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架子鼓如何連接功放
用鼓麥(無線的需要先連接收器)然後連調音台,調音台連功放。
② 有誰知道手卷電子鼓的功能!
1、全球首創攜帶型多功能專業MIDI電子鼓;
2、輕便,時尚,簡潔,易於攜帶;
3、內置多組高品質鼓音源,最真實最震憾的鼓聲!
4、標準的鼓面設置、踏板擴展介面 ,帶給您真實架子鼓的享受;
5、自帶專業示範曲,方便您欣賞,學習;
6、自帶伴奏,可自由調節速度,是您的最佳學習,練習夥伴;
7、自帶錄音功能,方便您隨時隨地記錄您的音樂靈感;
8、連接電腦可以輕松錄制,編輯,製作屬於您的音樂;
9、連接電腦獲取無限的專業音色、效果、教學游戲等豐富資源;
10、配套軟體提供演奏、學習、錄音等強大功能;
11、可電池/USB/DC 5V三種方式供電;
12、支持WIN XP/VISTA/7 and Mac OS X系統,免驅,支持熱插拔;
這些就是手卷電子鼓的功能和特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科匯興手卷電子鼓讓夢想在近一點。
③ 阿薩娜絲架子鼓+音箱連接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7
④ 架子鼓的踩鑔怎麼安裝
架子鼓的踩鑔安裝方法如下:
1、先把旋鈕螺桿配件拆下來。
(4)手卷架子鼓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架子鼓的保養方法:
1、架子鼓的很多零件都是金屬的,需注意防水防潮。在組裝鼓之前要擦拭一遍,每次敲完鼓也要擦拭一遍,用干凈的干布擦拭。在敲鼓前要洗手,以免手上的油或者汗水侵蝕擦片,使擦片失去光澤。
2、收納和搬運鑔片的時候要將鑔片放入專用的鑔片包或鑔片盒內,搬動擦片需帶手套。
3、鼓皮長時間被敲打,較容易磨損嚴重,需經常更換鼓皮,保持良好的彈性以及手感。
⑤ pg電子鼓的線怎麼連接
具體連接方式如下:
1、將音頻線的一端連接到架子鼓的6.5mm介面,另一端連接到調音台任意一個In介面。
2、使用另外一根6.5mm音頻線,一端接到調音台的Out口,另一端接到音響的Drum介面或者任意Input介面。
3、完成連接後,適當調整架子鼓、音響、調音台的音量旋鈕,達到最適合的音量。
⑥ 架子鼓怎麼組裝
底鼓定位,擺正之後裝腳踏。底鼓右邊擺桶鼓,左邊擺軍鼓,踩鑔擺在軍鼓左邊,這四個以底鼓為正。人面對軍鼓,右腳踩底鼓踩,左腳踩踩鑔,這三個以人為圓心,以適應臂長跟腳,程一定弧度。叮叮鑔放在底鼓跟桶鼓連接的外圍。然後對比一些網上的套裝架子鼓以及人體的舒適度,進行一些美觀上的調解。美觀上有幾點原則,鑔架最高點應該差不多高。另外就是緊湊,一整套鼓要緊湊,舒適。就可以了
⑦ 架子鼓怎麼插電
有話筒 就每個鼓配一個麥,話筒少的話:比如2個麥---底鼓和小軍鼓各一個;比如3個麥--底鼓一個,小軍鼓和踩鑔之間一個,通通鼓中間一個;比如4個麥--底鼓一個,小軍鼓和踩鑔之間一個,通通鼓中間一個,落地鼓和吊鑔中間一個。再多的話 每個鼓和吊鑔沒上面各放一個。統一連接調音台---音箱輸出。
祝你演出成功。。。
⑧ 電子鼓如何連接電腦
用MIDI線連接
准備百MIDI線。把電腦和琴連接起來,就需要一根MIDI線。一般最常用的,就是這種接音效卡游戲桿口的MIDI線。
用MIDI線將鼓和電腦連接起來。琴的OUT接線的IN,而琴的IN接線的OUT!注意一定不要接反了。
在電腦上進行設置。接好後,在軟體里設置好輸入埠,一般游內戲桿介面的MIDI線顯示為「MPU-401」。最後選擇它為容MIDI輸入設備。
電子鼓關於錄音的問題:
1.可用MIDI修改
錄音完發現有小部分打錯了怎麼辦?滑鼠動一動就修改好了,而且儲存的檔桉僅僅數KB之大。你可以把每次練習的成果都錄下來,聽聽看自己哪裡打得不夠好,以作為下次練習時該注意的小細節。
2.錄制演奏專輯
現在因音樂幾乎都用電腦製作,MIDI利用軟體音源轉成WAVE的功能一樣適用在電子鼓上。你可以自己SOLO一段風馳電掣的雙大鼓,再加上變化多端的Paradiddle手法,或配合歌曲打出自己風格的爵士鼓伴奏,再利用電腦轉成WAVE燒成CD,再給同學朋友聽。
3.可數位錄音
一組MIDIINPUT到電腦里,就等於錄好音了。
⑨ 架子鼓怎麼連接音箱
架子鼓與音響的連接主要通過6.5mm音頻線以及調音台完成。
1、將音頻線的一端連接到架子鼓的6.5mm介面,另一端連接到調音台任意一個In介面。
2、使用另外一根6.5mm音頻線,一端接到調音台的Out口,另一端接到音響的Drum介面或者任意Input介面。
3、完成連接後,適當調整架子鼓、音響、調音台的音量旋鈕,達到最適合的音量。
(9)手卷架子鼓連接方法擴展閱讀:
架子鼓的保養:
確保固定:在裝鼓之前把鼓的零件都擦拭一下。如汗水,清水,啤酒或其它的液體都可以縮短鼓的壽命。手上出的油會對鑔片表面起到侵蝕作用,會使鑔片失去光澤。
踩鑔架子以及踩槌的踏板這些需要經常運動的地方要隔一段時間上一次潤滑油,讓它們保持很好的運動。如果有些彈簧出現了刺耳的「吱呀」的聲音,那麼就要把它們換掉。
「下鼓皮」一般都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但是「上鼓皮」就不一定了。如果可能,建議能經常更換「上鼓皮」以保持其彈性和良好的手感。經常使用破舊不堪的鼓皮不但沒有音色而言,同時還會把手感毀掉。
⑩ 架子鼓雙手的技巧中的基本五類手法
架子鼓雙手的技巧中的基本五類手法 ,雙手的技巧和基本五類手法可歸入以下五類:
1. 單擊類(Stroke)
2. 輪鼓類(Roll)
3. 重復類(Diddle)
4. 裝飾音類(Flam)
5. 彈跳裝飾類(Drag)
在基本功中的重中之中又當屬The 40 Essential Rudiment.這是國際打擊協會總結出來的40條最基礎的基本功,一般用在軍鼓上練習手功。練得熟練之後大家可將它們重音移位,手腳互換等等,作展開練習,反正大家都知道,打擊樂這種東西深究下去是沒個盡頭的,一番排列組合就足以把你弄得暈乎乎的。下面就給大家一一道來。
一、 架子鼓單擊類
1.、單擊輪鼓(The Single Stroke Roll)
上面這條是單擊輪鼓的基本譜例。以下這條是這種手法的應用譜例
插入一下,在這個網站里,它把速度分成銅,銀,金,白金和鑽石五級,具體級別從低到高分別是:44~56、58~70、72~84、86~98和100~112(對照一下大家都在哪個等級上。其實這種分法好像不太合理啊,不知道像Mike這樣的非人類都算是什麼級別)
架子鼓練習建議
單擊架子鼓的輪鼓是一種反彈(REBOUND,也有叫回槌的)的基本功。要想正確地打出它,你必須學會放鬆,(這太重要了,我當初就是沒有放鬆給練傷的,貽害無窮,吾即前車之鑒啊。)寧可在開始時速度慢點,也要保證放鬆第一。當然速度慢並不意味著對打擊點准確度的要求就可以降低。每當你打鼓時,要放鬆地讓鼓棒在鼓面上自由反彈。如果還不明白,你可以想像一下放一個網球在鼓面上讓它上上下下的跳(看過食神的可以想想那個撒尿牛丸)。要想讓這球一直這么彈下去,你得輕輕的拍它。
如果你現在手頭上又鼓棒,你可以輕輕握住鼓棒,讓棒頭“掉”到鼓面上――如果你不用力去阻止它(譬如,突然抓牢鼓棒或把鼓棒壓到鼓面上),那它也會反彈。要准確的完成這條基本功,你花的力氣只要剛好能輕輕拿住鼓棒並能讓它“掉”到鼓面上就足夠了。任何超出這個限度的力道都是浪費,超出的做功只會妨礙鼓棒反彈動作的`自然性。一定要足夠放鬆,你的手、手腕、還有前臂的額外緊張都會打擊速度的提高產生影響。所以那些全身綳得像石頭那樣誓要上200、300的人,一年半載下來不知道會怎麼樣:)
要想提高你的反彈技巧,可以試試下面的這個練習,老外稱它作 "8 on a Hand.",就是左右手各打八下,我們給它起個雅號叫”單手醉八仙”如何。通過這條練習你可以兩只手的反彈技巧都得到練習。當你慢速演奏時,手腕要放鬆,要甩開來,鼓棒也要滿滿地甩高,細細品味這時手腕肌肉的協調性。但是隨著打擊速度的提高,鼓棒地高度必須要逐漸隨之降低。在手指和手掌中間一定要留有一定空隙,不能拿著鼓棒手掌捏得緊緊的,這樣能更好地幫助你控制鼓棒的反彈。一定要注意隨時保持放鬆!!!
R R R R R R R R L L L L L L L L
基礎進階:速度的提高
在打籃球時,要先把一個球拍得極快,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老外怎麼都喜歡拿球舉例,Mike來上海時也提到了籃球。)
1, 要讓球貼近地面。
2, 拍球動作的幅度要小(use a SMALL hand motion. )
只有這樣你才能動用更少的肌肉群來達到一定的速度。每拍一下球都像頭那麼高,還要有速度,不累死才怪。
用在架子鼓鼓棒上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可以用手指來達到更高的速度。因為連接手指和手腕的肌肉比連接手腕和肘部的肌肉要小多了。好像講的有點玄了:)j肌肉群越小,越需要時間來練習它(筆者註:估計是因為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欠靈活的緣故)因此要想再快,再快些,你必須學會用手指控制鼓棒。
下面是一個你隨時都可以做的練習,即使你在看片時也能做到兩不誤!
把手放到你前面,五指張開。然後用後三根手指拍打手掌――速度要快。可以開始的時候較慢,然後漸漸加速。當拍打速度達到你當時的極限時,仍然要堅持下去,知道你前臂和手指的肌肉發熱發脹為止。一隻手做完後,換一隻手再做。如果你用的是傳統握棒法,你左手就練前三根手指(筆者註:這里大概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甚至是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