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寫作題的技巧和方法

寫作題的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6 19:35:20

如何寫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

怎樣寫好作文的方法:
第一步:勤收集並積累精彩美妙的字、詞、句和篇章,充實
自己的寫作倉庫。
第二步:加強練筆。練筆,往往是從寫日記開始。把個人的
喜怒哀樂淋漓盡致地輕訴於日記本中,日積月累,我們日記的篇幅變長了,文字表達變巧妙了,對生活的觀察力和適應力也增強了。養兵千日——寫日記,用兵一時——寫作文功到自然成!
第三步:不斷醞釀——構思,尋找突破口——靈感,然後下
筆成文。
第四步:虛心求教,不斷修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寫
好作文後,自己不滿意,卻看不出何處有問題,這就須另請高明——讓旁人為你指點迷津。聽了贊揚的話,權且當作對自己的鼓勵;聽了批評的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經常這樣做,就會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第五步:滿懷信心地寫作文。
第六步:整理收藏自己的日記、周記和作文。經常翻翻自己
的習作,不斷吸取自己寫作的經驗教訓,寫出來的習作才能勝人一籌。

㈡ 作文寫作技巧和方法

很多同學語文成績提升不上來的原因就是作文失分嚴重,不是跑題就是表達中心不明確,那寫語文作文的技巧和套路都有哪些呢,如何才能才能寫好一篇語文作文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技巧方法,希望能給同學們提供幫助。

1.寫作文的套路就是先定下一個好的標題,然後引經據典,文章要有氣勢,就能拿到高分。

2.寫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審題,因為作文的60分幾乎是150分的二分之一,題目沒審對就相當於失去了半壁江山了,所以務必要先審題,避免跑題作文。

3.標題要標好,有些同學在寫作文的時候總是忘記寫標題,標題的兩分雖小,但是那兩分的差距不是一般的,而是等級上的差距。

4.開頭,要學會引經據典「孔子說……但丁說……」等等可以拿出來,引經據典引用古人的話在語文作文的開頭放出來是非常吃香的。

5.中間最好要分層次來寫,可以分為第一部分古人,第二部分國人,第三部分外國人。這樣的例子會顯得自己飽讀詩書,通曉古今中外,切記宜精不宜多。其實一個人的例子可以用於很多場合,同學們就只用李白,杜甫,文天祥,拿破崙,魯迅寫了高中後兩年的大部分作文,是毫無壓力的。

6.結尾,必須是自己的東西,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如果同學們能力不夠還不足以寫出這些,就必須好好練習一下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因為這是文章得高分的關鍵。

套路只是套路,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東西,高考作文越來越模式化的今天,有自己的東西的作文才是會給閱卷老師帶來震撼的佳作。

一.化寬為窄

有的話題擬得很寬泛,難以把握。對於這類話題可以採用添加因素法,即在原話題基礎上適當增添新的因素,使題旨顯露出來,化難為易。

二.化淺為深

如「我長大了」這個文題,是一個寬泛的作文命題,誰也不會在取材上發生困難,看樣子真是淺得不能再淺了,但實際上,這個題的關鍵在於對「長大」的理解。如果在審題之中認為「長大」的含義只是生理、身體的變化或是學會了某種生活技能,那這種理解就很膚淺了;要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寫出成長中逐漸改變的追求、嚮往和困惑,以及對人生的初步認識,寫出人生中的各種各樣的責任感已經在心中出現,那麼,這樣的思考就是准確地把握了文題的含義。

三.化整為零

有一類作文命題先出材料再出題,所以必須先「讀」後「寫」。作為議論文,它可以是材料作文,但作為記敘文,它有時候只是暗示著一種作文的角度或者作文的方向,或者說是暗示要求表現的中心思想。在審題時必須先讀懂材料,對材料進行化整為零,然後把材料中隱含的要點審出來。

㈢ 高考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對於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來說,寫出一篇高分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整理了一些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參考!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高考作文寫作技巧
高考作文最重要的一個技巧,就是卷面工整,字跡清晰。閱卷老師在打分時,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考生的字跡,所以作文想要得高分,就要先把字寫好。切記不要字跡潦草。

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要注意分段。如果是三四個段落,則顯得過少,八九個段落,則顯得比較瑣碎。段落過多和過少都會引起閱卷老師的視覺疲勞,從而會影響分數。其實,對於作文分段中,還是要以五六個最佳。這樣的段落分布是最舒服的。

高考作文中,一般都是自命題作文或是半命題作文。如果題目起的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了。考生在平時寫作文時,在作文題目上就要多加練習,可以自己去網上搜一些題目寫作方法和技巧,多加練習。

考生在寫高考作文時,先不要著急動筆,要先列提綱比較好。在寫作文的時候,列提綱是很關鍵的。考生在列提綱的時候,要注意把開頭和結尾寫的詳細一些。另外,高考考試時間有限,所以列提綱的時候,時間要掌握好,5-8分鍾最佳。

2高考作文如何得高分
很多考生的作文分數都不高,大部分是因為考生不明確作文評分標准。所以考生想要寫出高分作文,第一步就是先去網上或是找老師弄清楚作文評分標准。只有這樣考生才能更加有針對性的練習。

其次,考生在寫高考作文的時候,要保證不偏題不跑題,這是作文得高分很重要的一點。另外,很多考生在寫作文的時候都會犯一些低級錯誤,像是語句不通順、病句、錯別字等等,這些錯誤在高考中都是會扣作文分數的,應該盡量避免。

考生想要高考作文得高分,文章的中心一定要明確,段落結構也要清晰,寫作文體也要符合要求。還有高考作文講究的不是華麗的辭藻,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提高作文的分數。

㈣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1、細觀察。

細致觀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金鑰匙。只有仔細地觀察,才能從生活現象的礦藏中發現碎金璞玉,於泥沙混雜中攫取閃光的寶物。不掌握「觀察」這把開門的金鑰匙,作文的「鐵門」是堅決跨不進去的。

2、多閱讀。

廣泛閱讀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條件。要寫出好文章,就必須多讀書。「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們強調既要多讀,又要選擇地讀,更要讀進去,理解所讀文章的結構技藝,語言特點」等。

3、常練筆。

經常練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關鍵。要想入作文的大門,並求得不斷進步,更重要的是多練。諺語說的好:「文章讀十篇,不如寫一篇。」這就道出了作文實踐出真知的道理。寫日記是一種有效的練筆方式,天天堅持寫日記,以後作文就有了堅實的基礎。

4、注重閱讀,豐富間接生活積累。

生活的直接積累對寫作是十分重要和有意義的,但受著時間、空間的限制,人的精力和經驗總是有限的,不可能任何生活都直接參與、直接體驗。因此,要培養善於閱讀的好習慣,因為大量的知識要從書本中來獲得。同時,養成寫閱讀筆記的學習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要大量閱讀,善於積累,同樣可以從中獲得對生活的豐富感受,提高生活的認識。

5、留心觀察,善於捕捉事物特徵。

正如:「一棵樹的葉子,看上去是大體相同的,但仔細一看,每片葉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個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異的方面。」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使他們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善於找出同類事物千差萬別的個性和特徵。

㈤ 寫作技巧有哪幾種

寫作手法包括表達方式、寫作方法、修辭手法等。

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達方式有5種,即: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和說明。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對比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擬人、誇張、借代、反問、設問、對偶、反復等。

(5)寫作題的技巧和方法擴展閱讀

表達方式,是指寫文章時所採用的反映社會生活、表達思想感情、介紹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達方式有5種,即:記敘(敘述)、議論、抒情、描寫和說明。

記敘文主要以記敘和描寫為主,其中兼有說明、抒情和議論;說明文主要以說明為主,也有敘述、議論甚至描寫;議論文以議論為主,兼有記敘、說明或是抒情。

寫作方法,也叫表現手法,是指在文學創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運用的各種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對比、象徵、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揚先抑、襯托(烘托)、誇張諷刺、借景抒情、前後照應等。像《白楊禮贊》一文借贊美白楊樹挺拔向上、不屈不撓的精神來贊美北方的農民,採用的是象徵的寫作方法。

修辭手法,也叫修辭方法,是指在寫作過程中,對所使用的語言進行修飾、加工、潤色,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擬人、對比、誇張、借代、反問、設問、對偶、反復等。

總之,表達方式是就文章的寫作內容而言,寫作方法(表現手法)是就文學作品寫作的具體技法而言,而修辭手法是就語言修辭效果而言。因為角度不同,說法也就有一定差異,對此,應注意區分。

㈥ 作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

任何年級段的學生,對於寫 作文 ,都會感到很頭疼!作文真的是這么難嗎?對於作文,該怎麼辦?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作文的寫作技巧和 方法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高中作文 的技巧和方法

我認為,其實,包括大作家在內,寫作(文),面臨的莫過於就是解決三個問題,即「寫什麼,為什麼寫,怎麼寫」的問題!

寫作文,首先,要明確你的寫作內容或叫寫作對象是什麼,你只有知道要寫的是什麼,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下筆不離題。其次,要知道自己的寫作動機是什麼,即為什麼寫的問題。你要清楚自己為什麼選擇寫這個而不寫那個,是因為寫這個能充分表達你的思想和情感。最後就是怎麼寫,這包括表達技巧和結構安排兩大方面。即用什麼樣的寫作手法和結構布能實現你自己的寫作目標。

對於高中作文,按照新課標,現在的考試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察,這是個綜合內容,所以高二的學生,一方面要關注時事,關心周邊的人和事,要善於思考,善於從本質看問題,要有自己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要多讀多練筆,多積累素材,多參加一些類似 辯論 賽的活動。切不可單純的背 範文 ,死板硬套編作文!

作文怎麼輔導

孩子讀小學,不喜歡寫作文,作文水平一般,家長可以怎麼輔導他呢?—— 小學作文 輔導系列3:揭掉「作文我不行」的錯誤標簽。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大家好!這里是100 教育 家長之家頻道,我是我09。今天是2018年12月3號,是我們的第189期。

本期主題:小學作文輔導系列3,揭掉「作文我不行」的錯誤標簽

近期的小學作文輔導系列專題課程,我將手把手教會家長如何成長為一個小學作文輔導業余專家,以自身的能力和能量引領、帶動自家孩子走上作文高分之路!本期是繼上期家長輔導作文要配合「五個一」之第二個「一」:一個 故事 。

1、孩子作文能力學情診斷,家長配合「五步走」之「一個故事」

怎樣寫好小學作文呢?應當根據小學不同學齡段來具體分析和輔導。常規來說,家長所能夠提供幫助的階段,只限於小學作文階段、到高中 高考作文 時候,大多數家長就無能為力了。但話說回來,只要小學階段的作文基礎牢靠了、扎實了,到初高中時候,通過中高考前的魔鬼式綜合訓練,中高考高分作文就自然而然了,家長們也不必再費心和操心了!

為了方便非跟讀的家長准確捕捉本課程重要信息,有必要重復說明一下小學生作文能力學情診斷的五個原因,以及家長成為自家孩子作文輔導專家的「五步走」:

五個原因:一是寫作文門檻定得太高。二是學生自己心理設限而生出了畏難情緒,認為「我不行」。三是把寫作文從語文課和生活中,完全獨立了、脫離了。四是寫得太少。五是寫了不改。

五步走:第一步,一通電話。第二步,一個故事。第三步,一次「惡作劇」。第四步,一個輸入法。第五步,一台家用列印機。

孩子作文能力學情診斷的五個原因,以及家長必須學會並熟練掌握、反復應用的這「五步走」,既是針對學情診斷五個原因,分別制定的五個相應解決策略。這些小方法、小策略都是我在輔導孩子們作文時候,根據不同學齡段同學的不同作文能力,針對性實踐過的,且是確確實實可以快速見效的。

2、「一個故事」的設計思路和原理是什麼?

「孩子作文能力學情診斷,家長配合五個一」的第二個「一」,是「一個故事」。

「一個故事」的作文能力學情診斷創設,是以心理學「錯誤認知」相關原理為依據,以「左右腦全腦思維」的作 文化 應用,針對性消解「學生自我心理設限而生出畏難情緒,認為我不行」這個問題。

不論是小學生,還是初中生、高中生,有很多同學在每次語文考試中被作文拉低分數,最直覺的反應是:「作文?我不行!」

真的是這樣子嗎?不,絕對不是。作文是什麼,作文只不過是一個人表達自己慾望的方式和手段而已,尤其對於思維極度活躍的小學生而言,還有人完全沒有表達慾望的么?只要有想要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慾望,那麼,作文就是再自然不過的必然結果。可是,為何這個本該那樣自然而然的過程和結果,在很多小學生那裡卻不能夠順利達成呢?細細分析,至少有三種類型的原因。

第一是情緒化推論導致的。什麼是情緒化推論?就是把自己的情緒當做真理的證據——可是,親愛的,一個人的情緒有什麼合理性可言呢?那就是三月的天、孩兒的臉,每一秒都有可能變的呀。可是不少小學生,卻從不良 家庭教育 模式中,被動習得了這么一種思維模式:「我感到無力和無望,所以我的問題肯定不可能解決」;「我有欠缺,所以我的語文和作文都學不好,我一定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

第二是心理過濾導致的。什麼是心理過濾?這是一個連有些成年人都數十年如一日擺脫不了的錯誤認知方式 ,比如今天一大早出門一腳踩到狗屎了,於是這一天的大大小小所有事便都特別不順,簡直每一樣兒都叫人加倍痛苦和痛恨。小學生也一樣,如果父母是那種負能量滿滿的人,看電視,從國家新聞到地方新聞、從嚴肅型焦點訪談到娛樂型相親節目,哪一個都能說出一大堆的不好,於是孩子也便潛移默化習得了這種模式:他們的眼睛裡只能看得見日常生活和學校生活中的「消極東西」,一個心裡裝滿了消極東西的人,能寫出「有意思和有意義」的、符合審美要求和考試要求的好作文嗎?不但寫不出,而且這種「選擇性吸收」的灰度認知,將會隨著日復一日長進小學生的思想意識里,成為他們的血液,即所謂積習成命,並將成為他真實人生的樣子。

第三是貼錯標簽導致的。什麼叫做「貼標簽」?認為一件事一旦發生了,它就會反復發生,尤其是不好的事情。比如有些小學生一次作文寫不好,於是便會形成「寫作文?我不行」的認知,進而形成「學語文?我不行」的認知,再泛化而形成「學習?我不行」的認知。於是,從每一門課程的學習,到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這孩子都會告訴自己「我不行!」時日漸久,「我不行」就成了他的標簽、成為他這個人。由於社會教育大環境和家庭教育小環境雙重原因,每一個小學生身上都或被動、或主動地貼上了各種各樣的錯誤標簽。

3、「一個故事」,是如何解決小學生錯貼標簽認為「作文我不行」的問題?

一個人為什麼會認為「我不行」?原因不外乎兩種,一是自己能力確實有限,二是所取得的成功與期望值之間的差距不合乎自己或身邊人的目標。

第一種,能力確實有限的情況。對已經上到四五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完全不存在的。因為能夠一路從小學一年級持續學習各科目,並順利升級到需要寫五六百字甚至千字作文的學齡段,本身就足夠說明問題——該同學的智商是沒問題的!

對一個智商沒問題的學生而言,每天都在主動或被動使用著母語,並通過母語的口頭表達與身邊人們實現各種各樣的交互——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作文的過程,區別無非是這些口頭表達的語言有沒有被記錄下來而已。就連《論語》那樣的千古絕唱,也不過是日常的口頭表達,被有心人記錄下來整理成冊而成。小學生每天每時每刻的口頭表達中,不知有多少如同星光和太陽光那樣閃耀著無垠光芒的思想火花,而這些思想的閃光,這些代表他們這個特殊年齡段的年輕人,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以及應試教育小背景、家庭教育小環境等共同作用下的個性化思考、年輕化語境,或尖銳激進、或中正平和、或有趣有料……但無一不烙印了他們這個年齡段年輕人的群體+個性的雙重特徵。具備這樣顯明群體特徵的、互聯網時代語境下的語言或思考,我們這些自詡有思想有文化的成年人可以寫出來說出來嗎?

我以自身的體驗與實踐告訴大家:不能夠!

不自吹地說,我很是一個會與孩子們「共情」的成年人,不論是小學生或初中生,我帶過的和正在帶著的同學,他們一致的反饋就是:「在一起的時候,完全感覺不到年齡差,說什麼都能不隔閡、有共鳴!」但事實上,我卻沒法子寫出跟他們那樣思路和語境的文字。我再怎麼設身處地,我寫出來、想出來的,是帶著我這個年齡段思想烙印、時代特徵和生命軌跡的東西——從這個角度來看小學四五年級寫作文這件事的話,我不如他們!因為他們從剛一出生就與這個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天然地、緊密地粘合在一起,他們所有的口頭表達與思想閃光,天生就是與這個時代高度偕行的,是開放的、平等的、協作的、快速的、分享的!

第二種,是所取得的成功與期望值之間的差距不合乎自己或身邊人的目標。上期專題課,是作者「霧夜木偶」的「中小學生為什麼成績不好」,里頭有這么一段:

「學霸是能力足以考一百分,而學神是考試只有一百分。考試往往並不需要憑天賦,即使別人的天賦比我們強出許多,在考試上也並不能將我們打敗。做不了學神,還成不了學霸嗎?考試的深度,只有那些。也許我們在學1+1的時候,學神已經開始學乘法了。也許我們在學平面圖形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做立體幾何了。也許我們在學三角函數的時候,他已經可以做微積分了。但是那又如何呢?學加法的時候只考加法,學平面的時候只考平面。考試的深度總是固定的啊,就算他已經擁有了遠超我們的水平,就算在學識水平上我們難以望其項背。但是那又怎麼樣呢?考試畢竟只有一百分。就算你有1萬分的水準,還是只能考一百分。也就是說,單論考試成績的話,天才與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差距!」

寫作文也是一樣的道理,那些終成一代大家的,無非是兩種人:一是人家有興趣,二是人家寫得多。換句話說,人家是基於興趣出發,在小學階段就已經完全開發了「感性思維腦區」「 理性思維 腦區」的左右腦全腦思維之神器。

對於中小學生而言,感性思維腦區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和鍛煉。由於來自家長或老師的暗示,以及自我心理設限,對作文和語文生出了畏難情緒,從而或主動或被動地貼上了「寫作文?我不行」的標簽。真的不行嗎?我舉個例子來看看,你們到底行不行?!

對四五年級的同學而言,不從一代大家、一代名作的標准要求的話,他們每天每時每刻都產生著大批量的口頭作文。正如我的一個學生,兩個小時的課時,除了第一個環節的習作批與改、第三個環節的提煉與小結之外,第二個環節的頭腦風暴式作文交互時間,其實也就70分鍾左右,他的口頭作文數量達到了17篇之多!我曾把這個過程錄下來,然後花費了些時間和精力,根據錄音原模原樣整理成文字,每一篇字數都超過了1000,最長的一篇甚至過了2000字——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學生寫作文湊不夠字數,絕對不是真正的問題症結。

當然,從作文質量上來看,雖不至於篇篇是珠玉,但整體水平,橫向比較的話,與歷年 中考作文 高分卷也差不多同樣水準了;縱向比較的話,與某些點擊量較高的網路寫手,也沒啥大差——這不是故意偏向或抬舉,他本人也參與了錄音整理,邊整理邊不住驚奇感嘆:嗚哇,我居然能這么精彩!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連作者本人都驚嘆意外的情形呢?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神奇的變化和成果呢?原因有兩個,一是通過第一步「一通電話」的反復操練,以及隨機應變式的遷移操練,徹底拆除了他腦袋裡「寫作文很難」這個錯誤的思維之牆。二是在課時進行狀態中,形成了某一種特殊的氣場:「我特別想痛痛快快地表達心裡那些想法」。甚至完全忘記了是在「學習寫作文」,換句話說,「寫作文?我不行」的這個標簽,被揭掉的很徹底,他大腦里關於「作文很難」的那個舊認知,被「作文就是痛痛快快表達自己」的這個新認知給完全替代了。

4、「一個故事」,實施步驟和注意事項是什麼?

「一個故事」的作文學情診斷,有三個環節。

第一是由家長找一篇開放式結尾或悲劇式結尾的短篇故事。

第二是家長與孩子一起「讀」完這個故事。

第三是家長與孩子一起共同參與,對這個短故事的結尾進行聯想式、展開式改寫。

注意事項有三個,分別如下:

第一個,找到的故事一定得是開放式結尾或悲劇式結尾的。大團圓的那種,已經指向真善美的那種,改寫難度高,影響孩子們的積極性。如果家長們有困難,我直接提供一個:比如說家長和孩子都比較熟悉的短篇小說《項鏈》(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公務員的妻子瑪蒂爾德為參加一次晚會,向朋友借了一串鑽石項鏈來展現自己的美麗。不料,項鏈在回家途中不慎丟失。可憐的瑪蒂爾德只得借錢買了新項鏈還給朋友。為了償還債務,她節衣縮食,為別人打短工,整整勞苦了十年才還清債務。最後,卻得知所借的項鏈是一串假鑽石項鏈……莫泊桑想要的雙重諷刺意味是很明顯,但問題是,多少同樣愛慕著美麗的年輕女子們,對瑪蒂爾德卻抱有著無限感同身受的同情呢?

第二個,讀故事的方式,是真的「讀」,即大聲地讀出來,最好由家長讀給孩子聽。在家裡找個最舒服的角落,孩子怎麼舒服就怎麼窩著,當媽的或當爸的,像一個說書先生那樣,一邊手足並用的比劃,一邊活靈活現的通過聲音的再演繹,把故事跟孩子「讀」的精彩些,能夠真正把小傢伙帶入到故事情節里最好。等他很投入聽著聽著,發現後面沒了,或者結局跟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這時候家長趕緊切入,「多可憐啊!怎麼能這樣慘呢!不,我們把這個結局給改了,故事不就是人寫出來的嗎?他寫成他想要的這樣,咱們就能改成我們想要的那樣!」

第三個,改故事的過程,一定要錄音哦。最好是家長和孩子你一句我一句的熱烈討論,事後根據錄音整理成文字,再由孩子讀給家長聽。家長一定要在聽完新版故事後,及時對孩子給予鼓勵和肯定,孩子必然能夠找到意料之外的成就感,也能在相當程度上消除「作文很難」的心理認知,並潛移默化訓練作文思維和作文能力。

以上這種方法我曰:「玩」和「玩出來的作文」

有必要再次強調的一個重要事項,也是這個系列課程中自始至終需要注意重要事項,整個過程中,家長千萬千萬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讓孩子自己動筆寫出來!就像玩一個又一個親子游戲那樣,只要孩子玩得痛快,並能最終看見紙上那個「玩出來的」作文成果,就已經達到目的了!至於這個「玩」的背後還有什麼,不必跟孩子強調——因為,整個這個系列課,擔負著兩層重大任務!

第一要務,就是揭掉多年以來家長、老師和孩子自己,給孩子心裡貼上的那個「作文無能」的標簽!

第二要務,就是通過「玩」和「玩出來的作文」,讓孩子充分享受到「玩作文」的愉悅過程,以及「列印在紙上的作文」這一新成果所帶來的成功感,最終達到重新啟動孩子對語文和作文興趣的目的。

「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事物上去!」只要孩子從內心深處產生了興趣,那麼,即使你不讓他寫,他也會像一個真正的反偵察戰士那樣想出一切辦法也要達成「寫」這個目標!「心急吃不了熱豆飯!」所以,千萬別急,慢慢來。

相關 文章 :

1. 寫作技巧:教你簡單寫好一篇文章

2. 寫作方法與技巧

3. 作文指導:2018小學作文寫作方法和技巧

4. 語文作文寫作方法

5. 語文作文寫作方法的精髓

㈦ 小學三年級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是什麼

小學語文作文寫作方法和技巧:

技巧:

技巧一:作文得分看字跡,字跡是得分的重要要素.在任何形式的論文考試中,評分老師都會第一時間看到作文的字跡,整體的內容能反應孩子的寫作態度,是否認真.
技巧二:考試文章,五六段,干凈整潔.在考試的文章中應注意及時分割段落,三段或四段似乎較少,而八九段看起繁瑣.除非有特殊情況,此外,整體文字看起十分的整潔利落是寫作文的重要一點.我的觀點是,每篇考試文章最好不超過5行,最多5行半.
方法:如何寫出好的作文
(1)多重觀察:注重觀察生活,成為有思想的人.魯迅曾經說過:"要小心各種各樣的東西,看看它,然後在看到它時寫下."對於你周圍的人,動物,植物,風景......我們必須注意對其觀察.
(3)進行筆記: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許多學生養成寫觀察日記和閱讀筆記的好習慣,應該堅持下去.因為"習慣了之後,即使你不記得,你也可以抓住這一點.如果你長期積累,你的腦子里會有更多的東西."如果你不練習寫,就不可能熟能生巧的寫出好的作文.
(寫作)(4)多想:思考才能賦予你的做作於靈魂.要不然你的寫作就容易跑題,容易造成一種現象那就是像擠牙膏一樣的寫作,做不到文思泉湧.所以當你要寫作文時候,對於文字的整體首先要做的是構思,此外這點和你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是否勤於動腦有很大的聯系.以上就是小學作文培訓學生如何寫好作文的參考內容,希望能給你帶有用的參考價值.

具體可以參考以下的資源:

小學語文作文技巧網路雲網盤資源下載地址

鏈接:https://pan..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碼:1234

小學語文作文技巧資源包含小學寫作技巧和小學作文提升兩大版塊內容,版塊內更是資源更是包羅萬象

㈧ 高中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高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千軍萬馬搶占獨木橋,沖過去未來可期,在這個過程中語文成績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語文成績中作文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如何提高作文技巧,以保證取得高分呢?

高中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認為,其實,包括大作家在內,寫作(文),面臨的莫過於就是解決三個問題,即「寫什麼,為什麼寫,怎麼寫」的問題!

寫作文,首先,要明確你的寫作內容或叫寫作對象是什麼,你只有知道要寫的是什麼,才能做到心中有數,下筆不離題。其次,要知道自己的寫作動機是什麼,即為什麼寫的問題。你要清楚自己為什麼選擇寫這個而不寫那個,是因為寫這個能充分表達你的思想和情感。最後就是怎麼寫,這包括表達技巧和結構安排兩大方面。即用什麼樣的寫作手法和結構布能實現你自己的寫作目標。

對於高中作文,按照新課標,現在的考試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察,這是個綜合內容,所以高二的學生,一方面要關注時事,關心周邊的人和事,要善於思考,善於從本質看問題,要有自己的人文關懷!另一方面要多讀多練筆,多積累素材,多參加一些類似辯論賽的活動。切不可單純的背範文,死板硬套編作文!

作文寫作技巧

1、以讀促寫。寫作是廣泛閱讀基礎、獨立思考的輸出產物。只有構架,沒有大量的閱讀、獨立的思考是寫不出好文章的。現在學生寫不好作文,根源不在技巧或套路,而在內容空洞、缺乏獨立思考。提及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他強調要讀寫結合,通過閱讀促進來寫作。

2、關注內心真實感受,引導孩子獨立思考。作文,許多時候是關注內心真實感受後,表達自身思想的產物。孩子在寫作學習過程中,老師會通過系統的思維訓練幫助提升寫作水平,從而引導孩子關注自己真實的心理感受,表達高興的理由,引導孩子進行一番獨立思考後鼓勵表達和寫作。

3、通過課題研究進行寫作。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的,很多孩子會這樣子問,其實這就是寫作文的素材。寫作文一個重要的技巧和方法,就是要讓孩子進行探究學習,來培養孩子的探究和創新能力。現在,每期之初老師會給孩子多個選題,由孩子任選,在期末結束前提交作文或課題報告,這種方式至少孩子寫作願意思考,也有所進步。

4、總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思想是寫作的靈魂,而對世界的探索能成為寫作的素材,因此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離不開廣泛閱讀、關注內心感受,如果有條件還可以進行課題研究。

㈨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1、用心觀察是寫作的基礎

觀察是寫作的基礎,如果想要寫作,就應該養成觀察的習慣。生活處處都是寫作的素材,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才能發現身邊的有趣的事,有特點的人,美的事物,才能從內心激發出寫作的激情。

觀察不是普通的看,而是要「用心」,在看的時候要運用「五感」,去全面了解、認識觀察的人或事物;要找到觀察對象的特點,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片相同的雪花,但是,又有多少人去觀察了葉子的不同,雪花的不同,所以,觀察要去發現事物間的不同之處,找出同類事物千差萬別的個性和特徵。

與自己的經驗聯系進來,讓觀察得到的具體認知和感受進入內心,以備寫作之用。

2、海量閱讀是寫作的基石

不讀書的人很難寫成好的文章,因為讀書不僅可以從中學到別人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鑒賞能力,拓寬眼界,豐富視角。畢竟個人的生活受時間、空間、精力、財富的限制,總是有限的,但閱讀卻能讓自己的生活積累、對世界的認知有無限增大的可能。

閱讀時要養成寫批註、閱讀筆記的習慣,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真正有效的閱讀,是要在閱讀的同時調動自己的頭腦,參與思考,判斷,而不僅僅是讀,通過大量的閱讀,能從書中獲得對生活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感受,提高生活的認識,為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3、深刻立意是寫作的燈塔

立意代表著一篇文章的中心和寫作主旨,體現著一個人的思想高度和認識深度,好的立意就像海上燈塔,在茫茫文海中樹起一盞指路的明燈,使文章的價值倍增。對立意也要注意幾點:

要符合寫作題目的要求,這就需要根據題目的范圍和關鍵詞語去研究,去分析,最後確定文章要表達的主題;要盡量深刻,在看似普通平凡的人、事、景、物中,要練習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的能力,使自己對生活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見地,能挖掘到代表社會共性,讓人有共鳴的主題來寫。

要力求新穎,有句話說:「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但即使是同一生活現象,同一人物、景物,只要角度不同,就會表現出不同的側面。因此,立意要要從角度去創新,讓自己的提出的見解,抒發的感受,不落俗套,給人新鮮醒目的感覺。

4、精心選材是寫作的保障

文章是否吸引人,還是要看內容,而組成內容的主體就是材料,寫作時需要根據文章確定的立意去選擇材料,因此,選擇把什麼材料寫進文章,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要做好題意的分析,確定文章要寫的中心是什麼。可以把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濃縮為一句簡短的「主題句」,然後再去找與主題句有密切關系的材料,以保證寫作時不離題、不偏題。

要選取典型材料,即那些反映事物本質,有代表性、有說服力的材料。最好選自己經歷的有感受的材料,這樣寫作的時候才能有更加真實、可信、生動的內容。

5、形神兼備讓人物更豐滿

寫人作文要從外貌下筆,描寫時要做到形神兼備。如容貌,神態,姿態,服飾等,要找到符合人物的年齡,身份,經歷和個性的特點,讓這些特點的描寫為表達文章的中心服務,避免出現「千人一面」的情況。

寫人還要注意對人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的描寫。生活中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個性、年齡、職業及所環境和地位,他們各自的語言、行動也不會完全相同。要通過對不同特點的語言和行為動作的描寫,表達出人物的品質和思想感情。

特別要注意的是,寫人必須寫事,通過具體事例來體現人物的性格、品質和思想情感。要選擇恰當的事例,也就是典型事例,能代表文中人物的特點、品質。

要選擇小事,以小見大,學生作文很難找到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來寫,要學會從自己生活中去發現一些感人的小事情;要寫新鮮事,孩子們生活閱歷有限,存在著「扶老爺爺過馬路」「雨中接我放學」等事例泛濫的現象,要注意選擇角度,找到新穎的入口,發現感人的細節,寫出事情的新意來。

6、完整中有曲折讓敘事精彩

寫事首要的是做到完整,要按事情的發展順序,把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和結果六大要素交待清楚,使敘事具有完整性。

要想使文章內容完整,主題明確,六要素中的經過尤為重要,要具體、詳實地描寫事件發展中的關鍵環節、精彩細節和高潮部分。

記事作文,一般都是選擇自己身邊的平凡小事,自己經歷或見到的事,越具體越好。通過小事來來表達文章要求的深刻道理和閃光思想。

記事必須寫人,記事作文要注意對事件中的人物加以描寫,進行描寫時,應對事件中人物的行動、語言、心理活動加以細節描寫,特別是對文章的重要部分,如事情發展的關鍵時刻和高潮部分,應該抓住人物的細節寫得越具體越好,把事件寫得曲折有致,才能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主題,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

7、順序有致是寫景的秘訣

寫景作文同樣需要仔細觀察,運用人的各種器官,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來感知,找出景物獨有的特點,也就是找出觀察景物與其他景物之間的區別。

要描寫好景物,最重要的是把握好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描寫。可以按照景物的空間順序來寫,如左,右,前,後,東,西等,也可以按照時間順序來寫,如一天之內的早中晚、春夏秋冬等,還可以按游覽順序來寫。

寫景作文必須要真實,並且對所寫景物飽含喜愛和贊美之情,只有這樣,才能在描寫中做到生動、可信,准確傳達出景中的可愛之處,達到借景抒情的境界。



8、有趣有情讓物與人共鳴

狀物作文中, 對物體形態的描寫要逼真,既要全面寫好物體的外形,還要具體描寫一些關鍵的細節,突出外形的特點和功能。

如果是寫動物,還要介紹清楚動物的生活習性、愛做的事情,如果是寫植物,要講清楚生長、發育過程,做到生動有趣,條理清楚。

寫物要注意用好修辭手法,通過比喻 、擬人等來賦予物以人的情感色彩,增強文章的吸引力,文章結尾可以點題,托物言志,寄予作者情感。

㈩ 話題作文的寫作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項

話題作文主要是指以給定的話題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寫出來的作文。為幫助各位考生提高話題作文的寫作水平,我整理了寫作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項如下,供大家參考。

話題作文的寫作方法技巧

1、注重積累思想、積累生活,力求作文有一定的深度。高三學生應該關注社會,多讀書,廣泛儲備寫作素材。多找一些話題來思考:如教育、奉獻、機遇、青春、財富、競爭、成功、素質、人生、環境、資源、網路等,平時有積累、有感受,考時就有可能正常發揮或超水平發揮。

2、加強審題、立意訓練。話題作文雖然不像命題作文那樣規定過死,但寬也不是漫無邊際,寬也有「度」。寫話題作文,必須弄清話題的意思、范圍。作文立意即確立寫作意向,「意」就是文章的主旨,主旨要求正確、深刻、鮮明、新穎。因此,在立意訓練中要盡可能多地想出好的立意,然後多中選優,優中選深,深中選新。

3、學會擬標題。題目自擬,給考生提供了一次顯示才華的機會。題目像人的前額和眼睛一樣重要。題目是給評卷人的第一個印象。擬題要考慮自己所選定的文體和儲備的素材以及駕馭的能力。擬題應避免陳題、大而不當的題、太一般化的題。

4、逐條落實「基礎等級」要求,重點訓練「發展等級」要求。作文評分標准中「基礎等級」列出了六項要求,是高中畢業生作文應達到的一般要求。「發展等級」提出了四個方面的要求: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新,這是作文的較高要求。現在評卷時一般採用「一點給分法」,這四個方面,只要有一個方面十分突出,就可以評10分。對於「發展等級」的10分,我們一定要下氣力爭取全得或多得。

話題作文的寫作注意事項

1、善於化大為小話題作文由於范圍寬泛,給我們學生的把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寫作前首先應學會化大為小。如一個西瓜,洗凈後只有切成小塊才好下口。話題作文的寫作也應如此。我們可以將話題化為幾個契合話題的子話題,然後從這些子話題中選擇一個易寫好的來寫。簡單地說就是採用大題小作的寫法,從具體一點切入,然後調動自己的積累,在這個問題上聚焦、展開和提煉,把這一點說足說深說透。這樣才能在800字左右的篇幅內寫出立意鮮明集中、內容具體充實的好文章。

2、善於以小見大如果僅局限於「小」,文章就顯得平淡無奇,沒有深意。只有小中見大,才能發人深思,引人如勝。所謂以小見大,即大處著眼,小處落筆。寫小的事情,表現大的主題。這種手法,往往通過對具體、平凡的小事小物和有關細節材料的敘述描寫,並加以適當抒情議論,以闡明大道理,揭示深刻的社會意義,以一滴水折射出太陽的光輝,於細微處體現偉大的精神。

3、揚長避短,定好文體在確定文體時,不妨從下面幾個方面來考慮:根據話題的特點。有些話題適宜寫議論文,有些話題適宜寫記敘文。根據自己的特長。自己擅長說理,就選擇寫議論性的文章;擅長形象思維,就選擇記敘性的文章。根據自己掌握的材料。如果自己喜歡寫議論文,而在這一方面自己掌握的材料比較少,也只能放棄。

4、獨辟蹊徑、表現個性。要善於選擇自己熟悉的、想說的、有話可說的,有一定拓展空間的內容去寫。要善於選擇新的切入點,「獨具慧眼」,在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角度上做到獨辟蹊徑,表現出文章的新穎性和自己的創造性。要選擇新穎的、獨特的材料體現主題。要選擇好的、與文章文體相適應的形式表現文章的內容。總之,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從思想上、內容上、形式上表現自己的「獨特」(與眾不同)與創新。

閱讀全文

與寫作題的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偏癱的穩定訓練方法 瀏覽:817
架點分析與使用方法 瀏覽:608
菜鳥寫作技巧和方法 瀏覽:762
閑置快速賣出去的方法 瀏覽:549
電腦用電壓力鍋做蛋糕的方法 瀏覽:5
建行隨芯用使用方法 瀏覽:282
眼角的皺紋用什麼方法可以弄掉 瀏覽:930
汽車螺紋測量方法 瀏覽:396
分析企業財務數據的方法 瀏覽:844
解決好三農問題的方法 瀏覽:775
小彈力帶的腿部訓練方法 瀏覽:872
eminence使用方法 瀏覽:185
統計方法與資料分析課 瀏覽:419
如何擠奶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81
榮耀6電量提醒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11
黃褐斑國外治療方法 瀏覽:618
煎包機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840
電腦怎麼清理桌面垃圾最快方法 瀏覽:608
轎車輪胎性能檢測方法及其標准 瀏覽:439
pc肌鍛煉方法教學視頻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