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十個技巧是什麼
一、寫眼不用「水汪汪」
寫外貌:寫臉蛋不要用「圓圓的」,寫臉色不要用「紅通通」,寫眼睛不要用「水汪汪」,寫嘴巴不要用「小小的」,寫耳朵不要用「大大的」,寫個頭不要用「高高的」,寫身材不要用「胖胖的」。
二、寫說不要直接「說」
寫話乾巴巴幾句怎麼辦?陳老師的建議是,讓人物說話。記住,一說話,文字就多了;一說話,人物就活了。但是要注意,寫話不要直接說,比如小熊說、小狗說、小紅說、媽媽說、爸爸說。
三、寫動至少三個「動」
看靜圖,腦子里要能變成動的動畫片。圖上只能畫一個場景,腦子里要把前面發生的、後面發生的,都「放映」出來。還要學會多用表示動作的詞。
四、有問就要有答
有時,不知道人物應該說點啥,陳老師告訴你一個小訣竅,可以讓其中一個人物去問。問了,就要答。
五、有頭就要有尾
小朋友經常寫著寫著,就前言不搭後語。單個句子,都對。連起來,不通。
六、最要緊的句子
第一句話最要緊。寫出第一句,後面句子就跟著「溜達」出來了。第一句話,很簡單,按照「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四個要素,拼起來。
七、最可怕的毛病
最可怕的毛病,人物是「木頭人」,是「小啞巴」。
一幅保護小鳥的圖,一個同學寫:「我看到小鳥快掉下來了,我救了小鳥。」這句話里,「看到小鳥快掉下來了」,具體是怎麼看到的,看到險情後臉上是什麼表情?「我救了小鳥」,具體怎麼救的,手上抓起了什麼,是走過去還是跑過去,是爬樹還是去搬梯子,怎麼拿起小鳥,怎麼把小鳥放到安全地方,有沒有撫摸下可愛的小鳥?我們堅決不能當「木頭人」「小啞巴」。
八、寫景有兩條近路
寫景,很容易丟分,因為有的寫景圖,只有純粹的景,沒有人物,沒有動物。陳老師有兩條近路可以幫到小朋友。第一條是「時間路」。
九、寫物要會想東想西
寫物,也比較討厭。比如寫一個蘋果,小腦袋裡哪裡有那麼多詞呀,憋了半天,只能寫:形狀是圓的、顏色是紅的、摸著是光滑的、咬一口是甜甜的。
十、看圖寫話就三步
第一步,是生一個句寶寶,寫一個四要素句子。比如小猴吃桃,可以這樣寫:早晨,小猴在果園里吃桃子。第二步,是句寶寶長高,加上動作、表情。
2. 看圖寫話的技巧方法 三步走
1、第一步,寫出一個四要素的句子。第二步,為這個句子加上動作和表情,第三步,加上對話、心理、以及其他的修辭手法。
2、看圖寫話,第一個句子很重要。只需要將圖畫上的內容,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順序拼接起來,整個文章的結構就固定了下來,其他的內容都要圍繞這句話展開。
3、寫人和寫物,是看圖寫話非常高頻的兩個考點。寫人時,人物一定要說話,而且需要委婉,不能直接說,需要添加動作和表情。寫物時,需要通過聯想,幫「物品說話」,可以用比喻或者擬人等等其他的修辭手法。
3. 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
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就是寫人六要素:身份、外貌、動作、性格、語言和看法。描寫身份:看清楚圖中人是誰,准確判斷圖中人物的性別、年齡和身份。
範文:
寫作思路及要點:以小青蛙打傘為題,圍繞這一主題展開詳細描寫,接著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觀點。
正文:
星期天,太陽高照,小青蛙在荷塘邊玩耍,可開心啦!突然下起大雨,小青蛙說:「呱呱呱,不好,下大雨了,肯定有很多小朋友出來玩沒帶傘,淋雨會生病的。」小青蛙趕緊拿了一個大荷葉當雨傘,去幫小朋友。
他走著走著,看見了烏龜在路上急忙行走。小青蛙說:「呱呱呱,你要打傘嗎?」小烏龜說:「謝謝你,我不用,我身上的殼既是雨傘,也是我的房子,你去幫其他朋友吧!」
小青蛙走著走著,看見了小鴨子,趕忙上前問:「呱呱呱,小鴨子,你要打傘嗎?」小鴨說:「我不用,謝謝!你知道嗎,我的羽毛是不怕水的,你去幫其他的朋友吧!」
小青蛙又繼續向前走著,看見了一隻小雞正用翅膀擋雨,冷得發抖。小青蛙看見後,趕緊跑了過去,說:「呱呱呱,小雞,你快把雨傘打著吧,不然會生病的!」小雞很感激地說:「謝謝,你對我真好!」
最後小雞打著雨傘,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4.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十個技巧分別是什麼
一二年級看圖寫話十個技巧分別如下:
第一、寫眼不用「水汪汪」:
寫外貌:寫臉蛋不要用「圓圓的」,寫臉色不要用「紅彤彤」,寫眼睛不要用「水汪汪」,寫嘴巴不要用「小小的」,寫耳朵不要用「大大的」,寫個頭不要用「高高的」,寫身材不要用「胖胖的」。
比如寫嘴巴可以這樣說:爸爸的嘴比河馬的嘴還大,打個噴嚏,就能把自己吹到月亮上。比如孩子說媽媽的長頭發比繩子用處大,玩跳繩,媽媽只需甩甩頭。
第二、寫說不要直接「說」:
說話只有乾巴巴的幾句怎麼辦?建議是,讓人物說話。
記住,一說話,文字就多了;一說話,人物就活了。但是要注意,寫話不要直接說,比如小熊說、小狗說、小紅說、媽媽說、爸爸說。
而是要加一個動作:小熊笑著說、小狗哭著說、小紅跳起來說、媽媽摸著我的頭說、爸爸伸出手說。
還可以加一個表情:「小熊的臉紅了,笑著說」「小狗皺著眉,哭著說」「小紅驚訝地跳起來說」「媽媽露出微笑的表情,摸著我的頭說」「爸爸愣了一下,伸出手說」等等。
第三、寫動至少三個「動」:
看靜圖,腦子里要能變成動的動畫片。圖上只能畫一個場景,腦子里要把前面發生的、後面發生的,都「放映」出來。就像看漫畫一樣,故事補全。
第四、有問就要有答:
有時,不知道人物應該說點啥,告訴你一個小訣竅:可以讓其中一個人物去問。問了,就要答。一問一答,內容增多了,人物不孤零零了。
第五、有頭就要有尾:
小朋友經常寫著寫著,就前言不搭後語。單個句子,都對,但是連起來,卻不通順。
第六、最要緊的句子:
第一句話最要緊。寫出第一句,後面句子就跟著「溜達」出來了。第一句話,很簡單,按照「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四個要素,拼起來。
第七、可怕的毛病:
最可怕的毛病,人物是「木頭人」,是「小啞巴」。
一幅保護小鳥的圖,一個同學寫:「我看到小鳥快掉下來了,我救了小鳥。」這句話里,「看到小鳥快掉下來了」,具體是怎麼看到的,看到險情後臉上是什麼表情。
第八、寫景有兩條近路:
寫景,很容易丟分,因為有的寫景圖,只有純粹的景,沒有人物,沒有動物。
有兩條近路可以幫到小朋友。第一條是「時間路」。比如「家鄉的小河」:可以寫春天的小河、夏天的小河、秋天的小河、冬天的小河。
第二條路是「空間路」。還是「家鄉的小河」:可以寫小河的遠處、小河的近處。可以寫小河的空中、小河的水面、小河的水底。
第九、寫物要會想東想西:
寫物,也比較討厭。比如寫一個蘋果,小腦袋裡哪裡有那麼多詞呀,憋了半天,只能寫:形狀是圓的、顏色是紅的、摸著是光滑的、咬一口是甜甜的。
有個好辦法,就是學會「想東想西」。
第十、看圖寫話就三步:
第一步,生一個句寶寶,寫一個四要素句子。比如小猴吃桃,可以這樣寫:早晨,小猴在果園里吃桃子。
第二步,句寶寶長高,加上動作、表情。
第三步,句寶寶變美,加上語言、心理和比喻。
技巧總結:
寫眼不用「水汪汪」。寫說不要直接「說」。寫動至少三個「動」。有問就要有答。有頭就要有尾。最要緊的句子。最可怕的毛病。寫景有兩條近路。寫物要會想東想西。看圖寫話就三步。
5. 看圖寫話的技巧和方法
1、仔細推敲寫話要求找出要素
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首先應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
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使孩子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2、對比前後圖畫的不同之處
理清圖意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例如給你兩幅圖,第一幅圖呈現了一條小魚在魚缸里、一個貓站在魚缸邊上正朝著魚缸看,第二幅圖呈現了一個魚缸和一隻舔著嘴巴笑眯眯的貓。
在觀察時,就要對比兩幅圖的不一樣,細心的你會發現第二幅圖中魚缸里的魚不見了,而貓正在舔著嘴巴。經過你的認真思考,你會想到魚被貓吃了。圖中省去了貓吃魚的過程,就需要小朋友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理清圖的意思。
3、從圖中場面及人物加以推測
看圖寫話要求中常常會問圖上是什麼時間,小朋友在觀察圖畫時就要從圖中現有的一些場面來推測。例如呈現一幅圖,公園里人們在鍛煉身體,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極拳,還有的在打羽毛球。
從哪裡能看出時間呢?小朋友就要仔細觀察人們身上穿了什麼,如果人們都穿了短袖、還有女士穿裙子,就可以推測是夏天。如果人們穿著厚厚的衣服,還有人戴手套、戴帽子,就可以推測是冬天。
4、按順序觀察才能表達有序
看圖寫話訓練的一個重點就是按順序觀察,只有按順序觀察了才能使你的表達有序,而不是雜亂無章。
按順序觀察常常出現在場面描寫中,例如出示一幅圖是小朋友們三兩成群地在雪地里玩耍,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有的滾雪球。
小朋友在觀察的時候可以按照從前到後、從後到前、從左到右或者從右到左的順序觀察,並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描寫,這樣你的表達就顯得條理清晰。
5、發揮合理想像豐富語言
很多同學在寫話的時候既表達了圖意,也能夠有條理地描寫,但是語言很簡單,僅僅是就圖說圖,缺乏合理的想像。其實想像可以使你的寫話充滿靈氣和活力。
6. 看圖寫話七大口訣是什麼
看圖寫話七大口訣:
1、看圖寫話並不難,仔細觀察放眼前。
當寶貝們在考試,還是在平時的作業里,都會有看圖寫話,看圖寫話對有的孩子來說並不難,對有的孩子來說還是有點難度的,因為他不知道怎麼下筆,怎麼樣去描述整幅圖所要表達的意思,這時告訴孩子們不要慌,寫好看圖寫話是有一些方法和技巧的,首先得仔細觀察。
2、一看環境和人物,二看動作和表情。
這時我們就要看圖畫里的環境怎麼樣,這個環境可以是大自然環境,也可以是室內的環境,還要看圖畫中的人物都有誰,我們可以取名為小麗,小花,男的可以取名為小明等等,他們都在幹嘛,看看人物的面部表情,他們是開心的,還是難過的,等等。
3、一絲一毫看得准,融入生活來想像。
把這個過程仔細觀察以後,想像下和生活中哪些場景很相似,不管是圖片中出現人或者是小動物。再把想像中的情節用文字描述出來就可以了。
4、原因經過+結果,事情過程才完成。
看圖寫話的內容中會出現事情的起因,經過怎麼樣?結果怎麼樣?都要把它描述出來。
5、口頭說通別忘記,時間地點要說清。
口頭表述出來不要忘記,把時間地點要說清楚,寫進內容裡面。
6、心理想法和語言,二者一樣不能丟。
想像要與圖的內容相結合。大部分內容要圍繞圖的意思去寫。
7、記住看圖寫話歌,下筆流暢有神功。
「看圖寫話」七大步驟
1、按照順序看圖,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學會安排文章結構:首先,要說清時間、地點、誰在做什麼?周圍有什麼景物?它們給你什麼樣的感覺等?然後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說清,適當增加心理描寫和對話。
2、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
3、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麼,想什麼。
4、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等。
5、適當發揮想像力,自己在腦海里浮現出事情的前因後果。
6、先說後寫
(1)要先看明白,在想像的基礎上,然後組織語言說出來,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條理清楚,表達完整,聲音響亮,並使用普通話。
(2)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完整,更是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
7、培養寫作積極性
要想讓在寫作上剛剛起步的孩子們越寫越有勁,越來越自信,就得讓他們的進步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承認和肯定,享受成功的喜悅。
7. 二年級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
看圖寫話,考察方式:單幅情景圖,多幅情景圖。還有的是看圖把情景補充完整。看圖寫話有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四步驟:一看,二想,三說,四寫。這四個步驟,看和想可以同步進行,說和寫是分開進行的。下面是具體步驟。
02、想人物,在做什麼?心情怎麼樣?
這一步很關鍵,是仔細觀察之後,動腦聯想的。如果是單幅圖片,就通過圖上信息去想,人們在做什麼。通過人物的表情,去猜測人物的心情。如果是多幅圖片,就要有意引導孩子觀察圖片之間的聯系,圖片有什麼變化和發展。
這個是要進行邏輯思維的,家長平時可以陪孩子看一些繪本,然後讓孩子給你說一說他看懂了什麼。如果孩子說得不太好,家長不要說他說錯了,而是和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這樣不打擊孩子的積極性,還能引發他的思考。
03、說圖片,講了一件什麼事
說話是寫話的重要條件。有句話說:我手寫我心。如果我的口都不能言,那我的手又怎能寫好呢!教會孩子說話、樂於說話,不僅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孩子的情商,,這也是語文教學中「聽說讀寫」中的說的能力的培養。
04、寫話,開頭空兩格,把事情敘述完整
寫話,是看圖寫話的最後一步。學生一定要掌握寫話的格式。看圖寫話可以擬題目,也可以不擬題目,直接寫正文。正文部分,開頭空兩格。寫的時候,一定要把圖片中事情敘述完整。用我們前面三個步驟,在什麼地點,都有誰,做了什麼事情,事情最後怎麼樣,人物的心情怎麼樣。這樣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寫的時候,時間一句話帶過,發生的事情要寫詳細。事情寫詳細了,字數就上去了,內容也就豐富了。最後,人物的心情,也是一句話帶過。這樣,一段話就詳略得當,達到標准了。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寫作通往高年級寫作的一個門檻,它是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一個過渡。看圖說話訓練的好,不僅能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掌握了這四個步驟,看圖寫話只要多訓練,都不是難事。
8. 小學生看圖寫話太難,看圖寫話有哪些技巧
小學生看圖寫話太難,看圖寫話有哪些技巧?
3.不能根據畫面內容進行合理的想像。孩子們只是乾巴巴地把屏幕上的場景潦草地寫出來,並沒有想像得很好。而這對於低水平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是體現孩子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只有根據圖片進行合理的想像,在圖片後面寫下無聲的東西,才有話可說。有的孩子寫了一段很長的文字,但是全文結尾只有一個標點符號——句號。有的孩子中間也用逗號,但是作文中間不要用「句號,感嘆號」。寫作要求通常會促使我們觀察圖片,注意時間、地點、人和事,想像他們會說什麼。
9. 看圖寫話七大口訣是什麼
看圖寫話七大口訣:
看圖寫話並不難,仔細觀察放眼前。
一看環境和人物,二看動作和表情。
一絲一毫看得准,融入生活來想像。
原因經過加結果,事情過程才完成。
口頭說通莫忘記,時間地點要說清。
心理想法和語言,二者一樣不能丟。
記住看圖寫話歌,下筆流暢有神功。
看圖寫話,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我剛開始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麼"就行了。慢慢地隨著學生閱讀量的增加,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的提升。我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完整,更是要寫得具體、生動。寫出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等等。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但是學生寫出來的一段話或一篇文章是生動的、有趣的。充滿了孩子對這個世界認知,寫滿了他們的善良和活潑。那一句句天真爛漫的話語讓我們為之感動,為之欣喜若狂!
10. 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方法與技巧
如下: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感嘆號。
提高孩子看圖寫話能力的方法:
第一指導觀察圖畫。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看清其中的人和物,並按照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遠到近,根據已有的人和物分析圖意,知道圖上反映了一件什麼事。明白從畫面上體現的思想內涵。
第二練習說話
根據所觀察到的內容說一說,在說的時候讓學生分清主次,抓住重點,並展開合理的想像。使圖畫中的內容由靜止的轉變為生動有趣的生活場景。聯系生活實際,表達真情實感。
第三練習寫話
在理解了圖意的基礎上,在學生有了語言表達的慾望基礎上,讓學生大膽創設故事情節,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合理運用到文章當中,使語言更生動形象,這樣就達到了看,說和寫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