置陰涼乾燥處存放。第2年3月份,當氣溫回升到20℃以上時撒種。在整好的育苗地畦上,按行距10-15cm開淺 溝,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約1.5cm厚,蓋草,淋透水。一般每畝用種量1.5-2kg。播後10天左右便可出齊苗,這時要及時撤除蓋草,淋水,保持 畦土濕潤,同時注意拔除雜草。出苗後10~20天,進行間苗補苗,按株距4~5cm定苗。4月初用2%尿素施肥1次,以促進幼苗生長。大約經過90天,苗 高30cm時便可以移到大田種植。此法繁殖幼苗生長較慢,生長周期長。
2.扦插育苗每年3月或11月份,選擇1年生粗壯老熟藤蔓,最好是10月以後割去的從根頭上長 出的粗壯老藤蔓,剪成帶有2~3個節,長15cm左右的插穗,每50條紮成1小扎,下端蘸黃泥漿,置陰涼處待插。在整好畦的育苗地按行距15~18cm開 橫溝,溝深10cm,將插穗靠溝壁擺下,株距1cm左右,覆土壓實,使上剪口稍露出地面,再覆蓋1層稻草。注意不要倒插。扦播後要經常保持畦土濕潤,遇干 旱要淋水,以利插穗生根發芽。雨季則要注意排水,防止因苗床積水而導致插穗腐爛。若天氣暖和,插後10~15天就可長出新芽,1個月後長出新根。約經 100天的培育,苗長15cm以上,有數條根後,便可移至大田種植。3.定植何首烏可以春種或夏種。春種發根快,成活率高,但須根多,產量低,質量差。夏 種(5-7月)地溫高,陽光充足,種後新根易於膨大,結薯快,產量高。從苗地起苗時,苗只留基部20cm左右的基段,其餘剪掉,並將不定根和薯塊一起除 掉,這是高產的關鍵。種植時,先在畦上按行、株距20cm*20cm開種植穴,每穴種1株,種後覆土壓實,淋足定根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可在房前屋後挖坑 種植,每坑栽苗4株。(三)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何首烏定植後,要經常淋水,前10天每天早晚各淋1次,待成活後,視天氣情況適當淋水,苗高1m以後 一般不淋水。雨季加強田間排水。
何首烏是喜肥植物,應施足基肥,並多次追肥。追肥採用前期施有機肥,中期磷鉀肥,後期不施肥的 原則。當植株成活長出新根後,每畝施腐熟人糞尿1000-1500kg。然後視植株生長情況追肥,一般可再施2次,每次每畝施入畜糞2500kg。苗長到 1m以上時,一般不施氮肥。9月以後,塊根開始形成和生長時重施磷鉀肥,施廄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kg和過磷酸鈣50-60kg,氯化鉀 40-50kg。在植株兩側或周圍開溝施下。以後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1次,均以有機肥為主,結合適量磷鉀肥。每次追肥均結合中耕培土,清除雜草,防止土 壤板結。2.搓籬摘枝何首烏長至30cm時,在畦上插竹條或小木條,交叉插成籬笆狀或三角架狀,將藤蔓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其上,松脫的地方用繩子縛住。每株 留1藤,多餘公藤苗除掉,到1m以上才保留分株,以利植株下層通風透光。如果生長過於茂盛,可適當打頂,減少養分消耗,一般每年修剪5~6次,高產田7 次。(四)病蟲害防治。葉斑病。受病葉呈黃褐色病斑,嚴重時葉枯萎脫落。在高溫多雨季節或田間通風不良時易於發病。發病初期噴1:1:200的波爾多液, 每隔7~10天1次,連續2~3次。根腐病。由真菌中的鐮刀菌或細菌引起,受病植株根部腐爛,地上莖蔓枯萎,多在夏季發生,種植地排水不良時發病嚴重。發 病初期,將病株拔除,用石灰粉撒在病穴上蓋土踩實,可以防止蔓延;並用50%多滅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稀釋液灌根,可起到保護作用。
金龜子。為鞘翅目金龜子科昆蟲。以成蟲為害葉片,輕者咬食成缺刻狀,重者葉片被食光。可用 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或利用其假死性,在入夜後搖動被害植株,使其脫落,收集殺滅。蚜蟲。為同翅目蚜科昆蟲。在植株嫩梢、嫩葉上吮吸營養物質, 使植株生長不良。可用40%樂果乳油1500-2000倍稀釋液噴殺,每隔7-10天1次,連噴多次。
三、採收加工:一般種植3年可以收獲。每年秋冬季葉片脫落或春末萌芽前採收為宜。先把支架拔 除,割除藤蔓,再把塊根挖起,洗去泥沙,削去尖頭和木質部分,按大小分級。直徑15cm以上或長15cm以上的塊根,宜切成厚3.3cm,長、寬各5cm 的厚片,然後按大、中、小分成3類,分別攤放在烘爐內,堆厚約15cm,用50℃-55℃烘烤,每隔7-8小時翻動1次,烘4-5大。待有7成干時取出, 在室內堆放回潤24小時,使內部水分向外滲透,再入爐內烘至充分乾燥。每畝可產干貨400-500kg,高產可達600kg。
商品規格質量:拳首烏:足干,原個,體重結實,形似拳頭,外皮紅褐色,無烤焦、空心,無蘆頭、 須根。統首烏:足干,結實,有肉,原個或砍成塊狀,無烤焦、空心,無蘆頭、須根,無蟲蛀,無霉變。首烏塊:足干,成塊,長、寬、厚各3cm以上,無烤焦, 無空心,無蟲蛀,無霉變。
⑧ 怎樣栽培「何首烏」
選地整地:
1.育苗地選擇山丘平緩地處、灌溉方便、土層疏鬆肥沃的砂質壤 土育苗。冬季深翻30cm,經一冬風化後,翌年春進行多次犁耙,拾去草根、樹枝和石塊,整平耙細、起寬100cm,高10~20cm的畦。每畝施腐熟的廄 肥、草木灰等混合肥2000kg,均勻撒在畦上,然後淺翻入土。
2.種植地選擇山坡林緣或房前屋後,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地塊,於冬季深翻30cm 以上,揀去草根和石塊。翌年春翻犁1-2次,使土層疏鬆。每畝施廄肥、草木灰混合肥3000kg作基肥。施後耙地1次,使肥料與表土混合均勻後,起畦種 植,畦寬50cm、高25cm。亦可在房前屋後挖坑種植。
育苗繁殖:
播種:直播為主,也可育苗移栽。3月上旬至4月上旬播種,條播行距30-35cm,施人畜糞水後將種子均勻播入溝中,復土3cm。苗高5cm時間苗,株距30cm左右。
扦插:3月上旬至4月上旬選生長旺盛、健壯無病蟲植株的莖藤,剪成長25cm左右的插條,每根應具節3個左右。行距30-35cm,株距30cm左右,穴深20cm左右,每穴放2-3條,切忌倒插。復土壓緊,施人畜糞肥。
分株:於秋季刨收塊根時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際周圍的萌櫱,選有芽眼的莖蔓和須根生長良好的植株,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挖穴栽種。
注意事項:
1、保持田間濕潤。生長期應注意除草,5月追施人畜糞水1次。苗高30cm左右,應插竹竿或樹枝,供莖藤纏繞生長。12月倒苗時,結合清除枯藤,施腐熟堆肥或土雜肥1次,並在根際培土。
2、間苗與定苗:種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時,間除過密或弱苗。苗高15厘米時,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強定苗。
3、肥水管理:何首烏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糞尿水,以利幼苗生長。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糞尿,施後澆清水。9-10月份每公頃施雜肥或廄肥15000-22500千克。
4、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時,插設支架,使莖蔓纏繞向上生長,並及時疏葉整枝,促進植株旺盛生長。
5、採收與貯藏:於春季萌芽後,待植株20-30厘米高時,一次或分次採收嫩莖葉。植株3-4年後可收獲塊根,採收於秋季進行,采後鮮食或切片曬干。何首烏的莖藤在栽後第二年秋季落葉時割下莖藤,除去細枝和殘葉,切成長約70厘米的莖段,捆紮成把,曬干入葯。
⑨ 何首烏的種植方法
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家庭盆栽既可葯用又可美化環境。
盆栽何首烏可到野外挖取塊根,但注意切莫碰傷根莖與塊根相連處。因何首烏塊根不易發芽,而根莖易發新芽,但若僅有根莖而無塊根提供營養,則生長欠佳。栽植何首烏四季均可。盆土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澆水需見干見濕。擺放位置應具較充足的散射光。一般在幼苗長到20厘米時就可設架扶蔓,令其攀緣生長,亦可不立架,將其放在花架、窗檯或欄桿上,讓它自然下垂。
此外,若挖到大塊根,可一半入土,一半露出土面,若其形狀奇特,還可成為一景。
⑩ 怎樣栽培何首烏
詳情如下:
一、選地整地
選擇坡度小於15°地塊在移栽前15天深翻30cm,撿盡雜物,耙平地面後用50%可濕性多菌靈750倍液噴施和50%辛硫磷乳油200mL 拌25kg細撒施於土壤中,5天後起廂、供移栽用。
直接用中葯材專用肥料或起廂前按每畝有機肥2500kg、有機復合肥100kg、磷肥50kg施入底肥,按間距1m開溝20cm深,撒入混勻的底肥後回溝填平。以施肥溝為廂面中心,廂面寬70cm,廂間開溝,溝寬、溝深各30cm。
二、大田移栽
移栽時間:3~6月或9~10月份;選擇雨後晴天或陰天起苗移栽。按株行距30×25cm、溝深5cm,在每廂內栽植2行何首烏苗,每畝栽植幼苗4500株左右,栽種完成後澆足定根水,栽植完畢後清理好廂溝。
三、田間管理
1. 移栽之後可用中葯材專用除草劑,定期檢查幼苗存活情況,發現缺苗後及時補苗。(在灌溉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建議覆膜栽培,具體做法如下:廂溝整理好後用乙草胺封閉、覆膜,採用「打孔法」植入幼苗)。
2. 施提苗肥 當苗高大於20cm後用中葯材專用肥料撒施或點施尿素20kg/畝以促進幼苗生長。
3. 搭架 移栽一個月後或何首烏苗高30~40cm時,將2~3cm粗、2m長的竹竿插於兩顆何首烏苗之間,搭建成「人」或「品」字形竹架,上端用繩子捆綁固定;人工輔助何首烏莖藤按順時針方向纏繞於竹架上,每株何首烏只保留2根莖蔓,用剪刀將其餘弱、小枝蔓從基部剪去。如果勞動力不夠也可以不搭架,用鐮刀或枝剪控制藤蔓。
4. 病蟲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蚜蟲、盲椿蟓和金龜子。
5. 除草 當發生草害時及時人工拔除或用小鋤頭淺鋤並結合墒情進行灌溉。
6. 打頂 當何首烏莖藤長至2m高時用鐮刀或枝剪剪去莖頂,當側枝生長過旺時適當剪去部分側枝並去除下部(基部35cm以下)老葉。
7. 長烏肥 在8~9月的立秋後結合中耕鋤草施一次長烏肥,每畝施用有機復合肥50~60kg。在兩行之間溝施或在兩株之間穴施。
8. 留種與除花序 除留種地外在何首烏出現花蕾時用枝剪及時剪去花枝。
兩年生何首烏,在第二年3月發芽前追肥一次;8~9月立秋前後施「長烏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