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科學打孩子
孩子能不能打?當然可以了,中華民族這么多代了,「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吹的,許多家長都打過孩子,許多人小時候也曾經挨過父母打,所以根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觀,打孩子理應沒有問題。說不人性,老外也不是把孩子誇死,其實也有「讓孩子哭去吧」的教育方式呢。另外,老外不打孩子,主要是因為信上帝,覺得孩子首先屬於上帝,然後屬於自己,不是不想打,是不敢打。中國人的孩子,都是自己的孩子,打是讓他學會規矩,尊重並孝順,所以打也不怕。為什麼要打孩子?一孩子不是每個道理都能講得通的,比如一個幼小孩童,就是想摸電門,你是給他耐心地解釋正電子和負電子相撞產生破壞力量好啊,還是給他一巴掌,讓他漲點教訓好?說理不給力的時候打打亦可。二是孩子的長時記憶一般在三四歲才發展得完備一點,小時候打,大了只要你不說,他就不知道,所以打孩子也是孩子問題的可選擇而解決之道。不過現在孩子都營養好,發育得早,有的孩子長時記憶有可能在2歲,甚至1歲就發展了,所以打的時候要小心。如何打孩子?很明顯,即使打孩子也不能亂打,那種「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會把孩子打得糊里糊塗,只是怕你,但不知道錯在哪裡,就不好了。怎麼打,得按照心理學的原則打,比如生氣時別打,臉別打,等等。最有名的依據就是斯金納那個強化規律了,什麼小步子、清晰反饋、及時反饋之類的更給力了。警惕虎媽經驗孩子是打是誇,不能一概而論,有打後成才的,也有打後痴呆的,教育孩子最關鍵一條得因材施教。別看「虎媽」教育孩子震驚了美國,你那樣做不一定成,因為虎媽本身就是美國高知分子,那什麼遺傳啊,就你那遺傳,按照人家的教育,孩子沒成才,反倒可能毀了。教育孩子,打孩子不是問題,最忌諱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別人的方法。你打我不打不過,雖然在這里討論打孩子的科學與藝術,但要告訴大家,我自己的孩子我在家是不打的,為什麼,不是不想打,是因為我媽看我兒,如果我打孩子的話,也怕我媽媽打我。
B. 怎麼「打」孩子,孩子才會聽話,「打」孩子的技巧有哪些
說實話寫這個話題的時候我真的很矛盾 ,我一直是一個不主張打孩子的人,但看了這個例子,使我明白了,適當的打孩子還是很有必要的的,但是怎麼打孩子?才能孩子才會聽話,這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去學習借鑒。下面先看看這個例子。
孩子哭著點頭,從那以後,孩子因為怕挨打,寫作業時的錯誤率就少了,效率也提高了。
這個時代,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反感傳統的棍棒教育,這里就包括我,但實際上孩子需要打罵才能成長,但此打罵非比打罵,懂得教育的父母不會以自己的喜惡隨意打罵孩子,而是樹立規則權威,他們在教育孩子時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明確告訴孩子,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則,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由此來獲得孩子的認同和改變。
在教育這個道路上,如何用正確的方法陪伴孩子成長,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學習
C. 怎麼打孩子才是最狠的
操作方法
01
孩子晚上睡覺前,打屁股是最合適的,而且環境要夠私密,房間里要保證只有你和孩子兩個人,房門要關上。因為孩子也是有自尊的,這樣能保護孩子的隱私,並且打屁股的時候能夠不被外人干預。
02
打孩子屁股前,先和孩子交流,問他是否知道自己錯在哪?讓孩子知道父母打他的原因,是因為犯錯才受到懲罰,不是父母生氣才挨打。
03
打孩子屁股最好使用工具,因為這樣可以控制好自己的力度,以免沒把握好分寸,結果傷到孩子的要害。打屁股前讓孩子脫下褲子趴好,這樣可以隨時觀察屁股的情況,以免下手過重或者過輕。打屁股前讓孩子做好准備,讓他知道犯錯了要承擔後果。
04
打孩子屁股時,每隔幾秒打一次,每次打3到5下,打屁股時避免打在尾骨及要害上,往肉多的地方打,打出的紅印能在半小時內消退。邊打邊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事。
05
打完屁股後,不要不管孩子了,要幫孩子穿好褲子,並安撫孩子的情緒,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意,告訴孩子你還是愛他的,打他是因為做錯事要承擔後果,並不是父母不愛他,給孩子安全感,並且讓孩子保證不犯同樣的錯誤,最後拿熱毛巾敷孩子的屁股。
D. 怎麼打孩子
最好不要打孩子...暈死``` 打,不能解決問題的,如果你打的特別厲害的話,搞不好還會給孩子心裡留下陰影,最好能跟孩子講道理,我建議你去多看看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書
E. 大家丨如何正確地打孩子
揍孩子,正確的姿勢應該是這樣
支持揍孩子的親朋好友們認為,打這個行為,就是要讓孩子害怕,才能讓給他引以為戒。私以為,打孩子,不是要孩子屈服於暴力之下,而是讓孩子知道,做錯的行為必須受到懲罰。
嘟嘟第二次被打屁股,是因為違反了我和她的約定:不好好睡午覺,等我下班要被打5下屁股;第二次再不睡,10下。那天到家我就告訴她:「你今天要被懲罰了,媽媽跟你說過的,5下。現在你先吃飯吧,吃完媽媽打你。」因為當時我情緒平和,用陳述事實的口吻跟她說,所以她並沒有像第一次那樣恐懼,表示了欣然接受。
F. 怎麼打孩子呀
前言:首先你必須想好要做懲罰孩子的這個決定,一旦下定決心你就不能再收回這個決定
一.溝通
先把孩子單獨帶到房間,保證房間內除你和孩子外沒有第三者在場,然後懲罰孩子前和孩子進行一下溝通,如果孩子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了,那麼懲罰就可以開始了
二.分部
懲罰一般分為三部分:挨打/反省/檢討
1.挨打
①准備一個長120cm、寬20cm的木頭板子
和一根長135cm的細竹條作為懲罰工具
②挨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小腿為主,其他的部位應澤避免
③每次挨打只能懲罰一個部位,且每次懲罰的數量不得低於20下,也不得高於100下,請根據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和孩子的年齡決定懲罰數量,無論孩子犯的錯誤多麼嚴重,切記每次懲罰數量不得超過100下
④打手心和屁股時只能用木板,打小腿時只能用竹條
2.反省
①准備一個指壓板鋪在孩子反省的位置
②挨打過後根據錯誤嚴重性讓孩子光腳站在上面或露膝蓋跪在上面進行反省,也可以讓孩子跪在搓衣板上進行反省,每次反省的時間最多5個小時(根據錯誤嚴重性決定)
③反省期間每10分鍾用木板打孩子手心2下以起到警示作用
3.檢討
①反省完後讓孩子檢討一下自己今天所犯的錯誤,根據錯誤嚴重性寫一篇指定字數的檢討書,寫完後讓孩子自己念一遍,然後貼在自己家的牆上
②盡量每天讓孩子讀一遍自己寫的檢討,每天最多一篇
4.注意事項
①如果孩子有求饒,躲閃和不服從命令等行為,可以增加懲罰的數量,最多增加30下,根據實際情況決定
②懲罰全部結束後需要跟孩子聊一聊,讓孩子理解你,讓孩子明白並不是因為不愛他(她),而是因為犯了錯誤才會受到懲罰和挨打的
G. 如何打孩子
六種情況絕不能打孩子!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 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2.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泄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4.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5.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游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歲的階段,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育兒小貼士:在孩子3歲前的這一年齡階段,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面對孩子幫倒忙,父母往往是最頭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體罰他們。怎麼辦? 您不妨採用以下辦法來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 ——冷處理。 當孩子無理吵鬧時,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 ——自然後果法。 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碰一碰煮熱的食物,讓他直接體會到其中的危害。 ——用生氣的表情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對。 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寫到臉上去,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學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憤怒表情,很多孩子會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講明道理。 給孩子講明一些簡單的道理,說清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的直接傷害。比如,你亂碰開水瓶,會被燙著的,到時候會像打針一樣痛的。 6.6歲以後要盡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li自zhu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ta,產生強烈的抵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四種情況下可以打孩子 在中國,父母打孩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采訪現在的父母時發現:盡管有少數人不打孩子,但多數還是打的。如果你認為「不打不成才」,「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等觀點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經常不能通過積極的鼓勵,也不能通過講道理讓孩子遵守規則,那麼你可能認為在以下情況下,父母或許可以通過「打」的方式,給孩子以威嚇,使其改邪歸正。 1、如果孩子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物,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但由於孩子年齡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嚴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裡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2、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比如:從家裡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小男孩喜歡打人欺負比他弱的孩子,並以此為樂。 3、過於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重,心中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從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不懂得要關心他人,長此以往,進學校後很難與同學相處,走上社會後,無法適應社會。對於流露出這種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4、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則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時,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打孩子。簡單地說,屢教不改時,可以打他。 特別提醒:孩子不能亂打筆者雖然主張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逮住哪裡打哪裡,不管是頭部還是臉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 在實施體罰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懲罰,不能倒算帳。要堅持隨錯隨罰的原則,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這樣,他以後再做這些錯事時,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2、講明道理,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懲罰時,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打他。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才不會再犯。由於孩子年齡小,即使這次真心說「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應該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他正確的做法。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盡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4、不能經常打孩子。俗語道:「常罵不驚,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經常挨打,由於「久經沙場,千錘百煉」,就會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入」。記住,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H. 如何科學地打孩子
我覺得沒有科學打孩子的說法,小孩子思想特別單純。打他你只會讓他害怕,並沒有讓他意識到他做錯事情錯在哪裡,作為父母有的時候孩子犯了錯,我們急於糾正。直接就開打,孩子只是覺得委屈,他並不知道他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們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用我們的思維來強加到孩子身上。
要培養他的獨立性就要讓他自己承擔後果,告訴他他自己是否能承擔這些後果。下次發生這些事情的時候他會注意。父母應該學會和孩子溝通,打服的孩子不是好孩子。這樣只是讓孩子害怕你,並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學會和孩子做朋友,孩子的心事會跟我們說,我們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
I. 怎麼「打」孩子,才算是有效教育
孩子犯錯,進行適當的懲戒,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的環境下,老師不敢管,家長不捨得管,「無法無天」的孩子們進入社會以後,只有讓公安、法院、監獄來教育了,不過那時的教育成本太大了。如何「打」孩子,才能有效呢?
體罰過幾天後,事情涼了,一定要和孩子心平氣和地談談,這時候孩子也能接受,家長也更冷靜,交流會更加有效果。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懲戒是不可少的,但是如何進行科學的懲戒卻是我們永恆的話題。
J. 如何打孩子要過程
打孩子這個事情上我認為是有必要的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很好完全可以不打。有教育家曾經說過 「我們在討論打孩子的問題上不要去討論該不該打 而應該去討論什麼時候該打」 很簡單 如果不得不打 那必須要打 而且父母必須站在一條線上 否則一定適得其反 很多家庭都是父親打 母親不讓打 這樣孩子就皮實了 再想教育好就難了。
打孩子還要什麼過程呢?先跟他擺出道理 讓孩子自己都覺得自己該打 如果孩子認錯的態度好可以給兩次機會 如果超過兩次可就不行了 用尺子打屁股兩下就好 提倡不要打臉
12歲的話可就不好辦了 光是打幾乎解決不了問題 感化這個辦法最有效 也最難做 有父母的真誠和愛來感化她 讓她從內心了解自己的不對 這樣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家長千萬要有耐心 一個人改正錯誤不是一朝一夕的 家長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