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家長要如何轉變教育觀念及方法

家長要如何轉變教育觀念及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0 12:03:40

1. 家長應當具備什麼樣的教育觀念,該如何培養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事實也正是如此,孩子能成長成什麼樣,跟父母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系!

父母的正確引導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當今社會,有越來越多的父母意識到了對孩子的教育,也願意把更多的時間及精力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聽父母的勸說改正自己的缺點,反而會逆著父母的意思來,喜歡和父母對著干,偏不讓自己往正確的方向走。現實生活中,無論家庭發生怎樣的變故,遇到怎樣的困難,在育兒方面的投資不能少,家長們更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如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1、家長要經常性表揚獎勵孩子常性表揚獎勵孩子

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

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並且要及時,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這樣孩子接受到家長給予的獎勵就會暗暗自喜,並且榮譽感上升,對於孩子的整體發展是很好的。

我們要做情感的主人。要以我們的榜樣和對孩子的真切鼓舞,幫助他們在情緒上逐漸學會獨立,能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悠悠自得品味人生,都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要相信自己一定是個有價值的人,是個成功的人。

小熊願每個父母都可以分清愛和教育的本質,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容不迫地和孩子一起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讓孩子在鬆弛有度的愛中,自由生長。做好家長不容易,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值得我們為之付出。

2. 家長教育孩子不能依靠老一套,該如何改變教育理念和方式

教育孩子一直都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隨著時代的進步,各種家長的教育觀念也在進步,可是現在的孩子學習能力非常的強,家長的年齡越來越大,他的學習能力遠不如孩子,所以就會造成很多的沖突,一些家長還拿著老一套的方法教育孩子。可是他們往往會發現這種方法完全不管用,甚至有的時候孩子會非常的嫌棄。那麼作為家長來講,該怎麼樣的去改變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除此之外,你還要走進孩子的世界,你會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和孩子關系好的家長,往往孩子都非常聽話兒,和孩子關系不好,家長你會發現他們的孩子特別的皮。因為那些家長並沒有走進孩子的世界,有的時候孩子犯了什麼事情。都不會跟家長說,往往就會釀成大錯。

3. 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

序言: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父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小編建議父母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和孩子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這樣才能夠防止孩子走上錯誤的道路。那麼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千萬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父母要保持耐心,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會更加的開心。小編建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育兒書籍或者是育兒視頻。

4. 家長該怎樣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呢

引言:家長如果想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就要從自己的態度開始對孩子溫柔一些。不要總是對孩子暴力,總是對孩子暴力,孩子也會受到傷害,孩子也不理解父母為什麼會這么做。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家長該怎麼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呢?

5.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成長是甜蜜和困難交織的過程,教育寶寶需要家長自己有良好的素養,此時的耕耘會讓孩子在未來受益良多。下面分享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1

注重情感表達,愛意與尊重同在,不要把工作上的煩惱帶回家,不要把不良情緒施加給孩子。家庭成員之間要寬容,不要製造矛盾,不要吵吵鬧鬧,要和和美美,一團和氣。

為孩子營造一個快樂的家庭環境。要與孩子一起做游戲,與孩子一起散步,積極創造讓孩子快樂的機會,日常注重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注重言傳身教,做到言出必行。

家長要努力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通過讀書來豐富孩子的知識,提升孩子的智慧,開闊孩子的視野。我的做法是給孩子建立書房、購置書籍、訂購報刊雜志、帶孩子逛書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開展親子共讀。

與孩子一起讀書學習,創造良好學習氛圍,不要逼迫孩子上去他不感興趣的興趣班,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不好而呵斥、打罵他,千萬不要拿孩子的成績跟別人的孩子比。

總之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孩子一起讀書,給孩子做好榜樣,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和愛心。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2

1、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比如:當你希望孩子每天能夠閱讀書籍半小時的時候,首先自己也要形成每天看半小時的書籍,即使你狠反感看書,但是也要堅持,做好孩子的榜樣。

2、不要只注重孩子的成績。中國的父母一般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孩子的分數以及名次上,為了孩子能夠專注學習,而去把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從而扼殺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阻礙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3、不要過度溺愛孩子。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中國式的隔輩親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爺爺奶奶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即使這個要求很過分),這樣過度的寵愛會使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4、適時的鼓勵和贊揚孩子。當孩子正為做一件沒太大把握的事猶豫時,媽媽不妨由衷地對他說:"我相信你能行的。"及時的鼓勵,會使孩子信心倍增。

5、讓孩子從成功中獲得自信。培養孩子的自信的方法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因為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時就需要父母對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來激勵孩子繼續探索。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理念3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則,特別是作為孩子的`父母,要讓孩子看到一個愛學,愛看書的家長。這樣你的孩子自然會好好學習,如果你自己每天看電視,玩游戲,孩子學習自然不好!

一個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很大,我認為家庭的和睦,夫妻之間相敬如賓,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受到良好的影響,如果爸爸媽媽天天吵架,那麼孩子會受到嚴重的心靈損傷,因此夫妻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安寧的家。

任何一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這樣孩子才能有一個獨立的人格。現在的一些爸爸媽媽,總喜歡給孩子劃出一大推規矩,這樣你的孩子就會變得毫無個性,未來的生活根本無法獨立。

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愛心,父母親也要培養孩子的愛心。一個有愛心的孩子,才知道孝順父母,尊重老師,友愛同學。這樣孩子在將來進入社會,也會是一個人見人愛的成年人。

很多家長最關心的是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是不是優秀,其餘的事情家長基本忽略,這是一種畸形的教育方式,會使你的孩子在思想品德方面有所缺失,未來孩子步入社會,一定會吃虧。

許多家長覺得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不能讓孩子在物質上受限制,可是你現在把最好的給了孩子,那麼未來孩子步入社會以後,會得到最好的一切嗎?得不到的話,你的孩子心態會怎麼樣?所以千萬不能驕縱孩子。

家長要讓孩子積極的參加一些社會愛心活動,這樣可以讓孩子從小就知道社會是人和人建立的,需要相互的理解和包容。千萬不要每天讓孩子學習,這樣的孩子,未來根本無法適應社會。

6. 如何更好地轉變教育觀念

1. 重視對孩子的陪伴

很多人可能會說,那麼多形形色色的補習班啊、看護班啊、教育機構啊,自己忙,沒時間,那我送給人家去託管,反正我錢多,他不學也無所謂不是嗎?成績好也不用我管啊?但是其實當做父母的這樣想的時候,帶給孩子的反而是一種負面的驅動。

5. 引導多於指引

從長輩的角度或者過來人的角度來說,我們很容易出現一種「你必須xxx」或者「你應該xxxx」或者是「憑我的經驗你要xxxx」,其實這是一種比較高傲和給人壓力的感覺,就像是安排好了孩子的一切一樣,但很多時候,做決定的是孩子自己,我們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去往一個方向思考,而不是把答案擺在眼前。

7. 如何改變家庭教育觀念

如何改變家長教育觀念
1、提高家長思想境界,讓其認識教育發展形勢
列舉身邊成功及失敗的教育案例,使家長認識到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放縱嬌慣,疏於管教,缺乏正確引導,是導致少年失足,誤入歧途的直接原因;相似的家庭環境,不同的教育觀念,會產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提高家長的思想境界,看清當今教育形勢,不用老眼光看問題,認識到孩子受到的教育關系孩子一生;家庭教育的成功是孩子人生幸福的前提,是孩子人生成功的基石。在生活中,家長向孩子傳遞正能量,不學投機取巧、搞歪門邪道。
2、培養學習型家長
家長教育觀念跟不上時代發展,其原因是家長文化基礎差,對孩子教育以及對教育形勢缺乏了解造成的。因此,轉變家庭教育觀念的關鍵是培養學習型家長。學校可以要求家長讀幾本名人傳記,思考身邊的成功教育案例,多看教育頻道有關孩子成長的專題片,多與老師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
3、強化家長教育責 任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關愛缺失,孩子會前程暗淡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品格與習慣的養成,與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只有讓家長認識到肩負的教育責任,家長才會靜下心來去思考教育問題、改進教育方法,更新教育新觀念。
4、轉變家長教育觀、人才觀
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表現在家長的教育觀、人才觀上。讓家長認識到學生接受教育目的是發展潛力,學知識、學做人,擁有健康心理,更好的適應社會,會生活。不要片面的認為上學的唯一目的就是去做班上第一、考上大學。
5、辦好家長學校
學校針對實際情況,就家長教育觀念開展培訓,分年級制定培訓計劃,搜集身邊教育案例,編寫相關教材,安排資深教師或教子有方的家長進行授課,將轉變家庭教育觀念作為家長學校的重要任務。
6、開展家訪式座談
針對思想偏激或教育觀念落後的家長,教師以家訪形式進行座談,列舉案例、講道理使其懂得教育孩子是門科學,不科學的教育方法源自不正確的教育觀念,只有改變觀念才能勝任家長角色。而家庭教育觀念的轉變,是對成功家庭教育案例的思考與分。

8. 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導語:通過人格教育、創新教育、生死教育,幫助家長重塑科學的家教方法,培養健康、成功教育、民主教育、情感教育、快樂且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孩子。以下是科學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歡迎大家前來借鑒查看!

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哪些?

(一)人格教育——培養自信、獨立、合作的孩子

做人教育是家教的核心,孩子人格的最好壞,直接受父母的影響,父母的人格力量是潛移默化地通過模仿、暗示和感染的機制而影響、傳遞給孩子:

有一個成功的例子:遼寧文科狀元黃曉慶說:“我學習上有點失誤,父母不大批評、、若在做人方面不行,可就難過關了。 ”浙江文科狀元陳春仙說:“我父母沒有什麼文化,但人格偉大,給我奮斗的精神和力量。 ”甘肅文科狀元張瑞採的父親是人事幹部,她說:“我爸爸從來不收任何人的禮物,教育我做無私的人,我就照我父親說的那樣做。 ”

我認為人格教育應從3個方面著手:

①自信心的培養。 自信是一個人個性成長的重要心理儲備。 家長最初的客觀評價是奠定孩子自我評價的基石。 如果孩子在學校社會遭到不客觀評價,他能在家中獲得感情呵護和客觀修正,他會是很幸運的。 家庭應該為孩子的精神發育建立一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統”。 家庭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社會的第一課堂,孩子面對外部世界的勇氣和力量及自信心首先來自於家庭。 孩子需要疼愛、接納和安全感,只有父母的愛、保護和支持,才有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在社會上奮斗的勇氣,才能夠排除精神上的各種困擾。 兒童少年身上存在的缺點、錯誤、不完美,是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現象,家長不能苛求和挑剔,應看重孩子的優勢和長處。 每個孩子內心全都是一座蘊藏豐富的金礦,聰明的家長應努力去發現、、開采,並合理地保護和利用。 家長的責任是教孩子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尊重長處發揚優勢,同時糾正短處。 若是有的短處暫時難以糾正,就要勇敢地承認它們,要鼓勵孩子欣然接納自己,在發展長處的同時,進一步完美自己。

有人對中美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比較,發現中國學生在自信心、獨立性、冒險性三方面的品質明顯落後於美國學生,這也是中國人在中國領土上從未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之一。 中國的學生普遍自卑,這與中國的父母經常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有關。

我們中國的父母是如何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父母老說其他孩子比自己強!多數家長總喜歡找出孩子的缺點加以批評。 由於中國教育普遍以分數論英雄,只有10%的中國孩子嘗試過成功的快樂,而其他孩子普遍缺乏自信,較自卑。

孩子自信心不足的表現:遇到挫折失敗,易產生輕生念頭、多疑、缺乏自知之明,敏感、各種心理障礙不斷增加、壓力發生自虐行為:考試焦慮症、因學習、學校恐懼症和人際關系緊張、自卑,自我否定,破罐破摔,或是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盲目樂觀而且缺乏勤奮之心。

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家長應該找出孩子的優點加以表揚。 我們可以做一個實驗:家長作一個統計,一周內發現了孩子幾條優點加以表揚、幾條缺點加以批評。 如果你一周內表揚孩子的次數比批評孩子的次數多了。 這樣,你的孩子的自信心就會逐漸被培養起來了。

②獨立意識的培養。 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應做的事。 學會獨立處理與周圍人的矛盾。 當孩子碰到一件事情時,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家長在旁加以引導、督促。

③合作意識的培養。 與人合作的能力已成為當今世界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而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和感情,待他長大成人後是很難彌補的。

首先,父母要做好表率,一個整天爭吵不休的家庭很難造就出一個具有和諧人際關系的孩子。 為此,父母必須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對鄰居、對同志、有禮貌,以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逐步養成尊重、對來客要熱情、平、、愛護別人的最好習慣。 其次,要讓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他們能逐漸意識到要處處考慮別人的意見,做事要與人合作。 在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使之獲得與人相處的經驗,培養其與人合作的能力。

再次,家長要教育兒童關心別人,遇事為別人著想,因為只有會關心別人的人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 而要使孩子學會關心別人,要教育他們從小關心自己的父母,關心父母的健康,關心家庭中所遇到的困難,知道父母在為自己操勞。

(二)創新教育——營造寬舒、、自由的心理環境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家長給孩子自己的空間,就體現了創新教育。 家長不要在一道題上去具體指導什麼,而要從大方面去鼓勵孩子,讓孩子樹立大學習觀,課內、課外、社會活動、全都是學習的范疇。 我們鼓勵孩子學習奮斗,不是要他讀一個名牌學校,找一份好工作就行了,而是要他將來對社會做出貢獻。 走自己的路,別重復別人,按照自己的情況去學習,去生活,去發展。 不僅父母與他平、、對話,開展討論,甚至家中來了客人,談起社會的事,也允許孩子與客人爭論,允許孩子發表不同意見,使孩子敢於質疑。

創新教育要求家長要有開放的心態,營造輕松自由的家庭心理環境。 家庭成員在心理狀態的外在表現形式上要“直白”,即用對方能接受的方式,心平氣和地來展現自己的心理情緒。 家長要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錯誤的也不必顧慮,只有這樣,才不至於出現兩代人之間的“代溝”。 家長對孩子有所創造的期待如能滲透於整個環境和教育過程中,孩子將會逐漸體現到創造氣氛的激勵,產生創造的願望和動力。

現代的最好孩子不再只是聽話的孩子,而是有獨立見解、、有創意的孩子。 對孩子要盡量讓他自己安排生活,少陪讀。 鼓勵孩子多創新。 孩子有創新就會擁有信心。

(三)民主教育——讓親子平、、交流

傳統文化要求孩子一定聽父母的,父母全都是用自己的眼光要求孩子,與孩子缺乏交流,也不聽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更不喜歡讓孩子自己出主意。 現代教育應是家長能蹲下來和孩子平、、交流。 現代家庭要求成員之間建立真正平、的關系,道德與心理上的平、關系。

缺乏平、積極、精神的家庭則有利於養成孩子自信、盲從、而富於平、不健康心理、自卑和自私、自尊、開朗、精神的家庭,孩子容易養成怯懦、樂觀的性格。

家長要有民主平、的觀念和態度,尊重孩子,平、對待自己的子女。 家長與子女是父子、、母子關系,除了生存的依賴關系外,還有最可依賴的朋友關系。 應有長幼之分,也同樣應講求理解和溝通。

對子女的要求必須合情合理。 合情,符合子女的意願:合理,符合身心發展規律。 反之,提出子女根本辦不到的要求,也是不尊重子女人格的一種表現。 家長不能任意剝奪子女正當的興趣和愛好,必須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積極鼓勵子女的獨立自主,激勵他們全心全意去做喜愛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直言不諱,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幼稚的錯誤的意見,也不要急於訓斥或奚落。 魯迅先生提出應理解兒童,指導兒童,解放兒童,正是家長與子女民主平、、態度的概括。

(四)情感教育——培育充滿愛心、、好學樂群的孩子

中國人的情感很細膩,但不喜歡表達自己的情感。 親子交流也很枯燥,無情趣,孩子也很少和父母交流情感,孩子也不了解父母為什麼會這樣或那樣考慮問題。

情感教育的首要方面是培養孩子的愛心。 學會愛世界,愛屬於世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 學會感受愛、表達愛、體會愛。 家長應讓孩子大膽表露自己的情感,用平常心來看待成敗,這樣也會減弱孩子的嫉妒心,不至於無法容忍別人的成功。

劉海洋學識超群卻獨缺愛心,人格嚴重缺陷。 “傷熊事件”應引起中國教育界和所有家庭對“人才”標準的深刻反思。 應試教育使眾多的青少年在最富於理想的學生時代把豐富多彩的追求化為單一的成績追求。 仁愛之心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而片面的過度的知識教育卻導致部分青少年嚴重偏科和情感的荒漠化,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識的某一極狹窄的領域,而忽略了豐富的情感世界的培育,造成情感冷漠、、缺乏愛心,為實現個人慾望很少考慮後果。

情感教育的第二方面是讓孩子學會交往。 當孩子遇到苦惱時,通常會向誰傾訴呢?學生首選媽媽、其次選擇朋友、再次選擇爸爸。 還有的選擇老師或選擇對誰都不說。 可見朋友在孩子心中的分量僅次於媽媽。 可父母們總喜歡用自己的標准衡量孩子的朋友,甚至武斷地限制孩子交友。 父母們在允許孩子選擇朋友的問題上的基本標準是“能對孩子的學習有益”,選擇與孩子志趣相投的父母僅有少數(有人選擇了兩項)。 父母們的這種擇友標准,會使孩子們中間出現一個交友怪圈,誰與比自己學習差的孩子交朋友?而當孩子需要認同的時候,需要依賴的時候,需要肯定、、幫助或批評的時候,他們卻不知道該找誰。

孩子不知道怎樣學習時,父母肯定會著急。 但是如果孩子不知道該怎樣和朋友及其它人交往時,父母還會著急嗎?還會給他們一些引導和方法嗎?近幾年來,教育專家們提出一個新概念:同伴教育。 就是說同伴在交往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更容易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交往能力。

(五)成功教育——調整恰當的期望值

一個成功的人是什麼?答案是實現自己的理想、、那麼,一個成功的孩子是什麼?不是實現父母的理想,而是孩子自身的身心健康的成長

當今中國獨生子女教育中出現的“翹翹板原理”。 中國孩子的自下而上狀態猶如一個華麗的翹翹板:一邊是物質生活的“小皇帝”、一邊是精神上不能自主、得不到新生的“小奴隸”,簡單地在生活上強加給孩子各種各樣的挫折教育,父母兩頭施壓的結果只能是翹翹板折斷,孩子人格分裂,體驗到深深的挫敗感。 如果生活上是父母慣壞了孩子的話,那麼在學習上,恰恰是孩子慣壞了父母。 孩子對父母的各種要求都盡力滿足,使望子成龍的父母貪得無厭。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會讓孩子經常體驗到失敗,家長高期望導致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心理壓力大,怕成績不好對不起父母、產生逆反心理,對父母的話,不分是非一概反對、由於達不到父母提出的高期望目標而喪失信心,自卑自責、心跳加快、因持續的失敗感和內疚而形成緊張不安、伴以恐懼的焦慮情緒狀態,甚至出現考前失眠,考試時胸悶、神經系統反應、為父母被動學習,學習動力不足。 為此,家長應對孩子寄予恰當的期望,根據孩子的現有條件實事求是地制定出適當的期望值,不能盲目攀比,更不能拔苗助長。

(六)生死教育——讓孩子對生命負責

讓孩子了解什麼是生命,生命來之不易,了解什麼是死亡,死亡對周圍人意味什麼,以避免孩子遇到挫折就輕生。 例如:武漢一位五年級的小學生因作業沒做好被老師批評而上吊自殺。 萬名中小學心理健康檢測得出結論顯示:我國三分之一的中小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異常表現。 對於屢見不鮮的中小學生自殺現象,一些心理教育工作者呼籲:應加強對中小學生心理衛生教育,開展生死觀教育

與尚未成年的孩子談論生死似乎過於沉重,長期以來,成人對孩子的生死教育大多是採取迴避的態度和閃爍其詞的說法。 這樣的結果,會不斷地傳達給孩子關於死亡的一些不正確的信息,讓他們覺得死是一件很好玩、、很容易的事,還帶著一點兒神秘。 孩子在小學階段的重點是學習習慣和生活心理的培養,所以在這個階段實施生死觀的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十分重要。 在國外和港台地區小學生會被老師帶到醫院太平間接受死亡教育,老師會讓學生摸著死者冰涼的手感知死亡,還會用通俗的語言告訴孩子們:再也看不到爸爸媽媽、看不到好看的動畫片、吃不到好吃的冰淇淋,這就叫做死。 與此同時,也輔之以生的教育,老師也會讓孩子們摸著孕婦的肚子給他們講人的出生。 這些全都是在告訴孩子們,生與死全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有認識了生的可貴,才能珍惜生命。 在我們的“生死教育”中一定要告訴孩子:不僅要愛黨、愛祖國、愛親人,還要愛自己。

科學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一、轉變教育觀念,改進教育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現在的青少 年無論思想、心理、智力發展上都有自己的特點。為了適應這些特點,家長要學習教育知識,轉變家教觀念,改進教育方法。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家長和教師可以人為地設置一些場景,讓孩子去體會,去認識。當你的孩子學習退步或偶爾一次考試不理想時,千萬不要因此否定他的努力。這時,他需要的是關愛和理解。哪怕是一句贊美的話語,一束關注的目光,這些表揚和激勵會給孩子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孩子的成長,除了需要物質上的給予外, 更需要您的寬容、安撫、理解、激勵和耐心的教誨。

二、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許多家長往往注重的是做“有用”的人,在知識和技能上下功夫,忽視了對孩子品質和性格的培養。其實,正直、善良、誠信,才是“有用”的基礎。只有具有優秀品質和健全人格,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愛心和自強自主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逐步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

三、注重全面素質的培養

面對知識經濟時代的機遇和挑戰,孩子們不但需要知識技能,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健壯的體魄、積極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許多有識的家長正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慣用科學的方法全面培養孩子,鋪就一條寬廣的成長之路。他們注重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不斷激發求知慾。他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孩子自身的成長規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以慈母的愛心溫暖孩子,以嚴師的教誨要求孩子,以朋友的姿態幫助孩子,重視與孩子的心靈溝通,注重心理健康培養。

四、重視誠實、守信教育

學生犯錯誤很正常,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也沒什麼了不起,只要能正確認識,正確對待,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培養孩子誠實、守信最好的方法是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一項調查顯示,中小學生心中理想的父親應該是勇敢、堅定、大度、和藹可親,有責任感,有現代意識,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心中理想的母親應該是溫柔、賢慧、理解、寬容,是孩子最好的朋友,是心靈的港灣……

五、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鼓勵他展翅高飛

孩子在身心發育過程中,有著廣泛的興趣和求知慾,這是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要保護這種求知慾並培養其創造力,給孩子一個自己探索和選擇的空間。對孩子行為的不當干預,不僅會束縛孩子的求知慾,而且會挫傷孩子的自信心,對他的智力發展和人格形成都有不利影響。保護孩子的興趣就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並注意幫助和引導,要激發他們的熱情,使之不斷努力,有所成就。

六、用智慧與耐心尋求孩子成才之道

每個孩子都有與別人不同的天賦、興趣與個性。只有根據孩子的特點揚長避短、因材施教,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這種教育需要父母的耐心和智慧,需要了解孩子、認識孩子,發現其特長和短處,根據孩子的個性、興趣、愛好和特點,進行循序漸進的教育。

七、把痛苦和難堪留給自己,把快樂與自信留給孩子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快樂、痛苦,苦也罷、痛也罷,能扛的都該由大人去扛,不該把不幸的陰影留給孩子,造成孩子感情創傷和性格缺陷。父母雙方的言行,都要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彼此都需要大度和責任心。要努力把快樂和自信送給孩子,給孩子一個堅強的精神支撐和正常的生活空間,使孩子的智力和情感都得到正常的發展。

八、家教中最忌諱的幾個問題

1、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按自己想像的方式學習、生活。

2、期望過高,逼子成龍,望女成鳳;

3、粗暴施教,孩子心靈受摧殘;

4、不重素質重分數;

5、有愛無教,過於溺愛;

6、忽視青春期,該導航時未導航;

7、外界污染——疏於防範引導。

淺談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指家長對子女實施教育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和手段。通常有下列數種:

一、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對象。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境熏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系,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准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四、實際鍛煉:實際鍛煉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煉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煉,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煉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煉。

五、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六、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了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七、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布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八、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志,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最好和子女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十、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9. 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家長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呢

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家長該如何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念呢?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尊重孩子的家庭地位,比如表達意見的權利等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及時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自我服務意識;正確處理親子溝通中的問題,與孩子平等相處,敞開心扉;

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和學校。學校給孩子知識,家庭給孩子素質。因此,有必要加強家校溝通。我們常見的家校溝通方式有家長會、家校聯誼會、校園親子活動等,這些都是加強學校與家長、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有效方式。

10. 如何幫助家長轉變以往陳舊的教育觀念

幫助家長轉變以往陳舊的教育觀念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畢竟家長現在的年紀蠻大了,收到教育的水平可能不是很高,並且在長期時間里都受到陳舊思想的熏陶,這種思想已經在腦中根深蒂固了,想要在年紀大了之後做出改變是很難的意見事情,但是不可排除有的家長還是比較可以接受新思想的,只要方式得當:
1、收到同齡家長的熏陶,接受外來家長人的思想,改變觀點。
2、接受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影響,加以引導改變觀念。
3、平心靜氣與父母談話,用理論和例證的方式改變父母的觀念。
不論是以哪種方式,個人認為都不簡單,都需要多次甚至是多種方法的運用,才有達到目標的可能。

閱讀全文

與家長要如何轉變教育觀念及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思力華的使用方法 瀏覽:764
扒胎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瀏覽:39
最簡單的查找器製作方法 瀏覽:655
latoja使用方法 瀏覽:484
故事啟發的教學方法 瀏覽:574
都有哪些種植的方法 瀏覽:549
企業分析法是選股的方法嗎 瀏覽:110
Wto分析方法內容 瀏覽:745
圖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404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4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3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1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5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3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10
簡單萬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視頻教程 瀏覽:864
兒童痣治療方法 瀏覽:489
研究方法調查問卷教學 瀏覽:401
fema安全分析方法 瀏覽:308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