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止血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止血最有效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9 11:45:59

A. 如何有效止血

1.指壓止血(壓迫止血):用手指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的動脈壓迫點上,用力將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中斷血液流通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是較迅速有效的一種臨時止血方法,止住出血後,應該立即換用其它止血方法。

①顳動脈止血:用拇指或食指在耳屏前稍上方正對下頜關節處用力壓。用於頭頂及顳部的出血。

②頜外動脈止血:用拇指或食指在下頜角前約半寸處,將頜外動脈壓在下頜骨上。用於腮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③頸總動脈止血:把拇指或其餘四指,放在氣管外側(平甲狀軟骨)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可觸到頸總動脈,將傷側頸總動脈向頸後壓迫止血。用於頭、頸部大出血。這種方法非緊急情況下不能用,禁止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防止腦缺血而昏迷死亡。。

④鎖骨下動脈止血:拇指在鎖骨上凹摸到動脈搏動處,其餘四指都放在受傷者頸後,用拇指向凹處下壓,將動脈血管壓向深處的第一肋骨上止血。用於腋窩、肩部及上肢的出血。

⑤尺、橈動脈止血:將傷者手臂抬高,用雙手拇指分別壓迫於手腕橫紋上方內、外側搏動點(尺橈動脈)止血。用於手部出血。

⑥肱動脈止血:將上肢外展外旋,曲肘抬高上肢,用拇指或四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處,施以壓力將肱動脈壓於肱骨上即可止血。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下部的出血。

⑦股動脈止血: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大腿根處可觸摸到一個強大的搏動點(股動脈),用兩手的拇指重疊施以重力壓迫止血。用於大腿、小腿、腳部的動脈出血。

⑧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止血:用兩手食指或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和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脛後動脈)止血。用於足部出血。

⑨指動脈止血:將受傷的手指抬高,可自行用健側的拇指、食指分別壓迫傷指指根的兩側。適用於手指出血的自救。

2.加壓包紮止血:先用消毒紗布墊覆蓋傷口後,再用棉花團、紗布卷或毛巾、帽子等折成墊子,放在傷口敷料上面,然後用三角巾或綳帶緊緊包紮,以達到止血目的。傷口有碎骨存在時,禁用加壓包紮法。用於小動脈、靜脈及毛細血管出血。

3.加墊屈肢止血:

①前臂或小腿出血,可在肘窩或月國窩放紗布墊、棉花團、毛巾或衣服等物,屈曲關節,用三角巾或綳帶將屈曲的肢體緊緊纏綁起來。

②上臂出血,在腋窩加墊,使前臂屈曲於胸前,用三角巾或綳帶把上臂緊緊固定在胸前。

③大腿出血,在大腿根部加墊,屈曲髖關節和膝關節,用三角巾或長帶子將腿緊緊固定在軀幹上。

注意事項:有骨折和懷疑骨折或關節損傷的肢體不能用加墊屈肢止血,以免引起骨折端錯位和劇痛。使用時要經常注意肢體遠端的血液循環,如血液循環完全被阻斷,要每隔一小時左右慢慢松開一次,觀察3~5分鍾,防止肢體壞死。

4.止血帶止血:用於四肢較大動脈的出血。只有當用其他方法不能止血或傷肢損傷無法再復原時,才可用止血帶。因止血帶容易造成肢體殘疾,所以在使用時要特別小心。止血帶有橡皮製的和布制的兩種,如果沒有止血帶時亦可用寬綳帶、三角巾或其他布條等代替以備急需。

①橡皮止血帶止血:先在纏止血帶的部位(傷口的上部)用紗布、毛巾或受傷者的衣服墊好,然後以左手拇、食、中指拿止血帶頭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繞肢體纏兩圈,並將止血帶末端放入左手食指、中指之間拉回固定。

②用方便材料絞緊止血:在沒有止血帶的情況下,可用手邊現成的材料,如三角巾、綳帶、手絹、布條等,折疊成條帶狀纏繞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纏繞部位用襯墊墊好,用力勒緊然後打結。在結內或結下穿一短棒,旋轉此棒使帶絞緊,至不流血為止,將棒固定在肢體上。

③用止血帶止血注意事項:止血帶止血法是大血管損傷時救命的重要手段,但用得不當,也可出現嚴重的並發症,如肢體缺血壞死、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因此,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止血帶不能直接纏在皮膚上,必須用三角巾、毛巾、衣服等做成平整的墊子墊上。

上止血帶的松緊度,最好以出血停止,摸不到遠端脈搏為合適。

上止血帶的部位,要在傷口的上方(近心端)靠近傷口處。

上臂避免綁扎在中1/3處,因此處易傷及神經而引起肢體麻痹。上肢應扎在上1/3處,下肢應扎在大腿中部。

為防止遠端肢體缺血壞死,在一般情況下,上止血帶的時間不應該超過2~3小時,每隔40分鍾至50分鍾松解一次,以暫時恢復血液循環,松開止血帶之前應用手指壓迫止血,將止血帶松開1~3分鍾之後再另一稍高平面綁扎,松解時,仍有大出血者,不再在運送途中松放止血帶,以免加重休克。

如肢體傷重已不能保留,應在傷口上方(近心端)綁止血帶,不必放鬆,直到手術截肢。

上好止血帶後,在傷者明顯部位加上標記,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並盡快送醫院處理。

嚴禁用電線、鐵絲、繩索等代替止血帶。

5.填塞止血:用急救包、棉墊或消毒的紗布填塞在傷口內,再用加壓包紮法包紮。用於大腿根、腋窩、肩部、口、鼻、宮腔等部位的出血。

B. 都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的止血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現象,稍不留神還會導致出血。如果沒有科學正確的止血方法,一旦感染,那後果將不堪設想,今天小編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最快最有效的止血方法。

三、捆綁止血。

這里所說的捆綁止血,一定要選擇專用的止血帶。先將紗布放在傷口處,再將止血帶放在紗布上方,力度要適中。要注意的是當使用這個方法時,止血帶一般要使用一個小時左右才能松綁。過了一個小時後,就可以將止血帶適當的松一些。不過對於一些小磕小碰的情況,我們就不用這樣大費周章,可以在生活中常備一些創可貼。這樣自己也能及時的處理,即方便又快捷,也不會導致傷口感染。如果存在自己實在處理不了的情況,就不要盲目處理,就要選擇就近就醫。

C. 止血方法有幾種

在臨床上止血的方法很多,在奶牛方面有以下幾種。
1.止血帶止血
該法使用於四肢出血和斷尾止血,用止血帶或橡膠帶,如果情況緊急,可用繩子,在出血的上方扎緊來臨時止血。
2.壓迫止血
就是用手壓住出血端,或者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斷端,或在創口處沒有找到出血的血管,則可用紗布按壓創口,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3.結扎止血
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縫合線將血管結扎,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4.填塞止血
就是在較大的創口出血,找不到出血的血管,或無法結扎,只有用紗布或毛巾填塞創口來止血,如子宮大出血,無法找到血管,只能用毛巾填塞子宮來止血。
5.全身止血
如果出血快,或臟器出血,只能注射止血葯來止血,如肌注止血敏。

D. 有效止血方法有哪些

六種有效止血方法:
(一)一般止血法
針對小的創口出血。需用生理鹽水沖洗消毒患部,然後覆蓋多層消毒紗布用綳帶扎緊包紮。注意:如果患部有較多毛發,在處理時應剪、剃去毛發。
(二) 指壓止血法
只適用於頭面頸部及四肢的動脈出血急救,注意壓迫時間不能過長。
①頭頂部出血:在傷側耳前,對准下頜耳屏上前方1.5厘米處,用拇指壓迫顳淺動脈。
②頭頸部出血:四個手指並攏對准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內側,將頸總動脈壓向頸椎。注意不能同時壓迫兩側頸總動脈。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壓迫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免造成危險。
③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個手指對准上臂中段_側壓迫肱動脈。
④手掌出血:將患肢抬高,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手腕部的尺、橈動脈。
⑤大腿出血:在腹股溝中稍下方,用雙手拇指向後用力壓股動脈。
⑥足部出血: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踝與跟腱之間的脛後動脈。
(三)屈肢加墊止血法
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在肘窩、膝窩_放以紗布墊、棉花團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關節,用三角巾作8字型固定。但骨折或關節脫位者不能使用。
(四)橡皮止血帶止血
常用的止血帶是1米左右長的橡皮管。綁止血帶的部位要在創口上方(近心端),盡量靠近創口;綁止血帶緊松要適應,只要摸不到遠端脈搏或出血停止就行;使用止血帶要加墊,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綁止血帶的時間要認真記載,每隔45分鍾放鬆止血帶二三分鍾,松時慢慢用指壓法代替。
(五)絞緊止血法
把三角巾折成帶形,打一個活結,取一根小棒穿在帶子外側絞緊,將絞緊後的小棒插在活結小圈內固定。
(六)填塞止血法
將消毒紗布、棉墊、急救包填塞、壓迫在創口內,外用綳帶三角巾包紮,松緊度以達到止血為宜。

E. 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快速的止血嗎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的現象,一不留神還會導致出血。這時掌握科學快速的止血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如果後續發生感染的話,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今天小編想給大家分享一些能夠有效快速止血的方法。

三、捆綁止血法

捆綁止血法相對來說比較專業一些,因為要選擇專用的止血帶。正確的做法是先將紗布或者是干凈的棉布放在傷口處,然後再用止血帶放在紗布的上方進行捆綁,但是一定要注意捆綁的力度,一定要適中。正常情況下,止血帶一般在一個小時左右才能松綁,一個小時之後可以將止血帶適當的放鬆一些。不過捆綁止血法一般適用於傷口較重,出血量較多的情況,對於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傷口就不用這么麻煩了。

F. 最直接快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很多時候會因為不小心導致疾病的出現,如流血、骨折、皮膚破損等,只要發現就要做好及時治療。尤其是出血情況較為危及,如果不及時止血的話可能會因為流血過多,對身體的細胞組織臟器產生致命的危害,所以說及時止血很重要。那麼,如何快速有效止血呢?有哪些較為實用的方法呢?一起去看看吧。

四種常用的止血方法:

1、捆

外出血一般好處理,只要不是大動脈出血,都能及時止住。如採用捆綁的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止血帶止血法。但是在使用的時候,不要直接與皮膚接觸,松緊要合適,而且還要做好定時放鬆,每40分鍾-50分鍾松解一次。這種方法通常用於手術,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最好不要使用。

2、壓

當傷口流血時,患者還可以用手按壓進行止血。一種是直接對傷口按壓,就是用干凈的紗布或是其他的布類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區,可有效止血。另一種就是指壓止血法,用手指按在血動脈近心端附近的骨頭上,阻斷運血來源,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3、塞

如果口鼻或腋窩出血,就可以採用填塞的方法止血,主要就是利用棉織品將出血的空腔或組織缺損處緊緊的塞住,達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要注意,此方法存在一定的危險,可能會造成局部組織損傷,而且還能將外面的臟東西帶入體內造成感染,盡量不要採用此方法。

4、包

此方法最常見,主要就是利用紗布、綳帶或干凈的棉布等進行包紮,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要注意,不能使用普通的紗布,因為紗布較為粗糙,容易摩擦傷口。

流血後要及時處理,否則的話可能會造成過量流血,引起生命危險。而上述介紹的這些都是快速止血的好方法,只要患者能夠掌握科學進行,就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但是要注意,止血後需要做好傷口保護,避免感染,引發疾病。

G. 首選止血方法

突發的創傷或者日常工作中的創傷是最常見的外傷的情況。一些小的外傷,採用簡單的包紮止血即可,比如常用的止血貼。對於比較大的血管出血,止血的方法如下:
1、指壓止血,用手指壓住出血的部位,讓它不出血,這是簡單有效的方法,但是持續時間不能很長,因為手指壓會比較累,沒辦法長時間的壓迫;
2、加壓包紮,對於大創口,先用干凈的布條或者消毒的紗塊壓住傷口,再用木條或者醫用綳帶進行加壓包紮;
3、肢體屈曲,用大的棉墊或者布團壓在腘窩或者肘關節處,然後使肢體彎曲,起到止血的效果;
4、止血帶,在應急情況下,比如布條或者鞋帶,腰帶都可以做為止血帶,止血帶止血是比較簡單的,但是要注意幾點,一是部位,比如上肢止血一般在上臂的上1/3處進行捆紮,下肢在大腿的中上1/3處進行捆紮;捆紮的時候要注意要保護好捆紮位置的皮膚;還有要注意捆紮的時間,一般每小時要放開止血帶三分鍾到五分鍾,如果不放開的話,會引起遠端肢體的壞死。

H. 常用的止血方法

用繩子勒緊手指,隨後去包紮

I. 首選的止血方法

壓迫止血法 手指壓迫止血法 用於動脈出血,將傷口附近的動脈壓閉臨時止血。一般均先試做局部壓迫止血,如出血不止,則需要相應的動脈近端加壓,如止血帶止血。 (1)頭部出血:一手扶住傷員額部以固定頭部:另一手壓迫外耳前上方的頸淺動脈。 (2)顏面部出血:一手固定傷員頭部,另手的拇指壓迫位於下頜用前下方的面動脈。 (3)頭頸部出血:站在傷員面前。一手放於頸根部.拇指在前,2~5指在後。拇指觸到頸總動脈搏動後即將頸總動脈壓在第六頸椎橫究上。但要注意,緊急時才能採用頸總動脈壓迫法,只能壓迫一側,絕對禁止同時壓迫兩側,以免引起腦缺血。 (4)肩部出血:用拇指摸到鎖骨下動脈,用力向後向下將動脈壓向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在肘窩尺側(通常測血壓處)摸到防動脈搏動,用拇指壓迫。 (6)手掌、手背出血:摸到撓動脈、尺動脈的搏動處,用雙手拇指壓迫。 (7)下肢出血:大腿根部腹股溝不沿摸到股動脈搏動處,用雙手拇指重疊將股動脈往深處壓迫。 (8)足部出血:摸到足背動脈或內外踝動脈搏動處,用拇指壓迫 急救止血(較為專業) 為更加適應現場及時 、有效地搶救外傷出血傷員的需要 ,介紹以下幾種簡便可行 、有效的止血方法 。 (一)指壓止血法 指搶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動脈血管壓在骨骼上,使血管閉塞,血流中斷而達到止血目的。這是一種快速、有效的首選止血方法。止住血後,應根據具體情況換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帶止血法等。這種方法僅是一種臨時的,用於動脈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採用。下面是根據不同的出血部位採用的不同的指壓止血法。 1.顳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壓迫耳屏上方凹陷處,可感覺的動脈搏動,其餘四指同時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頭部發際范圍內及前額、顳部的出血。 2.頜外動脈止血法 一手固定傷員頭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頜角前上方約1.5厘米處,向下頜骨方向垂直壓迫,其餘四指托住下頜;本法用於頜部及顏面部的出血。 3.頸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甲狀軟骨,環狀軟骨外側與胸鎖乳突肌前緣之間的溝內搏動處,向頸椎方向壓迫,其餘四指固定在傷員的頸後部。用於頭、頸、面部大出血,且壓迫其他部位無效時。非緊急情況,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時壓迫兩側頸動脈。 4.鎖骨下動脈止血法 用拇指在鎖骨上窩搏動處向下垂直壓迫,其餘四指固定肩部。本法用於肩部,眼窩或上肢出血。 5.肱動脈止血法 一手握住傷員傷肢的腕部,將上肢外展外旋,並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頭肌內側溝搏動處,向肱骨方向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前臂及上臂中或遠端出血。 6.尺、橈動脈止血法 雙手拇指分別在腕橫紋上方兩側動脈搏動處垂直壓迫。本法用於手部的出血。 7.股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重疊放在腹股溝韌帶中點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動處用力垂直向下壓迫。本法用於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窩橫紋中點處向下垂直壓迫。本法用於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動脈與脛後動脈止血法 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中間近腳腕處(足背動脈),以及足跟內側與內踝之間處(脛後動脈)。本法用於足部出血。 10.指動脈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與食指分別壓迫指根部兩側,用於手指出血。 (二)加壓包紮止血法 傷口覆蓋無菌敷料後,再用紗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疊成相應大小的墊,置於無菌敷料上面,然後再用綳帶、三角巾等緊緊包紮,以停止出血為度。這種方法用於小動脈以及靜脈或毛細血管的出血。但傷口內有碎骨片時,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損傷。 (三)填塞止血法 用無菌的棉墊、紗布等,緊緊填塞在傷口內,再用綳帶或三角巾等進行加壓包紮,松緊以達到止血目的為宜。本法用於中等動脈。大、中靜脈損傷出血,或傷口較深、出血嚴重時,還可直接用於不能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四)止血帶止血法 四肢較大動脈出血時救命的重要手段,用干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時。如使用不當可出現肢體缺血、壞死,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並發症。 1.結扎止血帶的操作方法 (1)充氣止血帶 如血壓計袖帶,其壓迫面積大,對受壓迫的組織損傷較小,並容易控制壓力,放鬆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帶 可選用橡皮管,如聽診器膠管,它的彈性好,易使血管閉塞,但管徑過細易造成局部組織損傷。操作時,在准備結扎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帶的一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圍繞肢體纏繞一周,壓住止血帶的一端,然後再纏繞第二周,並將止血帶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夾緊,向下拉出固定即可。還可將止血帶的末端插入結中,拉緊止血帶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絞緊止血法 如無橡皮止血帶,可根據當時情況,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綳帶、領帶、布條等均可,折疊成條帶狀,即可當做止血帶使用。上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後,用止血帶纏繞,然後打一活結,再用一短棒、筷子、鉛筆等的一端插人活結一側的止血帶下,並旋轉絞緊至停止出血,再將短棒、筷子或鉛筆的另一端插入活結套內,將活結拉緊即可。 2.注意事項 (1)止血帶不宜直接結扎在皮膚上,應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襯墊纏繞在要結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後再上止血帶。 (2)結扎止血帶的部位在傷口的近端(上方)。上肢大動脈出血應結扎在上臂的上1/3處,避免結扎在中1/3處以下的部位,以免損傷橈神經;下肢大動脈出血應結扎在大腿中部。而在實際搶救傷員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帶結扎在靠近傷口處的健康部位,有利於最大限度地保存肢體。 (3)結扎止血帶要松緊適度,以停止出血或遠端動脈搏動消失為度。結扎過緊,可損傷受壓局部,結扎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 (4)為防止遠端肢體缺血壞死,原則上應盡量縮短使用止血帶的時間,一般止血帶的使用時間不宜超過2~3小時,每隔40~50分鍾松解一次,以暫時恢復遠端肢體血液供應。松解止血帶的同時,仍應用指壓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帶松解1~3分鍾後,在比原來結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結扎。松解時,如仍有大出血者或遠端肢體已無保留可能,在轉運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帶。 (5)結紮好止血帶後,在明顯部位加上標記,註明結扎止血帶的時間,盡快運往醫院。 (6)解除止血帶,應在輸血輸液和採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後方可進行。如組織已發生明顯廣泛壞死時,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帶。

閱讀全文

與如何止血最有效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乾式變壓器項目研究試驗方法 瀏覽:386
青春期偏頭疼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66
瓷磚成型缺陷解決方法 瀏覽:392
一歲半亞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28
蟲害處理方法哪裡找 瀏覽:416
決戰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錄 瀏覽:578
小腿劃傷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78
如何測量磷酸鹽的方法 瀏覽:976
平穩序列檢測方法 瀏覽:919
不打針治療咳嗽的方法 瀏覽:280
毛利潤30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4
後束三角肌的鍛煉方法 瀏覽:56
游戲流量包使用方法 瀏覽:934
木工做酒格的計算方法 瀏覽:219
室內牆壁隔熱的解決方法 瀏覽:917
上籃正確的訓練方法 瀏覽:259
筆畫設置方法在哪裡找 瀏覽:79
醫學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瀏覽:682
哪些數學方法幫你解決了問題 瀏覽:852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