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魚的方法與技巧
養魚的方法與技巧
養魚的方法與技巧,很多人都是喜歡看魚的,而且相信很多人都去海洋館玩過,裡面有很多千奇百怪的魚,其中很多魚顏值頗高相當迷人。以下看看養魚的方法與技巧及相關資料。
1、養魚先養水,只有良好的水質,才適合魚類的生長。養魚新手,在選購好魚缸後不要急於買魚,需將自來水放置7到10天,期間往魚缸內滴注一些魚的養護葯物,然後再購買魚種放養。
2、購買魚時應注意魚種的選配,由於魚種的嬌嫩程度不同,性格不同,不同魚種搭配在一起,如果選擇不當,往往會互相撕咬,造成魚的傷亡。所以,要將脾性相投的魚放在一起來養。
3、在喂魚時,一定要注意減少投喂,每天一次,一般根據魚的數量以2-3分鍾吃凈為宜。還要注意養魚的密度,給魚足夠的生存空間。 四、懶於換水怎麼辦?如果你發現魚缸內有些混濁,或魚的糞便較多時,放入消化細菌,10分鍾後再開過濾器一個小時,魚缸就會變得干凈了,水質也會變得更好。
4、如何避免傷魚?養魚最傷心的事就是死魚了,但只要定期往魚缸內撒入一些市場上賣的專用葯水,這些葯水可以對魚類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冬天養魚還要注意水溫,如果是熱帶魚,一般水溫保持在23℃~26℃之間。給魚缸內的水進行加熱,當然就要使用加熱棒了。
一、農村養魚前景如何?
在農村養魚在農村養魚優勢比較多,因為農村的老水塘比較多,養殖者可以承包後簡單整挖一下就可以做成新的池塘投放魚苗,養殖魚也很簡單,後期做好管理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要是有經驗的人會更加事半功倍。魚肉的營養價值很高,因此魚肉的銷售大家基本上不用太擔心,這種肉類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買,而且在各個大飯店食堂銷售量很大,因此在弄農村養魚是有前景的。
二、養魚的方法和技巧
1、清塘消毒
想要養好魚那麼池塘的環境就非常的重要,要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池塘里的淤泥比較多,可能還需要清理,只需要留20多厘米的泥就可以。一般一畝池塘准備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後清洗干凈,沒有葯發揮作用了,才能放養魚。此外,要是沒有生石灰時,偶爾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2、水質保持
水質保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池塘裡面水草太多,或者是空氣太差,有些東西腐爛了的話就會影響池塘的水質,因此管理者需要清理過多水草以及水藻,因為有些水藻也會散發有害物質,污染水源,造成水質變成酸性,酸性水質容易老化,這對於魚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此外,雖然浮萍可以遮陰,但是太多了,對魚生長也不好,而且浮萍生長很快,因此需要定時去清理。
3、病害預防
不管養殖什麼病蟲防害都是必須的,魚在高溫的夏季和氣溫忽高忽低的秋季最容易發病,因此消毒工作絕對不能馬虎,在高溫期池塘半個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畝是使用20斤。給魚投餵食物需要使用硫酸銅之類的消毒,餵食用具也要漂白清洗。
4、池塘環境
養殖魚時池塘的面積不要太大,因為這樣不好管理,排水也不是很方便。建造池塘寬度在5畝左右,深度是2米多,能夠看到30厘米的池塘水面能見度、池水比較清,是淡褐色的最好。
綜上所述,養魚最常見的模式就是池塘養殖,但是池塘養魚管理也不簡單,各種細節問題都必須處理好。
1、若是淡水魚,水質要較干凈。
常見的淡水魚有錦鯉、小金魚等,需在水裡添加消毒劑去幫助凈化水質,最好設置循環過濾系統,這樣水質會比較干凈,適合魚的生長,餵食上餵食魚糧或一些新鮮的小蝦米。
2、若是熱帶魚,要注重溫度的控制。
定時去監測水溫,熱帶魚對水質要求較高,一定要有過濾系統去循環有氧含量,最好種植一些水草,可以讓熱帶魚進行遊玩、隱藏。
新手養魚的3個小技巧
第1個小技巧:每周換一次水
不管養殖什麼魚,因為新手的養魚經驗比較缺乏,就算是知道一些養魚的方法,也不能很好掌握,就像是知道要保持水的質量,卻不能很好的做到,因為水質的好壞可以直接影響的魚的生長,所以養魚必須保證水的,那麼該怎麼去做呢?
對於新手來說,最簡單的保持水質的方法就是換水,每周更換一次就可以了,天氣冷了以後,每兩周更換一次就就可以,換水之前我們可以提前把水準備好晾曬一段時間,去掉裡面的雜物,最合適的時間就是兩到三天,時間長了,水裡面會長出許多的藻類,影響魚的生活!
新手養魚的3個小技巧
第2個小技巧:不要往魚缸裡面加入太多東西
很多人都會在養魚的時候往水中加入一些鹽,不知道這種做法到底是怎麼流行起來的,鹽到底能不能殺菌?答案是可以的,可是不知道有多少朋友知道,鹽在殺菌的同時,也會影響到魚的正常生活,加到魚缸裡面的鹽太多,魚就會適應不了,出現各種問題!
很多人喜歡把魚缸裝飾的很漂亮,經常往裡面放置一些石塊和各種植物,但是它們的擺放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如果擺放的.位置不合適就會出現狀況,很容易滋生一些細菌,所以如果新手朋友比較喜歡這些裝飾物,一定要及時的消毒。
最好是不要放置太多,太多的話也會影響魚兒的游動,保證裡面干凈一些,不出問題就可以了,除了這些很多人還喜歡在餵食的時候多給魚喂養一些,認為吃得多了,長的就快。
這種做法真的是太讓人著急了,就像人一樣,吃多了肚子會感覺很脹,魚吃多了肚子也不舒服,很容易出現腸道疾病,如果投食的魚飼料太多,就會寄存在水中,給各種細菌帶來了好處,魚就不好養活了!
新手養魚的3個小技巧
第3個小技巧:挑選比較好養活的魚
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做好養魚的准備以後就去市場上選魚了,選魚的時候只選一些看起來比較漂亮的,可能連魚的種類都不知道,一般來說,長得越漂亮,顏色越是鮮艷的魚,養活起來就更加困難,別說是養魚的新手。
很多魚就是養魚經驗很豐富的大師,養殖起來都很容易出現問題,新手養魚,最好選擇一些適應能力比較強的,就像常見的金魚,如果你不喜歡這些,也沒有關系,通過養殖這些好養活的魚類,你會慢慢的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鍛煉了自己的養魚技術,等到技術提升了以後就可以選擇養殖其它的魚類了,作為新手養魚千萬不能著急,一定要一步一步的學習!
Ⅱ 池塘養魚技巧
池塘養魚技巧:
1、徹底清塘消毒,一次施足底肥。魚種下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塘過多的淤泥。水深20厘米時,每畝魚池用100公斤生石灰帶水消毒,殺滅蟲害、病菌和微生物,再施腐熟的人畜糞500公斤作底肥。然後蓄水深2~2.5米,待1周後葯性消失再放魚。
2、增大放養規格,投放「斤兩魚種」。大規格魚種成活率高,並能保證抽捕出塘的商品規格。因此,放養規格最好是草魚200~400克、鰱鱅魚100~300克、鯉魚50~150克。
3、合理搭配混養,實行立體養魚。為了充分利用水域空間和天然餌料,必須按上、中、下水層立體養殖鰱鱅、羅非魚等「肥水魚」和草、鯉、魴魚等「吃食魚」。每畝放養「斤兩魚種」1200~1500尾,其中草魚佔40%,鰱鱅佔40%,鯉、鯽、魴、羅非魚佔20%,每畝總放養量達150公斤左右。
4、投喂配混飼料,堅持精養細管。根據魚類的生理、生活需要,採用麥麩、米糠、豆餅麵粉、酒糟、礦物質、維生素和魚葯,製成配(混)合飼料投喂,提高飼養的效率。每年每畝投喂1500公斤。同時,種植黑麥草、蘇丹草、打撈細綠萍、浮萍飼養草魚,每天喂2~3次。5、適時巧施追肥,培養天然餌料。當氣溫低時,宜突擊肥水,培養適宜「肥水魚」攝食的浮游生物,促使鰱鱅魚快速生長。每隔2~3天施一次追肥,每次每畝施腐熟的人畜糞100~150公斤。夏季氣溫升高,施農家肥容易泛池,可改施化肥,每隔5~7天施一次,每次每畝施化肥2.5~5公斤。
6、套養規格魚種,分期捕大留小。科學設計魚種的放養、套養,間捕次數和數量,實行輪捕輪放,每年分3次捕大留小,可起捕500~600公斤,做到均衡上市,餘下的魚秋後一並出塘。7月底開始套養6~10厘米的小魚種,為第二年培養大規格魚種作準備。
7、輪番潑灑葯物,及時防治魚病。高溫期每隔半個月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或90%晶體敵百蟲250~350克調漿潑灑,同時在魚類的浮性餌料台上垂掛漂白粉或硫酸銅、硫酸亞鐵葯簍,進行食場消毒。草魚腸炎病流行季節,每100公斤草魚用0.5公斤大蒜頭與餌料混合投喂,連喂3~6天,預防草魚腸炎病。
池塘條件
高產池面積一般10畝左右,水深2.5米左右。因高產池內浮游生物和懸浮有機物豐富,光合有效輻射一般很少能透射到0.5米以下水層,應進行機械增氧或加註溶氧量較多的新水,以改善近底層水的溶氧條件,提高放養量和產量。池塘土質一般為砂質壤土。水質要求微鹼性(pH7~8.5)、硬度5~8、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3~6毫克/升。放養前應清除池內過多的淤泥、修整堤埂和用生石灰等葯物殺滅病蟲害。
Ⅲ 池塘養魚的方法和技巧
池塘中養魚時,需要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保證排水方便,並且要向池塘中潑灑生石灰或者漂白粉,消滅池塘淤泥中的病菌與寄生蟲,而且要每天巡查三次,觀察魚的攝食情況和水質變化,以便及時為魚治療疾病。
1、排水方法
養魚時需要在水源充足且水質干凈的地方建立池塘,並且要疏通池塘中的排水和灌水渠道,以免其堵塞,為魚創造適宜繁殖的環境,而且要在池塘的進出口處安裝鐵絲網或者尼龍線網,避免魚逃脫。
2、消毒處理
飼養魚時,需要在投放魚苗前,先往池塘中潑灑漂白粉,或者和水混合的生石灰,消滅池塘底部的寄生蟲和病菌,降低魚的染病幾率,而且要在池塘的淤泥里施加腐熟的人畜糞便,提高土壤的肥沃,為魚提供食物。
3、巡查方法
在池塘中飼養魚時,需要每天巡查三次,可以在每天早上6-7點、中午12-1點和晚上8-9點鍾進行,在巡查池塘時,需要觀察水質和魚的攝食情況是否正常,而且要將死亡的魚撈出水面,以免引起傳染。
4、飼養方法
飼養魚時,需要每天飼喂兩次,可以給其提供小魚、小蝦、蛋白粉、豆餅、肉醬等製作而成的飼料,而且要每隔半年更換一次清水,保證水質干凈清潔,並且要定期向池塘中投喂葯物,以免魚感染疾病。
Ⅳ 魚塘養魚技術指導是什麼
魚塘養魚最重要的是選擇保水的池塘,必須有充足的水源,這樣在旱季和雨季才能保證池塘耐旱耐澇。同時池塘一定要向陽,光照要充足,池形整齊,底部平坦,淤泥要適量。
池塘在准備養魚之前,要先對池塘進行清整和消毒,因為只有池塘環境好,才會適合魚苗正常生長和生活。清整消毒池塘的過程主要是挖去池塘中過多的淤泥,清除池內以及池壁的雜草,消滅病菌和敵害等,清除的過程中可以用生石灰對池塘進行消毒處理。
混養類型
以草食性為主養魚的養殖類型,這種飼養類型主要對草食性魚類投喂草類,利用草魚、武昌魚的糞便和殘餌,飼養配養魚。由於餌料較易解決,產量和經濟效益較高,比較適合我市的養魚特點。其主養魚的類型已發展為草魚、武昌魚為主養魚,草魚、鰱、鱅魚為主養魚,草魚、青魚為主養魚等各種類型。
以雜食性魚類為主養魚的養殖類型。如以鯉、鯽為主,搭配草、鰱、鱅魚的養殖類型,以濾食性魚類為主養魚的養殖類型。如以鰱、鱅為主,適當混養食有機腐屑的鯽、銀鯝等魚類。
Ⅳ 魚塘養魚怎麼養,要注意什麼
魚塘養魚首先要將池塘選在合適的地方,良好的保水性尤為重要,而且水源還要充足。然後要進行清塘和消毒,挖出底部的淤泥,並用生石灰等進行消毒。完成這一切後,就可以投放魚種了,根據池塘的大小選擇投放數量,防止飼養密度過高。日常管理出了要餵食外,還要注意施肥,加速浮游生物的生長。魚塘養魚的第一步是要選擇合適的池塘。有條件的話盡量選擇自然池塘,沒有就要用人工池塘了。需要注意的是,池塘的保水性一定要好,千萬不要在滲透能力強的地質上建塘,而且還要保證水源充足,另外為了應對旱季和雨季,還要做到耐旱耐澇。
准備養魚之前,一定要進行清塘和消毒。如果是老池塘的話,最好將塘底的淤泥挖出一些,不然很容易滋生一些有害細菌,對魚兒的健康十分不利。除了要挖出淤泥,還要進行消毒,可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塘進行潑灑,等待幾天後用清水沖刷。
處理好魚塘後,就可以投放魚種了。根據池塘的大小,當地的環境以及魚類的經濟情況,選擇合適的魚種進行投放。而且購買魚種的途徑要正規,這樣才能保證魚的質量,同時還要注意投放密度,不能飼養太多。
養魚平時要投喂餌料,需要做到定時定量。定期還要往水中施肥,施肥的目的是促進浮游生物以及水草的生長,這樣也能為魚兒提供一定的飼料。每天早中晚都要進行檢查,以防魚兒出現浮頭的現象。
Ⅵ 魚塘怎樣養魚
池塘養魚是指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靜水池中從事的魚類養殖,又稱內塘養魚。池塘水體較小,易於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採用綜合技術措施進行精養,以提高單位水域的產量。生產過程分四個階段,通過人工繁殖取得魚苗,當年或翌年將魚苗培育成魚種,魚種養一定時間成商品魚,部分魚繼續培育成親魚,也可根據需要專門從事其中一個階段的養殖生產,中國池塘養魚的養殖面積、單產和總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進行池塘養魚的國家主要有印度、東南亞諸國、日本、俄羅斯、美國等。池塘養魚主要飼養技術包括混養和密養、輪捕輪放、日常管理和綜合經營。
Ⅶ 養魚的方法和技巧
養魚的方法和技巧:
1、清整消毒
養魚前要進行清塘工作,宜在初冬到早春這段時間進行,排乾池水,運走淤泥,加寬加固池埂,同時進行葯物清塘。魚種下塘前必須進行嚴格消毒,避免魚病相互交叉感染。
2、魚種投放
放養魚種時間宜早不宜遲,提早放養魚種是保障豐產的經驗之一。南方地屈每年開春後就著手做魚苗放養的准備工作了。
此時水溫還較低,魚苗的鱗片緊密,拉網、運輸都不受易傷,可明顯提高成活率。而天氣一回暖,魚就能順利地適應新的水體環境。需注意的是,早春天氣寒冷投入魚種時,應選擇在晴天進行。
3、放養密度
放養密度與環境因素,飼料條件、魚種種類和規格等多種因素有關,靈活性很大。池塘條件好的多放、餌肥充足的多放、魚種規格小的多放、有增氧機和養殖技術水平高的可多放,否則放養密度應稀些。
4、日常管理
經常巡塘,觀察池塘中魚群動態。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觀察魚類有沒有浮頭的現象,浮頭的程度如何。日間可以結合投餌和測水溫等工作,檢查魚活動和吃食的情況,在高溫季節,天氣突變時,魚類易發生嚴重浮頭,還應在半夜前後巡塘,以及時制止嚴重浮頭,防止泛池。
Ⅷ 養魚的方法和技巧,池塘養魚技巧
提起養魚的方法和技巧,大家都知道,有人問池塘養魚技巧?另外,還有人想問養魚有什麼技巧?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家裡養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池塘養魚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池塘養魚技巧:農村魚塘養魚技術。
1、徹底清塘消,一次施足底肥。魚塘前,要疏通注排水渠道,清除池塘過多的淤泥。水深20厘米時,每畝魚池用公斤生石灰帶水消,殺滅蟲害、病菌和微生物,再施腐熟的人畜糞公斤作底肥。然後蓄水深2~2.5米,待1周後葯性消失再放魚。
2、增大放養規格,投放「斤兩魚種」。大規格魚種成活率高,並能保證抽捕出塘的商品規格。因此,放養規格是草魚~克、鰱鱅魚~克、鯉魚50~克。
3、合理搭配混養,實行立體養魚。為了充分利用水域空間和天然餌料,必須按上、中、下水層立體養殖鰱鱅、羅非魚等「肥水魚」和草、鯉、魴魚等「吃食魚」。每畝放養「斤兩魚種」~尾,其中草魚佔40%,鰱鱅佔40%,鯉、鯽、魴、羅非魚佔20%,每畝總放養量達公斤左右。
4、投喂配混飼料,堅持精養細管。根據魚類的生理、生活需要,採用麥麩、米糠、豆餅麵粉、酒糟、礦物質、和魚葯,製成配(混)合飼料投喂,提高飼養的效率。每年每畝投喂公斤。同時,種植黑麥草、蘇丹草、打撈細綠萍、浮萍飼養草魚,每天喂2~3次。5、適時巧施追肥,培養天然餌料。當氣溫低時,宜突擊肥水,培養適宜「肥水魚」攝食的浮游生物,鰱鱅魚快速生長。每隔2~3天施一次追肥,每次每畝施腐熟的人畜糞~公斤。夏季氣溫升高,施農家肥容易泛池,可改施化肥,每隔5~7天施一次,每次每畝施化肥2.5~5公斤。新手養魚的方法和技巧。
6、套養規格魚種,分期捕大留小。科學設計魚種的放養、套養,間捕次數和數量,實行輪捕輪放,每年分3次捕大留小,可起捕~公斤,做到均衡上市,餘下的魚秋後一並出塘。7月底開始套養6~10厘米的小魚種,為第二年培養大規格魚種作準備。
7、輪番潑灑,及時防治魚病。高溫期每隔半個月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或90%晶體~克調漿潑灑,同時在魚類的浮性餌料台上垂掛或銅、亞鐵葯簍,進行食場消。草魚腸炎病流行季節,每公斤草魚用0.5公斤大蒜頭與餌料混合投喂,連喂3~6天,預防草魚腸炎病。
池塘條件家裡養魚的方法和技巧。
高產池面積一般10畝左右,水深2.5米左右。因高產池內浮游生物和懸浮有機物豐富,光合有效輻射一般很少能透0.5米以下水層,應進行機械增氧或加註溶氧量較多的新水,以改善近底層水的溶氧條件,提高放養量和產量。池塘土質一般為砂質壤土。水質要求微鹼性(pH7~8.5)、硬度5~8、透明度30厘米左右、溶氧3~6毫克/升。放養前應清除池內過多的淤泥、修整堤埂和用生石灰等殺滅病蟲害。養魚口訣一三五七。
以上就是與池塘養魚技巧?相關內容,是關於池塘養魚技巧?的分享。看完養魚的方法和技巧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Ⅸ 池塘養魚方法
池塘養魚的方法和技巧:1、清塘消毒:疏通灌水和排水的渠道,還要清理池塘里的淤泥,可能比較多,需要只留20多厘米的泥。一畝池塘使用200斤生石灰消毒,保持2米深的水,一周以後清洗干凈,沒有葯發揮作用了,才能放養魚。有時候也可以使用漂白粉消毒。
2、水質保持:水草太多,池塘里空氣太差,有些東西腐爛了,影響池塘的水質。所以必須要清理過多水草,或者是水藻、有些水藻會散發有害物質,所以發現就要去掉。少量浮萍可以遮陰,但是太多了,對魚生長不好,而且浮萍生長很快。有些水藻污染水源,會造成水質變成酸性,酸性水質容易老化。
3、病害預防:魚在高溫的夏季和氣溫忽高忽低的秋季容易發病,所以高溫期在池塘半個月就要撒一次石灰,一畝是20斤。使用90%的晶體敵百蟲250克兌水溶液噴灑。對於餵食的食物使用硫酸銅之類的消毒。對於餵食用具也要漂白清洗。有時候腸胃病流行,可以食物和大蒜一起喂養。
4、池塘環境:池塘寬度在5畝左右,深度是2米多,池塘面積不要過大,不好管理,排水,或更換水方便一些。需要微鹼性的土壤,土壤是沙質土。能夠看到30厘米的池塘水面能見度、池水比較清,是淡褐色的最好。但是沒施肥之前最好比較清澈。池塘養魚的一些可以方法和技巧,主要是講管理些方面的。各種細節問題,必須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