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常打嗝,胃脹,便秘怎麼辦
一般來說,對於便秘胃脹氣的患者,首先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腹部按摩或者是艾灸調理,通過局部按摩和艾灸,可以溫中散寒,疏通經絡氣血,緩解脹氣便秘的情況。其次,在飲食方面需要調整一下,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再者,可以增加運動量,飯後不要久坐。另外,還可以嘗試服用葯物來治療,可以服用促進胃腸動力的葯物,比如莫沙必利、西沙必利,還可以服用一些通便的葯物,比如乳果糖口服液。最後,還可以就診中醫,用中葯來調理。
Ⅱ 中醫治療胃脹氣的方法有哪些
胃脹緩解方法:
1. 葯物療法
1.胃動力葯——可加快胃腸排空,促使胃腸蠕動,增強胃功能,對幫助胃腸功能的恢復有明顯療效。
2.腸道菌群調節劑——適用於消化不良、異常發酵引起的腹脹。
3.助消化葯——可用多酶片,中葯制劑尚有通便、助消化功能。
4、調節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葯-如安神護胃劑,適用於久治不愈的胃病患者。
5.腸胃保健葯——如腸胃寶茶,可用於胃腸消化系統的日常保健,對因精神緊張,飲食不調引發的胃腸不適症狀有良好的調養保健功效。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有良好的輔助治療效果,尤其適用於防治胃病復發,緩解因胃炎引起的腹部疼痛 。
2. 食物療法
①鮮姜、白糖治胃寒痛:鮮姜500克(細末),白糖250克,腌在一起;每日3次,飯前吃,每次吃1勺(普通湯匙);堅持吃一星期,一般都能見效;如沒徹底好,再繼續吃,直至好為止。
②吃蘋果可緩解胃酸:有的人在冬末春初,遇陰冷天或飲食不當,常泛胃酸,很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或半個大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Ⅲ 脾虛便秘中醫怎麼處理
脾虛便秘的辨證施治
提要:
脾虛,出自《素問·臟氣法時論》。泛指脾之陰陽、氣血不足的各種病證。多因飲食失調、寒溫不適、憂思、勞倦過度或久病傷脾所致。
脾虛便秘症狀:
胃脹納差
,便秘幾日或數十日一行
,便如羊屎
,便秘艱澀難下,自感疲勞無力
,氣喘吁吁,消瘦面黃、四肢乏力、納減、食不消化、腹痛、腸鳴等;舌體淡胖
,有齒印
,脈沉細無力。
脾虛所致之便秘。《醫學原理》卷五:「脾病不能克化水谷,是以不思飲食。水谷外入既少,則內便溺亦無,況又胃氣不生,脾血不濡,大腸枯燥,是以大便或二三日只一見,或澀而不行……」脈多弦緩,宜補中升陽益氣,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張璐主張以補中益氣湯倍升、柴、當歸,煎成後調生蜜、麻油,認為此方妙在「清氣一升,濁氣自降」。
臨床經驗方:
用古方白術枳殼治療便秘,取生白術枳殼適量(白術與枳殼的用量是3
:1),粉碎成極細末
,每次服用10克
,每天
3
次。此法對虛性便秘療效頗佳
,一般用葯
3~5天,大便即可恢復正常
,大便正常後即可停葯
,以後每星期服葯
2--3天
即可長期保持大便正常。
Ⅳ 經常腹脹便秘中醫怎麼調理
便秘方劑1
檳榔、沉香、炒烏葯、陳皮、厚朴花、枳殼、木香各4克,生大黃3克(另包泡服)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多次陣服。適應症:小兒便秘便秘方劑2
蒲公英全草60-90克制用法:水煎服。適應症:熱性便秘
便秘方劑3
銀花、菊花各18克,甘草8克制用法:水煎代茶飲。適應症:便秘胃腸積熱證 便秘方劑4
生地、女貞子各12克,玄參、麥冬、石斛各9克,生白術15克制用法:水煎服。適應症:便秘陰津不足證 便秘方劑5
大黃、芒硝各少許,炙甘草適量制用法:水煎後,用布包葯渣暖肚臍處,大便一見,應立刻撤去。適應症:熱病後餘毒致便秘
便秘方劑6
香油或豆油、蜂蜜各50克,炒雞蛋1個制用法:共食之,每日1-2次,連服數日。適應症:小兒便秘
便秘方劑7
鮮桑椹擠汁適量制用法:每次口服15毫升,日3次。適應症:習慣性便秘
決明子 用單味決明子煎劑(取決明子20~40g,水煎,清晨及睡前分2次空腹服。)及決明子蜜(取決明子500g,蜂蜜1000g,冰糖50g。將決明子用冷水浸沒,再加水400ml,用小火慢煎1h,濾出二汁300ml。將頭汁、二汁加蜂蜜、冰糖,小火共煎半小時,離火,冷卻,裝瓶,蓋緊。每晚臨睡前開水沖服2匙,或早、晚各1匙。)治療便秘,尤其是治療老年人習慣性便秘效果甚佳。並有降血壓、降低膽固醇作用,對老年習慣性便秘、血壓偏高者,效亦佳。喜用單味決明子炒或打碎,成人每次15g,小兒6g,泡茶飲服治療老年人習慣性便秘,屬陰虛熱結者,可用決明茶;陰虛血少,可加人枸杞9g,杭白菊、生地各5g;若氣虛,加生曬參3g;嬰幼兒內熱便秘,加玄參6g。若血壓偏高,大便偏干,飲決明茶,不僅大便通暢,並且血壓亦會趨於正常。將決明子10~30g,炒香研細末,開水沖服,1日1次,5天1個療程,治療1~4療程,治療21例糖尿病便秘,治癒14例,好轉5例。用決明子治療高脂血症及大便秘結者,收到降血脂和通便的滿意效果。觀察治療53例高脂血症患者,其中47例伴有大便秘結。方法:決明子20g,每日1劑,水煎服2次,1個月為1個療程,一般服2個療程。結果降血脂總有效率達94%,凡伴有大便秘結者經服葯後大便都比較通暢。
Ⅳ 便秘胃脹氣怎麼辦
A、不宜搭配的食物:食物搭配不良會帶來消化問題,例如蛋白質與澱粉就不是好搭檔,蔬菜與水果也是不佳的組合,牛奶不宜與三餐同時用,糖不要與蛋白質或澱粉合用。
B、應避免的食物:脹氣的主要原因是消化系統無法吸收某類碳水化合物,豆類容易引起脹氣,甘藍菜、綠花椰菜、洋蔥、白花椰菜、全麥麵粉、白蘿卜、香蕉等也容易產生脹氣。
治療方法:
C、多喝米湯: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排氣及胃灼熱等毛病有效。用5份的水加一份的米(穀子或大麥),煮沸10分鍾。蓋上鍋蓋再慢燉50分鍾。過濾,冷卻後,一天喝數次。
D、中醫方面建議你可以喝祖方茶療瑺媦寶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E、適量攝取高纖維食品:雖然高纖維食品有利於健康,但有些高纖維的蔬菜和水果可能會增加排氣。如果你想在飲食中增加纖維用量以維持健康,應從少量開始,使腸子逐漸適應,這樣可以減少脹氣。
F、喝醋 :用一湯匙純的蘋果醋加一杯水,在正餐時啜飲,有助消化。也可以早晨起床時先喝一杯檸檬水,它也有治療及清血的作用。
Ⅵ 頭暈,胃脹,便秘如何治療
便秘是指大便次數減少和/或糞便乾燥難解,一般兩天以上無大便,提示存在便秘。便秘按有無器質性病變可分為器質性與功能性便秘兩種。單純性便秘和習慣性便秘均屬此范疇。便秘,可以發生任何年齡組,但以中、老年人常見。對於便秘患者,應鼓勵其多飲水、進多食纖維素多的食品以及蔬菜、水果等食品。另外,養成定時的排便習慣,以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並輔以必要的中葯治療,一般能取的滿意的效果。
一、便秘原因
(一)原發性因素
1.飲食因素 一些人飲食過少,食品過精過細,食物中的纖維素和水份不足,對腸道不能形成一定量的刺激,腸蠕動緩慢,不能及時將食物殘渣推向直腸,在腸內停留時間延長,水份過多吸收而使糞便乾燥。進入直腸後的糞便殘渣因為量少,不能形成足夠的壓力去刺激神經感受細胞產生排便反射而引起便秘。
2.排便動力不足 排便時不僅需要肛門括約肌的舒張、提肛肌向上向外牽拉,而且還需要膈肌下降、腹肌收縮、屏氣用力來推動糞便排出。年老體弱、久病卧床、產後等,可因膈肌、腹肌、肛門括約肌收縮力減弱,腹壓降低而使排便動力不足,使糞便排不幹凈,糞塊殘留,發生便秘。所以老年人多出現便秘。
3.拖延大便時間 一些人把大便當作無關緊要,可早可遲的事,忽視定時排便的習慣;或因工作過忙、情緒緊張、旅行生活等,拖延了大便時間,使已到了直腸的糞便返回到結腸;或因患有肛裂和痔瘡等肛門疾病、恐懼疼痛、害怕出血、不敢大便而拖長大便間隔時間。這都可能使直腸壁上的神經細胞對糞便進入直腸後產生的壓力感受反應變遲鈍,使糞便在直腸內停留時間延長而不引起排便感覺,形成習慣性便秘。
4.水份損失過多 大量出汗、嘔吐、腹瀉、失血及發熱等均可使水份損失,代償性引起糞便干結。
(二)繼發性因素
1.器質性受阻 腸管內發生狹窄或腸管外受到壓迫時,如腸管良性和惡性腫瘤、慢性炎症所引起的腸腔狹窄變小、巨結腸症引起的直腸痙攣狹窄、手術後並發的腸粘連、部分性腸梗阻等,或腹腔內巨大腫瘤,如卵巢囊腫、子宮肌瘤,以及妊娠、腹水壓迫大腸等,可控糞便通過受到障礙,在腸管內停留時間過長,形成便秘。近年來通過排便造影、肛腸測壓、結腸傳輸時間測定、盆底肌電圖等技術檢查手段,發現了新的便秘類型,稱出口處梗阻型便秘(或盆底肌功能不良)。特點是排便時盆底出口處出現梗阻因素,其中有些可經外科手術消除或緩解。出口處梗阻型便秘此處不作介紹,專業人士可進入出口處梗阻型便秘了解。
2.大腸病變 如過敏性結腸炎、大腸憩室炎、先天性巨結腸等疾病可引起大腸痙攣、運動失常,使糞便通過不暢而發生便秘。
3.葯物影響 服用碳酸鈣、氫氧化鋁、阿托品、普魯本辛、嗎啡、苯乙哌定、碳酸鉍等,及鉛、砷、汞、磷等金屬中毒都可引起便秘。
長期濫用瀉葯,使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應激性降低,即使腸內有足量糞便,也不能產生正常蠕動及排便反射,因而導致頑固性便秘。
4.精神因素 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驚恐、情緒緊張、憂愁焦慮或注意力高度集中某一工作等會使便意消失,形成便秘。
另外還有神經系統障礙、內分泌紊亂、維生素缺乏等亦可引起便秘。
(三)中醫對便秘的認識
中醫認為,便秘主要由燥熱內結、氣機郁滯、津液不足和脾腎虛寒所引起。
1.燥熱內結 中醫認為過食辛辣厚昧,過服溫補之品等可致陽盛灼陰;熱病之後,余熱留戀腸胃,耗傷津液;或濕熱下注大腸,使腸道燥熱,傷津而便秘,這種便秘又稱為熱秘。
2.氣機郁滯 情志不舒、憂愁思慮、久坐少動、久病卧床等引起氣機郁滯,
致使大腸傳導失職、糟粕內停,而成秘結,即所謂「氣內滯而物不行」。糞便不結燥,但排出困難是此型的特點,所以又稱為氣秘。
3.津液不足 久病、產後、老年體衰、氣血兩虛;脾胃內傷、飲水量少,化源不足,病中過於發汗、瀉下傷陰等。氣虛則大腸轉送無力,血虛津虧則大腸滋潤失養,使腸道干槁,便行艱澀,所以稱為虛秘。
4.脾腎虛寒 年高久病,腎陽虛損,陽氣不運則陰邪凝結;或素有脾陽不足,又受寒冷攻伐,而致脾腎陽衰,溫照無權則寒凝氣滯,腸道傳送無力,大便艱難,稱為冷秘。
二、便秘預防
(一)因為糞便主要是由食物消化後構成的,所以通過飲食調節來防治大便秘結是簡單易行的方法。首先要注意飲食的量,只有足夠的量,才足以刺激腸蠕動,使糞便正常通行和排出體外。特別是早飯要吃飽。其次要注意飲食的質,主食不要太精過細,要注意吃些粗糧和雜糧,因為粗糧、雜糧消化後殘渣多,可以增加對腸管的刺激量,利於大便運行。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因為正常人每公斤體重需要90-100毫克纖維素來維持正常排便。可多食青菜、韭菜、芹菜、蕃芋等。因為纖維索不易被消化吸收,殘渣量多,可增加腸管內的容積,提高腸管內壓力,增加腸蠕動,有利於排便。還有就是要多喝水,特別是重體力勞動者,因出汗多,呼吸量大,水分消耗多,腸管內水份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預防大便乾燥就得多喝水。早飯前或起床後喝一杯水有輕度通便作用。足量飲水,使腸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於腸內容物的通過。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籽油、花生油等,它們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
(二)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個人都有各種習慣,大便也不例外,到一定的時間就要排便,如果經常拖延大便時間,破壞良好的排便習慣,可使排便反射減弱,引起便秘,所以不要人為地控制排便感。對經常容易發生便秘者一定要注意把大便安排在合理時間,每到時間就去上廁所,養成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
(三)積極鍛煉身體
活動、活動,大便自通。散步、跑步,作深呼吸運動、練氣功、打太極拳,轉腰抬腿、參加文體活動和體力勞動等可使胃腸活動加強、食慾增加,膈肌、腹肌、肛門肌得到鍛煉;提高排便動力,預防便秘。經常勞動的農村老年人很少便秘,而懶於活動,養尊處優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較多,說明了這個道理。
古代曾用導引術來防治便秘。《雜病源流犀濁》曰「保生秘要曰,以舌頂上齶,守懸壅,靜念而液自生,俟滿口,赤龍攪動,頻漱頻吞,聽降直下丹田,又守靜咽數回,大腸自潤,行後功效。」對於年高體弱之人實為相宜。
(四)及時治療有關疾病
有關疾病的治療對預防大便秘結亦有一定的作用。如過敏性結腸炎、大腸憩室炎、結腸腫瘤、結腸狹窄;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子宮肌瘤;鉛、汞等金屬中毒。
另外可用中葯同米煮粥吃來預防便秘:
1.紅薯粥 將紅薯半斤洗凈連皮切成小塊,與粳米2-3兩,加水適量煮粥,待粥成時,加白糖適量再煮二、三沸即可。
2.紫蘇麻仁粥 取紫蘇子、麻子仁各10-15克,搗爛如泥,加水慢研,濾汁去渣,再用粳米2兩煮為稀粥食用。老年或產後服用較為適宜。
3.柏子仁粥 柏子仁10-15克,去皮搗爛,加粳米1-2兩,水適量,煮粥。待粥成後,兌入蜂蜜適量;再稍煮一、二沸即可。
三、便秘食療
(一)營養治療
營養治療應根據不同類型,給予適當的飲食。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經常服用瀉葯和灌腸,適當增加體力活動。
1.痙攣性便秘
(1)無粗纖維低渣飲食 先食低渣半流質飲食,禁食蔬菜及水果,後改為低渣軟飯。
(2)適當增加脂肪 脂肪有潤腸的作用,脂肪酸可促進腸蠕動,有利於排便;但不宜過多,每天應<100g。
(3)多飲水 多飲水及飲料,保持腸內糞便濕潤,以利通便,如早晨飲含蜂蜜的水等。
(4)進食洋粉製品 洋粉在腸內可吸收水分,使糞便軟滑,體積增加,利於排泄。
(5)禁食刺激食物禁止飲用烈酒、濃茶、咖啡、辣椒、咖喱等刺激性食品。
2.梗阻性便秘
若為器質性病變引起的,應首先治療疾病,去除病因,如直腸癌、結腸癌等。若為不完全性梗阻,可考慮給予清流質飲食。飲食僅限於提供部分熱能,並最低限度降低食物殘渣,以胃腸外營養作為供給熱能及營養素的主要方式。
3.無力性便秘
(1)高食物纖維飲食 多供給含食物纖維多的食物,刺激腸並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排便能力;如粗糧、帶皮水果、新鮮蔬菜等。
(2)多飲水 多飲水及飲料,使腸保持有足夠的水分,有利糞便排出。
(3)供給B族維生素 多食用含B族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可促進消化液分泌,維持和促進腸蠕動,有利於排便。如粗糧、酵母、豆類及其製品等。
(4)多食產氣食物 多選食易於產氣的食物,以促進腸蠕動,有利於排便;可選用洋蔥、蘿卜、蒜苗等。
(5)高脂肪飲食 適當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潤腸,且分解產物脂肪酸有刺激腸蠕動作用。可選用花生、芝麻、核桃,及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每天脂肪總量可達100g。供給潤腸通便食物,如洋粉及其製品、銀耳羹等。
(6)飲食禁忌 禁忌煙酒,以及辛辣的食物等,因為這些食物對通便不利。
4.食譜舉例
高纖維多脂肪飲食參考食譜如下。
(1)食譜組成(g)
第一次 麥片 120 富強粉 50 蔥白 80 雞蛋 50 豆油 10 鹽 2
第二次 牛奶 220 白糖 20
第三次 粳米 120 洋蔥 100 牛瘦肉 75 青菜 150 青魚 75 豆油 10 鹽 3 第四次 紅棗 50 白糖 20
第五次 粳米 100 玉米 50 芹菜 150 豬瘦肉 60 刀豆 100 香菇 15 豆油 5 鹽
四、中醫葯有效驗方摘錄如下:
方1 黃芪建中湯
黃芪、女貞子各20克,桔梗9克,甘草、桂枝各6克,白芍、當歸各15克,大棗12枚,生薑3片。飴糖適量。每日一劑,水煎服,連服10天為一療程,一般服葯1~2療程。
功效:益氣溫陽,養血通便。
處方來源:摘自雜志 新中醫 1996,(2)
方2 通便四物湯
生白術40克、肉蓯蓉20克、生地黃20克、炒枳殼10克。水煎取液,早晚分服,每日一劑。5劑為一療程,大便正常後再服1療程以鞏固療效。
功效;滋陰潤燥,增液生津。
處方來源:摘自雜志 河北中醫 1994,(1)
方3 滋脾更衣湯
炙甘草20克、淮小麥60克、白術30克、黃精20克、大棗15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50ml。服葯期間停用其他中西葯。1月為一療程。
功效:滋養脾陰,潤腸通便。
處方來源:摘自雜志 湖北中醫 1991,(3)
方4 枳實導滯丸
大黃9克、炒枳實9克、炒神曲9克,茯苓、黃芩、黃連、白術各6克,澤瀉6克。上葯研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每日1~2次,每次3~6克。
功效:清熱祛濕,導滯通便。
Ⅶ 胃脹、便秘該怎麼辦
你好,這個情況有胃腸蠕動慢或消化不良的可能,大多是由於胃腸動力不夠引起的,建議你可以服用嗎叮啉、西沙比利、通便靈膠囊等葯物調理治療即可,還可以服用中醫的五磨湯治療。
Ⅷ 胃脹氣快速解決
按揉腹部
如果人們覺得胃脹氣的話,可以通過按揉腹部的方式進行緩解,一般需要按摩3到10分鍾,胃脹氣症狀嚴重的可以適當的多揉一會兒,按摩腹部能夠幫助腸道運動,促進肛門排氣,緩解胃脹氣症狀。
2、調整飲食結構緩解胃脹氣
在平時,胃脹氣的患者應當注意調整自己的飲食,比方說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常常吃太油膩或是太硬的東西,另外,像豆類食物、白蘿卜等是容易導致胃脹氣的,建議平時不要吃過多。
3、做適當的運動緩解胃脹氣
胃脹氣的病人在平時可以做一些舒緩的運動,以幫助腸胃消化來解除胃脹氣症狀,比如,患者蹲下以手環抱屈曲的雙腿,將大腿貼近自己的肚子,這樣的姿勢保持3到5分鍾,就可緩解胃脹氣的不適症狀。
4、及時治療腸胃疾病
如果患者是因為腸胃疾病兒造成的胃脹氣的話,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明確腸胃疾病的類型,然後再對症用葯進行治療,但要防止因為葯物使用不當引起腸胃不適反應。
5、喝一杯酸奶緩解胃脹氣
我們知道,喝酸奶能夠有效增加腸道益細菌,促進腸胃的消化和吸收,並且對緩解腹脹氣也有很好的幫助作用,但是要避免喝太多而引起腹脹,最好是在餐後1-2小時內飲用。
6、吃飯速度慢一些
人們如果進食過快就容易吞進很大的空氣,進而誘發胃脹氣的發生,所以,胃脹氣的人要放慢吃飯的速度,細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這樣就會降低出現胃脹氣的概率了。
Ⅸ 又便秘又胃脹怎麼辦
您好!
大便是乾的還是稀的?大便有血或有粘液嗎?平時注意多喝水,每天養成排便的習慣,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醫認為便秘是經絡有氣瘀結,便秘形成核團硬塊,硬塊越大病越重,硬塊越硬病史越長。這個硬塊核團嚴重阻礙了腸的經絡流注,便秘也直接阻礙了腸道的血液循環,血速減慢、血液供給減少,腸道失去推動能量蠕動緩慢,引發便秘。疏通經絡,消除核團,便秘才能徹底康復。
華夏國醫館胃腸科主任康硬爾教授 首創經絡疏通法,開創葯浴先河 葯物浴足 不口服 不刺激腸胃,對肝腎無副作用,從診斷准確率到治療效果,即高於西醫的內鏡和靜脈滴注,也優於中醫的脈診和口服葯物。
建議您及時治療,祝您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