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冬季釣魚如何調漂
冬天氣溫低,尤其是過了大雪以後,魚口變得更輕,所以浮漂的選擇和調漂上都要注意方法要得當。浮漂要選擇吃鉛小的浮漂,以自重更輕的蘆葦漂最佳,漂尾要細,漂身要細長,最好是兩頭尖一點的,這樣的浮漂比較「賊」,其他季節不好用,但是冬季卻有放大浮漂動作的效果。調漂的話不能首先考慮浮漂動作是否明顯,應該把魚是否容易把餌吃下去放在首位,所以冬季調漂總體來說要偏鈍一些。以冬季拉餌釣鯽魚為例,詳解下調漂方法,供各位釣友參考。
一、找底
鉛皮座裹上足夠重的鉛皮,順便說下,冬季浮漂吃鉛小,為了調漂方便要選擇比較短的鉛皮座,選擇比較薄的鉛皮,這樣可以多裹幾圈,比較方便調漂。找底的時候浮漂露出1、2目就可以了,這時候鉛墜是躺在水底的,水線綳直。就算在找底的時候也需要注意拋竿的手法問題,注意壓風線,然後把魚竿再送出去一點,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盡量保持水線是垂直的,對調漂比較有利。
二、單餌調平水
找底後就需要確定半水深度,浮漂座往下拉大概兩倍子線的距離,在這個深度開始修建鉛皮。今天介紹的方法是掛單餌調平水,所以調漂的過程中是需要掛一個拉餌的,拉餌可以掛在上鉤也可以掛在下鉤,這個無所謂。每次掛一個拉餌,反復拋竿,反復修剪鉛皮,一直到浮漂平水為止。很多釣友在修剪鉛皮的時候容易修剪的過了,這就需要注意看浮漂的下沉速度,拋竿後浮漂下沉速度變緩,就說明重量已經差不多了,這時候需要一絲絲的修剪。
三、找底釣1、2目
最後就是找底的問題了,掛上雙餌,把浮漂座往上拉大概一倍子線的長度,因為我們知道半水深度大概是多少,所以這時候找底其實很快。掛雙餌,調整到浮漂露出水面1、2目,這樣就完成了調漂。此時下餌躺底,長子線微微彎曲,上餌也到底,子線稍微鬆弛。雖然釣的偏鈍,但是又不至於太鈍,即保證了餌料好入口,進食障礙小,也保證了信號傳遞不會太延時,中魚率還是非常高的。
四、原理
掛單餌調平水,其實就是單餌調漂的一個另類方法。單餌調漂中,掛單餌的調目,作為釣目的話下餌是躺底的,上餌不到底,也就是掛雙餌找底釣平水,就是這種一餌到底的狀態。調平水以後,再掛一個餌,線組肯定是下沉的,所以釣目是1、2目的時候上餌也到底了。雙餌到底,是冬釣鯽魚的基本條件。
此方法雖然也是釣鈍,但是比空鉤調平水更靈一點,中魚率比較高。同時釣目也比較低,方便看冬季浮漂的小動作。喜歡請關注,每天准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② 冬季釣魚如何調漂
冬釣的釣友,肯定都有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每次拋竿後漂子都沒有動作?每一竿下去都感覺在似乎的動,卻沒有明顯的進嘴動作,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解一下這個疑惑。
另外,漂型的差異也影響調釣目的設定。市場上有多個品牌冬天用來對付輕口魚的浮漂,漂型基本上都是廋身超細硬尾漂,它廋身的特點在漂起動及下行時阻力變小,超細硬尾使得漂尾產生的剩餘浮力大大減小,同樣一枚袖2鉤,常用漂尾能壓下1目,而超細尾就能壓下2目多。這兩個特點使漂的動作幅度加大,模糊的動作清晰起來。在對付老池子---經常用粉餌釣或底部淤泥比較厚的池子時調高釣低仍然會有很好的表現。
③ 冬季釣鯽魚怎麼調漂最好
冬釣調漂基礎功夫
冬季,由於魚活動的范圍小,動作,吃餌成了魚的本能反應。由於魚吸餌的力量十分微弱,很難有進嘴的明顯動作,在這種情況下調出清晰的浮漂就顯得更加至關重要。下面,我分享下冬季釣魚調漂技巧:
1、調低釣鈍:浮漂的目要定得低些,釣目要大魚釣目,釣得遲鈍些。因為水溫比較低,鯽魚吃餌動作非常小,多數為微微上頂半目或一線,下沉也是如此。
這時,如果浮漂調釣太高,浮漂的上浮力大於鯽魚吃餌的力量,往往造成魚餌難吸入魚口,且浮漂反應出來有限。這個時候,高手往往會從有限的浮漂動作判斷出魚在吸餌,於是趕緊抬竿,便出現空竿的現象。
這就是餌料難被吸入魚口中造成的。所以,浮漂的調目要適當調低,才有利於魚兒吃餌入口。另外,低釣目離水面近,便於觀漂,浮漂出現輕微變化都能及時發現。浮漂調低後,還要適當釣鈍。
如果鉤餌不觸底懸浮,魚一游動,會出現懸浮的鉤餌移位,不利於鯽魚吃餌入口,從而出現虛假信號。這樣情況下,一般可調1目釣2目,或調平水釣1目。
2、釣鈍不易則釣靈。一般來說,冬釣以釣鈍為主。這水溫所決定的。但是,有些地區今年反常,如南方溫度仍持續在20℃左右,這個時候,釣鈍無效就可以考慮改稍微釣靈。
調四釣二,拉小餌,兩鉤在水底是一鉤輕觸底一鉤懸空。魚吸餌時,在浮漂剩餘浮力的上牽下,它微弱的口腔壓力是很難將餌吸進嘴裡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相上就會出現很模糊的上下顫動的信號,甚至沒有信號。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釣友會認為「有魚無口釣靈」,從而向下推漂改為釣一目,結果還是不會得到太大的改善。正確的做法是,改為調四釣四多一點,鉤在水底的狀態應該為一鉤觸底,子線彎曲,另一鉤輕觸底。
在這種狀態下,魚吃餌是不需要克服剩餘浮力,自然地將餌吸進嘴中然後抬頭,浮漂就會出現下頓或頂漂的動作。
④ 冬天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冬季釣魚調漂要通過子線在水底的狀態來衡量調漂的靈頓,冬季魚口輕,調漂要釣鈍,保證魚餌好入口,主抓小漂相。
冬季釣魚的時候調漂方法有單鉤掛餌調平水、雙鉤掛餌調平水、空鉤調平水、不帶子線調平水等。
經常會使用的調漂方法就是單鉤掛餌,這種方法在調漂的時候比較簡單,找底方便,非常適合新手,在釣魚的過程中調整到雙鉤離底,一般情況下半水狀態下魚鉤離底越近,調漂越精確。
操作步驟是掛單餌,修剪鉛皮,將浮漂調整成平水,然後就是掛上雙餌找底,釣1、2目。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雙鉤掛餌調平水,可以釣底也可以釣浮,方法是粗找底,調整到雙鉤離底,然後就是掛雙餌,修剪鉛皮到浮漂平水,找底釣1、2目。
空鉤調平水是掛餌釣1、2目,調漂的方法是一樣的,子線是向上彎曲的。
不帶子線調平水就是粗找底,讓鉛墜離底,修剪鉛皮到浮漂平水,接下來就是釣1、2目。
⑤ 冬季釣鯽魚怎麼調漂
調漂和漂相
調漂建議不釣靈,在找口的時候從不靈不鈍開始找起。魚進食動作輕,越是容易出現不能順利就餌的情況,而釣靈是最影響就餌的,所以說不能釣靈。通常使用的調漂方法以釣目少高於調目,或者釣目等於調目,或者釣目稍高於調目為主,一定要保證至少一個餌料完全躺底,而且釣目不能高,這樣看漂相會明顯很多。在釣組搭配合理,餌料好入口,浮漂選擇得當,調漂方法合適的基礎上,幾乎有口就能中魚。最為常見的漂相應該是小頓,小頂,都是中魚率比較高的漂相。還有上下點動、左右晃動,也往往能中魚。
冬季魚口輕,一定要注意看漂,做到眼不離漂手不離竿。如果有漂相提竿不中魚,可能是釣靈了不好就餌,或者是餌團大而且重,又或者是魚鉤過大。如果換餌發現居然有魚,那肯定是釣鈍了,冬季調漂一定要注意這時候魚鉤和餌料都很輕,釣目只能稍稍大於調目,否則鉛墜就躺底了。
浮漂的選擇要點
材質建議使用蘆葦浮漂,蘆葦浮漂在幾種材質中屬於自重比較輕的,體積小吃鉛稍大,這個是蘆葦浮漂的優勢。其實蘆葦材質有不少缺點,比如材質本身不穩定,熱脹冷縮系數較高,不太適合高溫季節使用,容易出現稍微漲目的情況。蘆葦材質本身比較細,難以做成吃鉛較大的浮漂,這也導致不太適合夏秋季節野釣大魚使用。但是冬季表現就好很多。
從漂相的角度來說建議使用瘦身浮漂,或者叫做細長身的浮漂,這樣的浮漂橫截面積更小,上下行都阻力更小,信號傳遞會更順利一些,尤其適合輕微動作傳遞。在一些特殊魚情下需要釣行程,往往需要使用行程時間更長的浮漂,漂身粗細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漂身粗的浮漂下行緩慢更適合釣行程,棗核漂最為常用,所以不太建議冬季使用棗核漂。瘦身的浮漂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
⑥ 冬季怎樣調漂釣鯽魚最好
鯽魚由於受到氣溫的影響,為了保存身體的熱量和體力,身體變得僵硬活性低,吃餌的力度完全不同於其他季節,加上鯽魚生性膽小,釣鯽魚十分難釣,而面對魚口輕,很多釣友嘗試在冬季釣魚喜歡調靈,其實這是錯誤的釣法。在冬季垂釣鯽魚過程中,浮漂的選擇和調漂的方法會影響釣到更多的魚,下面就來談談,調漂有哪些方法提高中魚率。
一、冬釣鯽魚浮漂的選擇
1、浮漂的材質也好,造型也好,硬尾軟尾等等等,各種分類非常多。冬釣鯽魚選擇首先一定要靈敏,從材質上來說蘆葦會更靈一些。在冬釣中通常不會太考慮翻身的速度,所以通常選擇細長身的浮漂,上下行阻力會更小一些,在魚口輕的時候漂相會比較及時而且清晰。
2、很多釣友選擇細漂尾的浮漂,雖然說細漂尾的確會靈敏一些,但是浮漂最主要就是能看的清楚,所以建議選擇與自己視力相匹配的浮漂,以便觀察。冬季晴天不多光線不強,所以不妨選擇陰天用的漂尾,更能觀察的清楚。
3、浮漂的大小要依照個人習慣來選擇,通常冬季垂釣使用的浮漂吃鉛大概在1g左右,4.5的竿子只要拋准確了也沒問題,就算有點側風也不會影響調漂。所以浮漂大小要根據釣點距離拋出,總而言之浮漂,選擇吃鉛小和漂尾飄身細為主。
二、冬釣鯽魚調漂的套路
由於冬季鯽魚魚口輕,吃餌力度小,所以調漂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讓魚吃餌更順利,一定要減少浮漂對餌料的牽引力。這樣鯽魚在力氣和開口小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把餌料吸進去。而想要減少浮漂對子線和魚餌的牽引力,方法就是釣頓,也就是常說的調低釣高,讓子線鬆弛。
冬季調漂,千萬不要把其他季節的一些思路放進來,可以肯定的說,不少釣友都覺得冬季魚口輕當然要釣靈,但是在冬季釣靈是很難釣到魚的。原因主要有2個,首先就是釣靈的時候浮漂對子線和魚餌牽引力比較大,魚需要比較大的力氣才能把魚餌吸進去,但是冬季鯽魚完全可能吸不進去。其次就是釣靈的時候在鯽魚吃餌的時候浮漂漂相比較亂,在冬季本來就是抓小口為主,亂的漂相會讓你不知道何時提竿才好。所以釣靈要麼魚吃不進去餌,要麼吃餌的時候漂相亂,總之不推薦釣靈。
所以冬釣鯽魚,比較常規的調漂方法就是釣目略高於調目,空鉤半水確定釣目,掛雙餌確定釣目,比如調2釣2.5,調3釣3.5,調n釣n+0.5或者n+1。具體釣目要看釣友情況,習慣釣幾目就釣幾目。冬釣魚口輕,但是釣頓是常態,可能對於新手來說不容易理解。但是垂釣過程中,始終要把魚吃餌當做第一目標,
⑦ 冬天釣魚怎麼調漂最好圖解
冬季釣鯽魚調漂時,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調目和設定釣目啦。通常冬釣時,我們大都會採用典型的調4目釣2目模式來調整浮漂。因為這個是台釣中最經典的調漂方式,它追求的是一種鉤餌在水底最為靈敏的狀態。但在冬季釣魚時,我們將浮漂調釣時的靈敏度降低一個檔次(並非指浮漂質量,而是調目和釣目)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冬季垂釣時,建議盡量縮小調目和釣目之間的目數差,簡言之比如是調5目釣4目半,調3目釣2目,甚至有時可以調2目釣1目。這種縮小調目和釣目之間距離的做法到底如何操作?而且有何好處呢?下面具體說一說。
如何調2釣1
首先,空鉤半水調漂。
將所組成後的釣組體系投入水體,通過加減鉛墜的重量,使浮漂出水的目數值為2目,這就是「調2目」。
第二步,稱量餌粒的重量。
通常方法是在一鉤上掛一粒餌食,將釣組體系投入水體,加減餌食重量後,令浮漂出水,數值為1目。這是防止掛餌的重量過大或過小會造成垂釣模式失真性,以保證垂釣模式的真實性、正確性。
第三步,雙釣掛餌。
將釣組體系投入水體,保持尾尖與水面平齊,這是再次保證餌食大小重量的一致性。
⑧ 冬季野釣鯽魚怎麼調漂
冬天作釣鯽魚,在調漂的過程中,通常釣目會適當比調目高出一些,那種細身硬尾漂能夠調4釣4.5目」、「調3釣3.5目」。並且當調目越多而釣目數越少的話,就越靈敏。超細硬尾漂可以使得浮漂的動作幅度變大,並且變得更為明顯的。詳細內容且看下文。
一、冬季作釣鯽魚調漂之調4釣4.5目
第一,利用鉛墜進行找底。這個時候的鉛墜下面位置至魚漂微露水面的位置,之間的這段距離即為所在地方的水的深度。
冬季釣鯽魚如何調漂
第二,把浮漂向著釣線的方向移,差不多移動的距離比子線長出5cm即可,當然也可以再大一些。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調好了調目,能夠使得鉤不觸水。
第三,漸漸的剪掉鉛皮,使得浮漂能夠保持上浮的狀態,差不多能夠露出4目就行。
第四,掛餌料開始找底。
第五,順著釣線向上移浮漂,一直到浮出水面的目數為4.5目即可。但是,若是調4釣2的話,只需浮出2目即可。
冬季釣鯽魚如何調漂
二、為什麼要把釣目調的比調目要高出一些?
在這個季節作釣,魚兒的吃口不好,這種情況下,調漂不調靈的原因是什麼呢?由於調4釣2拉小餌的話,雙鉤在水底為一鉤懸空一鉤輕觸底。這種情況下,子線縱向拉著鉤餌,當魚吃餌的時候,能夠輕易就受到線與漂的拉力。因此,能夠吃到嘴裡,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如此一來,浮漂即能夠很好的傳遞魚訊。
冬季釣鯽魚如何調漂
若將上面的改為調4釣4.5目,此時,鉤在水底為一鉤觸底,另外子線也彎了;另外一鉤輕觸底的狀態,或者為離底的狀態。當魚兒吃下面那個鉤餌的時候,因為子線呈現出彎了的狀態,此時,可以說已經不能夠繼續產生拉力了,魚也比較輕易就把餌料吃進嘴中。
通常來講,調4釣2沒有什麼動作。所以,將其換為調4釣4.5目。這下。下頓、下滑和回漂就都有了,這樣一來,上魚的概率也就增加了。
⑨ 天冷釣魚怎麼調漂
1、釣鈍不易釣靈。例如調四釣二拉小餌,兩鉤在水底是一鉤輕觸底一鉤懸空,魚吸餌時,在浮漂剩餘浮力的上牽下,它微弱的口腔壓力是很難將餌吸進嘴裡的,一吸漂尾向上一拉,漂相上就會出現很模糊的上下顫動的信號,甚至沒有信號。在這種情況下,有的釣友可能認為「有魚無口釣靈」,會向下推漂改為釣一目,結果會適得其反。如果改為調四釣四多一點,這時鉤在水底的狀態應該是一鉤觸底子線彎曲,另一鉤輕觸底。在這種狀態下魚吃餌不需要克服剩餘浮力,自然地將餌吸進嘴中然後抬頭,浮漂就會出現下頓或頂漂的動作。
2、從釣靈找起。如何找准你要設定的釣目,或者說如何找准底、找出口來,那就必須按照王化德老師所說的「從靈找起」。其一,可避免水線傾斜找過底,冬季釣鯽線組較小,子線一般在0、2——0、1之間,細軟的子線支撐力很弱,只有保持水線一定的垂直度從靈找起,慢慢觸底,方可避免子線過於彎曲找過底。其二,從靈找起在鯽魚離底的情況下可出現加速或頓口,這正像王老師所講的辯證的底。
3、冬釣鯽魚浮漂的選擇。漂型的差異也會影響到調釣目的設定,一般說冬季釣鯽選用瘦身超細硬尾為好。它瘦身的特點在漂啟動及下行時阻力變小,超細硬尾使浮漂的剩餘浮力大大減小,這兩個特點可以使浮漂的動作幅度加大、清晰。
4、切莫把浮漂表現語言定式化。同一浮漂、同一線組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條件下其語言表現形式也是不同的。萬不可憑想像魚吞餌就是下挫一目,守株待兔的等待那一個動作。即便是同一天,隨著上午、中午、下午氣溫的變化以及水下魚群的變化都會帶來浮漂表現形式的差異。例如窩內聚魚較多,出現爭搶索餌時,浮漂的動作就會大而有力,反之個別過路魚處於本能性的吸餌,反映到浮漂上可能僅是下或頂一線,所以觀漂切不可定式化,要抓住浮漂的每一個異常表現不放過,方可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