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
1、「選」
指刻度尺的選擇,不同的刻度尺其精確程度不同,也就是分度值不同。測量對象不同,所需的精確程度也不同。
例如:在安裝門窗玻璃時進行的測量准確程度要求較高,要選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而測量教室的長和寬時,准確程度要求不高,長度較大,選用分度值是lcm且量程較大的捲尺較合適。
2、「放」
尺要沿著所測的物體,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所謂沿著,一是指放正不歪斜;二是指要盡可能地貼近被測長度。零刻線磨損的應以其他某一刻線為零點,讀數時要注意減去「零點」前的數字。
3、「看」
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
4、「讀」
精確的測量需要估瀆,指在讀數時,除准確讀出分度值的數字(准確值)外,還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計值)。如25.38cm中, 25.3cm是准確值,0.08cm是估計值,雖然估讀的並不準確,但它對我們還是有用的,它表示該物體的長度在 25.3~25.4cm之間而更接近於25.4cm。
5、「記」
記錄測量結果時,除了正確無誤地記下所讀出的數字外,還要標明單位,只寫了數字未標明單位的記錄是沒有意義的。
(1)如何使用測量的方法擴展閱讀:
刻度尺要做到「三看」
1、看刻度尺的零刻線是否磨損。如已磨損應從其他清晰劃線量起。
2、看刻度尺的量程(測量范圍)。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這樣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反映了刻度尺的准確程度和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分度值應從實際測量的要求出發進行選擇。
鋼捲尺:要考慮三差改正,量距進行往返測量; 經緯儀:嚴格對中、定平,角度觀測要盤左盤右一測回; 水準儀:嚴格定平,水準路線要閉合或附合,前後視線等長。 全站儀:儀器專人專用,責任到人,愛護儀器。 所有儀器測量時要撐傘保護儀器,不得讓儀器日曬雨淋。 測量員不準遠離儀器,以免有人亂動,損壞儀器。 讀數前後檢查儀器是否安平。 校正儀器時,動作要「輕、穩、慢」,不得用蠻力。 丈量時鋼尺應力求抬平、拉直,拉力要均勻。嚴防鋼尺扭曲打結,嚴防鋼尺受重物碾壓。丈量完畢後用軟布或棉紗擦拭鋼尺,將粘附的塵土擦去,再塗少許機油,以防生銹。 使用完儀器注意保持儀器清潔。冬季使用後要等儀器收回後與室內溫度相同時,再進行擦拭。以防儀器驟冷驟熱,使表面及鏡片上產生結露,使儀器受損。
3. 如何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使用前要觀察什麼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使用前:
①做到三看,即首先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損,如已磨損則應重選一個刻度值作為測量的起點。
②其次看刻度尺的測量范圍(即量程)。原則上測長度要求一次測量,如果測量范圍小於實際長度,勢必要移動刻度尺測量若干次,則會產生較大的誤差。
③最後應看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最小刻度代表的長度值不僅反映了刻度尺不同的准確程度,而且還涉及到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應從實際測量要求出發兼顧選擇。
使用時:
①使用時應注意正確放置和正確觀察。
②正確放置的關鍵是做到: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
③正確觀察的關鍵是視線在終端刻度線的正前方,視線與刻面垂直,看清大格及小格數。
(3)如何使用測量的方法擴展閱讀:
讀取結果
一般情況下應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如學生用三角尺最小刻度是mm,用它測量長2cm的長度,若正好對准在刻度線上時,正確記錄應為2.00cm,其中2.0cm是尺面准確讀出的數,由於無估讀數,需在毫米的10分位上加「0」。
注意: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記錄結果
注意:記錄測量結果時必須寫上相應的單位。
1.測量的客體即測量對象:
主要指幾何量,包括長度、面積、形狀、高程、角度、表面粗糙度以及形位誤差等。由於幾何量的特點是種類繁多,形狀又各式各樣,因此對於他們的特性,被測參數的定義,以及標准等都必須加以研究和熟悉,以便進行測量。
2.計量單位:
我國國務院於1977年5月27日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管理條例(試行)》第三條規定中重申:「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是米制(即公制),逐步採用國際單位制。」1984年2月27日正式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確定米制為我國的基本計量制度。在長度計量中單位為米(m),其他常用單位有毫米(mm)和微米(μm)。在角度測量中以度、分、秒為單位。
3.測量方法:
指在進行測量時所用的按類敘述的一組操作邏輯次序。對幾何量的測量而言,則是根據被測參數的特點,如公差值、大小、輕重、材質、數量等,並分析研究該參數與其他參數的關系,最後確定對該參數如何進行測量的操作方法。
4.測量的准確度:
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的一致程度。由於任何測量過程總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測量誤差,誤差大說明測量結果離真值遠,准確度低。因此,准確度和誤差是兩個相對的概念。由於存在測量誤差,任何測量結果都是以一近似值來表示。
刻度尺_網路
4. 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時,應該怎樣量
將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測量尺的一邊對齊被測對象,放正重合。尺子與物體的另一端相交的位置,視線應與尺面垂直讀出讀數,即可完成測量。
(4)如何使用測量的方法擴展閱讀:
1、測量誤差的認識:
誤差不能避免,能盡量減小;錯誤能夠避免,是不該發生的。
減小誤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另外,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也可以減小誤差。
2、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1、尺子要沿著所測長度放,尺邊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2、不利用磨損的零刻度線,如因零刻線磨損而取另一整刻度線為零刻線的,切莫忘記最後讀數中減掉所取代零刻線的刻度值。
3、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4、讀數時,視線應與尺面垂直。
5. 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
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
水準儀的使用:
包括安置儀器和粗略整平(簡稱粗平)、調焦和照準、精確整平(簡稱精平)和讀數。
經緯儀的使用:
包括對中、整平、照準和讀數四個操作步驟。
全站儀的使用:
選擇數據採集文件,使其所採集數據存儲在該文件中選擇坐標數據文件,可進行測站坐標數據及後視坐標數據的調用設置測站點,設置後視點,確定方位角輸入所需的放樣坐標,開始放樣。
電磁波測距儀的使用:
為測量A、B兩點的距離D,先在A點安置經緯儀,對中整平,然後將測距儀安置在經緯儀望遠鏡的上方在B點安置反射器,瞄準反射器,設置單位、棱鏡類型和比例改正開關在需要的位置,距離測量運用鍵盤除可以實現上述測距外,還可通過輸入有關數據計算平距、高差和坐標增量。
6. 萬用表如何測量電流的方法
選擇量程,應根據電路中的電流大小。如不知電流大小,應選用最大量程。
2.測量方法:萬用表應與被測電路串聯。應將電路相應部分斷開後,將萬用表表筆接在斷點的兩端。
紅表筆應接在和電源正極相連的斷點,黑表筆接在和電源負極相連的斷點,用萬用表測量電流
3.正確讀數:直流電流檔刻度線仍為第二條,如選100mA檔時,可用第三行數字,讀數後乘10即可。
實例講解:(1)連接電路,使發光二極體正常發光。
(2)使用前准備好萬用表並將選擇開關置於mA檔100mA量程。
(3)斷開電位器中間接點和發光二極體負極間引線,形成斷點。這時,發光二極體熄滅。
(4)將萬用表串接在斷點處。紅表筆接發光二極體負極,黑表筆接電位器中間接點引線。這時,發光二極體重新發光。萬用表指針所指刻度值即為通過發光二極體的電流值。
(5)正確讀出通過發光二極體的電流值。(6)旋轉電位器轉柄,觀察萬用表指針的變化情況和發光二極體的亮度變化
7. 測量儀器的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
鋼捲尺:要考慮三差改正,量距進行往返測量;
經緯儀:嚴格對百中、定平,角度觀測要盤左盤右一測回;
水準儀:嚴格定平,水準路線要閉合或度附合,前後視線等長。
全站儀:儀器專人專用,責任到人,愛護儀器。
所有儀器測量時要撐傘保護儀器知,不得讓儀器日曬雨淋。
測量員不準遠離儀器,以免有人亂動,損壞儀器。
讀數前後檢查儀器是否安平。
校正儀器時,動作要「輕、穩、慢」,不得用蠻力。
丈量時鋼尺應力求抬平、拉直,拉力要均勻。嚴防道鋼尺扭曲打結,嚴防鋼尺受重物碾壓。丈量完畢後用軟布或棉紗擦拭鋼尺,將粘附的塵土擦去,再塗少許機油,以防生銹。
使用完回儀器注意保持儀器清潔。冬季使用後要等儀答器收回後與室內溫度相同時,再進行擦拭。以防儀器驟冷驟熱,使表面及鏡片上產生結露,使儀器受損。
8. 如何正確使用卡尺測量
卡尺的正確用法,你用對了嗎?
9. 測量儀器使用方法步驟
1、放置:首先確定兩觀測點中間的位置,可以採用來回步數取折中步數為大概中點位置,再打開三腳架並使高度適中(與胸口同高)盡量使三隻腳拉伸長度相同,在後期調平可以節約時間,扭緊制動螺旋,檢查腳架是否牢固,防止摔倒;然後打開儀器箱,輕拿輕放,用連接螺旋將水準儀器連接在三腳架上,擰緊,防止松動掉落。
2、調平:粗平,調節腳螺旋,使圓水準氣泡居中,當水泡位於中心位置時說明儀器呈水平狀態;用食指和大拇指轉動3個腳螺旋,氣泡在哪裡說明哪裡偏高,這時候只要轉動螺旋即可,操作方法符合該規則:(右手食指代表前進方向,左手大拇指代表前進方向)。
3、瞄點:用望遠鏡准確地瞄準目標,定位測量的位置。睜一眼,閉一眼,先用準星器粗瞄,固定方向,當發現目標在視野下消失時,即眼睛——準星器——目標,形成一線,這時候是看不見測量物體的,代表目標物體進入望遠鏡視野范圍;再觀測目鏡,用微動螺旋精瞄,准確定位物體的位置。
4、讀數:使用十字絲的中絲在水準尺上讀數,從小數向大數讀,讀四位。(即是把頭歪倒過來看),米、分米看尺面上的注記,厘米數尺面上的格數,毫米估讀。
5、計算:目標高=後尺讀數+後視高-前尺讀數,兩尺長度一樣,測量出來的差距就是高程差,就能通過已知高程測下一點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