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通過物理方法解決環境污染

如何通過物理方法解決環境污染

發布時間:2022-09-03 19:29:23

㈠ 怎樣解決環境污染

解決方法
解決辦法
生物凈化:
生物凈化是指生物體通過吸收、分解和轉化作用,使生態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和毒性降低或消失的過程。在生物凈化中,綠色植物和微生物起著重要的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
綠色植物的凈化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綠色植物能夠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例如,1hm2(公頃)柳杉林每個月可以吸收60kg的二氧化硫。第二,綠色植物可以阻滯和吸附大氣中的粉塵和放射性 污染物。例如,1hm2山毛櫸林一年中阻滯和吸附的粉塵達68t;又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廠礦周圍,種植一定寬度的林木,可以減輕放射性污染物對周圍環境的污染。第三,許多綠色植物如懸鈴木、橙、圓柏等,能夠分泌抗生素,殺滅空氣中的病原菌。因此,森林和公園空氣中病原菌的數量比鬧市區明顯減少。總之,綠色植物具有多方面凈化大氣的作用,特別是森林,凈化作用更加明顯,是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屏障。 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的國家,發展林業有著比較優越的條件,我國古代許多地方都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但是,長期以來,由於人們對森林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如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等,使我國的森林越來越少。近幾十年來,我國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目前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仍然很低,按人均計算,我國是世界上森林最少的國家之一。因此,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應該從我做起,愛護周圍的一草一木,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努力提高我國的森林覆蓋率。 自1978年起,我國先後確立了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為主要目標的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這十大林業工程是:三北(東北西部、華北北部、西北地區)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太行山綠化工程;全國防沙治沙工程;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遼河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和黃河中游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共規劃造林1.2億公頃。十大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工程的實施,使我國相當大一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開始逐步得到改善。

微生物的凈化作用:
污染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土壤和水體中有大量的細菌和真菌,這些微生物能夠將許多有機污染物逐漸分解成無機物,從而起到生物凈化作用。 自然界中不同的有機污染物,被微生物分解的情況不同: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容易分解,如人畜糞尿等;有些有機污染物比較難分解,如纖維素、農葯等;有些有機污染物則不能被微生物分解,如塑料、尼龍。 農葯的化學性質一般比較穩定,能夠在土壤中殘留較長的時間。農葯能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呢?對此,科學家們進行了實驗。他們選取幾種有代表性的土壤,將土壤混合均勻,並等量地分裝在一些相同的容器中。容器分成兩組:一組進行高壓滅菌;另一組作為對照不滅菌。接著,分別向兩組容器內的土壤上噴施等量的「敵草隆」①,然後把兩組容器放入溫箱中培養。六周以後,檢測兩組容器中「敵草隆」消失的情況,發現經滅菌處理過的土壤中「敵草隆」只被分解了10%,而對照組土壤中的「敵草隆」則被分解了近50%。科學家們通過多種實驗得出結論,土壤中農葯的消失,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利用微生物凈化污水 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處理時,一方面利用過濾、沉澱等方法,除去工業污水②和生活污水中個體比較大的固體污染物;另一方面利用污水中的多種需氧微生物,把污水中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含氮的和含磷的無機鹽等,使污水得到凈化(如圖)。污水經過凈化處理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就可以用於農田灌溉和工廠的冷卻用水。

㈡ 在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中如何從物理技術經濟三方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一,提高效率,也就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二,加強煙塵回收;三,再利用,比如爐灰,可加工成其它產品。

㈢ 環境污染的治理方法有哪些

1.活性炭吸附法
不含竹炭,竹炭除甲醛效果不佳
活性炭是國際公認的吸毒能手,活性炭口罩,防毒面具都使用活性炭。
活性炭除甲醛是一種比較廉價和實用的方法,特點是物理吸附,吸附徹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活性炭的物理作用除臭,去毒;無任何化學添加劑,對人身無影響。每屋放兩至三碟,72小時可基本除盡室內異味。中低度污染可選此法,也可選此法與其它化學法綜合使用,綜合治理效果更佳.
2.通風法去除甲醛:通過室內空氣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從而減少此類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冬天,人們常常緊閉門窗,室內外空氣不能流通,不僅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含量會增加,氡氣也會不斷積累,甚至達到很高的濃度。。(推薦:****)
3.土招:300克紅茶泡熱茶兩臉盆水,放入居室中,並開窗透氣,48小時內室內甲醛含量將下降90%以上,刺激性氣味基本消除。(推薦度***)
4.植物除味法
中低度污染可選擇植物去污:一般室內環境污染在輕度和中度污染、污染值在國家標准3倍以下的環境,採用植物凈化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根據房間的不同功能、面積的大小選擇和擺放植物。一般情況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1.5米高的植物放兩盆比較合適.(推薦室內污染治理方法:通風+快活林活性炭+除甲醛植物
,適用於中低度污染)
根據房間的不同功能、面積的大小選擇和擺放植物。一般情況下,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1.5米高的植物放兩盆比較合適。(推薦度:吊蘭、虎皮蘭****)
5.化學法去除甲醛
(1).噴劑等葯物治理易造成二次污染,且可能損壞傢具,而活性炭屬物理吸附,很安全,對人體無害,對傢具有防霉,防腐的作用。
(2).提倡一次性去除(專家質疑,不可信),而家裡的毒氣的釋放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今天去除了,過幾天又有味道了,而且價格不低。
(3).產品太雜,分不清楚,不少治理甲醛的產品雖然打著「高科技」、「環保」等旗號,用的卻是一些低劣的化學合成物質。這些產品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甲醛,但也有可能重新製造其它污染物質,導致二次污染。所以,消費者在選購治理甲醛產品時一定要提高警惕。如化學類空氣治理產品,是通過人工合成方式得到的,其中很多是芳香族的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幾乎都含有已被證明或者疑為致癌物質的苯環化合物。此外,很多化學產品有氧化性、腐蝕性,容易對器皿造成損害,也會對操作人員和居住人員造成損傷。封閉掩蓋性產品當塗膜老化並出現天氣炎熱、潮濕等情況時,膜就容易出現破損,甲醛等有害物質又會釋放出來,成為家庭暗藏的「定時炸彈「。。(推薦度:****)
6.純中草葯噴劑分解法:推薦指數:10
這個是目前比較好,也比較有效,前景非常明朗的一個去除方法,它結合了植物去除法的和化學去除法的優點而摒棄了它們的不足,首先較化學去除甲醛法它安全無二次污染,比之植物去除法,由於它是草本提取液,所以效果比較好。像市面上明前比較好的如「迪亞林」草本空氣清新劑就是它們之間的佼佼者,獲得過聯合國室內環境檢測組織評價為「當今為數不多的純天然去除裝修污染產品」,可見,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環境概念的加強,這樣的純草本方法去除裝修污染將越來越深入民心。。

㈣ 環境污染的修復

環境污染的修復是指利用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對土壤及水體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進行治理,將有毒污染物轉化為無毒物質,或減弱其毒性,從而減少污染物對生態系統和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目前,環境污染的修復主要集中在對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的治理、海上石油污染的治理等方面。

(一)土壤污染的修復技術

土壤中污染物的類型較多,概括起來主要有:化學肥料、重金屬及鹽鹼、放射元素(如銫、鍶等)、農葯以及其他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大腸桿菌、結核桿菌、炭疽桿菌等有害微生物。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僅能退化土壤肥力,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惡化水質,同時也能通過土-植物系統,經食物鏈進入人體,直接危及人體健康。特別是土壤中的重金屬污染物具有隱蔽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等特點,因此,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是目前國內外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課題。主要修復技術為:

1.土壤污染的化學修復

利用改良劑、抑制劑等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水溶性、擴散性,或利用表面活性劑和有機溶劑改進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親水性,從而達到降低污染物的毒性或去除污染物的目的。例如通過向污染土壤中施加石灰,調節土壤的pH值,促使重金屬生成氫氧化物沉澱。或添加沸石、膨潤土等吸附能力較大的粘土礦物,以凈化土壤中的重金屬。由於重金屬的氫氧化物和被膠體吸附的重金屬不穩定,在一定的情況下,被吸附的重金屬還會釋放出來,因此,重金屬的化學修復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壤中重金屬的污染問題。表面活性劑和有機溶劑的清洗效果與本身的物化性質、土壤的吸附作用等因素有關。相對來講,利用粘土礦物和生物表面活性劑對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更好。

2.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復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復包括有機污染的微生物修復和金屬污染的植物修復兩種,其中植物修復是一種有效的、低成本的處理金屬污染的新方法。

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復是在一定條件下,利用自然或人工培養的特殊微生物降解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目前,土壤污染的微生物修復包括原位生物和易位生物兩種類型。原位生物修復是在污染土壤的原地或不攪動土壤,通過添加營養物,接種特殊微生物菌種和供氧等方式進行的。易位生物修復是把污染土壤挖出,將土層堆起或放進反應器中,通過添加營養物、供氣、供水等措施,提高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但是,這種技術的成本高。

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是利用自然生長的植物或遺傳工程培育的植物來吸收、揮發、穩定土壤中的金屬污染物。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方法主要有三種:植物吸收、植物揮發和植物穩定。植物吸收是指通過植物的根系,將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吸收到植物體內,然後收割植物,易地處理,並可採用萃取等方法回收有經濟價值的金屬。這種方法對重金屬的去除最徹底。植物揮發是通過植物的吸收、積累、揮發作用來去除土壤中一些具有揮發性的金屬污染物,如土壤中的Hg、Se都可通過植物將其轉化為揮發態的Hg和Se,進而降低其毒性。植物穩定是通過植物根部表面的吸收和沉澱來固定金屬,或通過根際空間pH值的變化改變有害元素的化學形態,降低其污染的功能。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將植物修復與化學修復結合起來,以提高去除土壤中金屬元素的效果。

(二)地下水污染的修復

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對地下水水質常構成嚴重的威脅。地下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采礦污染等人為污染和降雨、徑流等自然污染。地下水中的污染物類型主要有金屬、有機物、硝酸鹽、氯化物等。地下水污染的特點是:具有隱蔽性,在地表很難觀察,而且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在短期內很難修復。

由於地下水的流動緩慢,光靠自然凈化來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所需的時間較長。目前,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復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原地生物修復,主要是採用向地下水注入加壓空氣和營養物來加強地下水的自凈化能力,或向地下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劑,增加有機物的溶解度。或是利用水中的微生物來消除污染物。二是將地下水抽出,在地表進行生化處理,然後再回注到地下,進而達到對地下水污染進行修復的目的。

㈤ 十個解決空氣污染的方法

1、工業合理布局,以方便於污染物的擴散和工廠之間互相利用廢氣,減少廢氣排放量。
2、實行區域集中供熱,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群,以高效率的鍋爐代替分散的低矮煙囪排放方式。這是城市大氣污染防治的有力措施。
3、改變燃料構成。如城市工業和民用煤氣、液化石油氣的發展,低硫燃料和新能源(太陽能、風能、地熱等)的採用。要推行採煤,以除去煤中大部分硫(主要是硫鐵礦硫)。
4、減少汽車廢氣排放。主要是改時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油的燃燒質量,加強交通管理。
5、工業裝置排放的有毒氣體,要從工藝改革和回收利用方面予以控制。
6、煙囪除塵。煙氣中二氧化硫控制技術分干法(以固體粉未或顆粒為吸收劑)和濕法(以液體為吸收劑)兩大類。

㈥ 怎樣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

污染治理
治理河流污染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國內外在使用的或已經過試驗驗證的污染河流治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
物理法
截污分流。截污是治理城市河流污染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建設雨、污水管網,將原本直接排入城市河流的污水收集至城市污水處理廠或者人工濕地,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從而削減了排入河流的污染物總量。截污分流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問題,但實施難度較大,涉及到水利、市政、道路等多個部門,因此一般需要通過行政手段輔助。
引水沖污。引水沖污實際上是通過清潔江河水置換河道的污染河水,將原污染河道中的污染物稀釋或帶入下游,從而降低河道的污染負荷,提高河水的自凈能力。但引水沖污只能稀釋或轉移污染物,不能從根本上降低污染物總量,在當地水源不足時,需要外購清凈水,成本較高。
底泥疏浚。底泥是河流污染的內源因素之一,底泥中的有機物在細菌作用下發生分解,會降低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同時產生硫化氫、磷化氫等惡臭氣體,使河水變黑變臭。底泥疏浚是通過底泥的疏挖減少底泥中污染物向水體的釋放,能永久去除底泥中的污染物,有效減少內源污染,對改善河流水質有較好的作用,但該法工程量大,而且淤泥清除力度過大,會將大量的底棲生物、水生植物同時帶出水體,破壞原有的生物鏈系統。而且疏浚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淤泥,如處理不善,會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曝氣復氧。曝氣復氧技術主要用於應對河道的突發污染,即在適當的位置針對河水進行人工復氧,提高水體的溶解氧水平,恢復水體中好氧生物的活力,使水體自凈能力增強,從而改善河流的水質狀況。曝氣復氧法操作簡單,有利於污泥絮凝和水質混合,但該過程無法遷出、轉移、輸出污染物的分解產物,可能導致河水中有機污染物濃度的反彈。
化學法
化學除藻。化學除藻是通過投加化學葯品破壞水體中的膠原體,從而達到除藻的目的,根據添加劑的不同可分為除藻劑除藻、混凝沉澱劑除藻、化學氧化劑除藻。化學除藻的工藝簡單,除藻速度快,可操作性強,但添加劑的使用量對除藻效果影響較大,如控制不當,會導致嚴重的二次污染。
重金屬的化學固定。河流底泥中的重金屬在一定條件下會以離子態或某種結合態進入水體,但通過加入鹼性物質,調高河水的pH值,重金屬會形成硅酸鹽、碳酸鹽、氫氧化物等難溶性沉澱物,固定在底泥中。該法見效快,操作簡單,可有效抑制重金屬以溶解態進入水體,但施用量不應太多,否則會對水生生態系統產生不良的。

㈦ 如何用物理來防止或解決水污染

利用廢水中污染物的物理特性(如比重、質量、尺寸、表面張力等),將廢水中主要呈懸浮狀態的物質分離出來,在處理過程中不改變其化學性質。屬於物理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沉澱(重力分離)法:利用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水的比重不同這一原理,借重力沉降或上浮作用,使密度大於水的懸浮物沉降,密度小於水的懸浮物上浮,然後分離除去。常用的沉澱裝置有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等。廢水在沉澱裝置的停留時間通常為:沉砂池2h一35min,沉澱地、隔油池一般為:0.5一2h。
(2)過濾法:利用過濾介質截留廢水中殘留的懸浮物質。如,膠體、絮凝物、藻類等,使水獲得澄清。過濾介質有篩網、沙層、濾布等。過濾設備有格柵、砂濾池、壓濾機等。處理效果與過濾介質孔隙度有關。
(3)離心分離法:利用懸浮物與水的密度不同,藉助離心設備的旋轉,在離心力作用下,使懸浮物與水分離。離心力與懸浮物的質量成正比,與轉速的平方成正比。而轉速在一定范圍內是可以調節的,所以能獲得很好的分離效果,遠遠超過重力分離法。離心設備有水力旋流器、旋流沉澱池、離心機等。一般離心法多用於去除軋鋼廢水中的氧化鐵屑、回收洗毛廢水中的羊毛脂以及污泥的脫水等。
(4)氣浮(浮選)法:將空氣打入廢水中,使廢水中乳狀油粒(粒徑在0.5-2.5um)粘附到空氣泡上;隨氣泡上升至水面,形成浮渣而去除。按製取微細氣泡的方法不同,氣浮法可分為電解氣浮法、分散空氣氣浮法和溶解空氣氣浮法。電解氣浮法由於在電極上產生的細微氣泡上升時沒有引起紊動,故特別適用於脆弱絮狀體的情況,但由於電耗及操作運行管理、電極結垢等原因,較難適用於大型生產。分散空氣氣浮法有兩種型式:微氣泡曝氣法和剪切氣泡法。由於產生的氣泡較大,上升速度快,對水體的擾動比較劇烈,同時採用高速旋轉混合器來產生氣泡,則需較高的紊動作用或剪切力。這兩方面作用都會對所形成的脆弱絮狀體產生撞擊和破壞作用,故處理效果較差,所形成的浮渣含固率亦相當低。因此,此法主要用於礦物浮選,也可用於含油脂、羊毛等污水的初級處理及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污水的泡沫氣浮分離等工藝。溶解空氣氣浮法主要有真空氣浮法和加壓溶氣氣浮法。真空氣浮法得到的空氣量是受到能夠達到的真空度限制的,一般運行真空度在40kPa,故可溢出的微氣泡數量是很有限的。而且需要設備密閉,如有漏氣,則難以運行,故價格較貴,且運行與維修都較困難。因此,該法已逐步被加壓溶氣氣浮法所取代。加壓溶氣氣浮法,是在一定的壓力下,將空氣溶入水中,並使其達到指定壓力狀態下的飽和值,然後將過飽和液突然降至常壓,這時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即以非常細小的氣泡釋放出來。這些數量眾多的細微氣泡與欲處理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顆粒產生粘附作用,使這些夾帶了無數細微氣泡的顆粒的比重小於水而產生上浮作用。這種方法是目前應用得最廣泛的一種溶解空氣氣浮法,適用於廢水處理、污泥的濃縮以及給水的處理。
(5)高梯度磁分離法:利用高的磁場梯度來分離水中某些污染物質的方法,稱為高梯度磁分離法。高梯度磁分離器以纖維狀不銹鋼毛為磁化基質,直流電通過電磁線圈,使過濾筒體內的上下磁極產生強背景磁場,剛毛受到磁化,並在磁場中使磁力紊亂,造成磁通疏密不均,形成很高的磁場梯度。水中磁性粒子受到的水流阻力遠比磁力要小,因此,顆粒在比一般沉澱法和過濾法高數倍乃至上百倍的流速下仍能被吸附在剛毛表面,從水中分離出來。當鋼毛濾料層被磁性粒子堵塞後,切斷直流電源,使磁場的磁力消失,被捕集的雜質很容易從鋼毛中沖洗出來。高梯度磁分離技術工藝簡單、設備緊湊、佔地少、易於實現自動化,因此該技術在水處理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很有發展前途,但其基建及運行費用高、能耗大。

㈧ 空氣污染的解決辦法有哪些

1、重點解決企業排污染的環境空氣污染源問題:
(1)依法實施污染源控制 管理的規劃制度、三同時制度、總量控制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2)實施污染源管理的污染物零排放,是治本的措施;
(3)大力開展技術革新,改革工藝,節能減排;
(4)搬遷不合理布局排污企業,解決不利於污染物稀釋擴散的氣象地域因素影響的海景空氣污染問題;
2、積極解決交通污染環境空氣問題:
(1)機動車無污染尾氣排放,大力解決機動車減排污染物的問題;
(2)強化尾氣 排放的治理技術研究;
(3)推行無污染機動車;交通道路灑水降塵;
(4)全民綠色出行,提倡步行出行,做公交車出行,減少機動車的使用頻數(單雙號限行),
3、建築行業要防止粉塵、PM2.5的顆粒物 污染;
4、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1)綠色裝修(重點是選擇綠色裝修材料),少精裝修,不過度裝修,進行空氣質量檢測、治理;
(2)飲食業油煙,要設置凈化設備,定期檢測;家庭烹飪要有抽油煙機排煙
(3)室內、公共場所禁煙;
(4)室內採暖,使用的鍋爐,要達標排放煙塵。

㈨ 有哪些物理性污染,各有什麼特點,如何進行防治

物理性污染是指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環境污染,如:放射性輻射、電磁輻射、雜訊、光污染等。
物理性污染特點:
懸浮物質污染
懸浮物質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塑料等。它們是由生活污水、垃圾和采礦、採石、建築、食品加工、造紙等產生的廢物泄入水中或農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懸浮物質影響水體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溶入,對水生生物不利。
熱污染
來自各種工業過程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中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加等現象,從而危及魚類和水生生物的生長。
雜訊污染
雜訊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寧靜,損傷人們的聽力,損害人們的健康,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強雜訊還能造成建築物的損害,甚至導致生物死亡。雜訊已成為僅次於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
交通雜訊
主要指各種機動車輛、飛機、火車、輪船等在行駛過程中的振動和喇叭聲產生的雜訊。它的特點是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對交通幹道兩側以及港口、機場附近的居民影響最大。
工業雜訊
指工廠的機器在運轉時產生的雜訊和建築工地施工時的雜訊。它的特點是具有穩定的雜訊源。在工廠和工地工作的人是直接的受害者,在其附近的居民也深受其害。
社會生活雜訊
主要產生在商業區。另外,娛樂、體育場所,遊行、集會、宣傳等社會活動也會產生雜訊。其他如家用電器的運轉聲,寵物的叫聲,上樓下樓的腳步聲,喧嘩聲,打鬧聲等等,都屬於社會生活雜訊。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主要指人工輻射源造成的污染,如核武器試驗時產生的放射性物質,生產和使用放射性物質的企業排出的核廢料。另外,由於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放射性礦藏的開采,核試驗和核電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醫學、工業、研究等領域的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造成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對大氣的污染:放射性物質進入大氣後,對人產生的輻射傷害通常有三種方式:①浸沒照射:人體浸沒在有放射性污染的空氣中,全身的皮膚會受到外照射。②吸入照射:吸入有放射性的氣體,會使全身或甲狀腺、肺等器官受到內照射。③沉降照射:指沉積在地面的放射性物質對人產生的照射。如放射性物質放出的γ射線的外照射或通過食物鏈而轉移到人體內產生的內照射。沉降照射的劑量一般比浸沒照射和吸入照射的劑量小,但有害作用持續時間長。
對水體的污染:核試驗的沉降物會造成全球地表水的放射性物質含量提高。核企業排放的放射性廢水,以及沖刷放射性污染物的用水,容易造成附近水域的放射性污染。地下水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主要途徑有:放射性廢水直接注入地下含水層、放射性廢水排往地面滲透池、放射性廢物埋入地下等。地下水中的放射性物質也可以遷移和擴散到地表水中,造成地表水的污染。放射性物質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飲水水質,並且污染水生生物和土壤,又通過食物鏈對人產生內照射。
對土壤的污染:放射性物質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污染土壤。如放射性廢水排放到地面上,放射性固體廢物埋藏到地下,核企業發生的放射性排放事故等,都會造成局部地區土壤的嚴重污染。
光污染
可見光污染:可見光污染比較常見的是眩光,例如,汽車夜間行駛時照明用的車頭燈,工廠車間里不合理的照明布置,會使人的視覺瞬間下降。核爆炸時產生的強閃光,可使幾公里范圍內的人的眼睛受到傷害。電焊時產生的強光,如果沒有適當的防護措施,也會傷害人的眼睛。長期在強光條件下工作的人(如冶煉、熔燒、吹玻璃等),也會由於強光而使眼睛受到傷害。
污染的防治:
雜訊污染防護
雜訊控制: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通過立法頒布了雜訊控制標准,對飛機和機場的雜訊、城市交通雜訊、建築施工雜訊、工廠機器雜訊和社會生活雜訊都制定了嚴格的雜訊控制標准。例如,工廠、工地的雜訊應不超過85分貝~90分貝。居民居住區,白天不能超過50分貝,夜間不能超過40分貝。
雜訊是一種聲波,雜訊污染是由雜訊源產生,再通過傳播介質對人產生影響的。雜訊控制包括降低雜訊源的雜訊,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和個人防護幾個方面:
(1)聲源控制運轉的機器設備和各種交通運輸工具是主要的雜訊源,控制它們的雜訊有兩條途徑:
一是改進結構,提高各個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質量,採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降低聲源的雜訊發射功率。
二是利用聲波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採用吸聲、隔聲、減振、隔振等技術,以及安裝消聲器等,控制雜訊的輻射。因此大力發展科學技術,開發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推廣使用低雜訊設備,是控制雜訊污染的長遠戰略。
(2)控制雜訊的傳播途徑主要措施有:
①在城市建設中合理布局,按照不同的功能區規劃,使居住區與雜訊源盡量遠離。
②在車流量大並且人口密集的交通幹道兩側,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
③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物體的內能等。
(3)個人防護減少在雜訊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在工廠或工地工作的人可以佩帶護耳器(耳塞、耳罩等),以減小雜訊的影響。
放射性污染防護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放射性污染的防治,主要是控制放射性物質的來源。放射性物質的來源主要是核試驗與核工業(如核電站以及放射性礦物的開采、提煉、儲存、運輸)。
防止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措施有:
①核電站(包括其他核企業)一般應選址在周圍人口密度較低,氣象和水文條件有利於廢水和廢氣擴散稀釋,以及地震強度較低的地區,以保證在正常運行和出現事故時,居民所受的輻射劑量最低。
②工藝流程的選擇和設備選型要考慮廢物產生量和運行安全。
③廢氣和廢水需作凈化處理,並嚴格控制放射性元素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含有α射線的廢物和放射強度大的廢物要進行最終處置和永久貯存。
④在核企業周圍和可能遭受放射性污染的地區建立監測機構。
光污染防護
光污染的防護:光污染的防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加強城市規劃和管理,加強對玻璃幕牆和其他反光系數大的裝飾材料的管理,減少其對城市環境的負面影響。改善工廠的照明條件,減少光污染來源。
②對有紅外線和紫外線污染的場所採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③個人防護。主要是戴防護眼鏡和防護面罩。
電磁波污染防護
一、保持距離。與電視機的距離應為視屏尺寸乘以6,與微波爐的距離應為2.5~3米,離高壓輸電線0.5萬伏/米以外一般視為安全區。
二、減少接觸。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每工作一小時應休息一刻鍾,而且每周工作最多不超過32小時。
三、改善環境。注意空氣流通,溫度、濕度應適中,家用電器最好不要擺放在卧室里。
四、個體防護。孕婦、兒童、體弱多病者、對電磁波輻射過敏者、長期處於電磁波污染超標環境者,應選擇使用適合自己的防護用品。
五、少用手機。要盡量減少使用手機、對講機和無繩電話,必須使用時應長話短說;不要經常把手機掛在身上。
六、少用電熱毯。電熱毯的電磁波污染較嚴重,長時間通電使用對人體有害,天氣寒冷必須使用時,建議通電烘暖被窩後立即切斷電源,以減少電磁波污染。
七、採用屏蔽物減少電磁波污染。對產生電磁污染的設施,可採用屏蔽、反射或吸收電磁波的屏蔽物,如銅、鋁、鋼板、高分子膜等。
選自:http://ke..com/view/268192.htm

閱讀全文

與如何通過物理方法解決環境污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己烯和戊烷的鑒別方法 瀏覽:939
如何用繩子做蝴蝶結的方法 瀏覽:367
vivo手機語音控制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7
足外翻治療方法如何治療 瀏覽:382
做小扇子的簡單方法 瀏覽:226
醫美洗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37
腦膜炎引起癱瘓哪裡可以治療方法 瀏覽:632
橋梁搭建方法視頻 瀏覽:344
哮喘的長期治療方法 瀏覽:30
如何處理活的大龍蝦的方法 瀏覽:264
新手機密碼鎖定方法 瀏覽:582
水晶玉器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9
如何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減肥 瀏覽:105
什麼是大學計算方法 瀏覽:703
敏感肌怎樣才能好有哪些方法 瀏覽:747
面對問題要能夠找到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80
毛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視頻 瀏覽:435
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操作方法 瀏覽:974
如何挑選牛仔褲的裁剪方法 瀏覽:363
甲亢的常用診斷方法 瀏覽: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