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猴頭菇如何泡發
菌類食材味道鮮美,不是肉卻吃起來勝似肉,並且營養豐富,所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當然新鮮的是好吃,但是為了存貯方便,很多的菌類都是曬乾的,對此,泡發就成為了料理它們的第一步了,而今天要說的猴頭菇也一樣如此,乾的猴頭菇也是要經過充分的泡發才能用來做菜的,很多的朋友泡出有些許的苦味,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猴頭菇怎麼泡發才不苦。
下面是一些泡發的方法:
1、將猴頭菇加湯入籠蒸至無硬心。再用水泡發。中間要換幾次水,每換一次水時,將猴頭菇擠去水分,再入清水浸泡,以便更好的去除苦味。
2、將猴頭菇洗凈,加入清水鍋中,用小火燜煮1小時,然後加入高湯或油脂,繼續煮至猴頭菇發透。
3、將猴頭菇洗凈,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鍾,再放入沸水鍋中,同時加入適量食用鹼,用小火慢慢煮至猴頭菇發透,感覺沒有硬心以後,用清水將鹼的味道漂洗干凈就可以了。這樣可以去除苦味。
4、最普通的泡發方法就是放入清水中浸泡兩天,換四五次水,每次換水的時候要擠干水分以後再放入干凈水中。
5、去掉猴頭菇的根部以後洗凈浮土,再用清水中浸泡1夜。用4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反復搓洗。再放入蒸鍋中加入雞湯、姜、蔥和黃酒蒸制40分鍾即可。
有兩個小竅門跟大家分享。泡發和洗滌猴頭菇最好要用淘米水,可以祛除猴頭菇的澀味,提高猴頭菇的香味,泡好的猴頭菇口感更柔軟;水溫保持在30~40度左右的話更有利於猴頭菇的充分漲發。千萬不能用沸水泡發,沸水的溫度會使猴頭菇的營養喪失,而且用沸水泡發會使猴頭菇內部產生肉筋,影響口感。用沸水泡發猴頭菇容易出現外面已經泡爛裡面卻還是硬疙瘩的狀態,顏色也不鮮亮。
2. 猴頭菇怎麼泡發3種方法
說到猴頭菇,這是我們大家在生活中經常的會去吃的菌類食物了,這是我們大家在生活中經常吃猴頭菇是很有好處的了,這是我們大家在生活中經常吃猴頭菇很有好處了,那麼既然猴頭菇很不錯,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的清洗和泡發呢,一起看看吧。
在處理新鮮猴頭菇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把它用清水沖洗一遍,然後在盤子里裝著1%的鹽水浸泡半個小時。浸泡完後再用清水沖洗兩次,瀝干水分。還有,在烹煮新鮮猴頭菇前,最好先用熱水焯下,再按食譜的要求進行烹煮即可。
加入沸水上籠蒸幾個小時,直至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慢慢煮燜幾個小時,直至發透即可;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沸水鍋中,加入適量食用鹼,用小火慢慢燜煮,直至將猴頭菇發透,這之後用清水先漂洗後沖洗,直至去凈鹼味,這是我們在洗猴頭菇的時候必須要要去注意的了哦。
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燜煮2到3小時,然後加入高湯或油脂,繼續煮至猴頭菇發透,也可以將猴頭菇加湯入籠蒸制,如果我們不能重視起來這樣的情況,那麼無疑就沒有辦法更好的吃到優質的猴頭菇了哦。
總的來說,猴頭菇適宜用水泡發,不宜用醋泡發。而且在泡發好之後,烹制前也要先將猴頭菇放在容器內,加入姜、蔥、料酒、高湯等上籠蒸或煮制,這樣做可以中和一部分猴頭菇本身帶有的苦味,然後再進行烹制,這是我們在烹飪的時候需要去注意的地方了,如果我們不能把猴頭菇泡發好,那麼就不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了哦。
上面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了猴頭菇的一些情況了,可以發現猴頭菇在烹飪之前我們是一定要注意泡發的了,如果我們不能把猴頭菇泡發好,那麼無疑就沒有辦法更好的吃猴頭菇了哦,這是我們大家都需要去注意和重視的情況了哦。
3. 猴頭菇的怎麼泡發
第一步:用清水先將猴頭菇表面的贓物洗凈,除去根蒂(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內,加入30°-40°的溫水(用淘米水更好)浸泡3.5-4小時,直至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記住!千萬不能用沸水泡發,其一,沸水的溫度會使猴頭菇的營養喪失,水溫超過60°就會使猴頭菇中活性營養成份喪失,其二,用沸水泡發會使猴頭菇內部產生肉筋,影響口感,其三,用沸水泡發的猴頭菇總有沒泡好的感覺,用手捏裡面總有小疙瘩,猴頭菇的菌刺變硬不伸展,顏色總感覺不鮮亮,這是因為高溫迅速將猴頭菇的組織燙死,產生小凝結塊的原因,記住慢工才能出細活呀。
第二步:將泡發的猴頭菇撈出,用手擠出猴頭菇的黃水,然後,再放一盆清水泡發15分鍾左右,再擠出黃水,如此反復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輕輕蘸一點猴頭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覺不出苦澀為好);
第三步:將蒸籠燒開,放入猴頭菇大火10分鍾,再小火蒸1個半小時,也可先放入沸水加蓋煮10分鍾,再用小火慢慢燜煮1個半小時,直至將猴頭菇軟爛為止; 此環節,記住水一定要燒開才放猴頭菇,因為這樣才能利用高溫迅速鎖住猴頭菇的營養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湯汁不要丟掉,營養!
總的來說,干猴頭菇適宜於用冷水或溫水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千萬不能用沸水泡發,品質差點的猴頭菇可以放少量的鹼面,用淘米水最好(天然的鹼性水)。猴頭菇有素中葷之說,其口感是柔軟爽滑的肉感,所以一定要泡發透才能達到要求,只有好原料才能。
4. 猴頭菇怎麼泡發
蒸、燜、加入食用鹼燜煮、加入高湯或油脂蒸制。蒸:猴頭菇洗凈,放入盆內,加入沸水上籠蒸幾個小時,直至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燜:猴頭菇洗凈,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慢慢煮燜幾個小時,直至發透即可。
猴頭菇泡發方法:
1、蒸: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盆內,加入沸水上籠蒸幾個小時,直至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
2、燜: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慢慢煮燜幾個小時,直至發透即可。
3、加入食用鹼燜煮: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沸水鍋中,加入適量食用鹼,用小火慢慢燜煮,直至將猴頭菇發透,之後用清水先漂洗後沖洗,直至去凈鹼味。
4、加入高湯或油脂蒸制: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燜煮2~3小時,然後加入高湯或油脂,繼續煮至猴頭菇發透,也可以將猴頭菇加湯入籠蒸制。
5. 猴頭菇快速泡發的方法急用
干猴頭菇可以採用以下四種方法進行泡發 1、將猴頭菇用清水冼凈,加入沸水上籠蒸幾個小時,直到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
2、將猴頭洗凈,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慢慢燜幾個小時,直到發透即可。
3、將猴頭菇洗凈,放入沸水鍋中,加入適量食用鹼,用小火慢慢燜蒸直至將猴頭菇發透,用清水先漂洗後沖洗,直到去凈鹼味
4、將猴頭菇洗凈,加入清水鍋中,用小火燜煮2--3小時,然後加入高湯或油脂,繼續煮至猴頭菇發透,當然也可以將猴頭菇加湯入籠蒸制。
總之,干猴頭菇適應用水泡發而不宜用醋泡發,泡發時將猴頭菇洗凈後,最好先放在水中浸泡一會,再加入沸水入籠蒸制或入鍋燜煮,這樣效果更好,另需注意即使將猴頭菇泡發好了,在烹制前也要先放在容器內加入姜、蔥、料酒、高湯等上籠蒸後再進行烹制。
6. 如何泡發猴頭菇 泡發猴頭菇的方法
1、可以用淡鹽水泡發。猴頭菇中帶有一定的苦味,用淡鹽水浸泡半小時以後它會吸水膨脹,這時我們用手把猴頭菇從淡鹽水中取出,擠出黃水,然後再重新放入淡鹽水中,這樣重復二次,直至清水中沒有黃色為止。
2、用淘米水泡發。淘米水不單能讓干猴頭菇表面沾的灰塵被徹底清理干凈,還能讓泡好的猴頭菇口感更加柔軟。用淘米水泡發猴頭菇時可以把淘米水放在大點的盆中,把干猴頭菇放進去盡量讓它沉入水中,等它吸水變軟以後取出用清水洗凈即可。
3、用熱水煮沸泡發。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加入沸水直接浸泡,每隔兩小時要換水一次,浸泡6個小時左右,用手按壓干猴頭菇時,裡面已經沒有硬磕的存在即可。
7. 泡發猴頭菇的方法
猴頭菇外形毛茸茸的,像刺蝟一樣,裡面容易藏有細菌和蛀蟲,如果清洗不徹底,容易殘留臟物,所以在清洗上要特別仔細,不能隨意水沖一下就算了。猴頭菇本身肉質比較鮮美,在製作前最好用水泡一下,這樣有助於更好的食用,那麼怎樣泡發猴頭菇呢?
第一步:用清水先將猴頭菇表面的贓物洗凈,除去根蒂(苦味的根源之一)放入盆內,加入30°-40°的溫水(用淘米水更好)浸泡3.5-4小時,直至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記住!千萬不能用沸水泡發。
其一,沸水的溫度會使猴頭菇的營養喪失,水溫超過60°就會使猴頭菇中活性營養成份喪失,其二,用沸水泡發會使猴頭菇內部產生肉筋,影響口感,其三,用沸水泡發的猴頭菇總有沒泡好的感覺,用手捏裡面總有小疙瘩,猴頭菇的菌刺變硬不伸展,顏色總感覺不鮮亮,這是因為高溫迅速將猴頭菇的組織燙死,產生小凝結塊的原因,記住慢工才能出細活呀。
第二步:將泡發的猴頭菇撈出,用手擠出猴頭菇的黃水,然後,再放一盆清水泡發15分鍾左右,再擠出黃水,如此反復2-3次即可(可以用手指輕輕蘸一點猴頭菇表面的水放在舌尖,感覺不出苦澀為好)。
第三步:將蒸籠燒開,放入猴頭菇大火10分鍾,再小火蒸1個半小時,也可先放入沸水加蓋煮10分鍾,再用小火慢慢燜煮1個半小時,直至將猴頭菇軟爛為止。
此環節,記住水一定要燒開才放猴頭菇,因為這樣才能利用高溫迅速鎖住猴頭菇的營養成份和味道,用水煮的方式湯汁不要丟掉,營養呀。
8. 怎樣泡發猴頭菇
干猴頭菇可以採用以下四種方法進行泡發:1先將猴頭菇用清水洗凈,再放入盆內,加入沸水上籠蒸幾個小時,直至用手捏猴頭菇無硬疙瘩時即可;2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慢慢煮燜幾個小時,直至發透即可;3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沸水鍋中,加入適量食用鹼,用小火慢慢燜煮,直至將猴頭菇發透,這之後用清水先漂洗後沖洗,直至去凈鹼味;4先將猴頭菇洗凈,再放入清水鍋中,用小火燜煮2~3小時,然後加入高湯或油脂,繼續煮至猴頭菇發透也可以將猴頭菇加湯入籠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