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遠距離目測距離
自體測距 也就是不用任何工具目測縱向距離之法 以前當過炮兵(直瞄炮)剛好學過 不敢自珍 與大家共享。
一.在牆上畫出兩條直線距離是標準的一米(線條高低不限)
二.用尺子在地上量出一段精準10米的距離劃線
三.腳的最前方頂住線(不能越過)
四.平舉右手手握拳大拇指向上翹起
五.閉上左眼 用右眼從翹起的大拇指最左側望去 調整手臂讓牆上的一米線最左側與拇指最左側平齊
六.身體姿勢不動 閉上右眼同時睜開左眼 此時拇指的左側因視角不同也相對右移(注意:不是叫你去移動手臂)
七.跳眼的要求在於 左眼看和右眼看的拇指移動距離 剛好是牆上一米線的頭和尾 (也就是一米)如果大於或小於一米 請你調整身體姿勢或者調整手臂姿勢(也就是調整拇指與眼睛的距離 距離近則大反之則小)直到剛好一米 。
八.記住你的姿勢 這就是你以後實戰中測距的標准姿勢
2. 怎麼量1米有多長
一般食指與中指展開長度約200mm,5指長為1米;跨一步約1米
3. 怎樣用大拇指目測距離
大拇指測距法——是根據直角三角函數來測量的假設距離我們N米有一目標物,測量我們到目標物的距離:
1、水平端起我們的右手臂,右手握拳並立起大拇指
2、用右眼(左眼閉)將大拇指的左邊與目標物重疊在一條直線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動,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目標物右邊一段距 離;
4、估算這段距離(這個也可以測量),將這個距離×10,得數就是我們距離目標物的約略距離
4. 怎樣目測一個物體的距離
有個炮兵部隊的軍人,能在幾秒鍾內,准確目測出幾千米以內的距離,人稱他為活的「電子測距機」。他有什麼竅門呢?主要是他掌握了目視物體的規律。
物體離你遠近不同,其清晰的程度也就不一樣。如一個人從遠處向你走來,離你2000米時,看上去只是一個黑點;離你1000米時,看上去他的身體上下一樣粗;到200米時,才能大致看清他的面孔……只要注意觀察,印象深刻了,就能根據觀察到的物體清晰程度,目測出它的距離來。當然還要學會參照當時氣候、陽光、物體顏色等條件和觀察位置、角度以及眼睛分辨力等影響因素。
5. 肉眼如何判斷目標距離多麼少米
對於較近的距離,對同一個物體,分別在兩個點上進行觀測,兩條視線與兩個點之間的連線可以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根據這個三角形頂角的大小,就可以知道這個三角形的高,也就是物體距觀察者的距離.
利用行人作參照物直接目測距離,要牢記並使用以下口訣觀察行人目測距離:「五清六不清,七空八不空,千米看勞動」.具體目測判斷的方法是:人在500米時可以通過其衣著和體態動作分清男女,在600米時就分不清男女了,所以叫「五清六不清」;人在700米行走時可以看到其邁步時兩腿形成的空間,但在800米時就看不到兩腿形成的空間了,叫「七空八不空」;人在1000米的時候只能看到坐、站和勞動彎腰等大一點的動作變化,其它就分不清了,所以人們把它總結歸納為「千米看勞動」.在2000米的時候人體只是一個小黑圓點,就什麼也分不清了.
但需要強調的是,為了防止人們視覺上的誤差,還要記住「低誤遠,高誤近」,就是說人體目標在比較低的地形上時容易誤遠,人體目標在比較高的地形上時容易誤近.
利用電線桿作參照物目測距離,村莊兩個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是50米.城鎮兩個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是100米.高壓電線兩個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是200米.微波接力塔兩塔之間的距離一般是50000米(50公里).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距離來目測判斷你要尋找目標的距離.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電力技術的發展和電線桿的製作工藝及質量的提高,電線桿之間的間隔距離逐步加大,這是在目測距離時應該注意的.
利用眺遠法根據三角函數原理目測距離,這種方法主要是根據三角函數的原理利用人體兩眼之間的間距來進行的.大家都知道在三角函數中,知道兩點就可以求出另一點,人體兩眼之間的間距大約在0.1米(10公分)左右,當你知道前方目標的間隔(米)時,就可以利用眺遠法目測實際距離.具體方法是,向前伸直左胳膊豎起大拇指先閉上右眼,睜開左眼,順大拇指右端對准前方(左眼、大拇指、參照物三點成一線)的參照物一端,如電桿等,然後閉上左眼,睜開右眼再看大拇指右端的移動變化,判斷出這兩點的距離是多少米,再乘以10,就是這個目標的距離.當然這種方法必須經過反復的鍛煉才能提高目測距離的准確性.
利用物體形象目測距離,這種方法,主要是指目測者通過長期觀察已知距離的物體,在一年四季的視覺變化來目測判斷距離的.但是這種方法比較復雜,是作為軍人或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門訓練的項目,掌握它的難度很大,一般人員不易掌握.
對於象天體這樣遠的距離需要用儀器才能確定比較准確的距離.
6. 怎樣目測距離
目測距離可以利用路碑來測量距離、看遠方物體的清晰度來目測距離、聽遠方物體發出的聲音來目測距離。
1、利用路碑來測量距離。
現在,無論是高速公路、國道,還是省道、縣道,大部分的路設置了里程路碑,甚至一些鄉道、村道也設置了里程路碑。朋友們只要看這些路碑,數一數有多少個路碑,就能目測路的距離。要注意的是,一般兩個路碑之間有1公里的距離。
2000米之內,能清清楚楚聽到大喇叭的聲音。2500米之內,能清清楚楚聽到槍炮聲。
(6)如何目測1米方法擴展閱讀:
測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後再根據已知目標的寬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計算出距離。
距離=目標寬度(或高度)×1000/密位數 。
例如,已知某目標的寬度是100米,測得其方向角為70密位,到該目標的距離則為:100米×1000/70=1429米 。
測量方向角時用方向分劃,測量垂直角時就用高低分劃。測量時,要持平望遠鏡,用任一方向分劃(或高低分劃)對准目標的一端,讀出到目標另一端間的密位數,即為該目標的方向角(或高低角)。
7. 用大拇指怎麼測距離
"大拇指測距法"是根據直角三角函數來測量距離。測量我們到目標物的距離的方法如下:
1、水平端起我們的右手臂,右手握拳並立起大拇指 ;
2、用右眼(左眼閉)將大拇指的左邊與目標物重疊在一條直線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動,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目標物右邊一段距離;
4、估算這段距離(這個也可以測量),將這個距離×10,得數就是我們距離目標物的約略距離 。
8. 有什麼比較精確的目測距離的方法
向前伸直手臂樹起拇指,閉上左眼,右眼、拇指、目標形成直線,閉上右眼,睜開左眼,此時記住左眼、拇指延長直線目標右側那一點,目測那一點與目標的距離並乘以10,即你到目標的大概距離。
豎起大拇指。手臂放平目光通過指尖是與水平線的夾角約120密位,看目標高度估算出視線經過目標頂部和目標底部的兩條實現的夾角為多少密位,用密位乘以目標高度(憑經驗)即為目標距離
例如,日軍身高約1.5米,視線通過其頭頂和腳底的夾角約100密位,距離為150米
這個幾何學中有介紹。由於通常情況下,某些物體的長度是一個已知量,比如汽車、房屋等,那麼根據在目測中占據多大角度(軍事測量中採用密位),就可以推算出其距離遠近。用伸直手臂之後豎起的大拇指所遮擋的范圍的密位數是固定的,由此參考被測目標,就可以得到這個角度值。經過換算就可以得到距離的大致數據。
密位是一個圓平分為6000份每一份是一密位,還有伸出右手,閉上左眼,對准一個物體,讓他恰好挨著你的大拇指左側,手不要動換一下眼,你會發現物體產生跳動一段距離,根據物體目測寬度,跳動寬度,之比乘以50.為大約距離。還有經驗積累,。密位計算也是實際物體在你手上相對應的一個密位數通過計算得出的大約距離。
理論上講,將胳膊伸直,豎起拇指,根據眼睛到拇指的距離(約為臂長),拇指長和所測物的高進行相似計算。但實際上,使用這項技能時,基本是憑經驗測距,要長時間練習才能熟練掌握。而且,要更正的是,手指測距多用於行軍和炮兵定位粗測,且是每個士兵必修。而狙擊手很少用手指測距,因為手指測距要將手臂伸直,很容易暴露自己,狙擊手多直接用目測。手指測距一般能估測2-4公里(有明顯地物,如房子,樹等時適用),經驗豐富的士兵誤差不超過200米,目測一般用來估測一公里內距離,誤差50米以里。
手指測距和目測都是需要長期練習的,還要了解一般地物的大小,及其在不同距離的視覺大小,能熟練利用距離已知的參照物進行比較等。如果你能刻苦練習,相信你一定會成功。
9. 目測距離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自體測距 也就是不用任何工具目測縱向距離之法 以前當過炮兵(直瞄炮)剛好學過 不敢自珍 與大家共享。
一.在牆上畫出兩條直線距離是標準的一米(線條高低不限)
二.用尺子在地上量出一段精準10米的距離劃線
三.腳的最前方頂住線(不能越過)
四.平舉右手手握拳大拇指向上翹起
五.閉上左眼 用右眼從翹起的大拇指最左側望去 調整手臂讓牆上的一米線最左側與拇指最左側平齊
六.身體姿勢不動 閉上右眼同時睜開左眼 此時拇指的左側因視角不同也相對右移(注意:不是叫你去移動手臂)
七.跳眼的要求在於 左眼看和右眼看的拇指移動距離 剛好是牆上一米線的頭和尾 (也就是一米)如果大於或小於一米 請你調整身體姿勢或者調整手臂姿勢(也就是調整拇指與眼睛的距離 距離近則大反之則小)直到剛好一米 。
八.記住你的姿勢 這就是你以後實戰中測距的標准姿勢
最後我講講使用方法 例如你對家陽台上停著獵物 你想測出距離以便做精度射擊 你就按上法將拇指左側對准陽台長邊最好有記號的地方 測出左右眼切換的橫向長度然後估算大概多長(我想橫向距離大家不會那麼難估算吧)然後乘以10倍等出的結果就是你與陽台的距離 比如量出3米那就是說你距離陽台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