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寫好寫人敘事作文
寫人敘事作文是我們學習寫作的基礎,寫好這種類型的文章有助於我們取得作文的高分,下面整理了一些寫人敘事作文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一.把握人物特點
把握人物特點,注意對人物語言的描寫,要做到「言為心聲」。只要善於觀察,就會發現每個人的外貌都與別人不同,外貌特點,如容貌,神態,姿態,服飾等,往往反映著人物不同的個性和心理。在生活中,人們的個性,職業,年齡及所出的時間,環境和地位不同,說出的話也不會完全相同。一個人的語言,就是他思想感情最直接的流露,因此,一定要注意人物的語言描寫,時刻做到「言為心聲」。
二.敘事寫人
敘事寫人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即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因此在習作中,要將此人物有關的事件發展、結果寫完整,做到有因有果,有始有終,這樣的作文更符合規矩。
三.總分寫人
寫人文章開篇點題,中間部分可以敘事兩三件,文章結尾要與開頭相互照應,即以總分總的形式描寫人物。
四.對比寫人
採用對比的描寫方式刻畫人物形象,即用正面與負面、積極與消極等人物或事件進行對比,來突出文章主角積極向上等優良的思想品質。
五.語言描寫
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一.順敘
順敘也被稱為正敘,即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順敘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常用的敘述方式。用這種敘述方式習作,可以突出文章的整體性與層次性,能夠將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插敘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的時候,為了刻畫人物或幫助故事情節合理展開,中途打斷事情發展經過,插入一段與當下情境有關的回憶或者故事。插敘是為當下敘述的情境做一個解釋說明;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好地烘託人物性格;同時豐富故事情節,使文章整體變得更加飽滿,讓文章更富有層次性、跳躍性、節奏性與活潑性。
三.倒敘
倒敘不是把整個事件從後向前敘述,而是根據情感表達的需要,先將事件中某個重要或突出的場景寫在文章的前面,然後再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進行描寫。在電影和小說中,會經常使用到倒敘的敘述方式,敘事作文如果採用倒敘,將故事結局或者精彩、令人反思的情節放在文章開頭部分,那麼就會使文章產生懸念,引起讀者(閱卷老師)的好奇心。
㈡ 寫事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寫作要點
★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讓讀者明白文章寫的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發生了怎樣的事。
★找出事件閃光點
如果根據題目的要求選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對這件事進行認真的回憶,並仔細琢磨,反復思考,挖掘出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閃光的地方。
★必須把事情發生的環境寫清楚
因為任何事情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發生、發展的。環境寫好了,寫出特點來,還能渲染氣氛,表達感情,使文章更生動。
★一般要按事情發展順序寫
把一件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不能顛三倒四,還應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寫清楚。
★記事中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不要面面俱到
重點部分(一般指事情發展高潮處)要詳寫,寫具體,寫詳盡,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寫事不能離開寫人
同此在記事過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語言、神態、動作、心理活動等寫細致,寫逼真,這樣才能表達出人物的思想品質,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件事所包含的意義,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何把場面寫具體?
要交待清楚場面的背景
如活動場面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等,這樣人們才知道場面是在怎樣的社會或自然環境中發生的。
例如:
這天下午,上了兩節課後,董老師一聲招呼:「走哇,下樓玩會兒去!」同學們都說笑著下了樓,來到了大操場。
我問董老師:「老師,今天又有什麼新花樣呀?」董老師笑著說:「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聽,高興得手舞足蹈,女生卻說:「還是老一套!我們以為有什麼新花樣呢?」董老師神秘地說:「今天可不一樣,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
聽了這話,我們女生高興得蹦起有三尺高。
要在寫好總體的基礎上寫具體
寫場面時,要對場面有總體概括,使讀者對總體面貌有所了解。
但場面同時也應該有重點部分,對這部分要寫詳細、寫具體,做到有點、有面;這也就是要求做到整體描寫與局部描寫相結合。
例如:
老師拿來球,女子足球大戰就這樣開始了。我們十幾個「瘋」丫頭,追著足球跑,就像盤子里的炒豆,一會兒又滾到這邊,一會兒滾到那邊。雖然我們的技術太糟糕,但都非常賣力氣。
小個子藺琳最勇敢,像個男孩子在場內橫沖直撞,可她的腳丫子連球皮都沒踏著,只好空跑一場,不一會兒就大汗淋漓,成了個小花臉,那樣子真滑稽。
平時文質彬彬的劉爽,這時也像個野小子用力地沖殺,球到了她腳下,她甩開腳,使勁猛踢,「砰」的一聲,球就飛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個女球星。
要寫出氣氛
氣氛是人在一定環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覺到的一種情緒或感情。
無論什麼場面,都會有氣氛,如慶祝場面有歡樂的氣氛;比賽場面有緊張的氣氛;送別場面有難舍難分的氣氛等等。
例如:
裁判員一聲令下,比賽開始了,運動員們像離弦的箭沖了出去,爭先恐後,不分上下。在同學們的助威聲中,他們竭盡全力,沖向終點。
頓時人生鼎沸,加油聲、喝彩聲響徹整個操場,特別是快到終點時,歡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
寫場面要有順序
一般來說,場面描寫可以按照由面到點來安排順序。
比如,描寫慶祝教師節的場面,可以先寫歡慶活動的總體氣氛,勾勒「面」的情況,然後分別寫校長、老師、同學的表現。這樣就能點面結合、條理清楚。
例如:
前面已經圍得水泄不通,等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擠進人群,受傷的人已經送往醫院了。地上赫然的有一攤殷紅的血。一輛自行車翻倒在旁邊,車輪朝上,還在慢慢地轉著。
圍觀的人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有的憤憤不平地說:現在司機開車真是不要命,在人多的地方都不肯減速。有的嘆著氣說:人有旦夕禍福,好好的一個人不定什麼時候就遇上禍事。
也有的說:看情形,這個人傷得不輕,不知還能不能活。一個老大爺一邊搖頭一邊感嘆:「現在出門可得小心,一個不留神就要出事兒。」旁邊一位年輕姑娘使勁拉著她的男友往外走,「有什麼好看的。血淋淋的,嚇死人了。」
㈢ 寫人作文方法步驟以及寫作技巧
寫人的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寫為主,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特點、性格、道德品質及思想感情。那麼如何將人物的作文寫到重點突出呢?
1.分析內容,總結人物特點
通過分析解讀時間愛你中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神態以及環境的等來體會人物特點。抓住人物的言行舉止,體會人物的個性和品質,才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2.抓關鍵字、詞、句,體會文章中心思想。
在閱讀寫人文章時,還要看一看作者是通過寫什麼事情來表現人物的,想一想所寫事情的側重點在哪裡,它對表現人物特點有什麼好處等等。另外,有些文章能夠直接找到反映人物性格特點、內心世界的桔子或詞語,閱讀時只要找到這些關鍵句子或詞語,就能比較容易領悟文章的中心。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
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
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
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5、神態描寫
與外貌描寫是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看」,遠處向我走來的那個高高的,微胖的,臉笑得像花一樣,高抬著胳膊,朝我揮手的,就是我可親可愛的奶奶,也是最愛我的奶奶。奶奶,在我家中,我對她的印象,就是對我姥爺百般順從,只要我姥爺一句話,奶奶二話不說,立即去干。
這樣的奶奶對我的關心也是無微不至,長大了的我,升上了初中,一周才回家一次,從來沒有離開奶奶這么長的時間,雖然大了,要自立自強,但高興過後難免有點傷心。終於,一周一次的周五來了,等待著這個周五,既開心又激動,周五似乎和我心有靈犀,一眨眼就到了放學的時刻,我這個「體育健將」可不是白叫的呦!
一下課,我就憑借我的大長腿,飛快地跑出教室,飛奔出學校,找到爸爸,坐上我的「坐騎」,飛回家中,奶奶總是在我回來的那一刻,第一個看見我,問我:「餓了嗎?」我總是點點頭,奶奶就捧著五顏六色的零食出來了,總是在天冷的時候,叫我多穿衣服,這就是對我關心的奶奶。
周五是我回家的日子,今天我一如既往的回家,往日臉上的笑容沒有了,奶奶看出了我的不開心,問我:「怎麼了?」我說出了事情的原委,是我和同學吵架了,奶奶一直在聽我訴說,替我出主意,安慰我,努力的哄我開心,幫我分憂煩心事,這時聽我說委屈的奶奶。
我的奶奶,是全家人中和我最親,能知道我的小心思,讀懂我的喜怒哀樂,偶爾也有拌嘴,一會兒,便笑著解決,這就是我的奶奶,對我關心的無微不至,聽我訴說煩心事,讀懂我喜怒哀樂的奶奶,我愛我的.奶奶。遠處又傳來「尚清,吃飯了」,我可親可愛的奶奶叫我吃飯了,拜拜,下回接著聊。
㈣ 寫人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寫人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
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
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語言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
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5、神態描寫
與外貌描寫是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㈤ 人、物描寫、敘事、風景、游記怎麼寫作文寫作方法指導
描寫,描繪、摹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景的狀態具體描繪出來,寫得有聲、有色、有味、有形,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歷歷在目」、「惟妙惟肖」,使人有身臨其境、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嗅氣味、如見起色、如臨其事的感覺,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手法。
人物描寫
1.通過一件事來寫人
通過一件事來寫人,表現人物的一種品質或性格的一個方面,最好選擇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點的事,並把這件事寫好。
注意: 在寫事情的時候,要選擇典型事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夠表現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質、好情感的事。選擇典型事例,要著眼於小事,選擇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義的小事。
2.通過幾件事寫人
有兩種情況:一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一種品質;二是用幾件事表現某個人的多種品質。
注意: 用幾件事寫人,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須把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著重於某幾點進行敘述。
3.學會刻畫人物
寫人的文章要會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點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進行描寫,也就是學會刻畫人物。
(1)肖像描寫
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表情、衣著、姿態、語調等特徵的描寫。
注意: 描寫時要傳神,切忌臉譜化,反對那種不分主次,從頭寫到腳、千人一面的寫法。
(2) 語言描寫
有對話和獨白兩種,對話是兩個人或幾個人的談話;獨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語。
注意: 首先,文章中人物的語言要精心篩選,把那些足以能表現人物的個性特點、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語言,寫進文章中;其次,好的語言描寫一定是符合當時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別、年齡和文化修養等方面的特點。
(3)動作描寫
是通過人物的行動、動作,來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種方法。
注意: 動作描寫,一是要選擇關鍵性的動作來寫。一個人做事的時候,會有許多動作,但沒必要把這些動作都寫出來。這就要求選擇那些關鍵性的、最有意義的動作來寫。二是要寫准確。同一個動作可以用很多動詞來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的,最能反映人物氣質的動詞,才能把人寫「活」。
(4)心理描寫
人物內心世界是指人物內心的喜、哀、樂、憂傷、猶豫、嫉妒、嚮往等復雜的感情。
注意: 要真實有根據;人物的心理變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寫要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要客觀謹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事件描寫
寫事要求清楚、具體。一件事情的發生,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記敘文六要素」。
把這六個方面寫清楚了,才能讓讀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麼事。同時,還要寓理於事,即通過一件事或幾件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在六要素當中,起因、經過、結果是事情的主要環節。其中,「經過」部分是事情的核心。
1.怎樣 寫事 ?
一是把「經過」部分分成幾個階段,按照先後順序一層一層地寫清楚;二是注意材料的詳略,有所側重。對一些重要的過程、場面要細致描繪;三是對事件中的人物,特別是主要人物,當時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怎麼想的」,一定要寫具體。
2.怎樣寫活動?
搞什麼活動?為什麼搞活動?怎樣搞活動?活動的結果怎樣?都要寫清楚。寫活動也要求寫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動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活動的開始、經過、結果寫出來。
注意: 活動不是寫一個人,而是寫一群人。寫活動的記敘文,最大的特點就是必須有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過程和重要場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內容作為重點,採用點面結合的方法,既要寫整個場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寫活動的文章一般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活動的經過,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寫「參觀」活動,就要用「觀一處,感一處」的方法。寫整個活動的過程,要用順敘法,即按活動的先後順序,把活動時間、地點、人物及活動的經過和結果依次寫出來。
景物描寫
1.寫景的記敘文有什麼特點呢?
首先,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光、建築物、動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寫,所描寫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寫景記敘文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的主要區別在於寫人記事的記敘文中,景物描寫不是主要內容,只是為了交代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為渲染氣氛服務的。同理,寫景記敘文里也有寫人記事的內容,但都是為寫景服務的。
其次,寫景記敘文的中心思想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人物感情抒發表達出來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發感情,即所謂直抒胸臆,也可以通過寫景表達出來,即所謂寓情於景;還可以在景物描寫中融入自己的主觀感受,即所謂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寫必須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務,與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無目的地寫景。
2.怎樣寫好寫景的記敘文?
(1)要寫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來說,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樣都是公園,但每個公園都有各自的獨特之處。例如,北海公園的白塔、九龍壁;頤和園的香閣、十七孔橋;天壇公園的祈年殿、迴音壁等。只有把景物的獨特之處描繪出來,才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2)要學會觀察
要確定觀察景物的立足點,觀察點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學家蘇軾有《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於觀賞廬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獲得的感受也就不同了。
(3)要藉助想像和聯想
要寫出景物的內在特徵。內在特徵有時難以描繪,這就需要藉助於聯想,聯想的最大特點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可以使文章的思路開闊,讓景物描寫更形象地反映出景物的內在特徵。例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詩人運用大膽的想像,突破了空間的限制,寫出了廬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徵。
(4)寫景要抒情
景是外在的,情是內在的,正所謂「情隨物遷,辭以情發」。景是情產生的基礎,情是景的產物。因此,要求小學生不要單純寫景,而是要藉助景物,抒發一定的思想感情。當然,這種感情必須發自內心,而不是無病呻吟。
物體描寫
所謂狀物,就是具體、形象地描寫物體的特徵、形態、色彩、質地等。這個物還應該包括動物、植物等類。
1.怎樣寫物品?
(1)抓住特徵
從大小、形狀、顏色、質地(製造材料)等方面,對所寫的物品仔細觀察。因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一種物品,也會有某些席位的區別,也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按總一分一總的順序寫。
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間順序寫。
有的物品,須按先外後內的順序寫,即先寫外表,後寫內里的順序。
(3)狀物需要想像和聯想
展開想像和聯想,不僅使所狀之物更加具體生動,還可以開拓作品的意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2.怎樣寫動物?
(1)寫外形
首先,觀察小動物(包括昆蟲)的外形,一般是寫靜態。在觀察時,包括顏色、長相、個頭都要如實寫出來。其次,要抓特點,不能面面俱到什麼都寫。三是按順序:先整體再局部最後整體。概括寫整體,具體寫局部。最後,恰當地運用比喻。特別要注意提醒小學生「像——」「猶如——」「彷彿——」等喻詞的使用。
(2)寫習性
寫小動物,還要細心觀察它們的生活習性。例如寫它們吃食物、嬉戲的樣子,相互追逐爭斗的情形,如何築巢、休息的情況等等。
3.怎樣寫植物?
首先,寫前要細心觀察並做觀察記錄。觀察時,先看整體的形狀(外形)特徵;再看顏色、枝葉的特徵及生長環境,並把所看到的詳細情況記錄下來。其次,安排好寫作順序。
(1)可以從整體到局部
先寫植物的整體特徵,再寫它的局部特徵。例如以主幹、枝、葉、花、果等為序,並突出寫其中的一兩部分。另外寫的時候,要求學生從各個角度去詳細地描繪。例如描寫樹葉,就寫它們的形狀、顏色和給人的感覺等;描寫花,就寫它們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
(2)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很多植物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直至衰亡,每個時期的形態各不相同,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長過程進行觀察。
(3)寫觀察日記
可以用寫觀察日記的方法。來描述某種植物在一段時間里的生長發育情況。
(4)以四季變化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節里各具特色,所以,可以按照四季的變換順序。
(5)托物抒懷,借物詠志
寫植物,不能僅僅停留在對外形和色彩的描寫上,還應該在文章中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對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
游記
在節假日,小學生在父母或是老師的帶領下,到公園和游覽區欣賞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將游覽時看到的景物,所聽到的聲音,所產生的聯想,所獲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順序,有重點、有感情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游記。
寫游記有如下一些要求:
1.寫游記必須寫清行蹤
要記住從什麼地方到了什麼地方,每個地方的名稱,每個地方的方位。這樣讀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麼地方,後到什麼地方,才能確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體位置以及它的特徵。同時也使文章富有條理,層次清晰。
2.要留心觀察
觀察是寫好游記的基礎。游覽時,不能走馬觀花,要仔細觀察。所謂仔細觀察,就是要看景物的顏色、質地是怎樣的,靜態下什麼樣,動態下又是什麼樣等等。
3.要做記錄
學生游覽的時候,看的東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較廣,一時很難記住,不利於組織作文。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游覽時要求學生帶上筆和本,邊觀察、邊記錄,就不會忘記了,寫作文的時候還便於選擇。另外,公園和游覽區的有些景物帶有介紹。例如,某個建築物是何時建造的,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佔地面積是多少,有著怎樣動人的故事和美麗的傳說等等。
㈥ 小學生各類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小學生寫作指導方法技巧
1.小學生的作文分為寫人,事,景。寫人時,讓孩子多寫自己身邊的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等,因為這些人和孩子的接觸比較多,容易下筆。
2.教孩子由表及裡的觀察人物特點,高矮胖瘦,思想感情等等。雖然孩子們有自己的判斷,但是落實到文字上就無所適從了,這樣家長幫孩子找到一些形容詞就可以了。
3.寫事呢,相對容易些。因為孩子知道寫什麼事情了,就會寫了。告訴孩子,把事分開來一件一件的寫,例如先寫好事,再寫壞事等等。一定要注意邏輯。
4.比較簡單的方法,告訴孩子,寫人的時候呢,帶著點事。寫事的時候呢,注意人物的刻畫,把人和事自然的寫到一起。
5.寫景呢,就比較獨立了。教會孩子觀察一些日常的季節變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花開花落,日月星辰等等。
6.一定讓孩子學會聯想,無論是寫人,寫事還是寫景,都不是絕對孤立的。寫人時帶著事和景,寫景時帶著人和事,這樣孩子就有寫的了,水平也會提高很多的。
注意事項
沒事時就讓孩子隨便的寫寫,就像寫日記一樣。
㈦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用心觀察是寫作的基礎
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如果想要寫作,就應該養成觀察的習慣。生活處處都是寫作的素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發現身邊的有趣的事,有特點的人,美的事物,才能從內心激發出寫作的激情。
觀察不是普通的看,而是要「用心」,在看的時候要運用「五感」,去全面了解、認識觀察的人或事物;要找到觀察對象的特點,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片相同的雪花,但是,又有多少人去觀察了葉子的不同,雪花的不同,所以,觀察要去發現事物間的不同之處,找出同類事物千差萬別的個性和特徵。
與自己的經驗聯系進來,讓觀察得到的具體認知和感受進入內心,以備寫作之用。
2、海量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不讀書的人很難寫成好的文章,因為讀書不僅可以從中學到別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拓寬眼界,豐富視角。畢竟個人的生活受時間、空間、精力、財富的限制,總是有限的,但閱讀卻能讓自己的生活積累、對世界的認知有無限增大的可能。
閱讀時要養成寫批註、閱讀筆記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真正有效的閱讀,是要在閱讀的同時調動自己的頭腦,參與思考,判斷,而不僅僅是讀,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從書中獲得對生活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感受,提高生活的認識,為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3、深刻立意是寫作的燈塔
立意代表著一篇文章的中心和寫作主旨,體現著一個人的思想高度和認識深度,好的立意就像海上燈塔,在茫茫文海中樹起一盞指路的明燈,使文章的價值倍增。對立意也要注意幾點:
要符合寫作題目的要求,這就需要根據題目的范圍和關鍵詞語去研究,去分析,最後確定文章要表達的主題;要盡量深刻,在看似普通平凡的人、事、景、物中,要練習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能力,使自己對生活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地,能挖掘到代表社會共性,讓人有共鳴的主題來寫。
要力求新穎,有句話說:「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但即使是同一生活現象,同一人物、景物,只要角度不同,就會表現出不同的側面。因此,立意要要從角度去創新,讓自己的提出的見解,抒發的感受,不落俗套,給人新鮮醒目的感覺。
4、精心選材是寫作的保障
文章是否吸引人,還是要看內容,而組成內容的主體就是材料,寫作時需要根據文章確定的立意去選擇材料,因此,選擇把什麼材料寫進文章,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要做好題意的分析,確定文章要寫的中心是什麼。可以把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濃縮為一句簡短的「主題句」,然後再去找與主題句有密切關系的材料,以保證寫作時不離題、不偏題。
要選取典型材料,即那些反映事物本質,有代表性、有說服力的材料。最好選自己經歷的有感受的材料,這樣寫作的時候才能有更加真實、可信、生動的內容。
5、形神兼備讓人物更豐滿
寫人作文要從外貌下筆,描寫時要做到形神兼備。如容貌,神態,姿態,服飾等,要找到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經歷和個性的特點,讓這些特點的描寫為表達文章的中心服務,避免出現「千人一面」的情況。
寫人還要注意對人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的描寫。生活中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個性、年齡、職業及所環境和地位,他們各自的語言、行動也不會完全相同。要通過對不同特點的語言和行為動作的描寫,表達出人物的品質和思想感情。
特別要注意的是,寫人必須寫事,通過具體事例來體現人物的性格、品質和思想情感。要選擇恰當的事例,也就是典型事例,能代表文中人物的特點、品質。
要選擇小事,以小見大,學生作文很難找到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寫,要學會從自己生活中去發現一些感人的小事情;要寫新鮮事,孩子們生活閱歷有限,存在著「扶老爺爺過馬路」「雨中接我放學」等事例泛濫的現象,要注意選擇角度,找到新穎的入口,發現感人的細節,寫出事情的新意來。
6、完整中有曲折讓敘事精彩
寫事首要的是做到完整,要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把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六大要素交待清楚,使敘事具有完整性。
要想使文章內容完整,主題明確,六要素中的經過尤為重要,要具體、詳實地描寫事件發展中的關鍵環節、精彩細節和高潮部分。
記事作文,一般都是選擇自己身邊的平凡小事,自己經歷或見到的事,越具體越好。通過小事來來表達文章要求的深刻道理和閃光思想。
記事必須寫人,記事作文要注意對事件中的人物加以描寫,進行描寫時,應對事件中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活動加以細節描寫,特別是對文章的重要部分,如事情發展的關鍵時刻和高潮部分,應該抓住人物的細節寫得越具體越好,把事件寫得曲折有致,才能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主題,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7、順序有致是寫景的秘訣
寫景作文同樣需要仔細觀察,運用人的各種器官,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來感知,找出景物獨有的特點,也就是找出觀察景物與其他景物之間的區別。
要描寫好景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描寫。可以按照景物的空間順序來寫,如左,右,前,後,東,西等,也可以按照時間順序來寫,如一天之內的早中晚、春夏秋冬等,還可以按游覽順序來寫。
寫景作文必須要真實,並且對所寫景物飽含喜愛和贊美之情,只有這樣,才能在描寫中做到生動、可信,准確傳達出景中的可愛之處,達到借景抒情的境界。
8、有趣有情讓物與人共鳴
狀物作文中, 對物體形態的描寫要逼真,既要全面寫好物體的外形,還要具體描寫一些關鍵的細節,突出外形的特點和功能。
如果是寫動物,還要介紹清楚動物的生活習性、愛做的事情,如果是寫植物,要講清楚生長、發育過程,做到生動有趣,條理清楚。
寫物要注意用好修辭手法,通過比喻 、擬人等來賦予物以人的情感色彩,增強文章的吸引力,文章結尾可以點題,托物言志,寄予作者情感。
㈧ 寫景,寫人,寫事 作文方法
寫景的作文:可以用從遠到近、上到下、左到右的方法。還可以用比喻,擬人、列數據的修辭手法。例如:我家門口,左邊有一個小池塘,池塘里有游來游去的的小鯉魚。左邊有一棵銀杏樹,書上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風輕輕吹過,「小扇子」就跳起舞來了。(隨便寫寫的)
寫人的作文:可以從人的外貌寫,有什麼特徵。也可以通過一件具體的事寫出這個人的性格、語言、動態或心裡想法。
寫事的作文:(說實話,我對於寫事不擅長,不過還是可以給你提些意見的)把你想寫的事,插進一些一些四字詞語或成語,把「死」了的作文寫「活」起來,別忘了在作文結尾處加上自己的感受。
還有啊,寫景的作文時,不要把我剛才說的全都用上去,適當的用一點,否則就很亂了....
㈨ 寫人物的作文方法和技巧
寫人作文寫作方法:
1、首先要寫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徵,包括容貌、衣著、姿態、神情等等。
2、抓住人物的特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個特點可以從人物的年齡、外貌、語言、動作、興趣、個性、生活習慣等諸方面去考慮。一個人的特點是多方面的,作文時,我們應根據中心思想有所選擇地寫。
3、選用典型事例:人與事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做的事很多,在作文時我們應選擇那些最能表現人物思想、性格和文章中心思想的典型事件。
4、運用細節描寫:細節描寫就是對能充分表現文章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情等細小環節作具體、細致的描寫。
㈩ 作文如何寫游記、寫景、寫人、寫物、寫事
學生寫事做到這五點,不得一等才怪呢?
作文如何寫好游記、寫景、寫人、寫物、寫事?一篇文章回答五個文體的寫作,篇幅太長,我只能回答其中一個文體的寫法:怎樣寫好一件事?
寫事,是中小學生最常用的一種文體,也是必須學會的一種文體。要想把一件事寫好,應該做好一下五點:
一、寫的這件事要新鮮
什麼樣的事才算新鮮呢?
第一、要是最近發生的事。比如一名同學放學在公交車上看到一件事:一個20多歲的小伙偷一位婦女的錢包,被當場抓住。小偷挨了幾名乘客的拳打腳踢後,灰溜溜地下車逃跑了。「八榮八恥」里說「熱愛勞動光榮,好逸惡勞可恥。所以,這名同學就寫了一篇《公交車上見聞》。
第二、要是有意義的事。新近發現的事很多,要找有意義的去寫。班級里有兩名同學吵架,甲同學把乙同學的語文書扔到了垃圾桶里;乙同學把甲同學的書包從五樓窗戶扔了下去。雙方同學都收到老師的批評。有名同學寫了一篇《同學之間》的作文,主題是「同學之間要互相謙讓」,寫出了這件事的意義。
第三、要是有時代特點的事。什麼是有時代特點的事呢?就是緊跟時代潮流的事。有一篇作文叫《爺爺玩抖音》,玩抖音一般年輕人比較多,老人玩的不多。寫爺爺玩抖音,就比較有時代特點,反映了老年人也要緊跟時代潮流,學會享受現代 科技 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二、要有明確的中心
選擇的事例新鮮,還要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寫一件事,寫不出中心的學生,比比皆是。寫不出中心的後果是得不了一等、得不了高分。
有一名同學寫了一篇《跟媽媽學做飯》 洋洋灑灑寫了500多字,但是卻沒有寫出中心來,老師只好給了他一個三等作文。後來,老師讓他對原文進行修改,明確文章的中心。他在作文的結尾點出了「提高動手能力,學會自立」的主題,作文由三等,升到了一等。
沒有中心不行,中心太多了也不可以。有名同學寫了一篇《小小足球賽》,他在結尾寫到:「這場足球比賽讓我明白了堅持的重要,踢足球也要有拼搏精神,還有注意方法,堅持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另外,贏了也不要驕傲。」
這篇作文,一共寫了五個「中心」,這是不符合「主題要集中」原則的。一件事只能寫一個主題。
三、要把段落分清楚
寫一件事分幾段比較好呢?我認為分五段比較好。分哪五段哪?
第一段:寫開頭。開頭要寫靚,不要隨便開個頭完事,要運用好開頭的技巧。比如景物描寫開頭、比喻句開頭、排比句開頭、引用名言警句開頭等。
第二段:寫起因。凡事都有個起因。遲到,是因為起床晚了,也許是堵車了 ,也許是你幫助別人了,也許是你在路上玩了……總之,遲到是會有原因的。所以,要把原因寫清楚。
第三段:寫經過。事情的經過是最具魅力的,可能會有反復、有挫折、有失敗,往往是一波三折的,所以這一部分最有內容可寫。
第四段:寫結果。任何事情都會有結果。一場比賽,總會有輸贏,打平了也是一種結果。一次 旅遊 ,總有結束的時候;一場官司,總有結案的時候;一場電影,總有演完的時候……
第五段:寫結尾。結尾的方法有很多:點題式結尾、總結式結尾、引用式結尾、決心式結尾等,都可以運用。
四、要把事寫具體
寫一件事,要寫得具體、豐滿,不能乾乾巴巴,要寫夠一定的字數。五年級要寫500字以上,六年級要寫600字以上。
那麼,怎樣才能把一件事寫具體呢?要做到四條:
第一條:要突出重點。什麼是重點?第三段是重點,一定要把第三段寫具體,要寫出事情發展的詳細過程。第三段在字數方面要佔絕對優勢,應該是字數最多、內容最豐富、最精彩的一段。
第二條:要注重描寫。該寫對話的地方,要寫對話;該寫內心世界的地方,要把心理活動寫出來;該寫行為的,要注意動作描寫;該寫表情的,要用好情態描寫的方法……總之,不能沒有描寫。
第三條:要寫細節。寫一件事,要寫夠五六百子,必須要有一些細節描寫。寫細節還不能啰嗦,要寫能表現主題的細節。
第四條:要注意想像。你所寫的事情,有的情節,由於主題的需要,盡管沒有發生,是可以根據個人的生活體驗去想像的。
五、要注意寫事與寫人的區別
有的同學,老師讓他寫一件事,他卻寫成了人物,造成了「跑體」,就是文體寫跑了。那麼,寫事與寫人有什麼區別呢?
寫事,重在說明一個道理。寫事,側重點是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重點在寫事上,而並不刻意去表現人物,裡面雖然也寫到人,但不是為了去突出人。
寫人,重點是表現人物特點。在表現人物特點時也要寫事,但這個寫事側重點是放在突出人物的特點上,是為表現人物特點服務的。
寫事與寫人的區別,必須經過多次的寫作訓練才能徹底分清。寫事的作文寫多了,寫人的作文寫多了,兩者的區別自然就分清了。
總結:
要問這么多干嗎?一篇游記中就包含了寫
景、狀物,寫人記事,你連寫景狀物,寫
人記事都還不會,建議你還是先從造句學
起吧。
彼時那場風波以後幾日,有人拿來幾幅照片,要我配詩,我選擇一幅紡織女工的和一幅交通警察的,幾十分鍾,詩作出來,一首是寫「衣」,一首是寫「行」,第二天見報了。
當時我對紡織女工的認識從未有過直觀感受,但看照片,只是覺得,織布機一天都不能停止歌唱,織布工以巧手做到產量高質量好,不僅飾美人物儀容,也更表現人間安寧
所以我寫道:
自由女神像的自由絕非在於未著衣裸體
的美麗,即使最赤誠的袒露也應該重申
一個真理,人類文明進步科學民主的特殊含義
就是從樹葉遮羞到有織布機織出的一面面旗幟
那時我仍長久抱憾,我對紡織女工的認識仍然間接,好像觀看天邊雨後的彩虹一樣,美麗而飄忽,晴朗又迷離。之後,我終於得以在黑龍江紡織印染廠小住數日,才有機會實地考察織染業從設計到生產的繁雜場景。
圖案設計人員能貪黑,他們每人每月至少要拿出6張圖樣,或供廠內生產,或送廠外展覽,實用美術必須實用。就說我來這里的前一年,在外選樣、復制樣、自帶樣、自選樣中,該廠生產本廠設計的自選樣一一總共有246張之多,印花布600餘萬米。
東北風格的印染花布與南方所需比較,自有費工勞神之處,講究在深色地和滿色地上印小花,比在白色地上印淺色花成本高出一倍還多。別說,這倒成為一大優勢,不斷地吸引來蘇聯和東歐的客商訂貨。
馬達轟鳴的印染車間屬於末道工序,清晨卻是工人們下夜班上早班的交接時刻。印布機很像印報機,也有「平版」,也有「輪轉」,代表了大工業的大氣魄;機器聲似乎在反復地強調著,設計員只要拿得出怎樣的紙樣,操作者就能製造出怎樣的布樣。
就在此刻晨曦的強光透過車間的天窗輻射進來,只見一個工人低頭舀著幾舀濃重的顏料添入機器,這幅剪影深沉而又高大,如同冶煉工人澆鑄鐵水一般,恢弘偉岸,氣度非凡,與平日我從攝影和繪畫的絕佳提煉中熟悉的紡織女工舞蹈與音樂的輕盈身姿截然迥異;而印花布被印布機緊促、盪然、抖擻又高揚著的舒展狀態,果真恰如凌空一展的彩虹,我立即領略到這種特殊的殷實、充慰、富足和壯美。
「工作著是美麗的」,即將離開的那一瞬間,我發現車間黑板報上以醒目的仿宋體寫著這行標題,再仔細去瞧,文章也漂亮,說老作家陳學昭的這句話是對勞作者們永久的理解、尊重、祝福和鼓勵。
我當即就想寫信把所見所聞的此情此景告訴時年84歲的陳學昭老人,我與這位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馳名文壇的散文大師——保持書信往來已有多年的時間,她先後兩次應約為我所編輯的專欄撰稿。
但是,我原以為陳學昭的名字及其作品未必會被當今青年廣泛知曉。因為有一次,一位新聞同行,在他剛引用了「工作著是美麗的」當作標題以後,他並不知道陳學昭是誰;還有一次,校對員硬把我編輯一稿中的《工作著是美麗的》長篇小說書名的「著」改成「者」,顯然也是對此毫無所知的緣故。
由此我想到,我問自己:印報機與印布機有什麼不同?報人比工人又有哪些地方真正高明?作為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為什麼總有人認為自己一切高於工人或者應該勝過工人?把自己當作彩虹的人根本看不起布匹所縫衣衫對於文明進程的至關重要。
「我就在窯洞前紡線,晚上有時在月光下也紡。在紡線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想了,一手搖著車,一手拉出又細又勻的線,感到滿意和幸福。我紡的都是頭等線,我認為生產的產品質量一定高,因此總是努力地認真去做。我又由此而聯想,人的『產品』也要質量高,也就是說人的品質要好。」
以上文字,寫抗日戰爭在延安,是我從陳學昭文學回憶錄中摘抄下來的,是這位大作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切腹剖白,難怪她的作品受到勞動者們的普遍歡迎,而在文學界也長久傳誦。「工作著是美麗的。」這是我們時代的口號與標題,巨大的彩虹!
題主好,我是歐林,很高興為你解答。
人、事、景、物、游記,是小學生必須掌握的幾種題材。篇幅有限,不能夠具體展開描述,所以在這里對這5種題材的寫法,簡單講幾個技巧和注意點。
一、寫人
1、寫人的文章就是寫出人的特點。
這個特點,包括外貌特點,性格特點。
寫人的文章可以寫這個人的穿衣打扮,五官長相、身材,興趣愛好、優缺點、性格脾氣。就記住一點,當別人看到你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會對你所寫的那個人有一個清晰的印象。
2、人物性格特點,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這里的事例只是為了表現人的性格特點,不需要寫的太詳細。
二、記事
1、記事文章必有6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記事的文章,選取素材,盡量選擇新、奇、趣的素材。
3、素材盡量真實,但是真實的不一定是典型的,所以說是文章可以編寫。很多老師在要求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必須真實,孩子在寫作文的時候也講究真實。沒有那麼多真實的事跡就一個字寫不出來。這其實是一個誤區。
三、述景
很多學生對於寫人、記事的文章沒有問題,偏偏不會寫述景的文章。寫景的文章最考察平時的觀察力,這里簡單講兩個技巧,一顏色二五感。
四、狀物
狀物作文無外乎動物、植物、景物。這里強調一點,有的狀物作文兒要按說明文的要求去寫,也就是說不出現具體的人、事兒,只去介紹物本身。
五、游記
游記類的文章可以按照時間順序空間轉移順序去寫,要有主次的去寫,還要突出自己的游記感受。
作文,是自己對生活感悟的表達。這就要求同學們在生活中要有所感、有所悟,才能有所表達。
關注歐林,一起交流!
描寫都要確定中心思想,也就是規劃好重點想要表達什麼突出什麼,中心思想的部分要重點描寫,其餘部分書寫引導,引導到中心思想上,結尾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抒發作者的 情感 而告終,或者和開頭做到相呼應。
不論怎麼描寫一定要語句通暢通順,不要天馬行空的多次轉換描寫事物。抓住重點!
寫景,要有順序,分清主次,突出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寫景也是考驗作者功底和文採的題材,例如 歷史 古跡名山名水都需要多借用名人名言,詩詞歌賦等,景色描寫更要用好的修辭手法加以刻畫,使人達到流連忘返身臨其境的意境。寫人相對容易,人的最大的特點就是個性和人品,終極目標就是要突出人物的特點,因此外貌穿著打扮,語言及內心表達都要圍繞刻畫人物特點來表達,最簡單的可以通過事件的處理方式,該人物對事件的看法,提出的觀點,做出的應對方式來體現人物的個性特徵,側面描寫則用周邊他人的看法和感受加以提升。拙見!
作文如何寫游記。寫景,寫人,寫物,寫事,?游記也是散文。如何寫景?你就把環境用文字描寫出來就行,我這里不舉例,看人家怎麼描述的。寫人,敘述人的言行,描寫他的音容笑貌,服飾打扮,長相胖瘦等。寫物,把它全面介紹清楚行了。寫事,把來龍去脈,前後經過,表達就是。可採用順敘,倒敘,扦敘來寫。寫作文,把幾方面寫好了,可以簡單,不要貪大求全,要主次分明,圍繞主題,詳略得當。
作文開篇應有時間,地點,人物,重點是事件,思想,描述。結尾是評述,
寫作,動筆之前,急速構思,不論寫什麼,心裡要有數。(要說,要寫的內容稱為數)把你心裡那個「數」明明白白,完完整整地寫出來就是一篇作文。至於遣詞用句,華麗朴實等在於你平時的積累。
寫作務須,心中有數。比如,命題為,《感謝失敗》。目睹文題,你想,失敗是每避忌的,為啥要感謝?……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命題的中心。所以要感謝。審題為第一步。接著選一件典型的事例敘述佐證感謝失敗成因。事例選名人偉人的,最好選寫自已親歷的。比如,學「做飯」,此內容很廣,精選一樣如第一次和白面擀麵條,失敗,第二次,失敗,第三,總結經驗,終於成功了。這便是失敗之成功之母的事例。凡事皆如此。
寫作,布局謀篇,詳寫,略寫,抒情,議論等,有法可循,教師指導即可。
最好的作文指導,教師要「下水」即寫範文。鼓勵,激發學生的興趣。
切記,不會寫作的教師,紙上談兵,教不了學生作文課。
寫一篇好的游紀,一是不模仿:二是脫開寫作的一般程式:三是把心境與環境相融入,等等。
為什麼?過去的人很難有外出觀光的機會,文字、繪畫、圖片往往是對外部世界了解的窗口。現在不一樣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 旅遊 。如果只講景色如何美,讀者或許早已身臨其境。並留下照片視頻之類。
所以現在寫游記一定是眼光獨到,撬動心扉。讓讀者觀光印象與所讀文字形成感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