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剖腹產後排氣為什麼有人快,有人慢除了喝蘿卜湯,哪種方法更有效
有幸,經歷了兩次剖腹產。
其中的心酸,相信經歷過的媽媽們,只有苦笑的份,
因為那個痛,真的是終身難忘。
第一次剖腹產的時候,
6個小時內平躺,不能枕枕頭。
6個小時後,麻葯基本上都已經過去了,
可以翻身,但我當時疼啊,
懶得翻。
但可以喝水了。
當時,不覺得餓,只是渴,於是我喝了不少水。
當然,有導尿管,尿的時候自己是沒感覺的。
24小時過去之後,就要拔尿管下床走動了。
第一次生寶寶的時候,對剖腹產沒有經驗,
護士說讓下床之後,我媽把床給我搖起來半躺,
我自己猛然起身,當時那個疼啊,一輩子難忘,
眼淚立馬就下來了。
不過還好,可能是因為起身猛,一下就放屁了。
這之後,就可以吃飯了。身體也一天比一天好,
恢復的不錯。
第二次剖腹產有了第一次的經驗,
24小時後第一次下床,我就謹慎了很多,
不敢隨意起身了,
靠老公的幫忙,我才勉強起來。
但一直30多小時了還沒排氣。,
幸好一直在輸液,也不怎麼覺得餓,。
後來,感覺到餓了就喝了一點小米粥。
護士讓我下床多走動才能快速排氣,
雖然疼,但也堅持下床溜達。
這樣沒多久也就排氣了
這之後就可以吃飯。
菁媽還記得從手術室把8斤的菁菁拿出來後,回到病房,護士來查房除了測體溫之外問的不是自己痛不痛, 而是放屁了沒有,餓不餓?
這話可是大有學問,剖腹產是腹部手術,我們麻醉用的是腰麻,也就是蛛網膜下腔麻醉,只有腰部以下失去知覺,我們的意識是非常清醒的,而這個麻醉會讓我們整個腹部,不但只是沒有痛覺,還會讓我們的胃腸的 蠕動基本停止 。
而護士部放屁沒有主要是了解胃腸有沒有醒過來,放鬆了說明胃腸的蠕動已經開始了,而問餓不餓時,如果覺得餓說明胃腸的消化液也開始分泌了,所以我們才會覺得餓。
一般來說剖腹產術後 6小時嚴格禁食 ,連水都不能喝的。胃腸不蠕動,吃下去喝下去只要堆積在裡面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
菁媽記得當時自己是產後當天晚上就排氣了,第二天就大便了,而隔壁床一個媽媽也是剖腹產卻是第二天晚上才排氣。所以排氣有快有慢。
主要是用為什麼同樣的一個胃,有些人吃得多,有些人吃得少。為什麼同樣的麻醉有些人打三支都沒感覺,有些人半支就沒知覺了。所以人體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器官,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釋的。反正就是排氣後才可以吃東西。
1、蘿卜湯
熟的蘿卜可以益脾和胃,消食下氣,建議剖腹產6小時後可以考慮用蘿卜湯來促進排氣,益脾和胃,消食下氣,
有相關的研究發現:剖宮產術後服用白蘿卜湯有利於縮短肛門排氣時間,而且還可以促進乳汁分泌,效果優於食用一般流質飲食.
蘿卜湯是從裡面腸道著手促進排氣。
2、盡快下床
一般剖腹產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菁媽當時上午剖腹產晚上就已經上床了,所以晚上就排氣了。
下床運動時胃腸道也會慢慢的恢復蠕動。
3、不能下床在床上活動一下
比如翻身,比如動動腳。
話題:你剖腹產後幾時排氣?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解答問題,剖腹產後6個小時,是嚴格進食的,因為在這個時間內,麻醉葯物效的作用並沒有完全消除,此時進食,可能會導致寶媽嗆咳、嘔吐甚至食物誤進氣管的風險。
剖腹產後想要盡快排氣多喝蘿卜湯可以嗎?
可以的,在剖腹產後喝蘿卜湯可以有通氣的效果,但是這個方法也不一定適合所有的產婦。
剖腹產後想快點通氣,除了喝蘿卜湯,還要盡早下床活動,剖腹產後的產婦雖然沒有順產產婦那麼快就可以活動自如,但是,一般術後24小時,就可以在家人的幫扶下,下床走幾步,或者站立幾分鍾,這有利於腸胃蠕動,盡早通氣放屁。
對於實在無法下床的產婦,可以在床上適當做做翻身運動,挺挺腰扭扭屁股,既有利於盡快排氣,還能減少腸粘連和靜脈栓塞的幾率。
剖腹產後6-8小時,雖然媽媽還沒有排氣,可以適當飲水,米湯等清淡易消化的流食。但是要注意不食用易產氣的食物,如豆類、牛奶等。 至於有的產婦通氣快有的通氣慢,這與手術時的情況、個人的體質、胃腸功能以及是否早下床活動有關。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產科醫生每天查房,看到剖腹產術後的寶媽第一句話就問:怎麼樣,通氣了嗎?有些媽媽懵懵的還有些不明白,醫生乾脆就說,放屁了嗎?而且還會一再叮囑,要等放屁後才能吃飯哦。
因為剖腹產的手術過程中,腸道是緊鄰子宮,在切開子宮取出胎兒的操作過程中,腸道很容易受到刺激,腸蠕動就會減弱,一般術後需要24-48小時,腸道功能才能慢慢恢復。
手術後腸道通氣後放屁,一方面可以確認手術中沒有誤傷到腸道,另一方面也是腸蠕動恢復的標志,說明可以從半流質食物慢慢過度到正常飲食了。
剖腹產術後腸道通氣的時間有的人很快,有人慢,和個人體質有一定關系,但是更多的原因還是方法要用對。
1、盡早下床活動:活動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
手術後,麻葯勁一過腹部傷口會疼,還插著導尿管,真的是需要寶媽們咬牙才能堅持活動。
術後6小時,可以從簡單的床上翻身活動開始,慢慢適應以後,靠床坐起身。等到24小時後,拔除尿管尿袋就可以下床站立幾分鍾或者慢走幾步,很多人麻醉後會有一些眩暈不適,最好旁邊有家人扶著,以免摔倒。
拔除尿管後一定要盡早下床自己小便,以免尿瀦留也會影響腸道通氣。
2、按摩腹部:可以在產婦的卧床休息時,自上向下輕輕按摩腹部,按摩時注意避開剖腹產傷口。
按摩不但能促進腸蠕動,還有利於子宮、陰道排出積血。
3、足底熱敷 :足底熱敷按摩也是加速腸道排氣的一個好方法,用熱毛巾熱敷在產婦的足底,同時配合一定的按摩對促進剖腹產後排氣具有很好的效果,每次大概熱敷10分鍾即可。
朋友說自己剖腹產的過程不是疼而是餓,因為手術前就被通知要進食最少6個小時,不過最好禁食8個小時,然後自己8個小時沒有吃東西,生產之後為了盡快排氣也不讓吃東西,只有排了氣之後才能吃東西,但是肚子空空如也,加上剖腹產手術本身腸道就蠕動很慢,所以自己過了6個小時都沒有排氣,最後打掃房間的阿姨說可以喝點米湯里的湯,別吃東西,這自己才排了氣。所以自己在餓了十幾個小時之後才排氣,感到餓的不行。
孕期便秘嚴重會影響排氣
如果孕期便秘嚴重,本身腸胃蠕動就慢,那麼產後腸胃蠕動只會更慢,相反整個孕期多吃水果和蔬菜,本身便秘不嚴重的孕婦,因為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腸胃狀態,通常在產後也能夠做到盡快的排氣。
排氣太慢可能是方法用錯了
剖腹產需要排氣是因為在腹腔打開的過程中,腹腔內的器官醫生會手動的放到位,刺激到腸腸壁,加上麻葯的副作用本身會抑制腸胃蠕動,所以會再次加重腸道的蠕動。很多人為了排氣就開始喝蘿卜湯,但是蘿卜湯也是因人而異,有的人有用,有的人作用不大。 因為蘿卜水對腸胃刺激很大,有時候反而會起相反的作用,影響產後排氣。
第一,下床運動
剖腹產平躺6個小時之後醫生會建議下床運動,很多產婦因為疼痛會拒絕下床,但是下床運動有利於促進腸胃蠕動,而且是最有用見效最快的辦法,因為整個身體動起來本身會刺激腸道蠕動,如果因為疼痛不能下床,沒有辦法可以選擇在床上多翻身來刺激腸道蠕動。 正常情況下,運動得越早的產婦排氣也會越早。
第二,嚼口香糖促進排氣
美國科學家曾經公布過一項研究報道,患者在接受了腸道手術之後,嚼口香糖有利於腸道功能的恢復。
簡單說,就是用咀嚼的動作騙過大腦,讓大腦以為進食而給腸胃下達命令,「欺騙」腸胃開始工作。
第三,喝米湯+腹部按摩
如果喝蘿卜湯沒有效果,可以試試喝米湯,沒有排氣前不能進食指的是半流質和固體食物,可以少量的喝一些米湯,米湯可以補充身體水分,而且不會增加腸胃負擔,可以多次少量的來喝。
在不增加腸胃負擔的同時配合用手來按摩肚臍,順著肚臍順時針來進行按摩,一次15分鍾,一天可以多按幾次。
很多人認為沒有排氣前完全不能進食,其實可以少量進食易消化食物,比如米湯,前提是不增加腸胃負擔, 當時去醫院看望朋友,護士也建議可以少喝點米湯,可以幫助排氣。
沒有排氣前半流質和固體食物是不能吃的,除此之外含蛋白質,高營養類的食物是堅決不能吃的,會加重腸道負擔,引起腹脹腹痛。
除了以上三個方法,還有很多民間偏方,比如喝芝麻油,這些方法最好咨詢醫生之後再開始使用。
2020年如何給寶寶起個「鼠你最聰明」的好名字?每天都有父母希望給寶寶起個會讀書的名字,也就是能夠考高考狀元的名字,那麼如何才可以起個鼠你最聰明的名字呢,林宏圖起名老師分享如何給寶寶起個好名字。
B. 如何能夠讓手術後病人盡快排便通氣
手術後加速通氣的方法,首先是建議早期下床活動,避免劇烈運動,要保證切口的安全,可以用熱水袋局部熱敷腹部,避免燙傷皮膚,如果不是消化道的手術,可以口服一些促進腸蠕動的葯物,如嗎丁啉,橘櫞酸莫沙必利,也可以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大便的性狀。如果是腸道的手術,那麼還是建議早期適當的運動,熱水袋熱敷腹部,可以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蠕動。
另外一種方法是,建議咀嚼口香糖或者適當喝點蘿卜湯,但是蘿卜湯不要放任何調料,直接清水煮就好。蘿卜既有一定的通氣作用,也可助腸胃提前恢復,進行排氣。當然,由於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這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綜上所述,患者做完手術後,等到放屁後才可以進食,其實是對腸胃健康的負責,家屬不要因此而操之過急。
C. 做完手術之後肚子裡面脹氣,該怎麼做才能快速消除呢
麻醉後麻醉葯物尚沒有完全代謝,抑制了腸道蠕動,所以術後早期下床活動,從而促進腸蠕動恢復快速排氣,恢復排氣功能;腹腔嚴重感染形成的炎症性腸梗阻,要禁食。必要時胃腸減壓,配合使用生長抑素抑制腸液分泌,也可以配合中醫療法比如針灸,從而促進腸道快速的恢復排氣功能。
D. 手術後如何快速通氣
闌尾炎手術後肛門排氣後當日可以進半流食如米粥,肉、蔬菜湯,純牛奶等,以清淡量少為主,進食後無不適第2天可加量,增加些新鮮水果、魚肉、雞肉等,進食後要適當活動,如無腹脹5到7天可以進軟食。
E. 手術後吃什麼通氣快
你好,術後腹脹,通氣可以喝白蘿卜湯,適當下地活動,促進排氣
F. 手術後如何快速通氣
手術後6小時之內不能移動和飲水,過6小時後就盡早活動,可以嘗試翻身甚至起床,那麼就會更早通氣了,需要適當活動後腸蠕動恢復正常後才能正常進食。
G. 手術後用什麼方法排氣快
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提高,外科手術已經是非常常見的治療手段了,外科手術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比如急性闌尾炎、子宮肌瘤剝除術等等,外科手術治療時間短、預後較好、不需要長期服葯的特點,成為很多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法。
對於做過手術的人來說,尤其是腹腔手術,最難過的除了術前禁食禁水的過程,術後排氣也是比較痛苦的過程,如果術後排氣不順利,除了腹脹難耐之外,也影響疾病的恢復,所以,術後排氣是很重要的過程,那麼,我們需要怎麼做才能更快的排氣呢?
首先,盡早的下床活動,比如對於腹腔鏡手術後的患者來說,術後第二天就可以輕微的下床活動了,這時候不要因為術後刀口的不適而長時間躺在床上,下床活動能夠更快的刺激胃腸蠕動,使體內氣體更快排出,減輕腹脹等症狀,還能夠預防靜脈血栓等並發症。還可以在不觸碰刀口的情況下,輕輕按摩腹部,力度一定要輕柔,這樣也可以促進排氣。
其次,如果下床活動排氣仍舊不順利,或者不能夠下床的病人,可以配合使用開塞露,我們都知道,開塞露具有潤滑腸道,治療便秘的作用,所以,在通便的同時,氣體也會隨著排出,對排氣具有比較好的效果。
當然,如果能夠通過自身調節能夠成功排氣的話,盡量不使用外力干預的方式,這樣有助於腸道蠕動的恢復,所以說,盡量通過下床活動,輕輕按摩腹部的方式來促進排氣。
本期答主:陳泳淼,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 健康 知識。
什麼是造成術後排氣延遲的主要原因?找到原因,解決它就夠了。
排外疾病原因,麻醉時間長短和手術方式及時間長短是決定術後排氣快慢的主要因素。
目前最熱門的一個概念就是ERAS( 加速康復醫學或者快速康復醫學),它就是要解決術後不適,術後恢復時間長,住院時間長的問題,讓患者在較舒適的情況下快速治療出院。
一次性穿刺套件
麻醉時間長短取決於兩個主要問題 , 第一是手術時間長短 ;第二是麻醉管理水平 。麻醉管理就是麻醉醫生的重要任務,選擇最合適的麻醉方式(多採用復合麻醉),最優的使用阿片類葯物,維持術中生命體征平穩。術後採用多模式鎮痛,個性化鎮痛,保證患者術後無痛或者輕微疼痛,讓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下床活動越早胃腸道蠕動會越好,排氣時間會大幅縮短。
穿刺套件是反復消毒的
手術方式及時間,微創手術大多可以減輕患者痛苦,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創傷痛苦 。 但是縮短手術時間最決定性的因素是 外科醫生的外科操作水平 。 現在外科醫生分工越來越精細,越大的醫院外科醫生越不需要會做各類手術 , 只要把自己一畝三分地做好做精就是大咖。我曾見過一個外科醫生能把腹腔鏡膽囊手術做到極致,他完全不需要做別的手術,病人排隊等他手術。 而有些醫生腹部哪個地方手術都做,但是沒有 一個地方做精緻了。 手術時間是決定是否快速排氣的決定性因素。
舉例說明, 一個單純性膽囊息肉手術,如果外科醫生能在30分鍾內做好手術,並且不出血,不泄漏膽汁,不損傷周圍臟器。麻醉醫生在40分鍾內蘇醒病人,術後良好鎮痛,減少阿片類葯物使用量。根據情況術後當日下床活動,當天排氣,那麼患者完全可以做到三天出院。當然其他相關的輔助排氣手段也可以加速排氣。比如針灸,按摩,電刺激等等。
膽囊鈦夾
排氣就是提示胃腸道蠕動正常,可以吃喝了,能吃就能加速癒合。一個小小的排氣提示的卻是大問題。這是ERAS 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謝謝邀問!
術後盡快排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為什麼呢?
「排氣」是醫學術語,它的俗稱叫「放屁」或「打屁」。
無論哪一類手術,都得麻醉才行。因麻醉導致了胃腸道蠕動受抑制,那麼,術後腸腔內積氣不能排出,會引起腹脹。如果腹脹進一步發展,會使膈肌升高,從而影響呼吸及循環功能;同時,會對胃腸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癒合產生巨大影響!所以,術後得盡早恢復排氣!
那麼,怎麼做,才能盡快恢復術後排氣呢?
1.如果患者術後情況允許,可盡早下地,在床旁站立、扶床沿略微活動或來回緩緩走動,能促進腸蠕動;
2.如果情況不允許下地,那麼可酌情採取床上翻動身體,或半卧位或半坐位或坐位,可以促進腸功能恢復;
3.同時,可以輔以腹部熱敷;或者非腹部手術者,可輔助腹部順時針向輕柔按摩,也可促進腸蠕動;
4.可以配合使用促進腸蠕動的葯物,如新斯的明針劑肌肉注射或足三里穴位注射;
5.要求絕對平位卧床者,可採取放置持續胃腸減壓管,放置肛管,以及高滲液低壓灌腸等,亦可有助於排氣。
根據病情,經以上方法及時處置,均能較快恢復術後排氣!
說到術後排氣我也是因為闌尾炎發作住院的時候才明白為什麼手術之後要排氣,首先說明一下我的闌尾炎是採取的保守治療,並未開刀手術,知道的原因是和我同病房的病友,是因為闌尾炎穿孔進行的手術,手術之後醫生和護士就叮囑病友告訴他,先不要吃東西也不要喝水,等什麼時候排氣(放屁)了什麼時候再開始進食。
當時就好奇的問了一下醫生,為什麼闌尾炎術後需要排氣才可以進食?當時醫生跟看小怪獸一樣看著我,可能是很少有人像我這樣會問這種問題吧,他可能覺得反正也快到午休了就很有耐心的回答了我這個小怪獸的問題。
因為腹部手術的患者在術後會產生脹氣,而術後的患者是需要通過營養吸收來恢復體質的,這個時候如果不排氣的話就會推遲進食時間,對患者術後的恢復是沒有好處的。而在手術的時候因為麻醉的影響,手術操作的直接刺激等等都會產生腹部脹氣,因為麻醉葯的原因,患者腸道的蠕動變得很慢,如果排氣了就證明患者的腸道已經開始正常的蠕動,恢復「年輕態」,這時候醫生也就放心了。
術後加速排氣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 使用足底熱敷,這樣可以刺激患者的相應反射區,是術後的排氣提前。
2. 下床走動,不要特別的快,慢慢的走就可以,微微出汗了就停下來休息一會,不要心急。
3. 熱敷肚子,用熱度刺激胃腸的反應,但是要注意燙傷。
4. 個人覺得比較難忍耐,就是用手輕輕的順時針揉肚子。
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們每天早上查房問的最多的就是,你排氣了嗎?你放屁了嗎?有醫生戲稱,一屁值千金。
正常的情況下,人的胃腸道是在不斷蠕動的,將吃進去的食物從胃往小腸和大腸裡面排,排氣就是我們所說的放屁,排氣代表胃腸道開始蠕動了,胃腸道功能開始恢復了,可以開始進食了。
為什麼手術後不會立即排氣?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麻醉葯會抑制胃腸道功能
麻葯對胃腸道功能是有影響的,這也是為什麼手術前要禁食的原因之一,因為術後你的胃腸道功能會受到抑制,如果手術之前吃東西,術後會出現腹脹,患者會很難受。
第二,胃腸道手術也會影響腸道的功能
胃腸道手術,例如胃癌手術,腸癌手術等等,術中都會牽拉腸管,甚至切除部分腸管,這些都會抑制胃腸道的功能。
手術後用什麼方法排氣快:
第一,盡早的開始翻身和活動
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早的開始翻身和下床活動,一般術後第二天就可以在床上翻身,越早下床活動越好,有利於胃腸道功能恢復。
第二,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人體內的很多電解質,例如鈉離子,鉀離子和鈣離子,都對維持胃腸道的功能有重要作用,如果這些離子缺乏,會抑制胃腸道的功能。所以,術後需要抽血化驗,檢測這些離子的水平。
第三,中醫中葯和針灸
中醫中葯和針灸對於調節胃腸道功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針灸刺激足三里等穴道,會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
歡迎留言咨詢,更多醫學科普,請關注我。
術後什麼方法排氣快呢?
1,如果能下床,最好堅持下床活動活動,再用熱水泡泡腳,這樣可以恢復腸功能。2,用手輕輕地順時針方向按摩肚臍周圍。3,可以用中葯番瀉葉泡水喝。4,也可以肌注促進胃腸蠕動的葯物,如新斯的明。術後排氣了,就可以解決「餓」的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祝早日康復。
謝謝邀請。如果剖腹產後不排氣,可盡量下床走走,多活動,聽老人說不通氣吃草果水管用,草果一定要剪了兩頭,不然沒用,放火上烤黃了,一般3個就可以,然後放一碗水煮10多分鍾,喝4一5勺就可以,如果還不管用就再喝一點,千萬不能喝太多,喝多了會拉肚子。
其實臨床當中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不需要特殊排氣的,因為只要手術順利,術後有沒有並發症的發生,胃腸的蠕動往往在1~2天左右就可以恢復,也就是可以正常排氣了。但是也有的一些特殊情況下,因為某些原因而造成,不能自主排氣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做以下處理。
首先我們也要找到不能排氣的原因,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以腹部手術之後不能自主排氣為主,比如腸穿孔,闌尾炎,胃部腫瘤,結腸癌等等。像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講3~4天左右就會恢復自主排泄功能,而且做這種手術一般它都是清醒的狀態下做的手術,所以在後期能夠下地的話,盡早下地或者是可以適當的按摩腹部,這些它都有利於患者的排氣。
再還有的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說患者昏迷,這個時候你也並不知道他是否能夠真正的排氣,但是總是會發現胃部非常的脹或者是肚子非常的膨脹,那麼在這種情況下,適當的按摩腹部是非常好的。
再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腹水相對比較大的情況下,也可能會產生腹脹的表現,這個就要對症處理,這個它並不是單純的排氣那麼簡單。
其次就是我們一定要積極的進行對症處理,一般來講,像臨床當中可以口服西甲硅油,進行促進氣體吸收的方式進行治療。這個在臨床當中也相對比較有效。
再一個就是可以適當的按摩腹部,在床上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比如說床上模擬登自行車訓練,這樣也可以有效的去增加胃腸道的蠕動,從而能夠進一步的排氣。
再一個就是可以口服相關促進胃腸蠕動類型的葯物,比如說莫沙比利等等,那麼這些也是可以有效的去促進胃腸道的蠕動。
再一個就是可以口服一些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比如說蘿卜或者是黃豆等等。
最後實在沒有辦法,就需要肛管排氣,或者是一定要給予用手將大便摳出,這樣也可以促進排氣。
當然對於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說術後的腸梗阻這種情況下也是不能排氣的,這個就要根據實際進行分析,有的還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查才能最終明確。
祝福大家都能夠身體 健康 !
「排氣」是醫學的專業術語,通常指放屁,對腹腔外科手術後的病人非常重要,我們外科醫生也比較關心患者的「屁事」,因為手術中,腸道受到刺激,腸子的蠕動會減弱。所以當手術經過1~2天後,放屁是病患恢復腸道基本功能的指標,這代表被手術影響的腸子已經開始通暢和恢復蠕動。
若患者放屁了,醫師就會請護士拔除胃管,並被允許可以開始吃流質食物了;若還沒有排氣就偷偷進食,還未恢復功能的腸子會無法承受,而產生後遺症。此外,若患者超過若48小時候還沒有排氣,就需要找醫生進行檢查處理。
排氣這件事對於腹腔手術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促進排氣的方法:
1. 選擇腹腔鏡微創手術:腹腔鏡微創手術相較於傳統手術,對腸胃道的刺激較小,而且術後恢復快,排氣時間也快。因此,目前大部分的腹腔手術,都已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
2.按摩腹部:若患者的傷口恢復良好,可以在每2~3個小時,從上而下輕輕對腹部按摩,來排除積液和促進腸胃蠕動。
3.適當下床活動:腹腔手術後視病患的體力狀況,約24小時後可在家人或護士幫助下床站立、走動,若無法下床也可在床上多翻身,促進腸道蠕動,幫助術後排氣及恢復功能。
4.改善營養情況:營養不良會造成病患,手術後恢復慢的問題,並且對於腸道排氣不利,所以一半我們會要求患者在手術前改善營養狀況,口服或靜脈注射營養制劑。
5.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腸胃道的蠕動會受電解質的影響,若腸胃道處於低鉀和低鈉的狀態,都不利於患者恢復,因此,手術後保持體內電解質平衡,有助於排氣及身體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