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單口才訓練方法
簡單實用的口才訓練方法
我們知道,口才是一項能力,而能力一定是通過訓練才來修煉成的。下面是我整理的簡單口才訓練方法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朗讀朗誦。
自己讀書,大聲地讀出來。每天堅持朗讀一些文章,既練習口齒清晰伶俐,又積累一些知識量信息量,更重要的是對身體大有裨益,清喉擴胸,納天地之氣,成浩然之身!大家多讀一些積極向上的文章。
2、對著鏡子訓練。
建議你在自己的起居室中或是辦公室某一牆面安裝一大鏡子,每天在朗讀過程中,去對著鏡子訓練,訓練自己的眼神,訓練自己的表情,訓練自己的肢體語言,這樣效果更好。
3、自我錄音攝像。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您每隔一周時間,把自己的聲音和演講過程拍攝下來(用手機即可),這樣反復觀摩,反復研究哪兒我卡殼了,哪兒手勢沒到位,哪兒表情不自然,天長日久,你的口才自然進步神速。看一次自己的攝像比上台十次二十次效果都好。
4、嘗試躺下來朗讀。
如果你想練就一流的運氣技巧,一流的共鳴技巧,教你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躺下來大聲讀書!當我們躺下來時,必然就是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是最好的練聲練氣方法。每天睡覺之前,躺在床上大聲地朗讀十分鍾,每天醒來之前,先躺在床上唱一段歌,再起來。堅持一至兩個月,你會覺得自己呼吸流暢了,聲音洪亮了,音質動聽了,更有穿透力了,更有磁性了!
5、速讀訓練。
這種訓練目的,是在於鍛煉人口齒伶俐,語音準確,吐字清晰。
方法:找來一篇演講辭或一篇文辭優美的散文。先拿來字典、詞典把文章中不認識或弄不懂的字、詞查出來,搞清楚,弄明白,然後開始朗讀。一般開始朗讀的時候速度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讀得快,最後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讀的過程中不要有停頓,發音要准確,吐字要清晰,要盡量達到發聲完整。因為如果你不把每個字音都完整地發出來,那麼,如果速度加快以後,就會讓人聽不清楚你在說些什麼,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義。我們的快必須建立在吐字清楚、發音干凈利落的基礎上。我們都聽過體育節目的解說專家宋世雄的解說,他的解說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說的「快」,是快而不亂,每個字,每個音都發得十分清楚、准確,沒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們希望達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種快,吐字清晰,發音準確,而不是為了快而快。
6、即興朗讀。
平時空閑時,你可以隨便拿一張報紙,任意翻到一段,然後盡量一氣呵成的讀下去。而且,在朗讀過程中,能夠注意一下,上半句看稿子,下半句離開稿子看前面(假設前面有聽眾)。長期以往,你發現自己記憶力加強許多,快速理解力和即興構思能力也在加強。
7、背誦法。
背誦,並不僅僅要求你把某篇演講辭、散文背下來就算完成了任務,我們要求的背誦,一是要「背」,二還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記憶能力,二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嘗試去背誦一些文章,一篇一篇地去完成。天長日久,那些文章字句自然就轉化為自己的詞語了,練到一定時間就能張口就來口出華章。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
8、復述法。
復述法簡單地說,就是把別人的話重復地敘述一遍。可以找一位夥伴一起訓練。首先,請對方隨便講一個話題,或是一個故事。自己先注意傾聽。然後再向對方復述一遍。這種練習在於鍛煉語言的連貫性及現場即興構思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如果能面對眾人復述就更好了,它還可以鍛煉你的膽量,克服緊張心理。
9、模仿法。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會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說話。其實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學說話是向爸爸、媽媽及周圍的人學習,向周圍的人模仿。那麼我們練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這方面有專長的人模仿。這樣天長日久,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①模仿專人。在生活中找一位口語表達能力強的人,請他講幾段最精彩的話,錄下來,供你進行模仿。你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又適合你模仿的播音員、演員、相聲表演家等的`聲音錄下來,然後進行模仿。
②專題模仿。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請一個人先講一段小故事、小幽默,然後大家輪流模仿,看誰模仿的最像。為了刺激積極性,也可以採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來評分,表揚模仿最成功的一位。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且有娛樂性。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講的小故事、小幽默,一定要新鮮有趣,大家愛聽愛學。而且在講之前一定要進行一些准備,一定要講得准確、生動、形象,千萬不要把一些錯誤的東西帶去,否則模仿的人跟著錯了,害人害己。
③隨時模仿。我們每天都聽廣播,看電視、電影,那麼你就可以隨時跟著播音員、演員進行模仿,注意他的聲音、語調,他的神態、動作,邊聽邊模仿,邊看邊模仿,天長日久,你的口語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且會增加你的詞彙,增長你的文學知識。
④要求要盡量模仿得像,要從模仿對象的語氣、語速、表情、動作等多方面進行模仿,並在模仿中有創造,力爭在模仿中超過對方。在進行這種練習時,一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進行模仿。要選擇那些對自己身心有好處的語言動作進行模仿,我們有些同學模仿力很強,可是在模仿時都不夠嚴肅認真,專揀一些臟話進行模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低級的趣味,我們反對這種模仿方法。
10、描述法。
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看圖說話,描述法就類似於這種看圖說話,只是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圖說話高一些。簡單地說,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描述法可以說是比以上的幾種訓練法更進一步。這里沒有現成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做你的練習材料,而要求你自己去組織語言進行描述。所以描述法訓練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訓練同學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的條理性。在描述時,要能夠抓住特點進行描述。語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采。一定要用描述性的語言,盡量生動些,活潑些。這可以訓練我們積累優美詞語的應用能力。
交際口才訓練方法1、個人勇氣的訓練
害怕交際、畏畏縮縮的人難以交際好,要改善這種情況,在於個人勇氣的提升。要鍛煉勇氣,首先你得面對自己的畏懼心理,挑戰你曾經害怕的事情,如你害怕交際,你就要主動去結交朋友,與人攀談,當你勇敢踏出第一步,你就成功了一半。
交際口才訓練方法2、常交流
交際口才能力可以在你與他人每一次的溝通中得到提高,所以你要珍惜每一次交流的機會,多多與人說話,在說話盡抒己見,有利信息的交換,有助你增長見識,令你變得更開朗,更願意與人交際。
交際口才訓練方法3、語音訓練
進行規范化的語音訓練,訓練你的聲音、語調、語速、吐字與氣息等等。為了說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你該多翻翻字典,學習詞語正確的讀音,多讀書與做速讀訓練對矯正你的語音很有幫助。
交際口才訓練方法4、善用禮貌語言
人與人的交往應是平等、有禮儀的,除了行為舉止文明有禮,你的說話也要禮貌。多用:請、謝謝、對不起、抱歉、請原諒、沒關系等等禮貌用語,別人就能感受到你的尊重,認為你是一位值得結交的朋友。
交際口才訓練方法5、妥善表達
在交際中,善於表達自我的人更受歡迎。與人交談時,你應表現得落落大方,真誠友善,說真心話,不說假話,避免欺騙與隱瞞,避免取笑他人,避免談論八卦與挖人隱私。
一、what,即「說什麼」?
任何天才演講家,如果言之無物,內容空洞,則味同嚼蠟,他再會煽情也不能長久吸引聽者的興趣。所以,業務人員首先要解決「說什麼」的問題。銷售無小事,無論溝通還是談判,成功開口之前,需要做足五個方面的「功課」,准備充當五個不同的角色:口才訓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1、當產品專家;銷售人員要對自己所銷售的產品做全面、深入、細致的了解,達到專業的程度。要知道,客戶是長期銷售此類產品的,他對這個產品應該有基本的認識,千萬別低估客戶的智力、知識和經驗,那樣很容易自討不趣。但是俗話說:「買家哪有賣家精」,這就對業務人員的專業水準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你的產品知識與客戶相近,那麼,你很難幫助和提升該客戶。如果你的產品知識甚至還不如他,那你最好趁早走人,沒有一個客戶會尊重一個不專業的業務員。
除了從宏觀上了解自己產品的性能、結構、特點、優勢之外,最好還能從細節上多了解一些該產品易發生的問題點,以及各種可能或實用的解決辦法。這樣,你就能從細微處比客戶略勝一籌,客戶自然對你心服口服。
2、當企業權威代表;營銷員必須對自己企業的銷售政策有系統了解。現在流行團隊作戰,但是每個業務人員都應該徹底掌握公司的各項相關政策,以免各說各話,話不對板。「先說斷,後不亂」,如果前面含糊其辭,後面必然剪不斷、理還亂。一個越是熟練的老業務,越是清晰了解這些項目和流程,跟客戶談起來自然有理有據,游刃有餘。
3、當行業新聞發言人;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情況及競爭動態也要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公司的人事和政策調整情況,同行業品牌的廣告和促銷動態,某些行業笑話,本企業其他區域的發展形勢,某些樣板客戶的經營與管理之道等等,你可以經常地、選擇性地對客戶宣講,實際上就是在教育和引導客戶,增加客戶對你的信息依賴度。
4、當經營管理顧問;系統掌握市場營銷理論與實戰知識。營銷人員必須具備較好的市場銷售理論知識,並能為我所用,對客戶的產品結構調整、終端形象展示、廣告與促銷、公關,以及經營和管理中存在漏洞與問題、發展戰略與操作戰術組合等,能夠及時、有效地提出針對性的批評與建議,你才能真正對客戶產生影響力。
5、當客場娛樂嘉賓;一個開口閉口只會談業務、談工作、談產品、談市場的銷售員,自己想一想其實也挺無情趣的吧?客戶可能尊重你,卻不喜歡你,對你敬而遠之。
所以,銷售人員還必須多看書看報,准備一些時政要聞、娛樂新聞、花邊新聞、幽默笑話、小道消息等,有時可以和客戶插科打諢,調節一下氣氛,對於成功開展業務也不無幫助。尤其是與客戶的關系越近越需要以此來聯絡感情,而對陌生客戶的拜訪則不妨來做開場白或結束語,增加你的親和力。
二、Hwo,即「怎麼說」?
這類技巧非常豐富:如正說、反說、順說、扭說、笑說、戲說等,全在於現場發揮,有些可意會難言傳,總的要求是:形象端莊,七情上臉,准確表述,肢體配合。在業務工作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六點:
1、克服害羞和恐懼心理,看著客戶的眼睛說話。
人其實都是害羞的,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人,都有怯場心理,問題是一些新入行的業務人員,這些心理障礙相對突出。解決之道是勇敢直視談話對手的眼睛。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他的眼睛裡可以探究許多信息,如接受度、熱情度、誠意度等,同時,也把你的誠懇、勇氣和熱情傳遞給了他(她)。
眼神遊移不定給人十分卑微和猥瑣的感覺,眼神太過生猛會使人感到威脅和不安,因此商務禮儀中要求主要凝視對方的鼻樑,有時必須進行正面的眼神交流。(對著說)
2、根據內容,掌握音調、音量、語速和節奏,說清楚。
社交中最忌諱的,你明明在說話,卻把聲音壓縮在喉嚨管里,聲音太低,讓人聽著費力,這也是一種極不自信的表現,客戶一聽就沒有信心了。再就是聲音太高,象在吵架,讓人聽起來也不舒服。有的說話太快,根本聽不清、辯不明,要聽者反復詢問,說了也等於沒說。有的聲音過於程式化,照本宣科,似乎不帶任何感情色彩,讓人味同嚼蠟,難以打動人。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根據談話環境的空間大小、參與談話的人數多寡、談話對象的身份及談話內容性質,來決定用多長時間和多大的音量。對於宣傳品牌、企業、榮譽、市場規模等內容,聲音要不怕大,能調動全場(而不是僅僅談話對象)最好。而對價格、返利、促銷等牽涉商業機密的內容,則聲音宜小,小到只有你的對手能聽清楚即可。(大膽說)
3、我們的本色是商務人員,請學會一本正經地說話。
對於那些滿臉堆笑、從頭笑到尾,談正事也象是講笑話的行為,必須制止。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學會控制笑容。有些內容,如牽涉費用分攤、催款、退貨、補貨等,是非常嚴肅的事,你一笑,就減輕了這件事在客戶心目中的分量。在新客戶開發階段,談品牌、談區域規劃和保護、談相關政策,也應該收斂起笑容,客戶才信得過你。當然,業務人員應該具有親和力,但這和鄭重其事並不矛盾。
4、無論如何,我們應該掌握談話的主動權。
去拜訪客戶,我們是有備而來,而對方是倉促上馬,因此按理談話的主動權比較好掌握在我方手中。現實中,很多人談話是缺乏邏輯性的,想到哪說到哪,這樣半天下來,發現話說了不少,但自己准備的內容沒有談到,或被一帶而過。你還想談下去,客戶卻有事要走,或者到了吃飯時間了,結果草草結束,達不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所以,無論如何應牢牢把握談話的主動權,抓緊時間先談正事,主持、牽引對方順著自己的邏輯思路談;他繞得再遠,還得一句話又把他扯回來。總之,最好開宗明義告訴他此行是為了解決哪幾件事,末了還得有個簡單的提示性結語,該留下書面性的東西也不能漏過,這樣才是完整的談話程序。
5、要照顧客戶的情緒,更應該照顧自己的情緒。
也許是「客戶是上帝」、「客戶是總裁」這類教育受的多了,很多業務人員在內心是懼怕客戶的,他們主要是怕得罪了客戶,不進貨了,不回款了,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前途。這個問題,我認為必須分情況,誰也不會莫名其妙地去得罪客戶。但是,在原則問題上,在大是大非的關頭,千萬不要怕得罪客戶。這個主要是指牽涉質量投訴和無理索賠、不合理退貨和無理拖延貨款等方面。很多由於操作不當而引發的質量投訴,客戶不作深入了解就大光其火,進而無理索賠,是可忍孰不可忍?對於胡亂進貨導致的滯銷,或倉儲保管不當而引起的產品過期,卻強行退貨,難道也應該無條件爽快答應?有些區域拖款成風,有的地區賴帳上癮,你不罵、不威脅、不耍點小花招,貨款就不能安全回籠。
6、學會傾聽對方的聲音。
不少做業務的人,都以能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旁徵博引、天南海北地神侃為榮,以能把稻草講成金條、巧舌如簧為樂。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一個真正善於言談的人,固然他的口頭表達能力不俗,但並沒有必要炫耀口才,他反而將更多的時間讓給對方,注意傾聽對方的聲音,從對方的言談中去捕捉機會,該附和的就附和,該贊賞的就贊賞,該糾正的就糾正,該補充的就補充,這樣才是互動的、愉快的交談。只顧自己說,不在乎對方的感受和反應,只會是沒有實際效果的宣講而已。如果客戶認為此君能言善辯,卻達不成實質性的共識,那麼能言善辯又有什麼意義?假如客戶因此而對你留下誇誇其談的印象,那才真叫得不償失。
;2. 播音主持如何把握朗誦的語速和語調的節奏
播音主持如何把握朗誦的語速和語調的節奏
對於播音主持來說,語氣、語速、語調的運用都尤為重要。播音主持如何把握朗誦的語速和語調的節奏呢?下面我為大家解答一下,希望能幫到您!
語速
語速是指說話或朗誦時每個音節的長短及音節之間連接的緊松。說話的速度是由說話人的感情決定的,朗誦的速度則與文章的思想內容相聯系。
一般說來,熱烈,歡快、興奮、緊張的內容速度快一些;平靜、莊重、悲傷、沉重、追憶的內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敘述、說明、議論則用中速。
以(雷雨)中周朴園和魯侍萍的對話為例,朗誦時應根據人物心情的變化調整語速,而不應一律以一種速度讀下來。
比如:
周:梅家的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矩。有一天夜裡,忽然地投水死了。後來,後來——你知道嗎?(慢速。周朴園故作與魯侍萍閑談狀,以便探聽一些情況。)
魯:這個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裡抱著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說她生前是不規矩的。(慢速,侍萍回憶悲痛的往事,又想極力剋制怨憤,以免周朴園認出。)
魯:我前幾天還見著她!(中速)
周:什麼?她就在這兒?此地?(快速。表現周朴園的`吃驚與緊張)
魯:老爺,您想見一見她么?(慢速。魯故意試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表現周朴園的慌亂與心虛。)
周: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
魯:我要提,我要提,我悶了三十年了!(快速,表現魯侍萍極度的悲憤以至幾乎喊叫)
語調
在漢語中,字有字調,句有句調。我們通常稱字調為聲調,是指音節的高低升降。而句調我們則稱為語調,是指語句的高低升降。
句調是貫穿整個句乾的,只是在句未音節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句調根據表示的語氣和感情態度的不同,可分為四種:升調、降調、平調、曲調。
1.升調(↑),前低後高,語勢上升。一般用來表示疑問、反問、驚異等語氣。
2.降調(↓),前高後低,語勢漸降。一般用於陳述句、感嘆句、祈使句,表示肯定、堅決、贊美、祝福等感情。
3.平調。這種調子,語勢平穩舒緩,沒有明顯的升降變化,用於不帶特殊感情的陳述和說明,還可表示庄嚴、悲痛、冷淡等感情。
4.曲調。全句語調彎曲,或先升後降,或先降後升,往往把句中需要突出的詞語拖長著念,這種句調常用來表示諷刺、厭惡、反語、意在言外等語氣。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表達手段外,要使朗誦有聲有色,還得藉助一些特殊的表達手段,例如:笑語、顫音、泣訴、重音輕讀等,這里我們就不詳細介紹了。
;3. 語文朗讀指導中的停延,重音,語調,語速的標記符號分別是怎樣的
沒有什麼約定的標記符號,根據文章內容而定吧。
朗誦基本技巧:停頓、重音、語速、語調
學習詩歌,朗誦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要朗誦好一首詩,就必須掌握朗誦技巧,如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聲音的強弱、速度的快慢,有對比、有起伏、有變化,使整個朗誦猶如一曲優美的樂章。一起來看看這些朗誦基本技巧吧!1停頓朗讀時,有些句子較短,按書面標點停頓就可以。有些句子較長,結構也較復雜,句中雖沒有標點符號,但為了表達清楚意思,中途也可以作些短暫的停頓。但如果停頓不當就會破壞句子的結構,這就叫讀破句。朗讀測試中忌讀破句。正確的停頓有以下幾種類型: 1.標點符號停頓。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停頓符號,也是朗讀作品時語言停頓的重要依據。2.語法停頓。語法停頓是句子中間的自然停頓。學習語法有助於我們在朗讀中正確地停頓斷句,不讀破句,正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內容。3.感情停頓。感情停頓不受書面標點和句子語法關系的制約。它根據感情的需要決定停與不停。它的特點是聲斷而情不斷,也就是聲斷情連。
2重音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達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詞或短語在朗讀時要加以強調的技巧。重音是通過聲音的強調來突出意義的,能給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詞增加分量。重音有以下幾種情況:1.語法重音。語法重音是按語言習慣自然重讀的音節。這些重讀的音節大都是按照平時的語言規律確定的。一般說,語法重音不帶特別強調的色彩。2.強調重音。強調重音不受語法制約,它是根據語句所要表達的重點決定的,在句子中的位置上不固定的。由於表達目的不同,強調重音就會落在不同的詞語上,所揭示的涵意也就不相同,表達的效果也不一樣。3.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可以使朗讀的作品色彩豐富,充滿生氣,有較強的感染力。感情重音大部分出現在表現內心節奏強烈,情緒激動的情況。
3語速在朗讀時,適當掌握朗讀的快慢,可以造成作品的情緒和氣氛,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朗讀的速度決定於作品的內容和體裁,其中內容是主要的。1.根據內容掌握語速。朗讀時的語速須與作品的情境相適應,語速的快慢在一篇作品中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要根據具體的內容有所變化。2.根據體裁掌握語速。一般說,記事要讀得快些,記言要讀得慢些。
4
語調語調指語句里聲音高低升降的變化,其中以結尾的升降變化最為重要,一般是和句子的語氣緊密結合的。在朗讀時,如能注意語調的升降變化,語音就有了動聽的腔調,聽起來便具有音樂美,也就能夠更細致地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語調變化多端,主要有以下幾種:1.高升調。高升調多在疑問句、反詰句、短促的命令句,或者是表示憤怒、緊張、警告、號召的句子里使用。朗讀時,注意前低後高、語氣上揚。2.降抑調。降抑調一般用在感嘆句、祈使句或表示堅決、自信、贊揚、祝願等感情的句子里。表達沉痛、悲憤的感情,一般也用這種語調。朗讀時,注意調子逐漸由高降低,末字低而短。3.平直調。平直調一般多用在敘述、說明或表示遲疑、思索、冷淡、追憶、悼念等的句子里。朗讀時始終平直舒緩,沒有顯著的高低變化。4.曲折調。曲折調用於表示特殊的感情,如諷刺、譏笑、誇張、強調、雙關、特別驚異等句子里。朗讀時由高而低後又高,把句子中某些特殊的音節特別加重加高或拖長,形成一種升降曲折的變化。
4. 如何提高語速並且仍然吐字清晰
1)速讀法
這里的「讀」指的是朗讀,是用嘴去讀,而不是用眼去看,顧名思義,「速讀」也就是快速的朗讀。
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是在於鍛煉人口齒伶俐,語音準確,吐字清晰。
方法:找來一篇演講辭或一篇文辭優美的散文。先拿來字典、詞典把文章中不認識或弄不懂的字、詞查出來,搞清楚,弄明白,然後開始朗讀。一般開始朗讀的時候速度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讀得快,最後達到你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
要求:讀的過程中不要有停頓,發音要准確,吐字要清晰,要盡量達到發聲完整。因為如果你不把每個字音都完整的發出來,那麼,如果速度加快以後,就會讓人聽不清楚你在說些什麼,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義。我們的快必須建立在吐字清楚、發音干凈利落的基礎上。我們都聽過體育節目的解說專家宋世雄的解說,他的解說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說的「快」,是快而不亂,每個字,每個音都發得十分清楚、准確,沒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們希望達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種快,吐字清晰,發音準確,而不是為了快而快。
速讀法的優點是不受時間、地點的約束,無論在何時、何地。只要手頭有一篇文章就可以練習。而且還不受人員的限制,不需要別人的配合,一個人就可以獨立完成。當然你也可以找一位同學聽聽你的速讀練習,讓他幫助挑你速讀中出現的毛病。比如哪個字發音不夠准確,那個地方吐字還不清晰,等等,這樣就更有利於你有目的地進行糾正、學習。你還可以用錄音機把你的速讀錄下來,然後自己聽一聽,從中找出不足,進行改進。如果有老師指導就更好了。
(2)背誦法
同學們都背誦過課文。有詩歌、有散文、有小說。背誦的目的是各有不同的。有的是因為老師要求必須背誦,而不得不背,以完成老師交給的學習任務;也有的是為了記憶下某個名詩、名句,以此來豐富自己的文學素養。而我們提倡的背誦,主要的目的是在於鍛煉我們的口才。
我們要求的背誦,並不僅僅要求你把某篇演講辭、散文背下來就算完成了任務,我們要求的背誦,一是要「背」,二還要求「誦」。這種訓練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記憶能力,二是培養口頭表達能力。
記憶是練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沒有好的記憶力,要想培養出口才是不可能的。只有大腦中充分地積累了知識,你才可能張口即出,滔滔不絕。如果你大腦中是一片空白,那麼你再伶牙俐齒,也無濟無事。記憶與口才一樣,它並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後天的鍛煉對它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背」正是對這種能力的培養。
「誦」是對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這里的「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朗誦」。它要求在准確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聲情並茂的表達。
背誦法,不同於我們前面講的速讀法。速讀法的著眼點在「快」上,而背誦法的著眼點在「准」上。也就是你背的演講辭或文章一定要准確,不能有遺漏或錯誤的地方,而且在吐字、發音上也一定要准確無誤。
其方法是:第一步,先選一篇自己喜歡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第二步,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要花點工夫的,需要我們逐句逐段地進行分析,推敲每一個詞句,從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並激發自己的感情;第三步,對所選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進行一些藝術處理,比如找出重音、劃分停頓等,這些都有利於准確表達內容;第四步,在以上幾步工作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在背誦的過程中,也可分步進行。首先,進行「背」的訓練。也就是先將文章背下來。在這個階段不要求聲情並茂。只要能達到熟練記憶就行。並在背的過程中,自己進一步領會作品的格調、節奏,為准確把握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第二,是在背熟文章的基礎上進行大聲朗誦。將你背熟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大聲地背誦出來,並隨時注意發聲的正確與否,而且要帶有一定的感情。第三,是這個訓練的最後一步,用飽滿的情感,准確的語言、語調進行背誦。
這里的要求是准確無誤地記憶文章,准確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比如,我們要背誦高爾基的《海燕》,我們首先就應明白,這是篇散文詩。它是在預報革命的風暴即將來臨,謳歌的是海燕--無產階級戰士的形象。整篇散文詩都是熱烈激亢的,表達了革命者不可遏止的憎愛分明。那麼我們在朗誦《海燕》時就要抓住這個基調。當然僅僅抓住作品的基調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對作品進行一些技巧上的處理,比如劃分段落、確定重音、停頓等等。平平淡淡,沒有波瀾,沒有起伏,一調到底的朗誦是不會成功的。有些人在背誦《海燕》時把握了它激昂奮進的基調,卻沒有注意朗誦技巧,開口就定在最高的音上,結果到了表達感情的最高點時,就只能是聲嘶竭力。我們說這也是把握欠准確的緣故。如果對作者的思想感情發展的脈絡有了准確的把握,那麼就不會犯類似的錯誤了。
這個訓練最好能有老師的指導,特別是在朗誦技巧上給些指導。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可以找同學幫助,請同學聽自己背誦,然後指出不足,使我們在改進時有所依據,這對練口才很有好處。
(3)練聲法
練聲也就是練聲音,練嗓子。在生活中,我們都喜歡聽那些飽滿圓潤、悅耳動聽的聲音,而不願聽干癟無力、沙啞干澀的聲音。所以鍛煉出一副好嗓子,練就一腔悅耳動聽的聲音,是我們必做的工作。
練聲的方法是:第一步,練氣。俗話說練聲先練氣,氣息是人體發聲的動力,就像汽車上的發動機一樣,它是發聲的基礎。氣息的大小對發聲有著直接的關系。氣不足,聲音無力,用力過猛,又有損聲帶。所以我們練聲,首先要學會用氣。
吸氣:吸氣要深,小腹收縮,整個胸部要撐開,盡量把更多的氣吸進去。我們可以體會一下,你聞到一股香味時的吸氣法。注意吸氣時不要提肩。
呼氣:呼氣時要慢慢地進行。要讓氣慢慢地呼出。因為我們在演講、朗誦、論辯時,有時需要較長的氣息,那麼只有呼氣慢而長,才能達到這個目的。呼氣時可以把兩齒基本合上。留一條小縫讓氣息慢慢地通過。
學習吸氣與呼氣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園去做這種練習,做深呼吸,天長日久定會見效。
第二步,練聲。我們知道人類語言的聲源是在聲帶上,也就是我們的聲音是通過氣流振動聲帶而發出來的。
在練發聲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備工作。先放鬆聲帶,用一些輕緩的氣流振動它,讓聲帶有點准備,發一些輕慢的聲音,千萬不要張口就大喊大叫,那隻能對聲帶起破壞作用。這就像我們在做激烈運動之前,要做些准備動作一樣,否則就容易使肌肉拉傷。
聲帶活動開了,我們還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備活動。我們知道口腔是人的一個重要的共鳴器,聲音的洪亮、圓潤與否與口腔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動可以按以下方法進行:
第一,進行張閉口的練習,活動嚼肌,也就是麵皮。這樣等到練聲時嚼肌運動起來就輕松自如了。
第二,挺軟齶。這個方法可以用學鴨子叫「gāgā」聲來體會。
人體還有一個重要的共鳴器,就是鼻腔。有人在發音時,只會在喉嚨上使勁,根本就沒有上胸腔、鼻腔這兩個共鳴器、所以聲音單薄,音色較差。練慣用鼻腔的共鳴方法是,學習牛叫。但我們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說話時,如果只用鼻腔共鳴,那麼也可能造成鼻音太重的結果。
我們還要注意,練聲時,千萬不要在早晨剛睡醒時就到室外去練習,那樣會使聲帶受到損害。特別是室外與室內溫差較大時,更不要張口就喊,那樣,冷空氣進入口腔後,會刺激聲帶。
第三,練習吐字。吐字似乎離發聲遠了些,其實二者是息息相關的。只有發音準確無誤,清晰、圓潤,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圓」。
我們在小學時,都學習過拼音,都知道每個字都是由一個音節組成的,而一個音節我們又可以把它分成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這三部分從語音結構來分,大體上可以說是,字頭就是我們說的聲母,字腹就是我們說的韻母,字尾就是韻尾。
吐字發聲時一定要咬住字頭。有一句話叫「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在發音時,一定要緊緊咬住字頭,這時嘴唇一定要有力,把發音的力量放在字頭上,利用字頭帶響字腹與字尾。
字腹的發音一定要飽滿、充實,口形要正確。發出的聲音應該是立著的;而不是橫著的,應該是圓的,而不是扁的。但是,如果處理的不好,就容易使發出的聲音扁、塌、不圓潤。
字尾,主要是歸音。歸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發完整。當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過長。
如果我們能按照以上的練習要求去做,那麼你的吐字一定圓潤、響亮,你的聲音也就會變得悅耳動聽了。
這里應多做一些這樣的練習:
①深吸一口氣。數數,看能數多少。
②跑20米左右,然後朗讀一段課文,盡量避免喘氣聲。
③按字正腔圓的要求讀下列成語:
英雄好漢 兵強馬壯 爭先恐後 光明磊落 深謀遠慮
果實累累 五彩繽紛 心明眼亮 海市蜃樓 優柔寡斷
源遠流長 山清水秀
④讀練口令
A.八面標兵奔北坡,炮兵並排北坡炮;
炮兵怕把標兵碰,標兵怕碰炮兵炮。
B.哥挎瓜筐過寬溝,趕快過溝看怪狗;
光看怪狗瓜筐扣,瓜滾筐空怪看狗。
C.洪小波和白小果,
拿著籮筐收蘿卜。
洪小波收了一筐白蘿卜,
白小果收了一筐紅蘿卜。
不知是洪小波收的白蘿卜多,
還是白小果收的紅蘿卜多。
(4)復述法
復述法簡單地說,就是把別人的話重復地敘述一遍。這種方法在課堂上使用的較多。如老師讓同學們看一段幻燈片,然後請同學復述幻燈片的情節或人物的對話。這種訓練方法的目的,在於鍛煉人的記憶力、反應力和語言的連貫性。
其方法是:選一段長短合適、有一定情節的文章。最好是小說或演講辭中敘述性強的一段,然後請朗誦較好的同學進行朗讀,最好能用錄音機把它錄下來,然後聽一遍復述一遍,反復多次地進行。直到能完全把這個作品復述出來。復述的時候,你可把第一次復述的內容錄下來,然後對比原文,看你能復述下多少,重復進行,看多少遍自己才能把全部的內容復述下來。這種練習絕不單單在於背誦,而在於鍛煉語言的連貫性。如果能面對眾人復述就更好了,它還可以鍛煉你的膽量,克服緊張心理。
這要求我們在開始時,只要能把基本情節復述出來就可以,在記住原話的時候,可以用自己的話把意思復述出來;第二次復述時就要求不僅僅是復述情節,而且要求能復述一定的人物語言或描寫語言;第三次復述時,就應基本准確地復述出人物的語言和基本的描寫語言,逐次提高要求。在進行這種練習之前,最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所選文章的情況,制定一個具體的要求。比如選了一段共有10句話的文章,那麼第一次復述時就要把基本情節復述出來,並能把幾個關鍵的句子復述出來;第二次就應該能復述出5~7個句子;第三次就應能復述8~10個句子。當然,速度進展得越快,也就說明你的語言連貫性和記憶力越強。
開始練習時,最好選擇句子較短、內容活潑的材料進行,這樣便於你把握、記憶、復述。隨著訓練的深入,你可以逐漸選一些句子較長,情節少的材料,進行練習。這樣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效果會更好。
這種練習一定要有耐心與毅力。有的同學一開始就選用那些長句子、情節少的文章作為訓練材料,結果常常是欲速則不達。這就像我們學走路一樣,沒學會走,就要學跑是一定要摔跤的。而且這個訓練有時顯得很繁瑣、麻煩,甚至是枯燥乏味,這就需要我們要有耐心與毅力,要知難而進,勇於吃苦,不怕麻煩。沒有耐心與毅力,那麼你將註定是一事無成的。
(5)模仿法
我們每個人從小就會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說話。其實模仿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小時候學說話是向爸爸、媽媽及周圍的人學習,向周圍的人模仿。那麼我們練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這方面有專長的人模仿。這樣天長日久,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其方法是:
①模仿專人。在生活中找一位口語表達能力強的人,請他講幾段最精彩的話,錄下來,供你進行模仿。你也可以把你喜歡的、又適合你模仿的播音員、演員的聲音錄下來,然後進行模仿。
②專題模仿。幾個好朋友在一起,請一個人先講一段小故事、小幽默,然後大家輪流模仿,看誰模仿的最像。為了刺激積極性,也可以採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來評分,表揚模仿最成功的一位。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且有娛樂性。課上、課間、課後都可進行。只要有三四個人就能進行。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講的小故事、小幽默,一定要新鮮有趣,大家愛聽愛學。而且在講以前一定要進行一些准備,一定要講准確、生動、形象,千萬不要把一些錯誤的東西帶去,否則模仿的人了跟著錯了,害人害己。
③隨時模仿。我們每天都聽廣播,看電視、電影,那麼你就可以隨時跟著播音員、演播員、演員進行模仿,注意他的聲音、語調,他的神態、動作,邊聽邊模仿,邊看邊模仿,天長日久,你的口語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且會增加你的詞彙,增長你的文學知識。
這里要求要盡量模仿得像,要從模仿對象的語氣、語速、表情、動作等多方面進行模仿,並在模仿中有創造,力爭在模仿中超過對方。
在進行這種練習時,一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進行模仿。要選擇那些對自己身心有好處的語言動作進行模仿,我們有些同學模仿力很強,可是在模仿時都不夠嚴肅認真,專揀一些臟話進行模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低級的趣味,我們反對這種模仿方法。
模仿法是一種簡單易學、娛樂性強、見效快的方法,尤其適合我們這個年齡的同學們練習,希望大家能勤學苦練,早日見效。
(6)描述法
小的時候我們都學過看圖說話,描述法就類似於這種看圖說話,只是我們要看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圖,還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圖說話高一些。簡單地說,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語言表達出來。
描述法可以說是比以上的幾種訓練法更進了一步。這里沒有現成的演講辭、散文、詩歌等做你的練習材料,而要求你自己去組織語言進行描述。所以描述法訓練的主要目的就在於訓練同學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的條理性。
無論是演講、說話、論辯都需要有較強的組織語言的能力,沒有這種能力也就不可能有一張懸河之口,組織語言的能力是口語表達能力的一項基本功。
其方法是一幅畫或一個景物作為描述的對象。第一步,對要描述的對象進行觀察。比如,我們所要描述的對象是「秋天的小湖邊」,那麼我們就要觀察一下這個湖的周圍都有些什麼,有樹?有假山?有涼亭?還有遊人?並且樹是什麼樣子,山是什麼樣子?涼亭在這湖光山色、樹影的襯托下又是個什麼樣子,這秋天裡的遊人此時又該是一種什麼心情呢?這一切都需要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你的心去體驗。只有有了這種觀察,你的描述才有基礎。第二步,描述。描述時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點,要有順序地進行描述。
其要求是,抓住特點進行描述。語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采。描述的千萬不要成流水賬,平平淡淡,一定要用描述性的語言,盡量生動些,活潑些。要講點順序,不要東一句,西一句,南一句,北一句的,描述出的東西,讓人聽了以後能知道你描述的到底是個什麼景物。描述的時候允許有聯想與想像。比如,你觀察到秋天的湖邊有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孤獨地坐在斑駁陸離的樹蔭下,你就可能有一種聯想,你可能想到了自己的爺爺,也可能想到這個老人的生活晚景,還可能想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個詩句……那麼在描述的時候,你就可以把這一切都加進去,使你的描述更充實、生動。
(7)角色扮演法
角色一詞,我們也是從戲劇、電影中借用來的。是指演員扮演的戲劇或電影中的人物。我們這里的角色,與戲劇、電影中講的角色,有著相同的意義。
角色扮演法,就是要我們學演員那樣去演戲,去扮演作品中出現的不同的人物,當然這個扮演主要是在語言上的扮演。
其方法是:
①選一篇有情節、有人物的小說、戲劇為材料。
②對選定的材料進行分析,特別要分析人物的語言特點。
③根據作品中人物的多少,找同學,分別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比比看,誰最能准確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④也可一個人扮演多種角色,以此培養自己的語言適應力。
這種訓練的目的,在於培養人的語言的適應性、個性,以及適當的表情、動作。
這種訓練法要求「演」的成分很重,它有別於對朗誦的要求。它不僅要求聲音洪亮,充滿感情,停頓得當;還要求能繪聲繪色、惟妙惟肖地把人物的性格表現出來,而且要配有一定的動作和表情。從這個角度看,這個訓練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但只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那麼我們就會成功。
(8)講故事法
同學們或許都聽過故事,但是不是都講過故事呢?講故事看起來很容易,要真講起來就不那麼容易了,常言說:「看花容易,綉花難」呀!聽別人講故事繪聲繪色,很吸引人,有些朋友聽起故事來甚至都可以忘了吃飯、睡覺,可是自己一講起來,彷彿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乾乾巴巴,毫無吸引力。因此,講故事也是一種才能,並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故事講好的。學習講故事是練口才的一種好方法。
5. 怎樣練習說話的語速
堅持不懈的練習,一定要相信自己。 1.努力使自己放鬆 在人前說話緊張的人大都是想要說話時呼吸紊亂,氧氣的吸入量減少,頭腦一時陷於痴呆狀態,從而不能按照把所想的詞語說出來。 在某種意義上說,「呼吸」和「氣息」是一個意思,因而調整呼吸就是「使氣息安靜下來」。 說話時發生不正常情況通常都是這樣的順序:怯場—呼吸紊亂—頭腦反應遲鈍—說支離破碎的話。因此調整呼吸會使這些情況恢復正常。 說話時全身處於鬆弛狀態,靜靜地進行深呼吸,在吐氣時稍微加進一點力氣。這樣一來,心就踏實了。此外,笑對於緩和全身的緊張狀態有很好的作用。微笑能調整呼吸,還能使頭腦的反應靈活、話語集中。 2.練習一些好的話題 在平時應酬中,我們可以隨時注意觀察人們的話題,哪些吸引人而哪些不吸引人?為什麼?原因是什麼?自己開口時,便自覺地練習講一些能引起別人興趣的事情,同時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話題。 3.訓練迴避不好的話題 哪些話題應該避免呢?從你自身來說,首先應該避免你不完全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里糊塗地說一遍,不僅不會給別人帶來什麼益處,反而給人留下虛浮的壞印象。若有人就這些對你發起提問而你又回答不出,則更為難堪。其次是要避免你不感興趣的話題,試想連你對自己所談的都不感興趣,怎麼能期望對方隨你的話題而興奮起來呢?如果強打精神故作昂揚,只能是自受疲累之苦,別人還可能看出你的不真誠。 4.訓練豐富話題內容 有了話題,還得有言談下去的內容。內容來自於生活,來自於你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的言談看出他豐富的內涵及對生活的熾烈感情。這樣的人總是對周圍的許多人和事物充滿熱情,很難想像一個冷漠而毫無情致的人會興致勃勃地與你談街上正流行的一種長裙。 5.訓練自我評價語言方式 詞意是否委曲婉轉?話題是否恰到好處?言談是否中肯、把握要領?口齒是否清晰明白?說話是否嘮叨瑣碎?說話音量是否大小適度?說話速度是否不急不緩?話中是否不帶口頭禪?說話是否簡潔有力?措辭是否恰如其分、不卑不亢?話中是否帶多餘連接詞?說話是否真實具體?是否能充分表達說話目的?言談時是否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說話是否心無旁騖、專心一致?話中是否含有自我吹噓成分?是否一人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是否出口傷人?是否能真誠地與人寒暄客套?說話是否能參酌量情?是否能掌握說話技巧?是否能巧妙掌握說話契機?是否能專心一意地聽人說話? 雖然,我們在和人應酬交談當中,不可能時時都能使對方感到既愉快又有趣,但是訓練有素的談話方法的確能幫你給人留下好印象。在公共場合與人交談是一種社會行為,像其他社會行為一樣,談話也有一定的規矩,每個有教養的人都應該遵從。與人談話,哪些可說,哪些不可說,也都有很多講究。 這些,有專家將其歸納為以下幾項:不談對方深以為憾的缺點和弱點;不談上司、同事以及一些朋友們的壞話;不談人家的秘密;不談不景氣、手頭緊之類的話;不談一些荒誕離奇、黃色淫穢的事情;不詢問婦女的年齡、婚否、家庭財產等事情;不訴個人恩怨和牢騷;不述一些尚未明辨的隱衷是非;避開令人不愉快的疾病詳情;忌誇自己的成就和得意之處。
6. 求語音與語氣的訓練方法
發聲訓練
第一部分 發聲系統訓練
朗讀的時候,聲音到底該如何?這個是沒有定論的。但是,如果一個好的朗讀者,發音不夠清晰、准確,語音語調不很恰當,甚至帶有地方口音,朗讀的效果勢必會有影響,可大可小。更何況用嗓不科學,容易造成聲音嘶啞、喉嚨紅腫,甚至聲帶病變,都是對自己不好。
系統科學地提高發聲能力(氣息和共鳴控制、吐字歸音及正確用聲),是每個朗讀應該了解、最好能夠掌握的。另一方面,關於普通話,我想說的是:雖然有時也會用到方言朗讀,但是普通話作為中國人的標准用語,還是有必要也對普通話進行正音訓練。
本章分7個部分,它們是口部訓練、氣息控制訓練、共鳴控制訓練、聲音彈性、吐字歸音訓練、用聲與嗓音保護,其他注意。
第一、口部訓練
口腔靈活,說話才利索。有沒有感覺早晨起來說話沒有下午或者晚上那麼順當?當然了,嘴巴肌肉休息了一晚上,當然沒那麼靈活。所以做做口腔體操,幫助我們更好地使用嘴巴——
1、口的開合練習
張嘴象打哈欠,閉嘴如啃蘋果。開口的動作要柔和,兩嘴角向斜上方抬起,上下唇稍放鬆,舌頭自然放平。做這個練習,克服口腔開度的問題。
2、咀嚼練習
張口咀嚼與閉口咀嚼結合進行,舌頭自然放平。
3、雙唇練習(這個練習還有助於女孩子美唇啊,呵呵)
雙唇閉攏向前、後、左、右、上、下,以及左右轉圈雙唇達響
4、舌頭練習
舌尖頂下齒,舌面逐漸上翹
舌尖在口內左右頂口腔壁,在門牙上下轉圈
舌尖伸出口外向前伸,向左右、上下伸
舌在口腔內左右立起
舌尖的彈練,彈硬齶、彈口唇
舌尖與上齒齦接觸打響
舌根與軟齶接觸打響
第二、氣息控制訓練
沒有氣息,聲帶不能顫動發聲。但只是聲帶發出聲音是不夠的。想要嗓音富於彈性、耐久,需要的是源源不斷供給聲帶氣流。我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些氣息控制的方法,幫助大家控制氣流,進而控制聲音。
一、胸腹聯合呼吸法
吸氣後兩肋擴大,橫膈膜下降,小腹微收。
胸腹聯合呼吸法是朗讀時應該掌握的方法。這種呼吸活動范圍大、伸縮性強,可以使氣息均勻平衡。理想的狀態是做到「吸氣一大片、呼氣一條線;氣斷情不斷,聲斷意不斷」。
練習方法:
1、慢吸慢呼
總體的要求——站穩,雙目平視前方,頭正,肩放鬆,象在曠野呼吸花香一樣,慢慢吸足氣。要感覺到腰腹之間充氣膨脹,氣入丹田,但是要收小腹。保持幾秒後,輕緩呼出。
可以在呼氣的時候加入以下練習:呼氣時練習xiao lan(拼音小蘭),一聲聲漸漸遠去;或者數數1、2、3、4……,嘴上用力,發音之間不要閉住聲門,不要跑氣換氣,數得越多越好。
2、快吸慢呼
快速短促地吸氣,並保持氣息;呼氣時緩緩呼出,配合聲音,平穩均勻。培訓講課過程經常用到這個方法。呼氣時,可以通過以下發聲練習:
巴 拔 把 爸 低 答 底 大
誇大上聲練習:好 美 滿 想 仰 場……
換氣練習:廣場上,紅旗飄,看你能數多少旗,一面旗,兩面旗,三面旗,四面旗,五面旗……
相聲小品里的「數來寶」經常用這個形式,大家可以觀察演員的呼吸。
二、強控制練習
要求氣要吸得深並保持一定量,呼氣要均勻、通暢、靈活。
強控制練習需要一點聲樂練習知識,在這里不好介紹。大家可以回想:《智取威虎山》里楊子榮喝酒唱歌那一段,最後結尾有個「啊——哈,哈,哈,哈哈哈……」基本的感覺就是這樣。要體會隔肌和腹肌的作用,發聲的時候氣息是應該下沉的。
參考練習詩詞:
岳飛《滿江紅》,毛澤東《憶秦娥·婁山關》,陳然《我的「自白」書》
新聞聯播播音員在播報簡訊的時候,一般都用強控制。
三、弱控制練習
1、吸氣深呼氣勻。緩慢持續地發出ai uai uang iang 四個音。
2、誇大聲調,延長發音,控制氣息。
花紅柳綠 H--ua H—ong L—iu L—v (發音時,聲母和韻母之間氣息拉長,要均勻、不斷氣)
3、通過誇大連續,控制氣息,擴展音域。
參考練習詩詞:
李白《靜夜思》,孟浩然《春曉》等。
氣息控制訓練可以把握「深、通、勻、活」四字方針,注意氣息和內容的結合。
單純的語音、氣息訓練效果並不好,需要大家在實際朗讀過程中不斷體會、運用。
第三、共鳴控制訓練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越在嘈雜的地方,我們說話越大聲,結果聲嘶力竭,自己嗓子累得要命。其實培訓的時候也有,如為了讓別人都聽到,尤其人多的時候,我們不自覺就提高音調嗓門,不久就有「失聲」的感覺。
其實好的用聲者,使用在聲帶上的能量只佔總能量的1/5,而4/5的力量用在控制發音器官的形狀和運動上面。在產生共鳴的過程中,共鳴器官把發自聲帶的原聲在音色上進行潤飾,使聲音圓潤、優美。科學調節共鳴器官可以豐富或改變聲音色彩,同時起到保護聲帶的作用,延長聲帶的壽命。
朗讀的發聲中,多採用中聲區,而中聲區主要形成於口腔上下,這就決定了用聲的共鳴重心在口腔上下,以口腔共鳴為主。在這里我稍微提一下共鳴腔。一般提到的共鳴腔有頭腔、鼻腔、口腔、胸腔,這四個共鳴腔最基本。聲樂學習中還有提到腹腔共鳴,不過有些人不贊同這個提法。
除了口腔共鳴為主之外,胸腔共鳴是基礎,可以加多一點,如果有高音的時候,增加呼吸量,發揮一點鼻腔、頭腔的作用更好。
要想聲音圓潤集中,需要改變口腔共鳴條件。發音時雙唇集中用力,下巴放鬆,打開牙關,喉部放鬆,提顴肌、頰肌、笑肌,在共同運動時,嘴角上提。可以通過張口吸氣或用「半打哈欠」感覺體會喉部、舌根、下巴放鬆,這時的口腔共鳴會加大。在打開口腔的時候,同時注意唇的收攏。
1、口腔共鳴訓練
口腔共鳴發聲最主要的一點,是發聲的時候鼻咽要關閉,不產生鼻泄露。通過下列練習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基本都是以開口母音為主練習:
ba da ga pa ta ka
peng pa pi pu pai
普通話的四個聲調,准確的叫法是第一聲 陰平;第二聲 陽平;第三聲 上聲;第四聲 去聲。我們在進行聲音訓練的時候,多用陰平聲調進行,這樣有利於體會聲音和氣息。
片語練習:
澎湃 冰雹 拍照 平靜 抨擊 批評……
嘩啦啦 噼啪啪 咣啷啷 撲嗵嗵 胡嚕嚕……
快樂 宣紙 挫折 菊花 捐助 吹捧 烏鴉……
繞口令:
山上五株樹,架上五壺醋,林中五隻鹿,櫃中五條褲,伐了山上樹,取下架上醋,捉住林中鹿,拿出櫃中褲。
2、鼻腔共鳴訓練
鼻腔共鳴是通過軟齶來實現的,標準的鼻輔音m,n和ng就是這樣發聲的。有人覺得鼻音重顯得聲音好聽、有厚度,但是過多的鼻音有如感冒,是不好的。
發 a i u 的音,加點鼻腔共鳴體會
加鼻輔音 ma mi mu na ni nu
片語練習:
媽媽 光芒 中央 接納 頭腦 ……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
3、胸腔共鳴訓練
胸腔的空間及共鳴能量大,發出的聲音有深度和寬度,聲音更渾厚、寬廣。
「a」母音直上、直下、滑動練習
片語練習:
百煉成鋼 翻江倒海 追悔莫及 ……
小柳樹,滿地栽,金花謝,銀花開。
4、頭腔共鳴、腹腔共鳴
基本在說話過程中用不到這兩個共鳴。男聲發高音,體會聲音從眉心發出的感覺。基本來說,做好胸腔、口腔、鼻腔共鳴,演講、朗讀綽綽有餘。
第四部分、聲音彈性
聲音具有伸縮性和可變性,這就是聲音的彈性。有了彈性的聲音才能適應思想感情的變化,也才能適應講課內容的需要。
聲音彈性的訓練比較簡單,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
1、擴展音域,加大音量,控制氣息。練習時,注意聲音的高低、強弱、虛實、剛柔、厚薄、明暗等變化。
A、a、i、u、由低音向上滑動,再從高音向下滑動。
B、/a/、/i/繞音,螺旋式上繞、下繞練習;
C、遠距離對話練習,練習時隨時改變距離。
甲:喂——,喂——,小芳——
乙:噯——
甲:快——來——啊——
乙:怎麼了——呀——
甲:一起去看——電——影——吧
乙:好——啊!
2、誇張聲音,加大運動幅度,用丹田氣發聲。
快板是最明顯的例子,想像說快板的演員發聲的狀態,自己找一段快板試試,體會聲音的彈性。
第五、吐字歸音訓練
普通話音節分為聲母、韻母、聲調,也可叫做字頭、字頸、字腹、字尾、字神。
在這里,我不對這些具體音節的發聲要求作闡述,大家可以從這些字眼看出,要想說出的聲音具備「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吐字歸音是要從張嘴、運氣、吐氣、發聲、保持、延續到收尾的一系列控制,所以不要隨便,也不必拘謹,培訓師做到吐字清晰就基本夠了,更上層樓,就要勤於練習。
吐字歸音的練習,基本都是通過繞口令進行的。從系統鍛煉的方法來說,它通過不同聲母、韻母的發聲位置、氣息和韻尾,可分為:雙唇音、唇齒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翹舌音、平舌音;開口呼、齊齒呼、合口呼、撮口呼;還有就是十三轍訓練。
在這里推薦一些繞口令給大家參考練習:
白石白又滑,搬來白石搭白塔。白石塔,白石塔,白石搭石塔,白塔白石搭。搭好白石塔,白塔白又滑。
四和十,十和四,十四和四十,四十和十四。說好四和十得靠舌頭和牙齒誰說四十是「細席」,他的舌頭沒用力;誰說十四是「適時」,他的舌頭沒伸直。認真學,常練習,十四、四十、四十四。
河裡有隻船,船上掛白帆,風吹帆張船向前,無風帆落停下船。
老唐端蛋湯,踏凳登寶塔,只因凳太滑,湯灑湯燙塔。
這是蠶,那是蟬,蠶常在葉里藏,蟬常在林里唱。
在進行十三轍練習時,中國古代的詩辭歌賦都是非常好的材料,很容易找到,不再敷述。有意識地練習肯定對我們的發聲吐字有幫助,我們不一定專門找時間、地點、材料,進行很正規嚴肅地訓練才可以,隨時隨地我們都可以利用:比如上下班的公車上,聽廣播、廣告、報站;家裡看電視、看新聞,跟著播音員一起播報;看文藝晚會,觀察相聲、評書、快板等演員,適時模仿一點……
要想讓受眾接受自己,除了必要的知識外,一些生動的語言、表情、表演等,也是吸引他們的因素。這些訓練也可以通過上述的練習,達到融會貫通。
第六、用聲與嗓音保護
1、朗讀用聲要求
朗讀語言要求要准確、鮮明、生動,富於表現力和感染力。我們不能象平時說話那樣,在朗讀的時候要根據文章內容的不同,用不同的聲音色彩來處理。
為了使受眾都能聽到、聽清,朗讀者往往都會加大音量(除非藉助話筒音響等設備),用聲時一定注意氣息運用,讓聲音更加飽滿、渾厚,穿透力更強,並有效保護嗓子。
2、嗓音與情、聲、氣
在播音課程里,有「情取其高,聲取其中,氣取其深」的說法。其實在培訓過程中,這三者的關系也是如此。
有些人在朗讀前要麼過度緊張,要麼滿不在乎,沒有「情」怎麼有「義」、怎麼感染別人呢?所以有必要提前讓自己做好准備,調整情緒,早一點進入狀態,發揮良好的精神。
有的人,發聲時狀態、姿勢不正確,比如下巴太用力、嗓子喊,或者胸部拘謹,導致發出的聲音擠、捏、窄,沉悶、暗啞。培訓的時候,我們要做到:高音不喊,低音不散。只有把氣、聲、情互相配合、巧妙運用,才能讓我們的聲音吸引學員,又能保護我們的嗓子。
3、嗓子的保護方法
A、堅持鍛煉身體,游泳和長跑是最有效的方法,使用正確的方法堅持練聲,循序漸進;
B、練聲時,聲音由小到大、從近到遠,從弱到強,由高到低,避免一開始就大喊大叫損傷聲帶;
C、保證充足的睡眠是保護聲帶的最好措施;
D、生病尤其感冒的時候,盡量少用嗓,此時聲帶黏膜增厚,容易產生病變;
E、女性在生理周期或者其他原因鼻、咽、聲帶充血的時候,禁止練聲;
F、盡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膩、甜黏、冷熱刺激的食品也是嗓子的殺手,煙酒也要避免;
G、堅持用淡鹽水漱口,可以消除炎症並保護嗓子;
H、中葯:胖大海+冰糖,還有金嗓子喉寶、西瓜霜、草珊瑚含片、清音丸等,都是不錯的葯物。
4、常見錯誤發聲及糾正
1)、悶暗
音色:沉悶、缺少光澤(亮度)。
原因:口腔肌肉鬆散,牙關不開。這樣的發聲沒有共鳴,給聽眾有聲無字的感覺。
糾正:
A、加強21個聲母的重點練習,同時與開、齊、合、撮四呼結合起來練習,全面鍛煉口腔;
B、雙唇音/b、p、m/與開口呼韻母相拼的音節練習,速度放慢,出字有力,韻腹拉開立起,收好字尾 b-ang-bang(棒) p-ang-pang
(龐) m-ang-mang (忙) b-ai-(百)
C、如果遇到發音部位靠後的聲母、韻母,應該有意識地往前送,不影響音色的前提下,發音部位前移。
D、四字詞練習:花紅柳綠 錦綉河山 山明水秀 心知肚明
E、繞口令
2)、喊叫
音色:尖銳、刺耳、粗糙,有時跑音
原因:盲目追求高音造成,呼吸部位淺,舌根、頸部、下齶肌肉緊張,喉嚨被卡緊
解決:
A、調整好呼吸,吸氣部位要深,呼氣控制,提起軟齶,舌根及下齶要鬆弛;
B、不要加強高音,使聲音走向向低寬發展;
C、從自己最自然的中聲區,發a o e i u v 六個主要母音的延長音,聲音要拉開立住;
D、平時多練習一些柔和的詩歌、民歌、短句等
3)鼻音
音色:暗淡、枯澀,象感冒聲,鼻子堵塞
原因:口腔開度不夠,軟齶無力塌下,舌中部抬起使部分氣流進入鼻腔,從而失去了部分口腔共鳴
糾正:
A、關閉鼻腔通路,用半哈欠的感覺將軟齶提起,放鬆舌根、牙關,讓後聲腔的開度加大;
B、用上述感覺發六個單母音的延長音,發音總趨勢是下行的感覺;
C、將16個鼻韻母中的主要母音與比鼻韻尾作拆合練習:ang-a-ng uan-u-a-n ong-n-g ing-I-ng
D、注意少練的音節:有鼻音的人初練聲應該少練/m、n/聲母開頭的音節和/n、ng/結尾的音節。
4)、捏擠
音色:單薄、發扁,聲音象從口腔中擠出
原因:由於舌根下壓或舌根僵硬造成喉嚨捏緊造成。此時軟齶放得太低,口腔不開。也有人為了追求聲音明亮、靠前的效果,喉嚨自然吊高升起,產生擠捏。這樣的聲音加大聲帶負擔,影響聲帶活動范圍,很容易損壞嗓子;
解決:
A、改變不正確的呼吸方法,採用胸腹聯合呼吸法,氣息要有一定深度;
B、發音時採用自然張口,下齶要放鬆,抬起軟齶,放鬆牙關。母音練習。
C、練習,注意字頭發音短暫,主要時間用在「韻腹「的拉開立起階段
ba pa da ta bang dang zhang chang shang bu pu
D、短語 偉大中國 鳥語花香 驚濤駭浪 翻江倒海
E、誇大三聲練習: 好 美 滿 想 養 廠 請 跑
5)喉音
音色:生硬、沉重、彈性差
原因:氣息短淺,上胸部緊張,舌根用力,後聲腔開得過大。這樣嗓子容易疲勞損傷。
糾正:
A、舌頭活動部位要准確,一般舌頭的活動主要在舌尖及舌的中部,注意放鬆喉嚨;
B、兩肩放鬆,調整好呼吸,發音時,頭位不要過於壓低,讓音波在口腔中輕輕上提;
C、張口吸氣或「半打哈欠「的感覺體會喉嚨、舌根、下齶放鬆的感覺;
D、加強唇舌的練習,如/b、p、m、d、t、n、l/和韻母相拼的音節;
E、短詩,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以上聲音問題並非全部,其解決方法也僅供參考。其實從實際工作用聲角度來說,大部分的問題都是氣息太淺和發音位置不正確造成的。胸腹聯合呼吸法不是一天兩天可以練好的,除了堅持訓練之外,在朗讀過程中從有意識使用、練習,到自由運用,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是長遠來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發音位置靠前靠後,都會是發音器官造成不必要的損傷,聲音也變得暗沉。放鬆喉頭、舌根,提高軟齶,讓聲音在中聲區位置發出肯定是最舒服也最自然的狀態,音色也會更好。
也許你說話有地方口音,也許你的音色不夠圓潤;也許你用嗓過度聲音嘶啞,也許你朗讀得沒有新意……不妨科學系統進行聲音呼吸的訓練,讓我們的朗讀真正做到「有聲有色「。
第二部分 發聲的分項訓練
朗誦訓練與提高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當由易到難,由淺入深,萬萬不可急於求成。忽視基本功的訓練,幻想一步到位,是辦不到的。應先從分項訓練開始,即從語音、語調、語氣、等項訓練做起,一項一項地練,才能有所作為。
一、語音訓練
普通話是科學語言體系,它嚴謹、豐富、優美、悅耳、又很強的節奏感與自然和諧的音韻美。
普通話的標准包含語音、語匯、語法三大方面。成人學習普通話則應一般把重點放在語音上,即在掌握北京音的練習上。
1. 發音訓練
人類發音,沒有單獨的發音器官,是使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來做發音器官的。發音器包括呼吸器官、喉頭和聲帶、口腔和鼻腔三個部分。其中,除了聲帶外,其他所有的發音器官都是「兼職」。說話時,橫在呼出氣流通道上的兩條聲帶,迅速地一開一閉,把穩定的氣流切成一串串的噴流,進而轉換成聽得見的峰音,隨著舌、唇、齶等器官的運動,不斷改變聲道的聲學性質,將峰音變成能區別的語音,通過胸腔、喉腔、咽腔、鼻腔、口腔組成的共鳴器放大而發出聲音。這就是發音的全過程。從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發音效果如何,與呼吸、聲帶、共鳴器等有著直接的關系。為此,在發音訓練中,著重要進行下列訓練。
(1)呼吸訓練。
氣息是聲音的動力來源。充足、穩定的氣息是發音的基礎。有的人講話或唱歌聲音洪亮、持久、有力,人們贊嘆說,他(她)「中氣」很足,相反,有的人說話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氣無力,上氣不接下氣,像蚊子嗡嗡叫一樣,使人難以聽清,這種人則「中氣」不足。其間除了身體素質的區別外,還有一個氣息調節技巧問題,即呼吸和講話的配合、協調是否恰當的問題。
正常情況下,說話是在呼氣時而不是在吸氣時間進行的,停頓則是在吸氣時進行的。如果是持續時間較長的講話或朗誦,必然要求有比平時更強的呼吸循環。
二、語氣訓練
語氣是體現朗誦者立場、態度、個性、情感、心境等起伏變化的語音形式,它是思想感情、詞句篇章、語音形式的統一體。有了恰當的語氣,才能講出一連串聲音符號,生動、正確地反映出朗誦者的本意。語氣具有綜合性,既包括聲調,句調,還包括語勢。在下面的聲音技巧裡面,我們會講到,語氣是多種多樣的,朗誦時要根據表情達意的需要來選擇語氣。這里,我們從實際運用的角度來練習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語氣。
1. 從語言的基本單位——語句的句型來說,有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祈使句四大類。因而在朗誦時,相應有陳述語氣,疑問語氣,感嘆語氣,祈使語氣的區分。
我准備明天到北京出差。(這句話顯然是個陳述句,讀這句話,要用平鋪直敘的陳述語氣)
你怎麼還沒有去上班呀?(這句話是個疑問句,讀這句話,要用疑惑不解,由衷發問的語氣)
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句話是感嘆句,讀這句話,要用帶有真實情感,有感而發的感嘆語氣)
放下武器,把手舉起來!(這句話是祈使句,讀這句話,要用聲色俱厲,用命令這種祈使語氣)
2. 從語句表情達意的內容來說,有表情語氣、表意語氣,表態語氣的區分。
1)表意語氣。通過這種語氣,向聽眾百哦打字機的意見,意思。用這種語氣講話,句子中通常有相應的語氣詞,它或者獨立成小句,或用於小句末尾,或用於整個句子的末尾。如:
對此,你的意見如何呢?(反問)
你真的事先一點也不知道嗎?(質問)
你不要一意孤行,執迷不悟啊。(提醒)
排長,敵人上來了,打吧。(催促)
您把那本書借給我看幾天吧。(請求)
站住!否則我就開槍拉。(命令)
你上哪?(詢問)
你昨天怎麼曠課啊?(責備)
2)表情語氣。通過這種語氣,向聽眾表達自己的某種情感。句子中通常也有相應的語氣詞。
哎呀,這下子可好了。(喜悅)
日本鬼子真是壞透了。(憤恨)
他這位才華橫溢的作家死的太早了。(嘆息)
這一仗打的真漂亮啊!(贊嘆)
哦!我終於弄明白了。(醒悟)
呸!你這個無恥的叛徒!(鄙視)
3)表態語氣。通過這種語氣,想聽眾表達自己的某種態度。句子中有時也用語氣詞。
他確實盡了最大的努力。(肯定)
這件事恐怕難以辦到。(不肯定)
我不希望看到那樣的結果。(委婉)
你認為這樣做行嗎?(商量)
這種意見是錯誤的。(否定)
此外,從表達方式來說,又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不同的方式,它們各自的語氣也不一樣,還有,從所表達的內容和其中蘊含的表達者的思想感情來說,更是千差萬別,因而所用語氣的平轉急緩,張弛高低也各不相同,變化萬千。
三、朗讀訓練
朗讀訓練可以使我們逐漸掌握漢語語法規律,培養敏感的語感,還可以使聲帶、發音、語氣、語調、語勢等得到全面鍛煉,相聲情並茂的境界攀登。
朗讀訓練應採用循序漸進、由低到高的「五步法」有條不紊的進行。
第一步是基礎訓練。 選用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要求是:發音準確,聲音洪亮,吐字清楚,不添字,丟字,不讀錯字,按標點符號要求進行恰當的停頓。
第二是過渡訓練。 選用二、三百字的文章朗讀。在第一步訓練的基礎上,過渡到通順流暢,且能讀出陳述、疑問、感嘆、祈使等幾種句子的不同語氣、語調。
第三步是鞏固訓練。 選用五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重點練習朗讀技巧,並結合聽范讀鞏固前兩步的訓練成果。要求在前兩步的基礎上能進一步讀出長句中的停頓和句中的輕重緩急,且依據文章的思想內容,恰當而自然地帶者感情去朗讀。
第四步是綜合練習。 選用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朗讀。將分項訓練中得到的各種技巧綜合運用到朗讀中去。要求語言流暢,語氣連貫,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第五步是發揮訓練。 選用千字以上文章朗讀。著重在感情運用上下功夫,感情表達准確豐富,聲情並茂,使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與朗讀者的感情融為一體。
第三部分 發聲技巧
一、「聲音美」的基本標准
(1)正確清晰。
所謂正確,是指發音正確。一方面,不可讀別字。另一方面,不能用「直譯」方式將方言變成蹩腳的普通話。
所謂清晰,是指吐字要清楚明晰,不含含糊糊,有正確的停頓和適當的節奏,不要前言不對後語,或者結結巴巴,使人聽不明或弄不懂。
(2)明快清脆。
這既是指說話要開門見山,口到心到,心口一致,不故弄玄虛,快言快語,有什麼說什麼,又是指聲音要乾脆利索,爽利痛快,不拖泥帶水。
(3)圓渾清亮。
如果說「正確清晰」是要求聲音表達科學化的話,那麼,「圓渾清亮」則是要求聲音表達藝術化。其內涵主要指:聲音流暢自然,圓渾雄厚,悅耳動聽,有滋有味。
(4)富麗清新
這是指聲音既要富於變化,豐富多彩,又要清爽新鮮,生動活潑。
(5)堅韌清越。
堅韌,是指聲音堅實、耐久、有力、有始有終。清越,是指聲音宛轉悠揚,給人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難以磨滅的印象。
二、達到「聲音美」的主要技巧
1. 規范語音的技巧。
(1)音節讀准。
簡單來說,就是按照普通話的標准和規范來吐字發音。,使發音正確、聲調准確、字正腔圓。也就是說,按普通話的構成要求把漢字音節的聲母,韻母,聲調念准,進而讀准每個常用的音節。常用的漢字不過4000個左右,它們都離不開418個音節和陰平、陽平、上聲、去聲4個聲調。因此,只要下苦功夫,讀准聲母,韻母和聲調,從而讀准全部音節都是不難做到的事情。
當然,讀准每一個音節後,不等於語音就規范了,還要進一步訓練既保持自然由於因的讀法,又在咬字上進行適當的加工,以便聽眾對你講出的每一個字詞都能聽的真切。
(2)音節協調。
適當多用一些雙音節詞,四音節詞講話或練習朗誦,可以增強語言的響度和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比較優美悅耳。
運用擬聲詞、象聲詞也是使音節協調的一種辦法。它既可以使被表述的事物形象生動,又可使聲音和諧,達到聲與形的有機統一,增添語言的表現力。
(3)韻調和諧。
這里所說的「調」,是指聲調。漢字一字一個音節,每字又有四聲即平仄之分,如果聲調搭配的好 ,就可出現高低抑揚,急緩起伏之情勢。
平聲字和仄聲字交錯使用,可以形成聲音的抑揚相應,高低相配,急緩相間,起伏相連,從而使聲音剛柔相濟,協調和諧。
2. 選擇語氣技巧。
語氣,即說話的口氣。它既存在於書面語言之中,更存在於口頭語言之中。在書面語言里,作者語氣要通過讀者的視覺引起思維才能感受,認識,體會。而口語表達中的語氣,將句式、語調、理性、詞采、音色、立場、態度、個性、情感等融為一體,由朗誦者直接訴諸於聽眾的聽覺,聽眾當即就可直觀的感受到,因而,它對口語表達的效果產生直接的、立竿見影的影響。語氣之強弱、長短、清濁、粗細、寬窄、卑亢等變化,均能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
語氣的內涵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多姿多彩的復雜形態。語氣的多樣性是語言本身豐富性的反映,也是語言能力強的一個表現。語氣不同,表情達意也就有不同。其中尤其以聲音和氣息狀態至為重要。朗誦者必須通過聲音和氣息將思想感情表達出來,而不同的聲音和氣息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請看下錶:
氣息 聲音 給聽眾的感覺 表達的思想感情
氣徐 聲柔 溫和的感覺 愛的感情
氣促 聲硬 擠壓的感覺 憎的感情
氣沉 聲緩 遲滯的感覺
參考資料:http://www.linmoo.net/article.asp?id=376
7. 公務員面試語氣怎麼練習
面試中除卻回答內容外,考生的聲音語調也是很重要的,恭喜你能盡早意識到這一點。
語氣、語速和語調的訓練是需要平時邊聽、邊練。
常見的練習方法:
1、自己一個人練習
可以拿個錄音,在錄音里把自己全程回答錄下來,不斷回聽,自己感受。
優點:所需資源協助少
缺點:對自我要求較高,全憑自己感悟;監督缺乏,有些不敢開口的小夥伴容易打退堂鼓。
2、和考生一起練習
常見的是各類群、組或論壇,大家加入的應該也不少。
優點:有互練夥伴,起到互相監督作用
缺點:沒有專業指點,小夥伴間互相指正;如何提升方向不明,易走彎路。
3、報課參與全真模擬
目前各類機構常見面試是「理論+實操」結合的授課方式。
優點:全程有專業師資指導,資訊風向可以第一時間了解;
缺點:適合有一定預算且有一定學習時間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