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才是給嬰兒喝水的正確方式
嬰兒是特殊的群體,需要爸爸媽媽的悉心照料,即使是喝水的事情也不例外。 水是一種宏量營養素,在維持生命方面僅次於氧氣,比食物更重要。人不吃食物可以存活數周甚至數月,但若沒有水數日即會死亡。水除在機體組織器官間起著運輸營養和排泄廢物外。還有 ①參與代謝全過程; ②調節體溫; ③維持血容量; ④維持腺體正常分泌等生理功能。因水占嬰幼兒體重的70%~80%,成人則為60%,所以嬰幼兒對水比成人更顯得重要。平時需特別注意及時給嬰幼兒補充水分(主要是喝水)。以下就怎樣給嬰幼兒喝水談幾個問題。 1、什麼樣的寶寶想喝水? 嬰幼兒口渴了多不會說,因此全靠母親或其他照管人注意觀察,若寶寶不斷用舌頭舔嘴唇時,或見寶寶口唇發干時,或應換尿布時沒有尿等都提示寶寶需要喝水了。 2、什麼樣的水最健康? 最好是不帶甜味的白開水。因為寶寶喝帶甜味的水(飲料),時間一長寶寶就不願吃母乳了,這對寶寶生長發育不利。尤其不要給寶寶喝各種人工配製的飲料,因為這些飲料有人工添加劑多對寶寶胃腸道有刺激,輕則引起不適,妨礙消化,重則引起痙攣。 3、什麼時候該喝水了? 除出現上述需喝水的表現外。一般在兩次餵奶(餵食)之間,在屋外時間長了、洗澡後、睡醒後、晚上睡覺前等都需要給寶寶喝水,但必需注意在餵奶前不要給他喝水,以免影響餵奶。 4、一天多少水合適? 由於影響人體對水需要量的因素較多,如年齡、室溫、濕度、活動度、體溫、奶水或食物中水含量等。一般來講在新生兒期,由於喂母奶的次數多,若奶水充足的話,一天喂l~2次也就足夠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喂水次數和每次喂水量都要增加。但在實際中喝多少水,可隨寶寶自己的意思,也就是說若喂他不願意喝的話,也就算了。這說明寶寶體內的水分已足夠了。 正常情況下,3歲內的小兒每次飲水不應超過100毫升,3歲以上可增至150毫升。只要小便正常,可根據實際情況讓孩子少量多次飲水。出汗時應增加飲水次數,而不是增加每次飲水量。4個月以內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沒有明顯出汗,不必另行飲水,因為喂水會減少吃奶的量,不利於嬰兒營養素的攝入。 5、什麼溫度的水給寶寶喝合適? 由於嬰幼兒的消化道粘膜相當脆嫩,經受不了過冷或過熱水的刺激。若夏天從冰箱里拿出來的水就去喂寶寶,則易發生不適甚至痙攣;過熱的水則易發生燙傷。所以夏天以室溫即可,冬天也只需控制在40℃左右為宜。 經研究,喝燒開後再冷卻至室溫的水最有利於健康。燒開後再冷卻的水,其中的氣體比未煮之前少一半左右,因而水分子之間的凝聚力增加。這樣的水與人體細胞內水的特性十分接近,與人體細胞有良好的親和性,所以涼開水最容易被人體吸收並透過細胞膜,有利於新陳代謝,增加備注中的血紅蛋白,並能增進機體的免疫功能。經科學家觀察,常飲涼開水的人體內脫氫酶活性高,不易疲勞。 需要注意的是,涼開水暴露在空氣中後,氣體又會重新進入水中。因此,燒開後冷卻4-6小時內的涼開水,是最理想的飲用水。長期貯存以及反復傾倒的涼開水會被細菌污染,所以每次煮的水不要太多。不要將涼開水反復燒開,否則水中的重金屬濃縮,不利健康。夏天可飲與室溫溫度相同的涼開水,冬天則應飲稍溫的開水,因太冷的水會損傷孩子嬌嫩的消化道黏膜,影響消化能力,引起腹痛、食慾不振等,甚至發展為胃炎。 格萊雪嬰幼兒專用冰川水是天然小分子團水,分子團較普通水小50%以上。小分子團水在嬰幼兒體內更容易被細胞吸收,能更多的攜帶對嬰幼兒身體有益的養分、礦物元素和氧氣,能大大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有效解決嬰幼兒的偏食、厭食問題。
㈡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需要喝水
美國兒科學會發布的最新指南中也明令禁止,一歲以內的寶寶飲用果汁。
在新鮮的水果被壓榨後,其中最主要的營養成分就只剩水,大量纖維素和維生素都已經被破壞。
寶寶之所以喜歡喝果汁,主要是因為甜味比較足。
如果小時候就養成了這種習慣,很可能造成蛀牙和肥胖等健康問題。
有些果汁當中的糖分不能被寶寶吸收消化,反而會對腸胃產生負擔,造成腹瀉風險。
想要讓寶寶健康飲水,父母的科學養育很重要。
㈢ 給嬰兒喂水時有幾種方法
給嬰兒喂水的方法
1
喂水要淡化喝水的目的,把握喝水的過程。
2
游戲喂水法:4個月以後的嬰兒已經有萌芽的先兆,牙床發癢是正常的生理需要,可以用奶瓶刺激嬰兒的牙床進行左右里外摩擦,同時與嬰兒作表情和言語的溝通。
3
模仿喂水法:1歲內的嬰兒,可以採取大人喝一口,嬰兒喝一口的方法來提高嬰兒喝水的興趣。
4
獎勵喝水法:1歲半左右的嬰兒,可以採取與家人做游戲的方法,把喝水當做一種獎勵。
5
觀察喂水法:看一看嬰兒的舌苔厚、眼屎多與缺水有關;聞一聞嬰兒的小便有異味兒、大便過干、過臭與缺水有關;動一動,讓嬰兒多運動,適當消耗體力之後再喝水。
6
隨機喝水法:喂水要少而勤,不一定按「頓」喂。
㈣ 怎樣正確給小嬰兒喝水
給孩子喝水的溫度用手背感覺,每次10ml就可以。多喂幾次。祝你身體健康。
㈤ 給寶寶喂水的正確方法 寶寶知道
人體的水分如果不足是很有害的,但是大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攝入水分,寶寶卻不懂,應該如何正確的給寶寶喂水呢?當然啦,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個體,寶寶每天飲食,運動量等都不同,爸爸媽媽給寶寶喂水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寶寶的情況來進行,喝多了喝少了都是不好的,科學育兒也包括科學喂水哦。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台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里分享育兒知識,關注我了解更多。圖片來源自網路,侵權刪。㈥ 怎麼正確的給小嬰兒喝水
1.寶寶應該喝什麼水?水溫多少合適?
最好的飲用水無疑就是白開水了,因為白開水中的微生物已經通過多層凈化處理後被高溫殺死,其中的鈣、鎂元素也有益身體。但要注意,白開水也要是新鮮的,開水若已經暴露在空氣中有4小時以上,那將喪失70%的生活活性,不新鮮了。
飲用白開水的水溫在20-25℃最佳。研究發現,煮沸後的白開水冷卻至20-25℃時,水中生物活性最具特異性,而且十分接近寶寶體內細胞液特性,能與體內細胞有良好的親和性,更容易穿透細胞膜進入細胞內,促進新陳代謝,提高寶寶免疫功能。
切忌給寶寶飲用過冷或過熱的水,兩者都會損傷寶寶嬌嫩的胃黏膜,影響寶寶腸胃消化能力。建議夏天給寶寶飲用的白開水溫度要與室溫接近,冬天則飲用40℃左右的白開水最佳。
2.飯前半小時不要喂寶寶喝水
多喝水有助加速新陳代謝,有利身體健康,但對小嬰兒來講,喝水時間不恰當的話反而會影響身體,比如吃飯前給寶寶喝水會稀釋胃液,對食物消化沒有幫助,反倒喝得胃鼓鼓的,寶寶沒有再進食的慾望了。因此,給寶寶喝水最好提前一點,在寶寶半小時之前喝少量水即可,達到促進唾液分泌,幫助消化食物的作用。
3.睡前前2小時內也不要喂寶寶喝水
寶寶年齡小,熟睡後也不能完全自主的控制尿意,如果睡覺前喝太多水,很容易遺尿,而且就算不遺尿,一晚起來小便幾次也影響睡眠。所以,寶寶睡前2小時內就沒必要再喂他喝水了,真要喝水,也只能少量,能解渴就好。
4.每天應該讓寶寶喝多少水?
寶寶的喝水量和年齡、體溫、奶水質量、食物含水量、寶寶活動量、當天室溫等都有關系。6-12個月寶寶每天的喝水量每公斤一般在120-160毫升之間;2-3歲寶寶每天每公斤喝水量大概在100-140毫升之間。每個寶寶根據自身情況所需的水分也不一樣,家長每天給寶寶補充的水分一般占自身體重的10%-15%即可。寶寶小便若正常,就根據實際情況讓寶寶少量多次的喝水;寶寶出汗比較多時,也不是馬上增加喝水的量,而是增加喝水的次數。
㈦ 嬰兒渴了就要喝水嗎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缺水
事實上,對於6個月以下沒有添加輔食的嬰兒來說,如果他們有足夠的母乳或配方奶粉,在正常情況下他們通常不需要額外喝水。
母乳和配方奶都是液體,含有大量水分。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水足以讓孩子保持身體運轉。嘴唇乾燥通常被認為是嬰兒缺水的症狀。事實上,如果嬰兒脫水,那麼嘴唇會變干,但不能說所有的嘴唇乾燥都是由脫水引起的,這可能與嬰兒張開嘴的時間長短和環境乾燥有關,這只是局部失水的症狀,與全身缺水無關。
3、喝一些有味道的水
例如,飲料、維生素C水等。雖然對嬰兒來說喝水可能相對容易,但比以前多喝水會直接影響嬰兒的食慾,甚至使嬰兒對牛奶和補充食物失去興趣。
最後,對於飲用水,父母應該意識到,只要有足夠的液體攝入,嬰兒就不會缺水,並且可以通過嬰兒的尿液有意識地判斷嬰兒是否缺水。不要看局部,例如嬰兒的嘴唇是否乾燥,舌苔是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