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內瘺靜脈狹窄如何治療方法

內瘺靜脈狹窄如何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8 15:01:43

⑴ 多圖預警:補片治療自體動靜脈內瘺狹窄一例

患者主因維持性血液透析3年,內瘺流量不佳1月入院。

內瘺物理檢查結果顯示內瘺遠端(動脈端)穿刺點搏動,肘部觸診未觸及震顫。

彩超發現圖中標注的1、2、4位置為狹窄段,3處是擴張的分支

在腔內治療逐漸成為動靜脈內瘺治療的一線治療策略的當下,傳統的開放手術並不應當被忽略甚至被棄用。

有單中心的研究報道,單純開放手術,包括血管補片、內瘺重建、狹窄段橋接和間質,都可能很好地解決內瘺功能不良的問題,而且相較於腔內治療,開放手術的選擇更為靈活。

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自身的技術力量,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臨床獲益是我們每一個腎內科醫生的最大願望,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轉載自「腎內時間」

⑵ 下肢靜脈血栓的治療方法哪些

葯物治療是用抗凝的葯物來降低血液凝固的可能性,還有就是用溶栓葯來溶解已經形成的血栓,條件是血栓必須新鮮。另外取栓手術也要求血栓形成的時間相對較短。很多患者來就診時血栓形成的時間往往是比較長的,隨著腔內外科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髂靜脈球囊擴張支架成型術這樣一種微創的治療方法。以下介紹三種靜脈血栓的常規治療方法。1、下肢深靜脈血栓葯物治療:以溶栓、抗凝、促靜脈迴流這三類葯物為主,其中以抗凝、溶栓最為重要。抗凝、溶栓治療期間存在皮膚、粘膜、臟器出血的風險,因此需要臨床醫師密切觀察患者症狀,定時監測病人凝血功能,隨時調整抗凝、溶栓葯物用量。2、手術治療: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手術主要的目的是恢復下肢深靜脈的迴流,以取栓手術為代表的傳統手術方法。3、置管溶栓術:這是一種微創的介入療法,將一根特製頭端多側孔的溶栓導管直接置入靜脈血管血栓部位,留置導管期間將溶栓、抗凝葯物直接注射至血栓內,增加葯物在病變部位的濃度,增強療效,減少出血等副反應。以上是對靜脈血栓有哪些治療的方法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⑶ 大腿深靜脈狹窄怎麼治療

您好!最好是到醫院檢查深靜脈切除術+深靜脈修復手術,術前是要詳細的檢查深靜脈和淺靜脈的通常是否的,手術費大概要1萬元左右

⑷ 【請教】動靜脈內瘺後靜脈充盈度不夠怎麼辦

我是整形顯微的戰友.有一個問題想請教各位: 望各位戰友不吝賜教!動靜脈口吻合前都擴大一點就行了,我的經驗是等靜脈動脈化兩個月以後再使用。jinhuiliang00 wrote:動靜脈口吻合前都擴大一點就行了,我的經驗是等靜脈動脈化兩個月以後再使用。 二是注意加強術鍛煉,術後一周即可進行,一是上臂加壓法,二是用力握拳法等。一、吻合端用血管探針液壓擴大到0.8cm** 二、吻合時對合好,動靜脈內膜對合而且外翻 三、針序方面本人兩點吻合後,單側吻合時穿線後不要打結,再穿線**,一起打結,不易出現個人經驗: 1、血管內徑在0.5cm以上時端端吻合即可,術後讓患者握健身環鍛煉,血流量能達到要求。 2、血管內徑在0.5cm以下時,吻合前要把血管修成反向的斜面再吻合,並且要加強鍛煉。 3、太細的血管吻合了血流量也達不到要求,建議用人造血管或自體血管移植。和患者血管情況有關系,鍛煉很重要本人感覺其實內瘺還是做端側吻合,這樣吻合口面積大,血流量更容易有保障,而且對血管的保護也是相當好,一次不行還可以修補,對於血管的要求也比較低,直徑3mm左右就可以直視下做。1.內瘺成形術後就出現的流量不佳,可能與吻合口過小,患者血壓,,迴流靜脈存在狹窄有關

⑸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堵塞怎麼辦

患者:今天,我如常地去做
血透
(一周三次),但極不順利:內瘺堵塞。動脈針打了三針,最後幾乎在瘺口處找到通路,讓我勉強過了這一關。
因為我自身的血管條件不好,內瘺做在
肘關節
彎曲的地方。奇怪的是,原本應該上行的血路,卻沖到了前臂。所以動脈針我一直都打在前臂。之後,出現的狀況越來越多,前臂的中間開始有狹窄;之後,遠端產生血栓(當時,我強烈要求醫生給我用
尿激酶
沖,但醫生以無用為由拒絕)。現在血栓
漫延
上來,越堵
越上
,幾乎已經堵到了瘺口。面對我的「死路」,醫生說順其自然,別無他法。
我想請問徐大夫,能否給我一個你認為的
最佳方案

急切求答!!
廣東省中醫院
中醫腎病內科
徐大基
:謝謝咨詢。血管內瘺是
血液透析
的生命線,保持
瘺管
通暢、血流量充足對於充分透析十分重要。瘺管阻塞有很多原因,其中血管條件是主要原因,同時手術、
血液粘稠度
、低血壓、透析脫水過量、透析時穿刺技術、透析拔針後的護理等等都可能造成瘺管阻塞。平時應該以預防為主,避免阻塞是關鍵。發生阻塞後首先要立即分析其原因並採取措施,其次要分析是全部阻塞還是部分阻塞。如果部分阻塞可以適當給予抗凝治療大多數可以改善。如果完全阻塞,爭取在6小時之內,個別在24小時之內都可以考慮進行介入溶栓治療,有的也考慮進行全身性給葯溶栓。如果失去溶栓機會一般都需要進行再次手術
造瘺
。對於反復內瘺阻塞的人士,可以考慮使用
人造血管
。或者考慮改
腹膜透析治療

⑹ 腿部靜脈和動脈血管狹窄怎麼治療

早期多採用溶栓治療,對於嚴重的靜脈可採用手術剝落!

⑺ 血液透析血管狹窄怎麼辦

使用的血管內瘺狹窄屬於內瘺穿刺長期並發症之一,當然,也是跟護士的穿刺操作有很大關系的,我們應學會規律、合理的保護穿刺段血管,2010年版的SOP不是對血管內瘺穿刺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嗎?學無止境。
另,像此患者,有一點建議:一、試圖通過加強左手手臂鍛煉,擴張狹窄段血管,但行治療後24小時後應避免鍛煉,以防穿刺點出血;二、可將穿刺點向瘺口端移近,避開血管狹窄部分,也許流量會夠;三、當內瘺閉時,經上述情況分析,患者的靜脈端應該是可以用的,只是動脈的流量問題,那可以試看找到搏動較好橈動脈部分,行定點穿刺,促使形成假性動脈瘤,這樣也能當「動脈端」用。剛開始會疼痛一些,畢竟是「新點」,等穿刺熟悉後也就好了。試試吧!

⑻ 自體動靜脈內瘺成形術的並發症與處理

(1)病因常與內瘺使用不當有關,多發生在血管狹窄處。高凝狀態、低血壓、壓迫時間過長、低溫等是常見誘因。
(2)預防與處理血栓形成24 小時內,可採用局部血管內注射尿激酶等進行葯物溶栓,也可在X 線下將導管插入血栓部位灌注溶栓劑。此外,瘺管血栓形成後也可採用取栓術治療,成功率可達90%以上;雖然血栓形成1 周後瘺管血流仍可以重建,但還是提倡盡可能在血栓尚未機化前行取栓術。目前常用的取栓術方法包括Fogarty 導管取栓術及手術切開取栓術。 (1) 病因瘺管附近部位皮膚等感染,以及長期透析患者伴有的免疫功能缺陷。
(2) 預防及處理①感染部位應禁止穿刺,手臂制動。②在病原微生物監測的基礎上使用抗生素,初始經驗治療推薦採用廣譜的萬古黴素聯合應用一種頭孢類或青黴素類葯物,並根據葯敏結果調整抗生素的應用;初次自體內瘺感染治療時間至少6 周。③極少數情況下瘺管感染需要立即進行外科手術,切除瘺管可以用自體靜脈移植吻合,也可以在缺損部位的近端進行再次吻合。 (1) 病因血管狹窄易發生在瘺口,與手術操作不當或局部增生有關。
(2) 預防及處理有條件可行經皮血管內成形術和/或放置支架,也可再次手術重建內瘺。
血管瘤、靜脈瘤樣擴張或假性動脈瘤
(1) 病因血管比較表淺、穿刺方法不當或內瘺血流量較大。
(2) 預防及處理
1)禁止在任何類型的動脈瘤上穿刺,其表面較薄弱易於發生破潰及感染。
2)靜脈流出道的動脈瘤可採取血管成形術。
3)切除血管瘤,重新吻合血管,重建內瘺。
4)用PTFE 血管做旁路搭橋手術;避免在瘺管穿刺部位放支架。 側側吻合或端側吻合特別是伴糖尿病或其它疾病引起的血管結構異常或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易於發生血管通路相關性的竊血綜合征,導致肢體末端缺血在手術後數小時到數月出現。輕度缺血時患者感覺肢體發涼,測量相應部位皮膚溫度下降,可隨時間推移逐漸好轉,一般對症治療即可。如果上述治療不見好轉,患者感到手部疼痛及麻木,檢查時發現手背水腫或發紺,部分出現手指末端的壞死等病變加重表現,則應當進行外科處理。治療方式與竊血綜合征發生的原因有關,動脈吻合口近心端的狹窄應給予血管成形術,但進展性全身動脈鈣化的患者除外。高流量引起的竊血綜合征需要減少瘺管的流量,傳統的吻合口後靜脈段結扎並不理想,減小吻合口直徑或在遠端重新吻合對減少血流量可能更為有效。

⑼ 動靜脈瘺如何治療

動靜脈內瘺,是一種安全且能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長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一個理想的動靜脈內瘺要求能夠提供足夠的血流量,不至於動脈瘤和血栓形成,位置表淺又不至於影響病人的正常活動,安全可靠,可長期使用。但術後的觀察護理和處理對手術的成功至關重要,如果護理措施不當或觀察不及時可造成內瘺手術失敗。現就我科一例動靜脈內瘺術後皮下血腫行切開減壓術搶救成功的經驗總結如下。

病例資料

患者男性,74歲,主因發現腎功能不全半年余,進食減少10餘天,為進一步治療入院,查血常規wbc7.3×109/L,Ne85.8%,Rbc3.15×1012/L,Hb94.8g/L,血小板150×109/L,血BUN27.3mmol/L,Cr427μmol/L。入院診斷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等治療,為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行左上肢前臂橈動脈一頭靜脈側側吻合,術中順利,聽診靜脈端血管雜音清晰,術後左上肢制動並抬高患肢,給予消炎、擴容、抗凝、解痙等治療,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滲液等情況,並聽診血管雜音。2小時後傷口滲血滲液,給予換葯一次,聽診血管雜音微弱,4小時後仍有滲血滲液,打開敷料傷口局部發現5cm×5cm大小皮下血腫,聽診血管雜音消失,考慮為血腫壓迫所致,立即行切開探查減壓術,可見積血噴出,皮下少量滲血,吻合口近端皮膚可聞及血管雜音,表示吻合口處無血栓形成,給於皮下止血,創口無滲血,放置引流條,縫合包紮傷口,血管雜音清晰可聞。

討論

大多數慢性腎衰竭患者伴有凝血障礙及出血傾向,多表現為皮膚粘膜出血,原因較為復雜。動靜脈內瘺手術的創傷,以及術後肝素鹽水的應用,皮下可有少量滲血滲液,如果加壓出血用力不當,可導致內瘺閉塞或出血。所以,術後要密切觀察切口滲血滲液情況,並聽診血管雜音,發現異常及時與手術醫生聯系及時處理。

護理

1.動靜脈內瘺術後要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滲液情況,15~30分鍾聽診血管雜音一次,並建立動靜脈內瘺術後護理觀察表,做好生命體征監測。如果滲血滲液明顯,立即更換敷料,及時和手術醫生聯系進行處理。

2.向病人講解有關內瘺術後護理知識,教會患者判斷內瘺是否通暢的方法,即觸摸術側的靜脈感到震顫或聽到血管雜音則提示通暢。

3.術後5~7天應保持術側肢體干凈,避免潮濕,不要隨意去除敷料,以免傷口感染。

4.動靜脈內瘺術後患肢制動並抬高,勿用力受壓,促進靜脈迴流減輕水腫。造瘺側肢體適當做握拳動作及腕關節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本例患者術後有用力因素存在。護理上要注意對老年或行動不方便患者給予必要的生活幫助,避免內瘺側肢體用力,防止滲血滲液,必要時卧床休息。

5.包紮傷口敷料不可過緊,避免內瘺受壓,術後早期應穿寬松內衣,內瘺側肢體禁測血壓或穿刺抽血,以免血腫壓迫內瘺造成閉塞。

6.術後遵醫囑給予解痙、擴容、抗凝等葯物治療並觀察葯物療效。

7.術後內瘺成熟需4~8周,為了讓內瘺盡早成熟,通常在1~2周後傷口無滲血無感染癒合好的情況下做一些健瘺操。如每天用術側手捏橡皮球3~4次,每次10分鍾,也可以用手在吻合口上方輕壓至靜脈中度擴張為止,每次15~20分鍾松開一次,每天可重復三次,均有助於內瘺成熟。

總之,動靜脈內瘺的成功建造,離不開醫生精湛的技術和護士精心的護理。

閱讀全文

與內瘺靜脈狹窄如何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裁員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24
uv膠水的使用方法 瀏覽:178
淋浴架子安裝方法 瀏覽:492
貼片電容萬用表測量方法 瀏覽:62
嬰兒病毒性感冒鼻塞用什麼方法 瀏覽:896
植物進化的研究方法 瀏覽:486
使用簡寫方法實現背景圖片不平鋪 瀏覽:139
如何自製消滅蟑螂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84
測距儀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985
在家鍛煉屁股肌肉的好方法 瀏覽:100
西式糕點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521
正確的剎車排空氣方法 瀏覽:990
火龍果冰粉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82
寬頻撥號錯誤解決方法 瀏覽:238
杜仲原葉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181
瓦爾基里之羽快速獲得方法 瀏覽:887
塑料模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884
直管球閥試壓方法如何減小誤差 瀏覽:469
p2p年化收益計算方法 瀏覽:438
硬拉鍛煉方法視頻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