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深靜脈血栓快速有效檢查方法

深靜脈血栓快速有效檢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3 06:35:37

① 深靜脈血栓需要怎麼檢查呢

檢查]

D-二聚體檢查、多普勒超聲檢查、靜脈造影和肺動脈造影等。

② 深靜脈血栓怎麼檢查

深靜脈血栓可能會做血管彩超仔細檢查。也可以做靜脈血管造影仔細檢查。

③ 深靜脈血栓如何確診

靜脈血栓的檢查主要是做影像學方面的檢查:
一,血管的彩超。這種彩超檢查是診斷靜脈血栓形成的最常用的一種方法,特點是無創檢查對身體沒有影響,可以多次反復檢查,能夠發現血栓的部位、血栓的大小。
二,靜脈血管造影。通過血管造影也可以發現靜脈血栓存在,但是造影檢查屬於有創性的檢查,一般都很少使用。
三,下肢血管的磁共振檢查或者CT檢查。通過這些檢查也可以發現血栓的存在。

④ 深靜脈血栓的診斷方法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早期診斷及重要性
下肢深靜脈血栓在歐美國家稱為DVT,在60年代就開始引起重視。很多普通老百姓也知道一些關於DVT的知識。我國真正重視DVT還是在近幾年的事情,目前國內對於深靜脈血栓的規范治療做的比較優秀的是上海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他們的血管外科帶頭人Smile(張強)醫生是最早開始重視這種病症的幾個專家之一。過去由於信息的閉塞和醫療界的一些錯誤認識,下肢深靜脈血栓被漏診、誤診的比例很高。每個醫療機構對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認識水平不同、理念上的差異,造成治療方案的不同。
首先是在發病時間的判斷上。由於靜脈系統存在大量的側枝循環,早期的血栓形成並不會妨礙靜脈血的順利迴流。只有血栓蔓延到一定長度,堵塞側枝循環近遠端開口的時候,才在臨床上表現出下肢腫脹。所以說,一般臨床上出現下肢腫脹才得到診斷的病例,往往發病時間已經超過數天。
發病時間的判斷對治療方案的指導意義
靜脈血栓就像水泥,及早可以沖洗掉,但是一旦結成凝塊就無法溶解。這個比喻雖然不甚恰當,但是靜脈血栓在形成數十小時之後就開始部分機化卻是事實。機化的靜脈血栓就很難用溶栓的方法去解決。手術取栓也很不適合,由於機化的血栓緊粘在靜脈管壁上,強行取栓會導致靜脈壁損傷造成更大范圍的血栓形成。因此,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如何早期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
雖然早期深靜脈血栓形成沒有明顯的症狀,但是對於有經驗的醫生來說,還是可以通過仔細的體檢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的。比如,擠壓小腿肚子時深部出現疼痛往往提示小腿靜脈血栓形成(醫學上稱為Homan征)。這是因為靜脈血栓形成時周圍組織無菌性炎症的緣故,同樣道理,大腿根部壓痛往往提示股靜脈血栓形成。當然,一旦有懷疑深靜脈血栓,就盡早檢測血液D2聚體,B超探測深靜脈以明確診斷。這樣,大部分的深靜脈血栓病例就可以得到早期診斷。

⑤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檢查方法有哪些深靜脈血栓疾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

上行性靜脈造影
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和范圍病人仰卧取半直立位頭端高30~45º先在踝部扎一橡皮管止血帶壓迫淺靜脈用12號穿刺針直接經皮穿刺入足背淺靜脈在一分鍾內注入40%泛影葡胺80~100ml在電視屏幕引導下先攝小腿部x片再攝大腿及骨盆部x片注射造影劑後再快速注入生理鹽水以沖洗靜脈管腔減少造影劑刺激防止淺靜脈炎發生
造影x線片
常顯示靜脈內球狀或蜿蜒狀充盈缺損或靜脈主幹不顯影遠側靜脈有擴張附近有豐富的側支靜脈均提示靜脈內有血栓形成靜脈壓測量用盛滿生理鹽水的玻璃測量器連續針頭穿刺足或踝部淺靜脈或手臂淺靜脈測得靜脈壓其數值需與健側靜脈壓對照這種檢查用於病變早期側支血管建立之前才有診斷價值
血管無損傷性檢查法
對診斷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查法有很大進展採用血管無損傷性檢查法包括放射性纖維蛋白原試驗超聲波檢查電阻抗體積描記法等放射性纖維蛋白原試驗對檢查小腿深靜脈血栓較敏感超聲波檢查對檢查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最有價值如採用上述兩種檢查法診斷尚難明確仍需作靜脈造影至今尚無一種無損傷檢查法可完全替代傳統的靜脈造影不斷探索和完善無損傷檢查法乃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深靜脈血栓的主要診斷標准 :

檢查方法
( 1) 靜脈腔內有血栓時 ,探頭加壓後 , 21 次要診斷標准 : ( 1 ) 深吸氣或深呼氣後 , 靜脈內徑變 1. 急性血栓 : 指血栓形成初期
1 ~ 2 周內 , 為新鮮血栓 , 靠征 象 , 尤 其 對 股 靜 脈 及 靜 脈 血 栓 診 斷 及 其 准 確 . Lensing 報道該徵象診斷 DV
T 特異性可達 99 % , 敏感性為 100 % .
( 2) 靜脈腔內有強弱不等的實性回聲 .
( 3 ) 靜脈腔完 全栓塞時 ,脈沖和彩色多普勒在病變處不能探及到血流信 號 ; 擠壓遠側肢體後 ,血流不增加 ,則提示血栓在檢查的部位
變區血流變細 ,即血流充盈缺損 ,擠壓遠側肢體後 ,可見細小 信號 ,但頻譜異常 ,即不隨呼吸運動變化 ,而變為連續性血流 或其遠側 .
( 4) 所查靜脈為部分栓塞時 ,彩色多普勒顯示病 血流通過 .脈沖多普勒在非栓塞部位取樣時 ,可探及到血流 頻譜即缺乏隨呼吸變化的血流頻譜
.
( 5) 當下肢深靜脈慢性 血栓時 ,由於血管的纖維化 ,聲像圖難以顯示出所查靜脈的 變的靜脈周圍有側支循環靜脈形成 . 結構
,彩色多普勒檢查也不能顯示血流信號 .此時 , 可見病 化不明顯
上海宏康

⑥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1.血液D-二聚體(D-dimer)濃度測定在臨床上有一定的實用價值,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復合物溶解時產生的降解產物。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同時纖溶系統也被激活,血液中D-二聚體濃度上升,但手術後或重症病人D-二聚體濃度也有升高,故其陽性意義並不大。如果D-二聚體濃度正常時,其陰性價值更可靠,基本可排除急性血栓形成的可能,准確率達97%~99%。
2.血常規急性欺期常有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輕度增加。
3.血液生化可有乳酸脫氫本科等的增高。
4.血液黏稠度、血液凝固性、血液流變學和微循環檢查。
1.容積描記法一種間接的血循環生理學檢查方法,包括電阻抗容積描記法(IPG)、應變容積描記法(SGP)、靜脈血流描記法(PRG)和光電容積描記法(PPG)等,其中以電阻抗體積描記法應用最廣泛。血流是體內良好的電導體,電阻抗體積描記法的原理是通過測量電阻抗的改變來了解血容量的變化。檢測方法是在大腿上綁充氣壓脈帶,小腿上綁電極帶。先將充氣帶內壓力升至6.67kPa(50mmHg),持續1~2min,使下肢靜脈充分擴張,靜脈容量達到最大限度。再將充氣帶快速放氣,測定電阻的下降速率。此法適用於髂、股、奈靜脈急性血栓形成的病人,准確率達96%。優點是無損傷檢查方法,能相當准確地檢測出主幹靜脈阻塞性病變。缺點是:①對小腿靜脈叢靜脈血栓的檢出率較低;②對靜脈未完全阻塞的無症狀下肢靜脈血栓者檢出率低;③對已再通或側支循環已形成的陳舊性血栓檢出率低;④不能區別阻塞是來自外來壓迫還是靜脈內血栓形成。
2.彩超檢查超聲檢查目前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有相當高的檢出率。其優點是:①無損傷;②能反復檢查;③對有症狀或無症狀的病人都有很高的准確率;④能區別靜脈阻塞是來自外來壓迫或靜脈內血栓形成;⑤對小腿靜脈叢及靜脈血栓再通的病人也有滿意的檢出率。
(1)二維聲像圖:
①靜脈管腔內充滿實性回聲管腔內回聲以低回聲多見,具體表現與血栓形成的不同時期有關。僅根據管腔內實性回聲診斷靜脈血栓形成的准確性為75%。
A.新近形成的急性血栓(幾小時~數天)的回聲低弱、均勻,幾近無回聲,新近血栓的近側段常不與血管壁附著,聲像圖上可見其在血管腔內漂動(圖2A)。由於這種血栓有脫落引起肺梗死的危險,檢查時動作要輕柔、簡捷,避免加壓。
B.亞急性血栓(數周以後)的回聲強度稍高、不均勻,附著於靜脈壁上。再通者可見狹窄、彎曲的無回聲誦道(圖2B)。
C.慢性血栓(數月~數年)的回聲可呈中高回聲,靜脈內壁毛糙增厚,與血栓混成一體(圖2C)。需要指出的是,管腔內血栓回聲與血栓形成的時間有關,但此回聲強度的變化是逐漸的,不可能根據回聲強度精確推斷血栓形成的時間。
②靜脈內徑血栓形成後靜脈內徑將不隨呼吸時相而變化,探頭加壓也不易將管腔壓癟。這是診斷靜脈血栓形成中的可靠依據。在無彩色多普勒的情況下,僅根據探頭加壓靜脈管腔無變化而診斷下肢靜脈內血栓形成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Vogel等報道的特異性可達100%;國內學者報道的特異性為92.8%。但髂靜脈位置深在且有腸管覆蓋,小腿靜脈細小,此二者均難以進行探頭加壓試驗。
急性血栓形成時靜脈內徑明顯增寬。亞急性血栓因血栓逐漸溶解和收縮,管徑逐漸變小接近正常,但也有報道認為急性期和亞急性期血栓形成的管徑變化無顯著性差異。慢性血栓時靜脈壁形態不規則,內徑比正常小,部分患者由於靜脈壁結構紊亂,聲像圖無法分辨靜脈及周圍組織。
③靜脈瓣靜脈內血栓形成後,靜脈瓣常活動受限。慢性血栓時靜脈瓣膜增厚、纖曲變形,活動僵硬、固定(圖3)。其中大隱靜脈瓣活動受限、固定的顯示率較高,其他瓣膜病變的顯示率不高,這可能與瓣膜回聲和血栓回聲相近有關,也與儀器的分辨力有關。
(2)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
①急性期:靜脈內血栓形成出現完全阻塞時,彩色多普勒顯示靜脈內無彩色血流信號;擠壓遠端肢體仍不能顯示內部的血流信號(圖4A)。血栓近段和遠端的靜脈內血流信號均見減弱。無側支循環形成。
②亞急性期:血栓形成段腔內彩色充盈缺損,部分再通者彩色多普勒顯示靜脈管腔周邊或中央有血流信號,呈不連續的細束狀(圖4B);擠壓遠端肢體時,血流信號增強。部分病例不能顯示內部的血流信號,僅在擠壓遠端肢體時可見細束血流通過。周圍淺靜脈擴張,血流信號增強。
③慢性期:血栓進一步形成再通,彩色多普勒可顯示血栓內呈「溪流樣」的細束血流,以血管周邊部處最明顯;遠端靜脈內自發性血流消失,近側段血流速度較對側明顯降低。完全再通者,靜脈腔內基本上可充滿血流信號,Valsalva動作時可見較長時間的反向血流(圖4C)。
(3)多普勒流速曲線:
①急性期:血栓阻塞段脈沖多普勒不能測肢血流信號;阻塞遠端靜脈的流速曲線變為連續性,失去期相性,Valsalva動作時反應減弱或消失。淺靜脈流速加快。
②亞急性期:血栓部分再通時,血栓段靜脈內可測肢連續的靜脈流速曲線,方向向心,流速極低;擠壓遠端肢體可使血流速度加快。遠端靜脈內血流信號無呼吸性期相變化,對Valsalva動作的反應延遲或減弱(圖5A,B)
③慢性期:血栓完全阻塞時,脈沖多普勒不能測及血流信號;周圍見較多的側支靜脈,血流方向不一,但以引流遠端靜脈血回心為目的。形成再通後,脈沖多普勒顯示血栓段血流信號呈連續性,Valsalva動作時血液反流明顯,這說明靜脈瓣的生理功能已完全喪失(圖5C)。
超聲檢查結果完全依賴檢查者的診斷水平,要求超聲檢查者對血管的解剖相當熟悉,否則其准確性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3.下肢靜脈造影順行性下肢靜脈造影一直作為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黃金標准,具體方法是:①病人仰卧於X線檢查平台上,頭高足低,傾斜30°~45°;②踝部扎一橡皮止血帶,使其恰能阻斷淺靜脈迴流;③用靜脈留置針穿刺足背淺靜脈;④病人患肢呈懸垂狀態,並略向外展;⑤足背靜脈內注入30%~45%的泛影葡胺或非離子型碘造影劑50ml;⑥在電視屏跟蹤下,對小腿、膝、大腿作連續攝片;⑦當造影劑至髂靜脈時,將檢查平台傾斜度增至60°,囑病人盡量屏氣(Valsalva法),使造影劑在髂靜脈內濃聚,再行髂靜脈攝片。(圖6,7)
下列徵象提示有深靜脈血栓形成:①靜脈主幹有固定的造影劑充盈缺損;②造影劑在正常靜脈內截斷通過側支,在血栓的近端再顯影;③小腿靜脈叢一次造影可能無法顯示全部,如反復多次造影,同一靜脈始終不顯影,提示可能有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造影的優點是對下肢靜脈主幹血栓形成診斷的准確性高,可以了解血栓的部位、累及的范圍,以及側支建立情況,並被用作評判其他檢查的黃金標准。其缺點包括:①它是一種創傷性檢查,操作麻煩、費時,給病人帶來一定的痛苦;②造影劑的過敏反應,以及腎臟毒性作用;③造影劑本身會損傷靜脈壁,有引發靜脈血栓的危險。目前臨床上逐步用超聲檢查替代靜脈造影。
4.磁共振靜脈顯像(MRV)由於血管中流動的血液與血管周圍固定的組織在磁場中對射頻脈沖所產生的磁信號不同,使血管影像得以顯示,根據血液流動的方向,選擇顯示動脈或顯示靜脈(圖8)。另外也可通過靜脈內注射相位增強劑,更好地顯示血管影像。MRV對近端主幹靜脈(如下腔靜脈、髂靜脈、股靜脈等)血栓的診斷有很高的准確率,與下肢靜脈順行造影相比較,MRV為無損傷檢查方法,無造影劑過敏及腎毒性等副作用,圖像甚至更清晰。缺點是檢查費用較昂貴,某些下肢骨骼中有金屬固定物,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無法行MRV檢查。
5.125I纖維蛋白原攝入檢查利用放射性核素125I的人體纖維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攝取,每克血栓中的含量要比等量血液多5倍以上,因而形成放射顯像。通過對下肢的固定位置進行掃描,觀察放射量有無驟增現象,來判斷有無血栓形成。缺點是不能診斷陳舊性血栓,不適用於盆腔部位的靜脈血栓(因含有核素的尿液在膀胱內積聚,使血栓無法與之鑒別),另外下肢如有炎症、血腫、創傷等也會造成核素積聚而難以鑒別。目前此種檢查方法已逐漸被彩超或MRV所取代。

⑦ 怎樣檢查深靜脈血栓

1.詢問有無外傷史,受傷時間及治療情況,有無長期卧床、手術、妊娠、分娩及口服避孕葯物史,有無反復靜脈穿刺或靜脈內留置輸液導管史。症狀和病期是否一致,起病的部位及發展情況,疼痛的性質,有無發熱、患肢腫痛等。
2.局部檢查時應注意患肢有無壓痛,壓痛的部位,腫脹情況(須每日用卷帶尺在最粗平面精確地測量周長,並與健側同一平面作比較),皮膚的顏色和溫度(與對側相比,最好用皮膚溫度測量器測量),肢體遠端脈搏有無改變,能否在體表捫到有壓痛的條索狀物,有無感染病灶存在及足靴區營養性改變,如脫屑、瘙癢、色素沉著、濕疹及潰瘍形成等。
3.診斷有困難時或為明確病變范圍,可行超聲檢查、脈沖多普勒頻譜檢查、靜脈造影術(可有效地判斷有無血栓、血栓的位置、范圍、形態和側支循環)。
4.靜脈測壓,行足背靜脈穿刺,針接壓力感測器或有刻度的透明塑料管(盛滿肝素-生理鹽水溶液)測量靜脈壓,正常壓力一般為12.7kPa(130cmH20),作踝關節伸屈活動時,腓腸肌收縮,壓力明顯下降,一般可降至5.9kPa(60cmH20),停止活動後壓力回升,回升時間超過20s。主幹靜脈有血栓形成和堵塞者,無論靜息或活動時的壓力均明顯升高,回升時間增速,一般不超過12s。

⑧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檢查

1、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檢查
(1) 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可准確診斷出下肢DVT的范圍、部位、程度和血流阻力等指標。
(2) 靜脈造影 是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金標准。能使靜脈直接顯像,可有效地判斷有無血栓,能確定血栓的大小、位置、形態及側支循環情況。後期型逆行造影,還可了解靜脈瓣膜功能情況。
(3)放射核素造影(ECT)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核素的示蹤作用,放射性核素經靜脈注入人體後,因其放射出γ射線,故可在體外利用核醫學探測器、 γ照像機追蹤示蹤劑所到部位,判斷血管系統的病變,對下肢DVT及肺栓塞診斷很有價值。
(4)血漿D-二聚體:D-二聚體是反映凝血激活及繼發性纖溶的特異性分子標志物,診斷急性DVT的靈敏度較高(>99%),>500 μg/L(ELISA法)有重要參考價值。可用於急性VTE的篩查、特殊情況下DVT的診斷、療效評估、VTE復發的危險程度評估。

⑨ 下肢靜脈血栓檢查 靜脈血栓怎麼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凝血機制檢查:據報告測定血漿中存在於凝集的血小板中的血栓球蛋白可以診斷深靜脈血栓形成。測定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纖維蛋白溶解系統活性,有助於判斷凝血亢進狀態,但不能直接判定血栓的存在。
2.其他輔助檢查
(1)Ⅰ或Ⅰ纖維蛋白原掃描檢查靜脈注射Ⅰ或Ⅰ纖維蛋白原,該物質參與凝血,故聚集於靜脈血栓處。如果用計數器從體表測得放射劑量超過該點原測量值,或對側相應部位放射劑量的20%以上者為陽性。
(2)超聲多普勒血流計檢查和阻抗容積描記術前者根據超聲波遇到運動目標(靜脈血流中的血球)而反射時發生頻率變化且與運動速度成比例的特性;後者根據正常狀態下,肢體血容量隨呼吸時靜脈壓力的改變而變化的特性;用電阻抗技術查知這些微小的容量變化引起的電壓變化在主要血管阻塞時,肢體容積不隨呼吸而變化,因而沒有電壓變化,這兩種方法簡便,無創傷,可以反映靜脈的機能狀態,但准確性較差,尚不能檢查出小血栓和閉塞的靜脈以及側支循環豐富部位的血栓。
(3)紅外線顯像是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無創傷檢查法,該法輔以容積描記,與靜脈造影相比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深靜脈血栓形成,紅外線顯像與靜脈造影的符合率相當高。
(4)靜脈造影經足背皮靜脈或於跟骨髂腔內入造影劑然後對下肢攝片,該法能檢出絕大多數的小腿靜脈血栓,能確定血栓的部位和范圍,動態靜脈造影可以推測靜脈瓣功能。

⑩ 深靜脈血栓如何檢查

(二)靜脈造影 作深靜脈造影檢查,如能在電影屏幕監視下,選擇顯影最清晰的時間拍件,就能明顯地提高X線照影的診斷率。
(三)多普勒超聲波檢查 是臨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將探頭置於患膠的體表位置,測聽靜脈血流聲或描記波形,但不能測出較小的靜脈血栓或在早期尚未形成明顯阻塞的靜脈血栓。
(四)電阻抗體積描記法檢查 本方法通過記錄阻斷肢體靜脈迴流前後,小腿容積的變化.觀察靜脈最大流出率,有則診斷較大靜脈的血栓,但對小靜脈血栓則敏感性不高。
(五)放射性核素檢查 靜脈注外纖維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所攝取,其含量超過等量血液攝取量的5倍,這種方法操作簡便、正確率高,因而能夠早期發現較小靜脈段的血校,可用十高發病人的篩選檢查。
(六)靜脈測壓 一旦有靜脈血栓形成阻塞時,無論靜息還是活動時高,回升時間縮短,極小於10秒。
(七)數字減影 是目前作為檢查急性靜脈的主要方法。
以上全面的介紹了七大靜脈血栓的檢查方法,對於靜脈血栓這種危害性大且容易造成生命危險的疾病,就要早檢查早診斷早治療,才能及時的控制病情。

閱讀全文

與深靜脈血栓快速有效檢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火的治療方法 瀏覽:620
動作連接方法 瀏覽:239
曲面屏手機防爆方法 瀏覽:762
干天麻的簡單食用方法 瀏覽:80
腎虛怎麼恢復正確方法 瀏覽:674
雙陽鹿茸片正確食用方法 瀏覽:541
金剛藤功效與作用與食用方法 瀏覽:456
小紅瓦安裝方法 瀏覽:180
研究內容方法有什麼 瀏覽:833
裝修牆面方法有哪些 瀏覽:328
增強腹部鍛煉方法 瀏覽:829
貨車發動機左右搖晃解決方法 瀏覽:321
電燈帶插座安裝方法 瀏覽:608
史上最全分析問題的7種方法 瀏覽:9
小林發燒貼使用方法 瀏覽:764
轉呼啦圈正確方法 瀏覽:320
平時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378
腋溫測量的正確方法 瀏覽:849
怎麼做南瓜丸子的方法 瀏覽:54
牛頭臉的使用方法視頻 瀏覽: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