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自由泳和蝶泳
學蛙泳竅門:
手--向側後「下」方劃水。劃水時手心向下。爭取最大浮力和推動力。出水時手成「刀」形(即手心對手心),將阻力減到最小。
腿--向下向後蹬腿。收回時大腿和膝蓋打開,兩腳相蹦。(想想青蛙)
配合--手推水和腳蹬水交替進行。
換氣--學蛙泳,換氣比較難掌握。要多體驗幾次。當手向下推動水流,身子會往上浮,抓緊時間讓頭部浮出水面,換氣。
初學者首先在齊肩深的水裡學習手部姿勢(水太淺找不到感覺)。練習時身子要前傾。學會讓手控制身體的平衡。找到感覺後,腳輕輕蹬。就能試著浮起來。這時就可以試著手和腳的配合了。
一、游泳與其它體育項目比較: 有如下幾個不同因素:
1、教學環境不同:由於浮力、阻力、壓力、使初學者容易產生怕水的心理。
2、呼吸不同:游泳時的呼吸方法與平日不同 它用口在水面上吸氣 用口(或鼻)在水中呼氣 吸和呼之間有一段閉氣 同時還必須與動作有節奏的配合 是學游泳過程一個重要內容。
3、改變直立姿勢 俯卧或仰卧在水中 在不習貫的姿勢中完成動作。
4、沒有發力的固定點 利用水的對身體的浮力和升力推動身體前進。
二、游泳教學的幾個階段
1、粗略掌握動作階段:以熟悉水性為主 克服怕水心理 初步了解動作 感性認識。動作表現緊張 不協調 出現多餘動作 呼吸急促。
2、改進與提高動作階段:掌握正確動作 提高動作質量和動作協調性 消除錯誤動作 改進技術動作。
3、鞏固和運用自如階段:反復練習 輕松自如地游動 達到自動化程度。開始針對性地練習 進一步增加運動負荷 系統練習 提高身體各方面素質 為達到一定訓練水平。
三、游泳教學原則
1、自覺積極性原則:如何調動運動員、教練員的積極性問題?明確目的:培養興趣:了解學生的心理。
2、直觀性原則:正確的動作示範 生動的形象講解 手勢的運用。
3、漸進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 由小到大 循序地推進 逐步提高。
4、從實際出發原則:是指教學的任務、內容、要求、組織教學法、要力求符合、年齡、性別、基礎、以及場地、氣候、水溫等實際情況、使教學對相能夠接受 順利進行。
5、鞏固性原則:在已掌握的基礎上不斷提高。
6、 各教學原則之間的相互關系:是相互關系、互為補充的。最主要是自覺積極性原則它是各原則的前提。
四、蛙泳教學:蛙泳技術動作比較復雜:腿部動作是基礎 速度85%來自於腿部 呼吸是關鍵 任何泳式的教學順序都是按腿、臂、手腳配合進行。
(一)、腿部動作教學:
目的:掌握蛙泳腿部動作 是決定蛙泳學得好或學得差關鍵
難點:腳腕外翻和蹬夾動作。
方法:(1)俯卧池邊出發台上(長凳上):示範講解 收腿、翻腳腕、蹬夾拼攏、停(滑行)的分解 再連貫起來做腿的完整動作 最好是由一人練習同伴體會和糾正動作來進行練習 有利於觀察、體會、練習、示範的作用。
(2) 水中練習: 手扶池邊(扶梯或水線)
軀干----肩膀浸入水中腰腹肌肉稍緊張 臀靠近水面 防止塌腰、挺腹、臀下沉。
收-------慢收 小腿和腳在大腿投影之內:
外翻----向外翻腳要充分 小腿和腳內側對准水 腳心朝上。
蹬夾----向外向後弧形蹬夾要連貫 速度相對要快。
停-------兩腿並攏伸直漂一會。
(3)扶板練習與呼吸練習:收腿要慢 蹬腿用力 收腿抬頭吸氣 蹬腿低頭呼氣。
錯誤:(1)收腿時不翻腳掌;(2)只蹬不夾;(3)臀部上起下伏;(4)收腿過快。
糾正:(1)綳腳尖 陸上強化翻腳動作 勾腳蹬水。
(2)雙膝向外 收腿時兩膝內扣。
(3)收腿時頭肩過低 抬高頭肩 蹬腿時才能低頭 小腿大腿同時發力 髖關節熘?
(4) 收腿過於用力 強調收腿時要慢 蹬腿時要用力.
(二)、手臂動作與完整動作教學:
目的:掌握蛙泳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 完整配合動作依次用力的相互關系。
難點:劃水路線與呼吸動作。
方法:(1)模仿練習:彎腰 兩手並攏往前伸 掌心向下 稍停 兩手同時向側後下方劃水;平頦下(下巴)時 掌心斜相對 屈臂收手至頦下;兩手並攏向前伸直稍停。
(2)手臂動作 呼吸動作 完整配合的相互關系:手臂與呼吸練習:兩手分開時 抬頭吸時 伸手時 低頭呼氣。稍停。手臂、呼吸與完整動作練習:(弓步站立)劃水抬頭腳不動 收手同時收腳(注意:翻腳腕) 蹬腿低頭兩臂同時並攏前伸
按口令做:「1」---劃水。
「2」----收手同時收腿(收腿結束時開始翻腳)。
「3」----蹬腿手伸直。
「4」----手腳伸直稍停。然後再進行第二個動作。
錯誤:(1)劃水時手掌過平「摸麻將」 超過肩的延長線:(2)劃臂時蹬腿 吸不到氣;
糾正:(1)劃水時手掌沉肘 劃水時掌心向外側下 高肘屈臂 要求:平肩收手 加強手臂力量練習。(2)劃手腿伸直 蹬腿手伸直 強調先伸、再蹬、漂一會兒。強調低頭時在水中吐氣 劃臂時抬頭深吸氣。
五、爬泳(自由泳)教學
爬泳動作形象接近人們在陸上的行走動作 臂、腿動作比較簡單學 但比蛙泳較費力一些 是專業運動員用來訓練身體素質的主要手段的泳式。它前進動力90%來自於手臂動作。
(一)、腿部動作練習
目的:學習兩腿輪流交替的上下鞭狀打動作 為學習爬泳完整配合技術打下基礎。
難點:鞭狀打水動作。
方法:打腿時以髖關節為軸 大腿發力 膝和踝關節放鬆伸直 大腿帶動小腿作上下鞭狀動作 腿向上時膝關節伸直 向下稍屈 兩腿上下活動嗝幅度約35厘米左右。練習時坐在池邊 兩手後撐 兩腿前伸 並攏內旋。直腿模防打水動作。下水練習時 要求 兩手伸直 頭部夾在兩臂之間 兩邊側頭輪留換氣 從開始要求直腿逐漸過渡到膝踝適當放鬆彎曲的鞭狀打水。
錯誤與糾正:(1)屈膝過大 小腿打水;糾正:小腿過於緊張 用直腿打水練習 體會大腿帶動小腿動作;(2)勾腳尖打水(鋤頭腳)。原因:踝關節靈活性差。糾正:踝關節靈活性差 要求崩直腳尖 多做壓踝關節活動。
(二)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教學
目的:掌握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是學好爬泳完整動作的基礎。
難點:推水與呼吸動作。
方法:(1)弓箭步一腳前一腳後 一手扶膝蓋一手帖大腿外側 移臂時肘高於手 移平肩膀時 手腕在肩的延長線擦入水 抱水時保持高肘的位置屈臂 沿身體中線向後作「S」 型劃水 劃到擠下時用力推水到大腿。口決:「移臂提高高 入水伸遠遠;劃水正中線;推水碰大腿」。(2)一臂前申 另一臂後直對齊 輪流屈臂劃水動作。
錯誤與糾正:
1、臂入水後向下壓水。原因:過早用力劃水 糾正:入水時手指
先入水 肘關節高於手腕。
2、手掌摸水 原因:沉肘劃水。糾正:屈臂高肘劃水 小臂與水面垂直 掌心向後對著腳尖。
3、手臂在半腰出水。原因:沒有推水動作。糾正:劃水結束時手臂要直手腕觸同側大腿。
4、抬頭吸氣;原因:怕嗆水 喝水 不敢轉頭.糾正:吸氣時 身體縱軸轉動 轉頭時一耳浸在水中 吸氣時作"咬肩"動作.
5、吸不進氣;原因:不會在水中吐氣。糾正:強調水中吐氣;劃水推水時 口將出水猛吐深吸氣。
6、劃水結束時身體下沉 手出水困難。原因:掌心向上 沒有推水。糾正:劃水後程碰大腿時 掌心向後推水 利用慣性提肘帶動手臂出水前移(象是摸到開水壺一樣燙手 快快抽離)。
六、仰泳教學
仰泳時 仰卧在水面上 呼吸較其它泳式簡單易掌握。劃臂動作是仰泳前進速度的主要動力 但對初學者來講 腿是基礎。
(一)腿部動作教學
目的:掌握仰泳正確的仰卧姿勢和腿的上下鞭狀踢水 保持身體平衡 為學習手臂和配合動作打下基礎。
難點:鞭狀動作。
方法:(同爬泳一樣 一個俯卧 一個仰卧) 但用力相反 要求:屈腿後上踢 直腿下壓 膝和腳不能露出水面。
錯誤與糾正:
踢水時膝部露出水面:原因:髖關節未充展開 收髖踢水和大腿下壓不夠。糾正:大腿積極下壓 大腿帶動小腿向上踢水 或用直腿打水糾正。
(二)臂動作與完整動作配合教學
目的:掌握仰泳兩臂輪流屈臂劃水動作與完整動作的教學。
難點:屈臂劃水。
方法:(1)一手前伸夾耳一手劃水練習 移臂時 先提肩後移臂 手臂直 提肩移臂至眼睛垂直線時 手臂開始外旋 掌心向外 手臂在肩的延長線(靠近耳朵)小指頭先入水 手臂直且下深。抱水時 前臂不動 小臂抓水勾起。手腕、肘關節齊平肩膀時 掌心對准腳尖同時用力向後推水 推水將要結束時 手腕下壓 (象是摸到開水壺一樣燙手 快快提起)。馬上出水 不要停頓。(2)一臂前申 另一臂後直對齊 輪流屈臂劃水動作。
錯誤與糾正:
(1)兩臂劃水分解 不連貫。原因:推水動作結束時 手臂在體側停留。糾正:強調 象是摸到開水壺一樣燙手 馬上出水 不要停頓。
(2)劃水時 水花太大 手腕出水。原因:入水點不夠深度 過早用力 糾正:強調 先滑深後抱水 再用力向後加速劃水。
(3)身體擺動嚴重。原因:入水點太開 肩關節靈活性差 推水不到位。糾正:加強肩關節柔韌性練習 手臂要在頭部的前方入水。推水結束時 手臂碰大腿手腕要下壓。
(4)踢水沒水花。原因:頭部抬得太高 腳的位置太低。糾正:注意上踢時要用力 直腿下壓時要放鬆。
(5)「坐」 著游。原因:怕嗆水 不敢把頭的後部浸入水裡。糾正:頭部稍後仰 挺胸、軀干要展平。
七、蝶泳教學
蝶泳也稱為海豚泳。這個泳式技術較復雜 游起來較費力 在教學中 一般都安排在其它三種泳式以後再進行。
(一)軀干與腿部動作練習
目的:掌握蝶泳軀乾和腿的波浪動作 學會腰腹用力是學習蝶泳基礎。
難點:波浪動作。
方法:(1)原地站立 兩臂上舉伸直。腰腹前後擺動 模仿海豚波浪動作 挺、屈、提、伸、四個動作的連貫性。
(2)爬泳打水動作原理兩腿並攏同時做上下打水練習 體會腰發力 有節奏上下擺動 呈鞭狀打水。向上動作不要用力過大 往下壓水時要用力。
錯誤與糾正:
(1)小腿屈伸打水 沒波浪。原因:軀干沒有參與動作 只用小腿用力打水。糾正:軀干參與動作 嚴格地按挺腹、屈膝、提臀、伸膝打水順序做動作。
(2)頭、肩起伏過大。原因:動作概念不清。糾正:手、頭、肩相對固定 腰腹用力帶動下肢做波浪動作。
(二)手臂與呼吸配合的教學
目的:掌握蝶泳手臂動作與呼吸配合是為蝶泳完整動作打下基礎。
難點:呼吸動作。
方法:(1)手臂動作:原地開立 身體前傾 離支撐物約一手臂距離 模仿蝶泳兩手移臂動作和劃水路線:兩手碰大腿 吸氣抬頭、提肩空中移臂(肩高於手腕 手背向前 手掌心向後) 兩臂前移平肩時低頭 兩手空中前伸在肩的延長線「入水」 入水後即向外內旋屈肘抱水 (使肘處於較高位置作「S」 型加速劃水)。邊推水邊提肘出水 借慣性力移臂。
(2)手腿動作與呼吸配合:手臂入水時腳打第一次水 手臂劃水時抬腳 手臂劃水至臍下發力推水時 腳打第二次水。(即一個劃水動作 兩次打水)
(3)手、腳、配合要有節奏 兩次用力的比例是即第一次入水時用力1~2分力量;第二次推水用力是8~9分力量 即「1928」 用力法。
錯誤與糾正:
(1)劃水後出水移臂困難。原因:推水無力、停頓、掌心向上撈水。糾正:推水時掌心向後 利用慣性提肘轉肩向前移臂。
(2)直臂劃水。原因:概念不清。糾正:高肘屈臂劃水 掌心要向後。
(3)手、腳、配合脫節。原因:手臂入水後停留過長 配合差。糾正:手臂入水後接著就要向後劃水 並進行第二次打腿。
(4)軀干沒有波浪動作 原因:手臂入水時不積極低頭提臀。糾正:手臂入水時要積極低頭提臀 腿向上打時 膝關節伸
目的:初步掌握游泳的呼吸方法、節奏、過程、適應頭部浸入水中的刺激 是消除怕水心理的重要手段。
難點:用口吸氣 人們習慣用鼻子吸氣 要改變這一習慣是有一定難度的 吸氣時一定要用口 呼氣時一定要用口或鼻一齊呼。吸----閉----呼要有節奏 蛙泳、自由泳的抬頭和低頭換氣時間分別為1:3和1:5。即吸氣快呼氣慢。
方法:1、雙手扶池邊 用口吸氣後----閉氣----然後慢慢把頭浸入水中 象吹臘柱一樣把氣呼出(但不能呼完呼盡) 然後抬頭用口吸氣
2、熟練一次性換後 逐漸把吸、閉、呼的動作連續不停地做30個以上不停者為完成。
3、自由泳側向轉頭 保持一耳浸在水中 兩邊輪換。
錯誤:用鼻吸氣;沒有在水中呼氣 怕水。
糾正:講清動作要領 可用手捏鼻;練習時要用力呼氣 要連續冒出氣泡。
九、浮體與站立練習
目的:消除怕水心理 體會漂浮感覺 掌握浮體後站立的身體位置改變本領。
難點:閉氣、漂浮、前伸。
方法:1、抱膝浮體練習(浮西瓜):原地站立 深吸氣後 下蹲低頭抱膝。雙膝盡量靠近胸部 前腳掌蹬離池底 成低頭碰膝團身 身體會自然地慢慢漂浮在水面上。站立時 兩手前伸向下按壓水抬頭 兩腿同時伸直 兩臂自然放於體側即可站立。
2、蹬邊滑行:背向池壁 一手扶池邊一臂前伸一腳站立一腳掌緊貼池璧。深吸氣後低頭 身體成俯卧姿勢後 收站立腳 兩腳用力蹬離池壁 兩臂夾緊頭部後腦身體筆直向前滑行。
錯誤:浮不起來:蹬璧無力。
糾正:明確要領 沒深吸氣 過於緊張;蹬壁前臀部盡量靠近池壁 大小腿盡量收緊 蹬邊要用力。
十、踩水練習
目的:學會了踩水 才能徹底消除怕水心理增強安全感。
難點:手、腿合理協調動作。
方法:手扶池邊 身系浮衣踩水練習:單手或雙手扶邊 身體直立 雙腿屈膝 腳跟、臀部、肩膀成一條直線 兩腳底朝向外側下蹬水 連續不停地做收屈--外蹬。下巴、肩膀、手臂浸入水中 手臂外劃下壓收碰胸口。注意呼吸要有節奏進行。
錯誤:(1)身體下沉;(2)不能持久。
糾正:(1)手在胸前做向里向外的撥水動作 增加浮力:(2)雙腿同時向外蹬。感覺下沉時用力 不沉時放鬆。保持體力。
十一、四種泳式的出發和轉身(略)
游泳的好處
●游泳鍛煉是克服水的阻力而不是克服重力 肌肉和關節不易受傷。
●游泳時水的作用使肢體血液易於迴流心臟 使心率加快。長期游泳會使心臟運動性增大 收縮有力。
●游泳能改善體溫調節機能 預防感冒 如果已經感冒 不要游泳 否則易得心肌炎等疾病。
什麼人不宜游泳?
●患心臟病、高血壓、肺結核等嚴重疾病 難以承受大運動量的人。
●沙眼、中耳炎、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患者有可能給別人帶來麻煩。
●飯後或酒後不宜立刻游泳 因為胃受水的壓力及冷刺激易引起痙攣腹痛 久之會引起慢性胃腸炎。飯後四十分鍾方可游泳。
●月經期不宜游泳 若有保護裝置並且有游泳習慣的人可以游 但時間不宜過長。
入水前准備
●游泳前進行溫水沐浴後再入水 就不會感覺很冷。因為溫水沐浴(在30-40℃之間)能夠帶走身上的部分熱量 這樣會使你的體溫接近水
池中的溫度——一般為27℃左右。
游泳易引發的疾病
1、結膜炎:是游泳中常見疾病之一 表現為眼紅腫、有異物感、疼痛不適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由衣原體引起的游泳池性結膜炎和細菌引起的急性卡他性結膜炎。游泳時最好戴防水眼鏡 若游泳後感眼部不適 可點用利福平眼液或0.25%氯黴素眼液進行預防 注意勿用手揉眼或用不潔毛巾擦眼。
2、中耳炎:游泳後 若出現耳朵疼痛 甚至發燒、流膿 那是游泳時帶有細菌的水灌入了耳朵。所以 當池水入耳後 可將頭向水側傾斜 或輔以單腳跳動 使其自然流出 切忌用手或他物去摳。為防止池水進耳 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後一旦耳痛 應用復方新黴素或氯黴素甘油滴耳液滴耳。
3、鼻竇炎:跳水及潛水易引起鼻腔進水 並將水帶入與之相通的鼻竇。若水質不潔 就能引起鼻竇炎 可出現鼻塞、鼻痛、流粘涕或頭痛等症狀。治療時可用1%麻黃素滴鼻液與鏈黴素滴鼻液交替滴鼻。
4、咽喉炎:多在嗆水或吞水後發生 除可出現咽喉不適或疼痛外 常伴有咳嗽。輕者可用多貝爾液含漱或含化消炎含片 重者應及時去醫院檢查。
5、接觸性皮炎或過敏性皮炎:在天然水域中 有時會被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中所含化學物質侵襲 導致皮炎 體表長出細小的紅色丘疹。可用爐甘石洗劑每天外擦數次。
歷史與發展自古至今 無論是為了捕獵、逃避猛獸或是遇上海難時得以自救 游泳都是一門重要的求生技能之一。遠在公元前2500年 古埃及已有類似捷泳的活動。古羅馬人興建的巨大浴池 更是上流社會人士作為餘暇游泳及社交活動之場所。早期的游泳活動 只被視為貴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訓練的一個重要部份 直至十八世紀末期 工人階級參與游泳的時間及機會增多後 游泳才開始成為一種普及的活動。
競技游泳源於英國及澳洲 後來傳入其他國家 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 世界各國的游泳比賽開始普遍起來 游泳總會亦相繼成立。英國業余游泳總會(前身為都會游泳總會)於1869年成立 是第一個成立的國家游泳總會。在1850年至1860年間 英國與澳洲已有際游泳比賽。當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894年6月16日在巴黎成立時 游泳已被列為1894年的奧運項目之一。至於國際業余游泳聯會(FINA) 則成立於1908年。
蛙 泳 蛙泳是第一個作為比賽的泳式 而且自由泳及蝶泳也是從中發展出來。在1940及1950年代 由於很多日本泳手利用規例的漏洞在長距離比賽中潛泳 從而獲取利益 游泳規則於1956年便有所更改 只容許泳手在起跳後及轉池後 在水面下只可作一次劃手及蹬腿動作。為了減低水的阻力及加強推進力 胸泳的劃手及蹬腿動作曾有過多次的改革 不過 基本泳姿就一直都沒有多大的出入。
自由泳 澳洲人韋利士於1850年使用了一種雙手在水面前移的泳姿 這可算是捷泳的雛型。及後英國泳手約翰特拉真於1873年採用了一種用胸泳腿再配合雙手交替前爬的泳式 後來澳洲人李察卡爾又根據特拉真及亞歷韋鹹的泳式 創造了一種『淺打水』的踢腿方法。自此之後 腿的踢法就只有少許的變化。
仰 泳 早期的背泳只是仰浮在水面上 然後再用胸泳的踢腿推進。1900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開始有泳員使用手部在水面上過頭前移的泳式 踩踏式的踢腿方式 則要到1912年的奧運會才開始出現。
蝶 泳 蝶泳的劃手方法是由德國泳手Erich Rademacher首次在1926年的胸泳比賽中使用 當時 他仍使用胸泳的踢腿方式。195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後 國際業余游泳聯會(FINA)決定將此泳式與胸泳分開 因而增加了蝶泳 而且泳員更可以採用海豚式的踢腿方法。
水調歌頭 游泳 (毛澤東) 1956.06
才飲長江水 又食武昌魚。
萬里長江橫渡 極目楚天舒。
不管風吹浪打 勝似閑庭信步 今日得寬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 龜蛇靜 起宏圖。
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
神女應無恙 當今世界殊。
⑵ 蝶泳怎麼游給個連接
蝶泳是四種競技游泳姿勢中最難掌握的一種姿勢.蝶泳節奏性強,體力消耗大,很少有人採用這種姿勢進行長游.蝶泳身體姿勢呈波浪式擺動,為了減少垂直阻力,現代蝶泳採用了小波浪打腿的技術;蝶泳兩臂同時向後劃水並經水面上向前移臂,這一動作特點決定了蝶泳在一個動作周期中浮力和平衡損失比其他泳式大(兩臂移臂使身體減少了較大的浸水面積;兩臂同時向後使重心後移加重了腿部負擔).由於蝶泳游起來運動負荷較其他泳式大,這對鍛煉身體、增強力量效果顯著。怎樣才能蝶得遠,介紹幾個技術要點:
1.自然的呼吸動作
蝶泳呼吸動作近似於蛙泳,在兩臂向後推水時,嘴前伸吸氣,切忌挺胸抬頭,盡量減少身體上下起伏。蝶泳要做到自然的呼吸,應首先與兩臂動作協調配合,即推水伸頜抬頭吸氣,移臂低頭呼氣。在長游中蝶泳呼吸與手臂動作的配合是1:1,即一次劃臂一次呼吸。其二是呼吸充分而有節奏,呼吸要保持一定的深度,才有利於氣體交換,因此在節奏上就應該相對穩定,特別是長游時更要注意這點。
2.協調有節奏的臂腿配合動作
蝶泳的節奏性是蝶泳配合技術最顯著的特點之一,有專家認為,蝶泳就是游節奏的泳式。蝶泳臂腿的配合形式是1:2,即兩臂劃水1次,打腿2次。體現這個節奏的核心是兩臂推水動作與第二次打腿的配合,要求兩個動作同時完成。這就是說第二次打腿到最低點兩臂推水結束並開始移臂。初學者往往在這一點上失去正確的節奏。軀干擺動要與臂腿動作協調,不能以打小腿代替腰的擺動,造成臂腿動作僵硬不協調。要糾正這一點應強調兩臂入水點遠一些,肩帶放鬆並前伸,藉助此時向下打腿的反作用力提臀,從而使初學者逐步形成良好的蝶泳配合節奏。
3.逐漸增長游距
增加蝶泳長游距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增長游距要以維持正確的動作節奏為前提。如果以不規則的動作節奏完成游距,會破壞蝶泳動作的正確節奏,使技術動作結構發生錯誤的改變。國內外游泳教練認為,蝶泳練習距離不宜太長,最好在25米短池進行訓練,這有利於保持蝶泳正確的技術動作和正常的動作節奏。因此增加蝶泳游距離的最好方法是分段練習法,即把目標距離分成幾個較短的距離,用分段的形式完成。如目標距離為1000米,可分成5個200米或10個100米來完成,這樣比連續游完1000米技術質量要高,動作節奏也有保證,從而達到鞏固提高技術和鍛煉身體的作用。
增長游距要求距離的增加應有計劃有步驟,不能盲目安排。在初學階段,不宜增加蝶泳的游距,可通過泳式交替變換練習增加距離,蝶泳穿插在泳式中,這樣即可調節單一姿勢的疲勞,又可增強蝶泳游進的能力。
對中年人和少年兒童,不宜過多安排或太集中安排蝶泳長游,因為蝶泳運動負荷較其他三種泳式大,太大的負荷容易引起身體過分疲勞。蝶泳練習對老年人和身體較弱者更應慎重。他們可選擇短距離練習。
增加蝶泳長游距離應先增加分解動作的練習距離,如扶板打腿,夾板劃臂等。為逐漸延長蝶泳配合游打下基礎。
4。提高耐力的練習
由於蝶泳游距的限制,常與其他泳姿結合,發展蝶泳的一般耐力,提高蝶泳耐力水平。
蝶泳一般耐力練習屬有氧代謝運動,提高有氧代謝水平對增加體質很有意義。耐力練習方法常採用任意游、持續游、變速游、間歇游等方法。根據游泳能量訓練分類,有氧訓練分四級負荷,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練習負荷,提高耐力水平。
游泳有氧代謝能量訓練分類表
有氧代謝分類 心率次/分 休息時間
任意游 120以下 任意
低強度有氧 120-150 10-30秒間歇游
無氧閾 140-170 10-40秒間歇游
最大攝氧量 160-180 20秒間歇至1:1
⑶ 游泳怎麼踩水
所謂的踩水就是指立浮,是建立在蛙泳基礎之上的,必須有蛙泳基礎。立浮的動作要領主要是盡可能的加大身體下降的阻力面,減緩下降得速度,這就要求,身體盡可能不要過於直立,另外,腿部處於坐姿狀態,大腿橫在水中,動作幅度要小,主要是小腿的動作,同時,配合游泳時的呼吸,吸氣時可以促使身體漂浮。
靜漂運動的常見姿勢與技巧
大家知道,游泳運動有蛙泳、蝶泳、仰泳、側泳、潛泳、爬泳等姿勢。根據靜漂運動各種姿勢的特點,參考各地的叫法(有浮漂,仰漂等等),目前常見的靜漂姿勢應分別命名
為水平靜漂、側身靜漂、直立靜漂、團體造型靜漂、花樣靜漂等幾種稱呼較為合理。靜漂的姿勢不一樣,其技巧、難度也不一樣。其中,水平靜漂簡單易學用處多,
應作為入門者的首選。許多靜漂初學者認為,學習水平靜漂甚至比學游泳都來得容易。
水平靜漂姿勢的基本要求為:身體的軀干、頭部、四肢基本處在一個水平面上,並通過呼吸靜靜地、可持續地仰卧在水面上,其中口鼻和腳尖應始終露出水面。
初學者動作詳解:以在1.2米水深的泳池中為例,學員入水行走熟悉水性後站立,曲腿下沉至水淹脖子時,身體盡量放鬆並緩緩後仰;雙手自然上舉呈投降狀,並向後伸展;用腹式吸氣法(注三)吸足氣屏住;當身體後仰超過45度時,腳輕踮池底,藉助踮的反彈力和水的浮力,使身體徐徐地漂浮起來;當軀干接近水面時,雙手盡量沒入水中,頭稍後仰,使口鼻保持在水面最高處,以腹部為支點輕輕地把腳尖抬至水面。
換氣方法:吸多呼少,吸深而悠長,呼淺且短促。既短促吐氣之後馬上深吸氣,並感覺腹部始終充滿氣並凸起成球狀,只有肺的上半部參與呼吸換氣。換氣方法可以在岸上演練熟悉後再下水實習,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初學者也可請人托住頭部避免嗆水。如果腳尖仍然浮不上來,說明人體的重心仍然偏低,解決的辦法是盡量使雙手再向後伸展並沒入水中,補充吸氣並往腹部下壓屏住,臀部稍稍下沉,雙腳放鬆上提,使身體保持成船形,如此這般多加練習,基本就可以學會。
這是因為人體浮力最大的肺部位於上半身,因而上半身的比重小浮力大;而下肢修長,特別是處於遠端的腳與小腿脂肪少、骨骼多、比重大,於是當人體靜止仰卧於
水中時,重心大體位於臀部,而浮心大體位於腰部,所以下肢容易下沉。這時若雙手在頭頂盡力伸直,重心就會上移;再吸足氣屏住下壓,讓浮心下移,就能使重心與浮心基本對應,下肢就會逐漸浮出水面,人體就可以處於平衡狀態、長時間地漂浮於水面了。
注三:人的呼吸分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法是指吸氣時讓腹部凸起,吐氣時收縮腹部使之凹入的呼吸法。腹式呼吸是以橫膈肌上下運動為主、肋間肌運動為輔來擴大和縮小胸腔而進行的呼吸。腹式呼吸時,橫膈肌上下活動范圍加大,使胸腔容積得到最大范圍的擴展和回縮,同時腹內臟器也就得到充分的運動。胸式呼吸是指主要依靠肋間肌的收縮帶動胸廓,從而牽動肺部而進行的呼吸。胸式呼吸時的肺活量小,肺組織利用率低,是人的本能呼吸法。
⑷ 游泳時怎麼踩水怎麼仰漂
踩水就是指一種使身體穩定漂浮在水中的一種方法,具體的的操作就是,先放鬆身體,人類似與坐在水中,手腳同步,均勻的劃圈,手腳的動作類似於蛙泳但是人是坐立著的。仰著游的話,其實不用像游泳運動員的動作那麼復雜,只要人放輕松自然的後仰,腳的動作類似於自由泳的踩水(整腿上下擺動,靠腰部,不是單純的小腿或是腳掌擺動)或是用蛙泳的腿部動作也可以,其實主要是行成一股推力,手部動作均勻的交替往後擺即可。
⑸ 零基礎學習游泳,到底應該怎樣練習踩水
因為在踩水的時候我們需要往下發力,來獲得反作用力,使得身體和頭部能夠出水面。所以在這里,並不需要非常標準的蛙泳腿,不標準的蛙泳腿也行,只要有作用力就行,要換氣時,蹬腿同時雙手往下壓也行。但是踩水這項技能需要大家認真的去對待,就像學習一種泳姿一樣真正的去練習,因為就算你停留在水中保持前後重心穩定這都需要一定的練習,更別說你還需要在水中做一定的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