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學鋼琴最快入門
怎樣學鋼琴最快入門
怎樣學鋼琴最快入門,現在很多人都是喜歡彈鋼琴的,而且鋼琴是一門很優雅的藝術,但是學習起來不僅復雜還需要持久的耐心,以下看看怎樣學鋼琴最快入門及相關資料。
1、找個好的老師。
現在到處有琴行、各種老師的經歷輝煌耀眼,作為消費者也無法知道真偽,大部分的人都會找一個規模大的琴行去學習。
個人建議
⑴找老師看看能否讓老師稍微露一手。
不敢彈的個人認為比較有貓膩,一般專業較好的老師都能直接視奏或者保留幾首拿手的曲目,只會耍嘴皮的都是耍流氓。
⑵看看老師教學成果,學生彈的怎樣。
也許有老師彈不那麼好,但是不妨礙會教。但是個人認為會彈的能帶較高的水平,細節和手法不是說出來的,是示範出來的。所以看學生能彈的好的基本也沒問題。(不排除有些好的學生被不好的老師挖走了)
⑶老師對人的態度如何
一般自視過高的老師,技術再好人品也有限,一般平易近人的,和藹態度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一般不會差。
還要考慮學習是要一直跟著學習,假設無法忍受老師的脾氣、說話、為人就不建議跟這樣的老師學了。
一定要找適合自己的老師才能長期學下去。
2、自身需要勤奮
找到好的老師,自身需要自覺、自律、勤奮的練習,俗話說:三分學、七分練!可見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才有效果,也就是一萬小時定論,簡單的動作重復幾次是興趣,重復數十次是愛好,重復上千次才是真愛!
初學者想快速入門,必需每天堅持2小時以上,少則一兩年、多則三四年能看到效果。
3、基本功需要磨練
個人粗淺認
看譜為第一
譜子都看不明白、看不懂、看錯,空有好的手型和大手也沒用。
會看譜子,雖說手難看了一點,但是能彈出音樂出來。一些技術性的'東西需要手指基本功扎實,基本上解決初級程度看譜問題,都可以彈克萊德曼一些簡單的作品了。
手指技術第二
手指科學、規范的擺放,手指頭的觸鍵、高抬指、手腕的旋轉等技術性的東西,需要結合樂曲和想要得到的技術去磨練。
可以考慮普及的哈農、什密特等手指練習。(個人更推薦什密特)
4、學習和練琴需要效率和動腦筋
學習動腦:琢磨老師教的目的、用意、如何更快達到好的效果
練琴動腦:找對音、彈對音、用對指法,手指規范觸鍵等,兩小時有效率的練琴比坐在鋼琴前渾渾噩噩一天的效果還好!
5、不建議自學、瞎練
一些內容和調整需要老師對你自身的條件調整,也不建議找一些所有學員都按照統一教材、統一進度的教學去學,教學做不到因材施教,用流水線生產彈琴的學生是最失敗的教育,對於琴行的盈利肯定是好事。你也願意接受這樣的教育也無妨。個人建議根據學生特點來調整進度,教的開心、學也開心。
6、不要相信什麼速成。
有很多琴行打著多少天速成,什麼快速學會鋼琴等都是耍流氓。
最好的速成是先學樂理和視唱練耳,再開始學你喜歡的樂器,這樣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也許我這番言論會刺痛一些人、或者威脅到一些老師吧,以上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寫出也不怕被噴,已做好心理准備了!)
1、首先學習鋼琴的基礎時,一定要學習樂理知識,要明白一些類似五線譜的基礎、譜號、唱名、音名、休止符等很簡單的應用性樂理知識。
2、識別音符的高低與識別音符的時值。音符和節奏,這兩方面都形成獨立的條件反射後,再合在一起讀譜。識譜能力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基礎,因為,誰識得快,誰就能學得多學得快,有利於提高學習積極性。但這才只是解決認譜問題的開始,真正學會正確讀譜還包括許多其他知識。
3、樹立美好聲音概念。由於鋼琴的構造特點,鋼琴本應屬於打擊樂器類,因為是用錘子打在鋼絲上發音的。 但是我們要彈出美的聲音來,響而不炸,輕而不虛。為此必須掌握較科學的彈奏方法。彈琴應該自然放鬆,不能敲打,不能用僵硬的手臂和手指砸鋼琴,使鋼琴發出乾硬的聲音。
4、進行系統的技術訓練。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從一開始就要培養敏銳的聽覺,讓鋼琴發出好聽的聲音。
5、在初級階段,手指的基本練習是不可缺少的。手指的五指練習,用各種變奏,轉所有的調,無論對熟悉鍵盤還是對訓練手指獨立性和均勻性都很有好處。音階和琶音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
6、教音階琶音要有方法,要教規律,要作各種變換練習,使學生願意練。養成習慣,這樣才能練出功夫來。不能平時不練,要考試了才突擊。許多孩子不愛練音階琶音,這是由於他們缺乏認識和老師堅持不夠造成的。
學前准備
如果想要長久的去學習彈鋼琴,那麼就需要要購買一架正規的鋼琴,否則練出來的質量也會堪憂。
注意手型
手型在彈鋼琴中是一直伴隨著我們的,只要手碰在琴鍵上,那手型就是要時刻保持的。這樣才能使你的發力正確,琴聲才會有力。
加強耐心
學習鋼琴的初期是枯燥的,我們看到電視上那些彈琴如流水的鋼琴家都是從最基礎一步一步練起來的,所以在初期,奠定基礎的時候更應該耐心,穩扎穩打。
指法
指法也是很重要的,掌握爭取指法的要領可是彈鋼琴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哦。
反復練習
所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想要學出一番樣子,平時的刻苦練習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貴在堅持,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識譜
要學會邊看譜子邊彈琴,可能剛開始你的手眼不夠協調、速度較慢,但是堅持下去會越來越厲害。
引路人
要找一個好的老師,不僅是會彈琴,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正確的三觀,在彈琴的過程中可以教會你並引導你方向。
『貳』 學鋼琴的手法和方法
基礎鋼琴學習方法 鋼琴練習的基本步驟 練習的程序
許多學生會用下列的練習程序
首先,先練習音階或是做一些技巧練習,直到手指靈活。如果你還有時間去做一些
技巧性的練習,例如哈農練習曲之類的,就繼續練習 30 分鍾或更久。
然後開始練習一些新曲子,先從頭開始讀個一兩頁,雙手慢慢的彈。重復慢慢的彈,
直到逐漸熟練後,再慢慢增加速度直到曲子的速度。在慢慢增加速度的時候,節拍
器也常被用到。
兩個小時的練習後,手指已經完全放開,能飛快的彈奏,這時候,你幾乎可以用隨
心所欲的速度彈奏。最後,也練累了,可以放鬆一下,隨心所欲的彈曲子,這時候
才能真正享受音樂。
在演奏會或是上課的當天,再用演奏的速度(或更快)練習要上課或演奏的曲子,
能練幾次,就練幾次,以確認他們是徹底的熟練,並且維持在巔峰狀態。這是最後
的練習機會,當然,多練習是好的。
上面的練習步驟根本就是錯誤的!
這些步驟會使學生很難跨過中等程度,縱使他們每天練習數小時。如果你看了下面
一些更有效率的方法,你就會更了解為甚麼?例如,上述的方法並沒有告訴學生,
如果他們碰到一段很困難的樂句,除了不斷的重復練習之外,該如何做,他們甚至
不知道這輩子甚麼時候能學會這些技巧。它將如何練習這件事,完全交給學生自己
處理。甚者,他們在演奏會時的彈奏將會平淡無奇,而且經常出錯,我們會在下面
討論這個現象。這個章節將會解釋這些步驟為何是錯誤的,你將會知道為何演奏會
的彈奏會平淡無奇,為何錯誤的方法導致彈錯。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正確的方法。
沒有進步是大多數學生放棄學琴的主因。學生,特別是年輕的學生,都是聰明的,
卻為何練 得 這么累,而沒有進步呢?給予學生獎賞,他們會比你想像的投入更多。
你可以是個醫生、科學家、律師、運動員,或是任何職業,同時,你也可以是個鋼
琴家。因為有些方法,能讓你在很短的時間里學會這些技巧,我們很快的就會看到
這些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上面的練習程序是「直覺」的方法 。如果一個平常人,被困在一個
荒島上,只有一台鋼琴,他如果決定彈鋼琴,他大約會使用上面的練習程序。也就
是說,如果一個老師教學生這個方法,那跟沒教一樣,因為這是直覺上的方法。當
我開始為這本書收集「正確的練習方法」,才驚覺到它竟有如此之多。我會解釋為
何他們是反直覺的,這也解釋了為何大多數老師會選擇直覺性的方法。
這些老師或許從不知道正確的方法,所以很自然的選擇了直覺性的方法。然而,反
直覺的方法比直覺方法 更難被採用, 因為你的大腦會告訴你,這些反直覺的方法
是不對的,而傾向於去使用直覺的方法。這些信息在上課或演奏會前,常常不可抗
拒 ━ 試著在 非正式的情況下告訴學生,在練習結束前,不要彈奏練好的曲子,或
是不要在演奏會當天用演奏速度練習。不只是學生跟老師、家長、朋友、任何對年
輕學生的練習有影響的人。 如果家長沒有被告知,那麼他們通常會強迫孩子們去用
直覺的方法 。這也就是為甚麼好的老師都會要求家長陪同小朋友上課。如果家長沒
有參與,那幾乎可以確定家長會要求小朋友用跟老師所教不同的方法。
學生如果一開始就用正確的方法,顯然是幸運的一群。但是,往後他們必需相當的
留意,因為他們不知道錯誤的方法。一旦沒有老師在旁督促,很容易陷入這些直覺
的方法,而不知為何一切都不對勁。就像是一隻熊,從未看過捕熊的陷阱 ━ 它當
然會陷入陷阱當中。這些幸運兒,同樣不善於教學,因為這些正確的方法對他們而
言是理所當然的,而不能去理解為何其他人會用不同的方法。他們可能不知道,這
些正確的方法是 需 要被教授的,一些直覺的方法卻會帶來災難。很多理所當然的
事,很難去解釋,因為我們都不會花太多時間去思考它。我們絕不能理解英文到底
有多難,直到我們去教一個日本人英文。另一方面,一開始 就 使用直覺方法的學
生,爾後學習更好的方法,能有 意料之外 的好處。他們同時知道正確與不正確的
方法,通常會 成為好 老師。 雖然這個章節是講正確的方法,但是了解哪些是不應
該去做的、及不應該的原因 ,也是同等的重要。這就是為何一些常見的錯誤方法一
再的在此討論;它會幫助我們了解正確的方法。 手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型,顯然對於手型,並沒有嚴格的規范。唯一的原則可以說是:
手指要放在最放鬆及最有力的位置。首先,將手握拳握緊,然後張開盡量伸展,再
將手指完全放鬆。維持這種放鬆的狀態,將手放在一個平面上,所有手指都放在平
面上,手腕的高度跟第一關節(手指作靠近手掌的關節)同高。此時,手指跟手掌
應該呈一個圓頂狀。所有的手指都是彎曲的,拇指應微微指向下,並稍微向其它四
指彎曲,所以拇指的最後一節是與其它指平行 的 。當彈奏和弦或是大跨距時,保
持拇指向內微彎是很重要的。保持拇指的最後一節與琴鍵平行,會減少碰觸到旁邊
的鍵的機會。這個姿勢,也讓拇指在抬起與放下時,使用正確的肌肉。其它各指都
是微微彎曲,手指放在琴鍵上,與琴鍵呈 45 度。這個姿勢可以讓手指能夠彈奏黑
鍵之間的位置。拇指與其它各指的指尖約略呈一個半圓形。這是一個很好的起始手
型。
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彈奏型態來修正手型。如果你將兩手同時以這個姿勢擺在琴鍵上,
兩手的拇指指甲應該是面對面。用拇指指甲下方的肌肉來彈奏,不是關節。對於其
它的手指,骨頭(的末端)已經非常靠近指尖了,在指尖進來一點(不是往指甲的
方向),這里的指肉會稍微厚一點,用這個地方(譯註:指尖與指腹之間的肉)與
琴鍵接觸,不是指尖。 這只是一個建議的起始手型,一但你開始彈奏,這個手型就完全不是這個樣子了。
你可能需要更加伸展手指,也可能更加彎曲,那要看你彈奏什麼。座椅的高度以及與琴的距離
座椅的高度以及與琴的距離也是因人而異。以下的方法可以是個好的起始點。坐在
座椅上,手肘在身體旁邊,手臂與琴鍵平行。手放在琴鍵上呈彈奏姿態,此時,手
肘應與琴鍵同高。將雙手放在白鍵上呈彈奏姿勢,將手肘往身體靠近,如果手肘能
剛好閃過身體,這時候,椅子與鋼琴之間的距離就是適當的距離。不要坐在椅子的
正中間,要稍微靠近前緣(譯註:不要將椅子坐滿,大約椅子前三分之一端)。
對於彈奏強音的和弦時,椅子的高度與距離很重要。因此,你可以同時彈奏兩個都
在黑鍵上的和弦,盡其所能的彈大聲,來測試你的位子是否適當。這兩個和弦是:
左手彈 C2#, G2#,C3# (5,2,1) ;右手彈 C5#, G5#, C6# (1,2,5) 。身體微微前傾,
用整個手臂與肩膀的力量去彈,彈一個像雷聲一般的音。確認肩膀是有用到的,只
用手與手臂彈奏不出震撼的強音。力量要從身體與肩膀發出。如果能很舒服的彈奏
這個強音,那椅子的高度與距離是合適的。 開始練一首新曲子:分析與聆聽
對於一首新曲子,讀譜並視奏,能夠知道這首曲子聽起來怎樣。要熟悉一首曲子最
好的方法是聆聽演奏(錄音)。有些評論認為,在學習一個新曲目前先聽別人的演
奏是一種「欺騙」的行為,這實在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學生或許會模仿錄音的演奏
方式,而不是自己的表現。但是,模仿他人演奏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演奏是極端
個人化的。在 1-IV-3 節中, 我們以數學「證明」這個不可能性。這個事實,或許
能讓一些抱怨自己未能模仿名家演奏的學生感到釋懷。可能的話,多聽幾個不同的
錄音,如此能開拓不同的視野。不聽別人的演奏,就好像叫人不要去學校,因為這
會阻礙你的創造力。有些學生認為,聽別人的演奏是浪費時間,因為他們永遠不可
能彈得這么好。想想,如果本書的方法,不能讓人彈得「這么好」,那我也不必寫
這本書了!當學生聽過幾個不同的版本,通常他們會覺得,不是每個錄音都是很好
的,甚至於他們會比較喜歡自己的演奏更甚於某一些錄音。
下一個步驟是分析一個曲子的結構,曲子的結構會影響我們如何去練這首曲子。讓
我們用貝多芬的《給愛麗絲》作為例子。前面的 4 個小節總共出現 15 次,如果練
會這 4 個小節,這首曲子等於學會了一半(本曲共 125 小節)。另外 6 個小節也
重復了 4 次,所以只要練會 10 個小節,就等於學會了 70% 。使用本書的方法,
這首曲子的 70% 可以在 30 分鍾內背下來,因為這幾個小節相當簡單。使用這個方
法,你也能在練習時,同時背譜。在這些重復的小節當中,有兩個間奏是不容易的。
當你使用下述的方法,練會這兩個間奏,然後跟其它重復的小節接在一起 ━ 這樣
就練起來了,而且也背下來了!當然,練會這兩個間奏,是學這首曲子的關鍵,我
們將在下一節詳述。學過兩年琴的學生,應該在 2~5 天學會這首曲子,而且能夠背
譜。這個時候,老師們就可以針對音樂內涵做一些琢磨了;至於這要花多少時間,
就因人而異了。就音樂表現的觀點來看,你永遠不可能彈完一首曲子。
准備的功課到此告一段落,我們可以開始練習的課程。 快速獲得技巧的秘密就是,
將困難的段落,轉換成為較容易彈奏的段落。我們現在能進入這些天才們的思維旅
程,他們發現了這些極有效率的鋼琴練習法。 從最困難的段落開始練習
讓我們回到《給愛麗絲》這首曲子。有兩段長 16 及 23 小節的間奏,夾在這些重
覆的段落中。這是這首曲子當中最困難的地方。學一首曲子,要從最困難的段落開
始。理由很明顯,因為你要花最長的時間來練習最困難的段落,所以你要多花一些
時間。如果你將最困難的段落留在最後,當你要演奏時,你會發現這將是你最弱的
一環,而常在這里遇到困難。很多曲子的結尾是最精采、最有趣、又最困難的,你
或許會從曲子的最後開始練起。有好幾個樂章的曲子,你大多會從最後一個樂章的
最後開始練起。 將困難的段落縮短:段落式的練習
(一小節,一小節的練)
練習的訣竅中,最重要的就是「選擇一個較短的練習段落」 。這個訣竅可以說是縮
短練習時間最顯著的方法,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對任何一個困難的段落,例如10個小節,通常只有幾個音符會絆住你。除了這幾個
音符,你實在不需特別去練其它的。如果這10個小節,每個小節有8個音符,但是只
有4個音符是困難的,那隻要練好這4個音符,等於練好10個小節,這樣可以節省相
當多的練習時間。讓我們看看《給愛麗絲》這兩段間奏,看看這兩段,找出最困難
的小節。應該是第一個間奏的第一小節及最後 5個小節,或是第二個間奏最後的琶
音。對於困難的段落,找到適當的指法非常重要,並確定你能很舒服的使用這個指
法。
在第一段間奏的最後5小節,困難點在右手,大多是 1,5指的指法。第2指在某些地
方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另一個選擇是用第1指。使用第2指是傳統的指法,這樣能夠
提供較佳的控制與流暢性。當然,用第1指較容易記住,如果你有一段時間沒有彈這
首曲子,它能發揮救生圈的作用。當你選擇一個指法,要堅持自始至終都使用這個
指法,這一點非常重要。在第二段間奏的琶音部分,使用 1231354321 的指法,用
拇指在上(Thumb over)或是拇指在下(Thumb under)的指法(參閱1-III-5節)
都可以,因為這一段的速度並不太快,但是我個人較喜歡用拇指在上的指法,因為
拇指在下的指法需要一些手腕的動作,而這些額外的動作比較容易出錯。
選擇較小的練習段落,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一直重復這個段落數十次、數百次 。快
速、連續的重復是讓你的手學習新動作的最好方法。如果數個難彈的音符,夾在一
個很長的練習段落中,這樣練習這些難彈的音符的間隔時間會拉長,而且這些夾在
中間的其它音符,會讓手在學習新動作時產生阻礙,使學習變慢。這個效應在1-IV-5節
中有定量化的計算,這個計算提供了本書中所宣示可以1000倍學習速度的基礎。
我們都知道,用比你技巧所能發揮還要快的速度去彈奏,是有害的。但是,選擇越
短的練習段落,你就能以越快的速度練習,且能減低不良的副作用。 剛開始時,大
多會選擇以一個小節或更短的練習段落,通常只有兩個音符。選擇這么短的練習段
落,可以讓你在幾分鍾內學好任何困難的段落。因此你可以用演奏速度或更快的速
度來練習,這是一個理想的狀況,因為這可以節省很多時間。然而在直覺的方法中,
你大多是以較慢的速度練習
『叄』 如何快速學會彈鋼琴
一、勤操4指、5指獨立
「勤能補拙」,笨拙的4指只能靠勤奮來彌補其先天不足,每天只要有空就見縫插針地練習4指,提高4指掌關節的靈活性、指關節的支撐能力,只要堅持,必有成效,因為4指的「天然肉墊」是很「肥沃」的。
「五指」獨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第5指的獨立性。許多成年學員喜歡將腕的動作取代第5指的任何動作,這不僅助長了第五指的惰性,而且聲音也干澀缺乏變化,後患無窮;二是指5個手指的獨立性。練琴的主要目的是鍛煉每個手指,充分發揮每個手指的潛力,經常聽見的「凹凸不平」的音階、「跌跌撞撞」的十六分音符就是五個手指不夠獨立的產物。
二、雙手合奏腦先行
成人最大的優勢莫過於他們充滿智慧的大腦,所以在雙手合奏時,腦先行。練習之前,默讀樂譜,彈奏的每個細節都由大腦指揮,而不是任由手指自行發展,時不時冒出些不正確的音來。有時成人的「雜念」較多,大腦會「開小差」,應注意理念毅力的控制,養成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
三、視、奏對應耳聽為真
「視」的音與「奏」出的音是一一對應的,這種視、觸覺「對號入座」的慣性感對人視譜能力及視奏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是「視覺成像」在鍵盤上的反應,這種反應能力的快慢必須以一定時問的磨合為前提。「耳聽為真」充分體現了聽覺在練琴時的監督作用。長期堅持聽覺的訓練,達到「三覺」(視覺、觸覺和聽覺)一體的狀態,必將同時提高視奏和聽音能力,發揮了鋼琴這門基礎學科的「工具書」價值。
四、萬能法寶:慢、慢、慢
不論是對兒童、少年,還是成年人,鋼琴教師喋喋不休地教誨的就是一個字「慢」。慢速練習就好比實驗室里的「顯微鏡」、體育比賽中的「慢鏡頭」、爺爺奶奶們的「放大鏡」,將我們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放大」,把難題化解為易解決的若干個小問題,是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惟一途徑。可以毫不誇張地稱其為「萬能法寶」。手、腦、眼、耳任何環節的練習無不是一個「慢練」的過程。
(3)學鋼琴的最快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成功的音樂作品是作曲家最初的思想動機推動靈感創作,使其作品富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具有想像力、表現力。通過演奏家十分嫻熟的演奏技巧將好的音樂作品傳達給觀眾,其中音樂表現應當由情感來支配,應當是感性與理性的結合。一味地炫耀技巧是沒有靈魂的音樂,因此兩者有機地相容相依才能得到理想的音響效果。因此彈奏鋼琴也需要高超的技巧。
音階:音階24個大小調是比較重要且有用的。很多大型奏鳴曲、樂曲、協奏曲都有很多地方有音階,因此需要將音階掌握好。彈音階要注意的是讓所有音發出來的聲音都要一樣,不能有輕有重,一定要注意手指的控制能力,如果彈音階的時候還是有的重有的輕,控制不好力度,可能演奏不出令你滿意的音色和旋律。
琶音:琶音包括24個大小調琶音跟屬7減7琶音。這個是建立在音階之上的東西,主要練習手指之間的擴張和伸縮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練習。鋼琴曲中琶音部分佔很大一部分,各式各樣的琶音都會出現,但都是24個大小調屬7、減7和弦的琶音變形模式,所以彈好基本琶音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必要的。
『肆』 如何快速學鋼琴
1) 鋼琴 靠按鍵以後 內部 琴璇 發聲,電子琴和點鋼琴 靠電發聲,
這一點, 用電子琴 代替鋼琴沒關系 ,只是音色有一點差別。力度不要著急,先把基本功練熟(琵琶 和旋 音階) 之後 加入感情 就有力度了, 不要你一開始 就 當 貝多芬, 朗朗 和李雲迪的 。
2) 電子琴 鍵少, 有些曲子不能彈, 不過初學, 只是彈一些簡單的曲子, 不要你一開始就去 彈 貝多芬 交響曲 ,莫扎特 奏鳴曲 和 肖邦練習曲的(全是高難度技巧的曲子!!!),所以鍵少點沒關系, 莫扎特 小時候 ( 大概十幾歲),鋼琴才發明出來, 那時候 大概只有 61 個鍵,後來他長大, 才改進的, 後來還不是成為了 音樂家?
3) 買一個 有力度的 電子琴 或者 電鋼 是可以的, 一開始 不要求力度,有的人 剛學, 就用 鋼琴 , 由於琴鍵 過重的原因 , 手疼啊!
入門後在注重使用力度。
4) 要注意 制定 練琴計劃, 有時間的話, 每天先從 30 分鍾開始 然後。。。。1小時 2小時 3小時 4小時 5 小時 。。。。。
不要急於求成 ,遇到困難就戰勝它! 慢慢的 你會 愛上琴 和音樂...
『伍』 學習鋼琴的技巧與方法
一、從人體的生理結構、生理機能,具體說,從人的手臂來分類。
從手臂分類,鋼琴基本技術分為三個方面的技術——手指技術;手腕技術;手臂技術。
二、從鋼琴曲的織體結構分類。
從鋼琴曲的織體結構分類,鋼琴基本技術分為四個方面的技術:
單音技術;八度技術;和弦技術;其它特定形態的技術。
單音技術,是指彈奏一個個單音音符接連進行的技術性鋼琴織體的技術。這種技術主要包括四大類型:音階與琶音;顫音;重復音;其它無統一模式的單音織體。
八度技術,是指同時彈下兩個相互距離為八度之同音的技術。
和弦技術,是指彈奏由幾個互為一定音程關系的音組成之和弦的技術。
其它特定形態的技術,指的是前面說過的那幾種最常見的鋼琴織體形態以外的其它鋼琴織體。如:單手雙三度;分解八度;分解和弦。
以上講的鋼琴從兩種角度來分類,是互相關聯和統一的。
所謂單音技術,主要就是手指技術,在整個手臂中,彈奏單音的技術,最關鍵的部位是手指。
所謂八度技術,八度技術=手腕技術,主要為手腕技術,彈奏八度的技術最關鍵部位是手腕。
所謂和弦技術,和弦技術=臂膊、手腕、手指共同技術。彈奏和弦的技術最關鍵部位是這三個部位。
單音技術的正確彈奏方法
首先強調兩點:
1、以彈音階與琶音的正確方法來說明單音技術。因為,音階與琶音是鋼琴技術性單音織體中最基本、常見的織體形態,世界上鋼琴曲中的技術性單音織體,大部分實際上都是音階與琶音或它們的演變。就是那些非音階與琶音型單音織體,其彈奏方法一般也同於或基本同於音階與琶音。因此,以音階與琶音來說明整個技術性單音織體的正確彈奏方法,是最形象、貼切的。一個嚴格學鋼琴的人,一定要堅持不斷地練音階與琶音,因為音階與琶音技術是整個鋼琴技術的基礎。
2、所要講的彈奏方法,是基本方法,也是進行音階與琶音基本練習方法,而不是根據樂曲的不同音樂要求而需變化運用的種種特定彈法。
音階與琶音的正確彈奏方法可分十五點
一、手指要彎曲,以指尖部位觸鍵。觸鍵時,除大姆指尖外,其它指尖與鍵面成90度直角後傾少許的基本垂直角度。觸鍵時,各手指最前端小關節要挺立,形成向外支撐的弧形狀。
彈琴時手指要有一定硬度,彈出的音才會結實,有力.而指尖要有硬度,手指小關節就必須挺立;如塌陷,一定松軟無力,也就彈不出充實的聲音.這就是手指小關節要挺立的原因。
彈琴時,指尖觸鍵時間越短,琴音的泛音震動延留也越長。一般人彈琴如手指彎曲,指尖反應力會比手指平直更敏捷,觸鍵時間也就能比手指平直更短,這是手指要彎曲的又一原因。
二、彈琴時,手指要抬高,每個指頭彈每個音之前、之後都要抬高,暫間隔不彈的指頭也要抬高。抬時,手指要保持彎曲。
彈琴時手指抬高,指頭才能距琴鍵一定距離,才可產生足夠的慣性力,彈出結實有力的聲音,使聲音有足夠的泛音震動延留。再者,練琴時手指抬高,還可加大指頭的動作量,增強手指彈奏機能的訓練效果。這就是手指抬高的原因。
三、以手的掌關節為發力點
要以手指與手掌相交處的掌關節為彈奏的主要發力點。掌關節要發出足夠的力量,必須做到:1、動作敏捷;2、動作幅度盡量大;3、動作用力。
四、彈音階與琶音,手指要用力,手腕和小臂要放鬆。
手腕和小臂這兩處彈琴最易緊張,酸累的部位,要盡量放鬆。這方面,不少人都遇到一個矛盾:手指用力,手腕和小臂即下意識地隨之用力和緊張;手腕和小臂放鬆,手指也隨而軟弱無力。要盡力協調二者的關系,使前者用力,後者放鬆。這一課題較難,但必須解決。
五、彈音階與琶音,要用手指處自身的獨立力量,切勿用手腕、小臂來加壓、加力。
不少人彈奏,由於手指無力,一味用手腕、手臂加壓、加力,這就往往產生兩種不良後果:一是手腕、手臂因而酸累不堪,致難於持續彈奏,個別嚴重者甚至把手彈壞,變成所謂『職業病』;一是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即由於的手指無力而藉助手腕、手臂;又由於藉助手腕、手臂,手指養成對藉助手腕、手臂的依賴性,自身之力就總練不出,總要藉助,依賴。衡量藉助手腕、手臂有無加壓、加力的外觀標准,是看彈奏時手腕和小臂有無強烈抖動。如抖動強烈,則表明在加壓、加力;反之,如加以約束使之強烈抖動不得,則失去加壓、加力的可能。因此,克服手指因無力而藉助手腕、手臂這一毛病的有效辦法就是,彈奏時嚴格約束手腕和小臂的強烈抖動,便手指在無外力藉助下自行活動,逐漸練出獨立功力。
人體手臂的大多處,即手掌、小臂、大臂乃至肩,彈琴都有可能酸累;唯有一處,就是日夜不停地彈,也永不會累,就是手指。因此,只有當手指練出充分獨立功力,彈奏不須依賴其它外力,彈琴才能持久、自如,才能彈好。
六、彈音階與琶音,手掌、手腕和小臂要大體成一直線,並與鍵面基本平行。
手腕最好略低於手掌,而絕不可高於手掌。因為,有條規律:手腕略低於手掌,彈出的音就能結實、有力,果粒感強;而手腕高於手掌,彈出的音必輕飄、模糊、缺乏果粒感。當然,有些樂曲中的音階或琶音織體,音樂表現特別要求輕飄或模糊的效果,手腕只得高於手掌來彈,這是特定情形,另當別論。
有些人彈琴,手腕高出兩邊的手掌和小臂,像個駝峰。還有些人除此另加手指不彎而直伸,像只爬行的烏龜,彈出的音也模糊不清。這些壞毛病都必須糾正。
七、彈音階與琶音,手背內、外兩端高低要大體相等,整個手背呈基本水平狀。
人的手指中,四、五指最弱,不少人彈琴因四、五指無力支撐,致手背外端四、五指處向外下斜塌陷,形成手背內高外低,四、五指彈出的音也因而軟弱模糊。這樣,還往往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四、五指無力致手背外端下陷,手背外端下陷,又壓住四、五指,使之不能充分抬動,而練不出自身力量,致手背外端下陷得不到改變。克服這一惡性循環的辦法是,彈奏時嚴格限制住手背外端下陷,甚至在使用四、五指時,有意識地將手背外端微微提高,給四、五指以足夠空間充分活動,使其力量慢慢練出。四、五指充分抬動,彈出的音就能清晰、明亮、有力了。
八、彈音階與琶音,大指前半截應自然向里微微彎曲,後半截與手掌要稍有間隙。
有些人彈琴,大指前半截不向里彎,而向外逆撇,後半截與手掌緊緊並貼,這種姿勢完全違反生理自然。大家可以試試,大指若外撇,不僅大指本身緊綳、僵硬,連手的整個內側半邊也必然緊綳、僵硬。
九、彈音階與琶音,手指、手掌,特別是掌關節處都要凸起、挺立,整個手,形成一個自然形態的「架子」、「模子」狀。這個「架子」、「模子」既不能緊綳、僵硬,又不可松垮、散軟,而要松緊、軟硬適當,呈自然狀態。
有些人彈琴,手綳得又緊、又僵、又硬,像只鐵爪;有些人彈琴,手鬆垮垮、軟棉棉、像團棉花,都是不對的。
十、彈琴,包括彈音階與琶音時,整個手臂要置於自己感到適當、舒適的自然位置。
有些人彈琴兩手肘、兩臂緊緊夾著身子。也有些人彈琴兩手肘、兩臂過分外撇和高懸。這都是壞習慣,應糾正。
十一、彈音階與琶音,右手往上彈或左手往下彈時,兩手大指每彈完一個音後,應即刻向內彎曲收進掌心下。
大指收進時,須做到幾點:
1、鬆弛、自然、不可緊張、生硬;
2、在下個彈奏手指彈奏之時同時收,不可遲後;
3、果斷迅速收,不可遲疑、緩慢;
4、一收到底,不可只收一半;
5、收時,手腕高低不變,手腕不可拱起。
為什麼大指要收進呢?因為音階與琶音中要用大指彈的每個琴鍵之間,隔有其它琴鍵,而且互有一定距離大指每彈完一琴鍵後,如收進,其再彈下一琴鍵時,恰到下一琴鍵位置,就能從容彈出。如不收進,該彈下一琴鍵時,大指尚在原琴鍵處,離下一琴鍵還有一定距離,只能生拐硬跳去彈。大指一次次生拐硬跳去彈必帶起手腕和小臂一下下搖晃拐動,非但樣子難看,彈出的音也是一團團的。對於大指要收進這一重要要求,許多彈琴者都忽視未顧,甚至根本不知。特別提醒大家要重視。
十二、彈音階與琶音,右手往下彈或左手往上彈時,兩手三或四指繼大指之後彈時的抬高動作,要切實做出。
因為,這里三或四指彈時,要交迭越過大指上方,跨度較大,動作較難。不少人彈到這里,往往困難,而只顧使三或四指彈對位置、發出聲音,對於這兩指的抬高及相應的彈奏效果則忽略不顧。有些人為使三或四指夠到目標琴鍵,甚至拐動臂肘、手腕一起去夠彈,彈出的音混濁、模糊,樣子也很難看。
正確彈法是:大指下彈時,三或四指同時彎曲地抬高,再彈下;三或四指抬高時,掌關節及手掌前端亦一並上抬;而手腕要保持原有高度,勿上拱。
十三、彈音階與琶音,手指觸鍵有兩條重要准則:
1、要盡量集中手指觸鍵那一瞬間的力量;
2、要盡量縮短手指觸鍵那一瞬那的時間。
為達到後一條,手指下彈時動作要敏捷,彈下後要盡快離鍵抬起(不針對音階與琶音的慢速彈奏)。
很多人都以為,彈琴手指動作中最難、最重要的環節是手頭下彈;其實,下彈後指頭離鍵上抬的環節同等重要,而且,從一定角度說,難度還超過下彈。
以上所說手指下彈後要盡快離鍵抬起,不針對音階與琶音的慢速彈奏。因為,慢彈時,手指每彈一鍵,都要在鍵上停頓片刻,方可接彈下一鍵,不可能迅即離鍵抬起。
十四、彈奏包括音階與琶音在內的鋼琴技術性單音織體,手的各部位中,以兩處最為關鍵,即掌關節和包括手指小關節在內的指尖部位。
掌關節的主要功能為:啟動手指的彈奏動作,發出手指的彈奏力量,和支配手指的指頭變換。
指尖的主要功能是將手指彈奏的力量傳導至琴鍵,並在此過程中對手指觸鍵進行細微控制、調整。
一些人彈琴手指技術欠佳,歸根結底是掌關節和指尖功力不足。因此,訓練手指彈奏技能,應著重掌關節和指尖的訓練。使掌關節靈活、有力,指尖堅硬、敏銳。
十五、彈音階與琶音,彈奏者在內心觀念與自我感覺上,要以每一個音、每一個琴鍵、每一個手指各為一獨立體,音與音、鍵與鍵、指與指之間互不依附、混淆、粘連,一個是一個,乾乾凈凈,利利落落,清清楚楚。
『陸』 鋼琴怎麼學習最快
成人學習鋼琴,80%的人都是帶有很強目的性,即想彈奏某首鋼琴曲子。很多的成年人學生中,很多人一開始學琴就會問:我要學習多久才能彈奏《夢中的婚禮》,《獻給愛麗絲》,《眼淚》等等曲子?
遇到這樣的問題怎麼回答的確挺為難!因為這個問題是和每一個學琴者的練琴情況、質量,以及音樂的接受和反應能力,是密切相關的!在這里之所以說是練琴情況、質量,而不說是練琴時間。是因為很多時候成人練琴花了時間卻沒有質量,或者把時間花到了不該花的地方上!
那麼成人學琴應該怎樣練習才能夠速成呢?
下面丁丁租琴與大家一起探討練琴方法的問題,為什麼很多成人,在練琴中花了大量時間卻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顯著呢?又或者對老師布置的作業沒有目的、條理性很不清晰的進行練習呢?
1.明確目的,端正態度:為什麼學鋼琴?是為了培養興趣愛好還是走專業路線?自學鋼琴能否堅持下來?
2.如果是當作一種興趣愛好,那麼可以持久的有計劃的練琴,每天練習多長時間為宜自己決定(把學習工作時間考慮進去),至少要彈條哈農練習曲,保持手指不生熟。
3.如果沒有樂理基礎需要學習識譜(五線譜)、掌握常用音符的時值、要能看懂樂曲上的演奏指示。
4.選擇好的鋼琴教材:初級常用的有:《拜厄》(簡單的短曲)、《哈農》(練習指法、熟練度) 、《車爾尼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曲)、《布格繆勒25曲》(簡單的主題小曲)等,選取教材還是要聽老師的安排
5.可以自己選取樂曲彈奏:理查德的曲子通俗,動聽,流行廣泛。馬克西姆的曲子壯闊,主題鮮明。還有一些其他名曲,自己可以嘗試,作為保留曲目,可以拿的出手。
6.是否考級:考級是對你學習鋼琴能力的一個肯定,但也不是必須的。
7.參加活動:多給自己登台亮相的機會,對鋼琴學習是很有幫助的,更鍛煉你的心裡素質。
8.那麼,最重要的是學琴一定要選擇一個質量不錯的鋼琴,如果大家覺得成本高,中國首家權威租琴服務平台——丁丁租琴建議,前期大家可以選擇租琴,這樣大家可以花最少的錢租到全新的品牌鋼琴,因為好的鋼琴能激發你後續的堅持,並且之後會有很快的進步,此時切不可半途而廢,要有毅力、耐性。為了培養興趣,可以經常聽鋼琴名曲,或者去音樂論壇交流經驗,學習觀摩。
『柒』 初學者怎樣可以快速學會鋼琴
初學者快速學會鋼琴的關鍵在於要掌握練習鋼琴的一些技巧,包括練習的姿勢、協調的練習。,具體的方法有。
1、姿勢要標准
鋼琴姿勢很重要,可能決定你整個音樂質量,姿勢一定要標准,不僅僅是手指動作,還應該包括你的坐姿都是需要標准。
2、協調性
身體的協調包括手、腦、眼以及肢體間的協調,因為不同風格的音樂,需要你的身體有著不同的節奏,就需要你有著很好的節奏。
3、手指靈活
鋼琴直觀意義上靠的就是手指,手指靈活了,自然的彈奏起來才會順風順水,對於初學者想要提高手指的靈活度,就需要從指力觸鍵、手力觸鍵、臂落觸鍵不同的方式進行練習。
4、良好的學習心態
特別是初級對於困難比較多,問題也是比較多的,很容易就會堅持不下去,所以克服想要放棄的想法,你就成功了,千萬不能半途而反。
注意事項:
1、認→讀→彈,先學認譜,然後把它讀出來,然後就是實踐在鋼琴鍵盤上,這里的識譜算是啟蒙的基礎,一定要認真仔細,一點點的數,寧可慢一點,也要准確的記憶。
2、找一首簡單的譜子彈和弦作為伴奏。因為抽象的談論和弦既枯燥又難記憶。
『捌』 如何快速學會鋼琴
完全做到快速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堅持,一定能很快成功~!要學好鋼琴,關鍵是你要有信心,恆心,以及對鋼琴的熱愛~!我相信,這些你都是有的~!所以,在此誠懇的給你一些中肯的建議~!首先要學會認識五線譜,這是練鋼琴的前提,只要認識了五線譜,自已也就可以開始練習了,你可以先從數字音標開始學起,當你熟悉的掌握好數字音標以後,學五線譜就非常容易了,其次就是鋼琴需要長久的練習,為什麼很多人都說鋼琴是所有樂器中最難學的呢,也就是這個道理,它靠的是練習。如果你不是經常練習的話,非常容易生疏起來,這並不是說你的記憶力的問題,而是鋼琴本身就是靠鍵盤操作的問題,就好象上網一樣,天天上網的人閉著眼睛都可以打字,因為他太熟悉鍵盤。最後就是在練習的過程掌握好五線譜的特徵和節奏。 想學好鋼琴,首先要找到好的鋼琴學校和老師,尤其是鋼琴老師很重要,學生今後彈琴的手法和感覺都和鋼琴老師有著密切的聯系。其次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琴。在老師講解樂理知識時一定要認真仔細聽,才能在學琴的時候靈活應用。每次鋼琴課結束後,都要回家練琴,如果不堅持練琴,會覺得手很僵硬,學到的知識很容易忘記。最後,就是對音樂的理解,有時好的鋼琴曲用不同的人彈奏效果是不同的,平時多增強聽音的聯系,多聽一些名曲,從中用心去感覺音樂也是很重要的。 給自己一點信心!!go!!!習慣一: 彈琴前做些手指拉伸的動作。 動作以手指韌帶的拉伸為主,不要太用力。目的類似於跑步、游泳前的准備運動,能使你更快地進入彈琴狀態。冬天的話可以先抱會兒熱水袋暖暖手。 習慣二: 堅持每天彈一段哈農。 只要你開始彈哈農了,就堅持每天彈一段。這樣,即使每天沒太多時間碰琴,也能使你的水平不至於退得太厲害。對初學者來說,每天彈哈農更能保持穩定的進步。 習慣三: 尤慢至快。 慢練的好處實在太多,我就不說了。總之,慢練就是王道。 習慣四: 第一遍彈就重視譜子上的每一個符號。 許多人第一遍彈都會忽略譜上的表情記號,然後在彈熟後改,其實在第一遍彈時就注意表情符號更能加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五: 彈琴時備一支鉛筆。 很多時候譜子上並沒有詳細的指法、強弱指示,這時候,就需要用筆來把我們自己認為合適的指法、強弱等記號標上去。記住要用鉛筆,不然寫錯很難改哦! 習慣六: 沒彈熟一首曲子前少聽錄音。 錄音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沒彈熟就聽錄音往往會導致我們去模仿錄音,從而盲目追求速度,並失去自己對曲子的理解。 習慣七: 學會分段練習,單獨揪錯。 不要每次都從頭彈到底,第一遍彈一首曲子是先把它分段,熟悉一段以後再練下一段。一旦發現哪裡有錯誤,要單獨把錯誤的地方挑出來改正。分段練習也更有利於曲子的整體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