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性質和特點
1. 如何理解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性質和特點 社會科學方法論是相對於自然科學方法論而言的. 所謂社會科學方法論, 是指從事社會科學 研究的方法論, 這種方法論是建立在社會科學研究的各種方法之上的, 它除了論述這些方法 之外, 還要進一步闡明這些方法的客觀基礎、 本質根源、 基本特徵及其運用的原則供禒垛溉艹防訛獅番餞.如矛盾 分析法, 不僅要介紹矛盾分析法的內涵和形式, 而且要論證其賴以立論的客觀根據及其運用 的基本原則. 社會科學方法對於人文社會科學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但這些方法只是研究 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體的研究. 同時,方法是多樣的,也是相互為用的.世界上沒有一 種萬能的能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 社會科學方法論的特點 社會科學方法與自然科學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其一,對社會 現象的研究不僅要研究波普爾所說的世界一,還要研究世界二、世界三. 其二,對社會的 研究不僅要說明, 而且要詮釋; 而詮釋就是理解, 而理解和評價就是活動和改造. 在這里, 主觀和客觀、 說明和理解、 真理和價值是交融的, 很難分開. 正像王陽明先生所說: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 《傳習錄上》 ) 但是,在現 代條件下,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 自然科學方法論和社會科學方法論呈現出相互交叉、 相互 借鑒和彼此融合的趨勢. 2. 如何理解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革命變革 (筆記有) 第一, 批判地繼承了近代德國古典哲學的積極成果, 創立了實踐的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哲學; 第二,批判地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積極成果,揭示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第三, 批判地繼承了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積極成果; 第四, 批判地繼承了法國復辟時期歷史理 論的積極成果.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開辟了人類認識社會和研究社會的新時代. 3. 如何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堅
B.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課程主要內容有哪些
導論
一、社會科學與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人類對社會認識的歷史進程
(二)社會科學的特點和作用
(三)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性質和特點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馬克思主義在社會歷史研究中的革命變革
(二)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內容和功能定位
(三)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基本原則
三、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地位
(二)正確對待當代西方社會科學方法論
(三)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是開放的科學體系
第一章 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實踐需要研究理論
(一)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二)實踐的需要是理論研究的出發點
(三)社會科學研究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
二、對實踐經驗進行理論總結
(一)科學理論是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二)原則不是研究的出發點而是研究的結果
(三)調查研究是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基礎一環
三、在實踐中檢驗理論和發展理論
(一)在實踐中檢驗理論
(二)在實踐中發展理論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第二章 社會系統研究方法
一、社會是個復雜的大系統
(一)生產力系統
(二)生產關系系統
(三)上層建築系統
(四)人口系統
(五)自然環境系統
二、社會有機體與社會形態
(一)社會有機體
(二)經濟社會形態
(三)技術社會形態
一、研究社會系統的重要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二)結構性原則
(三)層次性原則
(四)開放性原則
第三章 社會矛盾研究方法
一、社會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分析方法
(一)社會矛盾的普遍性
(二)社會的基本矛盾
(三)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充滿矛盾
二、社會矛盾的特殊性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
(一)注重研究不同領域矛盾的特殊性
(二)注重研究不同過程和階段矛盾的特殊性
(三)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
(四)注重研究矛盾性質和矛盾斗爭形式的特殊性
三、利益分析和階級階層分析方法
(一)利益矛盾與利益分析方法
(二)階級矛盾與階級分析方法
(三)階層矛盾與階層分析方法
第四章 社會過程研究方法
一、人類社會是一個過程
(一)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三)社會歷史過程的前進性和曲折性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與主體選擇性
(一)社會歷史過程的客觀規律性
(二)社會歷史過程的主體選擇性
(三)社會歷史過程是合目的與合規律的統一
三、研究社會歷史過程的若乾重要方法
(一)歷史主義的方法
(二)科學預見的方法
(三)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方法
第五章 社會主體研究方法
一、人是社會歷史發展的主體
(一)「現實的人」是社會歷史研究的出發點
(二)人的物質生產活動是社會歷史發展的基礎
(三)人的生存狀態是社會發展狀況的尺度
二、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一)社會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發展條件
(二)社會共同體具有不同的性質
(三)「自由人的聯合體」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社會共同體
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一)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決定力量
(二)傑出人物在歷史發展中有重大作用
(三)評價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
……
第六章 社會認知與評價方法
第七章 社會科學研究的世界視野
後記
C. 如何科學理解解放思想
(1)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內在要求和前提
(2)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歸宿
(3)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體現了主觀與客觀相符合,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與時俱進強化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創新內涵,反映了時代的發展變化對黨的全部理論和工作要富於創造性的新要求。
D. 解放思想的科學含義及實質
解放思想的科學含義是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而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
解放思想實質就是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哲學基礎。鄧小平理論不是一個抽象空洞的哲學命題,而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現代化建設為對象,是由實踐到認識乃至理論的科學思想體系。
不僅具有豐富的哲學理論性和文化思想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廣泛的指導性和實踐性,從實踐到認識和從認識到實踐的全過程,自始至終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4)如何理解解放思想社會科學方法論擴展閱讀:
解放思想的指導:馬克思主義
理論來源: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產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而創立的嶄新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經接受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從1841年下半年起轉向 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他們吸取G.W.F.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而擯棄其唯心主義,吸取費爾巴哈哲學中唯物主義而擯棄其形而上學和社會歷史問題上的唯心觀點,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E. 什麼是解放思想什麼是實事求是二者的關系是什麼
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是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
實事求是是指從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部聯系及其發展的規律性,認識事物的本質。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辦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為全面改革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是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
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內在要求,二者相促進相互依存。從本質上講,解放思想就是實事 。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個辨證統一體,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內在要求,二者相促進相互依存。從本質上講,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作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這一辨證關系要求我們的認識必須同實際相結合,主觀和客觀相統一,才能站在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立場上准確的把握客觀實際,聯系實際工作指定正確的指導思想,經濟戰略和改革目標,克服實踐的盲目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不斷認識新情況,探索新途徑,解決新問題,開創新的二者相結合的局面。
F. 解放思想是什麼意思 怎麼解放
解放思想是指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思想觀念沖破舊習慣勢力的禁錮和束縛,把主觀世界的思維意識與變化了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克服那些不符合實際的「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創造性的改造客觀世界。
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哲學基礎。鄧小平理論不是一個抽象空洞的哲學命題,而是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現代化建設為對象,是由實踐到認識乃至理論的科學思想體系。不僅具有豐富的哲學理論性和文化思想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廣泛的指導性和實踐性,從實踐到認識和從認識到實踐的全過程,自始至終貫穿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個辨證統一體,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內在要求,二者相促進相互依存。從本質上講,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只有首先解放思想,才能作到實事求是,只有實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這一辨證關系要求我們的認識必須同實際相結合,主觀和客觀相統一,才能站在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立場上准確的把握客觀實際,聯系實際工作指定正確的指導思想,經濟戰略和改革目標,克服實踐的盲目性,增強工作的主動性,不斷認識新情況,探索新途徑,解決新問題,開創新的二者相結合的局面。
辨證唯物主義認為:存在決定意識,意識對存在具有能動作用,通過把握客觀存在事物的規律性和內在聯系,指導我們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我們倡導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方面要改造我們自己的主觀世界,提高自身的覺悟和素質,是我們思想觀念沖破舊習慣勢力的禁錮和束縛,把主觀世界的思維意識與變化了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克服那些不符合實際的「習慣思維」和「主觀偏見」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創造性的改造客觀世界。另一方面,解放思想要著力於研究和解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深層次問題,不能脫離這個實際去空談,如果解放思想沒有具體的形式和內容就會是一句空話,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實事求是的態度,解放思想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和價值,這樣就會犯歷史性的錯誤,殆誤絕好的發展機遇。
解放思想是實事求是的前提,是認識自我認識他人進而認識一切的需要。某些政治家或理論家死不要臉的往一些人身上塗脂抹粉,拿引用或創造性使用來發明真理的意圖不外乎要拍政治領袖的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