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判斷雞是得病還是打了疫苗elisa
並不是所有的雞病,都能夠一眼被發現及確診。更多的雞病,是會有一定的潛伏期,在次期間內發病症狀並不明顯。那麼,作為養雞人,怎樣才能在雞有一點蛛絲馬跡生病徵兆時就被發現?建議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1、觀察行為
正常情況下,雛雞反應敏捷,精神活潑,掙扎有力,叫聲宏亮而脆短,眼睛明亮有神,呼吸均勻。如果出現扎堆或站立不卧,閉目無神,叫聲尖銳,擁擠在熱源處,說明育雛溫度太低;如雛雞撐翅伸脖,張口喘氣,呼吸急促,飲水頻繁,遠離熱源,說明溫度過高;雛雞遠離通風口,說明雞舍有賊風。頸部彎曲,頭向後仰,呈觀星狀或扭曲,是新城疫或維生素B1缺乏所致;翼下垂、腿麻痹,呈劈叉樣姿勢,主要見於神經型馬立克氏病,有時維生素B1缺乏也可引起,只是發病日齡較小;發生腹水症時,腹部膨大、下垂,呈企鵝樣站立或行走,按壓腹部有波動感;動作困難或鴨步樣常見於佝僂病或軟骨病;維生素B2缺乏可導致爪向內捲曲。
2、觀察羽毛
健康雞的羽毛平整、光滑、緊湊。若羽毛蓬亂,污穢,無光澤,多見於慢性疾病或營養不良;羽毛段落或中間折斷,多見於雞疥癬、啄羽;幼雞羽毛稀少,是煙酸、葉酸和泛酸缺乏的表現。
3、觀察糞便
正常的糞便為青灰色、成形,表面有少量的白色尿酸鹽。當雞患病時,往往排出異樣的糞便,如排水樣稀便多由雞舍濕度大、天氣熱、飲水過多引起;血便多見於球蟲病、出血性腸炎;白色石灰樣稀糞多見於雞白痢、傳染性法氏囊炎、傳染性支氣管炎、痛風等;綠色糞便多見於新城疫、馬立克氏病、急性霍亂;黃麴黴毒素中毒、食鹽過量、副傷寒等排水樣糞便。
4、觀察呼吸
當天氣急劇變化、雞舍氨氣含量過高、灰塵過多或接種疫苗後,容易激發呼吸系統疾病,故應在此期間注意觀察呼吸頻率和呼吸姿勢,有無鼻涕、咳嗽、眼瞼腫脹和異常的呼吸音。當雞患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時,常發出呼嚕或喘氣聲,夜間特別明顯。
5、觀察腿爪
如有腳墊,多是因墊網過硬或濕度不當引起;如環境溫度過高、濕度過小易引起乾裂;若墊網有毛刺,接頭間未處理以及其它易引起外傷的因素存在,則雞只易感染葡萄菌,引發腿病。
6、觀察雞冠及肉垂
正常時,雞冠和肉垂呈濕潤、稍帶光澤的鮮紅色。雞冠紫黑色,常見於盲腸肝炎或雞瀕死期;雞冠蒼白,可見於住白細胞原蟲病、內臟破裂等。冠及肉垂上有突出表面、大小不一、凸凹不平的黑褐色結痂,是皮膚型雞痘的特徵。肉垂單側腫脹,往往是慢性禽霍亂的表現。
7、觀察雞眼
正常時雞眼圓而有神,非常清潔,雞眼流淚、潮濕,常見於維生素A缺乏症、霉形體感染及傳染性鼻炎。健康雞的眼結膜呈淡紅色,若結膜內有乾酪樣物,眼球鼓起,角膜中有潰瘍,常見於雞麴黴菌病;結膜內有稍微隆起的小結節,虹膜內有不易剝離的乾酪樣物,常見於眼型雞痘;結膜有針尖大小出血點,可能是喉氣管炎;瞳孔縮小、邊緣不整、虹膜褪色呈灰白色,為眼型馬立克氏病。
8、觀察飼料及飲水用量
雞在正常情況生長下,採食量、飲水量保持穩定的緩慢上升過程,若發現採食量、飲水量明顯下降,就是發病的前兆。當發現剩料過多時,應注意附近雞群中是否有病雞存在。
㈡ 小雞生病了
雛雞指雞成長0天-50天時,此時小雞身體還沒有好好發育。如果小雞水便拉稀,要及時對照本文以下內容,根據雞所拉水便的形狀,來判斷雞所生病症,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6)呼吸型傳染性支氣管炎
雞咳嗽時帶有血液的粘液,雞只伸頸張口呼吸。剖檢可見到喉、氣管粘膜有出血性粘液。防治:止咳散+福歡飲水,連用3-4天。雞群兩天後呼吸道症狀會明顯減輕。
防治:萬呼寧+呼獨康+板清顆粒進行治療;同時控制繼發感染;
(7)食鹽中毒
拉稀的時候拌有飲水量增加,口流粘液,嚴重者出現轉圈、抽搐,死亡很快,成堆死亡。
防治:葡萄糖飲水。
(8)盲腸球蟲
主要發生於有地面墊料飼養的雞群,雞逐漸消瘦,生長發育不良。剖檢盲腸腫脹,拉血便是本病特徵的症狀。
防治:使用「白球痢康」按每袋飲水400斤,全天集中一次使用,連用3天,首次量加倍。
(9)小腸球蟲
糞便初期為糖漿樣稀便,即逐漸消瘦。剖檢可見十二指腸,小腸壁有小圓點樣出血。
防治:選用小腸球蟲葯磺胺氯吡嗪鈉兌水400斤連用3天,首次量加倍,經過臨床驗證,效果滿意。
㈢ 如何通過記得叫聲和動作判斷雞病
1、運動狀態判斷禽病
①正常狀態下,家禽行動敏捷活動自如,休息時往往兩肢彎曲卧地,起卧自如,有一點刺激馬上站立活動。
②病理狀態下的運動異常
跛行:是臨床最常見的一種運動異常,臨床表現為腿軟、癱瘓、喜卧地,運動時明顯跛行,臨床多見Ca、P比例不當、維生素D3缺乏、痛風、病毒性關節炎、滑液囊霉形體、中毒;小雞跛行多見於新城疫、腦脊髓炎、VE亞硒酸鈉缺乏;肉仔雞跛行多見於大腸桿菌、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感染;剛接回雛雞出現癱瘓多見於小雞腿部受寒或禽腦脊髓炎等。
劈叉:青年雞一腿伸向前,一腿伸向後,形成劈叉姿勢或兩翅下垂,多見神經型馬立克,小雞出現劈叉多為肉仔雞腿病。
觀星狀:雞的頭部向後極度彎曲形成所謂的「觀星狀」姿勢,興奮時更為明顯,多見於維生素B1缺乏。
扭頭:病雞頭部扭曲,在受驚嚇後表現更為明顯,臨床多見新城疫後遺症。
偏癱:小雞偏癱在一側,兩肢後伸,頭部出現振顫,多見於禽腦脊髓炎。
肘部外翻:家禽運動時肘部外翻,關節變短、變粗,臨床多見於錳缺乏。
企鵝狀姿勢:病禽腹部較大,運動時左右搖擺浮度較大,象企鵝一樣運動,臨床上肉雞多見於腹水綜合症;蛋雞多見於早期傳染性支氣管炎或衣原體感染導致輸卵管永久性不可逆損傷引起「大檔雞」,或大腸桿菌引起的嚴重輸卵管炎(輸卵管內有大量乾酪物)。
趾曲內側:兩肢趾彎曲、卷縮、趾曲於內側,以肢關節著地,並展翅維持平衡,臨床多見維生素B2缺乏。
兩腿後伸:產蛋雞早上起來發現兩腿向後伸直,出現癱瘓,不能直立,個別雞舍外運動後恢復,多為籠養雞產蛋疲勞症。
蹼尖點地:水禽運動時蹼尖著地,頭部高昂,尾部下壓,多見於葡萄球菌感染。
角弓反張:小鴨若出現全身抽搐,向一側仰脖,頭彎向背部,兩腿陣發性向後踢蹬,有時在地上旋轉,多為鴨病毒性肝炎。
犬坐姿勢:禽類呼吸困難時往往表現呈犬坐姿勢,頭部高抬,張口呼吸,跖部著地。小雞多見於麴黴菌感染,肺型白痢,成雞多見於喉氣管炎,白喉型雞痘等。
強迫採食:家禽出現頭頸部不自主的盲目點地象採食一樣,多見於強毒新城疫,球蟲病,壞死性腸炎等。
頸部麻痹:表現頭頸部向前伸直,平鋪於地面,不能抬起,又稱軟頸病,同時出現腿翅麻痹,多見於鴨肉毒素中毒病。
轉圈運動:雛鵝在暴飲後30分鍾左右出現共濟失調,兩腿翅無力,行走步態不穩,兩腿急步呈直線前進或後退,或轉圈運動,多為雛鵝水中毒病。
2、聲音狀態判斷禽病
A、正常情況下,雞每分鍾呼吸次數為22~30次,鴨為15~18次,鵝為9~10次,計算雞的呼吸次數主要通過觀察泄殖腔下側的腹部及肛門的收縮和外突來計算的。
呼吸系統檢查主要通過視診、聽診來完成,視診主要觀察呼吸頻率、張嘴呼吸次數、是否甩血樣粘條等。聽診主要聽群體中呼吸道是否有雜音,在聽診時最好在夜間熄燈後慢慢進入雞舍進行聽診。
B、病理狀態下呼吸系統異常:
張嘴伸頸呼吸:表現家禽呼吸困難,多由呼吸道狹窄引起,臨床多見傳染性喉氣管炎後期、白喉型雞痘、支氣管炎後期,小雞出現張嘴伸頸呼吸多見肺型白痢或黴菌感染。熱應激時禽類也會出現張嘴呼吸應注意區別。
甩血樣粘條:在走道、籠具、食槽等處發現有帶黏液血條,臨床多見喉氣管炎。
甩鼻音:聽診時聽到禽群有甩鼻音,臨床多見傳染性鼻炎,支原體等。
臨床多見敗血型支原體、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新城疫、禽流感、麴黴菌病等。
怪叫音:當家禽喉頭部氣管內有異物時會發出怪音,臨床多見傳染性喉氣管炎、白喉型雞痘等。
㈣ 臨床上雞病的鑒別診斷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包括:用臨床診斷的方法,如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症狀檢查、剖檢檢查等方法加以區別,用對比、排除等方法進行歸納和確認,從而使症狀臨床表現相類似的雞病得到確診。
當臨床檢查的方法仍不能對之進行區別和確診時,則可通過實驗室檢查的方法,通過查找病原體而使病從相類似的症狀表現中得到印證和確診。
㈤ 診雞病有妙招,如何從雞糞辨別雞病
如果飲食簡單,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由雞脂肪沉積和病雞代謝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綜合征,藍白大便會排出;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不良、食物停滯、膽汁分泌異常等。病雞糞也是藍白相間的,最初禽霍亂雞糞是帶血的,後來變成綠色,含有粘液,這是因為感染多殺性巴氏桿菌後,血液中形成細菌,消化功能紊亂,病情加重,腸粘膜壞死,脫落,水不能正常吸收。
雞的消化道較短,飼料快速通過消化道。30%的營養素沒有被吸收和利用,它們是隨糞便排出的。因此,普通雞糞含有一些白色物質,比如周圍的物質,這是蛋白質的殘余部分或腎臟分解的產物。如果動物飼料和豆類適當混合,消化正常,可能會發現小雞有粘稠的糞便或蛋雞有柔軟的糞便,如搗碎或切碎的蔬菜,如果你多喂小麥、土豆油布和麩皮,少喂魚粉和豆餅,雞糞會粘粘的、有氣味的、黃綠色的;如果飼料與綠色食品混合,產蛋雞的糞便會變得越來越鬆散,而非產蛋雞的糞便是無鎘的硬條。
㈥ 雞病診斷的程序怎樣
由於雞在解剖生理上與家畜有較大的差異,所以,診斷雞病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般運用病史調查、全群狀態觀察和個體檢查等方法進行。
(1)病史調查,調查了解雞群的來源、品種和用途、年齡、飼料結構、衛生防疫制度,結合本次發病的時間、經過、治療情況等,綜合分析做出判斷。如馬立克氏病和雞白痢等,常可由疫病雞場的種蛋或幼雛帶來;雞白痢主要發生於1月齡以內的雛雞;蛋用雞易發生礦物質缺乏症等。
(2)全群狀態觀察 在雞舍內一角或運動場外直接觀察雞群的狀態。注意觀察雞對外界刺激的反應、飲食狀況、活動情況等;觀察雞冠肉髯的顏色、大小、質地是否有光澤;觀察羽毛是否清潔、排列勻稱、富有光澤,以及換羽是否推遲或提前;觀察排出的糞便顏色、硬軟、排糞姿勢等;觀察雞的姿勢,關節伸展是否自如,有無關節腫大、麻痹、變形等;還要觀察呼吸狀況,有無其他特殊表現,如呼吸快慢、咳嗽、發出各種異常呼吸音等。
(3)個體檢查 在全群觀察後,排出有異常變化的典型病雞,進行進一步的個體檢查。體溫檢查,雞的正常體溫為39.6~43.6℃。體溫升高,見於急性傳染病、中暑等;體溫降低,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貧血、瀉痢等。頭部檢查,注意檢查喙的硬度、顏色,上、下喙是否變形;觀察眼結膜的色澤,有無出血點和水腫;觀察口腔內有無假膜、炎症、充血、出血、水腫或黏稠分泌物等。嗉囊檢查,常用視診和觸診檢查嗉囊,注意嗉囊的大小、硬度及內容物的氣味、性狀。胸部檢查,了解雞的營養狀況,同時注意胸骨、肋骨有無變形,是否疼痛,有無囊腫、皮下水腫、氣腫等。腹部檢查,用視診和觸診的方法檢查腹部,注意腹部的大小和腹壁的柔韌性。泄殖腔檢查,可用拇指和食指翻開泄殖腔,觀察其黏膜的光澤、完整性及其狀態;若懷疑有腫瘤、囊腫、難產等,可選用凡士林塗擦食指,然後小心伸入泄殖腔內觸摸鑒別。
通過上述檢查進行綜合分析,僅能做出初步診斷。要想確診,還需進一步作病理剖檢和實驗室診斷。再根據臨床症狀、特殊病變和病原,做出最後診斷。
㈦ 如何准確快速的判斷雞病
對於獸葯企業當中技術員這個崗位來說,准確快速的判斷雞病,並且給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是對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們要想做好這份工作,要想在這個行業里立足並長久的發展下去,就一定要熟練地掌握這個技能,對疾病的判斷一定要有非常高的准確性,盡可能將誤差降到最低。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准確快速的判斷雞病呢?判斷雞病的過程中有哪些技巧、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作者在從事這個工作近十年的歷程中,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方法,在這里做一個陳述:首先,判斷雞病離不開理論知識的指導。比如某種雞病的病原、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理變化,以及實驗室診斷等。我們在讀書的階段就應該把這些知識牢牢地記在心裡,背到滾瓜爛熟才行。在實際工作中,更要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緊密的聯系起來,有了扎實的理論知識做基礎,才能使我們對疾病的判斷達到一個較高的准確度。然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判斷雞病都要有這么幾個步驟:一、觀察觀察的內容包括:雞群的精神狀態、整齊度、均勻度,密度的大小,雞舍內的環境、設備的完好情況,通風、溫度的把握情況,飼料的新鮮程度,雞群的糞便變化,病雞所佔的比例,病雞所表現出的各種症狀等等。二、聽聽一聽雞群整體的聲音,所表現的各種呼吸道症狀,以及與正常雞群所發出的聲音有什麼不同。三、詢問一定要詢問養殖場主或者飼養員,雞群的日齡、採食量、飲水量、產蛋的情況,病程的長短、用葯的過程,疫苗防疫的情況,死亡率的高低,還有飼養管理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四、剖檢剖檢對於整個疾病判斷的過程,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很多疾病只有通過解剖才能做出最終的判斷。因此,掌握解剖,並能准確的分辨病理變化是每個從業人員必不可少的技能。五、思考和分析在通過這幾個必要的步驟之後,我們可以對雞病有了初步的判斷,但是要下結論還需要認真的分析和思考。在沒有實驗室診斷的條件下,這一步就顯得尤其重要。分析的內容主要包括:將所有看到、聽到、問到、及解剖所得的情況結合起來,聯系現階段和本地區疫情流行情況,排除不對應的項目,綜合所有相對應的項目,最終得出結論。然後再拿出治療或者處理方案。在對雞病的判斷與把握時,我們必須遵循一個原則:就是認真對待、細心負責。切忌出現以下幾類錯誤:1、經驗主義,盲目判斷。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些人簡單的看了一下雞群的症狀就武斷的下了結論,說是什麼什麼病,用什麼什麼葯,這的做法是不負責任的,不可取的。2、只依靠理論,不聯系實際。有的人常會這樣:單純的解剖了一兩只雞後,就說這個雞群得了什麼病,就要給投喂什麼葯。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有時一兩個死雞並不能代表大群,盲目投葯會耽誤病情。3、不分輕重,一鍋燴。有時雞病比較復雜或者混合類型太多,會有人分不清主次,見到什麼病症就都給投葯,一喂一大堆,不但治不好,反而會給雞造成負擔。4、概念不清,處理方法不當。有的人見到雞群呼吸道時間長了就說是慢呼,見到雞拉白稀糞就是白痢,這樣粗略的判斷會給治療帶來很大偏差,導致病情耽誤。5、只研究病理,不能綜合思考。有很多問題會發生在飼養管理,飼料的好壞,品種的特點,季節環境的影響等相關因素,如果不考慮這些問題,只是一味尋找病灶,很容易鑽進死胡同。總之,在工作過程中,多動腦,多總結,練好基本功,本著對工作,對客戶認真負責的態度,細心而耐心的對雞病作出判斷。對工作、對客戶、對自己都是大有好處的,即使沒有先進的實驗設備,我們也能做到心中有數,成為業內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