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醬油該怎麼選
在買醬油的時候要觀察一下顏色,正常情況下醬油的顏色應該是紅褐色,一般不要購買顏色太深的,比如已經成黑色或者是深棕色的,不然裡面可能是加入了一些物質來調色,比如焦糖色素之類的,這樣的醬油吃多了不太健康。
看醬油瓶身配料表中的氨基酸態氮的指標:醬油好壞(營養和質量)主要就取決於這項指標了。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則醬油品質越高,鮮味也就會越濃。根據這個指標,醬油可以分為不同的等級:合格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特級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能達到0.8克/100毫升之高。
醬油使用注意事項
烹調醬油不要用作佐餐涼拌用。
最好在菜餚將出鍋前加入醬油,略炒煮後即出鍋,因為醬油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這樣可以避免鍋內的高溫破壞氨基酸,使營養價值受到破壞,而且醬油中的糖分也不會焦化變酸。
為有效防止醬油發霉長白膜,可以在放醬油的容器內,放入少許香油,使其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油膜。或在瓶內放一段蔥白,或幾個蒜瓣,或加一點燒酒,也可以防霉。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醬油選購和食用有講究
Ⅱ 怎麼樣選好醬油
應該是大多數人都不太會買醬油,往往看見一個品牌的醬油就購買了。其實每一種品牌的醬油所發揮出來的味道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購買醬油的時候應該盡量挑選一些好的醬油。這種醬油才會對菜起著很好的提味提鮮作用。因此在挑選醬油的過程中選醬油的方法十分重要,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選醬油的方法。
1.看執行標准
釀造醬油的執行標準是GB18186-2000等;配製醬油的執行標準是SB/T10336-2012。還有一些以開頭的標准,這表示是企業自己制定的標准,就視情況而定了。
2.看配料表
查看配料表,若是使用了「水解植物蛋白」、「水解大豆蛋白」、「水解蛋白」或「酸水解植物蛋白」等,則是配製醬油。
三、發酵方式:高鹽稀態,優於低鹽固態
一般而言,高鹽稀態發酵成本更高,品質更好一些。主要因為高鹽稀態發酵工藝所用原料是大豆或小麥,低鹽固態使用脫脂大豆(豆粕)和麩皮,前者用料更為精良,此外,高鹽稀態發酵周期也更長,一般為3-6個月(低鹽固態發酵周期一般為15-45天),發酵更為充分。
四、產品等級:特級為最高等級
國家標准中,將釀造醬油按照色澤、香氣、滋味、可溶性無鹽固形物、氨基酸態氮等質量指標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個等級。其中特級是最高等級,氨基酸態氮含量最高(要求≥0.8g/100ml)。
五、不添加味精的更好
正常劑量下,味精是一種安全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沒有安全問題,但對於同等級的醬油,純糧釀造、沒有添加味精的產品在品質上會更有優勢。
據統計,市場上銷售的五百多種醬油產品,約75%的產品都含有「谷氨酸鈉」,也就是味精。醬油中添加味精,能夠提高鮮度和氨基酸態氮的含量(衡量醬油品質的主要指標)。
是否添加了天然香精
香精香料可以為食品提供香味,或彌補食品加工過程中損失的風味。天然香精提取自天然動植物,與人工合成的香精相比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但商家一般更傾向於合成香精,這是因為天然香料的價格較高,穩定性也一般,不如合成香精。
提示:對味精或其它物質過敏的人群需引起注意。
是否添加了核苷酸二鈉
核苷酸二鈉,如鳥苷酸二鈉和肌苷酸二鈉,是一類呈味物質,作用類似於味精,能提升食物的鮮味。
提示:對於嬰兒、哮喘病人以及患有痛風或尿酸腎結石的人,要謹慎選擇。
Ⅲ 醬油怎樣挑選 選擇最適合的醬油
醬油是人們每天都要食用的調味品,所以就更加要提醒大家重視衛生安全,購買醬油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看有否製造廠名和地址。這是保證購買安全醬油的第一關。
(2)看標簽上註明的生產原料和工藝。醬油有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兩大類,前者是使用傳統工藝加工生產的產品,後者加有配製物的成分。凡鐵強化醬油,包裝上明顯印有
"鐵強化醬油定點生產企業標識"的,質量更有保障。
(3)看醬油等級,即看氨基酸態氮含量。釀造醬油的氨基酸態氮含量在0.8克/l00毫升以上者為特級,0.4克/100毫升為合格產品。一般來說,氨基酸態氮越高級別越高。
(4)看用途,分清生食與烹調食食用的醬油(前者又叫佐餐用醬油),因為食用的方法不同,衛生學指標不同,前者是涼拌菜用的,衛生學要求嚴格,可以直接入口不必加熱。後者用於烹調,不宜生食,需要加熱後食用,不要用於涼拌菜,以免對健康造成威脅。選擇好的牌子當然是前提嘍
~~
然後根據。。。。
1、搖晃瓶子,看醬油沿瓶壁流下的速度快慢,優質醬油濃度很高、粘性較大、流動慢,劣質醬油濃度低,像水一樣流動較快。
2、優質醬油瓶底不應有沉澱物或染物。
3、看顏色,優質醬油應呈紅褐色、棕褐色、有光澤而發烏。
4、打開瓶蓋,未觸及瓶口,優質醬油就可聞到一股濃厚的香味,而劣質醬油香氣少或有異味。
5、滴幾滴醬油於口中品嘗,優質醬油味道鮮美,咸甜適口,味道醇厚柔和,口味綿長。
挑選所有醬油的幾招技巧:
第1招——看
看原料:是大豆還是脫脂大豆,是小麥還是麩皮,配料表上可查到原料來源。
看工藝:高鹽稀態發酵工藝生產的醬油優於低鹽固態發酵生產的醬油。
看級別:釀造醬油按其氨基酸態氮的含量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看用途:標注佐餐用或供烹調用的這兩種醬油衛生指標不同。佐餐醬油可直接入口,衛生指標較高;供烹調用的醬油,則不能用於拌冷盤。
看顏色:優質醬油色澤成紅褐色或棕色,鮮艷,有光澤。醬油絕不是顏色越深越好。
Ⅳ 怎樣挑選好的醬油
小竅門買到好醬油:
1、選擇「氨基酸態氮」含量高的。醬油的核心品質取決於一項叫做「氨基酸態氮」的指標,一般來說,這個數值越高,產品鮮味越濃,品質越好。按照國家標准,這項指標必須在醬油產品標簽上註明。
合格醬油的氨基酸態氮最低不得低於0.4克/100毫升,特級醬油的能達到0.8克/100毫升,某些醬油甚至達到1.2克/10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醬油產品都添加了味精和核苷酸類增鮮劑,因為味精屬於氨基酸,所以這種產品的氨基酸態氮也特別高,消費者在選擇時要注意。
2、選擇「釀造」醬油,而非「配製」醬油。按照國家標准,醬油產品需在標簽上註明是「釀造」醬油,還是「配製」醬油。
前者是用大豆加工品為原料經發酵製成,含有氨基酸、鉀、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營養成分;後者是用「水解蛋白液」調味後製成,有時也混入一些釀造醬油,這種製作方法速度快,成本低,但是所生產的醬油品質差,營養低,而且可能含有微量的毒性物質「三氯丙醇」。
3、分清「佐餐」和「烹調」。按照國家標准,醬油產品還要在標簽上註明是「佐餐」醬油,還是「烹調」醬油。前者可以直接生吃,故其衛生指標要求更高,更干凈;後者適合烹調菜餚加熱後再食用,故其衛生指標要求低一些,不如前者干凈。
用「佐餐」醬油烹調菜餚是可以的,而用「烹調」醬油直接涼拌或蘸食則不可取。醬油還分為生抽和老抽,一般來說,生抽炒菜,老抽上色,但這四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系。
4、選擇「加鐵醬油」。「加鐵醬油」是按照國家標准和相關管理部門的要求加入了「EDTA鐵鈉」(乙二胺四乙酸鐵鈉)的優質醬油,其鐵含量豐富,有助於防治缺鐵性貧血,適合所有人食用,尤其適合孕婦、貧血患者或有貧血傾向的人。
但購買的時候請看準「強化食品專用標志」。加鐵醬油一般為定點生產,有專門的標准和嚴格的管理,其安全性與其他醬油一樣,消費者不必擔心鐵過量的問題,可放心選購。
(4)如何選擇醬油的好方法擴展閱讀:
【主要功效】
1.烹調食品時加入一定量的醬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並可使其色澤更加好看,從而增進食慾。
2. 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製品因富含硒等礦物質而有防癌的效果。
3. 醬油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可降低人體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並能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害。
4. 防癌功效醬油是以大豆、小麥或麩皮等為原料,經微生物發酵等程序釀制而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體調味品。
曾經有人報道日本人胃癌發病率低是因為日本人愛吃醬油的緣故。後來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研究報告就肯定了這一說法。科研人員給老鼠喂致癌物亞硝酸鹽,同時又喂醬油,結果發現醬油吃得越多的老鼠,患胃癌的概率越低。
亞洲國家婦女的乳腺癌發病率較低,而這類惡性腫瘤在美國則多見。專家分析,可能與亞洲婦女食用醬油量較歐美國家婦女出30-50倍,吸收了較多的黃酮有關。惡性腫瘤的生長需要依靠新血管輸送養分,異黃酮能防止新的血管生成,從而使癌腫的生長受阻。
【禁忌與副作用】
在服用優降寧、悶可樂等治療心血管疾病及胃腸道疾病時,不可與醬油同食,否則會引起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Ⅳ 如何買到真正的好醬油
挑選醬油的方法:
1、通過瓶身標簽辨別,若標簽上釀造工藝處寫的是「高鹽稀態」,釀造時間則相對較長;而如果寫的是「低鹽固態」或者「無鹽固態」的醬油,則可能是人工高溫加熱快速發酵而成,質量欠佳。第二,看標簽上「氨基酸態氮」的含量,市面上的醬油氨基酸態氮含量一般在0.4~1.3克/100毫升,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等級越高,滋味越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