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掛籃法施工連續梁時,各相鄰快之間是怎麼連接的,比如0號塊和1號塊
每節有多根波紋管,每節段用一部分,到合攏段用完!
2. 斜拉橋掛籃施工方案
斜拉橋菱形掛籃施工
1工程概況
阿深高速開封黃河大橋主橋為六主跨七塔雙索麵部分斜拉橋,橋跨布置為85.12+6×140+85.12m。主梁採用單箱三室變截面PC連續梁,支點處梁高5m,跨中梁高2.5m,梁高在跨中133m范圍內按照1.6次拋物線變化。箱梁頂寬37.4m,底板寬由支點處的16.5m漸變到跨中的28.408m。
主橋上部結構施工方案為:在承台上安裝鋼管柱支架,在支架上施工箱梁0、1號塊;0、1號塊施工完成後在其上拼裝菱形掛籃,逐段對稱澆築直至完成18#塊施工(其中7~17號塊為有索塊),形成最大懸臂狀態T構,然後由邊跨至中跨逐跨對稱合攏。
2、菱形掛籃結構和技術參數
2.1菱形掛籃結構和技術參數
菱形掛籃主要由菱形桁架、上橫梁、底模平台、吊掛系統、走行系統、錨固系統、側模、內模及支架等組成(見附圖)。技術參數為:適用最大節段重400t;最大節段長4m;梁高4.822~2.5m;適用梁寬37.4m;走行方式為無平衡重走行;掛籃自重(含模板及支架)為170t;掛籃的傾覆穩定系數,混凝土澆築時為3.2,走行時為11。
2.2主桁系統
掛籃由內、外共4個單桁架構成。內單主桁架兩個,均由兩片菱形桁架栓接而成;外單主桁架兩個,均由一片菱形桁架構成。內主桁架置於主橋箱梁直腹板上方,外主桁架置於主橋箱梁斜腹板與頂板相交處。主桁架之間採用橫向和水平連接系連接成整體。
2.3底模平台
掛籃底模平台由前、後下橫梁,縱梁,底模,斜拉角鋼,挑梁,前、後下橫梁框梁等組成。前下橫梁採用2[36b型鋼加焊蓋板構成;後下橫梁採用2工45a型鋼加焊蓋板構成,前後下橫梁通過框梁和吊帶相連。下橫樑上設縱梁,縱樑上設底模,其間均為栓接。縱梁為H400型鋼,底模採用δ=6mm鋼板作為面板,[10型鋼作為背楞。在縱梁前端懸出部分直接鋪設腳手板形成前工作平台。縱梁底面焊接斜拉角鋼,將各縱梁連成穩定體系。
2.4吊掛系統
吊掛系統分為底模平台和走行滑梁的前後吊掛系統。底模平台前後各8根吊帶,吊帶均為2片厚24mm的16Mn鋼板焊接而成,底端與框梁銷接。前吊帶頂端上的銷接,墊梁與前上橫梁間設千斤頂以調整底模平台標高;後吊帶頂端與部分斜拉橋箱梁底板上的墊梁銷接。吊前上橫梁由2工56a型鋼構成,與主桁架前端栓接,將主桁架連成整體。走行滑梁吊掛系統分為前後吊帶,材質均為16Mn鋼。
2.5走行系統
每隻掛籃採用四根走行滑梁。走行滑梁用2[40b型鋼加焊蓋板構成。走行滑梁前吊點上端錨固於走行吊點分配梁(2[36b加蓋板)上端,後吊點由吊帶直接錨在主樑上。
2.6掛籃平衡及錨固系統
掛籃在走行過程中,通過桁架下的前滑板及後鉤板錨固於走道梁(採用1/2[40b加工而成)。
掛籃走行到位後及時安裝後錨系統,在主桁架尾端節點上設後錨分配梁,通過Ⅳ級φ32mm精軋螺紋鋼筋錨固於已澆築的箱梁節段。
3掛籃安裝
3.1安裝菱形桁架走道梁
在0、1號塊混凝土澆築後測量放樣出掛籃走道的中心線、桁架位置,擺放掛籃走道梁,對走道梁進行抄墊,調整其標高和軸線。內主桁架錨固於主梁豎向預應力精軋螺紋鋼筋上,外主桁架將主梁預埋鋼筋打彎和走道梁焊接。
3.2安裝菱形桁架及後錨固系統
在安裝好的走道樑上放樣出前滑板、後鉤板的位置,安裝前滑板、後鉤板,在前滑板、後鉤板上分別擺放墊梁,上緊墊梁和前滑板、後鉤板之間的螺栓連接。用塔吊吊裝菱形桁架安裝於走道樑上,和墊梁栓接牢固。安裝後錨分配梁,穿入後錨精軋螺紋鋼筋,安裝YGD錨墊板和螺母,在單片桁架安裝完畢後必須拉臨時纜風,在橫聯安裝到位後方可解除。
3.3安裝橫向和水平連接系,使其形成穩定結構
3.4利用塔吊將前上橫梁分節吊裝到菱形桁架上,上緊全部螺栓
3.5安裝前、後下橫梁吊掛系統
在承台上拼裝前下橫梁和前下橫梁框梁,在前上橫樑上對應的吊帶位置設轉向滑車,用兩台5噸卷揚機起吊、安裝前下橫梁。在承台上拼裝後下橫梁和後下橫梁框梁,將鋼絲繩穿過主梁邊吊帶預留孔並吊住後下橫梁,用2台5t卷揚機起吊、安裝後下橫梁。測量檢查前下橫梁和後下橫梁的軸線和平面位置。
3.6安裝底模平台和縱梁
分別將邊、中3根縱梁安裝到位,與前下橫梁、後下橫梁栓接並調整底模平台骨架,使底模平台形成一個標准矩形,經測量放樣合格,再安裝其他縱梁,由中向兩邊鋪設底模,安裝斜拉角鋼。
3.7安裝掛籃底模走行系統及附屬設施
3.8掛籃全部安裝完成後,復測其軸線、平面位置、標高,進行系統檢查簽證
4主橋箱梁懸澆及掛籃走行施工
4.1掛籃走行方法與步驟
對已澆築梁段混凝土進行養護;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5%後,對稱張拉該節段箱樑上的縱向、橫向預應力錨固束;拆除內模支撐及內、側模間的拉桿;將側模支架落於底模平台,底模平台後吊帶不拆除,前端用6台10t倒鏈將前下橫梁臨時吊掛於已澆築好的梁塊上;走道梁接長,其上塗黃油潤滑。並由測量人員在走道樑上做好掛籃定位標記和控制點;做好掛籃走行前的其它准備與檢查工作,主要檢查後鉤板受力情況,走道梁與錨固情況,掛籃模板與箱梁混凝土的脫空情況;解除掛籃後錨固、拆除底模平台前吊帶;在已澆築的梁塊前端設受力點,利用手拉葫蘆拉動掛籃主桁及走行滑梁向前走行,在走行過程中,必須控制走行速度,要確保上下游同步,避免掛籃主桁架受扭;掛籃主桁及走行滑梁走行到位後,安裝掛籃後錨固;解除掛籃底模平台前、後吊掛;底模平台落至走行滑樑上,沿走行滑梁走行到位;掛籃底模平台到位後對掛籃底、側模在里程與上下遊方向進行初定位;上下游同步、前後吊帶同步將掛籃底模平台向上提升,至底模平台與已澆節段混凝土底面距離20~30mm時止,對底模、側模進行精定位。順橋向偏差控制在±10mm以內;橫橋向偏差控制在±5mm以內;兩主桁相對偏差控制在±5mm以內。
4.2掛籃走行注意事項
3. 掛籃法施工連續梁時,各相鄰快之間是怎麼連接的,比如0號塊和1號塊。
通過縱向預應力及縱向鋼筋連接
4. 掛籃施工的主要步驟
掛籃施工步驟為:
調整掛籃底模平台標高→綁扎底板、腹板鋼筋,安裝底板、腹板預應力筋孔道,監理檢查合格→立內模→繼續綁扎頂板鋼筋、安裝頂板預應力筋孔道→調模、簽證→灌注混凝土並養護達設計強度、彈性模量及設計要求的時間要求→脫內外模→張拉預應力束(筋)→掛籃下降,脫底模;1號塊施工完成。
掛藍施工也叫施工掛籃,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T形鋼構和懸臂梁分段施工的一項主要設備,它能夠沿軌道整體向前。掛籃施工可用:桁架式掛籃、三角式掛籃、棱形掛籃和斜拉式掛籃等工藝。在橋梁施工中應用最為廣泛。
(4)掛籃法的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掛籃施工注意事項:
1、掛籃安裝完成後,班(組)長必須對掛籃後錨固系統、支點、吊帶等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確保其受力符合設計要求;
2、斜拉帶、鋼板吊帶、精軋螺紋鋼筋吊帶均為主要受力桿,其材質較為特殊,絕對不能在其上進行電焊作業,施工時要格外小心,不得燒傷斜拉帶及吊帶;
3、使用連接器的錨點和吊帶,必須在精軋螺紋鋼筋端頭做好油漆記號,安裝時要保證鋼筋安裝到位,一般伸入連接器內不少於8cm;
4、一個掛籃主桁的後錨共需4根精軋螺紋鋼筋,一個掛籃後錨總共需要8根精軋螺紋鋼筋錨固,掛藍行走到位後要及時錨固好;
5、頂升掛籃的千斤頂、提升掛籃的葫蘆要確保完好,嚴禁超負荷工作;
6、4根前吊帶受力要均勻,在調整標高時,4根吊帶就要調好,不能先調好2根之後在沒有儀器監控的情況下調另外2根;
7、掛藍行走時,要確保吊帶、模板等與掛藍分離,並派專人觀察行走是否正常。掛藍、模板與箱梁或其他物品是否發生摩擦、牽掛,發現行走異常應立即停止,查明原因處理後再開始行走;
8、掛籃行走要對稱進行,行走前要彈出縱向軸線,在軌道上劃出行走控制刻度線,行走時兩側行程要保持一致,軸向正確;
9、掛籃行走到一定位置後,要及時對腹板外側、底板進行修飾、打磨,使砼外觀一致,對輕微錯台,用扁鑽子剔平,不得隨意塗抹,吊帶孔也要及時封堵;
10、吊帶預留孔要正確,確保吊帶豎直受力,不能有彎曲現象;
11、掛籃行走到位後,錨固掛籃後錨,使掛籃基本處於水平位置,行走小車要處於自由狀態,不能受力;
12、固定卧泵管或提拉重物時,不得以掛籃作為錨固體,防止掛受力移位或傾覆;
13、砼澆注前,按要求填寫《掛籃施工檢查表》。
5. 掛籃施工方案
菱形桁架式掛籃施工方案
一、工程簡介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北汊大橋主橋上部結構為90+3*l65+90(m)的五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其主跨165m為目前國內同類型橋梁中跨徑之首。根據設計要求,施工方法需採用懸臂灌築施工工藝然後通過合龍及體系轉換成為連續梁。每個墩設23個懸澆段——5*2.5m+5*3.0m+5*3.5m+8*4.0m。梁段最長4.0m,最大重量156噸。箱梁橫截面:頂板寬15.42m,腹板寬7.5m,梁高由0號塊的8.8m按二次拋物線漸變至23號塊的3.0m。預應力設計為三向預應力:縱向採用27束及25束φj15.24鋼絞線;橫向採用四束φjl5.24鋼絞線;豎向採用φ32精軋螺紋鋼筋。張拉控制應為0.75Ryb。E2標為北汊主橋的一半,由中鐵第十九工程局施工,根據該橋的特點並參照國內外已有各種型式掛籃,選擇了菱形桁架式掛籃作為懸臂灌築的主要設備。該掛盤為中鐵建集團總公司附屬設計院設計,已多次應用於國內連續梁懸准施工中,但應用在如此大跨的橋梁施工中尚屬首次。
二、菱形桁架式掛籃的構造
菱形桁架式掛籃由主構架、行走及錨固裝置、底模架、內外側模板、前吊裝置、後吊裝置、前上橫梁等組成(圖1)。
1.主構架 主構架由兩片桁架連接系和門架組成。兩片桁架均使用2[40栓接成菱形,由連接系和門架將之聯成整體,組成該掛籃主要受力結構。
2.底摸架及底模板 底摸架由六根縱梁和前後橫梁組成,縱梁為桁架式結構,桁高12m,桁架長5.43m;前後橫梁由2[40組焊而成。底模為竹膠板,下墊100mm*100mm的方木,竹膠模板和方木用 U形卡固定在縱樑上,以便脫模和固定。
3.前上橫梁 前上橫梁由2[40工字鋼組焊面成,連接於主構架前端的節點處,將兩片主構架流架連成整體。
4.鋼吊帶 前後吊帶均由150mm*32mm的16Mn鋼板用銷子連接而成,設置間距為100mm的調節孔,用LQ30千斤頂及扁擔和墊梁調節所需長度。
5.內外模板 箱梁外側模採用5mm鋼板和鋼框組焊而成。兩外側模各支承在兩個走行樑上,走行梁通過吊桿懸吊在前上橫梁和已澆注好的箱梁翼板上。走行梁用2[30a組焊面成。內模由內模桁架、豎帶、縱帶及組合鋼模板組成,內模桁架吊在兩根內模走行樑上.走行梁吊在前上橫梁和已澆梁段的頂板上,內模脫模後可沿走行梁前行。走行梁採用2[30a組焊面成。
6.掛籃走行及錨固系統 走行裝置由軌道、鋼(木)枕、前後支座、手動葫蘆等組成。軌道由[16a及δ10鋼板組焊成Ⅱ型斷面,底板每隔500mm開橢圓形長孔,以便與豎向預應力筋錨定。豎向預應力筋為QL32精軋螺紋筋,外露0.3m,軌道根據梁段長度的不同分3.0m,1.0m兩種。
掛籃設前後支座各兩個,前支座支承在軌道頂面,下墊聚四氯乙烯滑板,可沿軌道滑行。後支座以反扣輪的形式沿軌道下緣滑動,不需要加設平衡重。掛盤前移時,使用手動葫蘆牽引前支座,帶動整個掛籃向前移動。掛籃在灌注混凝土時,後端利用12根φ32精軋螺紋鋼錨固在已成梁段上,軌道錨固在已成梁段的豎向預應力筋上,在錨固時,利用千斤頂將後支座鉤板脫離軌道,然後錨固。
三、掛籃強度及變形檢算
計算荷載:按掛籃自重,梁段自重,施工機具、人員產生荷載,振搗混凝土時產生荷載組合來檢算,其中混凝土容重取2.6t/立方米,施工機具、人員荷載取1.0KPa,混凝土振搗荷載取4.OKPa。
進行了主桁架、底模桁架及各部主要受力桿件的在最不利荷載位置的檢算,並採用了同濟大學的《橋梁結構綜合計算程序》進行了相應復核。
檢算表明:單根上弦桿最大受力為72kN,小於單根上弦桿允許受力252kN;單很斜桿最大受力為39kN,小於單根桿允許受力129kN;單根豎桿最大受力為27kN,小於單根上弦桿允許受力為170kN。
還進行了掛籃的變形檢算,計算結果顯示,針對北汊大橋的梁段,其最大變形發生在16號節段,此時掛籃彈性變形值為21mm。
四、掛籃使用前的試驗
為了檢驗掛籃的計算變形值並消除首次安裝後的非彈性變形,在工廠進行了掛籃的地面載入試驗。同時在掛籃安裝之後,為了檢驗地面試驗結果,又選取了一對掛籃進行了現場壓重試驗。
在工廠對主桁架、銷座、銷子、前後吊帶、前上橫梁等構件進行了試驗。
主桁架:採用背對背方式,將後錨位置使用精軋螺紋鋼筋錨死,對前吊點使用YC60千斤頂按每10t一級載入,得出每對主析架的變形曲線。
銷座、銷子、前後吊帶、前上橫梁也採用了類似方法進行了地面模擬載入試驗,配以主桁架試驗得出的結果取得每套掛籃的變形曲線。
首對掛籃拼裝完成後,使用砂袋按梁段實際荷載情況進行了現場模擬壓重試驗,將其結果與計算變形值、工廠試驗值對比,得出每套掛籃的在施工備節段時的變形值指導各梁段的立模施工。
參照掛籃設計及試驗結果,掛籃變形使用公式: Y=0.4X+2(其中, X為各節段前吊帶處的受力值)。
五、拼裝工藝
1.拼裝准備
在工廠將主構架的菱形桁架拼裝成形,拼裝後運至現場吊裝,編寫拼裝工藝,准備好拼裝工具及各種連接螺栓,培訓拼裝工人。
2.鋪枕
用1:2水泥砂漿找平梁頂面鋪枕部位,鋪設鋼枕。
3.安裝軌道
從0號段中心向兩側安裝2.5m長軌各兩極,軌道穿入豎向預應力筋,抄平軌道頂面,量測軌道中心距無誤後,用螺母把軌道鎖定。
4.安裝前後支座
先從軌道前端穿入後支座,後支座就位後安放前支座,前支應安放前,在相應位置軌道頂面置放一塊四氟乙烯滑板(300mm*500mm),然後安放前支座。
5.吊裝主構架
主構架在工廠拼成菱形後運至現場分片吊裝,放至前後支座上,並旋緊連結螺栓,為防止傾倒,用腳手架臨時支撐。
6.安裝主構架之間的連結系、間架,旋緊連接螺栓。
7.用長螺桿(φL32精軋螺紋鋼)和扁擔架將主構架後端錨固在已成梁段上,前支應處用扁擔架將主構架下弦桿與軌道固定。
8.吊裝前上橫梁
將前上橫樑上的4個千斤頂、上、下墊梁及2根鋼吊帶,一起組裝好後,整體起吊安裝。
9.安裝後吊帶
在1號梁段底板預留孔內,安裝後吊帶,先安放墊塊,千斤頂和上墊梁,後吊帶從底板穿出,以便與底摸架連接。
10.吊裝底模架及底模板。
11.吊裝內模架走行梁,並安裝好後吊桿,前吊採用鋼絲繩和倒鏈。
12.安裝外側模板
掛籃所用外側模首先用於1號梁段施工,在上述拼裝程序之前,應將外模走行梁先放至外模豎框架上,後端插入後吊架上。兩走行梁前端用倒鏈和鋼絲繩吊在前上橫樑上。
用倒鏈將外側模拖至2號梁段位置,在1號段中部兩側安裝外側模走行梁後吊架,解除0號段上的後吊架。六、懸臂灌注施工工藝
每個T構從2號段開始,對稱拼裝好掛籃後即可進行懸臂灌注施工。
1.分片吊裝底板及腹板構造鋼筋並安放預應力管道。
2.將1號梁段內的內模拖出。
3.根據2號梁段的高度調整下部模板。
4.在頂板和腹板安裝下料串筒位置留洞,在腹板的搗固位置,預留位置進行搗固。
5.安裝端模板,並與內外模板連結。
6.綁扎頂板鋼筋。
7.安放預應力管道、錨板等。
8.對稱灌注2號梁段混凝土。
9.混凝土養護。
10.預應力筋張拉。
11.壓漿。
12.掛籃行走
找平梁頂面並鋪設鋼(木)枕及軌道。
放鬆底摸架前後吊帶。
底模架後橫梁兩側的吊耳與外側模走行梁之間安裝10t倒鏈,即底摸架懸掛在走行樑上。
拆除後吊帶與底模架的連結。
解除掛籃後端錨固螺桿。
軌道頂面安裝兩個5t倒鏈(每套掛籃)並標計好前支座的位置(支座中心距梁端50cm)。
倒鏈牽引前支座使掛籃、底摸架、外側模一起向前移動。移動時掛籃後部應設10t保險倒鏈。
安裝後吊帶,將底摸架吊起。
在2號梁段上安裝外側模走行梁後吊梁,先解除一個1號段上的後吊架,移至2號段,再解除另一個後吊桿移至2號段。
拉出內模,掛籃走行完畢。
六、掛籃的拆除
待合龍段施工前,便可拆除掛籃,拆除順序如下:
1.在梁頂面安裝卷揚機,吊著外側模前後吊桿(底模架吊在走行樑上)徐徐下放,落至船
上。或先放底模架,後放外側模。
2.合龍段不用的內模、走行梁,在合龍段施工前拆除,余者可從兩端梁的出口拆除。
3.拆除前上橫梁。
4.主構架可移至塔吊可吊范圍內,分片拆卸。
5.拆除軌道及鋼(木)枕。
八、在南京長江二橋北汊大橋應用的菱形橋架式掛籃的主要技求參數
1.適用最大梁段重:160t
2.最大梁段長:40m
3.梁高:8.8~3.0m
4.適用梁寬:16m
5.走行方式:無平衡重走行
6.掛籃自重:49t
7.掛籃的傾覆穩定系數
空載時:28
灌注時:2.48
8.掛盤系數;3.0
九、應用菱形掛籃進行懸澆施工的主要體會
1.優點
菱形掛籃自重輕,在本橋施工中的利用系數達到了3.0,應是國內除滑動斜拉式掛籃外最輕的一種,由此而帶來在加工、運輸、拼裝、移動、拆除等方面的省力,進而達到節省資金的目的。總之,應用該掛籃施工可有較大的經濟回報。
菱形掛籃內模、外模均採用縱向滑梁吊在橋面或掛籃上,縱向走行非常方便,且加固亦採用該滑梁,一梁兩用。
菱形掛籃結構簡潔,受力明確,載入後的實際彈性變形與理論計算值相差不大,如曾使用過該掛籃,可省去試驗載入的程序。
掛籃由於設計成菱形,吊點均位於梁面以上空中,給施工人員提供的操作空間大,利於施工。
2.缺點及建議修改措施
外側模設計略顯單薄,加固時內外模間拉桿數量偏多,不利提高箱梁外觀質量。可在下一次設計時增加外側模桁架剛度,減少拉桿數量。
掛籃橫向糾偏無有力措施,如能在前吊帶處加設液壓式橫移設備則會更好。
6. 什麼是掛籃懸臂澆築法
懸臂澆築法(簡稱懸澆)【cast-in
-cantilever
method】指的是在橋墩兩
懸臂澆築法側設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懸臂澆築水泥混凝土梁體,並逐段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主要設備是一對能行走的掛籃,掛籃在已經張拉錨固並與墩身連成整體的梁段上移動,綁扎鋼筋、立模、澆築混凝土、施預應力都在其上進行。完成本段施工後,掛籃對稱向前各移動一節段,進行下一對梁段施工,循序前行,直至懸臂梁段澆築完成。
澆築段落
懸澆梁體一般要分四大部分澆築:(1)墩頂梁段(0號塊);(2)0號塊兩側對稱懸澆梁段;(3)邊孔支架現澆梁段;(4)主梁跨中合龍段.
懸澆順序
(1)在墩頂托架或贗架上澆築0號塊並實施墩梁臨時固結;
(2)在0號塊段上安裝懸臂掛籃,向兩側依次對稱分段澆築主梁至合龍前段;
(3)在支架上澆築邊跨主梁合龍段;
0#塊混凝土澆築
(4)最後澆築中跨合龍段形成連續梁體系.
在梁段混凝土澆築前,應對掛藍等進行全面檢查,經簽認後方准澆築.
編輯本段張拉及合龍
1、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懸臂築施工中,頂板、腹板縱向預應力筋的張拉順序一般為上下、左右對稱張拉,設計有要求時,按照設計要求。
2、澆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合龍順序一般是先邊跨、後次跨、再中跨。
3、連續梁(T構)的合龍、體系轉換和支座反力調整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合龍段的長度宜為2米;
(2)合龍前應觀測氣溫變化與梁端高程及懸臂端間距的關系;
(3)合龍前應按設計規定,將兩懸臂端合龍口予以臨時連接,並將合龍跨一側墩的臨時錨固放鬆或改成活動支座;
(4)合龍前,在兩端懸臂預加壓重,並於澆築混凝土過程中逐步撤除,以使懸臂端撓度穩定。
4
高程式控制制
預應力混凝土連接梁合攏順序一般是先邊跨,後次跨,在中跨。
預應力混凝土連接梁支座反力調整,按設計要求程序施工。
7. 我很想知道,掛籃施工的每一小段是通過什麼方式連接成整體的成,我始終想不通每小段都是分段張拉的。
通過鋼筋和鋼絞線,雖然每小段都是分段張拉,但鋼絞線是通長的,不是你想像的每一小段都是獨立的鋼絞線。
8. 什麼是掛籃施工,掛籃施工的具體步驟急急急
掛籃施工,這是一種在大跨徑橋梁主梁懸臂施工手段。
我們看到的橋梁跨徑,有超過幾倍米的,還有一千多米的,你很想知道,這么大的橋梁跨徑,在大江大河裡是怎麼施工的。平常我們想到的是首先在河裡搭設支架,在支架上安裝模板,然後在模板里現澆混凝土,但在大江大河裡,不可能搭設支架,一是要通航,二是搭設支架的成本相當高。於是人們想到了在河裡不搭設的前提下進行橋梁梁板施工,於是掛籃施工方法就出現了。就是利用施工支架錨固在已經成型的前一段梁板混凝土上面來進行梁板的下一段段梁板混凝土現澆施工。因為這個支架是掛在前一成型混凝土上的,二這個支架還承擔後一段混凝土施工的模板功能,像個籃子,所以我們把這個掛在已澆成型的混凝土模板叫做「掛籃」
9. 什麼是掛籃懸臂澆築法
懸臂澆築法主要設備是一對能行走的掛籃,掛籃在已經張拉錨固並與墩身連成整體的梁段上移動,綁扎鋼筋、立模、澆築混凝土、施預應力都在其上進行。完成本段施工後,掛籃對稱向前各移動一節段,進行下一對梁段施工,循序前行,直至懸臂梁段澆築完成。
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橋、連續剛構橋一般跨度大而且跨江河、河谷,所以主要採用懸臂澆築法施工。懸臂澆築法指的是在橋墩兩側設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懸臂澆築水泥混凝土梁體,並逐段施加預應力的施工方法。主要設備是一對能行走的掛籃,掛籃在已經張拉錨固並與墩身連成整體的梁段上移動,綁扎鋼筋、立模、澆築混凝土、施預應力都在其上進行。完成本段施工後,掛籃對稱向前各移動一節段,進行下一對梁段施工,循序前行,直至懸臂梁段澆築完成。
掛籃一般採用萬能桿件、貝雷桁架、軍便梁組拼而成,結構復雜、質量大。菱形掛籃、三角掛籃,往往、操作不方便;具有設備結構簡單、節點少、變形小、操作方便等優點得到了較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