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植物油和水可以用什麼分離方法
植物油和水?分兩種
1、如果是人為混合,靜置後用分液漏斗直接分離,這二者不相容。
2、如果是榨出的植物油,那就不同了,方法一:加熱,水會蒸發,植物油不會;
方法二:放入汽油,震盪後靜置,二者會分離,然後在用分液漏斗分離,加熱混合物,汽油揮發留下的是植物油。
海水制鹽:主要是蒸發法,蒸發水分,有曬鹽蒸發,國外還有海水噴霧經過渦輪液體快速蒸發,鹽晶體快速形成。最後再提純。
Ⅱ 水中的油如何分離
食用油和水分離方法是:如果混入其中的水很少,那可以把油倒入鍋內加熱,最好很保持在100零幾度的油溫,那麼水就會被首先蒸發掉,這樣油里就不會再有水了,因為絕大多數油類的比重都比水輕,都是浮在水面上的。如果沉在油下面的水比較多,可以把油先倒出絕大部分到其它容器里再將水吸走,等到基本吸完而只有少量油水混合液體時,將其倒入鍋內加熱就可以分離完成了。
Ⅲ 如何進行油水分離
油水分離方法主要有重力式分離、離心式分離、電分離、氣浮分離等。
重力式分離:由於油、氣、水的相對密度不同,組分一定的油水混合物在一定的壓力和溫度下,當系統處於平衡時就會形成一定比例的油、氣、水相。
離心分離:利用油水密度的不同,使高速旋轉的油水混合液產生不同的離心力,從而使油與水分開。
電分離:電蒸發作為油水處理的最終手段,在油田和煉油廠得到廣泛應用,其原理是乳狀液置於高壓的交流或直流電場中,由於電場對水滴的作用,削弱了乳狀液的界面膜強度,促進水滴的碰撞、合並,最終聚結成粒徑較大的水滴,從原油中分離出來。
氣浮分離:氣浮法是依靠水中形成微小氣泡,攜帶絮粒上浮至液面使水凈化的一種方法。條件是附在油滴上的氣泡可形成油氣顆粒。
(3)如何分離油和水用最簡便的方法擴展閱讀
機艙艙底水是機艙內各種閥門和管路中漏出的水與機器在運轉時漏出的潤滑油、主副機燃料油以及移油時的溢出油、機械及機艙防滑鐵板洗刷時產生的油污水混合在一起的含油污水。機艙艙底水禁止直接排出舷外,一般通過污水泵收集到污水艙,後經油水分離器分離,其中的污油排到污油艙.達到標準的干凈水排放入海,也可以通過標准排放接頭排到港口接受設施。
Ⅳ 油和水混合一起,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速分離
油和水本不相溶,分液漏斗中可靜置後放出水層即可
Ⅳ 油水分離的方法
在工業塗裝領域,常用的油水分離方法有加熱油水分離法、超濾(UF)膜分離法、吸附凈化法。
(1)加熱油水分離法。將含油脫脂液送入熱油分離器(見下圖1),
加熱破乳,油漂浮到槽的液面,經吸油口收集,流入儲油槽。脫油後的槽液經液位的擋板,除去較重的沉澱物後返回工作槽。
(2)超濾(UF)法再生脫脂法。經過預過濾(除去粗的垃圾、鐵粉和渣等)的含油脫脂液,經超濾膜濃縮凈化,將UF液(不含油的脫脂液)返回工作槽中。流程圖見下圖2。
(3)吸附除油法。它是利用親油不清水的材料特性,通過這些材料不斷與含油污的脫脂液接觸,捕捉吸附槽液中的油污。工作原理為轉動裝置帶動吸油帶以特定的轉速在輔槽內不停的旋轉,將吸附的油污經擠油口擠至儲油桶內,吸附法凈化裝置如下圖3 。
Ⅵ 油水分離的方法及工作原理(化學法)
油水分離工藝的方法介紹
1離心分離法
離心分離法是使裝有含油廢水的容器高速旋轉,形成離心力場,因固體顆粒、油珠與廢水的密度不同,受到的離心力也不同,達到從廢水中去除固體顆粒、油珠的方法。常用的設備是水力旋流分離器。
2浮選法
浮選法,又稱氣浮法,是國內外正在深入研究與不斷推廣的一種水處理技術。該法是在水中通入空氣或其他氣體產生微細氣泡,使水中的一些細小懸浮油珠及固體顆粒附著在氣泡上,隨氣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層) ,然後使用適當的撇油器將油撇去。該法主要用於處理隔油池處理後殘留於水中粒經為10~60μm 的分散油、乳化油及細小的懸浮固體物,出水的含油質量濃度可降至20~30 mg/ L 。根據產生氣泡的方式不同,氣浮法又分為加壓氣浮、鼓氣氣浮、電解氣浮等,其中應用最多的是加壓溶氣氣浮法。
3生物氧化法
生物氧化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方法。油類是一種烴類有機物,可以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等生命活動將其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含油廢水中的有機物多以溶解態和乳化態,BOD5 較高,利於生物的氧化作用。對於含油質量濃度在30~50 mg/ L 以下、同時還含有其他可生物降解的有害物質的廢水,常用生化法處理,主要用於去除廢水中的溶解油。含油廢水常見的生化處理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過濾法、生物轉盤法等。活性污泥法處理效果好,主要用於處理要求高而水質穩定的廢水。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附著於填料載體表面,使繁殖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存在,從而構成了穩定的生態系統。但是,由於附著在載體表面的微生物量較難控制,因而在運轉操作上靈活性差,而且容積負荷有限。
4重力分離法
重力分離法是典型的初級處理方法,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及油和水的不相溶性,在靜止或流動狀態下實現油珠、懸浮物與水分離。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浮力作用下緩慢上浮、分層,油珠上浮速度取決於油珠顆粒的大小,油與水的密度差,流動狀態及流體的粘度。 2 過濾法
過濾法是將廢水通過設有孔眼的裝置或通過由某種顆粒介質組成的濾層,利用其截留、篩分、慣性碰撞等作用使廢水中的懸浮物和油分等有害物質得以去除。常用的過濾方法有3 種:分層過濾、隔膜過濾和纖維介質過濾。膜過濾法又稱為膜分離法[5 ] ,是利用微孔膜將油珠和表面活性劑截留,主要用於除去乳化油和某些溶解油。濾膜包括超濾膜、反滲透膜和混合濾膜等。膜材料包括有機膜和無機膜兩種,常見的有機膜有醋酸纖維膜、聚碸膜、聚丙烯膜等,常用的無機膜有陶瓷膜、氧化鋁、氧化鈷、氧化鈦等。乳化油處於穩定狀態,用物理方法或者化學方法很難將其分離。隨著膜科學的飛速發展,膜過程處理乳化油污水已逐步被人們接受並在工業中應用。
5 化學法
化學法又稱葯劑法,是投加葯劑由化學作用將廢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轉化為無害物質,使廢水得到凈化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化學方法有中和、沉澱、混凝、氧化還原等。對含油廢水主要用混凝法。混凝法是向含油廢水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絮凝劑,在水中水解後形成帶正電荷的膠團與帶負電荷的乳化油產生電中和,油粒聚集,粒徑變大,同時生成絮狀物吸附細小油滴,然後通過沉降或氣浮的方法實現油水分離。常見的絮凝劑有聚合氯化鋁(PAC) 、三氯化鐵、硫酸鋁、硫酸亞鐵等無機絮凝劑和丙烯醯胺、聚丙烯醯胺( PAM) 等有機高分子絮凝劑,不同的絮凝劑的投加量和pH 值適用范圍不同。此法適合於靠重力沉降不能分離的乳化狀態的油滴和其他細小懸浮物。
6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親油性材料,吸附廢水中的溶解油及其他溶解性有機物。最常用的吸油材料是活性炭,可吸附廢水中的分散油、乳化油和溶解油。由於活性炭的吸附容量有限(對油一般為30~80 mg/ g) ,成本高,再生困,一般只用作含油廢水多級處理的最後一級處理,出水含油質量濃度可降至0. 1~0. 2 mg/ L 。1976 年湖南長嶺煉油廠在廢水處理中就採用了活性碳吸附進行深度處理。國內外對於新型吸附劑的研製也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研究發現,片狀石墨能吸附由海上油輪漏油事件釋放的重油並易於與水分離。吸附樹脂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有機吸附材料,吸附性能好,再生容易,有逐步取代活性炭的趨勢。
Ⅶ 怎麼分開油和水
1、將火鍋湯底晾涼或是放入冰箱冷藏室,當油的溫度降下來後會凝結,取出油塊即可。
2、用冰塊接觸油,油會被吸附到冰塊上,達到水油分離。
以冰塊去油方法為例,操作步驟如下:
1、用漏勺盛取適量的冰塊。
Ⅷ 油水分離的簡易方法
過濾法。
所謂的過濾法就是指在濾膜的作用下將含油污水中的顆粒物攔截下來,從而使油水分離開來,達到理想的凈化效果。一般情況下,過濾法應是混凝法和上浮法的下一級處理方法。
在形成聚合物或是穩定的混合體後,採用過濾法就可以取出污水中的膠狀油漬。採用這樣的處理方法,最後處理完成的含油污水的含油量不超過10mg/l,壓力濾池和普通快濾池通常被當做構築物。採用過濾法的管理過程是有一定難度的。
布氣氣浮法:
這種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將溶解在水中的空氣剪碎,常用葉輪氣浮、水泵吸水管吸氣浮、擴散板曝氣浮以及射流氣浮等設備。
這種方法易於操作和管理,並且耗能減小,但是無法准確控制氣泡的破碎程度,上浮的效果就可能會受到影響。
Ⅸ 如何將水和油分離開
分情況考慮,如果是不和水混溶的油類,靜置至分層後用分液漏斗分液即可;如果該油和水混溶或形成乳濁液,則可以在其中加入無水硫酸銅,過濾後即可得到純凈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