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理解管理的系統方法

如何理解管理的系統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4 05:06:10

Ⅰ 談談你對管理的系統原則的理解

質量管理八大原則:
1.以顧客為中心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管理的系統方法
6.持續改善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8.互利的供方關系 以顧客為中心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一個原則是以顧客為中心。在當今的經濟活動中,任何一個組織都要依存於他們的顧客。組織或企業由於滿足或超過了自己的顧客的需求,從而獲得繼續生存下去的動力和源泉。全面質量管理以顧客為中心,不斷通過PDCA循環進行持續的質量改進來滿足顧客的需求。

◆ ◆ 領導的作用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二大原則是領導的作用。一個企業從總經理層到員工層,都必須參與到質量管理的活動中來,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企業的決策層必須對質量管理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我國的《質量管理法》中規定,質量部門必須由總經理直接領導。這樣才能夠使組織中的所有員工和資源都融入到全面質量管理之中。

◆全員參與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三大原則就是強調全員參與。在70年代,日本的QC小組達到了70萬個,而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注冊的QC小組已經超過了1500萬個,這些QC小組的活動每年給我國帶來的收益超過2500億人民幣。因此,全員參與是全面質量管理思想的核心。

◆過程方法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四大原則是過程方法,即必須將全面質量管理所涉及的相關資源和活動都作為一個過程來進行管理。PDCA循環實際上是用來研究一個過程,因此我們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到產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全過程。
◆系統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五個原則是系統管理。當我們進行一項質量改進活動的時候,首先需要制定、識別和確定目標,理解並統一管理一個有相互關聯的過程所組成的體系。由於產品生產並不僅僅是生產部門的事情,因而需要我們組織所有部門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持續改進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六個原則是持續改進。實際上,僅僅做對一件事情並不困難,而要把一件簡單的事情成千上萬次都做對,那才是不簡單的。因此,持續改進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核心思想,統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正是為了更好地做好持續改進工作。

◆以事實為基礎

有效的決策是建立在對數據和信息進行合乎邏輯和直觀的分析的基礎上的,因此,作為迄今為止最為科學的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也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背離了事實基礎那就沒有任何意義,這就是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七個原則。

◆互利的供方關系

全面質量管理的第八大原則就是互利的供方關系,組織和供方之間保持互利關系,可增進兩個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從而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提供基礎,謀取更大的共同利益。因此,全面質量管理實際上已經滲透到供應商的管理之中。

Ⅱ 管理的系統方法含義是什麼,它在IS9001:2008標准中的作用

IS9001質量標准
http://wenku..com/view/4f25f15bbe23482fb4da4cfb.html
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基礎知識
http://wenku..com/view/64dcc175a417866fb84a8ef7.html

樓主自己去看看吧,應該有你需要的內容,

Ⅲ 質量管理體系的八大原則是什麼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組織依存於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2、領導作用


領導者確立組織統一的目的與方向的一致。他們應當創造並保持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

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3、全員參與


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之本, 唯有其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為組織的利益發揮其才幹。


4、過程方法


將活動和相關的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5、管理的系統方法


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體系來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總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永恆目標。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有效決策是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


8、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組織與供方是相互依存,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Ⅳ 什麼叫管理的系統方法

ERP即企業資源計劃(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由美國 Gartner Group 公司於1990年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供應鏈管理,指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應用范圍從製造業擴展到了零售業、服務業、銀行業、電信業、政府機關和學校等事業部門,通過融合資料庫技術、圖形用戶界面、第四代查詢語言、客戶伺服器結構、計算機輔助開發工具、可移植的開放系統等對企業資源進行了有效的集成。 主要是三部分:生產控制(計劃、製造)、物流管理(分銷、采購、庫存管理)和財務管理(會計核算、財務管理) 涵蓋了供應鏈管理、銷售與市場、分銷、客戶服務、財務管理、製造管理、庫存管理、工廠與設備維護、人力資源、報表、製造執行系統 (Manufacturing Executive System,MES)、工作流服務和企業信息系統等。此外,還包括金融投資管理、質量管理、運輸管理、項目管理、法規與標准和過程式控制制等補充功能 而之後隨之而來的ERP的電子商務系統進一步推動了ERP的全渠道電子商務 國外知名的ERP公司有SAP hybris, IBM, Oracle等

Ⅳ 什麼是系統管理方法啊!

什麼是系統的管理方法
有人說:「有武器,沒有管理的團隊,是土匪;有武器,沒有管理的系統方法的團隊,是游擊隊;有武器,也有管理的系統方法的團隊,才是正規軍。」那麼,什麼是管理的系統方法呢?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中是這樣解釋的:管理的系統方法是指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系統加以識別、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我公司的一體化管理體系就是結合了我公司實際情況的,用於提高實現經營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的系統的管理方法。
關於系統的管理方法,有一個形象的比喻,說比爾.蓋茲不同意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平民的兒子,該怎樣說服他呢?應用管理的系統方法是這樣做的:
首先,先徵得平民父母的同意。
第二步,找到世界銀行總裁,說:
「給你介紹一位副行長,怎麼樣?」,
「我這里副行長多得是,不需要!」
「可是我給你介紹的副行長是比爾.蓋茲的女婿!」,
「那……那明天讓他來上班吧!」。
第三步,去見比爾.蓋茲,說:
「我給你介紹個女婿怎麼樣?」,
「那他是干什麼的?」
「世界銀行副行長。」
「我沒意見,由我女兒決定吧!」。
問題迎刃而解。
GB/T19001:2000標准應用了管理的系統方法思想。標準的4.1節依據這一管理思想詳細提出了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系統方法和邏輯步驟。運用「管理的系統方法」原則,組織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一個體系,以最佳效果和最高效率實現組織的目標;
(二)理解體系內各過程的相互依賴關系;
(三)更好地理解為實現共同的目標所必需的作用和責任,從而減少職能交叉造成的障礙;
(四)理解組成組織的能力,在行動前確定資源的局限性;
(五)設定目標,並確定如何運作體系中的特殊活動;
(六)通過測量和評估,持續改進體系。

Ⅵ 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

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

引導語:質量管理在現代企業中已普遍存在,在許多情況下,對質量管理的理解是膚淺的。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通常情況下,在許多人的認識中,質量管理只是被當做一些技術或方法,似乎也能像購買產品技術那樣花些錢買來就能用。實際上,我們應將質量管理的原則、理念、意識和價值觀作為質量管理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組織的質量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就是看它是否能將這些質量管理的原則、理念、意識和價值觀滲透到組織中的各個層次和領域。而QMS的八項管理原則對組織樹立有益於自身發展的質量管理的原則、理念、意識和價值觀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管理的系統方法 6.持續改進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8.與供方的互利關系

一、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標准條款:組織依存於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理解:這個觀念的價值在於所有的努力都應該直接以使顧客滿意為目的。ISO9000:2005標準定義,顧

客是“接受產品的組織和個人”就是指那些接受組織活動的結果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組織都有顧客,包括購買商品的人,家長、學生、病人、政府機構、團體和個人。QMS

關注的重點是“最終顧客”。有的組織的產品直接交付給最終客戶,而另外一些不直接與最終顧客接觸,無論哪一種都應該始終關注“最終顧客”的當前和未來的需求。

顧客對於組織至關重要,他是決定組織是否能生存下去的決定性因素。任何一個組織,如果顧客多,它一定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如果失去了顧客,也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因此,任何組織都無一例外地依顧客的存在而存在。那麼,組織如何才能不失去顧客 ,並且不斷增加顧客的數量呢?理解並滿足顧客的需求是留住並增加顧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徑,而超越顧客的期望,則是使顧客滿意的最有效的方式。

任何顧客都希望為自己提供產品的組織是值得依賴的,這是顧客對組織的最基本要求。當一個組織滿

足了這個要求,顧客才能放心地購買其產品(即使這個組織的產品偶爾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為顧客認為這樣的組織比較可靠。

但是,顧客怎麼會依賴那些不關注他們的需求,而一味的只是關注自身利益的組織呢?在這種情況下,顧客與組織之間的活動就變成了“斗爭”的關系,這無形當中就增加了顧客采購和組織經營的風險,這必然進一步造成企業、社會成本的上升。

因此,“關注顧客的需求,讓顧客滿意,做一個值得顧客依賴的組織”是對任何組織起碼的要求,是

所有管理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應該成為每個組織始終不渝的追求。

二、領導作用

標准條款 :領導者應確保組織的目的與方向的一致,他們應當創造並保持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員工

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

理解:這個觀念的含義是領導者應該找准組織發展的正確方向,並營造環境,帶領全體員工,為實現

組織美好願景和歷史使命而不懈努力。這里領導者最高管理層,現代質量管理認為,正確的質量意識,必須首先滲透到整個組織的所有層次和領域,質量職責不應該只賦予一個部門,而應該始終作為最高管理層關注的重點。

他們最需要做的,同時也是最有義務做的,就是創造並保持使廣大員工能夠充分和順暢的發揮作用的

內部環境,可能包括:充分考慮員工的各種需求,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建立充分和牢固的信任感,解除員工的疑慮,表彰先進,鼓勵提高,保持員工心情舒暢,提高員工企業自豪感,保持上下溝通渠道的通暢,維護員工在規定范圍內的各項自主權,保持員工個人與企業共同發展等等。在這些方面,最高管理層的細致入微是很必要的。

三、全員參與

標准: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之本,唯有其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為組織的利益發揮其才幹。

理解:這個觀念的價值是與上一條相關的。在質量管理活動中,不只是最高管理者發揮作用,而是需

要每一個員工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質量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質量部門來負責。

我們應該認識到,要想改進一個過程,就必須先要了解它,並且了解得越深,才有可能改進的越好。

組織中的過程很多,而最了解某個過程的人,一定是經常接觸這個過程的人。因此,從質量管理角度來看,每個員工對組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促使全體員工為組織發展做出貢獻,就必須讓他們投入到質量管理改進的活動中,就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作為質量改進的必要條件。

在質量改進過程中,每個過程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那麼組織也就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有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這樣的結果。

四、過程方法

標准:將活動和相關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理解:每一個組織都具有一定的結構,通常一些部門的活動或過程很難分清職責,而在不同的部門之間引起爭議。這時就用“過程方法”實現目標。

首先考慮目標和過程,然後再建立一個支持這些過程運行的科學、合理、適宜的組織結構,通過在過程運行中,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也就能夠避免出現那種“無人管理的過程”或“重復管理同一過程”的情況,因而,過程就可以更高效地運行。組織在這種過程轉化中實現目標。

五、管理的系統方法

標准: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體系來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 理解:質量管理的作用主要是能夠使組織的工作結果符合要求,即實現預期的目標。但是大多數結果都要經過復雜的過程才能得到。傳統的質量管理只是在結果出現後去鑒別其是否符合要求,然後將符合要求的結果做為產品,不符合要求的結果予以處置。這種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造成大量的浪費,從而使成本上升。可能還會給組織造成影響。

既然結果都要經過復雜的過程才能得到,那麼過程運行的狀況將直接影響到結果是否能達到其目標。因此對過程的有效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而復雜的工作過程又涉及許多部門、人員、設施、材料、規章制度等,所以要對這個過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提出系統的要求。使各個過程之間有關聯性,不是相互獨立的。只有這種系統的管理才有預防作用,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未必就一定在那個環節存在著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

六、持續改進

標准:持續改進總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永恆目標。

理解:傳統觀念認為,一個組織如果能夠做到不間斷的改進,就達到了比較理想的質量管理水平。但也容易使他們認為,持續改進是由於在質量方面一直存在問題。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看法,是他們把組織的活動和組織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靜態的。

在一個充滿活力的環境中,總會有人設法尋找更好的方法來達到他們預期的目標。如果這些人不是你,就可能是你同行中的競爭對手。因此,組織首先就需要不斷地改變你自己頭腦中陳舊、過時和不適宜的質量觀念,同時建立持續改進的機制,盡最大努力使組織不斷產生有益的變化,從而促使組織整體業績的持續改進。

所有持續是無止境的,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終點。因此,我們不應該把改進看成是一種負擔,而應該把它看作是一種樂趣。

七、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標准:有效決策建立在數據和信息分析的基礎上。

理解:所有的決策都應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在質量管理活動中,收集並保留適當的數據和信息作為記錄,並對其進行適當的分析,為有效決策提供數據,便是這個觀念的一種實踐。

通常按照傳統的質量管理的觀點,我們能夠獲得的數字信息才是客觀明確的。然而,在組織中有很多基本現象,如感覺、關系、氣氛、文化、情緒等都是很難量化的,因此也就很難把這些現象變得清楚和明確。而這些因素是直接影響組織的過程和產品質量的因素,同樣也是組織的領導和顧客非常關心的因素。通常人是很難客觀的,但是透過我們自身的主觀性,我們能了解其他人的感受,並且理解、領會和醒悟是一名合格質量管理人員掌握質量管理知識,開展質量管理工作和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素質。

以上這個觀念是為了作出一個有效的決策而去尋找可靠的依據,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值得贊賞的做法。通常在實踐中所獲得數據和信息,以及通常對這些數據和信息的分析所得出的結果都是很有價值的。當然,獲取了這些數據和信息也不一定就意味著掌握了無可爭辯的事實,我們可以通過應用一些適宜的科學方法來分析這些數據和信息,從而指導我們改進工作。

八、與供方互利的關系

標准:組織與供方相互依存,互利的關系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不斷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迅速的掌握並提升專業化水平。現在社會分工都越來越細,每個組織一般大量的工作是針對供方的協作和采購。因此,供方的工作結果的質量,包括工作過程的質量,顯然都會最終影響到組織的工作結果。

傳統的質量管理中,人們認為供方的產品質量應該是最好的,供方的產品價格應該是最低的,其實,這兩者本身就不存在對應的關系。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中,組織與供方之間僅存在簡單的“供—需”關系。雙方都為自身的利益與對方討價還價,任何一方的愉快幾乎都伴隨著另一方的痛苦。利益只是供需雙方各自的利益。

但是,在現代質量管理中,人們已經充分的認識到“滿意”這個詞對雙方合作意味著什麼。組織與供方之間是合作夥伴關系,雙方都在為共同的利益而不懈的努力。此時的利益是雙方的共同利益,而這種利益將他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顧客滿意

標准:

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程度的感受。

注1、 顧客抱怨是一種滿意程度低的最常見的表達方式,但沒有抱怨並不一定表明顧客很滿意。 注2、 即使規定的顧客要求符合顧客的願望並得到滿足,也不一定確保顧客很滿意。

理解:

既然顧客滿意是一種感受,那麼它一定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顧客本身,而不是完全取決於組織及其產品,即它是主觀的。只有了解了這一點,才能知道如何讓顧客滿意。現實中,在組織不了解顧客要求,又缺乏一定的經驗的情況下,要想讓顧客滿意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及時與顧客溝通,了解顧客的感受,然後根據顧客當時的實際感受來調整組織自身的行為,以達到顧客滿意。

;

Ⅶ 如何理解管理的「系統性」原理

管理的系統原理源於系統理論,它認為應將組織作為人造開放性系統來進行管理。它要求管理應從組織整體的系統性出發,按照系統特徵的要求從整體上把握系統運行的規律,對管理各方面的前提做系統的分析,進行系統的優化,並按照組織活動的效果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和控制組織系統的運行,最終實現組織目標,這就是管理系統原理的基本涵義。

系統的特徵系統是客觀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從系統組成要素的性質來看,可以劃分為自然系統和人造系統。自然系統是由自然物組成的,它的特點是自然形成的,如生態系統等;人造系統是人們出於某種目的而製造的系統,如生產系統、交通系統、商業系統、管理系統等。還有從系統與環境的聯系程度來看,可以劃分為封閉系統和開放系統;從系統的狀態與時間的關系來看,可以劃分為靜態系統和動態系統等等。

系統原理是現代管理科學的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們在從事管理工作時,運用系統的觀點、理論和方法對管理活動進行充分的系統分析,以達到管理的優化目標,即從系統論的角度來認識和處理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它既可以應用於自然,又可應用於大小單位組織的人際關系之中。因此,我們可以把任何一個管理對象都看成是特定的系統。組織管理者要實現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須對管理進行充分的系統分析,把握住管理的每一個要素及要素間的聯系,實現系統化的管理。

在實際工作中運用系統原理研究、管理問題,應做到以下四點:

1.對管理的對象進行系統的分析,包括對系統要素、結構、功能、集合、聯系、歷史等方面的分析。管理的決策和措施就是建立在系統分析基礎之上。

2.根據系統的目的性特徵,要堅持一個系統只有一個目的,其子系統要圍繞這個目的形成合力,統籌運動。

3.根據系統的整體性特徵進行分析而不能片面的看問題。

4.根據系統的層次性特徵,各個系統都應建立合理的層次結構,上一層次只管下一層次,下一層次只對上一層次負責。要求領導只做本級領導崗位職責的事,各層做好各層的事,職責分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閱讀全文

與如何理解管理的系統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799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5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7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3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5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697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0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4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5
紅酒持杯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熟板栗怎麼快速剝皮的方法 瀏覽:552
42乘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20
斗魚直播技巧和方法 瀏覽:549
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 瀏覽:88
cam常用修模方法 瀏覽:997
如何選橫盤3個月的股票的方法 瀏覽:385
隨身聽手機轉介面使用方法 瀏覽:296
痔瘡鍛煉方法男士 瀏覽:453
減肥的正確方法vlog 瀏覽:305
葯物不良反應分析的主要方法 瀏覽: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