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喜歡釣魚的小夥伴都知道,釣魚之前是需要做窩的,做窩也有相應的 方法 的。跟著我一起來看看吧。
野外釣魚做窩方法
一、撒餌直線做窩法
這種做窩法就是把誘餌從釣位向前遠撒至4到10米,做窩的形式就好似形成一條直線。這種窩可以引誘魚兒來得多並且較快。釣友們既可以釣遠,也可以釣近,同時像沉底釣、懸釣包括拖釣都是可以的。這種做窩法特別適合釣者比較多並且間隔距離較近,例如不足10米左右的那種垂 釣場 所。缺點就是因為誘餌撒的比較多,魚兒來得快,去得也比較快;
二、堆集做窩法
這種做窩法是使用撒窩器將誘餌撒入與釣竿長度差不多或者是略微遠一點的地方,所有的誘餌全部投放在一個點上。這種做窩的方法比較適合於那種魚兒密集的養殖塘或者是那種水草叢生的洞穴之中。由於誘餌堆集,高於水底,就會有魚發現窩點而過來進行覓食,所投放的餌料比較少,但是又不是非常容易就會食盡。
這樣的做窩發放非常適合初學垂釣釣 愛好 者進行使用。但這種做窩的方法美中不足的就是如果跑了一條魚,就會驚動全窩,使窩子失去應當的作用。所以這個方法只適用於沉底釣、懸釣,不要應用於拖釣技法,再有就是需要力求千萬別跑魚。
三、三角做窩法
這中方法同樣是使用撒窩器,同時在垂釣的水面打三個窩點,每個窩點的距離大概在1米左右,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的樣子。或者一個窩在前,二個窩在後,或反之。這種三角窩,可以使魚兒聚集並且逗留在三角窩的附近,可以充分的發揮誘餌的作用。
四、多方位做窩法(菱形窩)
這種做窩的方法,是在 釣點 垂直線上,前後相隔2到3米左右各打一窩,左右各打一窩,好似菱形的形狀,所以也被很多釣友稱為“菱形窩”。做這種窩之後,在窩子的前後左右以及窩的中心都可以下鉤進行垂釣,魚群越是密集,上鉤率就會越高。
尤其有一個優點,就是在一個窩里跑了魚之後,魚群不容易被驚散,依舊可以在其他的窩子吃鉤。同時,這種窩子可是使用的釣法也比較多,可沉底釣、懸釣、拖釣,也可雙竿釣,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窩子。
五、環形、長方形作窩法
在那種水面上有很多布袋蓮浮萍或者是浮游生物地方進行垂釣,可以使用樹枝或者是竹竿等東西做成一個環形圈或者是長方形,然後拋入到水裡面,定型之後在裡面撤入誘餌,就可以形成套窩。這種窩子裡面浮游生物比較少,空氣也比較新鮮,魚兒機會有可能到這里透氣、覓食,在加上誘餌的香味,魚在入窩以後就不會輕易的離去。這個做窩的方法非常適合釣鯽魚。
六、向導窩法
向導窩法就是在 釣點先打一個主窩,然後再以這個主窩作為軸心,向主卧的左、右前方各45度的方向,揚撒碎餌3到4米。 餌料 成線狀,越接近主窩的地方就越密集。通過這樣進行撒餌,能夠將數米以外的魚兒引向主窩,擴大誘魚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撒餌最好不要使用粉狀料,最好應用麥片、粒子、碎米或者是豆餅渣。配料的時候,應該做到色味兼顧,使魚兒聞香而至,不忍離去。
釣不同魚的窩料配方
草魚
此窩料用的人多,飼料店裡買3-5斤老玉米,菠蘿半塊(可不用),蜂蜜一勺,放水用高壓鍋煮,閥響後40分鍾起鍋隔天就用!出發前買些綠豆芽麵粉,找好釣位後把豆芽捏碎,放部分麵粉豆芽搓成團拋入。盡量是一次性打足,做釣不宜續窩,離開吃飯睡覺前續點窩!
鯉魚
我個人用窩就是簡單粗暴。番薯10斤,水煮或蒸,8成熟還是隔天用,飼料店買大顆粒豬飼料3斤,加玉米粉或麵粉。找好釣位,地瓜最好是用手捏,要有感覺(這里我就不吐槽了)。7/3搭配,加麵粉搓團!比較適合晨釣,夜釣!
鰱鱅
大家都說用霧化,用酸臭,說的不錯,可准備多點,親民點的。
米糠10斤,大蒜半斤,純牛奶,當季酸水果草莓最佳,用豆漿機或什麼,打成果汁。找好釣位後先整一半,和好以後鴨蛋大小,邊釣邊打窩,每2分鍾丟一粒,丟完為止。
釣大魚的基本常識
1、想釣大魚一定要有釣大魚的基本准備,釣竿的調性最好選中性的也就是3.7調的,有些大師說釣大魚要用硬竿,這在釣混合魚比賽時確應如此,可以節省寶貴的溜魚時間,但在平時就不同了,硬竿釣到大魚後由於竿太硬,不能夠很好的控制大魚的走向,極易形成拔河現象,相反用軟竿就能很好的控制魚的活動范圍,把它玩弄於股掌間,以柔克鋼使大魚有力也使不上,時間一長最終被溜的精疲力盡釋手就擒。
2、想釣大魚要准備幾套相應的線組,別相信大師們說的用0.8號的釣線就能釣上幾公斤的大魚,也許他們說的是真的,可太偶然了,幾年釣了一條為了顯示他的水平高才這么說的,要釣大魚子線春季不能低於1.5號,夏秋季不能低於2號,只有這樣你的線組才具備釣大魚的基本要求,才具備與大魚周旋的能力,不至於釣到大魚幾個回和就切線跑魚。
3、釣大魚釣位的選擇,大魚是非常狡猾的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逃,釣魚新手要特別注意想釣大魚一定不可湊熱鬧,要選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打窩垂釣,不要說話,也不要來回走動,“靜”這個字釣大魚千萬要牢記。
4、窩及餌的運用,釣大魚一般需用打窩,打窩要一開始一次打夠,不要一會扔一點,這樣只會招來小魚的同時把正在游來的大魚嚇跑,窩料要虛實結合既要有吸引小魚的碎料(小魚可是先頭部隊,不來小魚也不會來大魚的),又要有小魚吃不掉的大顆粒才能招得大魚來光顧,釣餌要粘一些可有適當的散化效果,但不能霧化太好,否則小魚一鬧餌就沒了,來回頻繁提竿警惕的大魚是不會上鉤的。再有釣餌不可過香過腥越天然越好,別畫蛇添足地加一些人工合成的香精之類的東西,天然的香餌大魚才愛吃。關於餌料的具體用什麼請參考當地的釣友們,因為沒有一種萬能餌能包釣大魚的,要因地制宜才行。
看過野外釣魚做窩方法的人還會看:
1. 釣魚常用小技巧 釣魚常用小技巧有哪些
2. 江河釣魚技巧 常見的江河釣魚技巧
3. 釣魚常用的妙招有哪些 釣魚常用妙招
4. 常見的釣魚打窩技巧 常見釣魚打窩技巧有哪些
5. 釣魚常見的溜魚方法有哪些
⑵ 如何打窩子效果最好
打窩子的目的是誘魚。但是,魚的種類、食性、攝食習慣、棲息位置等並不相同,因此,在打窩子時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需要釣者根據具體情況隨機應變。一般來說,要想取得垂釣的最佳效果,應遵循下列打窩方法。
(1)根據魚種打窩:各種魚類的食性差異很大。如草魚喜酸甜,喜食草,可打草窩,並在草窩附近補撒酸糟餌;鯉、鯽魚喜香甜,素窩加香窩昌最佳選擇;鯰魚、黃顙魚好葷腥,則葷窩對它們吸引力大,對鯉、鯽魚有很大誘惑力;鰱魚偏酸,則酸糟食打窩最好;鱅魚愛酸臭,則臭窩可誘集大量鱅魚等等。
(2)根據水體深淺打窩:垂多久水體的深淺差異很大,打窩的投餌量亦應不同。若水深在1米以內,撒餌量宜少;若水深超過2米,撒餌量就相應要多些。因在糟食下覺過程中,粉粒餌料會散失、漂浮,到達底部就較少了,若是底釣,則效果就較差。因此,在深水處打窩,以多投大顆粒釣餌或塊狀釣餌為宜。
(3)適時補窩:打了窩子,魚兒被誘集過來頻頻咬鉤,這時,釣者不要光顧釣魚,因為魚群是被誘餌誘攏來的,魚兒越多,誘餌消耗越快,當誘餌消耗殆盡,此處對魚兒再無吸引力時,它們就會離窩而去,再想聚攏,又要耗費時間了。因此,在有魚頻頻上鉤之時,必須適時補窩,補窩的量水宜太多,但次數要多一些,使魚兒戀窩不走,其他魚兒尋味而來。
(4)打窩要求虛實兼顧:魚的嗅覺是很靈敏的,覓食時多憑借嗅覺。因此,光有氣味的虛窩也能將魚誘來。但魚兒來了以後,光有其味,而未見其食,它們仍是飢腸轆轆,面餅終難充飢,也就不會在窩點久留。因此,釣者應滿足魚兒的攝食需求,不能光有氣味,還應有魚兒愛吃的魚餌。一般來說粉餌主味,而顆粒魚餌、塊魚餌則使魚兒有可食之物,這種虛實兼顧的窩子才能達到真正誘魚的目的。
(5)有條件時提前打窩:若是臨釣時打窩子,其效果往往不如提前打窩的好。提前打窩是在臨釣前幾天去釣場打窩,可用一些入水難化的釣餌,它們在水中存在時間長,往往浸泡一天也不會化開,或者找一些氣味大,使魚又食之不走的魚餌,如動物內臟、骨頭、動物屍體等製成的魚餌,這些魚餌既有很強的誘惑力,又能持久,若有可能打這類窩子,其效果相當好。作者在實踐中曾多次使用這種方法,結果令人滿意。
⑶ 打窩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裡麵包含了很多技巧,釣魚怎麼打窩呢
打窩是釣魚基本功,釣魚講究的就是聚而釣之,所以打窩聚魚非常重要。如何更有效地聚魚,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
夏秋季時節釣大魚,小魚較多,窩料搭配注重降低小魚鬧窩,與此同時有良好的留魚實際效果,因此需要應用大顆粒乃至小塊窩料為主導,降低粉末狀窩料的佔有率。氣溫低的春冬時節,關鍵釣大魚,窩料能夠純粉末狀窩料,根據做霧化具有較好的聚魚實際效果。
⑷ 釣魚打窩有哪些技巧
打窩有兩個目的:把魚誘來、留住。基於這個目的,我自己打窩一般分三個步驟:首要考慮窩子打在哪裡,然後是選擇誘餌的用料,最後是打法。
方法/步驟
一.確定釣點再打窩,有的釣友到水邊匆忙找釣位,然後大量打窩,看著別人上魚自己不上,這時才考慮怎麼沒口呢?這是不了解釣點情況的結果,盲目打窩的後果。在陌生釣場,我一般向先來的釣友或者附近居民了解魚水情況,再觀察附近是否有過釣友留下的痕跡,結合自己經驗來選擇釣位,確定用竿長度,測試釣點底部前後左右情況,選擇底部平整,釣點靠近人一側有坎子的,有小鍋底坑為最佳。這樣的釣點打窩,窩料集中穩定。後高前低的斜坡決不能用,打窩誘餌和釣餌都會滾落溝底,上魚也是個別的。遇到這種情況,考慮調整竿長或者更換釣位。同時探查是否有水流。以確定窩料和釣餌的選擇調配。
二.誘餌的選擇與配比.常用的商品誘餌大家都熟悉,常用的自製基本誘餌,大家也都了解。相同的誘餌,為什麼有的朋友效果理想,有的朋友不見效呢?就像一樣的中葯,有的配方能葯到病除,有的配方把病人耽誤了,這是取捨和應用比例的原因;釣魚誘餌選配也是同樣道理,我習慣以糧食類及其附產品為誘餌,做以發酵或浸泡白酒;配比前分析目標水域情況和對象魚以及溫度條件。春秋味型重腥、香,高溫季節絕對少不了酒味;釣小魚則取玉米面、小米、細玉米渣子,豆餅粉等粉狀、小顆粒為主,釣大魚選麥粒、顆粒飼料甚至整粒的玉米等。誘餌成分的味型、物理性狀,都是隨著魚情走的,受水情、溫度條件限制和影響,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三.打窩要注意幾個問題:
1.誘餌用量合適。水域環境大,魚個體大,大量打窩;小河小溝小鯽魚,面餌垂釣根本不用打窩,蟲餌垂釣也應該少量勤打,誘餌把魚喂飽了,還能吃釣餌么?
2.誘餌虛、實結合。根據不同的魚情水清,可以有不同的誘餌選擇,比如:點鯰魚、黃桑時,養蚯蚓的土就是非常理想的誘餌。也可以把雞肝,或者動物血液、蚯蚓碾碎摻和泥土來打窩,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釣青、草、鯉時,他們慣於游動覓食,一定要講求有實實在在的大量的誘餌,這樣才能留住大魚。我一般選擇玉米、小麥、小米、豆栢這些大顆粒等為主,加入麥麩,玉米面,白面為輔;這樣的誘餌,下水後從投擲點到水底形成立體柱狀誘餌區,誘餌到底後,還會隨著流水橫向擴散,誘餌中大量的大顆粒集中於釣點內,在外圍吃不飽,一會就到窩里了。
3.誘與釣的關系.競技釣用雙鉤的目的,不是釣雙尾,而是邊誘邊釣,而且開始時只誘不釣,目的在於以魚誘魚。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大多數魚類和人一樣,喜歡聚群。我們日常有很多的例子,比如有人吃飯,先看看飯店門口停的車多不多?飯店也更願意顧客坐在櫥窗前的位子,賓館在晚間,會打開一些沒有旅客房間的燈光,服裝店會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使顧客放慢腳步的節奏,增加停留時間。更有過分的,會招來一些托,在那試衣服而不買。這些都是以人誘人,推到誘魚也是同理,把少量魚兒誘來先不釣,魚兒看到食物,會興奮起來,遠處的魚可以感受到這個信息,向窩子里趕;窩子里有了足夠的魚,達到一定密度以後,還有源源不斷的新魚趕過來,你夢想中的連竿出現了。這也是競技比賽講的,初期不是釣魚,是分魚或者說搶魚理論。
4.流水環境的打窩。查干湖是我們當地人釣魚的天堂。而來自於長春、哈爾濱、北京的釣友,鮮有豐收的。原因在於魚情、水清過於復雜,大魚、小魚、雜魚全有,流水流速還不固定,有時流大,有時流小;常規釣法看漂困難,窩子形不成。我們習慣一種「炮彈打窩法」。具體是這樣,提前准備半袋黃土,水邊濕泥有臭味,附近土質鹼性,幹了非常硬,不適用。誘餌配好以後,按照30%左右比例摻在黃土裡,和泥用力團成團,黃土有一定粘性,扔到水裡不會散。初次打窩3~5斤誘餌,和上30~40個拳頭大的泥團,我們慣稱炮彈,一頓深水紅轟炸。假如用4.5 竿,水深2米,投擲在上游偏2米,在竿稍前1~1.5米處入水,這時誘餌正好落在窩子里。
⑸ 釣魚打窩
一、在江河冬釣,一般都選在「背河」也就是江河的支流(江叉子,河叉),「背河」大都是洪水沖擊形成的,水流緩,彎道多,且多深水區,相對主流水溫偏高,常集中盛水時期帶來的食物。
二、是選在水體東西流向的北岸,釣位坐北朝南且有陽光,日照強烈,時間長,釣位後面有山體或樹木更好,可擋住東北風的寒風,使釣者少受寒冷之苦。
三、是選在水體的河灣處,水深2~3米最好,主河道離河灣內緩慢流水距離10米或稍遠點更好,保證魚在河灣內有較大的活動空間和覓食場所,否則留不住大魚。
四、是河灣離岸8~10米處水下有石頭,倒伏的樹木或其它障礙物,這些障礙物不但以起到減緩水流留住魚的作用,還能積聚、繁殖水生物,使游到此處的魚能覓到可食之物,並長期安居。
冬釣的打窩與其它季節打窩本質上區別要考慮其長效性,打窩的誘餌必須對魚有較強的誘惑力,且讓魚只能聞,卻吃不進嘴,使其經常光顧,所以選新的豬、牛頭骨,腿骨連筋帶肉的最佳,最後就要考驗你打窩的准確度,待冰封後可以隨時破冰釣魚。為增加魚獲,可以不時投放點豆餅、麥麩等你認為能對魚有誘惑作用的餌。
大水庫或養魚塘冬釣要比江河隨意得多,但在選釣位和打窩上仍然不能馬虎,有經驗的釣手在入冬前肯定會定下冬釣的水庫或魚塘。並對水體環境認真考察,哪裡深、哪裡淺,哪裡有漫灘,必須做到胸中有數,起碼應在主觀上確定魚在冬季越冬的基本位置和距離。這樣可防止冰封後盲目打窩,費時費力,甚至忙活一天不見魚獲。
在水庫,魚塘冰釣選位必須離山體、林木遠一些,光照好的位置,打好冰眼後要將周圍2~3米平方米的積雪除凈,增加透光度,用餌要與塘主平時投放的飼料接近,盡量香,腥,葷素搭配少投勤補,為增加誘魚效果,可適當投放有霧化功能的餌。
冬釣不用魚護,將釣上的魚隨手放在附近的雪地上,如果時間不長,魚體沒有完全凍僵,回家時放入涼水中,幾分鍾後魚就會緩緩游動起來,非常有趣。
靜水(水庫、池塘)野釣需要打窩子,才能把魚誘到窩內,提高釣獲量。所以,如何正確地打窩子,在野釣中顯得十分重要。夏、秋季節,水溫高,魚兒四處游動覓食,只要根據當時的水情、魚情,在水底平整的地方打窩,一般都能誘到魚,成為一個成功的窩子。但是,在冬季和早春,水溫低,魚兒呆在一個地方很少游動,只有遇到嘴邊有香餌,才肯吃鉤。即使打了窩子,也很難把別處的魚誘到窩內。所以,冬季出釣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打了七八個子,只有一兩個能出魚,就不錯了,有時甚至連一個出魚的窩子都沒有。如何提高冬季打魚窩的成功率就成為冬季野釣成敗的關鍵。
冬季的魚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呆在水溫比較高的地方不喜歡游動;二是喜歡縻集在一起(特別是鯽魚),這就是我們要找的窩點,一旦找到這樣的窩點,就不愁釣不到魚。
由此可見,冬季靠打窩子的辦法要把別處的魚誘到窩內是不行的,只有把窩子剛好打在魚的聚集地,才是成功的窩子。在我們施釣時,窩子的作用只是起到用香餌把受到驚嚇的魚兒再吸引回來,起到聚魚的作用。冬季釣者到了水邊,不應忙著打窩,而首先要試著「找魚」。試好水深,了解了水底情況,裝好蚯蚓或紅蟲,在認為可以作為窩點的地方「試釣」。幾分鍾沒有動靜,可以稍微移動釣餌,這樣反復幾次以後,確實無魚問津,就換一個釣點。一旦發現有魚吃餌的現象,即使沒有把魚釣上來(冬季魚吃餌很輕),也可把此處作為窩點,做好記號(一般能發現五六處這樣的地方就不錯了,然後在記號處逐一打窩子。這樣有目的的打窩,可以大大提高打窩的成功率,好的時候,窩窩都能出魚。在打窩的時候,切記誘餌落水要輕。窩罐不能落到水底,防止把魚驚跑,只能使誘餌漂落水底,續窩的時候也要輕。釣點近,可以用手撒粉粒狀的誘餌,但不能用手拋投團狀的誘餌,否則,會把魚驚跑,一旦驚跑,可能一去就不復返了。只要把握以上要領,在冬季打好魚窩子並不難,在寒冷的冬季同樣可以獲取比較滿意的釣獲量。
釣魚打窩子的八大基本方法和垂釣技巧釣魚打窩子的八大基本方法
一、餅餌打窩法餅餌打窩法餅餌打窩法餅餌打窩法:可以用作釣魚打窩的餅餌主要有:糠餅、豆餅、花生餅、菜子餅等。用餅餌打窩,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較好地保窩養窩,塊餌的溶化時間長,很難散窩,加上每種餅餌都能誘好多種魚,有很大的通用空間。所以,餅餌成為當今打窩釣魚的主要誘餌,是十分自然的事。
二、種子餌打窩法種子餌打窩法種子餌打窩法種子餌打窩法:大米、小米、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種子都可以用來打窩誘魚,其中以大米最為典型。用大米打窩,酒香能增強誘魚效果,醇香越高的酒越好。用酒米打窩,常見的有堆集法、散布法、丟投法。使用打窩器不斷在同一地點多次重復下餌,五杯、十杯都可,形成酒米大窩,就是用手抓起一把酒米,拋灑在窩點上,也可以多次拋灑。主要是沒直備打窩器的做法,也可以用於補窩,主要用於渾水釣魚,特別是釣鯉魚,每次抓起10粒20粒酒米不等,丟投於水面同一個地方,酒米沉入水底誘魚上窩。
三、顆粒餌打窩法顆粒餌打窩法顆粒餌打窩法顆粒餌打窩法:顆粒餌分為膨化餌和機制餌兩種,目前釣魚打窩使用得最多的膨化顆粒餌,以圓柱型居多,顆粒直徑和長度為3毫米至20毫米不等。用顆粒餌打窩,有一種做法可讓魚集中,延長誘魚時間,可以將顆粒餌錘碎用水和濕,搓成拳頭般大小的球型餌打窩,一次可打三個五個,甚至更多,這種球型餌主要用於釣大魚。
四、粉餌打窩法粉餌打窩法粉餌打窩法粉餌打窩法:粉餌是軟餌,是一種變化最大的窩餌。自古就有很多種用法,當今用多種不同類型的粉餌組合配伍的誘餌,可以釣養殖魚也可以釣野魚。粉餌分為澱粉類和蛋白粉類。澱粉類主要有大米、小麥等,蛋白類主要有魚粉、蝦粉等。在澱粉中兌入合成香精和植物香料,即可組成香餌。用粉餌打窩,可以在水面打窩,也可在沉入水底打窩。水面打窩必須是半干半濕粉,要能浮於水面,如灰面、麩皮等。沉底打窩必須將粉餌和濕,做成大團小團不同形狀,用打窩器打入為通常的做法。粉餌與酒米和糠餅塊等其他餌料配合使用,特別能提高誘魚效果。粉餌最大的優勢是可以誘釣合一。
五、草類餌打窩法草類餌打窩法草類餌打窩法草類餌打窩法:用草類餌打窩主要用於釣草魚、鯿魚。用草類餌打窩分為捆紮法、拌入法、丟投法等。釣魚打窩子的八大基本方法和垂釣技巧 轉
六、蛆餌打窩法蛆餌打窩法蛆餌打窩法蛆餌打窩法:蛆餌打窩誘魚有兩種做法:一種水面丟投餌誘法,一種是水底袋裝誘法。水面丟投餌誘法主要適用於刷竿釣釣上層魚,可以釣流水也可以釣靜水。將撈來的活蛆洗凈之後置干盆內,拌入草木灰或油糠之類粉餌,每次抓三條五條丟投在同一水面位置。靜水中要等魚吃完丟餌後再丟第二把,流水中則可以按一定的時間長度丟餌,魚會沿途而上,進入窩區。不論釣流水還是釣靜水,一定要等魚上窩才釣。水底袋裝誘法主要適用手竿和車竿釣鯉魚、鯽魚、鯿魚、鮐魚等魚。同樣可以釣流水和靜水,將活蛆裝入口布袋中。袋子約能裝一升餌,在袋上鑽五至十來個小洞,洞口每次只能通過一到兩條活蛆,在袋中放入重物,能使袋餌沉底即可,流水中可以加重,鎖緊袋口,防止漏出。在靜水中用手竿釣魚,可以拋投打窩。存流水中用車竿釣魚,則要用繩索吊緊打窩。
七、貝婁打窩法貝婁打窩法貝婁打窩法貝婁打窩法:用貝類打窩誘引青魚上窩,通常有兩種做法:一種是將田螺錘碎直接丟投於窩區;一種是將錘碎的田螺誨寺帶肉拌入油糠之類粉餌打窩,也可以與塊餌、顆粒餌配合打窩。注意:沒有青魚的水域之中,不要隨便用貝類打窩。特別是草魚多的池塘,田螺的腥味,負面效應較大。草魚甚至會遠離窩區,讓你釣不上魚來。
八、牛糞打窩法牛糞打窩法牛糞打窩法牛糞打窩法:人糞、豬糞、牛糞都可以打窩誘魚。由於牛糞用得最多,我們在這里只介紹牛糞的打窩使用方法,用刷竿釣在清水裡釣游魚,就必須先用牛糞開窩。將牛糞盛於桶盆內,兌入清水和稀,用勺子舀起少許拋灑在清水水面,這樣做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將清水水色變渾,牛糞中有很多腐草,會懸浮於水體中,可以降低水質的可見度;另一個作用是這些經過消化的腐草是游魚喜歡的食物。用手竿在養殖水裡釣鯉魚,也可以用牛糞打窩,將一定量的牛糞拌入油糠等粉餌之中,比例可視情況而定,摻入少量酒米和成餅狀或球狀打窩,能提高誘魚效果
⑹ 拋竿定點打窩的方法和技巧是什麼你知道嗎
有經驗的釣友都深知「地利」的重要性,地利,便是選點的釣點以及做好的窩子。一般來說,窩點應當選在主進水管的兩邊、支進水管的中間、凸岸騎背的半坡的兩邊、以岸線為圓邊的凹岸的核心區(小灣)、或大灣中心岸線的兩邊、常見窩點、水下地形由淺向深或由高向低的轉型地區、水草區周邊、水下由污泥向沙石底的過渡區或半沙半泥地區等,污泥太厚或完全是沙石地質區不宜選作釣點。
4.苞米碴子:最好是大粒混著帶皮的粗碴子,也叫大碴子,現在農村也很少見到,得自己選購苞米後現去加工。破開的苞米碴子有一股純香氣,尺寸適口,一般的魚都能吃到卻又吃不多。
5.顆粒:強度較大,也不易水解,能長期誘魚、誘多種魚,但不喂養的漁塘、水庫不宜應用。由於這些地區的魚短時間不認,假如長期指定持續撒窩,必有佳績。
6.熟紅薯、白薯:味純且不易水解,製成小小塊推廣,但不能多投。假如釣草魚,可另打草窩。以上諸種窩子料混和使用效果好。
⑺ 釣魚怎麼打窩
首先,要想學好打窩,釣魚人需要先注重氣候的變化。到了冬天,氣候就不同於夏天,氣溫也會漸漸下降。這時候不管是或大或小的水庫還是魚塘,水溫都會跟著氣溫迅速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打窩的時候就要格外用心並且講究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了。總體來說,冬天打窩料的時候一般釣魚人都會這么打:先盡量多打幾個窩,打窩的時候用料要適當少一些,隨後多補幾次窩。簡單來說,就是少打窩勤補窩。這種方法只要掌握到要領,其實是很容易學的。釣魚人需要先根據對水情和魚類攝食偏好的了解在可能有好多魚類的地方多打幾個窩,等過一段時間之後開始在打好的窩子里輪流試釣。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在水域較深的區域還是在水域較淺的區域作釣,都要在釣點的左側和右側都打上窩才好。畢竟冬天魚類活性比較低,釣魚人要想釣到魚,主動一點是沒錯的。
米飯釣鯽魚
其次,要想打出誘魚性能極佳的窩子,窩料可得選好了。冬天不同於夏天,只要稍微打一下窩子,用不了多久就會有魚進窩覓食。冬天打窩之後發窩的時間一般都很長,有時候要過三個小時左右才會發窩,有時候很難發窩。造成很難發窩的原因,排除水溫太低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釣魚人所用的餌料有失誤或者釣魚人選擇的釣點不合適。冬天打窩,因為餌料的味道在水中傳播速度較慢,所以建議大家用腥香味到濃重一些的窩料來誘魚。比如說在糟食里邊加入一些商品餌或者新鮮的蟲餌,再比如說將小米用葯酒浸泡過後再使用,都會取得不錯的誘魚成效。一來可以增加對魚的引誘力度,二來這種小顆粒的餌料不容易被魚在短時間內吃干凈,可以增加留魚的時間。假如意識不到這一點,釣魚人只是單獨使用大顆粒狀的餌料的打窩,就會影響誘魚效果。
這條大板鯽有點像鯉魚
最後,要想讓窩子輔助提升中魚率,釣魚人就要注意補窩。冬天特殊的魚情決定我們打窩的時候不能一次就打個夠。將餌料放的太多或者太過厚重都是不科學的。一旦窩子過厚,進窩的魚類就可以一次吃個夠,根本用不著去吃魚鉤上的釣餌了。這種任性地把魚喂飽然後放任它們溜走的行為可不是什麼值得提倡的事情。還有就是冬天打窩,要將窩子打的相對分散一些。這樣不僅不會浪費多餘的餌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留魚的持久性。如果窩子之間的距離太過近了,很可能導致魚類挨個窩子亂竄的現象,於作釣不利。
在談一下用拉餌釣比較大一點的魚的情況,我一直認為有大魚的時候不一定非要把拉餌拉的非常的大,這樣反而不利於魚的吞餌的過程,但是過小也不太好,有小魚多的話沒等大魚過來餌就基本上被吃完了,怎樣處理這個問題呢,那不外乎就是把餌拉的大一點,大了還要保持形狀,一般來說釣大魚餌團大的時候,可以選用拉絲長一點的或者你略微的在調餌的時候多放一些拉絲粉,拉絲粉相應放多了,拉出的餌團也就大了。但你更應該注意的是餌的霧化效果這是最重要的條件,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數,且不可盲目的多加拉絲粉,攪拌的過程只能順著一個方向,不能破壞拉絲粉的纖維結構。調和好的餌放在拉餌盤上用一小塊的濕布蓋上就可以使用了,要想釣好魚,取得勝利的基本條件就是你的餌,餌的狀態決定了你的戰鬥成果,在這方面有條件的要多練習多看多學,逐步的掌握這一技巧就是你制勝的法寶。
還有一點也是我自己的一點觀點,那就是根據對象魚和水的成分來決定你用什麼餌和怎樣調餌,一般來說水肥的話,你調和的餌要相對的軟一點,霧化的好快一點,如果是水比較瘦的話,你調和的餌應該比較硬一點,至於用腥香甜餌只能是臨場發揮了。我們用的餌料還有個比重的問題,這個都好理解,不知道的地方我們買餌的時候就可以問問店主,為什麼說這個問題,因為這和怎麼釣魚也是有關系的,比重輕的餌適合釣淺水魚或者是釣浮,比重大的適合釣底和釣中,但你也可以通過餌水比例的辦法改變餌的比重。
在我們競技釣魚的時候調和餌水一般都是1:1,在休閑釣的時候或者是小魚特別多的時候我們可以略微的減少水的比例,這樣餌硬了點,小魚吃起來就不那麼順口了,也能比較順利的到底。在搓餌釣為主的情況下我們在調和餌的時候可以比照說明略微的多加一點水,餌還是盡量的少揉搓,更不要把和好的餌拿在手裡玩,這樣更容易出現反水現象
⑻ 在魚少的水域中釣魚,打窩尤為重要,打窩的原則和技巧分別是什麼
釣魚打窩是每一個釣友都知道的基本上方法,特別是在要在魚少的水域中打窩就更為關鍵。但打窩並不是輕易拋點餌就可搞好窩子。反而是有一定的原則要注重,且打窩的技巧,也需要依據不一樣的魚訊和雨情自然環境來有效應用。簡易匯總了一些相應的經歷作為參考,希望對初學者有一定的幫助。
鉛皮帶窩在黑坑是很普遍的,黑坑不可以手拋窩,用這類方法能將散炮迅速、很多地區至黑窩點,同時推廣的非常准確。假如你窩料要用顆粒物小麥玉米,不適宜這類方式,假如是酒米那務必摻一些產品餌,佔比起碼在1:1,不然捏不上去。野釣愛好者很有可能非常少用這種方法,所以我講一下,魚餌和水的比例能夠在1:0.6上下(1:0.8也行,需看窩料的類型),大概就是手捏上來半干不幹的那些模樣。
有小雜魚鬧窩的地方,你能多加一點水並加點粘粉,那樣霧化少些、也罷捏鉤。每一次只要包笨雞蛋那麼大的窩料在錫墜上,包之後捏住,拋至釣位等它及時,用勁將魚竿往上面一抽就可以(要往上面抽,越豎直就越好,拋的情況下不必拋滿竿),野釣鯽魚我個人建議包兩三個差不多了。
使用打窩勺,必然並沒有前幾類那樣精確,因此提議是釣大魚時要,釣大魚窩料不用太集中化。打窩勺的使用這里講一下,假如是間距比較近,提議把打窩勺舉過頭頂,隨後你的手能夠放到人正前的中心地方。打窩時雙眼、打窩勺、黑窩點三點成一線,扔出去要靠抖腕的方法,你手裡的姿勢越小,窩料就可越集中化越精確地推廣。
假如是長距離拋投,抖腕毫無疑問難以實現了,這時候目的是為了揮舞手臂把窩料送去,姿態得話和上邊是一樣的。自然有一些釣魚愛好者喜愛門把放到身體的一側開展拋投,假如你已是習慣性而且仍然能拋准自然沒有問題。假如還沒有成習慣性還是我講的這類方式准,如同打磯桿一樣,都是放到你身體正中間開展過度拋較為准。
以上便是今天要分享的所有內容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做一個好窩相當於是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希望大家能夠在冬日裡大鯽大鯉,魚獲滿滿。
⑼ 釣魚怎麼打窩
打窩是指為了釣獲更多的魚而採用誘餌窩料引魚進窩的一種手段。打窩雖然看似簡單,但是裡麵包含了很多技巧。
首先要根據所釣魚種的覓食嗜好打窩,各種魚類的喜好不同,要使用的窩料也會有所不同,其次根據所釣水域實際情況進行打窩。
打窩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並不是隨便往水裡扔點窩料就完事了,還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一、根據所釣對象魚來打窩
1、釣鯽魚打窩
鯽魚是釣友最常釣的對象魚,江河湖泊等各種無污染的水域都能見到鯽魚的身影。垂釣鯽魚打窩首選小米,小米經過泡製加工後可做成麝香米、中葯米、酒米等各種味型的窩料,這些都是打窩誘釣鯽魚的好窩料。
2、釣鯉魚打窩
鯉魚生性機警,個體較大,被釣到後在水中勁頭十足,因此很多釣友都喜歡釣鯉魚。釣鯉魚打窩要講究窩料粗細混合,窩料裡面既要有小米類細小顆粒又要有豆餅玉米顆粒飼料等大顆粒。窩料最好經過發酵,發酵過後產生的曲酒酵香味道對鯉魚有很大的誘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