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屁股上長了個瘺管不動手術還有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法
大部分肛瘺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後形成。膿腫逐漸縮小,但腸內容物仍不斷進入膿腔,在癒合縮小的過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暢不易癒合,日久後腔道周圍有許多疤痕組織,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行走在內外括約肌附近,外口皮膚生長較快,常有假性愈性,引起反復發作。管道的感染多數為膿性感染,少數為結核性。
根據瘺口和瘺道的位置、深淺、高低以及數目,其分類有:
(一)外瘺和內瘺 外瘺至少有內外二個瘺口,一個在肛門周圍皮膚上,多數距肛門2~3厘米,稱為外口,另一個在腸腔內,多數在齒線處肛竇內,稱為內口,少數內口在中齒線上方,直腸壁上。內瘺的內口與外瘺相同,並無傷口,臨床所見90%為外瘺。
(二)低位瘺和高位瘺 瘺道位於肛管直腸環平面以下者為低位瘺,在此平面以上為高位瘺。後者對治療方法的選擇有關。
各種類型的肛瘺
(三)單純性肛瘺和復雜性肛瘺 前者只有一個瘺管,後者可有多個瘺口和瘺管。
瘺外口流出少量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為主要症狀。較大的高位肛瘺,因瘺管位於括約肌外,不受括約肌控制,常有糞便及氣體排出。由於分泌物的刺激,使肛門部潮濕、瘙癢,有時形成濕疹。當外口癒合,癭管中有膿腫形成時,可感到明顯疼痛,同時可伴有發熱、寒顫、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狀,膿腫穿破或切開引流後.症狀緩解。上述症狀的反復發作是瘺管的臨床特點。
保健貼士
1、建立正常的膳食習慣,因肛瘺的發生與濕熱有關,對於油膩飲食,可以內生濕熱,所以不宜多吃
2、應多吃清淡含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綠豆、蘿卜、冬瓜等新鮮蔬菜、水果
3、對經久不愈的肛瘺多為虛證,飲食上多吃含蛋白質類食品,如瘦肉、牛肉、蘑菇等。
4、及時治療肛竇炎、肛乳頭炎,以免發生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及肛瘺。
5、肛門灼熱不適、肛門下墜者,要及時查清原因,及時治療。
6、防治便秘和腹瀉,對預防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有重要意義,因為大便干結容易擦傷肛竇,再加上細菌侵入而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竇炎的存在,可使炎症進一步發展。
7、積極治療,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引起肛管直腸周圍膿腫的全身性性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病等。
8、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每日排便後坐浴保持肛門清潔,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❷ 動靜脈內瘺血栓的動靜脈內瘺血栓治療
內瘺血栓的治療
動靜脈內瘺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而內瘺血栓形成是其失去功能的主要原因。既往內瘺血栓形成的治療方法多為外科切開取栓或重新製作內瘺,不僅創傷大,而且並發症較多,首選的是用尿激酶緩慢泵入治療方法。
早期發現內瘺血栓並及時應用尿激酶是內瘺再通的關鍵,尿激酶通過血栓形成部位的動、靜脈端血管內注入溶栓效果顯著。
溶栓治療: 經臨床診斷或超聲定位後確診內瘺血栓形成,且患者無高危出血傾向,立即予以溶栓治療。治療組首先選擇距內瘺血栓形成處2 cm的近心端動脈為穿刺點,用10 ml注射器抽取溶有尿激酶50萬U的生理鹽水10 ml,針尖指向血栓處穿刺,見到動脈搏動性回血後將尿激酶緩慢注入,使得葯物隨動脈血流沖擊與血栓充分接觸,邊操作邊觀察有無雜音再通情況。30 min後無再通者再選擇距血栓形成處2 cm的靜脈近心端穿刺,針尖仍指向血栓處用尿激酶50萬U溶於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入,30 min滴完。經以上治療仍無再通者於24 h以後重復接受上述治療。連續3 d上述治療內瘺不能再通者接受手術取栓治療或重新造瘺。
國內一般採用25-50U尿激酶。每小時5-10U溶於10ml生理鹽水。最大劑量25-150U,泵入最長時間24h.
使用尿激酶溶栓缺點:最常見的並發症為外周局部穿刺部位腫脹,治療過程中可能引起牙齦出血,口腔粘膜及內臟器官出血,如腸胃道。但其最致命的因素是血栓脫落引起肺栓塞,但是肺栓塞比較罕見。國內外發生概率不一。據筆者參考文獻材料因尿激酶溶栓引起肺栓塞的概率為%6以上。
手術治療: 鈦輪釘法採用1%利多卡因局麻,縫合組採用臂叢麻醉並加用止血帶止血。切口要充分顯露出血栓形成的部位,游離出橈動脈、頭靜脈以後,橈動脈、頭靜脈近心端用血管夾阻斷血流,切除血栓形成部位的血管。用肝素鹽水將離斷後的血管腔沖洗干凈然後將一套(2個)內徑為2.5 mm鈦輪釘分別套在橈動脈和頭靜脈的離斷端上,使2個鈦輪釘的釘齒相互形成45°夾角,使用顯微外科鑷子將血管內膜翻轉掛在釘齒上,再用抱合器將上述2條血管進行端端吻合。縫合法由顯微外科醫師使用手術顯微鏡進行橈動脈、頭靜脈血管端端縫合,縫合血管使用7?0無創傷血管吻合針線,採用2點固定間斷或連續縫合。吻合成功後先松開頭靜脈血管夾再松開橈動脈血管夾,使橈動脈血流進入頭靜脈。吻合時要注意血管走形方向,不要扭曲和成角,否則容易引起吻合口血流不暢或再發生血栓。包紮敷料不可過緊,以能用聽診器聽到動靜脈分流產生的血管雜音為宜,以防止吻合後的血管受壓影響血流速度而形成血栓。術後應避免向術側卧位並注意抬高術側肢體,以促進血液迴流,減輕手掌(指)水腫。避免在術側肢體輸液、抽血、測血壓。鈦輪釘法術後肌注罌粟鹼 30 mg,每日4次,連用3 d;縫合法術後肌注罌粟鹼延長至5~7 d。術後10~14 d拆線。
觀察指標 治療成功以治療後內瘺血管波動和血管雜音出現者即行血液透析,至少完成1次正常透析,血流量>200 ml/min為治療成功,並觀察尿激酶的不良反應,患者如出現出血傾向、過敏症狀,應立即停用。
❸ 十二指腸內瘺怎麼治療
問題分析:這種情況如果是十二指腸有漏出應該是很嚴重的,主要看內瘺到什麼位置。如果是有腹腔內應該會引起炎症的腹膜炎感染的。意見建議:建議做造影檢查確定瘺口的位置。如果明顯的影響進食應該考慮二次手術治療的。
❹ 自體動靜脈內瘺的技能及能力領域的教學目標及要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9
❺ 簡述內瘺的自我維護
隨著疾病譜的改變,透析病人透析增多(如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等)動靜脈內瘺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故做好其維護是十分重要。現將內瘺自我護理的知識宣教如下:
一. 動靜脈內瘺簡稱內瘺:是將相臨近的動靜脈通過外科手術吻合建立的血流通道,使靜脈動脈化,靜脈由於血流量增加,壓力升高,導致靜脈擴張形成動脈化血管,透析時直接穿刺,能夠得到足夠的血流量以進行透析治療。
二. 內瘺術前准備:調整好心態,糾正貧血及營養不良,保護造瘺側肢體的血管及皮膚清潔,禁止在其造瘺側肢體血管靜脈注射,抽血。
三. 內瘺術後:術後患肢抬高,勿用力受壓和過度彎曲,禁止測血壓,穿刺,抽血,輸液,拆線前禁止沐浴,同時要觀察:
1. 觀察末稍循環情況,有無感覺,運動的異常及手指顏色,溫度的變化等。
2. 觀察傷口的滲血,滲液情況。當敷料滲血過多、且為鮮紅色血時,及時報告醫生;敷料受潮或污染,及時更換,防止感染。
3. 內瘺成熟期:一般需6-8周甚至更長時間(如糖尿病病人)。故在血透前做好內瘺(有計劃)對治療是有益的、且能節剩費用支出。
4. 內瘺術後,在無禁忌的情況下,可做「健瘺操」:第一周,反復做握拳動作或前臂與上臂呈60度,上下擺動(不可太用力)。第2周,手捏橡皮圈或握力球,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5. 觀察內瘺通暢情況,有無血管震顫搏動,血管雜音等,可將內瘺的手舉起,放在耳邊聽,有無「吹風樣」的聲音。
日常保健:
注意個人衛生,勤換內衣,勿穿小袖口的衣服;
勤剪指甲,避免皮膚破損;
透析前均應用溫水清潔造瘺肢,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每次透析完畢採用壓近止血法:位置准確,動作輕柔,壓力適中,以不滲血且能捫及震顫或聽到血管雜音為宜,便用彈力帶松緊適宜,及時放鬆,透析結束24小時後,可溫熱敷3-4次/天(注意燙傷)1.如發生血腫,早期24小時給予冷敷,24小時後給予熱敷:2,如發生感染,報告醫生,遵醫囑用葯另找血管通路。3。如穿刺處皮膚發癢時,不能用手抓,可擦試油性防菌膏,如喜療妥軟膏等。4如有假性動脈瘤,應預防性保護,戴護腕,防止外壓,刺傷,外傷。透析後穿刺部位避免當日接觸水,游泳或沐浴最好在下次透析前一日進行,並在穿刺部位貼防水膠布,不要在造瘺側肢體上戴手錶,穿袖口太緊衣服,懸掛重物,禁止在其血管上做非透析性的治療,如抽血,注射,測血壓等,睡眠時不要壓迫內瘺側肢體或手墊於頭下,瘺側肢體適當活動,使血管擴張充盈,每日自我撿查內瘺通暢情況,有無血管雜音及震顫,如有異常,立即報告或就診。
❻ 結腸癌晚期轉移兼內瘺最好的治療方法
對於結腸癌目前治療西醫手術和中醫都是可以治療的,對於中晚期的結腸癌手術切除後有著一定的幾率復發,還容易引發消化道出血和其他並發症,所以可以手術治療,但是在手術後應以中醫葯做調理鞏固治療,防止復發和轉移。也可以選擇純中醫治療,能夠幫助減輕症狀病痛,縮小腫瘤,控制病情發展的,對腫瘤癌細胞也有著較好的抑制效果,能夠幫助延長帶瘤生存時間,其預後生存質量也不比單獨手術治療差。
❼ 結腸癌晚期轉移兼內瘺最好的治療方法
對於直腸癌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如果超過五公分原則上時可以保肛的,少於五公分不建議保肛,手術危險性不大,但是任何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費用大概一萬左右,手術後需要化療經典方案「草酸鉑+氟尿嘧啶/葉酸鈣」,如果膽囊有炎症或者反復出現膽囊炎的話,也可以手術切除,但是要注意癌細胞種植的可能,可以先做膽囊後做直腸,如果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也可以不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