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單分鍾快速換模法
SMED(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s) SMED的全稱是「六十秒即時換模」(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s),是一種快速和有效的切換方法, 快速換模法這一概念指出,所有的轉變(和啟動) 都能夠並且應該少於10分鍾----- 因此才有了單分鍾這一說法。所以又稱單分鍾快速換模法、 10分鍾內換模法、快速作業轉換, 用來不斷設備快速裝換調整這一難點的一種方法- 將可能的換線時間縮到最短(即時換線)。 它可以將一種正在進行的生產工序快速切換到下一生產工序。 快速換模法同時也常指快速切換。 快速換模法能夠並且常常是用於啟動 一個程序並快速使其運行,且處於最小浪費的狀態。
❷ 怎麼樣才能提高注塑機換模工作效率
千豪實現快速換模技術分為以下步驟:
1) 識別設置時間
首先,在得到模具工允許的情況下,跟隨模具工對正常的換模過程進行錄像,並允許其在過程中發生問題。
2) 分離內部設置和外部設置
以文件形式記錄整個過程,與整個小組一起觀看換模過程的錄像帶,並識別設置過程中所有要素以及每個要素所用的時間,按換模作業的時間特性,把設置流程中的要素分類為內部設置(機器停機才能完成的任務)和外部設置(可以在機器運行時完成的任務),利用團隊的創造性思維消除、減少或轉化內部設置為外部設置,同時降低外部時間。
3)內部設置轉化為外部設置
為使內部設置操作也能在機器運行其他批的工件時完成,被轉化為外部設置的內部設置時間如下:得到和回顧下一工單的指令;從模庫中取出所需模具;把上一工單中的模具歸還到模具倉庫;安排所需行車到合適的位置;有空閑模具的情況下的切換位數或保養模具,計劃生產的前一天由一個模具工切換到需要的位數;記錄換模數據;歸還工具,信息和材料;調整夾具或工具。經過幾周的運作和很少的花費就可以降低換模時間的10%-20%。
4)操作方法改進
雖然我們實現了在機器運行其他批的工件時將部分內部設置轉化為外部操作,內部設置的操作方法還是延續舊的方法。通過分析發現有許多明顯的多餘動作,消除動作的浪費實現自動化就可以降低總的轉換時間,並在降低換模時間上取得驚人的成果。
精益生產是以自動化和准時生產為支柱的。我們著手以換模為對象的工具自動化。其中有工具自動化的5項步驟如下:
(1) 工具標准化:標識非標准工具、標准工具,並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
(2) 選擇自動化:作業,模具,配件等,不必經過考慮,尋找及選擇,而能夠規律進行的狀況。
(3) 模具保養自動化:由模具工所進行的模具清洗保養工作,轉由電力的超聲波清洗器等小設備進行。
(4) 決定位置:決定模具,小設備的使用位置。
(5) 位置復原:作業完成後模具及小設備回復原位置。
湖南千豪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地址:奇康路22號
❸ 壓鑄快速換模
壓板、扳手等工具准備一套固定幾台機用,不要換模時到處找
壓板有一種液壓的可以快速裝夾和拆卸
❹ 注塑機如何快速換模
現在有那種自動充磁快速換模的,小點的模具只需要幾分鍾到幾十分鍾就換好了,需要根據你的機器型號專門定做,網上可以搜索到
❺ 推行精益生產的企業是如何實施SMED快速換模的
精益企業實施SMED快速換模:
快速地把生產一種零件轉換成生產另一種零件,對於保持用連續流程法生產是很關鍵的。遺憾的是就大多數成批生產的製造商而言,還沒有把縮短切換生產時間放到優先地位。例如,如果轉換一台沖床的產品要花好幾個小時,那麼必須以批量更大的產品來降低由於長時間轉換所帶來的影響。
仍舊以沖床為例子,比如說,轉換沖床的產品費時2小時。由於轉換時間長,沖床至少要工作14小時才能補償因轉換帶來的經濟損失。因此每天只生產一種零件(2班)。如果沖床沖壓6種不同的零件,轉換產品所需的時間將是6天,每種零件至少有6天的供應量(也許每種零件可供好幾周使用)。相反,如果轉換時間是10分鍾,用同樣的總轉換時間(1小時)每天就能沖壓出所有6種零件,庫存量也只是原來的一小部分,因為轉換生產不同零件所需要的時間還不到1天。
我們一直在使用以下的經驗法則:批量生產的轉換應在10分鍾以內完成,最終裝配應在一個節拍時間內完成。在汽車安全帶製造廠內,注模機的轉換時間為4一8分鍾內,包括改變材料和/或顏色。裝配線的轉換時間在30秒鍾以內。
這樣快的速度怎麼可能呢?拿注模生產來說,換模時所有的模具從冷卻水生產線上的工裝夾具上迅速搬到注模機旁的小車上。專用料斗把投料設計到最少的量。換模前准備好了轉換需要的所有工具。各種注模機對每種零件都有預先儲存的程序,操作工也都經過快速轉換程序的培訓。最終裝配工位也准備好了轉換所需的零件。每個工作台上都可有彩色編碼工作指令。所有的測試機器都有內置程序,可以用選擇開關切換,操作工也都經過快速轉換程序的培訓。
需要明確的是我們提到的轉換時間是指從生產最後一個合格零件到生產第一個新的合格零件所需的時間。實際上一次轉換可能超過10分鍾,但是如果轉換的大部分工作是在生產線以外進行的(即不中斷機器的正常功能),則中斷正常運行的時間則到10分鍾。這是指外部轉換(在機器外部,不中斷正常功能)。
大多數公司在精益轉制的早期即處理轉換時間問題。在最終裝配時,轉換時間長將會佔去公司的生產時間。在批量生產情況下,轉換時間長會導致比需要量大得多的庫存量。即使轉換時間長,最好是在開始制定拉動計劃程序的同時,開始編制縮短轉換時間的程序。當轉換時間縮短時,大量的庫存會消失。
豐田公司改變汽車車身鋼板沖壓模的典型時間不到10分鍾。模具有一輛汽車那麼大,而沖床要比汽車大5倍左右。換模程序是精心設計的。前一個零件的最後一次沖壓結束後,液壓夾具把模具取出,送到旁邊的滾軸上,同時,新的模具被移動到位。自動導軌使新的模子對准位置,沖床緩緩地閉合。液壓夾具的閉合把新的模具固定就位。經過數次的校準和安全檢查以後,沖床就可以沖壓新的車身鋼板。
關於快速轉換,SMED系統總的指導思想包括以下內容:
①轉換前,手頭准備好轉換所需的所有設施(例如所有工具,安全設備,吊車,要調換的模具,程序,機器設定值等);
②保證用於某一台機器的所有模具尺寸都相同,盡可能減少額外的調整;
③使用軟管、夾具等快速脫開所需的裝置;
④手邊准備好有關新零件所有操作說明書;
⑤立即對「首批產品」做質量檢查,最好在機器上或靠近機器處檢查;
⑥在中斷機器的正常功能以前,做好工序外可能做好的全部工作。
❻ 沖壓模具如何實現快速換模
可以使用移動工作台和 安裝模具快速夾緊裝置【千豪蜂巢磁力模板】
使用移動工作台的優勢:
一:把工作台移到壓力機外面,安裝和拆卸模具都比較方便;
二:在不停止沖壓生產的情況下安裝模具,即在一處一個工作台的同事,把另一個裝好模具的工作台移到工作位置。較費時間的模具安裝工作大多數是在壓力機外面完成的,因此,採用移動工作台對縮短沖壓工序准備時間是非常有效的。
安裝模具快速夾緊裝置【蜂巢磁力模板】
只需經過簡單的充退磁動作,就能裝夾和更換模具,且不用改變原來機台的結構,既實用又方便。
沖壓快速換模系統裝夾系統充磁狀態下,通過轉換磁路使磁力摸板發出有限穿透深度的外循環磁力線,將模具安全的固定而不影響模具內部的部件.
沖壓快速換模系統裝夾系統退磁狀態下:在退磁狀態下,磁力線只在磁板內部進行循環,可輕松將模具松開,而不對模具背板產生任何剩磁.
❼ 「快速換模」的SMED六個步驟是什麼
從千 豪 機 電為您解答:快速換模的SMED六個步驟:
1.計算整個生產准備時間;
2.內外作業分離;
3.內作業轉化為外作業;
4.縮短內作業時間;
5.改善外作業時間;
6.標准化新的生產准備程序。
❽ 快速換模的SMED的步驟
首先:應該採集當前有關換線的數據
確保觀測人員的人數和工具放置人員的人數相同
觀測整個換線過程 – 從換線前最後一件產品直至換線後第一件產品
包括時間在內,記錄下所有的動作
發現任何問題或是任何機會
必要的地方通過錄像記錄活動 目的:將內部的換線時間與外部換線時間區分開來,去除外准備時間,可以大大縮短換模時間
分析第一步收集到的當前數據,將換模作業分為內准備作業和外准備作業兩類,外准備作業在停機前後做,從而消除外准備作業時間。
為了避免換模過程中的異常,換模開始之前需制定《換模點檢表》,點檢內容包含換模工具、台車或行車、加工物、檢測儀器等 目的:將內准備時間中的浪費消除,從而縮短換模時間
常規的方法是利用如下手段排除換線中的浪費:
平行作業
旋轉式一次鎖定方法
觸摸式夾鉗系統
工具放置的方法/位置統一
工具的尺寸統一
螺釘頭尺寸統一
詳細的工具更換表
改良設置,避免調試 目的:通過去除調整,減少調試時間,縮短換模時間
通過模具高度標准化
將工藝參數提前錄入設備中等
❾ 怎麼進行注塑機快速換模
現在大多數注塑機快速換模適用的都是磁力模板。
❿ 快速換模的什麼是SMED
SMED的全稱是「六十秒即時換模」(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是一種快速和有效的切換方法,快速換模法這一概念指出,所有的轉變(和啟動)都能夠並且應該少於10分鍾-----因此才有了單分鍾這一說法。所以又稱單分鍾快速換模法、10分鍾內換模法、快速作業轉換,用來不斷設備快速裝換調整這一難點的一種方法-將可能的換線時間縮到最短(即時換線)。它可以將一種正在進行的生產工序快速切換到下一生產工序。快速換模法同時也常指快速切換。快速換模法能夠並且常常是用於啟動 一個程序並快速使其運行,且處於最小浪費的狀態。
SMED(Single Minutes Exchange of Die)是在50年代初期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摸索的一套應對多批少量、降低庫存、提高生產系統快速反映能力的有用技術。這一方法是由日本的新鄉重夫先生(Shigeo Shingo)首創的,並在眾多企業實施論證過。Single的意思是小於10分鍾(Minutes),當新鄉先生親眼目睹發換型時間居然高達1小時的時候,他的反應「必須讓流動順暢起來」。基於新鄉先生的豐富經驗,他開發了一個可以分析換模過程的方法,從而為現場人員找到了換型時間之所以長的原因,以及如何相應減少的方法。在他領導的多個案例當中,換型時間 甚至被降到了十分鍾以下,因此這種快速換型方法被冠名為「單位分鍾快速切換」。
顧名思義,其目的旨在縮短作業轉換的時間,而其關鍵點又在於劃定內部作業轉換和外部作業轉換,並將內部作業轉換盡可能地變為外部作業轉換,然後盡可能地縮短內、外部作業轉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