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培養孩子學習和做事認真的態度
1、給孩子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讓他「靜」下心來。
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著。一些好的故事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的力量,讓他不畏懼困難,可以知難而上,養成做事認真、執著的態度,甚至受益終生。比如我給孩子講的故事有:毛澤東小時候到菜市場去讀書的故事、囊螢映雪、懸梁刺股、鑿壁借光等的故事。周末,我會盡量擠時間帶崽去書店看書。書店的讀書氛圍很吸引我。起初,我崽又吵又鬧,靜不下心來,看見媽媽和其他小朋友及大人在津津有味地看書,他也找了一本《植物大戰僵屍》——他很喜歡的書來看。書中的有趣情節吸引了他,這樣慢慢地,崽崽就學著媽媽的樣子靜下心來看書了,看到有趣處,還笑出了聲,跟媽媽一起分享。我就認真聽他說,培養他的口頭表達能力。家裡,我也買了很多他喜歡看的《法布爾昆蟲記》、《最小孩圖書》、《森林報》、卡梅拉系列、貝貝熊系列叢書等等。讓他有書讀,並且可以隨手拿到書。
2、加強訓練孩子「聽」的能力。
「聽」是人們獲得信息、豐富知識的重要來源。會聽講對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老師多半是以講解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父母可以通過聽來訓練孩子的認真聽講。每天晚上臨睡前,我都會給崽崽講二十分鍾左右的故事,這樣既可以培養他認真聽講的習慣,也有助於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崽崽在講的時候,我一般不去打斷他,也不做其他事情,認真聽他講,這樣,他覺得得到了尊重。慢慢地,我講的時候,他也會認真傾聽。
3、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與耐心。
每期,我都給崽崽報了機器人興趣班,他也很喜歡,這樣讓他靜下心來,耐心地、專注地拼完每件作品。在家裡,我也根據他的年齡分階段地買了一些地形拼圖、木製建築物拼圖、動物拼圖等益智玩具,來培養他的專注力與耐心。
4、給他定「規則」。
做作業的時候就認真做作業,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沒做完作業哪都不能去,給他定規則。比如:(1)晚上9點以後必須睡覺,作業沒做完,也要睡。(2)早上6點半按時起床,不起床遲到了,自己負責,媽媽不會等你,到時間媽媽就走了,媽媽有媽媽的工作要忙,媽媽也不能遲到,時間寶貴。(3)做作業在固定的書桌前做,不要一下客廳,一下卧室。這可以給他「在書桌前必須做作業了」的信號,這樣做作業效率會提高很多。並且做作業的時候,你不能陪著他,遇到困難讓他自己想辦法,比如自己查字典等,自己去思考,比如數學不會做的自己去分析。家長不要太介入了,要狠下心來,再哭再鬧,都沒有用,讓他知道,讀書是自己的事。
5、愛和自由,培養孩子體育方面的興趣。
我覺得最好的愛,就是陪伴。盡可能多抽時間來陪孩子。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休閑時跟孩子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一起跑步,一起去感受大自然。
6、培養他的觀察能力。
引導他去觀察小螞蟻、小毛毛蟲等,觀察它們在干什麼?和崽崽一起去收集樹葉,觀察樹葉的形狀、顏色等。
7、讓崽崽他爸也加入到教育孩子的責任上來。
讓崽崽他爸盡可能抽時間和崽崽他媽一起陪伴孩子的成長,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都是愛他的,這樣孩子就會更聽話。
8、多和孩子進行溝通。
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多傾聽他的意見,不大吼大叫,要順應孩子的天性,尊重個性的發展,靜靜等待。
9、堅持鼓勵為主。
如果孩子做事中途退縮,不想完成,家長不要嘮叨個沒完,更不要諷刺、挖苦,甚至用粗暴的手段強迫孩子繼續。這樣做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情緒,也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細心觀察,對於孩子產生的困難及時予以鼓勵、幫助,使孩子產生愉悅感和自信心,從而使孩子樹立堅持完成任務的決心。
10、做孩子的表率。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果想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必須以身作則,無論處理什麼事情,都要認真、圓滿地完成,做孩子的表率。家長自身也要多學習,做一個有修養的人。你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必須先做到,讓孩子把你當成老師,當成朋友,當成好媽媽!
培養孩子做事認真的習慣,是一件細致而又艱難的工作,我們家長需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更不可責罵。因為被父母經常責罵的孩子往往情緒緊張,對學習沒有興致,對自己沒有信心。時間過得很快,讓我們家長齊心協力,在黃老師和付老師等老師們的指導和幫助下,共同把孩子們培養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貳』 怎樣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
要有針對性地糾正孩子的不良學習態度,必須了解和分析孩子形成不良學習態度的原因。有的孩子因經不起學習的壓力而產生了不良的學習態度。孩子從小學到中學,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們的身心常常超負荷運轉。有的孩子或由於基礎差,或由於學習上沒有及時輔導,或由於有心理障礙,便落伍了,成了班上的差生,要想趕上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又沒信心,離開學校又不可能,長期的落後,使孩子的自信心嚴重受損,因而產生不良的學習態度。還有的孩子,剛進初中時成績較好,老師、家長對其寄於厚望,但是只注重向他們的大腦硬灌知識,不注意培養他們的基本能力,而且很少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社會,作業、考試把孩子的時間幾乎全占據了,他們沒有自由支配的時間。於是他們把學習視為苦差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也產生了不良的學習態度。
有的孩子因貪玩而產生了不良的學習態度。有的家長強制孩子學習,不準孩子搞文化學習以外的活動,嚴重忽視了孩子的個性特點,孩子感到「活得很累」,他們需要一個宣洩不滿、體驗成功的渠道。而電子游戲機、檯球等就為他們提供了這樣的渠道,那些認為讀書枯燥無味的孩子在所謂的娛樂活動中找到了樂趣和刺激。這種樂趣與刺激使他們如醉如痴,不能自拔,無心學習。
社會、家庭對孩子的負面影響使少數孩子產生了不良的學習態度。部分家長的思想言行和教育方法欠正確,其讀書無用的觀點影響了孩子。有的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助長了孩子的優越感,使孩子喪失了進取心而不願學習。有的家長一方面要求孩子認真學習,一方面自己通宵達旦地打麻將、唱卡拉OK等等。另外,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錯誤的輿論導向也助長了孩子不願學習的思想。
如何糾正孩子的不良學習態度:
家長要多和老師取得聯系,充分了解孩子,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應針對孩子的學習困難,幫助他找出困難的症結,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制定「補差」的計劃,鼓勵他戰勝困難,變被動為主動。
要引導孩子接觸讓會,接觸大自然,給他們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讓他們緊張的神經有機會得以鬆弛,變厭學為樂學。
要關注孩子的成功,那怕一點點成功都要給予鼓勵,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對孩子要嚴格要求,不能一味溺愛,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流露消極思想情緒,避免對孩子產生消極影響。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深入的政治思想教育,以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學習態度。
『叄』 你們認為該如何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好習慣
家長的平時應該多注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而老師備課時一定要注意提起孩子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對講課的內容感興趣。
『肆』 怎樣才能讓孩子養成認真、嚴謹的好習慣
我們知道,壞習慣一旦養成,想要糾正是很難的,所以,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做作業馬虎的現象,就要重視起來,進行糾正。
那麼,父母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養成認真、嚴謹的好習慣呢?不妨參考一下卡卡媽以下幾個建議:
一、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孩子寫作業粗心,是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或者覺得學習難,沒意思。孩子本身不願意接受新知識,要他做作業,他肯定是很被動的。
學習是一件嚴謹的事情,所以,父母發現孩子不認真、馬虎、粗心時,父母一定要重視,馬上幫他們糾正,以免形成習慣,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甚至影響孩子長大後的發展。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伍』 父母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積極心態
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必要通道,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積極陽光,獨立自主的人,那麼培養孩子的積極心理,就是幫助孩子成才的基石和核心,擁有積極心態的孩子,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會主動去為生存和發展而努力,那以後也能更好的適應社會,家長可以嘗試,從這三個方面去培養孩子的積極心態。
但其實可以很簡單,不需要用多長的時間,如果有可能,父母可以把握孩子睡前的20分鍾,陪伴孩子閱讀、聊天、講故事、做個互動游戲,這都可以,形式和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產生情感上的互動,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父母的關愛,這樣才能讓孩子內心充盈著被愛的滿足感。
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需要父母付出足夠的耐心,需要父母做出恰當的示範和引導,培養孩子積極的心態,教會孩子獨立自主,讓他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去找尋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陸』 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呢
引言:如果說想要自己家孩子專注力比較好,而且喜歡思考的話,那麼就一定要從小開始培養,越是小的時候來培養孩子,才能讓孩子發展得更優秀。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家長應該如何去培養孩子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
『柒』 如何培養孩子認真做事的習慣
讓孩子認真做事,首先要從生活習慣做起。
在生活中培養小孩子從細節努力的去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要認真完成,擁有耐心家長的陪伴也是非常的重要的,要讓他一點一點的去通過細節來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任務。
『捌』 孩子很聰明,但是做事情總是不認真,家長該怎麼幫助樹立孩子認真的態度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明明他們的孩子聰明伶俐,很喜歡幫助別人。 他們是很討人喜歡的,但是這樣一個討人喜歡的孩子,總是粗心大意、粗心大意、粗心大意。 ,上學忘記帶作業本,回家忘記帶油畫棒。 各種粗心大意都體現在生活中。
5. 避免對兒童進行體罰
家長在遇到孩子學習態度不正確時,不應該對孩子進行體罰。 確實,孩子讓你很生氣。 如果你給他(她)體罰,你會認為他(她)會是對的嗎? 孩子的學習態度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而不是挨打。 被打後,很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你怎麼能在自己的心裡感覺良好? 因此,不要對孩子使用體罰。
6.耐心和耐心
家長在遇到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時需要耐心和耐心。 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要慢慢改正,幫助他(她)改正。 有時它可能不會工作一次。 需要很多解釋才能讓他(她)明白。 是的,先讓他(她)知道如何解決問題,然後給他(她)一個大概的思路。 只有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孩子才會逐漸走上正軌。
『玖』 孩子都上初二了,整天還吊兒郎當的,怎樣讓孩子養成認真的態度呢
首先,專注於養成習慣。我們在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時,首先要注意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 在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前提下,更容易培養他們正確的學習態度。讓孩子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解釋: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後,媽媽不要幫忙檢查,有錯誤的地方不要指出,一發現就要求糾正。 否則,孩子會更粗心,在作業中犯更多錯誤。 媽媽應該讓孩子自己檢查作業,讓他發現粗心造成的錯誤。 孩子檢查改正後,媽媽要及時給予表揚。
最後,父母的例子。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為這樣的人。 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孩子處理問題的方式和父母一樣。 父母以身作則,而不是言傳身教,榜樣的作用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