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的關系

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2-09-20 07:27:48

① 文言文翻譯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翻譯方法和技巧:

一、增補,在翻譯時增補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弧。增補原文省略的主語、謂語或賓語。增補能使語義明了的關聯詞。

例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譯句:「(桃源中人)一見漁人,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裡來的。」

例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後省略了謂語「鼓」,翻譯時要補上。

例3:「君與具來。」「與」後省略了賓語「之」。

二、刪除,凡是古漢語中的發語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和湊足音節的助詞等虛詞,因在現代漢語中是沒有詞能代替,故翻譯時無須譯出,可刪去。

例1:「夫戰,勇氣也。」譯句:「戰斗,靠的是勇氣」。「夫」為發語詞,刪去不譯。

例2:「孔子雲:何陋之有?」譯句:「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之」為賓語前置的標志,刪去不譯。

三、就是調整,在翻譯文言文倒裝句時,應把古漢語倒裝句式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才能使譯句通順。這就需要調整語句語序,大體有三種情況:

1、前置謂語後移

例1:「甚矣!汝之不惠。」可調成「汝之不惠甚矣」。

2、後置定語前移

例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可調成「能面刺寡人之過群臣吏民」。

四、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物名、人名、官職、地名等,在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例1:「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譯句:「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到巴陵郡做太守。」「慶歷四年」為年號,「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凝縮,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實用繁筆,在翻譯時應將其意思凝縮。

例1:「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譯句:「(秦)有吞並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② 英語句子翻譯技巧和方法是什麼

1、反譯法:不同的文化導致語言結構存在差異,在英語和漢語互譯的過程中,由於重心所放置的位置不同,翻譯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反譯,即當漢語習慣把重點放在句末時,在英語翻譯的時候要學會把重點放在句首。

2、詞義引申法:指根據上下文之間的聯系,結合語境分析漢語中詞彙所表達的深層含義,進而在翻譯的過程引申其深層含義。引申有抽象和具象兩種角度,英語翻譯需要根據真實的情境來判斷,使得讀者能夠一目瞭然。

3、詞類轉換法:同樣也是因為兩種語言的表達習慣以及詞彙搭配的差異,導致在翻譯過程中很難做到每一個英語翻譯的詞彙詞性及表現方法一致,這些都是需要靈活轉換的。

4、順序法:順序法指代的就是譯者要按照原文的詞彙順序去翻譯。在英語翻譯的過程中,當一句話所陳述的是一連串按照時間順序發生或者有相關邏輯的動作時,此時的口譯翻譯法便可以按照原文的英文詞彙按順序翻譯。

③ 為什麼說翻譯技巧不是翻譯理論,技巧與理論有何關系

翻譯理論是翻譯技巧的依據和基礎,不同的方法和技巧只是理論不同的體現形式。

④ 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文章從探討英語翻譯的重要意義出發,詳細闡述了英語翻譯的重要性和重要方法。接著筆者又深入分析了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問題。最後,針對英語翻譯中的一些小技巧,筆者做了觀點性和理論性的論述分析。

一、英語翻譯的重要意義

英語自從誕生以後,就成了一種一直在進行的表達活動,它對於英語國家文化以及語言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並且,對於其它語言國家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於英語與其它語言之間的轉化與交流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對英語本身以及其它語言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對於英語以及其它語言的歷史文化背景要有全面的了解,對同一時期下不同閱讀人群的讀寫習慣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根據相關統計,現在我們國家在崗聘任的翻譯專業人員大概有三萬五千人,同時,以不同形式從事翻譯工作的人數達到十萬人以上。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對於翻譯的基本方法以及技巧要有熟練的把握,這對我們掌握與理解語言本身是有很大幫助的。在日常翻譯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與翻譯的方法與技巧有關系。為了讓讀者對學習英語產生更大的興趣,並起到幫助作用,我們要全面掌握基本的翻譯方法與技巧,這對於英語翻譯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分析

有關英語翻譯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一是直譯法,也就是參照文字的字面意思進行直接的翻譯,如在漢語中紙老虎可以直接翻譯成“papertiger”,在外國人眼裡既深明其義,並且有一種非常傳神的感覺,因此,也成英國、美國民族的正式語言。除此之外,我們所說的丟臉也是直接翻譯成“loseface”,“走狗”直接翻譯成“runningdog”。二是同義習語借用法,也就是兩種語言中有一些同義的習慣用語,不管是在形式、內容以及色彩方面都比較符合,它們的意思或隱義不但相同,並且形象或者比喻也是非常的相似。在進行翻譯的時候若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進行相互借用。三是意譯法,就是有一些習慣用語沒有辦法進行直接翻譯,也找不到相同意義的習語可以借用,只能使用意譯的方法來翻譯,如在漢語中所說的落花流水,主要是一種被打得大敗的意思,翻譯成英文就變成“tobeshatteredtopieces”。“烏煙瘴氣“形容混亂不堪的情形,可以用“chaos”一詞來進行表達。四是省略法,在漢語中有一種情況是在習慣用語中,有的詞不達意,前後有重復的含義。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可以用省略的方法來翻譯,避免產生畫蛇添足的感覺。如銅牆鐵壁就可以翻譯為“wallofbronzy”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說成“wallofcopperandiron”。五是增添法,此種方法主要是為了對原意進行清楚的表達,有的時候要與上下文的需求相結合,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增添一些說明。六是還原法,有一些習慣用語來源於外語,進行翻譯的時候可以進行還原。

三、英語翻譯中的一些小技巧分析

首先,對文中的一些銜接手段要多加關注,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漢語與英語這兩種語言,有一些語篇的銜接手段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漢語更常用原詞復現和省略,而英語對照應與替代更為常用。除此之外,在語篇的銜接過程中,漢語沒有明確的單復數概念,在進行翻譯的時候,翻譯者會對單復數的使用進行有意識的加強,這對於一些原來模糊的譯文結構有很大的澄清作用。

其次,在意譯與音譯方面要多加註意,在英語中中文的名稱可以找到對應的詞,用意譯法,例如“葛藤粉”可以翻譯成Kudzuvinepowder,“竹蓀”指的是小竹筍的最頂端的部分,被翻譯成tenderbambooshoots。除此之外,有音譯的還包括地名,例如“百花洲”不必譯為hundredsofflowersislet,譯為Baihuazhou即可。有些名稱意譯、音譯均可。如“豆腐”,源自中國,意譯為beancurd,音譯為toufu。

最後,在國俗意義以及品牌翻譯方面也要注意,在產品說明書的翻譯中,就會涉及到商標的品牌。在對商標品牌進行翻譯的時候,對商標詞語的國俗語義要加以關注。國俗語義表現出了語義的民族性,也把使用此語言的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民情風俗的特點充分的反映出來。因為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情風俗都不一樣,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詞語也會有不一樣的國俗語義,有時還會有語義沖突發生。例如:在我們國家給喜鵲賦予了吉祥與喜慶的含義。由於在早春的時候它們會成對活動,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但是,在南斯拉夫、德語以及法語中,喜鵲所表達的意思卻是小偷。蘇聯有部電影,片名就是偷東西的喜鵲。再比如,在我國龍象徵了中華民族,有很多品牌都是以龍來命名的,但是,在西方,龍卻象徵著邪惡。在聖經中,撒旦是與上帝作對的惡魔,被稱之為thegreatdragon。在基督教的美術中,邪惡的代名詞是dragon。在進行品牌商標翻譯的時候,要避免與國俗語義發生沖突。具體的做法也不復雜,當意譯發生語義沖突的時候,就要按照意譯進行處理。當音譯和語義發生沖突的時候,則按音譯進行處理,當然也可以另外創造一個品牌,例如:聯想被翻譯成Legend,就表現出了一種創新的方法。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總結,翻譯不但是一門技巧,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它與譯者對兩種語言的熟練水平與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也體現了語言的綜合技能。對讀者、譯者的英語的翻譯能力進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以上的論述與總結,要想提高英語的綜合水平,就要對英語的詞彙以及英語的句型等翻譯的技巧與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同時,也才能使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增強,使翻譯的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保證譯文的正確性。相信譯者通過對英語不斷的學習,翻譯的水平一定會得到快速的提升。

;

⑤ 翻譯技術和翻譯技巧有區別嗎翻譯技術什麼意思/請高人作答, 在線等!

翻譯技巧指翻譯是翻譯的時候所用的一些方法。例如:英語句子中多用名詞性短語,而漢語句子中則多用謂語動詞的形式,這在翻譯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兩種語言的不同特點來組句,從而使翻譯的更加本土化。所以翻譯技巧注重的就是在譯文的過程中所運用的一系列方法。在過程。
而翻譯技術則是指翻譯水平,有高下之分。是對譯員譯完的一篇文章,在經過讀者的閱讀評判之後,讀者對譯員翻譯能力的一種判斷,也是對譯員翻譯技巧的歸結,如果翻譯技巧運用的比較熟練,翻譯出來的文章好,等於說翻譯技術相對較高。
總之,一個是指方法,一個是指對這個方法使用能力的概括與總結。一個是客觀存在,一個是主觀評價。

⑥ 英語翻譯方法和技巧

第一、轉換句子法。

顧名思義,轉換句子法就是在英譯中,或者中譯英的翻譯題里,為了使將要譯出的句子符合中文/英文裡面的表達習慣、方法和方式等目標,而把題目中原句的語態、所用詞類以及句型等進行處理轉換。

1、在語態上,把主動語態變為被動語態(中譯英),或者把被動語態變為主動語態(英譯中)。

2、在詞性上面,用介詞、形容詞、副詞、名詞等來替換原來的動詞,用動詞、形容詞、代詞來替代名詞,或者用短語、副詞來替代形容詞。

3、在句子成分的方面,用表語、定語、狀語、賓語來替換主語,用表語、主語、定語轉換謂語,或者用主語、狀語轉換定語。

4、在句型上面,可以把簡單句和復雜句互換,復合句痛並列句互換,或將定語從句轉化為狀語從句。

第二、省略翻譯法

這與最開始提到的增譯法相反,就是要求你把不符合漢語,或者英語的表達的方式、思維的習慣或者語言的習慣的部分刪去,以免使所翻譯出的句子沉雜累贅。

第三、合並法

合並翻譯法就是把多個短句子或者簡單句合並到一起,形成一個復合句或者說復雜句,多出現在漢譯英的題目里出現,比如最後會翻譯成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等。這是因為漢語句子裡面喜歡所謂的「形散神不散」,即句子結構鬆散,但其中的語意又是緊密相連的,所以為了表達出這種感覺,漢語多用簡單句進行寫作。而英語則不同,它比較強調形式,結構嚴謹,所以會多用復雜句、長句。因此,漢譯英時還需要注意介詞、連詞、分詞的使用。

第四、拆分法

當然,英譯漢的時候,就要採取完全相反的戰術——拆分法,即把一個長難句細細拆分為一個個小短句、簡單句,並適當補充詞語,是句子通順。最後,注意還需要按照漢語習慣調整語序,達到不僅能看懂而且不拗口的目標。

第五、插入法

就是把不能處理的句子,利用括弧、雙逗號等插入到所翻譯的句子中,不過這種方法多用在筆譯裡面,口譯用的非常少。

總而言之,以上這五種方法是翻譯裡面比較有用的方法,如果都掌握的話,那麼可以有效的提高翻譯水平。

⑦ 翻譯策略和翻譯技巧有什麼區別

策略,指計策;謀略。一般是指 : 1. 可以實現目標的方案集合;2. 根據形勢發展而制定的行動方針和斗爭方法;3. 有斗爭藝術,能注意方式方法。
常見翻譯策略有 1、直譯(literal translation)和意譯(free translation)
2、異化翻譯(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和歸化翻譯(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技巧,名詞。指表現在藝術、工藝、體育等方面的巧妙的技能。
常見翻譯技巧有 1.正譯與反譯2.深化或淺化3.增減文字4.轉換句法5.長句拆分

⑧ 英語句子翻譯技巧和方法是什麼

英語句子翻譯的十大技巧:一、增譯法: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多半用在漢譯英里。漢語無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除了少數可用英語無主句、被動語態或「There be…」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
二、省譯法:這是與增譯法相對應的一種翻譯方法,即刪去不符合目標語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以避免譯文累贅。增譯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三、轉換法:指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目標語的表述方式、方法和習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句型和語態等進行轉換。具體的說,就是在詞性方面,把名詞轉換為代詞、形容詞、動詞;把動詞轉換成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把形容詞轉換成副詞和短語。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語變成狀語、定語、賓語、表語;把謂語變成主語、定語、表語;把定語變成狀語、主語;把賓語變成主語。在句型方面,把並列句變成復合句,把復合句變成並列句,把狀語從句變成定語從句。在語態方面,可以把主動語態變為被動語態。
四、拆句法和合並法:這是兩種相對應的翻譯方法。拆句法是把一個長而復雜的句子拆譯成若干個較短、較簡單的句子,通常用於英譯漢;合並法是把若干個短句合並成一個長句,一般用於漢譯英。漢語強調意合,結構較鬆散,因此簡單句較多;英語強調形合,結構較嚴密,因此長句較多。所以漢譯英時要根據需要注意利用連詞、分詞、介詞、不定式、定語從句、獨立結構等把漢語短句連成長句;而英譯漢時又常常要在原句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主謂連接處、並列或轉折連接處、後續成分與主體的連接處,以及意群結束處將長句切斷,譯成漢語分句。這樣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語語序,順譯全句,順應現代漢語長短句相替、單復句相間的句法修辭原則。
五、正譯法和反譯法:這兩種方法通常用於漢譯英,偶爾也用於英譯漢。所謂正譯,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同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所謂反譯則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反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正譯與反譯常常具有同義的效果,但反譯往往更符合英語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因此比較地道。
六、倒置法:在漢語中,定語修飾語和狀語修飾語往往位於被修飾語之前;在英語中,許多修飾語常常位於被修飾語之後,因此翻譯時往往要把原文的語序顛倒過來。倒置法通常用於英譯漢, 即對英語長句按照漢語的習慣表達法進行前後調換,按意群或進行全部倒置,原則是使漢語譯句安排符合現代漢語論理敘事的一般邏輯順序。有時倒置法也用於漢譯英。
七、包孕法:這種方法多用於英譯漢。所謂包孕是指在把英語長句譯成漢語時,把英語後置成分按照漢語的正常語序放在中心詞之前,使修飾成分在漢語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飾成分不宜過長,否則會形成拖沓或造成漢語句子成分在連接上的糾葛。
八、插入法:指把難以處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號、括弧或前後逗號插入譯句中。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筆譯中。偶爾也用於口譯中,即用同位語、插入語或定語從句來處理一些解釋性成分。
九、重組法:指在進行英譯漢時,為了使譯文流暢和更符合漢語敘事論理的習慣,在捋清英語長句的結構、弄懂英語原意的基礎上,徹底擺脫原文語序和句子形式,對句子進行重新組合。
十、綜合法:是指單用某種翻譯技巧無法譯出時,著眼篇章,以邏輯分析為基礎,同時使用轉換法、倒置法、增譯法、省譯法、拆句法等多種翻譯技巧的方法。

⑨ 文言文翻譯技巧和方法

一、 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 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嬰」、「晏子」等不用翻譯。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語氣助詞,可不譯,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討沒趣。」(《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連詞,可不譯,整句意思是「子猷與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如《桃花源記》中「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一詞是「妻子、兒女」的意思;(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語時了不悲」,翻譯為:(子猷)說話時候完全不悲傷。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聞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裝,賓語前置句,意思是「為什麼」。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子猷問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對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弧,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句子流暢,再行擱筆。 三、中考文言文翻譯方法十字訣例析 隨著《語文新課程標准》的全面實施,中考文言文翻譯也隨之有了根本的改革,絕大多數的試卷都增加了直接翻譯題型。這既能考察學生對實詞、虛詞、不同句式、古代文化常識和句子間語意關系的掌握和領會,又能考察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這比以往的選擇題型,難度加大了許多。因此,要做好文言文翻譯題,就必須掌握必要的方法 (一)增。就是增補,在翻譯時增補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弧。 1、增補原文省略的主語、謂語或賓語。例1:「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譯句:「(桃源中人)一見漁人,大為驚奇,問他是從哪裡來的。」例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後省略了謂語「鼓」,翻譯時要補上。例3:「君與具來。」「與」後省略了賓語「之 」。 2、增補能使語義明了的關聯詞。例:「不治將益深」是一個假設句,譯句:「(如果)不治療就會更加深入」。 (二)刪。就是刪除,凡是古漢語中的發語詞、在句子結構上起標志作用的助詞和湊足音節的助詞等虛詞,因在現代漢語中是沒有詞能代替,故翻譯時無須譯出,可刪去。例1:「夫戰,勇氣也。」 譯句:「戰斗,靠的是勇氣」。「夫」為發語詞,刪去不譯。例2:「孔子雲:何陋之有?」譯句:「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之」為賓語前置的標志,刪去不譯。例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譯句:「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很久不存在了。」 「也」為句中語氣助詞,起到舒緩語氣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在翻譯時,完全可以去掉。 (三)調。就是調整,在翻譯文言文倒裝句時,應把古漢語倒裝句式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才能使譯句通順。這就需要調整語句語序,大體有四種情況: 1、前置謂語後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調成「汝之不惠甚矣」。 2、後置定語前移。例: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可調成「能面刺寡人之過群臣吏民」。 3、前置賓語後移。例:「 何以戰?」可調成「以何戰」。4、介賓短語前移。「 還自揚州。」可調成「自揚州還」。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物名、人名、官職、地名等,在翻譯時可保留不變。例:「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譯句:「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到巴陵郡做太守。」「慶歷四年」為年號,「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擴。就是擴展。 1、把文言文中的單音節詞擴為同義的雙音節詞或多音節詞。例:「更若役,復若賦,則如何?」譯句:「變更你的差役,恢復你的賦稅,那麼怎麼樣呢?」「役」、「賦」擴展為雙音節詞。 2、對於一些緊縮復句或言簡義豐的句子,在翻譯時,要根據句義擴展其內容,才能使意思表達清楚。例:「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譯句:「使敵人降服,讓遠方的人歸附,招撫誰,誰會不來呢?」 (六)縮。就是凝縮,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實用繁筆,在翻譯時應將其意思凝縮。例:「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譯句:「(秦)有吞並天下,統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即直譯,就是指緊扣原文,按原文的詞句進行對等翻譯的今譯方法。對於文言文的實詞、大部分虛詞、活用詞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譯的,否則,在考查過程中是不能算作準取得翻譯。例:「清榮峻茂,良多趣味。」譯句:「水清,樹茂,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八)意。即意譯,就是指在透徹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為體現原作神韻風貌而進行整體翻譯的今譯方法。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辭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譯的要恰當處理,將其意譯。 1、互文不可直譯。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錯而又相互補足,交互見義並合而完整達意。例1:「秦時明月漢時關」譯句:「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例2:「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譯為:「將軍和壯士身經百戰,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而歸。」 2、比喻。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譯為「金子修築的城」或「金屬修築的城」,可譯為「鋼鐵般的城防」或「堅固的城防」。 3、借代。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萬鍾於我何加焉」中的 「萬鍾」代高官厚祿等。「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中的「黃發」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主要是避諱。如把國王的死說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說成「填溝壑」,還有把上廁所說成「更衣」。 (九)替。就是替換, 1、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把古詞替換成同義或近義的現代詞或片語。例1:「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這句中的「愚」,要換成「我」;「悉」,要換成「都」;「咨」,要換成「商量」。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換成「出身卑微,見識短淺」。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結構替換成現代詞或結構。例:「然則……」:換成「 既然這樣,那麼……」;「何以………?」換成「 根據什麼……」。 (十)選。就是選擇,文言文中一詞多義,一詞多用的現象很常見,因此要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才能使句子正確。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兵」是一個多義詞,它有「兵器;士兵、軍隊、軍事、戰爭」等義項。例句中的「兵」翻譯時應選擇「兵器」。 為便於同學們記憶,特將文言文的翻譯方法編成一段順口溜: 文言語句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 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 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譯規律, 碰見虛詞因句譯,領會語氣重流利。 「增、刪、調、留、擴、縮、直、意、替、選」是中考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在具體運用時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幾種方法結合在一起的,我們要根據表達需要靈活運用。 四、文言文翻譯的要求 (一)文言文翻譯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准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二)文言文翻譯的原則 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後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譯「四重奏」 最近兩年高考對文言文翻譯的考察由選擇正誤改為筆譯。這就增加了答題難度,而且所出試題均出於課外,彷彿無跡可求,無從下手。其實,還是可以講究一點技巧,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奏一曲美妙的「文言文翻譯四重奏」: 1. 翻譯要注意補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現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語、省略謂語動詞、省略介詞、省略賓語等。在大家做翻譯題時,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補充完整,否則譯文易句意不清、不通。 2. 翻譯要注意調整語序。文言文中變式句時常出現,有主謂後置、定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賓語前置等四種類型。翻譯時調整好語序,才能便於翻譯,否則譯文易顛三倒四,給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感覺。 3. 翻譯要注意活用現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實詞可以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臨時改變它的詞性和用法,這就是活用。主要有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用作動詞,名詞作狀語等。翻譯時要抓住詞語的臨時含義。 4. 翻譯要抓住關鍵詞,聯系語境,重點突破。在文言文閱讀中,有些句子往往因為個別詞而影響全句的理解。這個詞就是一個關鍵詞。對於它,我們要聯系語境去理解、參悟。 綜上所述,文言文翻譯,只要平時努力,並注意以上四點,加以靈活掌握,要翻譯正確是不難的。 五、文言文翻譯得分點把握技巧 「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列入高考考試范圍,對這一知識點的考查,最大的可能是在翻譯題中體現,因此,如何做好文言文翻譯題已成為考生們關注的焦點。 1、看詞性——從詞類活用現象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它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語法現象,主要有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的活用。翻譯時,對活用的詞要善於通過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來確定它的詞性及詞義。 2、觀句式——從文言句式特點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文言句式已納入高考考查范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點,特別要掌握好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賓語前置句。而這些句式一般說來都有語言標志,因此,可以通過對這些語言標志的識別,來判斷它們是屬於哪種句式特點。 3、悟詞義——從關鍵實詞意義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所謂關鍵實詞,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關鍵意義的、解釋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或有多個義項的詞語。句子中的關鍵實詞,以動詞最多,形容詞、名詞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 4、辨用法——從主要虛詞用法方面把握 備考對策:虛詞是句子構成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試大綱18個文言虛詞中經常考的有「而、以、於、因、用、乃、其、為、則、之」等,考前應當注意把它們的用法進行歸納並強化訓練以加深印象。翻譯時,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注意上下文的關系,注意意思的銜接和連貫。 所以,在文言文翻譯中,一定要注意通過看詞性、觀句式、悟詞義、辨用法等方法,敏銳地發現這些得分點並准確地把它們翻譯好,翻譯得通順流暢。這樣,才能在文言文翻譯中得到高分。

⑩ 英語作文翻譯方法和技巧

英語作文翻譯方法和技巧

英語作文翻譯中,雖然是屬於不同的語言體系,各自有各自的行為習慣以及表達習慣,但是在這種表達習慣中都是以實表虛或者是以虛表實的習慣。那麼在進行英語作文翻譯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有些詞在字典上找不到恰當的詞意。只能生搬硬套會導致譯文非常難懂,甚至原文的意思不一樣,造成誤解。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理解原文的基礎上,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選擇最為貼切的漢語詞語進行表達。

在進行英語作文翻譯時,只有根據原文特定的語言環境結合上下邏輯關系以及搭配習慣和感情色彩翻譯,充分考慮英漢語言的差異性、抽象表達和具體形象的內涵,才能夠將不同的詞義選出最確切的意思,找出符合漢語習慣的表達形式。在進行選擇翻譯的時候,可以選擇合適的翻譯公司,為你帶來專業化的服務,一定先了解公司的實力,隨著國際市場的發展,翻譯公司不斷增加。由此可見,無論是英語作文翻譯還是中文翻譯英語都是需要選擇專業的.翻譯公司只有專業的翻譯公司才能給你帶來全心全意的服務,減少翻譯不專業的問題,讓客戶享受更加專業的服務體驗。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在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之間進行轉化時,把握一些翻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助於我們對語言本身的掌握和理解。本文對英語翻譯的方法和技巧予以分析,旨在拋磚引玉,幫助學生掌握和積累各種英語翻譯表達法,培養英語交際能力,提高英語綜合水平。

在做翻譯過程中把握一些翻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則有助於我們對語言本身的掌握和理解。在平時的翻譯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問題,會涉及到翻譯的方法和技巧。為了有助於讀者和學習者對英語的學習和理解,具體的講,我們要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翻譯方法和技巧,這些方法和技巧對於掌握英語翻譯是十分必要的。

一、直譯法

所謂直譯,就是在譯文語言條件許可時,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存在著許多共同之處,許多英語句子的翻譯完全可以採取直譯的方法,這樣可以獲得一舉兩得之功效,既保持了原文的結構,又正確表達了原文的內容,做到了原汁原味地重現原文的意境。

例1:Youthisnotatimeoflife;itisastateofmind.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例2:adropintheocean滄海一粟

例3:Knowledgeispower.知識就是力量

二、增譯法

增譯法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同時,在翻譯時還要注意增補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沒有明言的詞語和一些概括性、注釋性的詞語,以確保譯文意思的完整。總之,通過增譯,一是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二是保證譯文意思的明確。

例5:.

所有現金紅利,均須繳納所得稅。(根據漢語行文習慣,增加動詞)

三、詞類轉換法

轉換法指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目標語的表述方式、方法和習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句型和語態等進行轉換。英語中很多由動詞轉化而成的名詞、以及動名詞、非謂語動詞等,譯成漢語時可將它們轉換成動詞,這類用法在實踐中出現很多。

例6:

'.

作者在文章中,對人類疏忽自身環境作了批評。(形容詞轉名詞)

例7:

.

孩子們看電視過多會大大地損壞視力。(名詞轉動詞)

四、正譯法和反譯法

正譯法和反譯法兩種方法通常用於漢譯英,偶爾也用於英譯漢。在理解英文詞彙原始意義的基礎上,翻譯時可根據漢語的習慣按引伸義譯出;或用反義詞語譯出,即所謂的正文反譯、反文正譯。所謂正譯,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同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所謂反譯則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反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

例8:無論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維敏捷的學生。

.(正譯).(反譯)

五、拆並法

拆並法是兩種相對應的翻譯方法。拆句法是把一個長而復雜的句子拆譯成若干個較短、較簡單的句子,通常用於英譯漢。這是由於在語法習慣上,英語多採用長句。合並法是把若干個短句合並成一個長句,一般用於漢譯英。這是由於漢語表達不太注重語言方面的層次性和邏輯性,幾層意思經常揉和在一起在一個層次表達出來。而英語比較注重語言層面的條理性,通常會通過斷句、代詞、連詞等語言手段來體現。可採用一種分段式翻譯技巧,即將原英文句子分成若干意義相關的短語成分,將每段短語用漢語譯出後用逗號隔開,再根據漢語習慣表達法稍作前後搭配安排即可。

例11:.

他住在一個小鎮里,對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簡單句拆譯)

例12:

.

我要感謝你們無與倫比的盛情款待,中國人民正是以這種熱情好客而聞名世界的。(在定語從句前拆譯)

語法是語言的普遍性規則,有語法概念,才能舉一反三,並可根據語法判斷錯誤。但語法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既然它是語言的普遍性規則,那麼當語言產生變遷時,語法也隨之修正了。因此要判斷文法的正確與否,應當以是否符合當代的語言表達方式為准。

六、文中的銜接手段

在英語翻譯實踐中,漢英兩種語言的部分語篇銜接手段在使用中各有特點,漢語更常用原詞復現和省略,而英語則更常用照應和替代。此外,在語篇銜接中,漢語的單復數概念往往不明確,在漢譯英時譯者如果有意識地使用單復數來加強句子內部的聚合力,將有助於澄清一些原本模糊的譯文結構。例如:

例14:本市有進出口經營權的所有企業在進行國際運費費用結算時必須使用“統一發票”。

1..

2.rexport.

在譯文1中,authorized前有兩個名詞,都有可能成為前置定語。而thatareauthorized,只可能與復數Allenterprise銜接,因此譯文2准確無誤。

七、意譯和音譯

中文的名稱在英語中能找到對應的詞語時用意譯法,否則用音譯。如“葛藤粉”譯為Kudzuvinepowder,“竹蓀”指小竹筍的頂端部分,譯為tenderbambooshoots。中文名稱在英語中找不到對應的詞語時用音譯法。如“蕎頭”楊桃”等,都用音譯法。地名也有音譯,如“百花洲”不必譯為hundredsofflowersislet,譯為Baihuazhou即可。有些名稱意譯、音譯均可。如“豆腐”,源自中國,意譯為beancurd,音譯為toufu。

八、國俗意義與品牌翻譯

翻譯產品說明書,自然會涉及到商標品牌。翻譯商標品牌時,要注意商標詞語的國俗語義。國俗語義是語義民族性的一種表現,它反映使用該語言的國家的歷史文化和民情風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由於各國的文化背景和民情風俗不同,所以同一詞語在不同的文化中會有不同的國俗語義,甚至發生語義沖突。

九、省略

省略是指原文中某些詞在譯文中省略不譯,只要並不影響意義的完整。如:上面講的漢語“量詞”,譯成英語時則可以省略;又如:英語中大量使用物主代詞而漢語中往往省略不用。

例15:

ventfromreoccurrence.

應考慮採取預防性措施,防止類似事件重演。

翻譯是一門技巧,也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它涉及到譯者對兩種語言的熟練程度和水平,是語言綜合技能的體現。培養讀者、譯者的英語翻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上文的介紹和論述,通過訓練,譯者可以掌握英語詞彙、英語句型等翻譯方法和技巧,綜合英語水平提高了,才能增強閱讀和理解能力,提高翻譯水平,使譯文自然流暢,達到“譯文正確、表達清楚”的基本要求。相信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和鍛煉,譯者的英語翻譯水平一定能日新月異。

;
閱讀全文

與翻譯方法和翻譯技巧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創造與魔法新手快速刷經驗方法 瀏覽:615
蘋果主頁按鈕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0
如何成為牛人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373
思力華的使用方法 瀏覽:764
扒胎機的使用方法教程 瀏覽:39
最簡單的查找器製作方法 瀏覽:655
latoja使用方法 瀏覽:484
故事啟發的教學方法 瀏覽:574
都有哪些種植的方法 瀏覽:549
企業分析法是選股的方法嗎 瀏覽:110
Wto分析方法內容 瀏覽:745
圖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404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5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3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1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6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4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11
簡單萬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視頻教程 瀏覽:865
兒童痣治療方法 瀏覽: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