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翻譯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翻譯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發布時間:2022-09-08 04:15:41

Ⅰ 英語翻譯常用的翻譯技巧你知道哪些

綜合法。主要是在使用其中一種技巧沒有辦法翻譯出來的時候,就要看著整個文章,然後以邏輯分析作為基礎,在整個譯文中,同時融入進省譯法、減譯法、增譯法、拆句法、倒置法以及轉換法等幾種方法。
重組法。在進行英語翻譯成漢語的時候,為了讓譯文更加流程,能夠按照漢語敘事的習慣,在完全把英語的結構和原文的意思捋清楚的基礎上,還是要擺脫原文使用了什麼樣的句子形式合語序,還是要重新進行著的方式。
插入法。在以往的英語翻譯中,都會遇到有奮勇破折號、前後逗號以及括弧,甚至是比較難處理的句子的情況,這種方法在筆譯中使用較多,在口譯中也有使用。在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使用定於從句、插入語或者是同位語來對一些有著解釋性的成分進行處理的方式。
在翻譯技巧使用的過程當中,效果也是不能忽視的,翻譯是需要多多積累一些實戰經驗, 同時也需要掌握多種方法的。

Ⅱ 翻譯的技巧有哪些

翻譯的技巧:

首先,對文中的一些銜接手段要多加關注,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漢語與英語這兩種語言,有一些語篇的銜接手段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漢語更常用原詞復現和省略,而英語對照應與替代更為常用。

除此之外,在語篇的銜接過程中,漢語沒有明確的單復數概念,在進行翻譯的時候,翻譯者會對單復數的使用進行有意識的加強,這對於一些原來模糊的譯文結構有很大的澄清作用。

其次,在意譯與音譯方面要多加註意,在英語中中文的名稱可以找到對應的詞,用意譯法,例如「葛藤粉」可以翻譯成Kudzuvinepowder,「竹蓀」指的是小竹筍的最頂端的部分,被翻譯成tenderbambooshoots。

除此之外,有音譯的還包括地名,例如「百花洲」不必譯為hundredsofflowersislet,譯為Baihuazhou即可。有些名稱意譯、音譯均可。如「豆腐」,源自中國,意譯為beancurd,音譯為toufu。

最後,在國俗意義以及品牌翻譯方面也要注意,在產品說明書的翻譯中,就會涉及到商標的品牌。在對商標品牌進行翻譯的時候,對商標詞語的國俗語義要加以關注。國俗語義表現出了語義的民族性,也把使用此語言的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民情風俗的特點充分的反映出來。

詞義引伸技巧

1、詞義轉譯。當我們遇到一些無法直譯或不宜直譯的詞或片語時,應根據上下文和邏輯關系,引伸轉譯。

The energy of the sun comes to the earth mainly as light and heat .太陽能主要以光和熱的形式傳到地球。

2、詞義具體化。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把原文中某些詞義較籠統的詞引伸為詞義較具體的詞。

The last stage went higher and took the Apollo into orbit round the earth.最後一級火箭升得更高,把「阿波羅號」送進圍繞地球運行的軌道。

3、詞義抽象化。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把原文中某些詞義較具體的詞引伸為詞義較抽象的詞,或把詞義較形象的詞引伸為詞義較一般的詞。

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 .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

Ⅲ 翻譯常用之八大技巧是哪些

1、重譯法(Repetition)

在翻譯中,有時為了忠實於原文,不得不重復某些詞語,否則就不能忠實表達原文的意思。重譯法有如下三大作用:一是為了明確;二是為了強調;三是為了生動。

2、增譯法(Amplification)

為了使譯文忠實地表達原文的意思與風格並使譯文合乎表達習慣,必須增加一些詞語。

3、減譯法(Omission)

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翻譯也是有增必有減。理解了增譯法之後也就明白了減譯法,它是增譯法的反面。

4、詞類轉譯法(Conversion)

在翻譯時,由於兩種語言在語法和習慣表達上的'差異,在保證原文意思不變的情況下,譯文必須改變詞類,這就是詞類轉譯法,這種方法不僅指詞類的改變,而且還包括詞類作用的改變和一定詞序的變化。

5、詞序調整法(Inversion)

詞序調整法的英語inversion一詞,不能譯成「倒譯」、「倒譯法」或「顛倒詞序」之類,否則容易和語法中的「倒裝」概念相混淆。inversion作為一種翻譯技巧,其意思為:翻譯時對詞序作必要或必不可少的改變,並不只是純粹的顛倒詞序或倒裝。

6、正義反譯,反義正譯(Negation)

negation在語法與翻譯兩個不同學科中含義不盡相同。作為一種翻譯技巧,它主要指在翻譯實踐中,為了使譯文忠實而合乎語言習慣地傳達原文的意思,有時必須把原文中的肯定說法變成譯文中的否定說法,或把原文中的否定說法變成譯文中的肯定說法。

7、分譯法(Division)

分譯法主要用於長句的翻譯。為了使譯文忠實、易懂,有時不得不把一個長句譯成兩句或更多的句子。這是分譯法的主要內容,此處所謂的句子不在於結尾處用句號,而在於有無主謂結構,一般說來,含有一個主謂結構的語言部分就是一個句子。

8、語態變換法(The change of the voices)

這里所說的語態是指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這兩種語態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的使用情況是很不相同的,被動語態的使用是科技文章的主要特點之一,其用法十分廣泛。

Ⅳ 英譯漢翻譯技巧步驟

英譯漢翻譯技巧步驟

英譯漢是運用漢語把英語所表達的思想准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而英譯漢的過程則是 正確理解英語原文和創造性地用漢語再現英語原文的過程, 在英譯漢的過程中, 有兩點值得我們特別地注意:

(1) 漢語所要表達的是英語原文的內容, 即句子或文章的意義, 而不是句子結構;

(2) 在翻譯過程中, 英語原文的內容要准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而不是將兩種語言結構進行簡單的轉換。

英譯漢的過程包括理解, 分析句架表達和校核三個階段, 理解是表達的前提, 若不能正確地理解原文就談不上確切的表達, 但理解與表達通常是互相聯系, 往返反復的過程, 在進行漢語表達的時候, 又可以進一步加深對原文的理解, 因此, 在英譯漢的過程中, 往往需要考生從英語到漢語, 再從漢語到英語反復的推敲。

一、理解

理解階段的目的在於讀懂英語原文, 弄清原文的意思。

(1) 通讀全文。

通讀全文的目的在於從整體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內容,理解劃線的部分與文章其他部分之間的語法與邏輯關系。一篇好的文章, 其前後的意思都互相關聯, 具有很強的邏輯性, 一個單詞或句子只有在具體的上下文中才能體現出確切的含義來,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有時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之後才對上文中的某個難以理解的地方“恍然大悟”。因此,上下文能幫助我們正確的理解劃線的部分, 通讀全文是很重要的。

(2) 分析句子結構。

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往往具有非常好的英語語法知識,在做翻譯試題時也應充分發揮和利用這一優勢。在分句子結構時,我們要注意首先把句子的主語、謂語和賓語找出來,這樣句子的骨幹結構也就清楚了,在分析句子的骨幹結構時還應該注意分析句子中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從句之間的關系是否明確等等。

(3) 理解句子含義。

理解句子的依據除了句子本身之外, 還有該句子所處的具體的語言環境。在此階段應清楚下列問題:

A. 句子中是否 含有代詞和其他具有指代意義的詞, 如果有, 應根據上下文確定它們指代的'內容是什麼;

B. 句子中的短語和一些常 用的詞往往具有多種含義和用法, 那麼, 在該句中它們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C. 按照你的理解, 該部分的意義是否與 全篇文章的內容一致, 有無相互矛盾。

總之, 在動手翻譯之前, 首先要讀懂原文, 不要一上來就急於動手翻譯, 這 樣做往往會出現一種情況: 該題快要翻譯完了, 猛然又發現自己理解有誤,馬上就急忙修改, 而且很容易忙中出錯。

二、表達

表達就是譯者把自己從英語原文理解的內容用漢語表達出來, 表達的好壞取決與譯者對於英語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漢語的修養水平。理解是表達的基礎, 表達是理解的結果,但是理解正確並不意味著一定會有正確的表達,有時對原文理解之後還不知如何用漢語表達,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因為在表達上還存在許多具體的方法和技巧。關於這些方法和技巧, 在此我們只是介紹兩中基本的翻譯方法: 直譯和意譯。

(1) 直譯。所謂直譯, 就是在譯文語言條件許可時, 在譯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內容, 又保持原文的形式。在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中存在著許多共同之處,在對於許多英語句子的翻譯過程中, 完全可以採取直譯的方法, 這樣可以獲得一舉兩得之功效, 既保持了原文的結構, 又正確表達了原文的內容。但是直譯不是死譯和硬譯,象“It is asserted that …;It is believed that …”這一類的結構, 如果直譯過來那就不倫不類了。

(2) 意譯。漢語和英語分別屬於不同的語系, 兩者在詞彙、句法結構和表達方法上具有很多的差異。當原文的思想內容與譯文的表達形式有矛盾不易採用直譯的方法處理時, 就應採用意譯法, 意譯就是不拘泥於原文的形式, 重點在於正確表達原文的內容。例如:“D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 象這樣的句子, 只能採取意譯的方法, 把它翻譯為“你以為我是好欺騙的嗎?” 當然, 意譯並不等於亂譯,胡亂地翻譯是不符合“忠實”的翻譯標準的。

在具體的翻譯過程中, 我們應該採取靈活的方法, 不論是直譯還是意譯, 只要是符合“忠實、通順”的翻譯原則, 都是可取的。

在翻譯的過程中, 我們務必注意以下幾點:

(1) 理解透徹之後再動手錶達, 否則表達的結果會令人莫名其妙;

(2) 切忌在翻譯時把漢語和英語對號入座, 逐字逐句的對號入座的結果往往是不倫不類;

(3) 切忌擅自增減詞意, 增減意義與翻譯技巧中經常提到的增詞法與減詞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三、校核

校核階段是理解與表達的進一步深化, 是對原文內容進一步核實以及對譯文語言進一步推敲的階段, 因此, 校核是翻譯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 並不是可有可無的, 通過表達之後的校核, 我們可以發現譯文的一些問題, 確保自己理解的內容很有把握。 在校核階段, 一般應注意與下列各項有關的問題:

(1) 人名、地名、日期、方位和數字等;

(2) 漢語譯文的詞與句有無錯漏;

(3)修改譯文中譯錯或表達不夠准確的句子、片語或詞彙;

(4) 有無錯別字;

(5) 標點符號是否有誤。

;

Ⅳ 英語翻譯的十大技巧

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的使用 方法 上也存在很大差別。英語中代詞使用頻率較高,凡說到人的器官和歸某人所有的或與某人有關的事物時,必須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詞。那麼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英語翻譯的十大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英語翻譯的十大技巧

一、增譯法: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 思維方式 、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 句子 ,以便更准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多半用在漢譯英里。漢語無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除了少數可用英語無主句、被動語態或「There be…」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

二、省譯法:這是與增譯法相對應的一種翻譯方法,即刪去不符合目 標語 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以避免譯文累贅。增譯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三、轉換法:指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目標語的表述方式、方法和習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句型和語態等進行轉換。具體的說,就是在詞性方面,把名詞轉換為代詞、形容詞、動詞;把動詞轉換成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把形容詞轉換成副詞和 短語 。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語變成狀語、定語、賓語、表語;把謂語變成主語、定語、表語;把定語變成狀語、主語;把賓語變成主語。在句型方面,把並列句變成復合句,把復合句變成並列句,把狀語從句變成定語從句。在語態方面,可以把主動語態變為被動語態。

四、拆句法和合並法:這是兩種相對應的翻譯方法。拆句法是把一個長而復雜的句子拆譯成若干個較短、較簡單的句子,通常用於英譯漢;合並法是把若干個短句合並成一個長句,一般用於漢譯英。漢語強調意合,結構較鬆散,因此簡單句較多;英語強調形合,結構較嚴密,因此長句較多。所以漢譯英時要根據需要注意利用連詞、分詞、介詞、不定式、定語從句、獨立結構等把漢語短句連成長句;而英譯漢時又常常要在原句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主謂連接處、並列或轉折連接處、後續成分與主體的連接處,以及意群結束處將長句切斷,譯成漢語分句。這樣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語語序,順譯全句,順應現代漢語長短句相替、單復句相間的句法修辭原則。

五、正譯法和反譯法:這兩種方法通常用於漢譯英,偶爾也用於英譯漢。所謂正譯,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同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所謂反譯則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反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正譯與反譯常常具有同義的效果,但反譯往往更符合英語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因此比較地道。

六、倒置法:在漢語中,定語修飾語和狀語修飾語往往位於被修飾語之前;在英語中,許多修飾語常常位於被修飾語之後,因此翻譯時往往要把原文的語序顛倒過來。倒置法通常用於英譯漢, 即對英語長句按照漢語的習慣表達法進行前後調換,按意群或進行全部倒置,原則是使漢語譯句安排符合現代漢語論理敘事的一般邏輯順序。有時倒置法也用於漢譯英。

七、包孕法:這種方法多用於英譯漢。所謂包孕是指在把英語長句譯成漢語時,把英語後置成分按照漢語的正常語序放在中心詞之前,使修飾成分在漢語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飾成分不宜過長,否則會形成拖沓或造成漢語句子成分在連接上的糾葛。

八、插入法:指把難以處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號、括弧或前後逗號插入譯句中。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筆譯中。偶爾也用於口譯中,即用同位語、插入語或定語從句來處理一些解釋性成分。

九、重組法:指在進行英譯漢時,為了使譯文流暢和更符合漢語敘事論理的習慣,在捋清英語長句的結構、弄懂英語原意的基礎上,徹底擺脫原文語序和句子形式,對句子進行重新組合。

十、綜合法:是指單用某種翻譯技巧無法譯出時,著眼篇章,以邏輯分析為基礎,同時使用轉換法、倒置法、增譯法、省譯法、拆句法等多種翻譯技巧的方法。

如何 學習英語 翻譯

一、翻譯是把一種語言所承載的信息用另一種語言盡可能恰當而准確地表達出來的跨 文化 信息傳遞活動,其本質是信息傳遞。從形式上看,翻譯活動的確需要涉及兩種語言文字之間的轉換,而在實質上,在翻譯活動的過程中,兩種語言文字本身的表現形式之間沒有直接的對應關系,譯者是信息傳遞者,其所從事的活動絕不是簡單、機械的兩種語言文字之間的對應轉換,而是藉助語言這個信息載體的轉換而進行的跨文化信息傳遞活動。

譯者的工作對象是具有不同文化傳統背景的兩種語言及其使用者。那麼,我們這里所說的跨文化信息傳遞活動,就是指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通過原語解讀作者寄載於原文的各種信息,並通過譯語把原文所承載的各種信息傳遞給譯語讀者,也就是譯者藉助兩種語言作為信息載體,把原語作者明確表達的和隱含其中的消息、思想、觀點、意志、情感等各種信息傳遞給譯語讀者。

這個活動涉及三個主體:原語作者、原語讀者/譯者、譯語讀者(這里的原語作者、原語讀者/譯者、譯語讀者也分別指原語說話人、原語受話人/譯者、譯語受話人,以後不再贅述)。首先,原語作者作為信息傳遞者,將自己頭腦中產生的信息,以符合原語文化傳統規約的表達模式寄載於原語文字(有人認為,從廣義上講,這個過程也是一種翻譯過程);第二,譯者作為特殊的原語讀者,即信息接收者,通過原語載體獲取原語作者傳遞的信息;第三,譯者作為信息傳遞者,將其從原文獲取的信息以符合譯語文化傳統規約的表達模式寄載於譯語文字;最後,譯語讀者通過譯語載體獲取原語作者傳遞的信息。

可以看出,翻譯活動始終是圍繞著跨文化信息傳遞這個中心來進行的。因此,要想學好英語翻譯,了解翻譯的信息傳遞本質,認識自己在翻譯這個跨文化信息傳遞活動中的作用,至關重要。

二、翻譯質量的優劣,取決於譯者通過原語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通過譯語傳遞信息的能力。譯者必須在充分而准確地理解並獲取原文所承載的顯性信息和各種隱性信息的基礎上,盡可能恰當而准確地用譯語將原語作者意欲表達的各種信息比較完整或曰忠實地傳遞給譯語讀者。雖然絕對意義上的「完整」或「忠實」往往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盡可能減少信息衰減,盡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冗餘,是譯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般說來,原文作者在將信息寄載於原語文字時,總是會預設其確定的讀者對象能夠根據各種共有的知識和 經驗 ,推理明了其意欲傳遞的信息,包括語言文字本身體現出的表層的顯性信息和伴隨的隱形信息。因此,譯者作為一名特殊的讀者,要想比較充分而准確地獲取原文承載的各種信息,就應當注重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在翻譯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努力發揮相應的推理能力。

譯者在將其從原語獲取的各種信息寄載於譯語時,需仔細分析兩種語言載體在表達方式上的差異,避免受到兩種語言文字表現形式本身的束縛,應根據具體情況,以信息傳遞為中心,在譯文里對各種信息的比重進行恰當的調整,以便按照符合譯語文化傳統規約的表達方式,來確定譯文中比較恰當的文字表現形式,來安排譯文信息層次的順序,使讀者能夠以最小的認知努力來獲取最佳的語境效果,從而能夠比較充分而准確地獲取原文作者意欲表達的信息。

三、作為一名譯者,應當自覺地培養自己的翻譯意識。也就是說,譯者應當在了解翻譯的信息傳遞本質,熟悉翻譯涉及到的兩種語言信息傳遞機制的基本特徵及本質性差異的前提下,通過翻譯實踐活動,有意識地去體會翻譯,認識翻譯,提高自己作為譯者的自覺意識,從而在翻譯實踐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心中有數,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為什麼應該這么做,可以怎麼做,為什麼可以這么做。

英語翻譯學習技巧

一. 翻譯的技巧

沒有技巧,只有一個熟字。華羅庚說過,「苦幹猛干埋頭干,熟能生出百巧來」。語法根基深厚,詞彙量大,對專業詞彙掌握得熟,自然就能駕輕就熟,怎麼玩兒怎麼轉。簡單地說,基本功扎實就是技巧。

二. 翻譯中最重要的項目

語法、詞彙和專業知識。語法是最重要的,初中和高中學到的核心的東西其實就是語法。如果語法不好,和老外交流可能會很順暢,但是做翻譯不行,翻譯不僅要求能讓讀者明白意思,而且要專業,英孚英語這個必不可少。

三. 翻譯中的語法

語法就是公式。為什麼很多譯員朋友喜歡做漢譯英而不喜歡做英譯漢?就是因為漢譯英的有公式可套,英譯漢的沒有公式可套。

四. 評價一份稿件的翻譯質量

1.符合邏輯;2.沒有語法錯誤;3.專業知識無錯誤。做到了這三點,一篇譯稿的質量就保證住了,如果對語言的駕馭能力強,文采飛揚,行雲流水,那當然就最好不過了。

五.做到譯文順暢的方法

採取意譯。有些譯文讀起來晦澀難懂,但參照原文卻又找不出什麼錯誤,這就是直譯較多的緣故。直譯會讓人一讀就知道這是一篇譯稿,用行話說這叫翻譯痕跡太重。


英語翻譯的十大技巧相關 文章 :

★ 英語翻譯中常用的十種技巧大盤點

★ 英語翻譯的方法與技巧

★ 學好英語的十大建議和方法

★ 英語背誦十大技巧

★ 切記:英語翻譯的十大誤區

★ 學好英語的八大技巧

★ 英語翻譯技巧拆句與合句

★ 提高英語翻譯的方法

★ 學好英語的方法與技巧

★ 10大優秀英語作文寫作技巧,請收藏!

Ⅵ 最常用的十大翻譯技巧

最常用的十大翻譯技巧

英漢兩種語言在句法、詞彙、修辭等方面均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在進行英漢互譯時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有一定的翻譯技巧作指導,才能做好翻譯工作,那麼具體有哪些技巧呢?

一、省譯法

這是與增譯法相對應的一種翻譯方法,即刪去不符合目標語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以避免譯文累贅。增譯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又如:

1.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訪問期間就住在這 家飯店裡。(省譯物主代詞)

2.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希望您在這兒過得愉 快。(省譯物主代詞)

3.中國政府歷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省譯名詞)

二、轉換法

指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目標語的表述方式、方法和習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句型和 語態等進行轉換。具體的說,就是在詞性方面,把名詞轉換為代詞、形容詞、動詞;把動詞轉換成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把形容詞轉換成副詞和短語。在句子 成分方面,把主語變成狀語、定語、賓語、表語;把謂語變成主語、定語、表語;把定語變成狀語、主語;把賓語變成主語。在句型方面,把並列句變成復合句,把 復合句變成並列句,把狀語從句變成定語從句。在語態方面,可以把主動語態變為被動語態。

如:

1.我們學院受教委和 市政府的雙重領導。

Our institute is co-administrated by the States Ecation Commission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名詞轉動詞)

2.Too much exposure to TV programs will do great harm to the eyesight of children.

孩子們看電視過多會大大地損壞視力。(名詞轉動詞)

3.由於我們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我國的綜合國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Thanks to the introction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ou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greatly improved. (動詞轉名詞)

4.I’m all for you opinion.

我完全贊成你的意見。(介詞轉動詞)

5.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s supported by the whole Chinese people.

改革開放政策受到了全中 國人民的擁護。(動詞轉名詞)

6.In 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critical of man’s negligence toward his environment.

作者在文章中,對人類疏忽 自身環境作了批評。(形容詞轉名詞)

7.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s such as medical insurance.

在有些歐洲國家裡,人民 享受最廣泛的社會福利,如醫療保險等。(被動語態轉主動語態)

8.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去吧!

We don’t have much time left. Let’s go back. (句型轉換)

9.學生們都應該德、 智、體全面發展。

All the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名詞轉副詞)

三、增譯法

指根據英漢 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確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多半用在漢譯英里。漢語無 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除了少數可用英語無主 句、被動語態或"There be…"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別。英語中代詞使 用頻率較高,凡說到人的器官和歸某人所有的或與某人有關的事物時,必須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詞。因此,在漢譯英時需要增補物主代詞,而在英譯漢時又需要根據情 況適當地刪減。英語詞與詞、片語與片語以及句子與句子的邏輯關系一般用連詞來表示,而漢語則往往通過上下文和語序來表示這種關系。因此,在漢譯英時常常需 要增補連詞。英語句子離不開介詞和冠詞。另外,在漢譯英時還要注意增補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沒有明言的詞語和一些概括性、注釋性的詞語,以確保譯文意思的完 整。總之,通過增譯,一是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二是保證譯文意思的明確。

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馬上給他打個電話,你覺得如何? (增譯主語和謂語)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個現代化實 現該有多好啊!(增譯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實際情況恰好相反。(增 譯名詞)

4.就是法西斯國家本國的人民也被剝奪了人權。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譯物主代詞)

5.只許州官放火,不許 百姓點燈。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譯連詞)

6.這是我們兩國人民的 又一個共同點。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譯介詞)

7.在人權領域,中國反對以大欺小、以強凌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譯暗含詞語)

8.三個臭皮匠,合成一 個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譯注釋性詞語)

四、拆句法和合並法

拆句法和合並法:這是兩種相對應的翻譯方法。拆句法是把一個長而復雜的句子拆譯成若干個較 短、較簡單的句子,通常用於英譯漢;合並法是把若干個短句合並成一個長句,一般用於漢譯英。漢語強調意合,結構較鬆散,因此簡單句較多;英語強調形合,結 構較嚴密,因此長句較多。所以漢譯英時要根據需要注意利用連詞、分詞、介詞、不定式、定語從句、獨立結構等把漢語短句連成長句;而英譯漢時又常常要在原句 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主謂連接處、並列或轉折連接處、後續成分與主體的.連接處,以及意群結束處將長句切斷,譯成漢語分句。這樣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語語序, 順譯全句,順應現代漢語長短句相替、單復句相間的句法修辭原則。

如:

1.Increase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同中國加強合作,符合美國的利益。 (在主謂連接處拆譯)

2.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e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我要感謝你們無與倫比的盛 情款待。中國人民正是以這種熱情好客而聞明世界的。(在定語從句前拆譯)

3.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commonwealth, who see Britain’s membership of the Community a guarantee that the policies of the community will take their interests into account。

英聯邦各國尤其如此,它們認為英國加入歐共體,將能保證歐共體的政策照顧到它們的利益。(在定 語從句前拆譯)

4.中國是個大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從事農業,但耕地只佔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其餘為山脈、 森林、城鎮和其他用地。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with four-fifths of the population engaged in agriculture, but only one tenth of the land is farmland, the rest being mountains, forests and places for urban and other uses.(合譯)

五、正譯法和反譯法

這兩種方法通常用於漢譯英,偶爾也用於英譯漢。所謂正譯,是指把句子按照 與漢語相同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所謂反譯則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反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正譯與反譯常常具有同義的效果,但反譯往往更符合英 語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因此比較地道。

如:

1.在美國,人人都能買到槍。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one can buy a gun. (正譯)

In the United States, 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反譯)

2. 你可以從網際網路上獲得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正譯)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反譯)

(3) 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正譯)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 (正譯)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 (反譯)

(4) 他仍然沒有弄懂我的意思。

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 (正譯)

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 (反譯)

(5) 無論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維敏捷的學生。

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 (正譯)

She is anything but a bright student. (反譯)

(6) Please withhold 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請暫時扣下這份文件。(正 譯)

請暫時不要發這份文件。(反譯)

六、倒置法

在漢語中,定語修飾語和狀語修飾語往往位於被修飾語之前;在英語中,許多修飾語常常位於被修飾語之後,因此翻譯時往往要把原文的語序顛倒過來。倒 置法通常用於英譯漢, 即對英語長句按照漢語的習慣表達法進行前後調換,按意群或進行全部倒置,原則是使漢語譯句安排符合現代漢語論理敘事的一般邏輯順序。有時倒置法也用於漢譯 英。

如:

1.At this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han on any other occasions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此時此刻,通過現代通信手 段的奇跡,看到和聽到我們講話的人比整個世界歷史上任何其他這樣的場合都要多。(部分倒置)

2.I believe strongly that it is in the interest of my countrymen that Britain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我堅信,英國依然應該是 歐共體中的一個積極的和充滿活力的成員,這是符合我國人民利益的。(部分倒置)

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since the introc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全部倒置)

;

Ⅶ 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及技巧

文章從探討英語翻譯的重要意義出發,詳細闡述了英語翻譯的重要性和重要方法。接著筆者又深入分析了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問題。最後,針對英語翻譯中的一些小技巧,筆者做了觀點性和理論性的論述分析。

一、英語翻譯的重要意義

英語自從誕生以後,就成了一種一直在進行的表達活動,它對於英語國家文化以及語言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並且,對於其它語言國家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對於英語與其它語言之間的轉化與交流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對英語本身以及其它語言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對於英語以及其它語言的歷史文化背景要有全面的了解,對同一時期下不同閱讀人群的讀寫習慣也要有一定的了解。根據相關統計,現在我們國家在崗聘任的翻譯專業人員大概有三萬五千人,同時,以不同形式從事翻譯工作的人數達到十萬人以上。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對於翻譯的基本方法以及技巧要有熟練的把握,這對我們掌握與理解語言本身是有很大幫助的。在日常翻譯工作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也會與翻譯的方法與技巧有關系。為了讓讀者對學習英語產生更大的興趣,並起到幫助作用,我們要全面掌握基本的翻譯方法與技巧,這對於英語翻譯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分析

有關英語翻譯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一是直譯法,也就是參照文字的字面意思進行直接的翻譯,如在漢語中紙老虎可以直接翻譯成“papertiger”,在外國人眼裡既深明其義,並且有一種非常傳神的感覺,因此,也成英國、美國民族的正式語言。除此之外,我們所說的丟臉也是直接翻譯成“loseface”,“走狗”直接翻譯成“runningdog”。二是同義習語借用法,也就是兩種語言中有一些同義的習慣用語,不管是在形式、內容以及色彩方面都比較符合,它們的意思或隱義不但相同,並且形象或者比喻也是非常的相似。在進行翻譯的時候若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進行相互借用。三是意譯法,就是有一些習慣用語沒有辦法進行直接翻譯,也找不到相同意義的習語可以借用,只能使用意譯的方法來翻譯,如在漢語中所說的落花流水,主要是一種被打得大敗的意思,翻譯成英文就變成“tobeshatteredtopieces”。“烏煙瘴氣“形容混亂不堪的情形,可以用“chaos”一詞來進行表達。四是省略法,在漢語中有一種情況是在習慣用語中,有的詞不達意,前後有重復的含義。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可以用省略的方法來翻譯,避免產生畫蛇添足的感覺。如銅牆鐵壁就可以翻譯為“wallofbronzy”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說成“wallofcopperandiron”。五是增添法,此種方法主要是為了對原意進行清楚的表達,有的時候要與上下文的需求相結合,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需要增添一些說明。六是還原法,有一些習慣用語來源於外語,進行翻譯的時候可以進行還原。

三、英語翻譯中的一些小技巧分析

首先,對文中的一些銜接手段要多加關注,在進行英語翻譯的過程中,漢語與英語這兩種語言,有一些語篇的銜接手段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漢語更常用原詞復現和省略,而英語對照應與替代更為常用。除此之外,在語篇的銜接過程中,漢語沒有明確的單復數概念,在進行翻譯的時候,翻譯者會對單復數的使用進行有意識的加強,這對於一些原來模糊的譯文結構有很大的澄清作用。

其次,在意譯與音譯方面要多加註意,在英語中中文的名稱可以找到對應的詞,用意譯法,例如“葛藤粉”可以翻譯成Kudzuvinepowder,“竹蓀”指的是小竹筍的最頂端的部分,被翻譯成tenderbambooshoots。除此之外,有音譯的還包括地名,例如“百花洲”不必譯為hundredsofflowersislet,譯為Baihuazhou即可。有些名稱意譯、音譯均可。如“豆腐”,源自中國,意譯為beancurd,音譯為toufu。

最後,在國俗意義以及品牌翻譯方面也要注意,在產品說明書的翻譯中,就會涉及到商標的品牌。在對商標品牌進行翻譯的時候,對商標詞語的國俗語義要加以關注。國俗語義表現出了語義的民族性,也把使用此語言的國家的歷史文化以及民情風俗的特點充分的反映出來。因為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以及民情風俗都不一樣,因此,在不同的文化中,同一詞語也會有不一樣的國俗語義,有時還會有語義沖突發生。例如:在我們國家給喜鵲賦予了吉祥與喜慶的含義。由於在早春的時候它們會成對活動,給人們帶來了春天的氣息,但是,在南斯拉夫、德語以及法語中,喜鵲所表達的意思卻是小偷。蘇聯有部電影,片名就是偷東西的喜鵲。再比如,在我國龍象徵了中華民族,有很多品牌都是以龍來命名的,但是,在西方,龍卻象徵著邪惡。在聖經中,撒旦是與上帝作對的惡魔,被稱之為thegreatdragon。在基督教的美術中,邪惡的代名詞是dragon。在進行品牌商標翻譯的時候,要避免與國俗語義發生沖突。具體的做法也不復雜,當意譯發生語義沖突的時候,就要按照意譯進行處理。當音譯和語義發生沖突的時候,則按音譯進行處理,當然也可以另外創造一個品牌,例如:聯想被翻譯成Legend,就表現出了一種創新的方法。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總結,翻譯不但是一門技巧,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它與譯者對兩種語言的熟練水平與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也體現了語言的綜合技能。對讀者、譯者的英語的翻譯能力進行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通過以上的論述與總結,要想提高英語的綜合水平,就要對英語的詞彙以及英語的句型等翻譯的技巧與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同時,也才能使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得到增強,使翻譯的水平得到提高,才能保證譯文的正確性。相信譯者通過對英語不斷的學習,翻譯的水平一定會得到快速的提升。

Ⅷ 翻譯技巧,翻譯方法,翻譯策略有什麼不同

如下:

翻譯策略是宏觀的操作,翻譯技巧是微觀的操作。打個比方,你要去美國,策略就是路線問題,是往南太平洋走還是往北太平洋走的問題。因此,翻譯策略包括歸化與異化(跨文化交際視角)、直譯與意譯(原文的語言形式保留與否)、工具性翻譯與文獻性翻譯(信息目的還是學術目的)等等。

但是,不管往南走往北走,目的地是一樣的,就是要讓目的語讀者看得懂而且看得明白,就是要去美國。所以,策略無所謂好壞,只是每個人根據不同的目的而進行的選擇。

技巧是實現策略的具體操作,比如你選定了往北太平洋走,而且是開輪船,那麼你要懂怎麼開吧,怎麼駕駛,怎麼操作輪機吧,這就是技巧(比如換序、詞性轉換、省略、增補)。至於方法,本身就是個籠統的概論,可廣義可狹義,廣義的方法就是策略,狹義的方法就是技巧。

翻譯簡介:

翻譯是在准確(信)、通順(達)、優美(雅)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翻譯是將一種相對陌生的表達方式,轉換成相對熟悉的表達方式的過程。

其內容有語言、文字、圖形、符號和視頻翻譯。其中,在甲語和乙語中,「翻」是指的這兩種語言的轉換,即先把一句甲語轉換為一句乙語,然後再把一句乙語轉換為甲語;「譯」是指這兩種語言轉換的過程,把甲語轉換成乙語,在譯成當地語言文字的過程中,進而明白乙語的含義。

二者構成了一般意義上的翻譯,讓更多人了解其他語言的含義。

Ⅸ 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

我在這里把英語翻譯的基本方法方法和技巧做個歸納,便於大家記憶和運用。

英漢翻譯的基本策略

1.正確分解英文句子

英語句子和漢語句子一樣,每句話都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一個英語句子無論有多長,其結構無論有多復雜,但都離不開一個主幹結構,即“主-謂-賓”結構,其它的部分都是修飾成分,是附屬結構。主幹結構一般表述了句子的主要意思。

例如:Students from Lafayette College were crowding onto the train platform eagerly awaiting the arrival of the Carlisle Indian School’s track and field Squad.

先找出主幹結構:Students were crowding. Students 是主語,were crowding是謂語,剩餘的都是修飾成分。因此,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學生們在擁擠著……”這句話的參考翻譯為:“拉菲德學院的學生們一起湧上月台,熱切地等待著卡萊爾印第安人學校田徑隊的到來。”

英語翻譯句子是以句子為單位進行的,翻譯時的處理順序應該是這樣:首先,根據句子所在的語境,也就是常說的上下文來初步了解句子的大概內容。然後,分析句子中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系。再對句子結構進行分析和分解。最後,根據漢語句子結構習慣,恰當選片語句。

英漢翻譯的第二個步驟是關鍵,也就是句子詞與詞之間的邏輯關系分析。學生們只要掌握了分析句子結構的方法,有助於翻譯時最關鍵的問題處理。一般的英漢翻譯處理原則就是在譯文里,盡量讓句子中的修飾成分接近句子中的主幹成分。

2.掌握順譯的方法

世界上的語言可以分為分析性語言和綜合性語言兩大類。從語言的語法結構特點來看,英語基本上屬於分析性語言。英語的詞形變化少,主要通過詞序、虛詞和語言習慣來表示各個語法成分之間的關系。另外,英語句子中的詞序比較固定,句子中一些在意義上有關聯的詞,通常被放置在一起。例如,助動詞總是靠近動詞,否定詞總是靠近被否定詞。而漢語根本沒有詞形變化,是純粹的分析性語言,漢語的詞序也更為固定。

由於英語和漢語都屬於分析性語言,二者有共同之處:詞序在表達內容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自然詞序而言,英語和漢語的詞序排列有以下共同之處:①主語在謂語的前面。②賓語在謂語的後面。③賓語補足語放在賓語後面。④表語放在系動詞後面。⑤前置詞定語位置在被修飾語的前面。⑥由單詞構成的表示語氣、程度、方式等的狀語修飾形容詞或其它狀語時,一般放在修飾語的前面。

英語翻譯的幾種基本方法

(一)增譯法

為了使翻譯的內容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意思,有必要增加一些原文中有其意無其字的詞。根據修辭或意義上的需要可增加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量詞、語氣助詞、表達時態的詞等等。注意只增詞不增意。

We are concerned about developing the abilities of all our pupils to the full, not just their academic ability.

譯文:我們關心的是全面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不僅僅是發展智力。

(二)詞義的引申

在英譯漢時,我們會遇到一些詞,如果用它們的本意不能准確自然地表達原意,這時需要根據上下文對其意思進行引申,找出恰當的詞語來表達。

We should give tit of tat to them.

譯文:我們應當與他們針鋒相對。

(三)重復法

為了使譯文更加准確生動或為了強調,往往重復原文中上下文才出現過的名詞、動詞、代詞等。

With his tardiness, carelessness and appalling good humor, we were sorely perplexed.

譯文:他老是磨磨蹭蹭,馬馬虎虎,脾氣有好得驚人,我們都對他毫無辦法。

(四)省略法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翻譯時可省略一些不必要的冠詞、代詞、連詞、介詞、動詞。

Man must learn to walk before he can run.

譯文:人在跑之前,必須先會走。

Winter vacation is the time when I am least busy.

譯文:寒假我不忙。

(五)正反換譯法

在表達一種觀點或描述一種事物時,英漢兩種語言都可以正說或反說。

1.正說反譯法:英語從正面表達,漢語從反面表述。

I prefer cooking at home instead of eating at a restaurant.

譯文:我更喜歡在家做飯,而不是去餐館吃。

2.The criminal was proved guilty beyond doubt.

譯文:罪犯證明確實有罪。

(六)分譯法

把原文中的詞、短語譯成一個句子或把一個簡單句譯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稱分譯法。

Heat is required to change ice to water.

譯文:達到一定熱量,冰就變成水。

(七)從句的譯法

1.主語從句、賓語從句、表語從句在翻譯時可按英文的語序譯成相對應的漢語。

What has happened is no surprise to us.

譯文:發生的事對我們不奇怪。

2.定語從句的譯法

定語從句分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兩種。因此,定語從句的翻譯有三種方法:前置法、譯成獨立句及譯成狀語從句。限制性定語從句適用於前兩種,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常譯成狀語從句。

Electronic computers, which have many advantages, cannot do everything instead of man.

譯文:電子計算機有很多優點,但不能替代人們做一切事情。

3.狀語從句的翻譯

狀語從句在漢語中一般放在主句前面,而在英語中則比較靈活,翻譯時應注意調整順序。

No matter what happens, she never gives up.

譯文:不論發生什麼事,她決不放棄。

(八)長句的翻譯

應注意切分,可採用順序法,變序法和分譯法處理。

1.順序法

You very likely give other passengers a quick glance to size them up and to assure them that you mean to threat.

譯文:你很可能迅速地瞥一眼其他乘客,以此來打量他們,並讓他們確信你對他們沒有威脅。

2.變序法

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even those patients who were not told of their serious illness were quite aware of its potential outcome.

譯文:我們對這種事實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即使是那些沒有被告知病重的病人都很清楚其病情的可能結果。

3.分譯法

Long after the 1998 World Cup was won, disappointed fans were still cursing the disputed refereeing decisions that denied victory to their team. A researcher was appoint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some top referees.

譯文:在98年世界盃得主產生很久以後,失望的球迷們仍在咒罵那些有爭議的裁判裁決,這些裁決使他們的球隊與勝利無緣。一位研究人員被任命去

(九)合譯法

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句譯成一個單句。

The moon had been up for a long time but he slept on.

譯文:月亮上來很久,他還是睡不著。

(十)被動語態的翻譯

1.依然譯成被動句

Competition in business is regarded to be a means to earn money.

譯文:商業競爭被認為是一種掙錢手段。

2.轉譯成主動句

A contingency plan was hastily drawn up.

譯文:應急計劃很快定出。

Ⅹ 英語翻譯方法和技巧

第一、轉換句子法。

顧名思義,轉換句子法就是在英譯中,或者中譯英的翻譯題里,為了使將要譯出的句子符合中文/英文裡面的表達習慣、方法和方式等目標,而把題目中原句的語態、所用詞類以及句型等進行處理轉換。

1、在語態上,把主動語態變為被動語態(中譯英),或者把被動語態變為主動語態(英譯中)。

2、在詞性上面,用介詞、形容詞、副詞、名詞等來替換原來的動詞,用動詞、形容詞、代詞來替代名詞,或者用短語、副詞來替代形容詞。

3、在句子成分的方面,用表語、定語、狀語、賓語來替換主語,用表語、主語、定語轉換謂語,或者用主語、狀語轉換定語。

4、在句型上面,可以把簡單句和復雜句互換,復合句痛並列句互換,或將定語從句轉化為狀語從句。

第二、省略翻譯法

這與最開始提到的增譯法相反,就是要求你把不符合漢語,或者英語的表達的方式、思維的習慣或者語言的習慣的部分刪去,以免使所翻譯出的句子沉雜累贅。

第三、合並法

合並翻譯法就是把多個短句子或者簡單句合並到一起,形成一個復合句或者說復雜句,多出現在漢譯英的題目里出現,比如最後會翻譯成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等。這是因為漢語句子裡面喜歡所謂的「形散神不散」,即句子結構鬆散,但其中的語意又是緊密相連的,所以為了表達出這種感覺,漢語多用簡單句進行寫作。而英語則不同,它比較強調形式,結構嚴謹,所以會多用復雜句、長句。因此,漢譯英時還需要注意介詞、連詞、分詞的使用。

第四、拆分法

當然,英譯漢的時候,就要採取完全相反的戰術——拆分法,即把一個長難句細細拆分為一個個小短句、簡單句,並適當補充詞語,是句子通順。最後,注意還需要按照漢語習慣調整語序,達到不僅能看懂而且不拗口的目標。

第五、插入法

就是把不能處理的句子,利用括弧、雙逗號等插入到所翻譯的句子中,不過這種方法多用在筆譯裡面,口譯用的非常少。

總而言之,以上這五種方法是翻譯裡面比較有用的方法,如果都掌握的話,那麼可以有效的提高翻譯水平。

閱讀全文

與翻譯的方法策略和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0元折桃心方法6步驟圖片 瀏覽:359
天氣變化如何保護自己方法 瀏覽:683
域故障分析方法 瀏覽:74
洗衣機使用方法的視頻 瀏覽:512
嬰幼兒皮炎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944
廣電路由器連接電視方法 瀏覽:202
消防編碼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721
如何正確方法畫出粽子 瀏覽:645
用什麼方法可以查出輸尿管癌症 瀏覽:295
如何止住流淚的方法 瀏覽:963
怎麼發制海參的方法 瀏覽:210
什麼叫分步說明的方法 瀏覽:429
用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 瀏覽:459
甲亢治療方法比較 瀏覽:573
分數計算方法如何運用 瀏覽:493
ipadqq麥克風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59
免疫缺陷病治療方法 瀏覽:855
腳尖地面上組合訓練方法 瀏覽:433
海鮮對蝦的食用方法 瀏覽:386
如何理解決策力的方法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