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繁殖蟋蟀養蛐蛐的最好方法

如何繁殖蟋蟀養蛐蛐的最好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0 16:35:07

A. 家養的蛐蛐,蟈蟈怎麼繁殖好

人工養殖蟋蟀的方法介紹如下:

1、飼養設備。
蟋蟀可採用大籠飼養。飼養籠下沿一米外,要構築寬、深各20厘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螞蟻等天敵的侵入,保護小齡幼蟲。大籠一般為10×5×2(米),可養3000-5000隻蟋蟀由幼蟲發育到成蟲,籠內種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飼料。

2、誘捕種蟲。
蟋蟀跳躍能力很強,有鑽縫、築穴、隱蔽的能力,因而採集較大數量實在不易。可利用成蟲期的向光和趨食的習性誘捕。

3、繁殖。
每籠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隻,蟋蟀交配後,即產卵於地下,籠內的植物秸稈死後,不要拔出,作為地面的覆蓋物,以利於卵安全越冬。第二年氣溫上升到20℃左右時,可見到大量孵化後的小幼蟲出土。

4、日常管理。
籠中飼養蟋蟀,單純利用籠中天然飼料遠不能適應偌大的蟲口密度,可採用易積存、體積小、營養高的人工飼料,輔以少量天然青飼料,這樣更利於提高飼養效果。人工飼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麥粉35%、玉米粉20%、脫脂奶粉15%、肝粉5%、乾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麥粉25%、脫脂奶粉15%、乾酵母5%、魚粉10%。將配料同時放入容器中,充分攪拌均勻並研細,撒在木板上飼喂,每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完全吃完為宜。蟋蟀飼養溫度在25℃左右為宜。當氣溫過於乾旱時,早、晚適當噴些水,使籠內的地表溫度保持在75-80%。陰雨天不影響蟋蟀正常生活,但在餵食板上要加遮蓋物,青飼料可少放或不放。籠中地面積水1小時可造成蟋蟀死忘,應及時排水。每日光照時間12小時,若蟲發育期可縮短,自然光照時間不足時,應加燈光補充。http://..com/question/181445.html?si=2

B. 蛐蛐要怎麼養_蟋蟀的飼養方法(2)

蛐蛐的生活習性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蟋蟀是以善鳴好鬥著稱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敗了 其它 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佔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1]當然,從生物學進化論觀點來分析,這也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有利於蟋蟀家庭子子孫孫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鳴聲也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這是我的領地,你別侵入!同時又招乎異性:“我在這兒,快來吧!”當有別的同性不識抬舉貿然闖入時,那麼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若“最後通牒”失效,那麼一場為了搶佔領土和捍衛領士的兇殺惡戰便開始了,兩只蟋蟀甩開大牙,蹬腿鼓翼,戰在一起,其激烈程度,決不亞於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 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它每年發生1代,產卵在土中以卵越冬。 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 雄蟲好鬥,當兩只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然後,敗者無聲的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顯得十分得意。 蟋蟀因其能鳴善斗,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於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爭高下。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 每個寧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聽,蟋蟀們又在開演唱會了!蟋蟀優美動聽的歌聲並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蟋蟀在不停地震動雙翅,難道它是在振翅欲飛嗎?當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發聲器官。因為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聽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顎蟋蟀。體長可達20毫米左右,觸角長約35毫米,因兩顆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長顎蟋蟀,俗稱克斯。 除了善於歌唱,蟋蟀還十分好鬥。
蛐蛐的生長繁殖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繼續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蛐蛐的常見品種
中華蟋蟀(Gryllus chi-nensis)。體長約2厘米,體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發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於前足脛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於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大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頭扁,前端平,向前傾斜,雄性頭向兩側明顯突出;

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身體暗黑色,有光澤,兩復眼的內上方具有黃條紋,直達頭後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澤,後翅較發達,雌性的產卵器長達2厘米。夜間覓食,成蟲、若蟲均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類、蔬菜等作物。全國各省多有分布。

看了蛐蛐要怎麼養還看:

1. 活體飼養蟋蟀的養殖方法是怎樣的

2. 飼養黃蛉的技巧

3. 大王蛇的養殖方法

4. 飼養青蛙的方法

5. 如何飼養王錦蛇

C. 怎樣人工繁殖與飼養蟋蟀

一、選種配對
人工繁殖蟋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體大、善斗的上品蟋蟀,所以挑選留種的雌、雄蟋蟀很重要。
挑選雄蟲的要求應該都是將軍蟲,一般避免用斗敗的蟋蟀留種。
選擇雌性三尾應體大,產的卵也大,以後孵出的幼體個頭也大。三尾在早秋季節就要收養,此時三尾剛剛羽化,在野外交配次數不多,有些還是原雌。如果在中晚秋捕捉,三尾在野外已交配多次,大腹便便,腹內的種氣已經混雜,不能達到培育良種的要求。早秋捕得型大的三尾,也要精選出頭大、臉長、斗絲貫頂、項寬、體型豐厚、翅長、六爪白凈、肉身細潔、色不渾的,以供育種之用。
留好了理想的雌雄良種,配對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配對的雌雄蟋蟀最好選用同色蟲。如頭色、斗絲的顏色及蟲體顏色等要相同或相似,這樣孵化出來的後代顏色比較純,便於精選定色。②配種的雄蟋蟀一定要養到可以出斗前後,最好在秋分節後進行正式配種,此時的蟋蟀是健壯時期。配種後所產的卵得到的後代也最強壯,種也純。③雌雄蟋蟀配種(結鈴)最好3~5次,這樣可以確保產出的卵完全受精。
二、產卵保存
結鈴後的三尾,一定要找個地方產卵。因此結鈴前必須先准備好產卵的工具。取一隻30厘米左右的瓦盆,洗凈後在日光下曝曬消毒;取黃砂適量洗凈,在爐上炒干消毒;取園土適量,攪碎曬干;砂、土按1: 5加水適量拌和,以下見干土為宜,不能過濕。鋪入瓦盆約7~8厘米厚。將要產卵的三尾養人,它便會在土中產卵。也可用吸水性好的衛生紙或餐巾紙捲成直徑似二硬幣一樣粗的紙條,圍成盆的四周滴水使紙濕透。這樣三尾也會在紙卷內產卵。一頭雌蟋雌一生中產卵約200粒, 孵出的若蟲中雄性的約佔三分之一,其餘都是雌性。而若蟲要養到四齡以上才能辨出雌雄,這給人工孵化飼養蟋蟀加大了工作量。把三尾產出的卵輕輕取出,用放大鏡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卵的形狀略有不同。一種卵的形狀兩頭比較尖,而且數量不多;另一種卵兩頭比較圓,比前一種卵略短略粗,數量遠比兩頭略尖的卵為多。實踐證明兩頭尖的卵多數是雄蟲,而兩頭略尖的短、略粗的卵是雌蟲。在孵育前將卵從土中挑出,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不管是選雌性卵還是雄性卵,一定要選卵粒飽滿,色澤勻均,卵粒大,長約在2毫米以上,在自然環境中,一般在5 月中下旬或6月初,若蟲便破殼而出。但是人工收集的蟲卵放置在室內,比室外溫度要高,所以卵的孵化時間要比室外略有提前。如果不想使卵過早孵化,可以將盛卵的容器搬到室外,放置在陰涼潮濕的地方,使卵和自然環境溫度保持一致,若蟲出土的時間就不會提前了。但是要注意,有卵的土質要保持一定的溫度,不能讓土太干,否則卵易死亡。當然土也不能過濕,以濕而不滲水為佳。
三、孵化飼養
孵化前,將卵按要求挑選出,放置在容器內。容器底部應有泥土。蟲卵放入後,再用一層薄土覆蓋(土必須碾碎曬干,然後灑少許水)。隔3~5日,應該用水稍稍澆灑一次,使泥土保持一定濕度,可保證蟲卵的順利孵化。澆灑的水應該用清潔的河水或雨水。如果用自來水,必須放置多日再用。
1、孵化溫度
蟋蟀的卵在溫度25℃~30℃時開始發育孵化。越冬卵到四五月份,溫度便達到25℃~30℃。從卵孵化為若蟲,一般約需20~25天。在保持一定濕度的前提下,只要給予適合孵化的相應溫度,若蟲便破卵而出。所以在人工繁殖時,只要創造蟲卵孵化的條件,蟲卵幾乎在任何季節孵化。
2、養殖場地
若蟲孵出後,應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這對若蟲的生長發育很重要。所以在若蟲孵化出殼前數日,就要選擇一個理想的人工養殖場,並著手做准備工作。養殖場的土質一定要好,其一是土質疏鬆肥沃;其二是沒有被有害物質污染過。養殖場地要高爽,排水性好,不易積水,養殖場的四周環境要好,沒有化工廠,特別是沒有排放廢氣和含有害物質污水的工廠。選擇好場地後,最好翻地一二次,達到鬆土除害蟲的目的。然後添一些有機肥料和青飼料,使土質肥沃且富含腐植質。然後種上一些不含異味的瓜、豆、麻類的植物,使陽光不能直接射在養殖場的地面上(這里要注意養殖場決不能選擇太陽曬不到的蔽蔭處)。在這樣生長發育的理想場所。如果在場地再放進一些房頂用的陳舊小瓦片、磚塊,這樣若蟲有了更多的藏身棲息之地。一方面更進一步提供了蟋蟀生活的良好環境,同時也可以提高放養的密度。
3、若蟲飼養
若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須定時投放人工配製的飼料。人工飼料的加工是用當年的新秈米,不淘洗,磨碎,加入適量熟黃豆粉( 約是米粉的五分之一),再摻入一些富含鈣磷的骨粉、血粉、肝粉、魚粉等, 充分拌勻,放入容器保存,以後拌水煮熟投喂。也可捕捉蝗蟲、蚱蜢之類的小昆蟲殺死烘乾,磨碎以後拌入蔬菜瓜果之類含維生素、纖維素豐富的食物。豆類植物不可生食,其他植物應該生喂,以保證植物的原有營養成份不受損失。
喂養應該採用定點的方法,便於每天清掃,但是要多放幾個點, 餵食可以一天二次,早上和晚上各一次,其中以晚上一次最為重要。蟋蟀畏光,屬夜行昆蟲,一般白天大多躲藏在洞穴中,到了夜晚再出來活動覓食。在養殖時,發現若蟲很喜歡吃米蟲、豆蟲之類的小生物,可以經常投喂一些。
蟋蟀若蟲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營養過於豐富雖然會使蟲體發胖,但頭項部位也會隨蛻皮而放大。所以若蟲階段可以不考慮控制食量。但是不控制食量並不是認為就可以大量投喂脂肪蛋白質含量都比較高的食物了。蟋蟀在若蟲時期,體內會分泌出保幼激素。保幼激素分泌的多少,直接決定若蟲期的長短。
雖然蟋蟀的食性很雜,但是在野生環境里主要還是以素食為主,過多地投喂葷食,有可能會打亂蟋蟀若蟲體內保幼激素的分泌,從而使蟋蟀的若蟲期縮短,提早蛻化成蟲。
四、室內人工繁殖
如果沒有理想的室外養殖場地,室內也可以人工繁育蟋蟀。在室內繁育蟋蟀,可用口徑25~30厘米的瓦盆,內放培育土約5厘米厚。 培育土配製:選土質良好肥沃的園土,在陽光下曬干消毒,加入一半蚯蚓糞土,用冷開水或清河水拌勻到不見干土,但也不能太濕,土表覆蓋5~6片薄的小瓦片,可讓若蟲藏入其中,以防換食時受驚。瓦片最好用陳年的舊瓦片,並用開水煮沸數分鍾。剛孵出的若蟲,每盆約飼養20隻,盆口蒙上紗布,再蓋上厚紙蓋,可防止若蟲逃跑。若蟲長到約5毫米時, 每盆養若蟲10隻。若蟲長到近10毫米時,要分開單獨飼養,用口徑10厘米的瓦盆,也要鋪上培育土和小瓦片,直到羽化成成蟲。餵食要比室外養殖場細心周到,一二齡若蟲可不用喂水,餵食以米粥加入其他營養品為主,經常投些青飼料。每日傍晚餵食,並清掃食床(放食物的地主)。每日注意吃食情況,如發現食量減退,要找原因,設法改變食譜,餵食一定要多樣化。三齡以上若蟲可適量喂些水,方法是在2 分硬幣上滴一滴清水。若蟲大了可用水盂喂水。
室內繁育蟋率還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室內要通風,沒有各種異味,如,油煙味、香煙味、蚊香味等。②不能讓盆內的土太干,盆內盆外常噴水,特別是盆外更要多噴幾次。③不能用自來水和礦化水,最好用郊區清池塘水或清河水。有了室內繁育斗蟋的條件,只要將蟋蟀產的卵放在約30℃的環境下保持一定濕度,最多經過45~50天,若蟲便可破殼而出。當然卵離產出時間越長,孵化所需的時間就越短。只要培育適當,在寒冷的冬天也可聆聽蟋蟀的鳴叫,觀賞蟋蟀的打鬥。

D. 怎麼養蛐蛐


蟋蟀(詳情介紹)

三、蟋蟀晚秋飼養重點

1.用盆

晚秋時節,天氣已冷,這時用盆須用近年所產的新盆,盆位徑比前期可略小一些。此時又因蟋蟀本身偏老等因素,大已不如早期那樣頻繁活動。為了促使其增加活動量,可將盆底擦拭得光滑如鏡,使之因站立不穩而經常走動。同時,可以用加溫方法,使蟲盆內的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

2.食物

晚秋時蟋蟀的食物,應力求精細和營養充足,一般可用清蒸鯽魚肉、鰻魚肉,以及芝麻蒸熟之後搗成泥狀。攪拌在粥飯喂之。漸至後期,蟋蟀食量比早期明顯減少,並有拒食現象。這時,除繼續採取上述的加溫、擦拭盆底等辦法外,應適當改其食物品種,可以純葷食物喂之,也可喂竹蟲之類的小活昆蟲。

3.飲水

對晚秋蟲的飲水,應注意予以合理補養。可用中葯紅參、首烏、牛膝、旱蓮草、甘草各等分,泡水飲蟲。

4.洗浴

時至深秋,天氣寒冷,所養之蟲。一般可不再洗浴。如果必須洗浴時則一定要掌握水溫。

5.下雌

到了深秋晚秋,原先所用的三尾多已大腹便便不堪配用。此時如果所替三尾較多,可另換元雌三尾;三尾少的,可將大腹三尾關養在一個放有水縣泥土的大容器內,不使其聽到雄蟲鳴聲,如此十數天之後,待腹中蟲子產凈,又可使用如常。在此期間,蟋蟀仍然不可缺少三尾,可以甩其他三尾替代用之。這時,應經常讓雄蟲與三尾過蛋交配,以保持其體內的暢通,三尾也不必再像早期那樣頻繁提落,放養在一起也不會有什麼妨礙。

6.三尾養法

「未養蟋蟀先養雌」,這是秋央飼養配雌的一個總要求。三尾須在早秋捕捉,這樣剛脫殼的元雌才多,在土中尚未交配,以後一旦需要則可快速貼鈴。在數量上,如果條件許可,可多多益善,須知每隻蟋蟀至少要為其准備四五隻三尾,以供其輪流使用。選雌不重於色而重其身形。一般理想的蟲形有:烏頭、弓背、細斗絲的駝背三尾;小頭。大肚,長身的白肉三尾;小頭、圓肚、短身的梅花三尾;小頭、長身、長飛翅的飛翅三尾。其中,最佳的是梅花三尾、飛翅三尾。此外,有一種紅頭、黃腦蓋、粗斗絲、長腿足、形狀凶惡的老虎三尾。此類三尾應堅決不要,因其常傷損雄蟲。三雌一般要准備兩批:一批是那些少足少腿殘缺不全的三尾,以供當時使用;另一批則是生相完好的三尾,要另處流養,又可使其聽到雄蟲的鳴聲,以待深秋斗前使用。三角的飲食要多樣化,除和雄蟲一樣的主食外,還要時常喂一些水果,同時應經常洗浴。常看到有的養蟲魚。對三尾的飲、食、浴等完全忽視,平時不大浴蟲」餵食也是好幾天才放一次,不管其臟不勝、餿不餿,以致三尾六爪花如踩泥球非常只臟。這對雄蟲是有害的。必須改變這種做法,實際上對三尾的飼養,應該比雄蟲更加細致小心。

另外,有一種說法,說是給雄蟲過蛋用的三尾,應剪短其兩須,以免雄蟲誤認為是同性而相互斗咬;它的大腿筋也要抽去,使其無力彈腿,也就不至於踢傷雄蟲了。其實,這樣做是大可不必的。因為三尾被剪須抽筋之後,即便結鈴正常,也會影響其生存能力。而且試想,一隻雄央如果連三尾的踢腿都承受不了,那麼它將如何在格鬥中迎戰腿力比三尾強出許多的同性斗蛩呢?因此,上述說法和做法,純屬多此一舉。

養蟋蟀是一個細致的過程,要有充足的經驗才能使蟋蟀健康,很多人在飼養的初期會養死很多的蟋蟀,這也是沒有辦法避免的,只有慢慢的積累經驗,才能真正的養好蟋蟀。

E. 掌握了這幾點,以後自己繁殖蟋蟀

一、選種配對
人工繁殖蟋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體大、善斗的上品蟋蟀,所以挑選留種的雌、雄蟋蟀很重要。挑選雄蟲的要求應該都是將軍蟲,一般避免用斗敗的蟋蟀留種。
選擇雌性三尾應體大,產的卵也大,以後孵出的幼體個頭也大。三尾在早秋季節就要收養,此時三尾剛剛羽化,在野外交配次數不多,有些還是原雌。如果在中晚秋捕捉,三尾在野外已交配多次,大腹便便,腹內的種氣已經混雜,不能達到培育良種的要求。早秋捕得型大的三尾,也要精選出頭大、臉長、斗絲貫頂、項寬、體型豐厚、翅長、六爪白凈、肉身細潔、色不渾的,以供育種之用。
留好了理想的雌雄良種,配對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配對的雌雄蟋蟀最好選用同色蟲。如頭色、斗絲的顏色及蟲體顏色等要相同或相似,這樣孵化出來的後代顏色比較純,便於精選定色。②配種的雄蟋蟀一定要養到可以出斗前後,最好在秋分節後進行正式配種,此時的蟋蟀是健壯時期。配種後所產的卵得到的後代也最強壯,種也純。③雌雄蟋蟀配種(結鈴)最好3~5次,這樣可以確保產出的卵完全受精。
二、產卵保存
結鈴後的三尾,一定要找個地方產卵。因此結鈴前必須先准備好產卵的工具。取一隻30厘米左右的瓦盆,洗凈後在日光下曝曬消毒;取黃砂適量洗凈,在爐上炒干消毒;取園土適量,攪碎曬干;砂、土按1: 5加水適量拌和,以下見干土為宜,不能過濕。鋪入瓦盆約7~8厘米厚。將要產卵的三尾養人,它便會在土中產卵。也可用吸水性好的衛生紙或餐巾紙捲成直徑似二硬幣一樣粗的紙條,圍成盆的四周滴水使紙濕透。這樣三尾也會在紙卷內產卵。一頭雌蟋雌一生中產卵約200粒, 孵出的若蟲中雄性的約佔三分之一,其餘都是雌性。而若蟲要養到四齡以上才能辨出雌雄,這給人工孵化飼養蟋蟀加大了工作量。把三尾產出的卵輕輕取出,用放大鏡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卵的形狀略有不同。

F. 冬天如何繁殖蟋蟀

它們的天然居所就是濕潤的泥土,故此需要一個膠盆,內放濕潤的孵卵材料,可放在繁殖場內的盛卵器內。孵卵材料可以選用濕潤的泥土。由於蟋蟀籠內沒有其它的底層,所以它們會挖掘藏卵的地方並干擾蟋蟀卵。但如果卵被埋得好的話,則蟋蟀干擾的只是表層半?深的位置,而卵則埋在其下。您可用 2 - 3 ?深的容器盛載蟋蟀卵,則不會被蟋蟀干擾。這類容器可放置一個或更多,但無論有多少個盛卵容器,部份卵無何避免地產在水碟旁,而這些卵將不能孵化。孵卵材料必需常加註意,數天檢查一次,如發現有乾涸跡象便應灑水。泥沼較泥炭更需多加檢查。由於電熱毯的緣故,孵卵材料很快便會乾涸。一旦卵變得完全乾涸,便無法補救。5 - 7 日後孵卵材料會有白色的橢圓形卵垂直地埋在表層 1 - 2 ?深的位置。盛卵器需移往孵化。
在有食物、水及高溫的環境下蟋蟀便會不停交配。在屋裡暖和點的地方就行,

G. 怎麼養殖蟋蟀蟋蟀的生長繁殖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而蟋蟀的養殖技巧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蟋蟀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蟋蟀的養殖方法

蟋蟀十分嬌貴。它不能近鹽、近油、近醋、近酒,近各種異香氣息。如聞到蚊香、香水等氣味,便暈頭轉向,成為廢物。

蟋蟀的飲用水要沒有漂白粉明礬等物質,只能給它喝河水、井水或雨水。

養蟋蟀最好在伏天准備好一缸荷葉露及清純碧澈的河水,再用炒五茄皮、首烏、猴姜、牛膝、茯苓、旱蓮草各一兩、甘草五錢,泡入河水中,然後摻荷葉露來喂蟋蟀,此水能瀉去蟋蟀在伏天的暑氣,強壯筋脈。此水連飲七天即可。

再用旱蓮草水汁飲三天,固壯牙門。

平常餵食應是煮爛的米飯,不可飼以僵米,免傷牙齒。

初獲出土之蟲,還要給它洗澡。水浴時,用一缸河水,投入甘草少許,用手攪動起旋渦,投入蟋蟀,讓它在水渦中盪滌污濁,幾秒鍾即撈起。

早秋飼養蟋蟀的缸以老盆最宜,老盆是指三十年以上的陳瓦缸,進水後陰濕時間長。盆色應取黑色的,幽暗不透光,宜於蟋蟀變色。盆應擱置水門汀地或泥地上。陰涼不生火。盆應每日擦拭,以免蟋蟀自食糞便。

到了深秋要防止蟋蟀過早衰老,第一個方法是將老盆換新盆,挑選盆底光滑的,天天擦拭的溜滑如鏡,蟋蟀在裡面站不穩,只好走動了。

第二個方法是促使其經常與三雌交尾,令其體內通竅,維持新陳代謝。

可用早秋的柳樹根和甘草浸河水,飲之,雄蟲便會經常振翅叫結鈴。

如氣溫降到十度以下,應將蟋蟀缸放入板箱內,板箱內要鋪稻草、稻殼或棉花,飲食應經常喂以柳根泡水和鯽魚,延緩其衰老速度。

蟋蟀在深秋養得好,可活至春節,甚至在大雪天還能看到蟋蟀格鬥的奇景。

蟋蟀的形態特徵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

頭圓,胸寬,觸角細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

各足跗節3對,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常跳躍;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

產卵器外露,針狀或矛狀,由2對管瓣組成。雄、雌腹端均有尾毛1對。雄腹端有短桿狀腹刺1對。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

體色多為黑褐色,體型多呈圓桶狀,有粗壯的後腿,比身體還要長的細絲狀觸角。腹部末端有兩根長尾絲,如果是雌蟲,還有一根比尾絲還長的產卵管,分辨雌雄還有一招,翅膀有明顯凹凸花紋的是雄的,翅紋平直的是雌的。最特殊的是,他的聽器是在前腳節上。

蟋蟀的生長繁殖

蟋蟀的繁殖經過卵 -> 若蟲 -> 成蟲過程,屬不完全變態。

蟋蟀腹部末端有一根產卵管,產卵時插入土中。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

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

越冬卵於10月產下,第二年4~5月孵化為若蟲。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危害花生幼苗。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繼續為害。

若蟲蛻皮6次(即6個齡期),每次3~4天,共需20~25天羽化為成蟲。成蟲壽命141~151天。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

蟋蟀的生活習性

棲息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

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一隻雄性蟋蟀可與多隻雌蟋蟀同居。

鳴叫

蟋蟀利用翅膀發聲,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

此外,蟋蟀的鳴聲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禁止進入,又可求偶。當有別的同性進入其領域內,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

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當兩只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

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發出動聽的聲音,以吸引異性。

雌雄區別

雌雄最明顯的區別在尾部的產卵器。雌性個體較大,正後端有針孔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連同臀部兩側的尾巴,乍一看像長著三隻尾巴,翅小,不會鳴叫;雄蟲尾部沒有針狀產卵器,只有自臀尖向斜後方長出的兩只尾巴,會鳴、善斗,有互相殘殺現象。北方有的地區,稱雄性蟋蟀為蛐蛐,雌性蟋蟀為油葫蘆。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佔有雌性。蟋蟀科Gryllidae和螽斯都是鳴蟲,但是只有雄的才會發出聲音,它是利用翅膀磨擦發聲的。

H. 蟋蟀的養殖技術是怎樣的

蟋蟀為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古老的無脊椎動物,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其入葯有利尿的功效,人工養殖蟋蟀不失為致富冷門。那麼蟋蟀怎麼養殖呢?以下是我為你介紹的蟋蟀的生活習性及養殖技術,希望幫到你。

蟋蟀有哪些生活習性

1、蟋蟀喜歡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白天休息夜間出外活動。它屬於雜食性動物,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在農業上,人們把蟋蟀作為害蟲類。

2、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會和另一隻雌蟋蟀同居。否則它們是彼此是不能相容的。如果碰到一起也會毫不猶豫的咬鬥起來。因此就有鬥蟋蟀的民間活動。

3、蟋蟀間的繁殖交配不是通過彼此“戀愛”完成的。而是雄蟋蟀之間進行異常激烈的斗爭,勝利者才可以擁有配偶。在蟋蟀的世界中,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但是由於優勝劣汰的繁殖方法,因此蟋蟀繁殖出來的子孫多半都是非常健康的。

4、蟋蟀的鳴叫對於人類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是響亮的鳴叫聲只有雄性蟋蟀才能發出,雌性蟋蟀沒有發聲的能力。雄性蟋蟀通過震動自己的翅膀來發出強弱長短不同的聲音,以此來代表它要表達的意思。

5、每年9月底,雌蟋蟀把產卵管插入地下,把卵產在地下,大約離地面0.5cm深。第二年的5、6月間,卵開始孵化。孵化後的1齡幼蟲,幾天後就蛻皮成2齡幼蟲。蟋蟀每蛻皮一次,就成長一些。一般在8月下旬,最後一次蛻皮,羽化為成蟲。羽化後23天,就可以開始鳴叫。

蟋蟀如何養殖

1、飼養設備:蟋蟀可採用大籠飼養。大籠用金屬或木材做支架,鐵窗紗作圍罩,長、寬、高不限,平面面積越大,容納量越多,可提高成活率。飼養籠下沿1米外,要構築寬、深各20厘米的水槽,注入清水,防止螞蟻等天敵的侵入,損傷小齡幼蟲。大籠為10米×5米×2米,可養活3000~5000隻蟋蟀由幼蟲發育到成蟲,籠內種植大豆、花生、玉米等作物,供作自然飼料。

2、誘捕種蟲:蟋蟀跳躍能力很強,有鑽縫、築穴、隱蔽的能力,因而採集較大數量實在不易。可利用成蟲期的向光和趨食的習性誘捕。

3、繁殖技術:每籠可投放雄雌蟋蟀各100隻,蟋蟀交配後,即產卵於地下。籠內的植物秸稈枯死後,不要拔出,作為地面的覆蓋物,以利於卵度過寒冬。第二年氣溫上升到20℃左右時,即見到大量孵化後的小幼蟲出土。

4、日常管理:籠中飼養蟋蟀,單用籠中天然飼料遠遠滿足不了大蟲的需要,可採用易積存、體積小、營養高的人工飼料為主,輔以少量天然青飼料,飼養效果更佳。人工飼料配方一:大豆粉20%、粗麥粉35%、玉米粉20%、脫脂奶粉15%、肝粉5%、乾酵母5%,配方二:玉米粉25%、大豆粉20%、粗麥粉25%、脫脂奶粉15%、乾酵母5%、魚粉10%。將配米同時放入容器中,拌勻並研細,鋪撒在木板上飼喂,一次不要投放太多,以吃完為宜。蟋蟀飼養溫度在25℃為宜。當乾旱時,早、晚適當噴些水,使籠內的地表濕度保持在75%~80%。陰雨天不影響蟋蟀正常生活,但在餵食板上要加遮蓋物,青飼料可少放或不放。如籠中地面積水1小時可造成蟋蟀死亡,應及時排水。如一日光照12小時,若蟲發育期會縮短,自然光照時間不夠時,應加燈光補充。

5、採收留種:成蟲大量羽化後,在交配產卵前要及時採收(應留足種蟲)。採收方法:可在籠內掛燈,下面放四壁光滑的水盆,待成蟲趨光飛轉,跌入水盆,即用笊籬撈出。

6、加工儲存:可以將蟋蟀經沸水煮死後,晾乾,備作葯用。或者將蟋蟀悶死後,逐個擺放在木板上(腹部朝天),曬干,再揀凈雜質、雜蟲斷肢,然後將體大完整的蟋蟀全蟲裝在塑料袋裡,放在乾燥處保存待售。蟋蟀干品一般葯店均收購。

I. 怎麼繁殖蟋蟀啊!

我幾年前做過。首先選擇你滿意的蟋蟀公的和母的。一定要待它們都非常成熟時,將它們合養在一個盆里,讓其自然交配,然後將母的取出,反復幾次交配後可以將母的放在盆里鋪又鬆土的盆里養,過幾天就會在土裡產卵。將盆密封好放在自然溫度環境下待到明年春天經常觀察小蟋蟀是否出土,如已出土要及早餵食和水,並降低其密度,太密了蟋蟀會自相殘殺。最好分的越開越好,不然蟋蟀長大了就斗性不足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繁殖蟋蟀養蛐蛐的最好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5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1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7
帆布包變黃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6
輕感冒怎麼辦速效方法 瀏覽:10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90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5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3
用電腦鍵盤關機操作方法 瀏覽:741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