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漢字方法如何使用

漢字方法如何使用

發布時間:2022-09-05 19:07:03

1. 如何正確使用漢字

一)漢字的特點

漢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的符號來記錄漢語的。漢字的一個字就表示一個音節,如:天(tian)、地(di)、人(ren)等。一般說來,一個漢字還代表一定的意義。因此說,漢字是音、形、義的統一體。我們看了字形,一般不能讀出字音,讀出字音也不能就寫出字形。只有弄清了一個字的音、形、義三者的關系,才能認識這個漢字。

從漢字的結構上看,漢字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純粹表意的,另一種是既有表音成分又能表意成分的文字,就是「形聲字」。其實,形聲字的表音部分(聲旁)本身也是一個表意字,只是被借用來表示一些字的讀音,並非純粹的表音符號,仍然沒有脫離表意系統。

(二)漢字的造字方法

漢字的造字方法,古代有「六書」之說,指的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和轉注。其中前四種造字法是最常用的,而形聲造字法用得最多,①一般說來,一個形聲字的形旁和聲旁是固定的,如果任意調換位置就會成為另一個字,或者造成錯字。例如「吟」字的形旁「口」在聲旁「今」的左邊,如果把「口」調到「今」的下邊,就成了「含」字;如果把「口」調到「今」的上面或右邊,就不成為字了。這一點我們書寫時要特別注意。②形聲字聲旁的變化,造成誤讀、誤用的情況也是較為常見的,應當避免只讀半邊的錯誤。

(三)漢字的音、形、義

認識漢字並且正確地使用漢字,要在音、形、義三個方面下功夫。每一個漢字都是音、形、義的統一體,只有會讀、會寫、能講明意義,才能達到准確使用漢字的目的。

⒈字音

漢字讀音的主要障礙是多音字和形聲字。多音字要注意分辨字的意義和用法。漢字的意義不同,用法就不同,其讀音就有所不同,再加上語體色彩的不同等等,使漢字的讀音顯得難於把握。實際上,只要辨識清楚多音字的字義和用法上的細微差別,讀音問題也就解決了。至於形聲字,要注意其聲旁的作用,形聲字的聲旁與該字的關系大致可分為四種:第一,該字的讀音與其聲旁的讀音完全相同,聲旁能夠表音,如駛、裱、褲、附;第二,聲母相同韻母不同,聲旁有表音作用,但不準確,如浪、眠、砌;第三,韻母相同聲母不同,聲旁雖有表音作用但不準確,如霜、欣、效、捎;第四,聲母韻母都不同,聲旁完全失去了表音的作用,如江、池、疫、珊。除此之外,聲旁與該字也存在著聲調的相同與不同之分。掌握形聲字的結構關系,以及聲旁與形聲字的關系,有助於准確認讀漢字。

⒉字形

漢字的形體結構是靠筆畫作為區別標志的。筆畫是組成漢字的基本材料,因此必須把握漢字的基本筆畫。了解漢字筆畫組成的偏旁,才能避免寫錯字。偏旁有其固定的位置,不能隨便改變。了解了這些特點,就會避免寫錯字。

⒊字義

掌握漢字的字義有兩種方法。

一是辨別同音字或近音字,了解詞語的確切意義。因同音字而寫錯別字的情況很多,如「磬竹難書」、「即往不糾」、「金壁輝煌」等,如不確切了解這些詞的含義,很容易把它們寫錯,其實,正確的寫法應為「罄竹難書」、「既往不咎」、「金碧輝煌」。因音近字和形近字寫別字的情況也不少,還有一些誤加偏旁或省略了偏旁的字,都是因為對字義的把握不準確而造成的。

二是注意形聲字中形旁和字義的關系,大多數形聲字的形旁跟字義的聯系是比較密切的,很容易分辨出來。例如「膺」與「鷹」都是形聲字,但「膺」的形旁是「月」,與人的身體部位有關,「膺」是「胸」的意思,可以組成「義憤填膺」:「鷹」的形旁是「鳥」,與鳥類有關,「鷹」是鳥名,可以組成「蒼鷹」。注意到漢字的這一特點,就能較好地識別並准確地掌握漢字,減少認讀或書寫錯誤。

2. 漢字使用的造字方法

1、象形:是一種用線條描畫出事物形狀的造字方法,凡是表示實物的,有形可畫的,都用這種方法來造字。如日、月、山、雲、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但是世界上的許多事物和現象是畫不出來的,因此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字並不多。

2、指事: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上指事符號,或完全用符號組成字的造字方法,用這種方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會意:把和字義有關的幾個字或幾種象形符號組合起來,可以表示一個新的意義,這樣造出的字叫會意字。如:兵、北、從、步、采、牧、莫、暮、休、苗、開、伐、明、林、炎、磊等。

4、形聲:是形符和聲符並用的造漢字的方法。形聲字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義或屬性,叫形符;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符。如:想、楓、湖等。形聲法的造字能力特別強,估計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漢字都是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如:恭、慕、灸、忽、超、鋼、霧、梨、湖、忠、泳、鵝、珠、描等。

3. 漢字如何規范與使用

要做到正確書寫漢字,盡量避免錯別字,關鍵在於平時應注意落實,積極向課本學習,向課外閱讀中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字典學習,建立錯字摘記本,養成規范書寫的習慣。漢字是我國的唯一標准語言文字,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文字,是中華民族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我們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賦予我們對文字的規范化責任重大,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文字規范,這樣才能更好地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

4. 怎樣規范使用漢字和漢語書寫規范講稿

1、規范使用漢字。無論是何種形體,都不能寫錯字、別字。如書法作品中繁簡使用是悉聽尊便的,但是若在繁體書法中將「皇天後土」寫成「皇天後土」,將「不遠萬里」寫成「不遠萬里」則肯定是不規范的。還有繁簡混用問題在書法作品、名人題字中比較嚴重,也是不規范地使用漢字。
2、漢字書寫規范的基本要求。

(1)使用正楷書寫。雖然漢字的字體多種多樣,但是只有楷書既能反映漢字形體的基本結構與特徵,同時又是漢字最常見的一種書體。例如「未」和「末」、「力」和「刀」、「天」和「夭」等字組,他們各自的區別性特徵完全憑筆畫間的相對長度、位置關系和筆畫形狀的細微變化來體現。因此,測試中對書寫的要求,最首要的就是基本筆畫清楚准確,而不涉及個性、風格等復雜因素。
(2)書寫格式要規范。測試字表中的一些漢字筆畫繁多或結構復雜,應試者由於多種原因可能只寫出一個大致輪廓,或者乾脆把不太會寫的部分塗寫得模糊不清,這都給閱卷工作帶來極大困難與麻煩。因此,必須要求應試者在書寫過程中一筆一畫、不要連筆。

5. 如何將書中的識字方法運用到語文課堂上

將書中的識字方法運用到語文課堂上

1、講故事識字法。
把生字編成一個故事來學,如:一個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邊有棵樹,他就靠在樹上休息一下,這個字是「休」。再如:聞,有人聽到門外有動靜,他把耳朵貼在門上聽一聽。
2、肢解字形識字法。
有些字看起來筆畫繁多,學生一見認為難記、難寫,如果把這些字分開來記,就顯得簡單明了,一目瞭然。如「鼓」,可分成十豆十又;「贏」可分為亡、口、月、貝、凡。有些字既可以肢解,又可在肢解的基礎上體現出這個字的意義,那就更易記祝如丸…、享,可釋為丸子放在水裡煮發出香味就是「熟」字。
3、比較識字法。
漢字中有許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義卻相差很遠,怎樣來識記區別這些字呢?可以用比較法學習,就是把這些字寫出來進行比較。如:青、蜻、清、請、晴、睛,這些字分別在二三冊中出現,可對這些字進行字音、字形、字義上的比較,再組詞,就易記住了。
4、偏旁識字法(形聲字識字)。
在學生學過部分合體字的基礎上,學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義。如木字旁:大多是與樹木有關聯的字:如松、柏、樺、樹等,代表與水有關聯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代表與動物有關聯的字:如貓、狗、狐狸等,多與人手的動作有關聯的字:如提、抬、挑、擔等。這樣的形聲字有許許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義,看看聲旁,就大體知道了這個字的讀音和含義。這樣學生有了認字的積極性,有些字即使沒學也能大體了解字義和讀音。但也有個別字形旁與字義不符的,如學習「犧牲」這個詞,學生知道字義是指為正義事業獻出生命,有的學生提出:「老師,為什麼這兩個字是牛字旁呢?」我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得出:「犧牲」過去指殺牛、羊等來進行祭祀活動。學生馬上就理解這兩個字的牛旁的含義。
5、猜謎識字法。
猜謎語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游戲。中國漢字,很多都可成為一則謎語,寓教於樂,不失為一種好的識字法。如:一字十一筆,無橫又無直,學生問孔子,孔子說無味---淡。會少離多---禽。
6、熟字帶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利用學過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變成一個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蟲是「科」……還有許多其他教學生字的方法,如通過畫畫教學生字,藉助實物識字,動作演示識字,筆畫添加等。在教學中各種方法可結合使用,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趣味性,培養識字能力。
7、表演動作識字
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肢體動作演示字的形義聯系。在所學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動詞。學動詞時可以想一想動作,再做一做動作。如:學習「」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孫悟空一樣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如:學習「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動作,然後再做一下,這樣學生就會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這樣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義,學起來不費力氣,學生還很踴躍。
8、課外識字
(1)閱讀課外書識字
一年級新生在入學 5—7周以後,便可掌握漢語拼音,並利用音節讀一些淺顯的兒歌和兒童故事。此時,教師一邊教生字,一邊引導學生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既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也有效地鞏固了漢語拼音。
(2)在生活中識字以鞏固字形
知識來源於生活,學生在生活中會接觸許多生字,如:校園里的牆報、師生的姓名、商品的標簽、實物名稱、各種圖書、電腦、報紙、門牌、電視里的字幕、車站上的站名等。讓孩子做做「識字剪報」,收集「有趣的商標」,說說「我認識的門牌」,可以讓學生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生字,注意在生活中認識、積累生字。
學生在生活環境中可以接觸到很多漢字,引導平時留心觀察,隨時隨地識字,也不失為一個課外的延伸的好辦法。如:發作業本時,讓學生輪流發,從而認識同學的名字;星期天,讓爸爸媽媽帶著到大街上去「找漢字」,收獲一定不少;家中物品的包裝物上,漢字就更多了。諸如:「紅蜻蜓」皮鞋、「達能」餅干……當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讀出生活環境中的字時,他是多麼興奮啊!
二、其他識字方法參考:
1、直觀識字——這種識字方法就是根據孩子形象記憶占優勢但知覺不精確的特點,利用實物、插圖或多媒體來幫助孩子識記。生字和它代表的事物緊密結合,最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了。用這種方法識記的生字很多很多,如:窗戶、亭、燕、房檐、碗、蘋果等字詞,我就是直接讓孩子們觀察實物或看圖來識記,集形象性、趣味性於字形教學中,使孩子產生了良好的無意識記。
2、想像識字——就是由孩子們自己動腦筋、想辦法,展開豐富的聯想,達到迅速、牢固識字的目的。下面,我就把孩子們在識字研討課中最有趣的「想像識字」列舉幾個:
「圓」:它包含在「全家歡聚吃湯圓」(《元宵節》)一句中,我問孩子們有什麼好辦法來記住它?一個孩子站起來說:「我覺得『圓』外面的『□』就像湯圓皮,裡面的『員』就像湯圓餡。」我及時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孩子們笑了,這太像一個小小的湯圓了,有的孩子甚至張開大嘴要嘗嘗黑板上的湯圓是啥味道。我想:這個「圓」字會在孩子們心裡記一輩子的。
「樹」:在認寫這個字時,一個孩子說:「我覺得『樹』這個字就像我們全家人,『林』和『寸』是爸爸、媽媽,中間的『對』是我」。我緊接著說:「是啊,你們全家人緊緊地靠在一起,多幸福呀!所以,寫這個字時,三部分要緊湊一些。」這樣,不但認了字,還指導了書寫呢。
「街」:這個字在孩子們眼中也變成了三部分,「彳」、「亍」是大街兩邊的人行道,「街」就是中間的馬路。我還趁機提醒孩子們在大街上要走人行道,不要在中間的馬路上玩耍。安全教育也蘊含在識字教學中了。
「串」:孩子們眼中的「串」字變成了他們喜歡吃的羊肉串或者糖葫蘆。是啊,一根小棍上穿著兩片羊肉或兩個糖葫蘆,多形象啊!
「美」:認識這個字有很多方法,一個孩子嘴裡竟然說出這樣一句話:「一個『大』『王』,頭上長了兩只角(丷),覺得自己挺『美』的。」一句話,把全班孩子逗樂了,我也忍俊不禁地笑了。
「雨」:孩子們是這樣想像的:「雨」上面的「—」是天上的烏雲,「冂」是我們的世界,裡面是雨點。想得多好呀!
3、歸類識字——這種識字方法是學習到某一階段,我讓孩子們自己歸類識字,填寫「偏旁表」。這樣,既能滲透一些漢字的組合規律,又大大提高了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列表舉例如下:
偏旁 表示的意思 例字
口 吃與嘴有關 吃、吐、喝、吹
月 肚與身體有關 腿、膽、肚、臉
足 路與腳有關 路、跑、趴
4、表演識字——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肢體表演識記生字,可是一個好辦法,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級下冊教材《春天的手》中有這樣幾個帶「扌」的字:撫摸、掠、拂。我問:「這幾個字你們有什麼好辦法來記?」大家異口同聲地說:「它們都有『扌』,都與手有關。」既然都與「手」有關,大家趕緊用動作來表現這幾個字。我讓孩子們互相「撫摸」一下對方的小臉蛋,說說自己又輕又柔的感覺,理解「撫摸」,認識「撫、摸」。「掠、拂」分別藏在「春天的手掠過小河」、「春天的手拂過樹梢」這兩句話中,我先讓孩子們把「桌面」當成「河面」,用自己的小手輕輕掠過去,感受「掠」就是「輕輕地擦過」;再把左手立起,當作樹梢,右手輕輕拂過去,感受一下「拂」的感覺。就這樣,所有的孩子都動起來,孩子們通過做動作,在表演情境中識字,效果非常好。
5、字形變換小魔術——這么好聽的名字,實質上就是通過換偏旁來分清形近字,加強記憶,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如:
晴- 晴+ 忄 → 情
飄-飄 + 氵 → 漂
泡- 氵+ 距 → 跑
淡- 訁+ 氵 → 淡
作- 亻+ 晴 → 昨
具體實踐時,可以把形近字拆開,做成卡片,讓孩子們親自動手做「字形變換小魔術」,「加加減減」中便會對一些形近字印象深刻。
辨認「雙胞胎」 「雙胞胎」指的是「形狀極為相似」的兩個字,如「爪—瓜」、「金—全」、「慶—床」等,我讓孩子們睜大雙眼,認真觀察,區分「雙胞胎」。誰認得對,認得准,誰就像孫悟空一樣,有一雙「火眼金睛」。「孫悟空」可是孩子們的偶像,有一雙它那樣的「火眼金睛」太令人羨慕了。
6、漢堡包 ——「漢堡包」就是分析字形識字,這是最普通、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了。如:
坡 + 皮 →坡 扌+ 揚 →揚
氵 + 西 →灑 亻+ 申 →伸
壯 + 衣 →裝 站+ 占 →站
氵 + 包 →泡 廣+ 坐 →座
7、碰碰車——一對對反義詞就像一對「碰碰車」一樣,「碰」在一起,它們就產生關系了,一塊來記,方便得很。例如:
遠——近苦——甜快——慢
新——舊粗——細輕——重
對——錯早——晚軟——硬
8、猜字謎——根據孩子的認知特點和漢字的構字規律編寫字謎,既有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孩子們喜聞樂見,識字效率高。如:「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踩腳下。」—— 謎底是「全」。然後孩子自己紛紛出字謎,有的說:「大口裡面套小口」,謎底是「回」。有的說:「一口咬掉牛尾巴」,謎底是「告」。一個個謎面編出來,大家一起猜,真是其樂融融,無形之中便識字了。
9、編兒歌——學完一年級下冊教材《雨鈴鐺》一課後,我順著課文內容的延伸,自己編了一首小兒歌。本課的每個生字都變成一個小鈴鐺藏在兒歌裡面。孩子自己試讀兒歌,鞏固生字,一舉兩得。
沙沙響,沙沙響,
花兒招起了小手,
蘑菇撐開了雨傘,
房檐掛起了鈴鐺,
池塘灑滿了珍珠,
大地蓋上了綠衣。
10、問答游戲——這種識字方法適用於孩子們基本識記生字之後,起到渲染氣氛、鞏固練習的作用。如,在初步學完某課生字之後,老師拿出本課生字卡片(可以做成葉子,小鳥、鈴鐺等各種形式),和全班同學一起做問答游戲。例如:
師:這是誰?
生:這是「銀」。
師:什麼「銀」?
生:「銀河」的「銀」。
學生各說各的詞,答案並不唯一。一問一答,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氣氛熱烈,歡樂中既識了字,又組了詞。
11、撲克擂台賽——這種識字方法既可以在學校里用,也可以在家裡用。把「生字卡片」當作「撲克」,每出一張牌,必須讀出上面的字並組詞才能繼續玩下去。這種識字方法可以隨時用,隨地用。據了解,這種識字方法最受孩子和家長的歡迎。
12、識字超市——活動前布置孩子們搜集各種各樣的識字資料,如識字卡片、包裝盒、食物袋、生字大轉盤、報紙等等,反正多多益善。活動中,每人都把自己搜集的一些識字資料放在桌面上,大家在這個識字超市裡「自由閑逛」,想認識什麼字就認識什麼字,不會的可以問別人。「逛」完「超市」,大家聚在一起比一比,誰的收獲多。

6. 漢字是如何產生的,關於漢字有什麼獨特的使用方法

世界上的任何一門語言,都存在一個共通的普遍現象,那就是一詞多義,就拿我們的漢語來說,一個簡單的詞彙,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演變,自然產生了各種不一樣的含義,可以簡單歸納為三大類:本意、引申義、假借義。這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已經詳細寫過,這里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鏈接閱讀:從甲骨文到簡體字,漢字詞彙演變了3000多年,總結出了3個規律

再說我們熟悉的英語,入門級別的單詞如can、have、play,同樣有多重意義。這也是學習英語最大的難點之一:太多的詞義並沒有明顯的規律可循,只能死記硬背,更別說要搞清一個英語單詞的本義了,這壓根兒不是普通學生能做到的。

對英語成績好的同學來說,看到一個單詞就能立刻拼出它的讀音,但卻未必能知曉其義,而漢語恰巧相反,我們看到一個陌生漢字,往往可以猜出其大致的意思,卻不能讀出來。

這是兩種語言的特點所決定的,英語是表音文字,漢字是表意文字。


「牧」、「休」、「步」

「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江河是也」——《說文解字》

形聲字,顧名思義就是形體加上發音,形聲字由意符(形符)和聲符兩部分組成,意符表示意義,聲符表示讀音,形聲字沒有什麼局限性,可造性很強,而且結構形式非常簡潔明晰,所以漢字中的形聲字是佔比重最大的一類,從漢代起就占據了漢字的大半江山。

「江河」二字都是形聲字,左邊三點水是意符,重點在右邊,「江」字聲符從「畺」,原指國家的疆土、邊疆,因此水與江組合起來,就是屬於疆土和國家的水道;「河」字聲符從「可」,本義是肩挑、負荷,水與可結合起來,就是以肩挑土石,修築河堤防汛的意思。

7. 漢字輸入方法如何快速切換

輸入法 切換
(一)
在做字處理工作時,難免會有這樣的操作:在啟動Word或WPS等程序後要切換到自己所用的輸入法。如果你使用的不是拼音輸入法,在遇到生僻字或凹、凸、舞等疑難字時,又要切換到拼音輸入法,這樣反復切換,雖然有Ctrl+Shift切換快捷鍵,但是在系統安裝了多種輸入法時仍顯得很麻煩。下面向大家介紹兩種快速切換輸入法的方法。

1、設置默認語言 方法是:右擊任務欄的輸入法圖標,在彈出的菜單中單擊「屬性」,此時出現「鍵盤屬性」對話框,選擇「語言」選項卡,在「已安裝的鍵盤語言及布局」中選擇自己使用的輸入法(如:拼音加加),然後點擊「默認語言」後面的「設成默認值」按鈕,最後單擊「確定」完成設置。這時鍵盤的默認語言已經由原來的英語變成了拼音加加,趕快試試……一啟動字處理軟體,輸入法自動切換了!

2、設置鍵盤熱鍵 方法是:打開控制面板,雙擊「輸入法」圖標,出現「輸入法屬性」對話框,選擇「熱鍵」選項卡,在「項目」欄選擇自己經常使用的輸入法,然後在「組合鍵」和「基本鍵」兩欄中選擇對自己適合的鍵位,如五筆輸入法用「Alt+1」鍵,拼音輸入法用「Alt+2」等。這樣設置後就可以非常快速、准確地進行輸入法的切換了。

(二)
---------------------------------------------

1.輸入法的預設設置

固定使用某一種輸入法的人,希望一打開機子就有一種輸入法大「伺候」。要實現這一點,只需打開「控制面板」中的「鍵盤」、「語言」,在「語言」欄中選中你需要的輸入法,然後點擊「設置或默認」和「確定」按鈕,最後重新開機即可。

2.將常用的輸入法設置成熱鍵

使用Ctrl Shift組合鍵可以在英文和所有漢字輸入法中進行循環切換。其實可以將經常使用的漢字輸入法定義成熱鍵,需要時按一下即可。比如,欲將「智能ABC」定義成Ctrl 3,可以這樣做:打開「控制面板」中的「輸入法」→「熱鍵」,在「項目」中找到「切換到智能ABC輸入法」,然後在「組合鍵」中選中「Ctrl」、「左鍵」、「右鍵」,在「基本鍵」中選3,最後按「確定」即可。

8. 五筆漢字輸入方法的使用技巧

由於五筆漢字輸入方法中,採用了五種筆畫,每個字根取前兩筆畫定位它們在鍵盤上的位置,所以五筆漢字輸入方法漢字編碼只用到了5×5=25個字母鍵。加上拼音碼後,「z」鍵也使用上了,所以,採用「?」鍵作為「萬能鍵」或「萬能學習鍵」。初學者可以在對某個字不確定其按鍵時,使用「?」鍵代替不確定的按鍵。

9. 漢字是怎麼創造的,有什麼獨特的使用方法呢

關於漢字的創造,最著名的一種說法就是倉頡造字,據說是在皇帝的時候就命令倉頡造字,當時創造出來的文字並不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漢字,但是從古至今遺傳下來之後,我們的漢字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開始的時候人們為了生活的方便,所以會用一些非常簡單的圖案來標記一些東西,來記錄生活當中需要的東西,慢慢的通過時間的積累,把這些圖案的使用情況做了總結之後,掌握了一定的規律,最終演化成了文字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根據使用方法和結構總結出了幾種字體。

漢字經歷了不斷演變的過程,不僅是在寫法上有了一定的改變,有的在讀音上也增加了改變,但是漢字對於我們炎黃子孫有著很深的影響,承載了我們民族的榮辱和興衰,也給我們帶來了中華民族的輝煌。

10. 漢字是怎麼創造的,有什麼獨特的使用方法

漢字究竟是怎樣創造的,最著名的說法當然是倉頡造字,故老相傳,黃帝令倉頡造文字,文字既成,“天雨粟,鬼夜哭”。這樣就有了這個傳說了,也就是造字的由來。

雖然文字產生的源頭沒有定論,但創造文字的規律我們還是基本可以確定的:文字是原始人類長期生活的產物,最開始可能只是一些簡單的圖案(標記),用以記事;人們通過已有圖案的結構和使用情況,將其歸納,總結出規律;規律被提出並且被承認後,人們便根據這些規律,有意識地進行造字。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花更多,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它也在不斷地影響著每個國家,語言,可以說是每個國家的靈魂。漢子,生生不息!

閱讀全文

與漢字方法如何使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足外翻治療方法如何治療 瀏覽:382
做小扇子的簡單方法 瀏覽:226
醫美洗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37
腦膜炎引起癱瘓哪裡可以治療方法 瀏覽:632
橋梁搭建方法視頻 瀏覽:344
哮喘的長期治療方法 瀏覽:30
如何處理活的大龍蝦的方法 瀏覽:264
新手機密碼鎖定方法 瀏覽:579
水晶玉器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9
如何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減肥 瀏覽:105
什麼是大學計算方法 瀏覽:703
敏感肌怎樣才能好有哪些方法 瀏覽:745
面對問題要能夠找到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79
毛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視頻 瀏覽:435
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操作方法 瀏覽:974
如何挑選牛仔褲的裁剪方法 瀏覽:361
甲亢的常用診斷方法 瀏覽:360
天固智能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460
pc肌鍛煉方法教學 瀏覽:183
t梁數量計算方法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