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黃酒的勾兌方法和技巧
1、制曲
釀造黃酒之前,必須要提前半年做好酒麴,一般做酒麴選擇在天氣炎熱的伏天製作,利用麥仁、酵子、麻葉等經過裝填、發酵而製成傳統的酒麴,使用這種酒麴釀造出來的黃酒酒香四溢,同時也更加的傳統和古樸。
2、浸米
黃酒釀造的時間一般都選擇在每年的臘月附近進行,臘月里由於氣溫低,小米在水中浸泡不容易變質,同時低溫可以保證小米黃酒的慢發酵,以免溫度過高,酒質容易變酸,再者臘月天氣沒有蚊蟲,可以避免黃酒沾染蚊蟲變質。
做黃酒要選用煮酒專用的小米,俗稱酒米,這個小米和我們平時在商場見到的小米還有不同之處,商場的小米俗稱飯米,是煮飯專用的,這里選用的是酒米,試著自己做的朋友在賣之前一定要搞清楚的,如果當地市場沒有酒米出售可以選擇使用糯米代替,在黃酒的口感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小米在冬季要提前24小時左右浸泡,可放在室內,避免室外低溫結冰,同時小米要保證一直被水淹沒,防止小米離水變酥。煮出來的酒渣就成稀糊狀了。
在小米充分浸泡完畢之後,反復淘洗幾次就可以撈起放在竹筐中瀝干水分,充分浸泡可以保證在煮黃酒的過程中小米可以熟透,沒有夾生。小米瀝干水分可以在煮酒前半小時進行即可。
3、備曲
這是釀造黃酒的另一大原料,小麥大麴(這是我們自己家裡製作的, 具體製作時間和方法可以參看網站的具體介紹,在這里就不做詳細的解釋了)裡面一圈褐色的環狀是由於小米發酵造成的,這是優質大麴的表現,聞著有一股小麥腐敗的氣息,但是就是這種味道造就了黃酒的醇香。
在釀造黃酒之前,要把小麥大麴切碎,大小適中即可,可以方便的拌在煮好的小米之中。在切大麴的時候要切記不能沾染食鹽、水分、油脂等,避免黃酒在發酵過程中變質。在小麥大麴的存放過程中難免有返潮等現象,在切碎大麴之後,可放在太陽下暴曬,讓水分蒸發,避免生水引起的黃酒變質現象。
4、煮酒
釀造黃酒之前,要把鍋周圍的瓷磚清洗干凈,避免在煮酒的過程中粘稠的小米溢出浪費。先在鍋中放三分之二的水燒開等待下如小米。
鍋內水燒開之後就可以下如小米了,小米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水分太多煮出來的酒顏色淺、酒質不好,水少的話小米容易反生,黃酒容易變酸。
小米放入鍋內之後就要不停的攪拌了,攪拌最好使用香椿木做的手柄攪動,這樣的酒質就會更加的醇香。不停的攪拌有助於小米受熱均勻,避免鍋底結渣。
隨著鍋內水分的不斷蒸發,小米也變得越來越粘稠,這是要加快攪拌的頻率了,同時要看鍋中的小米顏色變化,在水分過少的情況下,可以攪動小米往鍋的周邊加燒開的熱水。這個時候水蒸氣比較大,有條件的可以打開市內的排氣扇,或者在室外進行。
隨著時間的變化,鍋內的小米由於高溫變成深褐色,這樣就快要煮好了,在小米變成深褐色之後可以捻一下米粒,看有沒有硬芯,如果沒有的話,就算煮好了,這時候就停止燒火了。
5、拌曲
把煮好的小米用鏟子鏟到事先准備好的簸箕內,上面顏色比較重的小米,是在鍋底部由於高溫造成的,這是傳統釀造黃酒的一個重要標志,因此您在喝黃酒的時候發現裡面有小米樣子的黑渣子,不要認為是假冒勾兌的黃酒,這恰恰證明了是純手工釀造的黃酒。
把煮好的小米攤平,利於散熱,待溫度之後就可以拌進大麴了,放在缸底部的可以多拌一點大麴,放在上面的可以適當的少放一點大麴,這樣有利於黃酒的發酵。同時也可以利用往年的老酒酒糟幫助發酵。一般一斤麥曲可以發酵十斤左右的小米。
6、入缸發酵
發酵是釀造黃酒的一個重要的環節,我們的手工黃酒遵循古法,採用一冬一釀的傳統冬釀工藝,只有在每年的冬至前後才開釀,這樣釀造出來的黃酒由於室內溫度低,發酵時間長,所有黃酒的營也更加的豐富,一般發酵室溫控制在攝氏10度左右,過高的溫度容易導致黃酒快速發酵變酸。一般冬釀黃酒經過三到六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進行壓榨了。
7、壓榨
黃酒在經過漫長的發酵之後就要進行壓榨了,壓榨主要是去除黃酒中的酒糟,得到析出的酒液,如果是自己喝的話,不用過濾也是可以的,黃酒帶酒糟喝更加的有營養,壓榨只是為了方便裝瓶出售。
黃酒壓榨採用傳統的重力壓榨,採用木質的器械經過黃酒自身的重力慢慢的透過紗布析出澄清的酒液。
8、裝瓶
最後一個步驟——裝瓶,雖然條件比較簡單,比不上現代化的灌裝生產線,但是我們會盡可能的做到干凈衛生,所有的瓶子都是一次成型的新瓶子,然後經過涼開水沖洗,保證干凈衛生。
2. 如何自釀黃酒
製作方法:
1、將大黃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10個小時左右。
(2)如何製作黃酒勾兌方法擴展閱讀:
【飲黃酒的7大健康理由】
黃酒含有豐富的營養,有「液體蛋糕」之稱。其營養價值超過了有「液體麵包」之稱的啤酒和營養豐富的葡萄酒。
1、含有豐富氨基酸:
黃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還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有8種是人體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這8種氨基酸,在黃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數倍。
2、易於消化:
黃酒含有許多易被人體消化的營養物質,如:糊精。麥芽糖、葡萄糖、脂類。甘油、高級醇、維生素及有機酸等。這些成分經貯存,最終使黃酒成為營養價值極高的低酒精度飲品。
3、舒筋活血:
黃酒氣味苦、甘、辛。冬天溫飲黃酒,可活血祛寒、通經活絡,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適量常飲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並可補血養顏。
4、美容抗衰老:
黃酒是B族維生素的良好來源,維生素B1.B2。尼克酸、維生素E都很豐富,長期飲用有利於美容、抗衰老。
5、促進食慾:
鋅是能量代謝及蛋白質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鋅時,食慾、味覺都會減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黃酒中鋅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紹興元紅黃酒含鋅0.85毫克。所以飲用黃酒有促進食慾的作用。
6、保護心臟:
黃酒內含多種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鎂量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紅葡萄酒高5倍;紹興元紅黃酒及加飯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約20倍,比紅葡萄酒高約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壓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適量飲用黃酒,對心臟有保護作用。
7、理想的葯引子:
相比於白酒、啤酒,黃酒酒精度適中,是較為理想的葯引子。而白酒雖對中葯溶解效果較好,但飲用時刺激較大,不善飲酒者易出現腹瀉、瘙癢等現象。啤酒則酒精度太低,不利於中葯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黃酒還是中葯膏、丹、丸、散的重要輔助原料。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黃酒的作用有哪些 即可葯用又可食用
3. 怎樣勾兌黃酒
、定基酒:確定本次勾兌酒要用的基酒,比如一年陳、兩年陳、三年陳、八年陳等;
2、定主調:確定本次勾兌要用的主體基酒,是用三年陳還是一年陳基酒為主題;
3、定風味:確定是干型還是甜型等;
4、定口感:濃郁感強還是比較沖
5、定標准:符合國標中的糖度、酒精度、酸度。
以上只有理論,具體操作起來可能會有偏差,不同的老師傅對勾兌的理解不同可能應用手法不同。
望達人前來賜教!
4. 黃酒的釀造方法
黃酒是一種用稻米釀造的糧食酒,也叫糯米酒,那麼黃酒怎麼釀造呢?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黃酒的釀造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第一步:蒸飯干
將糯米用水浸泡半天,然後把糯米濾干水分,用一個木製的外形如桶的專門器具或者一個透氣的布袋,隔水把糯米熏熟。這樣蒸出來的飯干,外觀上看去還是像生糯米,但實際上已是熟米飯了。
第二步:上酒麴
客家人通常把酒麴叫“酒餅”,上面生存有大量的黴菌,是用來使飯干發酵用的東西。酒餅中所含的酶制劑能將穀物原料——也就是糯米飯干糖化,酵母再把糖分發酵成酒。
酒餅可在市場上買到,但許多客家人都有自己的“秘方”,自己製造酒餅。客家人是這樣自己製造酒餅的:到野外采來十多二十種野草,在太陽底下曬干後放到鍋中煮爛,把穀子磨碎後,用煮出的湯水攪拌搓成團,盛到竹匾中壓實撫平,再放到乾燥陰暗處發酵。一個晚上後,米團上會長出菌毛,第二天拿到太陽底下曬干,晚上再放回陰暗處讓它繼續發酵長菌毛,然後再曬干。如此反復三四次後,用刀把已非常乾燥的米團切成小塊保存好,這就是“酒餅”。酒餅是糯米發酵的關鍵,所以酒餅對釀出的酒的好壞有很大關系,誰家的酒餅做得好,還能聲名遠揚,許多人尋求購買。
上酒麴的方法有兩種。一是自然放涼飯干後將其盛入一個大缸中,把酒麴調成水溶液,均勻地灑到飯幹上。另一種用冷水淋澆飯干使之冷卻,再將酒麴研磨成粉末,均勻地灑在飯乾麵上。
第三步:出酒
上好酒麴,把缸密封蓋好,等著飯干發酵出酒就行了。在缸中把飯干壓實的同時,通常還在中間壓一個凹下去的窩坑,稱為“酒井”,再在酒井中撒一些酒麴。飯干發酵出酒後,都會流到“酒井”中。
一天後飯干就開始發酵了,飯干慢慢變得松軟並出酒,在“酒井”中舀酒試嘗味道。夏天天氣熱,溫度高,一般7到10天左右就可出酒完畢。冬天天氣冷,則要半個月左右時間。30度左右是最適宜酒麴發酵的溫度,如果溫度不夠,還要在缸外加蓋幾層厚毛巾厚衣服什麼的。
直接從飯干發酵流出來的酒,客家人叫它為“娘酒”,也叫酒娘、釀酒、酒釀、老酒,顏色較深,酒味清醇濃香,耐存放。娘酒的出酒率約是1.2,也就是1斤糯米蒸成飯干發酵後,最終可釀出1斤2兩的酒。
第四步:炙酒
如果連酒糟帶娘酒一齊加水兌沖,再濾去酒糟,這種兌了水的黃酒叫“水酒”,酒色渾濁一些,酒味沒有娘酒那麼濃香,但是口感更柔順。水酒的兌水量通常是1∶2.5,最終的水酒成量約是原料糯米重量的3.5倍左右。要是添加的水高過這個標准,那就真的是“酒淡如水”,是名符其實的“水酒”了,這是奸商才比較喜歡乾的事情。
因為水酒兌有水,所以一定要經過加熱煮沸才可飲用。常見的熱酒方法是,把酒盛入一個陶土燒制的酒壇子,用谷殼、鋸末、碎木等圍繞在酒壇周遭,點著這些雜物後用暗火慢慢地煮酒壇子,這個過程叫“炙酒”、“溫酒”。客家人家的門前庭院,生火炙煮著一兩個酒壇子的情景是常見的。如果是賣酒的小酒坊,那更是幾十個酒壇子長年累月不斷火。炙酒、嘗酒,那可是一個叫人溫暖而快樂的事情。如果嫌這樣炙酒麻煩,或者沒有這些炙酒條件,直接把酒盛入煲中用爐火煮開也行。
一、不宜空腹:人在飽腹時對酒精吸收慢,而空腹時吸收快,易醉。
二、不宜快飲:喝黃酒宜慢慢地品,放寬節奏,從容心境,充分享受酒味,是真正的飲酒。紹興酒富於營養,慢慢飲容易吸收,是一種好方式,也是一種好境界。
三、不宜混飲:各種不同的酒混合起來飲用,易醉,而且會產生副作用,引起胃不適和頭痛等。
四、不宜過量:黃酒口感溫和,但切勿輕視他,因為喝醉後,後勁比較足。一般你白酒的酒量有半斤,喝黃酒千萬別超過八兩,這樣比較好。而且適量常飲,對身體有益。
五、不宜酒後洗澡:酒後洗澡容易將體內貯存的葡萄糖消耗掉。而血糖含量大幅度下降,能導致體溫急劇降低,嚴重的會引起休克。
環境衛生、糧食蒸煮、發酵溫度、加曲量、發酵時間、煎酒等細節和過程。一般是只要環境溫度能夠保證,一年任何時候都可以做的。
5. 黃酒的製作方法
大家都知道,喝黃酒對身體是很有益處的,你想知道黃酒的製作方法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黃酒的製作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1.浸米 將小米倒入浸米池,放水淘洗干凈後進行浸米,水面淹過米面約30cm,水溫控制在20-25℃,浸泡24h。
2.蒸飯 把浸米瀝干後倒入甑鍋內,開汽蒸料,待全面上汽,再蒸3-5min,關掉蒸汽,潑入90℃以上的熱水(潑水量為25%-30%),加蓋燜數分鍾,待米充分吸水後,再開汽復蒸。待全面上汽後,再蒸20min即可。米飯的感官質量要求:熟而不黏,內無生心。
3.落缸發酵 待米攤涼至28℃時,加入生麥曲5.2kg,翻拌均勻後入缸,投料溫度為26-27℃。發酵用缸事先必須消毒滅菌。投料前在缸內放水180kg(水溫控制在24-25℃),再在缸內加入糖化酶0.13kg。投料後攪拌均勻,經10h左右品溫上升到28-29℃,酒醪已開始稀薄,味淡,即可開頭耙。頭耙後品溫繼續上升,維持24h左右進行喂飯。
4.喂飯 喂飯原料65kg,飯攤涼冷卻後,加麥曲5.2kg入缸。喂飯時再加糖化酶0.13kg、已活化的黃酒乾酵母,攪拌均勻後品溫掌握在25-26℃。喂飯前釀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半成品的質量,是釀酒成敗的關鍵工序,所以要切實掌握合適的品溫和及時開耙。喂飯時應根據醪液的品溫隨時開耙,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降低品溫,並使缸中品溫及發酵成分上下均勻一致;另一方面是為了排出在發酵過程中積聚的大量CO2,同時供給新鮮空氣,可以促進發酵菌繁殖,並可減少其他雜菌滋生的機會。
5.後發酵 前發酵一般5d左右,然後加入糟燒酒13kg轉入後酵(加入糟燒酒可以提高酒精濃度,防止發酵醪酸敗)。後酵品溫一般控制在23-24℃,經過15-20d進行壓榨。
6.壓榨 採用氣膜式板框壓濾機,糟板含水率為48%-50%。
7.煎酒 利用加熱的方法將生酒中的微生物殺死,並破壞殘余的酶,使黃酒中的成分基本上固定下來,防止成品酒發生酸敗。另外,可促進黃酒的老熟和部分蛋白質凝固,使黃酒色澤清亮透明。煎酒設備為不銹鋼材料製成的煎酒鍋,外設夾層,可通蒸汽和冷卻水。也可用薄板熱交換器進行瞬時煎酒。 8.陳釀、勾兌、灌裝、殺菌 可按普通黃酒生產的工藝條件進行。
1.應在正規的大型商場或超市中購買黃酒產品。這些經銷企業對經銷的產品一般都有進貨把關,經銷的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有保證。
2.選購大型企業或有品牌的企業生產的產品,這些企業管理規范,生產條件和設備好,產品質量穩定。
3.選購時可從產品名稱、含糖量來判別產品的類型,以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黃酒種類。
4.黃酒產品執行的國家標准為:GB/T13662、GB17946等。
5.酒液應呈黃褐色或紅褐色,清亮透明,允許有少量沉澱。
(1)選擇陰涼、乾燥的地方。一般選4°以上,15°以下,變化平穩,干濕度適合、通風良好的倉庫貯存。
(2)黃酒的包裝容器以陶壇和泥頭封口為最佳,這種古老的包裝有利於黃酒的老熟,在貯存後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
(3)黃酒儲存應平穩放置,不宜晃動。
(4)黃酒不益與其他有異味的物品或酒水同庫儲存。
(5)黃酒貯存的時間要適當。一般最多1年到3年,這樣能使酒質變得芳香醇和,如果貯存時間過長,酒的色澤則會加深,尤其是含糖分高的酒更為嚴重。
6. 自己在家怎樣製做黃酒
製作方法:
1、泡米。選擇較好的江米或大米,經過淘洗;用普通涼水浸泡8—10小時,瀝干後備用。
(6)如何製作黃酒勾兌方法擴展閱讀
根據黃酒的含糖量的高低可分為以下4種:
1.干黃酒:
「干」表示酒中的含糖量少,總糖含量低於或等於15.0G/L。口味醇和、鮮爽、無異味。
2.半干黃酒:
「半干」表示酒中的糖份還未全部發酵成酒精,還保留了一些糖份。在生產上,這種酒的加水量較低,相當於在配料時增加了飯量,總糖含量在15.0G/L-40.0G/L,故又稱為「加飯酒」。我國大多數高檔黃酒,口味醇厚、柔和、鮮爽、無異味,均屬此種類型。
3.半甜黃酒:
這種酒採用的工藝獨特,是用成品黃酒代水,加入到發酵醪中,使糖化發酵的開始之際,發酵醪中的酒精濃度就達到較高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酵母菌的生長速度,由於酵母菌數量較少,對發酵醪中產生的糖份不能轉化成酒精,故成品酒中的糖份較高。總糖含量在40.1G/L-100G/L,口味醇厚、鮮甜爽口,酒體協調,無異味。
4.甜黃酒:
這種酒一般是採用淋飯操作法,拌入酒葯,搭窩先釀成甜酒釀,當糖化至一定程度時,加入40-50%濃度的米白酒或糟燒酒,以抑制微生物的糖化發酵作用,總糖含量高於100G/L。口味鮮甜、醇厚,酒體協調,無異味。
參考資料黃酒-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