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22高考志願填報的三種方法 有什麼技巧
高考志願填報的三種方法:線差法、位次法、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方法一:線差法
線差法的「線」是指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叫省控線。例如一本線,二本線等等。線差法就是比較考生線差與院校線差來填報志願的方法。其中,考生線差是高考成績與省控線的差值,院校線差就是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之間的差值。為避免偶然性,專家建議中採用院校近幾年的平均線差(即線差均值)代替某一年的院校線差來比較。
考生的線差超過院校的線差均值,則錄取的幾率就比較大。
方法二:位次法
位次法是指按照考生的高考成績分科類排名或位次來選擇填報志願院校,如果考生的排名等於或大於所選院校或專業前幾年錄取考生的排名,擬報院校才有錄取機會。平行志願模式下,高校招生錄取是從高到低按照排名來進行的。如果我們選擇志願也這樣做,得出的結果就比較具有參考價值。
位次法的機理是在全省考試排名位次相同的考生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如果用來評價院校,那麼錄取線在全省高考排名位次相同的院校具有相同的錄取實力。
方法三:線差為主,位次為輔
從使用范圍來看,大多數人都在使用線差,而非排名。線差法適合各個層次的考生,不管是重點批次,還是普通批次。而通過數據統計表明,排名法在層次靠前的考生中更適用,並不適合所有層次的考生,越往後面這種方法的失效程度越高。
所以應該以使用錄取平均分線差均值篩選學校為主,以位次法為輔。在線差法與位次法都能使用的情況下,考生可以優先使用其中一種方法分析,然後再用另一種加以檢驗,兩者的分析數據應該大致吻合。
1、按往年錄取分數位次排序
採用這種方法的家長與考生,在參考整理往年的數據之後,會形成一個與往年各高校、各專業錄取分數對應位次,而家長們則將選出來符合自己意願的「專業+學校」志願,按照往年錄取綜合位次排序。
2、按學校歸類填志願
採用這種方法的家長,思路依舊是傳統高考志願填報的套路,採用同一所學校的不同專業緊密排序,選擇若干所目標高校來填報志願,外表上看依舊是傳統的「學校+專業」模式。
3、按專業歸類填報志願
採用專業歸類填報的考生,思路與上面以學校為中心的考生則完全相反,在96個志願中,某個區域范圍內,學生會集中不同高校所有的專業於此,考試院投檔時,一旦遇上適合投檔的區域,該位次周邊估計全部是同一個專業,此時的學生則更看重專業。
『貳』 報志願的方法與技巧 怎麼填報志願比較好
報志願的方法與技巧有什麼?我整理了相關內容,來看一下!
1、無論是院校還是專業,都有堅持「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也就是說,平行志願填報要有梯度,既要填報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也要考慮與自己高考分數相宜的學習,更要考慮填報一些歷年錄取分數比自己高考分數稍低的學校,最後也別忘了填寫一兩所保底學校。
2、將最心儀的學習填在第一志願。平行志願的投檔和錄取原則是「志願並列、位次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平行志願雖然是平行的,但是並非平等志願,是計算機通過考生志願A、B、C、D的順序依次檢索和投檔的。也就是說,如果考生所填報的平行志願中有多所院校都可以投出去,那麼檔案只能投到這些院校中排在最前面的那一所。
3、盡量填滿所有院校和專業志願。一般來說,同一個錄取批次當中考生可填寫多個院校志願,每所院校可選填六個專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將所有院校和專業志願填滿,否則,很有可能因為少填報了一個院校及專業志願,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
在平行志願招生批次,要拉開適當的梯度,以增加錄取幾率。從「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願,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願,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願,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願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願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願的先後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後的備用志願逐一比對,並先高後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將喜歡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後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願,志願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如普通類平行志願填報時,可將自己成績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願放在前20-30個,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願放在中間50-30個,將優勢較大且有把握的志願放在最後26-36個。
『叄』 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技巧及方法
很多高考生及家長面臨著高考志願填報的難關,首先面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果選擇專業的問題,所以考生及家長一定明確高考志願填報相關問題,掌握技巧及 方法 ,才能讓自己在這場幾百萬人的博弈中取得勝利。
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技巧及 方法大全
1、重視第一志願
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願。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願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後面,當第一志願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願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願
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願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願。當考生的第一志願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願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
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願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願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願。
3、服從調劑要慎重
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志願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我推薦:壓線生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但是考生如果選擇服從調劑,就可能會失去被下一批次高校錄取的機會。所以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另外,選擇服從調劑的考生並不是一定就會被錄取的。
高考志願填報須知
(一)正確估分
在所有科目考試結束後,大家可以去看參考答案。在最短的時間內預估出自己的成績。盡管你看到的答案因為版本不同,可能有差異,但差異不會太大,幾乎可以預算出自己的成績。這個時候,做一定預估,你心理就大概知道自己的情況了。
(二)提前參考往年錄取 分數線
預估分數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大面積搜索數據。不要只看最近一兩年的數據,你可以參考最近五年的數據,做分析,預測今年分數的大致走向。這個事情說起來似乎很輕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學校和專業的錄取情況,需要花費很多時間。當你從考場走出來的時候,這個工作就應該開始了。
(三)明確各項重要的時間節點
考試結束,接下來還有閱卷、公布成績、公布控制分數線、各批次志願填報及錄取結果、徵集志願等很多事情需要關注,這些都關繫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長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輕心,一定要明確各重要事項的時間節點和查詢 渠道 ,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四)有意向的學校,可以先去參觀
參考一些數據後,確定幾所學校感興趣學校,但無法取捨,實在不知道該報哪一所,這時你可以選擇先去學校參觀。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學都還沒有放暑假,你可以提前去感受一下,是不是符合你的心理預期。
高考填報志願這件事,是對成績的最後一次峰迴路轉。你周圍可能有很多學姐學長,他們經歷過志願填報,但是每個人告訴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尤其是不同的學科,你獲得的反饋不同。為此,我們可以聽學姐學長的建議,更多地還應該是理性分析,用數據來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斷。當然,在分析的時候,也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家人的想法等。
(五)找對工具用對方法
志願填報本身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復雜,准備時間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長用對方法,找對工具,解決志願填報過程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做出准確的志願選擇。
一是搜集目標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熟讀目標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學校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其開展招生工作、錄取新生的重要依據。需要重點了解其辦學性質(公辦還是民辦)、辦學地點、錄取模式(專業級差、分數清、專業清)、身體限制等內容。
二是查詢目標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院校歷年錄取分數(或線上分數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錄取的難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標院校歷年錄取情況對考生填報志願有極大的指導作用。考生們可以通過查詢院校官網、當年《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查詢了解相關信息。
(六)熟悉文件了解專業
當地招生規定、院校情況及錄取規則等,是考生填報志願的主要參考依據。因此,作為考生,熟悉了解這些規定以及省高招辦組織編發的一些相關資料,是高考生們在填報志願前的必備准備工作。
熟悉完規定後,就要對自己所傾向選擇的專業、院校,做個詳細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學科的具體情況,是否為本校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及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專業的計劃數,近幾年各專業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專業的就業情況,同時對未來各專業就業形勢有所了解;
四是相關專業對身體健康狀況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規避限報專業,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
五是明確自己的強項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慮相關科目成績;
六是專業收費情況。
高考志願填報熱門問題
1.考生如何避免被退檔?
高校退檔的主要原因:總分偏低;單科成績低;身體條件受限;專業不服從調劑等。
為避免退檔,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了解院校信息,特別是招生章程、近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
(2) 量力而行,切忌好高騖遠,選報志願留有餘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
(3) 嚴格對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願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
(4) 四是選擇專業面要寬,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2.如何為志願填報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
(1) 搜集院校資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關規定,了解院校招生章程;
(2) 查詢有關院校、專業近幾年在各批錄取分數和錄取考生的位次情況;
(3)了解今年在本省市招生的學校、專業、人數;
(4)了解自己平時成績、模擬成績在全省、市的位次;
(5)了解本人體檢結果,避開限報的學校、專業。
3.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應堅持以下原則:
(1)實事求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2)所填志願拉開檔次;
(3)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
(4)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
(5)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學校、專業;
(6)各批次學校志願、專業志願填滿,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4.服從調劑專業是什麼含義?是否會被調到該校未在本省投放計劃的專業?
由於考生填報專業志願不均衡,專業錄取生源冷熱不均,有的專業出現計劃空額,有的專業考生爆滿。高校為完成國家招生計劃,需要將志願專業落選考生調撥到招生不滿的專業。所以填報志願時設計了「服從專業調劑」欄,由考生選擇。
當所報專業 (從第一個專業到最後一一個專業)都無法錄取時,考慮考生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如果「服從專業調劑」,意味著該院校在本省該批招生的任何專業都可被錄取,但不會被調到該校未在本省投放計劃的專業。此時,如果還有專業可以調劑,則調劑到該專業錄取,如果所有專業都已錄滿,則退檔。如果不服從調劑的話,當所報專業都無法錄取時,直接退檔。
5.什麼是控制線、投檔線、錄取線?
(1)控制線全稱為各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根據各批次招生計劃數和考生成績,按文、理科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後,分別確定本年度各批次文、理科的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
(2) 投檔線全稱為高校錄取投檔線,對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考生分文科和理科分別排序,按高校公布招生計劃數和確定的投檔比例,計算出投檔數(四捨五入到個位數)檢索投檔,排在最後一名的考生成績即為該高校投檔線。
(3) 高校錄取分數線簡稱錄取線,是各高校實際錄取考生的最低分數(同一招生高校的不同專業通常不同)。
6.錄取批次是如何劃分的?
教育 部明確:「同一高校同一-學歷層次的招生計劃原則上應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如確有必要,經高校與有關省級招辦協商一致,可以將同一高校的不同專業安排在屬於同一學歷層次的不同批次錄取;但同一-學校、同一專業、同一學歷層次的全部招生計劃,在同一省(區、市)須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並執行經有關部門批準的相同學費標准。高校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應與本校在同一地區招生的其他專業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高校被安排的錄取批次與上一年度有變化的,省級招辦應事先與高校協商一致後,再向社會公布。」
7.順序志願與平行志願有什麼區別?
順序志願的投檔原則是 「志願優先,從高分到低分」把考生的高考志願作為錄取投檔的第一要素, 最大程度地滿足考生的志願要求。對選報同一志願院校的考生按院校確定的調檔比例從高分到低分投檔,第一志願錄取結束後再進行第二志願投檔錄取。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投檔」。即將同一科類某批線上,按考生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確定考生的位次,然後按考生的位次逐個檢索考生所填的6個志願院校。一經檢索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投檔到該院校,平行的後續志願即終止檢索,一輪投檔即告結束。
8.平行志願有哪些風險?
相對順序志願填報方式而言,平行志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願填報風險,但平行志願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
(1)檔案投不出去。原因:填報志願定位不準確,院校志願定位過高,或各志願之間缺乏合理的梯度。
(2)雖已投檔,但被院校退檔。一是報考比較熱門的專業,專業撞車且不願接受調劑而導致專業匹配不上;二是不符合高校專業錄取要求;三是在專業排序時,相對考分低。
填志願前的准備步驟
第一步:熟悉政策
對於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關,以及重要政策在當年是否有變化。
第二步:收集信息
了解信息的渠道:陽光高考信息平台;浙江教育考試院;高校官網、官微、微信公眾號。
第三步:准確定位
定位是填報志願中最重要的一步。填報志願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級、學校、區甚至整個省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知己知彼
除了 政策法規 之外,還要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投檔線、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
第五步:初選志願
大致圈定一些你想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並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和專業。
第六步:模擬填報
根據80個平行志願設置情況,將考生的高考志願草表完整的呈現出來,做一遍真實的模擬。每年在志願填報中出現的操作失誤、等問題比比皆是。再加上17萬考生集中在29、30日填報,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
高考志願填報注意事項
1、聯系方式要寫清
補填志願、調劑錄取時,由於他填寫的聯系電話號碼少了一位數,根本聯系不上他本人,通知其所在學校,也因其外出旅遊尋覓無果,錯失了補填志願、調劑錄取的良機。所以,填報表的一些細節不可忽視,一個小小的電話號碼也可在關鍵時候引發不可想像的後果。
2、受限專業記分明
在錄取場上,考生因身體受限而被院校退檔的事例每年都有發生。填報志願時一定要看清該專業是否與自身身體狀況相符。
3、體檢結論看仔細
考生在體檢後,一定要仔細核對一下各個數據,對有異常的數據要仔細核查,切不可大意。
4、「熟人」謊言切莫信
每年高考錄取期間一些不法「招生串串」,總是挖空心思,使出各種伎倆,詐騙考生及家長的錢財。家長一定不要輕信「招生串串」。
5、慎重對待定向生
按照相關規定,定向就業招生應該和非定向招生同時進行投檔錄取。高等學校定向就業招生計劃在該校招生調檔分數線以上不能完成的,可以視情況在調檔線以下20分以內、同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並由學校按照分數高低擇優錄取。近幾年來,執行定向招生計劃的常是一些重點大學、名牌大學,對有著「名校情結」和一心要上重點大學的考生而言,選擇定向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省招辦有關人士提醒考生,一定要慎重考慮「就業的限制」。
6、收費標准要知曉
考生不能光圖填寫院校和專業名稱就簡單了事,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學校的收費情況,再根據自身家庭的經濟條件填報志願。
7、信息代碼切忌錯
信息代碼至關重要,各個批次的志願要准確填寫,學校代碼和專業代碼的填寫均要准確而規范,填寫後同學之間最好相互檢查,或請家長檢查。
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的技巧及方法相關 文章 :
★ 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有哪些技巧
★ 2022新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 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技巧與指南
★ 2022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 2022高考填報志願技巧最新整理
★ 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方法及步驟
★ 2022年高考志願填報方法指南一覽
★ 2022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 2022年新高考志願填報技巧
★ 2022分享高考填報志願小技巧
『肆』 填志願的技巧和方法
填志願的技巧和方法:
1、重視第一志願
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願。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願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後面,當第一志願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願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願
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願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願。當考生的第一志願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願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
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願沒有什麼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願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願。
3、服從調劑要慎重
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志願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願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伍』 2022年幼升小非京籍朝陽區到家長預約那階段,接下來會怎麼樣
1、首先家長到朝陽區小學排隊搖號。
2、其次家長根據搖號結果進行官網報名。
3、最後等待學校的錄取結果。
『陸』 外地子女在北京上學條件2020年報名截止日期
2020年非京籍入學要求:
東城區幼升小要求:2020年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需要在東城區接受義務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需要在東城區連續工作並居住滿一年及以上(2020年5月1日前)。
海淀區幼升小要求:自2020年起,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在海淀區申請入學,其法定監護人須提交規范有效的房屋租賃合同及連續承租一年以上的租房完稅證明。
法定監護人至少一方辦理了北京市社會保險參保手續,參保繳費地為海淀區,參保繳費時間應於2019年9月1日(不含)之前,且應於2019年9月(含)至2020年5月(含)之間按月正常連續參保和繳費。
石景山區幼升小要求:2020年,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申請在我區入小學,父母雙方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在我區連續實際居住、在京連續繳納社保半年以上(截止到2020年5月1日)。
非京籍幼升小注意事項:
證件要求:非京籍幼升小16城區入學政策細則不同,同時關於社保、完稅證明、租房時間等證件材料時限要求不同,建議2020年幼升小家長提前了解入學城區要求提早准備。詳細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詳細16區材料要求。
信息採集:非京籍幼升小各區信息採集時間不同,非京籍幼升小家長需要按照區教委要求指定時間完成信息採集,一般過時後無法參加信息採集。
特別說明:部分城區非京籍幼升小需要填報志願,租房以及自有房產的非京籍幼升小意向填報要求不同,請家長們按照學校招生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前往學校報名或填報志願;各區政策不同,街道辦以及學校要求的時間也不同,各位非京籍的家長一定要隨時關注本區街道辦的動態。
『柒』 報志願的方法與技巧
報志願的方法與技巧:合理組合院校志願,要將最想上的院校填報在平行志願的前列,要積極慎重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
同時填報的專業志願不要過少。如果考生只報考某些院校的一兩個專業,當考生檔案被投檔到招生院校後,就有可能因總分或相關科目成績偏低、不服從院校專業調劑、身體條件受限等原因,面臨投檔後被退檔的風險。
3、要積極慎重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平行志願投檔錄取中,如考生因專業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的錄取。因此,如選擇服從專業調劑,會增加被院校錄取的幾率,但也有可能會被調劑到不滿意的專業。考生要根據自身實際,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來選擇專業是否服從調劑。
我們建議專業「服從調劑」,目前普遍來說畢業後學校比專業更重要些,而且沖一沖的好學校基本上也很難被自己喜歡的專業錄取,如果不服從調劑,退檔後,只能等徵集志願和下一批次了,那就是一本分上二本學校,上不了—批還是可以被二批院校錄取的。
如果非某一專業不上,選擇不服從調劑的話,建議A志願就填自己分數夠,而且專業分也足夠被錄取的院校,要不然退檔跟上面—樣就只能等徵集志願或下—批次。
至於徵集志願,不說100%就是不好學校,也有少數徵集上了好學校,但是基本上都是自己不願意去的學校,一般也不會有你喜歡的專業,基本都是被調劑。
『捌』 普通類常規批是什麼意思
普通類常規批就是本科一到二批或者專科一批和二批第一次錄取時需要填報的志願。
普通類分為提前批、特殊類型批和常規批三個錄取批次,錄取工作按三個批次依次進行。其中,普通類常規批包括未列入提前批和特殊類型批的其他本、專科招生。實行分段填報志願、分段錄取的辦法。
普通類常規批將考生按分數(位次)優先的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考生填報的「專業(專業類)+學校」志願順序投檔。
志願填報技巧:
1、志願填報首選城市,不是學校、更不是專業: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為了謀得更好的發展空間,請記住,志願要一定首選城市。城市的選擇必須和家庭情況相互配合,考生應接納但不盲從家長建議。
2、重院校、輕專業,是錯的,重院校、輕專業,是貽害無窮的餿主意。分高者,應該「重院校、輕專業」。報考院校,應該「重專業、輕院校」,按照專業技術配比志願與高校,找到就業前景最優的志願填報方式。
3、填報真正的好專業,必須看懂新聞聯播:文科大類專業就業質量高、厚積薄發,但就業形勢嚴峻,分高就報財經類。理工科就業迅速,但就業質量低,後勁不足,分低才報理工科。如果新聞聯播連續一年總在報道某個行業正面新聞不斷,那麼不要猶豫,這個專業一定是好專業。
『玖』 北京幼升小非京籍入學條件
一、京籍入學條件
京籍參加北京幼升小,可以根據戶籍或者房產直接申請入學。
如果想要跨區上其它區的學校,並且沒有房產,需要在想入學城區租房入學的話,那麼,就要滿足在所入學城區連續單獨承租3年,並且在租賃平台進行備案的條件,提供租房相關證件材料。還需要滿足連續工作3年的條件。
也就是說,京籍想要跨區入學,那麼,就要滿足入學城區的要求。
二、非京籍入學條件
非京籍想要參加北京幼升小,就要提交四證,通過四證審核,才能申請入學。
四證:全家戶口本、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居住證明和北京市居住證,另外,這四證下麵包含大大小小二十幾種材料。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各區對於非京籍四證的審核要求略有不同,建議大家按照所入學城區的要求進行准備。
『拾』 北京幼升小非京籍入學條件是什麼
凡年滿6周歲(2012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父母或者監護人並且辦理五證並且通過審核後,持有《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在東城區中小學就讀證明》並參加信息採集,填報學校後方可入學。
幼升小是幼兒園或學齡前兒童升小學的簡稱。隨著教育的改革,特別是小升初升學方式的多元化、學籍制度管理的強化,幼升小已在小升初、初升高中變得最為重要。
幼升小家長看不到小升初統考、看不到分數,對小學的認識只能停留在原來的認識上或口碑相傳上,而幼升小是未來進入教育水平好的、較好的區縣好中學的跳板,因此幼升小既要看小學,更多的是還要看可能進入的初中、高中學校,這樣就使得幼升小擇校、升學變得迷亂而復雜了。
幼升小是幼兒園或學齡前兒童升小學的簡稱。幼升小在幾年前原本不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教育的改革,特別是小升初升學方式的多元化、學籍制度管理的強化,幼升小已在小升初、初升高中變得最為重要。
原因是,小升初、初升高,中學的好壞可以有一個最重要客觀標准衡量——分數,中考、高考成績好的中學可以一目瞭然,家長、學生選擇指向性具體而明確,而幼升小家長看不到小升初統考、看不到分數,對小學的認識只能停留在原來的認識上或口碑相傳上。
選擇時小學選取的數量具有超大海量性,選擇權大,迷茫性也就大。最為關鍵的是,幼升小不過是未來進入教育水平好的、較好的區縣好中學的跳板,家長、學生的真實目的是緊緊瞄準高考的,因此幼升小既要看小學,更多的是還要看可能進入的初中、高中學校。
這樣就使得幼升小擇校、升學變得迷亂而復雜了。根據目前北京的教育狀況和各階段升學的游戲規則,幼升小擇校、升學設計的合理,可以肯定地說,能夠為孩子獲得更多、更大的機會,這一點毫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