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把土塊放入水中攪拌沉澱沉降物分解成了粗細不同的幾層其中出力主要是什麼很細
從上到下依次為,黏土,粉沙,沙,砂礫(小石子)。
外力的風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終變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顆粒(小石子,沙,黏土),動物,植物的殘留物,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不同的土壤粒級密度不同,一般可分為石礫,砂粒,粉粒和粘粒四級。
一般來說粒級越粗,密度越大,粗粒一般都是密度較大的顆粒,因此先沉澱,細粒在後面才沉澱,因此能分層。
(1)如何選擇非均相物系的分離方法擴展閱讀:
沉降物分解注意事項:
擬採用水泥土攪拌法處理地基的工程,除按現行規范規定進行岩土工程詳勘外,尚應查明擬處理土層的PH值,有機質含量,地下障礙物及軟土分布情況,地下水及其運動規律等。
根據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能精確地反映出建(構)築物在不斷加荷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定測量的誤差應小於變形值的1/10—1/20。
為此要求沉降觀測應使用精密水準儀(S1或S05級),水準尺也應使用受環境及溫差變化影響小的高精度銦合金水準尺。在不具備銦合金水準尺的情況下,使用一般塔尺盡量使用第一段標尺。
作業人員必須接受專業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不同工程特點、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及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分析原因並正確運用誤差理論進行平差計算,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觀測任務。
❷ 何為均相物系,如何實現均相物系的分離
答:物系內部各物料性質均勻而且不存在相界面的混合物系。通常製造一個兩相系,然後通過機械方法來進行分離。
❸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離方法有哪些
1.過濾:用於分離固體和液體,如過濾泥水 2.分液:用於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如油和水 3.萃取:一般和分液一起用,主要用於把溶液中的溶質分離出來,如CCl4萃取水中的Br2 4.結晶:分為蒸發結晶和冷卻結晶,蒸發結晶一般用於不飽和混合溶液,把其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小的溶質析出,如把海水中的氯化鈉析出;冷卻結晶一般用於飽和混合溶液,把其中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較大的溶質析出,如在氯化鈉和氯化鉀混合溶液中析出氯化鉀 5.蒸餾:用於分離相互溶解但沸點不同的液體,如石油分餾,分離酒精和水 6.鹽析:主要用於分離溶於水的有機物,如肥皂的製造 具體操作請參考:過濾、蒸發結晶、蒸餾、萃取:http://..com/question/35603675.html?si=1 至於冷卻結晶和鹽析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前者就是冷卻熱的飽和溶液讓溶解度變化大的溶質析出,後者就是加入無機鹽類而使某種有機物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常用於蛋白質,不懂可以參考http://ke..com/view/210139.htm 至於別的...抱歉,樓主你的要求太高了...本人不會做Flash....
❹ 按分離的依據和作用力的不同,非均相混合物的分離方法主要有哪些
按物理化學原理,工業常用的傳質分離操作可分為平衡分離過程和速率分離過程兩大類: 1、平衡分離過程藉助分離媒介(如熱能、溶劑和吸附劑),使均相混合物系統變成兩相系統,再以混合物中各組分在處於相平衡的兩相中不等同的分配為依據而實現分離。根據兩相的狀態可分為:①氣(汽)液傳質過程,如蒸餾、吸收等;②液液傳質過程,如萃取;③氣(汽)固傳質過程,如吸附、色層分離、參數泵分離等;④液固傳質過程,如浸取、吸附、離子交換、色層分離、參數泵分離等。 平衡時組分在兩相中的濃度關系,可以用相平衡比(或分配系數)Ki表示: 式中yi和xi分別表示組分i在兩相中的濃度。對於x和y相的命名,按習慣把吸收、蒸餾中的氣相或汽相稱為y相,把萃取中的萃取液作為y相。一般說,相平衡比取決於兩相的特性以及物系的溫度和壓力。i和j兩個組分的相平衡比Ki和Kj之比值稱為分離因子αij: 在某些傳質分離過程中,分離因子往往又有專門名稱。例如:在蒸餾中稱為相對揮發度;在萃取中稱為選擇性系數。一般將數值大的相平衡比Ki作分子,故αij大於1。只要兩組分的相平衡比不相等(即αij≠1),便可採用平衡分離過程加以分離,αij越大就越容易分離。大多數系統的相平衡比和分離因子都不大,一次接觸平衡所能達到的分離效果很有限,需要採取多級逆流操作來提高分離效果。為適應各種不同的系統以及操作條件和分離要求,要相應地使用多種不同類型的傳質設備。 2、速率分離過程在某種推動力(濃度差、壓力差、溫度差、電位差等)的作用下,有時在選擇性透過膜的配合下,利用各組分擴散速度的差異實現組分的分離。這類過程所處理的原料和產品通常屬於同一相態,僅有組成上的差別。速率分離方法可分為:①膜分離,如超過濾、反滲透、滲析和電滲析等。②場分離,如電泳、熱擴散、超速離心分離等。 膜分離與場分離的區別是:前者用膜分隔兩股流體,後者則是不分流的。不同類型的速率分離過程,分別應用不同的設備,並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設計計算和操作控制。編輯本段技術展望傳質分離過程中的蒸餾、吸收、萃取等一些具有較長歷史的單元操作已經應用很廣,並進行過大量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操作經驗和資料。但在進一步深入研究這些過程的機理和傳質規律,開發高效的傳質設備,研究和掌握它們的放大規律,改進設備的設計計算方法等方面,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傳質分離過程的能量消耗,常構成單位產品能耗的主要部分,因此降低傳質分離過程的能耗,受到普遍重視。膜分離和場分離是一類新型的分離操作,在處理稀溶液和生化產品的分離、節約能耗、不污染產品等方面,已顯示出它們的優越性。研究和開發新的分離方法,各種分離方法聯合使用以提高效益,以及利用化學反應來進行分離等都是很值得重視的發展方向。
❺ 對於氣體非均相物系可用哪些分離設備進行分離
(一)【化工原理課程考試內容及比例】(125分)
1.流體流動(20分)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式;流體的流動現象(流體的粘性及粘度的概念、邊界層的概念);流體在管內的流動(連續性方程、柏努利方程及應用);流體在管內的流動阻力(量綱分析、管內流動阻力的計算);管路計算(簡單管路、並聯管路、分支管路);流量測量(皮託管、孔板流量計、文丘里流量計、轉子流量計)。
2.流體輸送設備(10分)
離心泵(結構及工作原理、性能描述、選擇、安裝、操作及流量調節);其它化工用泵;氣體輸送和壓縮設備(以離心通風機為主)。
3.非均相物系的分離(12分)
重力沉降(基本概念及重力沉降設備-降塵室)、;離心沉降(基本概念及離心沉降設備-旋風分離器);過濾(基本概念、恆壓過濾的計算、過濾設備)。
4.傳熱(20分)
傳熱概述;熱傳導;對流傳熱分析及對流傳熱系數關聯式(包括蒸汽冷凝及沸騰傳熱);傳熱過程分析及傳熱計算(熱量衡算、傳熱速率計算、總傳熱系數計算);輻射傳熱的基本概念;換熱器(分類,列管式換熱器類型、計算及設計問題)。
5.蒸餾(16分)
兩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精餾原理和流程;兩組分連續精餾的計算。
6.吸收(15分)
氣-液相平衡;傳質機理與吸收速率;吸收塔的計算。
7.蒸餾和吸收塔設備(8分)
塔板類型;板式塔的流體力學性能;填料的類型;填料塔的流體力學性能。
8.液-液萃取(9分)
三元體系的液-液萃取相平衡與萃取操作原理;單級萃取過程的計算。
9.乾燥(15分)
濕空氣的性質及濕度圖;乾燥過程的基本概念,乾燥過程的計算(物料衡算、熱量衡算);乾燥過程中的平衡關系與速率關系。
❻ 非均相物系分離在化工生產中有哪些應用
1、均相物系:在連續相和分散相之間沒有相界面。分離較難,如水-乙醇。
2、非均相物系:在連續相和分散相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相界面,機械分離過程,如油和水。
❼ 吸收,吸附,沉降,過濾哪些不屬於非均相物系分離常用方法
(1)食鹽和砂子---------- ②過濾
(2)有顏色的水--------- ③吸附
3)從海水中獲取食鹽----------④蒸發
(4)用海水制蒸餾水----------- ⑤蒸餾
(5)將茶水中的茶葉分離出來②過濾
❽ 非均相分離中懸濁液和乳濁液分離的異同點
懸濁液在實驗室一般可用過濾的方法進行分離。
乳濁液根據兩種液體的不同,在實驗室一般用分液、蒸餾、結晶等方法進行分離。(蒸餾筆結晶是利用兩種液體的沸點和熔點不同的原理進行分離的)
在生產中,一般用離心機對懸濁液和乳濁液進行分離,只是具體分離懸濁液和乳濁液的離心機會有所不同。例如牛奶分離奶油在實驗室可以用靜置之後分液的方法,而用離心機只是加快了這個速度。
懸濁液是指大於100納米不溶的固體小顆粒懸浮於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
乳濁液是指由兩種不相溶的液體所組成的分散系,即一種液體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種液體之中形成的混合物
由於懸濁液是不相溶固液混合物,乳濁液是不相溶同液體的混合物,這個區別造成了他們在分離時的區別。
補充:非均相體系是物理化學的一個基本概念,「相」也是熱力學的基本概念,是指系統內部物理和化學性能均勻,有明顯的邊界、用機械方法可以分離出來的部分稱為「相」。
通俗點舉個例子,即純凈的水是均相體系,但水蒸汽和霧(水的小液滴)混合在一起就是非均相體系,鹽水由於是氯化鈉的水溶液,是均相體系,而牛奶是奶油和水乳濁液則不是均相體系。懸濁液和乳濁液都不是均相體系。
❾ 非均相物系的分離方法
(1)沉降分離 沉降分離是利用連續相與分散相的密度差異,藉助某機械力的作用,使顆粒和流體發生相對運動而得以分離.根據機械力的不同,可分為重力沉降、離心沉降和慣性沉降.(2)過濾分離 過濾分離是利用兩相對...
❿ 什麼是非均相分離
1.過濾:用於分離固體和液體,如過濾泥水 2.分液:用於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如油和水 3.萃取:一般和分液一起用,主要用於把溶液中的溶質分離出來,如CCl4萃取水中的Br2 4.結晶:分為蒸發結晶和冷卻結晶,蒸發結晶一般用於不飽和混合溶液,把其...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