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會計憑證處理的實戰技巧
會計憑證處理的實戰技巧
你知道會計如何做賬嗎?你對會計做賬技巧了解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會計憑證處理的實戰技巧,歡迎閱讀。
一填表注意事項
1、摘要根據實際情況該詳細的詳細,該模糊的模糊的。
2、某些憑證應從中間科目過賬,以便查賬、統計。如現款銷售,也從"應收賬款"過一下;發放工資或福利,通過"應付職工薪酬"過一下。
3、錯誤憑證調整或沖銷應在原始憑證備注說明。
4、替票問題的處理。
5、憑證附件的張數如何計算。
記賬憑證附件張數計算的原則是:沒有經過匯總的原始憑證,按自然張數計算;經過匯總的原始憑證,每一張匯總單或匯總表算一張,因為原始憑證張數已在匯總單的"所附原始憑證張數"欄內已作了登記。
二原始憑證丟失的處理方法
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如有遺失,應當取得原開具單位蓋有公章的證明,並註明原來憑證的號碼、金額和內容等,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才能代作原始憑證。如果確實無法取得證明的,如火車、輪船、飛機票等憑證,由當事人寫出詳細情況,由經辦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和單位領導人批准後,代作原始憑證。
三票據審核後的.處理
視情況而定,有退回、報銷、作廢三種情況:
①退回:單據不齊(應附而未付)、簽字不全,退回報銷人補充完善。
②報銷:完全符合要求則直接報銷;如果單據齊全,簽字齊備,只是個別票據不能報銷,則不能直接塗改報銷金額,也不應退回報銷人重新填報、重新走簽字流程,而應在報銷單上寫"核報金額XX元"後報銷。
③作廢:如果報銷人弄虛作假,經核實後,則直接作廢,不予報銷。
四幾個單位共擔電費和物業代收電費的處理
公司與其他企業、個人共用水電的,可憑租賃合同、共用水電各方蓋章(或簽字)確認的水電分割單、水電部門開具的水電發票的復印件、付款單據等入賬。
水電費由物業公司代收且無法單獨取得發票的,憑物業公司出具的水電費使用記錄證明、水電部門開具的水電發票的復印件、付款單據等入賬。
否則,在所得稅匯算清繳時,稅務不會允許稅前扣除。
那麼,會計人該怎樣整理會計憑證呢?
財務的記賬過程,就是一個對單據進行整理、歸納、分類、定性的過程。每一筆經濟業務的發生,在財務上反映為單據的書面記載。單據的填寫和單位的各個部門有關,財務部門需要根據單位制定的財務制度,對單據的使用、填開等做出詳盡的要求。而對單據的整理等工作,則是財務人員必須諳熟的基本功之一。
一會計憑證的分類
會計憑證主要分為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常用原始憑證有因具體業務發生所開具或收到的發票、各單位自製的入(出)庫單、工資表以及印製填寫的費用報銷單、支出憑單、借款單等。記賬憑證是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或匯總原始憑證,按照經濟業務的內容加以歸類並確定會計分錄而填制的憑證。
二原始憑證的粘貼要求
財務部負責人應制定並規范單位財務制度,事先派專業人員指導各部門對各類票據正確填開。
原始票據的粘貼是一項日常化的工作,所有票據一般使用液體膠水粘牢左方的票頭,把發票紙張大小相同、票面金額相同的粘在一起,多張紙張小的先粘貼到印製的報銷單據粘貼單上,從右至左,兩張票據不完全重合,便於翻找核對金額。
三記賬憑證的整理要求
一筆款項在支付或一項經濟業務發生後,票據傳遞到財務記賬人員手中,出納據以記賬並做到日清月結,負責編制記賬憑證的財務人員檢查單據是否保持完好、整齊,對經濟業務性質相同的歸放在一張記賬憑證里,並予以編號。
每個單位從管理角度出發,在核算各項支出時一般會分部門核算,在填制記賬憑證前,可以將同一部門的相關單據擱放在一起,簡化工作量。
記賬憑證編制完成後,負責憑證審核崗位的財務人員對每張憑證逐一審核。記賬憑證的列印一般在憑證審核完成之後,連續列印,使用專用配套紙張。列印後與對應的原始憑證粘貼在一起,注意一般是將左上角粘牢即可,不必將紙張左側全部粘緊,對於原始憑證較多的,可以不進行粘貼,折疊整齊,順序放置,然後用回形針別緊,裝訂時再一並裝訂。
;❷ 怎樣學好會計,怎樣做賬
1、必備教材:
首先初級會計職稱的教材有兩本:《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該教材是由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寫的,全國各地使統一使用。
購買方式:教材主要有兩種購買方式,一是在報名入口報名同時同步預定;其二,報名結束後可登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旗艦店或者經濟科學出版社旗艦店購買正版考試教材。
2、輔導用書:
對於基礎薄弱的自學者來說,輔導用書也是必不可少的,推薦《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
購買方式:亞馬遜、京東
3、模擬卷
刷題是應對大部分考試的殺手鐧,自學初級會計的小夥伴要多往年的考試真題和模擬題,推薦《會計基礎考試模擬題》。
購買方式:新華書店、亞馬遜
雖然自學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但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還是有必要准備一套視頻教程,自學的效率顯然比之有網課老師的帶領,要慢一些。而且如果你有拖延症的話,恐怕還是找個更有執行力的方法比較好,所以這里特別建議通過視頻教程對知識點的整體構架進行疏通一下,配合教材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❸ 會計做賬的時候怎樣整理舊賬
主要原因通常有以下這些:
1、公司管理不規范,造成會計錯記、漏記,沒辦法准確核算的。
2、會計經驗不足,科目設置不當,導致核算不正確的。
3、頻繁更換會計,中間交接不清楚的,導致稅務錯報,漏報;核算方法前後不一致的。
無論是上面的哪一種原因,這樣的賬務肯定是經不起任何部門檢驗的,這樣的賬務處理,不要說避稅了,不被罰款就是好的,所以規范的賬務處理,是我們合法避稅的前提。
整理舊賬要用到的資料有:
1、舊賬的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2、銀行對賬單;
3、舊的賬本;
4、納稅申報表(月報表、季度報表、年度報表)
5、原有的審計報告等。
整理爛賬服務內容:
一、建賬。
二、整理原始憑證(包括發票、銀行票據、出入庫單等法定票據)。
三、編制記賬憑證。
四、登記會計賬簿(包括總賬、現金和銀行日記賬、明細賬)。
五、出具財務報表。
六、分析客戶稅收、帳務處理的合理性。
❹ 常用會計做賬技巧
常用會計做賬技巧
在過去計劃經濟年代裡,會計只是被動的執行國家規定完成上述過程就可以,隨著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經濟業務不斷創新,如何更准確、更合理地處理每一筆業務成為很多會計必修的一門技術。至此,會計作賬就被賦予特殊的意義,不再局限過程而是解決如何做的更好。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常用會計做賬技巧,歡迎閱讀。
常用會計做賬技巧:
①:技巧一:職工工資、保險費、以物抵債的賬務處理以及以物易物的會計處理和公益性捐贈的賬務處理技巧。
1、職工工資、保險費等的賬務處理
【問】甲公司1月份計提的“應付職工薪酬——工資”明細科目金額為100萬元,其中應由職工個人負擔的社會保險費為10萬元,應交個人所得稅金額為5萬元。實際支付時,甲公司扣除本月為職工家屬代墊的葯費5000元,共支付給職工現金84.5萬元,轉賬支付社保金和個人所得稅15萬元。如何進行賬務處理?
【答】甲公司為職工家屬代墊葯費5000元時應做的賬務處理為:
借:其他應收款——代墊家屬葯費5000
貸:銀行存款5000
代扣代繳社保金和個人所得稅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150000
貸: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社保費100000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50000
實際支付工資、社保金和個稅時的處理為:
借:應付職工薪酬850000
其他應付款——代扣代繳社保費100000
應交稅費——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50000
貸:庫存現金845000
其他應收款——代墊家屬葯費5000
銀行存款150000
2、以物抵債的賬務處理
【問】假設A公司欠B公司1500元,A公司先用1000元貨物抵消這筆借款。後來A公司又補給B公司510元的貨物,B公司為了平賬,補給A公司10元錢(假設收到增值稅發票,稅率為17%)。請問,B公司如何做賬?
【答】B公司收到A公司1000元貨物時:
借:庫存商品 854.7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145.3
貸:應收賬款 1000
B公司收到A公司510元貨物,又付給A公司10元錢時:
借:庫存商品 435.9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74.1
貸:應收賬款 500
庫存現金 10
3、以物易物的會計處理
以物易物在會計上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來處理:涉及的問題包括換出資產收益確認與換入資產價值的確認兩方面。
具有商業實質的交換——確認收入實現
不具有商業實質的交換——不確認收入
所得稅:換入的按照公允價值確認成本,換出的資產確認銷售收入(視同銷售):自產的按照同類資產同期對外銷售價格,外購的可按照購入價格。
增值稅:確認收入,按照約定的價格確認收入。
消費稅:按照同類應稅消費品的最高售價計算。
【例】:某企業從事木材加工綜合業務,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9年7月與乙公司簽訂合同,企業以自己生產的'成本是8萬元的500平方米實木地板,換入乙公司生產的機器設備兩台,雙方協商價格是12.5萬元,實木地板本月在其他銷售中上半月售價是每平方米240元, 下半月是每平方米255元 。雙方均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的價格均為不含稅),實木地板的消費稅率是5%。
借:固定資產 12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2125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125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00
貸:庫存商品 80000
應交消費稅=500×255×5%=6375(元)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 6375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 6375
4、公益性捐贈的賬務處理
【問】企業將成本是80萬元,售價是100萬元的產品捐贈,符合公益性捐贈。當年利潤1000萬元。如何進行賬務處理?稅收又應該如何調整?
【答】公益性捐贈應該計入營業外支出,分錄為:
借:營業外支出 97
貸:庫存商品 8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
稅收調整:視同銷售調增20,捐贈限額120,可以全部扣除97萬元。
應納所得稅=(1000+20)×25%=255萬元。
②:技巧二:會計賬簿賬務處理技巧
除現金賬、銀行存款賬、總賬外,至少要一本三欄式賬(登錄往來等科目)、費用賬(即多欄賬,十七或十三欄都可以),如固定資產多,還應有專用的固定資產賬本,如果是製造企業,還應有生產成本賬。
根據《會計法》的規定,所有實行獨立核算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粉單位和其他組織都必須設置以下法定會計賬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1、總賬。也稱總分類賬,是根據會計科目(也稱總賬科目)開設的賬簿,用於分類登記單位的全部經濟業務事項,提供資產、負債、資本、費用、成本、收入和成果等總括核算的資料。總賬一般有訂本賬和活頁賬兩種。各單位可以根據所採用的記賬方法和財務處理程序的需要設置總賬。
2、明細賬。也稱明細分類賬,是根據總賬科目所屬的明細科目設置的,用於分類登記某一類經濟業務事項,提供有關明細核算資料。明細賬是會計資料形成的基礎環節。香用明細賬,可以對經濟業務信息或數據作進一步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也能為了解會計資料的形成提供具體情況和有關線索。
3、日記賬。是一種特殊的明細賬,包括現金日記賬和銀行存款日記賬。日記賬是各單位加強現金和銀行存款管理的重要賬簿。
4、其他輔助賬簿。也稱備查賬簿,是為備忘備查而設置的。在實際會計實務中,主要包括各種租借設備、物資的輔助登記或有關應收,應付款項的備查簿等。
(一)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在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十五日內按照規定設置總賬、明細賬、日記賬以及其他輔助性賬簿,其中總賬、日記賬必須採用訂本式。
生產經營規模小又確無建賬能力的個體工商業戶,可以聘請注冊會計師或者經主管國家稅務機關認可的財會人員代為建賬和辦理賬務;聘請注冊會計師或者經主管國家稅務機關認可的財會人員有實際困難的,經縣(市)以上國家稅務局批准,可以按照國家稅務機關的規定,建立收支憑證粘貼簿、進貨銷貨登記簿等扣繳義務人應當自稅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扣繳義務發生之日起十日內,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稅種,分別設置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賬簿。
(二)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採用電子計算機記賬的,對於會計制度健全,能夠通過電子計算機正確、完整計算其收入、所得的,其電子計算機儲存和輸出的會計記錄,可視同會計賬簿,但應按期列印成書面記錄並完整保存;對於會計制度不健全,不能通過電子計算機正確、完整反映其收入、所得的,應當建立總賬和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其他賬簿。
(三)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件之日起十五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報送主管國家稅務機關備案。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採用計算機記賬的,應當在使用前將其記賬軟體、程序和使用說明書及有關資料報送主管國家稅務機關備案。
查賬徵收的企業,科目設置當然要符合會計制度,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明細賬——總賬——報表,一樣都不能少。在符合會計制度的前提下,也要考慮企業的管理角度,既要讓使用者方便查詢相關信息,又要簡捷明了。
收入的確認,應當符合會計有關規定。在實際操作中,應當是企業與客戶核對無誤後,同時開具銷售發票。
用現金收付,從原則上講應當符合國家對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對於有發票的買賣,盡量通過銀行收付。
;❺ 會計檔案如何整理
會計檔案整理步驟如下:
(一)決算報表
1、按「卷」整理。一冊(本)為一卷,編制一個檔號,檔號構成:全宗號-目錄號-案卷號。
2、編頁號:以有效內容的頁面為一頁。單面書寫的文件材料在其右上角編寫頁號,雙面書寫的文件材料,正面在其右上角,背面在其左上角編寫頁號。
3、填寫會計檔案盒的封面及盒脊
(1 ) 全宗名稱:全宗名稱相當於立檔單位的名稱,填寫時和會計憑證盒正面上的「單位名稱」要求一致。
(2)案卷題名:由整理會計檔案的人員自擬。案卷題名應准確概括本盒會計檔案的形成單位、時間、內容、類別。
(3)起止時間:填寫形成本盒會計檔案的起止年月日。
(4)卷數、張數:填寫本盒內會計檔案的總卷數和總張數。
(5 )保管期限:按照《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填寫該盒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6)全宗號、目錄號
(7)案卷號:填寫本盒內會計檔案的案卷號或案捲起止號,在案捲起號和止號之間用「一」隔開。
(8)盒號:暫不填。
(9)填寫會計檔案盒盒脊項目。
4、錄入電子文檔管理系統(1)點「檔案著錄」中的「案卷著錄標引」 → 點「添加」→ 檔案類別「會計檔案」 →二級類目「財務報告類」 →保管期限「永久」 →年度「2016」 →題名2016年決算報表」 →文件開始時間→文件截止時間→件數(該卷盒內文件份數)→載體數量(最後一個頁號)→點保存。
(二)會計賬簿1、有頁號的可不再另編頁號。
2、其他操作與決算報表一樣,只是目錄號不同。銀行存款帳、現金日記賬使用同一目錄號,案卷號連續編。
3、如果銀行存款帳、現金日記賬幾年記在一個賬簿上的,則用完後歸檔。(最多兩年使用一冊賬簿)
4、總賬、明細賬與銀行存款帳、現金日記賬操作步驟一樣,只是目錄號不同。
5、錄入電子文檔管理系統
步驟同「年度決算報表」,只是二級類目選「會計賬簿類」.
(三)會計憑證1、排列:按年度的先後排列,同一年度內按月份的先後排列。
2、會計憑證的編號:
每本憑證一個檔號,全部編完,年度與年度之間拉通編。會計憑證封面有檔號的填在檔號處,沒有檔號的填在會計憑證封面左上角空白處。
3、裝盒並填寫:
編號完成後,按順序裝入會計檔案憑證盒,裝滿一盒再裝下一盒。填寫會計檔案憑證盒封面及盒脊。根據會計憑證封面的有關項目對應填寫,填寫方法與會計憑證封面一致。
(1)單位名稱:填寫形成會計檔案的單位名稱,必須用全稱或通用簡稱。
(2)會計憑證名稱:填寫能夠反映會計憑證用途或內容的名稱,如:「收款會計憑證」、「付款會計憑證」、「轉賬會計憑證」或「基建會計憑證」、「工會會計憑證」、「預算外會計憑證」等。
(3) 時間:填寫本盒會計憑證所屬年月。
(4) 起止時間:填寫本盒會計憑證的起止年月日。
(5) 歸檔時間:填寫單位內財務部門向檔案部門移交會計檔案的年月。
(6) 立卷人:填寫整理本盒會計憑證的人員姓名。
(7) 保管期限:根據財政部和國家檔案局1998年頒布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確定填寫該案卷的保管期限。
(9)全宗號:填寫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
(10) 目錄號:填寫全宗內案卷所屬目錄的編號,在同一個全宗內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目錄號。
(11)案卷號:目錄內案卷的順序編號,在同一個案卷目錄(或分類體系的最低一級類目)內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號。
(12) 會計憑證盒盒脊填寫方法
盒脊項目與正面有關項目對應填寫。
4、錄入電子文檔管理系統
步驟同「年度決算報表」,只是二級類目選「會計憑證類」,並錄入憑證起止號。
❻ 會計檔案整理步驟有哪些方面
會計檔案整理步驟如下:
(一)決算報表
1、按「卷」整理。一冊(本)為一卷,編制一個檔號,檔號構成:全宗號-目錄號-案卷號。
2、編頁號:以有效內容的頁面為一頁。單面書寫的文件材料在其右上角編寫頁號,雙面書寫的文件材料,正面在其右上角,背面在其左上角編寫頁號。
3、填寫會計檔案盒的封面及盒脊
(1 ) 全宗名稱:全宗名稱相當於立檔單位的名稱,填寫時和會計憑證盒正面上的「單位名稱」要求一致。
(2)案卷題名:由整理會計檔案的人員自擬。案卷題名應准確概括本盒會計檔案的形成單位、時間、內容、類別。
(3)起止時間:填寫形成本盒會計檔案的起止年月日。
(4)卷數、張數:填寫本盒內會計檔案的總卷數和總張數。
(5 )保管期限:按照《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填寫該盒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6)全宗號、目錄號
(7)案卷號:填寫本盒內會計檔案的案卷號或案捲起止號,在案捲起號和止號之間用「一」隔開。
(8)盒號:暫不填。
(9)填寫會計檔案盒盒脊項目。
4、錄入電子文檔管理系統
(1)點「檔案著錄」中的「案卷著錄標引」 → 點「添加」→ 檔案類別「會計檔案」 →二級類目「財務報告類」 →保管期限「永久」 →年度「2016」 →題名2016年決算報表」 →文件開始時間→文件截止時間→件數(該卷盒內文件份數)→載體數量(最後一個頁號)→點保存。
(二)會計賬簿
1、有頁號的可不再另編頁號。
2、其他操作與決算報表一樣,只是目錄號不同。銀行存款帳、現金日記賬使用同一目錄號,案卷號連續編。
3、如果銀行存款帳、現金日記賬幾年記在一個賬簿上的,則用完後歸檔。(最多兩年使用一冊賬簿)
4、總賬、明細賬與銀行存款帳、現金日記賬操作步驟一樣,只是目錄號不同。
5、錄入電子文檔管理系統
步驟同「年度決算報表」,只是二級類目選「會計賬簿類」.
(三)會計憑證
1、排列:按年度的先後排列,同一年度內按月份的先後排列。
2、會計憑證的編號:
每本憑證一個檔號,全部編完,年度與年度之間拉通編。會計憑證封面有檔號的填在檔號處,沒有檔號的填在會計憑證封面左上角空白處。
3、裝盒並填寫:
編號完成後,按順序裝入會計檔案憑證盒,裝滿一盒再裝下一盒。填寫會計檔案憑證盒封面及盒脊。根據會計憑證封面的有關項目對應填寫,填寫方法與會計憑證封面一致。
(1)單位名稱:填寫形成會計檔案的單位名稱,必須用全稱或通用簡稱。
(2)會計憑證名稱:填寫能夠反映會計憑證用途或內容的名稱,如:「收款會計憑證」、「付款會計憑證」、「轉賬會計憑證」或「基建會計憑證」、「工會會計憑證」、「預算外會計憑證」等。
(3) 時間:填寫本盒會計憑證所屬年月。
(4) 起止時間:填寫本盒會計憑證的起止年月日。
(5) 歸檔時間:填寫單位內財務部門向檔案部門移交會計檔案的年月。
(6) 立卷人:填寫整理本盒會計憑證的人員姓名。
(7) 保管期限:根據財政部和國家檔案局1998年頒布的《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確定填寫該案卷的保管期限。
(9)全宗號:填寫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
(10) 目錄號:填寫全宗內案卷所屬目錄的編號,在同一個全宗內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目錄號。
(11)案卷號:目錄內案卷的順序編號,在同一個案卷目錄(或分類體系的最低一級類目)內不允許出現重復的案卷號。
(12) 會計憑證盒盒脊填寫方法
盒脊項目與正面有關項目對應填寫。
4、錄入電子文檔管理系統
步驟同「年度決算報表」,只是二級類目選「會計憑證類」,並錄入憑證起止號。
❼ 會計做賬處理技巧
會計做賬處理技巧
有人說“記賬容易查賬難”。這是因為有時為查一筆錯賬,花上很大精力,一查就是半天,有時直到深夜才查出。因此,查錯賬的方法值得研究和探討,找出查錯賬的捷徑,使財會人員減少查錯賬的時間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加強企業管理和經濟核算上。只要在實際工作中掌握錯賬發生的規律,查起錯賬來就比較容易,運用熟練後就能得心應手,將錯賬逮住。
一、除九法
在日常記賬中常會發生前後兩個數字顛倒、三個數字前後顛倒和數字移位。它們共同特點是錯賬差數一定是九的倍數和差數每個數字之和也是九的倍數,因此,這類情況均可應用“除九法”來查找。下面分三種情況來講:
第一種情況是兩數前後顛倒,除以上共同特點外還有其固有的特點,就是錯賬差數用九除得的商是錯數前後兩數之差,例舉如下:
1.差數是9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1.如10、21、32、43、54、65、76、87、89及其各“倒數”。
2.差數是18/9=2,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2.如20、31、42、53、64、75、86、97及其各“倒數”。
3.差數是27/9=3,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3,如30、41、52、63、74、85、96及其各“倒數”。
4.差數是36/9=4,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4,如40、51、62、73、81、95及其各位“倒數”。
5.差數是45/9=5,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5,如50、61、72、83、94及其各位“倒數”。
6.差數是54/9=6,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6,如60、71、82、93及其各“倒數”。
7.差數是63/9=7,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7,如70、81、92及其各“倒數”。
8.差數是72/9=8,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8,如80、91及其各“倒數”。
9.差數是81/9=9,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是9,如90及其各“倒數”。
(這里的“倒數”是指個位與十位前後顛倒的錯數)
例如,將81誤記18,則差數是63,以63/9=7,那麼錯數前後兩數之差肯定是7,這樣只要查70、81、92及其各“倒數”就是了。無需在與此無關的數字中去查找。
第二種情況是三個數字前後顛倒,它具有共同特點外也有其固定的特點,就是三位數前後顛倒的錯賬差數都是99的倍數,差數用99除得的商即是三位數中前後兩數之差。例舉如下:
1.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1,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是99,如100-001、221-122、334-433、445-544、655-556、766-667、889-988、998-899其的差數都是99.
2.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2,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一倍,即為198,如311-113、466-664、557-755、775-577、886-688、997-799其的差數都是198.
3.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3,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三倍即為297,如441-144、552-255、663-366、744-447、885-588、996-699其的差數都是297.
4.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4,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四倍即為396,如551-155、662-266、773-377、844-448、955-559其的差數都是396.
5.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5,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的五倍即為495,如550-055、661-166、722-227、833-338、944-449其的差數都是495.
6.三位數頭與尾兩數之差是6,那麼數字顛倒後的差數則是99×6=594,頭與尾數之差是7,那麼數字顛倒的差是99×7=693;頭與尾數之差是8,那麼數字顛倒的差是99×8=792;頭與尾數之差是9,那麼數字顛倒的差是99×9=891.
第三種情況是數字移位,或稱錯位,俗稱大小數,這是日常工作中較容易發生的差錯,它的特點除它的差數和差數每個數字之和是九的倍數外,也有其固定的特點,就是數字移位的`錯誤,只要將差數用九除得的商就是錯賬數。
例如2000錯記為200或20000,它的差數為1800和18000,它們的差數和每個數字之和都是九的倍數,將差數分別用九除得的商則是200和2000,只要查找這數字就查到記賬移位的錯誤了。
數字移位危害很大,如同前移移位它的差數就虛增了9倍,向後移一位就虛減了90%,如不及時查處就嚴重影響會計核算的正確性。因此,對此錯賬必須高度警惕,要及早發現糾正,確保會計核算數字的正確反映。
由此看“9”是個奇妙的數字,它的奇妙之處還很多,上面兩位數與其倒數的差數和三位數字與其倒數的差數是9的倍數,數字與其移位後的數字的差數也是9的倍數,其實任何數字與其倒數的差數都是9的倍數,而且任何四位順序數與其倒數之差都是3087,如4321-1234、6432-2345、6543-3456其倒數的差都是3087.任何五位數順序數與其例數之差都是41976.任何六位數順序數與其倒數之差都是530865.任何七位數順序數與其倒數之差都是6419754……這些差數都是9的倍數。
還有這樣一個奇怪的數字12345679若用9乘積變成111111111.若用2×9=18乘積變成9個2,若用3×9=27去乘,積變成9個3……若用9×9=81乘,積變9個9,這些說明“9”的奇妙,我們查錯賬就利用9的奇妙。因此,除九法在查錯賬中佔了重要的地位。
二、除二法
記賬時稍有不慎,很容易發生借貸方記反或紅藍字記反;簡稱為“反向”。它有一個特定的規律就是錯賬差數一定是偶數,只要將差數用二除得的商就是錯賬數。所以稱這種查賬方法為除二法,這是一種最常見而簡便的查錯賬方法。
例如,某月資產負債表借貸的兩方余額不平衡,其錯賬差數是3750.64元,這個差數是偶數,它就存在“反向”的可能,那麼我們可以以3750.64/2=1875.32元,這樣只要去查找1875.32元這筆賬是否記賬反向就是了。
如錯誤差數是奇數,那就沒有記賬反向的可能,就不適用於“除二法”來查。
三、差數法
根據錯賬差數直接查找的方法叫做差數法。有以下兩種錯賬可用此法:
第一種是漏記或重記,因記賬疏忽而漏記或重記一筆賬,只要直接查找到差數的賬就查到了,這類錯賬最容易發生在本期內同樣數字的賬發生了若干筆,這就容易發生漏記或重記。
例如錯賬差數是1000元,本期內發生1000元的賬有十筆,這就可以重復查找1000元的賬是否漏記或重記就是了。
第二種是串戶,串戶可分為記賬串戶和科目匯總串戶。先講記賬串戶。如某公司在本單位有應收款和應付款兩個賬戶,如記賬憑證是借應收賬款某公司500元,而記賬時誤記入借應付賬款某公司500元,這就造成資產負債表雙方是平衡的,但總賬與分戶明細賬核對時應收款與應付款各發生差數500元,這就可以運用差數法到應收賬款或應付款賬戶中直接查找500元的賬是否串戶。還有一種是科目匯總(合並)時將借應收款500元誤作為應付借款借500元匯總了,同樣在總賬與分類明細賬核對時這兩科目同時發生差數500元,經過查對如記賬沒有發生串戶那麼必定是科目匯總合並時科目匯總發生差錯,查明更正就是。
四、象形法
在核對賬目表時較多的遇到僅相差幾分錢的錯賬,這類錯賬最頭疼。這類錯賬一般來說是數字形狀相像而發生差錯。根據其數字形狀象形的規律去查找錯賬的方法命名為“象形法”,按其差數一般有如下規律:
1.如差數是1可能是3與2,5與6之誤。
2.如差數是2可能是3與5,7與9之誤。
3.如差數是3可能是3與6,6與9之誤。
4.如差數是4可能是1與5,4與8之誤。
5.如差數是5可能是1與6,2與7,3與8之誤。
6.如差數是6可能是0與6,1與7之誤。
7.連續同數字的賬,容易發生少計或多計一位同數如833330而容易誤記為833333或誤為833300,如差數是3或30而有了連續數字的賬,就可重復查找一下。這里僅舉幾個例說明,因為個人書寫數字形狀字體不同而有區別。
五、追根法
若為了一筆錯賬已查了半天,對本期發生額都查得正確無誤,但就是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不妨運用“追根法”去追查一下上期結轉數字進行逐筆核對一下是否結轉差錯,很可能問題恰恰出在那個“源頭”。
這是因為會計賬表的平衡關系是絕對的,假如本期發生額確實查明是正確無誤,那麼必然是期初數(上期結轉數)在結轉記賬時有差錯。只要對期初數認真追查,必能發現差錯。
六、母子法
在核對明細分類賬與總分類賬科目余額發生不附時,用以上有關方法查找也無著落,即可用“母子法”來查找。就是以記入總賬借貸數額為母數,本科目記入各明細分類賬的借貸數字為子數,各子數相加必等於母數。若不相等說明有差錯就在此了,必有漏記、錯記或重記。
例如,某企業一月在總賬應收賬款余額是借1981.50元,而各明細賬余額相加是借2526.50元。這說明應收明細賬借方余額多545元。就按照順序,號科目合並表記入總賬應收款科目的數額為母數,把1號憑證科目匯總合並表應收賬款記入明細分類賬的為子數進行相加,是否與母數相符,相符就查對2號、3號……。發現一號不附就查哪一號,這樣一定查出錯賬或漏賬。
七、順查法
當錯賬發生筆數較多,各種錯賬混雜一起時,不能用一種方法查出,那就必須用“順查法”來查,這是查錯賬最後絕招。查賬程序基本上與記賬程序一樣,每查對一筆就必須在賬的後端做一個符號,這樣一筆筆查下去就一定能查出。在順查時一定要仔細認真,在順查時還必須結合以上方法同時應用。總之不要被錯賬的假象所蒙蔽而滑過去,如有滑過去又必須從頭查起,對此,只要仔細認真去查錯賬一定會暴露出來的。
八、優選法
為了能較快的查出錯賬,必須在各種查錯賬方法上進行優選和在查錯賬的程序上進行優選:
1.查錯賬方法上的優選,首先根據錯賬差數進行分析,適用哪種方法的就採用哪種方法,適用兩種方法以上的應按“先易後難、先逆查後順查”的優選程序進行。查錯賬方法選擇當否與查錯賬速度有關。
2.查錯賬的程序上也要用優選法,就是在查賬時間的程序上先查什麼時間較好,這要看企業大小而定,一般採用三分法。如某企業一月份資產負債表不平衡,如差數是資產方多1001元。本月記賬憑證共三冊共1-30號,那麼就將第一冊1-10號的各科目余額先進行試算是否平衡,若不平衡,差數也是1001元,這說明錯賬就發生在第一冊1-10號的賬上若1至10號是平衡的,這說明錯賬在11號憑證以後的賬上,那麼再將第二冊11-20號上的總賬各科目余額進行試算,試算後即可確定,錯賬究竟發生在第二冊11至20號憑證上呢還是在第三冊21至30號憑證上了,這樣錯賬的目標縮小了,就便於集中精力在小范圍中查找錯賬,就容易查找。
九、防錯法
當掌握錯賬各種規律後,可採取一些預防發生錯賬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首先要加強復核工作。有條件的單位要配備專職復核,人員少的可以採取相互復核或自我復核。復核必須從編制記賬憑證、記賬憑證匯總、記賬、結賬、報表層層進行復核。這是預防發生錯誤的最基本方法。
2.憑證編制和記賬時書寫數字要按標准書寫,不要寫奇形數字,而讓記賬人員誤認誤記,從而造成“象形”的錯誤,這是避免錯賬的重要環節。
3.凡是制證、記賬、算賬、編制報表時思想必須高度集中。切不可一面記賬一面閑談,那樣會容易發生錯賬。會計記賬時思想要高度集中,這是防止發生錯賬的根本條件。
4.掌握錯賬規律後,在記賬時,時刻警惕著反向、移位、顛倒、錯字、錯格、串戶等差錯的發生,這就有效地減少差錯。
十、糾錯法
錯賬查出後必須及時糾正,要按規范糾正嚴禁挖、擦、補、塗改。但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
1.劃紅線訂正法。將錯賬的數字上劃一條紅線注銷,然後在錯賬上方記上正確的數字,並在紅線末端加蓋記賬人印章。
2.補記差額法。查出錯賬發現少記部分差額,若用紅線更正,已結余額必須全部劃紅線重結余額,嚴懲影響賬冊清晰,故採用補記少記差額的辦法,但要在補記賬的摘要欄說明於某月某日補記和補記某月某日某號憑證少記差額。
3.差額紅字沖正法,查出錯賬發現借方(或貸方)多記部分差額,若用劃紅更正已結余額必須全部劃紅線重結余額,就在相同方向將多記差額用紅字沖正,摘要說明同上。
4.補結余額法。查出錯賬屬金額錯結,如錯結余額不多可用劃紅線更正,如已錯結余額賬很多,如劃紅線更正影響賬冊清晰可採用補結正確余額辦法,但必須在摘要欄內說明某月某日錯結余額多少特更正。適用銀行往來日記賬。
5.全額轉正法。適用記賬串戶和科目錯用,科目匯總差錯,就採用全額轉正法,先將錯賬轉平,而後編制正確記賬憑證,摘要欄內要詳細說明更正何月何日和憑證編號的賬。
6.全額紅字沖正法。一般牽涉到收入支出科目的會計分錄先將錯誤會計分錄,而後用藍字編制正確的會計分錄,摘要欄要說明沖正何月何日和憑證編號的會計分錄。
;❽ 簡述會計人員對歸檔資料進行整理的步驟
1、修整
歸檔文件裝訂前,應對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材料進行修整。
歸檔文件已破損的,應按照DA/T 25-2000予以修復;字跡模糊或易退變的,應予復制。
歸檔文件應按照保管期限要求去除易銹蝕、易氧化的金屬或塑料裝訂用品。
對於幅面過大的文件,應在不影響其日後使用效果的前提下進行折疊。
2、裝訂
歸檔文件一般以件為單位裝訂。歸檔文件裝訂應牢固、安全、簡便,做到文件不損頁、不倒頁、不壓字,裝訂後文件平整,有利於歸檔文件的保護和管理。裝訂應盡量減少對歸檔文件本身影響,原裝訂方式符合要求的,應維持不變。
應根據歸檔文件保管期限確定裝訂方式,裝訂材料與保管期限要求相匹配。為便於管理,相同期限的歸檔文件裝訂方式應盡量保持一致,不同期限的裝訂方式應相對統一。
用於裝訂的材料,不能包含或產生可能損害歸檔文件的物質。不使用回形針、大頭針、燕尾夾、熱熔膠、辦公膠水、裝訂夾條、塑料封等裝訂材料進行裝訂。
永久保管的歸檔文件,宜採取線裝法裝訂。頁數較少的,使用直角裝訂(見附錄C 圖C1、圖C2)或縫紉機軋邊裝訂,文件較厚的,使用「三孔一線」裝訂。永久保管的歸檔文件,使用不銹鋼訂書釘或漿糊裝訂的,裝訂材料應滿足歸檔文件長期保存的需要。
永久保管的歸檔文件,不使用不銹鋼夾或封套裝訂。
定期保管的、需要向綜合檔案館移交的歸檔文件,裝訂方式按照6.2.4-6.2.5執行。定期保管的、不需要向綜合檔案館移交的歸檔文件,裝訂方式可以按照6.2.4執行,也可以使用不銹鋼夾或封套裝訂。
3、編頁
紙質歸檔文件一般應以件為單位編制頁碼。
頁碼應逐頁編制,宜分別標注在文件正面右上角或背面左上角的空白位置。
文件材料已印製成冊並編有頁碼的;擬編制頁碼與文件原有頁碼相同的,可以保持原有頁碼不變。
4、裝盒
將歸檔文件按順序裝入檔案盒,並填寫檔案盒盒脊及備考表項目。不同年度、機構(問題)、保管期限的歸檔文件不能裝入同一個檔案盒。
檔案盒
檔案盒封面應標明全宗名稱。檔案盒的外形尺寸為310mm×220mm(長×寬),盒脊厚度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20 mm、30mm、40mm、50mm等(見附錄D 圖D1)。
檔案盒應根據擺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邊設置全宗號、年度、保管期限、起止件號、盒號等必備項,並可設置機構(問題)等選擇項。其中,起止件號填寫盒內第一件文件和最後一件文件的件號,起件號填寫在上格,止件號填寫在下格;盒號即檔案盒的排列順序號,按進館要求在檔案盒盒脊或底邊編制。
檔案盒應採用無酸紙製作。
備考表
備考表置於盒內文件之後,項目包括盒內文件情況說明、整理人、整理日期、檢查人、檢查日期。
a)盒內文件情況說明:填寫盒內文件缺損、修改、補充、移出、銷毀等情況。
b)整理人:負責整理歸檔文件的人員簽名或簽章。
c)整理日期:歸檔文件整理完成日期。
d)檢查人:負責檢查歸檔文件整理質量的人員簽名或簽章。
e)檢查日期:歸檔文件檢查完畢的日期。
5、排架
歸檔文件整理完畢裝盒後,上架排列方法應與本單位歸檔文件分類方案一致,排架方法應避免頻繁倒架。
歸檔文件按年度—機構(問題)—保管期限分類的,庫房排架時,每年形成的檔案按機構(問題)序列依次上架,便於實體管理。
歸檔文件按年度—保管期限—機構(問題)分類的,庫房排架時,每年形成的檔案按保管期限依次上架,便於檔案移交進館。
(8)會計整理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歸檔文件的整理單位。一般以每份文件為一件,文件正本與定稿為一件,正文與附件為一件 ,原件與復製件為一件,轉發文與被轉發文為一件,報表、名冊、圖冊等一冊(本)為一件,來文與復文可為一件。
整理原則
一般以每份文件為一件,文件正本與定稿為一件.
質量要求
歸檔文件應齊全完整。已破損的文件應予修整,字跡模糊或易退變的文件應予復制。整理歸檔文件所使用的書寫材料、紙張、裝訂材料等應符合檔案保護要求。
❾ 會計檔案的整理步驟
會計檔案整理的步驟:
1、給會計檔案分類及編碼
會計檔案一般分為: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報告、其它。
2、給會計檔案分年度
分類後按年度分檔案。
3、確定會計檔案保管期限
根據會計檔案管理的要求,確定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
4、排列會計檔案案卷
在一個類別的會計檔案內,按年度、保管期限將檔案順序排列。
5、填寫會計檔案內容
(1) 全宗號:檔案館指定的歸檔單位編號。這個看情況,許多單位不需要這個。
(2)目錄號:目錄的編號。
(3)案卷號:案卷的順序號,案卷內只有一個,不能重復。
6、製作會計檔案目錄
目錄應包含:序號、類別、檔案標題、起止時間、保管期限、卷內頁數、備注。
7、列印會計檔案目錄
將目錄列印出來,一式三份。
8、會計檔案歸檔
檔案整理完畢,裝入檔案盒,填寫檔案盒封面和背脊。
(9)會計整理方法和技巧擴展閱讀:
會計檔案的歸檔范圍包括:
一是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記賬憑證;
二是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固定資產卡片及其他輔助性賬簿;
三是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財務會計報告;
四是其他會計資料,包括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納稅申報表、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鑒定意見書及其他具有保存價值的會計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