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面對災難自救方法

如何面對災難自救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2 05:02:49

❶ 地震時應該如何自救

地震時應該如何自救?日本曾有統計,發生地震時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過被壓死的人!!可見,人在遭遇突發事件時,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及時採取自救行為或逃離現場,常能獲救,或避免死亡,臨場該如何去做呢?下面我整理了以下幾點,請大家仔細閱讀,學習地震自救方法。

❷ 災難面前,我們平時應該做哪些應急准備

災難面前,我們平時應該做哪些應急准備?保持鎮靜。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對災難的危害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比如說當前的新型冠狀肺炎,我們就得搞清楚它是由什麼引起的、有哪些傳播的途徑、怎樣預防等等。愛護自己。災難面前,首先是做到保護自己,這絕對不是逃避!我們經常講保存有生力量就是這個意思。有個偉人曾經說過,只有很好的保護自己,才能有效的消滅敵人。在災難的面前,每個人只有保護好自己,不做無所謂的犧牲才能最終戰勝災難、贏得勝利。

❸ 面對各種災難的自救方法

可以利用消防電梯、室內樓梯進行逃生,普通電梯千萬不能乘坐,因為普通電梯極易斷電,沒有防煙功效,火災發生時被卡在空中的可能性極大。同時,也可以利用陽台、過道以及建築物外牆的水管進行逃生。
發生火災後,會產生濃煙,遇到濃煙時要馬上停下來,千萬不要試圖從煙火里沖出,在濃煙中採取低姿勢爬行。火災中產生的濃煙由於熱空氣的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濃煙將漂浮在上層,因此在火災中離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還應該有空氣,因此濃煙中盡量採取低姿勢爬行,頭部盡量貼近地面。
在濃煙中逃生,人體如果防護不當,容易將濃煙吸入人體,導致昏厥或窒息,同時眼睛也會因煙的刺激,導致刺痛而睜不開。此時,可以利用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料袋可將整個頭罩住,並提供足量的空氣供逃生之用,如果沒有大型塑料袋,小的塑料袋也可以,雖然不能完全罩住頭部,但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供給逃生需要的空氣。使用塑料袋時,一定要充分將其完全張開,但千萬別用嘴吹開,因為吹進去的氣體都是二氧化碳,效果適得其反。
如果是晚上聽到報警,首先應該用手背去接觸房門,試一試房門是否已變熱,如果是熱的,門不能打開,否則煙和火就會沖進卧室;如果房門不熱,火勢可能還不大,通過正常的途徑逃離房間是可能的。離開房間以後,一定要隨手關好身後的門,以防火勢蔓延。
總之,發生火災時,要積極行動,不能坐以待斃。

游泳最容易遇到的意外有抽筋、陷入漩渦、被水草纏住等。萬一發生了這些情況,應當採取下列自救方法: l.遇到意外要沉著鎮靜,不要驚慌,應當一面呼喚他人相助,一面設法自救。 2.游泳發生抽筋時,如果離岸很近,應立即出水,到岸上進行按摩;如果離岸較遠,可以採取仰游姿式,仰浮在水面上盡量對抽筋的

手腳凍僵了,千萬不要在爐火上烤或者在熱水中浸泡,那樣會形成凍瘡甚至潰爛。那麼正確的方法應該怎樣呢?
1.應該回到溫暖的環境中去,使凍僵部位的溫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野外,應當設法用大衣等將手腳包裹起來,還可以互相藉助體溫使凍僵的手腳暖和過來。
3.最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搓,通過摩擦增加溫度,促進自身的血液循環,以恢復正常。
掉進冰窟窿里怎麼辦?
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滑冰時或在冰面上行走,萬一冰面破裂,就有可能掉進冰窟之中。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當怎麼辦呢?
1.不要驚慌,保持鎮定,要大聲呼救,爭取他人相救。
2.應當用腳踩冰,使身體盡量上浮,保持頭部露出水面。
3.不要亂撲亂打,這樣會使冰面破裂加大。要鎮靜觀察,尋找冰面較厚、裂紋小的地點脫險。此時,身體應盡量靠近冰面邊緣,雙手伏在冰面上,雙足打水,使身體上浮,全身呈伏卧姿式。
4.雙臂向前伸張,增加全身接觸冰面的面積,一點一點爬行,使身體逐漸遠離冰窟。
5.離開冰窟口,千萬不要立即站立,要卧在冰面上,用滾動式爬行的方式到岸邊再上岸,以防冰面再次破裂。
6.年齡較小的同學發現有人遇險,不可貿然去救,應高聲呼喊成年人相助。在緊急的情況下,救人的正確方法是將木棍、繩索等伸給落水者,自己應趴在冰面上進行營救,要防止營救他人時冰面破裂致使自己落水。

❹ 美國一民宅地下室牆壁倒塌,洪水瞬間湧入,災難面前我們該如何自保

災難面前我們該如何自保?災難有很多,面對不同的災難,我們要採取不同的自救方法,具體如下:

一,面對洪水,暴雨等災難如何自保

在生活當中災難有很多,面對災難我們該如何自保?根據不同的災難要選擇不同的、合適的正確的自保方式。在面對洪水,泥石流,暴雨等這類災難。如果是在海拔比較低的地方,我們要盡可能朝著海拔高的地方走,避免自己被淹沒。如果是在室外,例如山上或是一些海拔較高的地方。遭遇泥石流以及山體滑坡等災難,我們要往兩邊跑。


綜上所述,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面對不同災難的自保方法呢?

❺ 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普通人遇到重大災害該如何應急自救

如果遇到地震,盡量跑到室外空曠的地方避難。如果被在室內,盡量到廁所里、廚房裡及比較狹小空間或角落避難,待救援隊救援。不能跳樓跳窗方式逃離。逃跑路線順樓梯而下,千萬不能坐電梯(這時極有可能斷電)。

如果遇到泥石流災害時,要與泥石流垂直的方嚮往兩邊的山坡上爬,而且還要爬得越高越好,絕對不能往泥石流的下遊走。

所以,災害不可怕,可怕的是千萬別被自己脆弱的意志示垮。

❻ 遇到自然災害時怎麼應對

應對方法:

一、地震逃生,把握黃金12秒

地震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即地震發生後,若能鎮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後一次自救機會。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為關鍵。如果發生地震時身處室內,尋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櫃牆腳旁、桌子下等。

如果當時在室外,則要跑向沒有電線桿和大樹的空曠地區,避開高大建築物、高聳危險物、危險場所等。

二、遇上火災,三步走科學逃生

一旦發生火災,記住以下三步:


一要捂住口鼻。當你意識到出現火災時,拿出可用的毛巾、口罩、衣服等,噴上足夠的水,將口鼻捂嚴。


二要熄滅身上火源。如果逃生者不幸身上著了火,應當立即脫掉著火的衣服,或者通過在地上打滾的方式將火熄滅。


三要尋找逃生出口。專家接受今晚報記者采訪時,給出正確的選擇:沿煙氣不濃、大火尚未燒及的樓梯、應急疏散通道、樓外附設敞開式樓梯等往下跑,一旦在向下跑的過程中受到煙火或人為封堵,應從水平方向選擇其他通道,或臨時退守到房間及避難層內,爭取時間,進而採用其他方法逃生。

(6)如何面對災難自救方法擴展閱讀

其他災害

一、水災爆發,記住高處與浮力


強降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最為頻繁,當它釀成災難時,不要驚慌,冷靜觀察水勢和地勢,然後迅速向附近的高地轉移,如基礎牢固的屋頂、大樹等。如果附近無高地可以躲避,就要迅速找到有浮力的物品以方便逃生,如木盆、木板等。

二、台風來了,注意四要四不要


四不要:不要打開門窗;不要在建築物、廣告牌、大樹等附近避風躲雨;不要在河邊和橋上行走;不要在台風時期舉辦露天活動;


四要:開車時要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住在帳篷里要立即收起帳篷;在水面上要立即上岸;要注意用手保護頭部和脖子。

❼ 發生坍塌時,應該如何自救

經常看到新聞中出現坍塌事件,這種不幸的事情,誰都不願意發生,如果萬一遇到這種情況,人們應該採取什麼措施自救?當遇到坍塌的時候,要冷靜地面對災難的發生,護住好口鼻、保存體力、發現救援人員及時呼救。

三、保證足夠多的空氣呼吸,想辦法逃生

發生坍塌事件,要分析好當前的地勢情況,冷靜對待,保存體力,避免發生身體損傷情況發生。用木塊或磚頭等物品將可能掉落的物體支撐住,將周邊的環境空間擴大,保證充足的空氣,並安全設法的逃出困境。

總結

當遇到這種不幸的事情,被困住時,一定要注意保持冷靜,要有堅定的意志力,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得救。建築坍塌的時候會引起建築內部的燃氣、供電等設施發生損害,容易引發火災發生;坍塌事件往往伴隨大量人員傷亡,救援難度增加,學會以上方法,可以讓損失降到最低。

❽ 發生自然災害時,我們如何應對

發生自然災害的時候就應該要採取正確的措施,這樣子才可以保存自身的生命財產。地震來臨前講究逃脫方法,火災來臨前要進行科學逃生,尋找一定的出口,並且在面對台風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的預防警告。

三、台風天的逃脫

台風的威力是很大的,但是作用時間也比較短,所以人們對於台風的預防措施還是比較到位的。比如說台風來襲的時候就應該躲在屋子當中,並且還要注意門窗的情況,這樣才不至於讓室內外氣壓導致失衡狀況。而且如果台風過於強烈,那麼人們應該要保護住頭部,並且還要靠著牆壁來保衛自己。要是不幸和台風正面迎上,這時應該要到低窪處給隱藏起來,要採取一切有力的方法來防止自己的頭部被撞傷,並且要把握住周圍的物件,防止自己被吹飛。

❾ 遇到自然災害有什麼自救或預防的辦法

一、認識災害
1、什麼是災害
氣象災害是指大氣運動和演變對人類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以及國防建設等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如暴雨、暴雪、冰雹、大風、雷電、高溫、乾旱等。
在各類自然災害中,氣象災害佔70%以上。我國每年重大氣象災害影響的人口約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國內生產總價值的1%—3%。
2、常見的氣象災害有哪些
一般來說,春節以倒春寒、大風等居多,夏季以暴雨、冰雹、雷暴、高溫、乾旱等居多,秋季以霜凍、低溫冷害等居多,冬季與以寒潮、雪災等居多。其中也有跨季節的,至於乾旱一年四季都可發生。
二、災害對策
3、面對氣象災害,應該做些什麼
我國勞動人民在與氣象災害的長期斗爭中,積累了不少經驗,可概括為「九字原則」。
一是學。要學習各種氣象災害及避險知識。
二是備。做好個人、家庭物資准備。建議家庭准備十項防災物品:清潔水、食品、常用葯物、雨傘、手電筒、禦寒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收音機、手機、繩索、適量現金。如有嬰兒,還需准備奶粉、奶瓶、尿布等嬰兒用品;有老人,還要為老人准備拐杖、特需葯品等。
三是聽。通過正規渠道,如電視、廣播、報紙、「12121」電話、手機簡訊等,及時收聽(收看)各級氣象部門發布的災情信息,不可聽信謠傳。
四是察。密切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情況,一旦發現某種異常現象,要盡快向有關部門報告,請專業部門判斷,提供對策。還有,災前要選好避災安全場所。
五是斷。在救災行動中,首先要切斷可能導致次生災害的電、煤氣、水等災源。
六是抗。災害一旦發生,要有良好的心態,坦然面對,鄉村幹部要帶領大家積極避險抗災。
七是救。利用自己學過的一些救助知識,組織大家自救和互救,比如在大水、大火中逃生的自救和互救;利用准備的葯品,對受傷生病者進行及時搶救;特別要注意衛生防疫工作。
八是保。除了個人保護外,積極參加防災保險,比如,人身意外保險、農作物保險等,以減少經濟損失。
九是演。鄉村黨支部、村委會根據本地區氣象災害特點,與相關部門配合制定氣象災害應急避險預案,在氣象災害頻發季節到來之前,檢查措施落實情況,並組織進行防災演習。
三、預警和報警
4、氣象部門規定了哪些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2007年6月12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第16號令《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規定發布預警信號的氣象災害分為台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十四大類。
5、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識別和使用
預警信號按照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分為四級,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分別表示將有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的氣象災害事件發生,並以中英文加以標識
Ⅳ級(藍色)預計將要發生一般(Ⅳ級)以上突發氣象災害事件,事件即將臨近,事態可能會擴大。當出現這類預警信號時,開始做防災准備。示例見右。
Ⅲ級(黃色)預計將要發生較重(Ⅲ級)以上突發氣象災害事件,事件已經臨近,事態有擴大趨勢。當出現這類預警信號時,積極落實防災措施。示例見右。
Ⅱ級(橙色)預計將要發生嚴重(Ⅱ級)以上突發氣象災害時間,事件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漸擴大。當出現這類預警信號時,認真做好應急搶險預案啟動准備。示例見右。
Ⅰ級(紅色)預計將要發生特別嚴重(Ⅰ級)以上突發氣象災害事件,事件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蔓延。當出現這類預警信號時,隨時准備啟動應急搶險預案。示例見右。
6、怎樣獲得氣象災害預警信號
(1)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手機簡訊等手段獲得預警信號,獲主動撥打12121、96121或向當地氣象台咨詢。
(2)有條件的鄉村應設置預警信號預警裝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燈等,供百姓觀看。
(3)在氣象災害多發季節,具有上網條件的農民朋友,特別是鄉村幹部應隨時登陸氣象網站,如中國天氣網及當地農村經濟信息網等專業氣象網站。一旦獲知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馬上通過廣播喇叭等手段告知村民。
當你獲得預警信息後要引起注意,如果看到的是黃色以上預警信號就更要高度警惕,做好各類避險准備,尤其是當聽到橙色和紅色預警信號時,建議農民朋友們最好待在家中,如果是危房應該迅速離開,轉移到安全地帶暫避一下,或等待救援,戶外農事活動特別是水上。
7、如何撥打報警電話
遇到氣象災害危及生命安全時,或遇到其他緊急情況,可撥打110、119或120求救。
注意:這幾個電話,只有遇到緊急情況時可撥打,切記平時不要隨意撥打。
8、 在野外怎樣發出求救信號
在野外,利用電話或以下方法迅速向有關部門報告遇災情況並請求救助。
(1)光信號:白天用鏡子藉助陽光,向求救方向,如向空中的救援飛機反射間斷的光信號;夜晚用手電筒向求救方向不斷地發射求救信號。
(2)聲響求救:採取大聲喊叫、吹響哨子或猛擊臉盆等方法,向周圍發出聲響求救信號。
(3)砌成「SOS」字樣:在山坡上用石頭、樹枝或衣服等物品碓砌成「SOS」或其他求救字樣,字母越大越好(SOS為國際通用求救符號)。
(4)放煙火:白天,可燃燒潮濕的植物,形成濃煙;夜間,可以燃燒乾柴,發出火焰。
(5)顏色求救:穿著顏色鮮艷的衣服,戴一頂鮮艷的帽子;或者搖動色彩鮮艷的物品,如彩旗、用色彩鮮艷的布包裹的棒子等,向周圍發出求救信號。
四、常見氣象災害應急避險要領
暴雨
9、什麼叫暴雨
我國氣象部門規定,24小時降雨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叫暴雨。暴雨來臨時,往往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狂風大作。
10、暴雨來臨前要做哪些准備
(1) 檢查房屋是否牢固,如果是危舊房屋,獲處於低窪地勢的村民,應及時撤出。
(2) 檢查電路、爐火等設施是否安全,最好關閉電源總開關。
(3) 收拾家中貴重物品放到樓上或置於高處。
(4)暫停田間農事活動,戶外人員立即到安全、地勢高的地方或山洞暫避。
(5)提前收(蓋)露天晾曬物品。
(6)及時清理排水管道,保持排水暢通。
(7)特別注意夜間的暴雨,提放破舊房屋倒塌傷人。
(8)雨天汽車在低窪處熄火,千萬不要在車上等候,下車到高處等待救援。
11、突遇山洪怎麼辦
(1)定要保持冷靜,盡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轉移。
(2)在山洪易發地區的村民,不要留戀財物,要聽從指揮,迅速撤離危險區。
(3)山洪暴發時,不要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
(4)山洪暴發時,千萬不要輕易涉水過河。
(5)被山洪困在山中,應及時與當地有關部門取得聯系,或發出求救信號,尋求救援。
12、如何判斷泥石流發生沒有
(1)看:河(溝)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並夾有較多的柴草、樹木、可確認河(溝)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聽:深谷或溝內傳來類是火車鳴聲或悶雷聲,哪怕極微弱也可認定泥石流正在形成。另外,溝谷深處變得昏暗並伴有轟鳴聲或輕微的震動感,也說明溝谷上游已發生泥石流。
13、山區突遇泥石流怎麼辦
(1)在溝谷內勞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高處,不要在低窪的谷底或陡峭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發現泥石流襲來時,千萬不要順溝方嚮往上游或下游跑,要向兩邊的山坡上面爬。
(3)千萬不要在泥石流中橫渡。
(4)在泥石流發生前已經撤出危險區的人,暴雨停止後不要急於返回溝內住地收拾物品,應等待一段時間。
(5)盡快與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6)山區從事鄉村游的農戶,在泥石流多發季節(如夏季),盡量不要安排遊客到泥石流多發地段遊玩,如果安排的話,要事先探好地形,安排好撤退路線並告知遊客。野外露天扎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址,不要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谷溝底扎營。
14、山區遇山體崩塌滑坡怎麼辦
(1)注意收聽當地天氣預報,不要在大雨後、陰雨天進入山區溝谷。
(2)雨季時不要在陡坡、危岩突出的地方避雨和穿行,不能攀登危岩。
(3)在山間行車中,遭遇塌滑不要慌,要迅速離開有斜坡的路段。
(4)因崩塌滑坡造成堵塞時,應聽從交通指揮,及時接受疏導。
雪災
15、什麼是雪災
雪災亦稱白災,是因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是中國牧區常發生的一種畜牧氣象災害。
16、遇雪災怎麼辦
(1)注意防寒保暖,老、弱、病、幼人群不要外出。
(2)出門走路不要穿硬底或光滑底鞋,騎車人可適當給輪胎放氣。
(3)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4)如是危房舊房屋,遇暴風雪時應迅速撤出。
(5)採用煤爐取暖的家庭要提放煤氣中毒。
17、冬季如何預防家禽凍傷
冬天,長期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飼養的家禽,如果保暖不善,常會導致尾巴、四肢、耳朵、乳房、陰囊等末梢部位發生凍傷,尤以老、瘦、弱的家禽易發生。應採取以下措施:(1)對家畜補喂精料保鏢。(2)及時清除欄圈內糞尿便,勤換、勤曬褥草,保持舍內清潔、干凈、溫暖。(3)預防寒風進入畜舍。
低溫冷害
18、什麼是低溫冷害
農作物或牲畜在0℃以上的相對低溫受到的傷害稱為低溫冷害。
19、老弱病人怎樣防範低溫冷害
(1)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口與鼻部)的保暖。
(2)老弱病人,特別是心血管病患者、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盡量不要外出。
(3)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勞。
(4)提防煤氣中毒,尤其是採用煤爐取暖的百姓更要提防。
高溫
20、高溫指的是多少度
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現象,達到或超過37℃。
21、遇上高溫熱浪怎麼辦
遇上高溫天氣預警時要採取防暑措施。
(1)盡量不要在烈日下勞動。田間農活安排在早、晚為宜。
(2)田間勞動時,應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並且田邊應具有飲水和防暑葯品。不要長時間在太陽下暴曬,如感到頭暈不舒服,應立即停止幹活,到陰涼處休息。
(3)不宜在樹下或露天睡覺,適當晚睡早起,中午宜增加午睡。
(4)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乾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5)要留神蚊、蟲咬傷,避免器悈碰割傷及開水、滾油燙傷等,預防因氣溫高、細菌繁殖加劇造成感染。
(6)不吃蒼蠅叮咬過的食品,少喝生水,注意飲食衛生。
22、特殊人群怎樣安全度夏
對於特殊人群,遇上高溫除採取一般高溫熱浪預防措施外,還應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1) 如遇不適,要及時就醫。
(2) 最好不要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要有家人陪同。
(3) 不要過分納涼,屋內要通風。
對嬰幼兒
(1) 避免衣被過暖過厚,衣著以寬松、透氣、短小為宜。
(2) 不宜過多吃冷飲,食物要新鮮、煮透。如出現消化不良,要及時就醫。
(3) 室內要通風,最好不要睡涼席。
(4) 天天洗澡,以免生痱子。
(5) 提防燙傷或磕萌碰。
對孕產婦
(1) 室內要通風換氣,切記大捂大蓋,最好不要睡涼席。
(2) 常洗澡,勤換衣,衣著以寬大、透氣為宜。
(3) 不可貪吃過涼食品。
乾旱
23、什麼是乾旱
乾旱是指農作物生長期內,由於久旱不雨或少雨,土壤中有效水分耗盡,土地出現龜裂,使農作物發生凋萎或枯死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在我國,由於降水分布不均勻,每個季節都有一些地方發生乾旱。
24、抗旱有哪些途徑
抗旱有兩種途徑,一是增加水分,二是抱住水分。一般來說,可以通過新修水利、科學灌溉、節約用水、植樹造林、人工增雨、推廣耐旱品種等手段來抗旱。
常用方法
(1) 改良土壤,適時耕作。
(2) 少耕、免耕。
(3) 節約灌溉,如噴灌、滴灌。
(4) 地面覆蓋,如用簿膜、秸稈、綠肥等覆蓋。
(5) 使用化學葯劑,如保水劑、抗蒸騰劑等。
雷電
25、雷電是「雷公電母」發怒嗎
雷電是發生於雷暴雲(積雨雲)雲內、雲與雲、雲與地、雲與空氣之間的擊穿放電現象,不要相信「雷公電母發怒」這種迷信說話而去求神拜佛,應及時採取防禦措施。
26、在室外怎樣防雷
(1)應當立即停止勞動,迅速躲入山洞裡面。
(2)應遠離樹木、電線桿、煙窗等尖聳、孤立的物體。不宜進入孤立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絕對遠離輸電線。
(3)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應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蹲下,雙腳並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去屈。特別注意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或者牽著手靠在一起。
(4)在空曠場地,不宜把鋤頭等金屬工具抗在肩上。
(5)立即停止水上作業,盡快離開水面。
(6)不宜開摩托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7)萬一發生不幸的雷擊事件,同行者要及時報警求救,同時為其做搶救處理。
27、在室內怎樣防雷
(1)一定要管好門窗,盡量遠離門窗、陽台和外牆壁。
(2)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室內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
(3)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計算機、電話、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建議拔下所有電源。
(4)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5)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趕快切斷電源,不要帶電潑水救火,要使用乾粉滅火器等專用滅火器滅火,並迅速撥打「119」或「110」電話報警。
28、如何估計雷電來了沒有
在認真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的同時,還可以通過自己的感官來估計雷電來了沒有。
(1)仰望天空:當天空中的濃密烏雲(積雨雲)開始堆積變大變黑、雲頂發展很快時,就有可能發生雷暴,此時就要想辦法盡快到安全的地方躲一躲。
(2)傾聽雜音:如果你從小收音機中聽到刺耳的雜音,即表示附近可能有雷雨雲。
(3)估計距離:判斷何時雷暴將到達,最簡單的方法是,當看到閃點時,通過計算看見閃電與聽到雷聲的間隔時間長短,來判斷你所處位置與落雷的距離。如果間隔時間長,代表雷電離你遠,反之則你離近。
冰雹
29、冰雹是什麼
冰雹是從強烈發展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固體降水物,小如豆粒,大若雞蛋、拳頭。它是一種以砸傷、砸毀為主的氣象災害。
30、出現冰雹天氣百姓怎麼辦
(1)關好門窗,妥善安置好易受冰雹影響的室外物品。
(2)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3)農村幼兒園、學校的學生應待在教室內,暫停戶外活動。
(4)田間勞動要停止,立即找地方暫避一下。
(5)戶外人員不要在電線桿、大樹底下躲避冰雹。
(6)可把木板或盆、筐一類器具頂在頭上,以防止被冰雹砸傷。
(7)在做好防雹准備的同時,也要做好防雷的准備。
31、什麼是人工防雹
人工防雹是一項從源頭上預防冰雹災害的措施,通過人工作業,在冰雹雲中加入催化劑,使8冰雹長不大,迫使其「早產」、「早落」,從而達到減輕災害的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用水分輸送,從而使冰雹長不大。
霜凍
32、霜凍是怎麼回事
霜是指近地面物體或地面溫度降到0℃以下,空氣中的水汽直接凝華在物體上的白色結晶:有時當空氣中水汽少時,也會沒有結晶現象出現(稱為黑霜)。在農作物、果樹、林木生長季節里,當地面溫度降到0℃以下,植株體內分發凍結而引起植物受害或枯萎死亡的現象稱為霜凍。
33、百姓遇霜凍應注意什麼
(1)注意添衣保暖,尤其是要做好老弱病幼的防寒工作,避免凍傷。
(2)老弱病人盡量不要外出。
(3)出門採取保暖、防滑措施,騎車當心路滑跌倒。
(4)駕車要採取防滑措施,小心駕駛。
(5)提防煤氣中毒,尤其是採用煤爐取暖的農戶。
五、現場應急搶救要領
34、中暑怎麼辦
(1)立即把中暑人抬到陰涼處,敞開衣服,頭部冷敷或冷水擦澡。
(2)喝些淡鹽水或清涼飲料,可以服用人丹或十滴水。
(3)呼吸困難者,及時進行人工呼吸,冰粒機送醫院。
35、雷擊燒傷怎麼急救
(1)如果遭受雷擊者衣服著火,可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把傷者裹住,以撲滅火焰。
(2)對呼吸心跳停止者,先做人工呼吸,在處理燒傷部位。
(3)用冷水冷卻傷處,然後蓋上敷料,用清潔的布包好後轉送醫院。
36、怎樣搶救雷擊「假死」的人
被雷擊中的受傷者,常常會發生心臟突然停跳、呼吸突然停止現象,這實際上是一種雷擊「假死」的現象。不要相信「被雷劈」的迷信,要立即組織現場搶救,將受傷者平躺在地,進行人工呼吸,同時要做心外按壓。立即呼叫急救中心,由專業人員對受傷者進行有效的處置和搶救,常用的是口對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臟擠壓法。
心肺復甦注意事項
(1) 用拳頭有節奏地用力叩擊前胸左乳頭內則的心臟部位2—3次,若脈搏仍未恢復搏動,應立即連續做4次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2)一人施行心肺復甦時,每做15次心臟按壓,再做2次人工呼吸。
(3)兩人合作進行心肺復甦時,先連做4次人工呼吸,隨後,一人連續做5次心臟按壓後停下,另一人做1次人工呼吸。
37、遇溺水及泥石流等引起的窒息怎樣救護
(1)被洪水或泥石流捲入後,應保持鎮靜,盡快尋找並抓住一件漂浮物。
(2)搶救人員如不會游泳,不可強行下水救人,可用救生圈、竹竿等在岸上援助落水者。
(3)救上窒息這後,應將其平方在地上,立即清除其口腔內的水、泥及污物,並解開衣扣、領口。
(4)抱起傷員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倒水,吐出污泥。
(5)如傷者呼吸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如傷者心跳停止,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壓。
(6)如窒息者已清醒,可給予熱的飲料。
(7)如有外傷應採取止血、包紮、固定等方法處理。
(8)在上述處理後馬上轉送急救站或附近醫院。
38、什麼天氣下容易發生煤氣中毒
在初冬至初春期間,當氣溫較低且一天當中變化不大,風很小或無風,有濃霧或者連綿陰雨天時,特別是當出現逆溫(即底層氣溫低、上層溫度高)時,煙筒中的一氧化碳向外溢出受阻變慢,有時甚至會出現煙氣倒灌現象,如果門窗關得太嚴實,而煤爐封火不嚴,煙筒就有漏縫,就容易發生煙氣中毒。
39、冬季發生煤氣中毒怎樣急救
如果人出現煤氣中毒症狀,不要手忙腳亂,可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盡快把中毒者抬到通氣處。
(2) 讓中毒者安靜休息,並注意保暖。
(3) 對昏迷不醒的嚴重中毒者,應在通知急救中心後就地進行搶救,及時進行體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若中毒者嘴裡有異物,應先取出。
(4) 應盡快早對中毒者進行高壓氧艙治療,以減輕後遺症。
溫馨提示
(1) 發現煤氣中毒後,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受凍,並迅速呼救「120」。
(2) 在爐邊放盆清水不能預防煤氣中毒,關鍵是門窗安裝風斗,煙筒要保持暢通。
(3) 煤氣中毒者蘇醒後,必須經醫院的系統檢查治療後方可出院,中毒中毒者需一兩年才能完全治癒。
40、出現骨折怎樣急救
(1)骨折傷員的傷情判斷 根據傷員的外傷史、生命體征變化和受傷部位簡單而迅速地做出傷情判斷。
(2)初步的復甦措施 若傷員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就地實施心肺復甦措施,並要給傷員保暖,保證其呼吸道的暢通。應避免過多搬動傷員。
(3)止血和傷口包紮 一般情況下,壓迫包紮後即可止血,盡量用比較清潔的布類包紮傷口。
(4)傷肢妥善固定 應當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固定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樹枝、木棍、木板等。在缺乏外固定材料時也可以進行臨時性的自體固定,如受傷的上肢縛於上身軀干,或將傷肢同健肢綁在一起固定。
(5)迅速轉移送就近醫院 骨折傷員須經妥善固定在送醫院,運輸途中應在醫護人員密切觀察和陪同,特別要注意脊椎骨折時的搬運方式和姿勢,注意一切動作要求謹慎、穩妥和輕柔。
41、外傷出血怎樣處理
(1)指壓止血法 在傷口靠近心臟的一側,找到跳動的血管,用手指緊緊壓住。同時,應准備材料換用其它治學方法。
(2)加壓包紮止血法 用消毒的紗布、棉花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用力加以包紮。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況下,應趕快找醫生或立即送醫院。
42、發生凍瘡怎樣處理
(1)迅速讓傷者離開低溫現場和冰凍物體,將患者移至室內。
(2)如果衣服與人體凍在一起,應用溫水融化後再脫去衣服,切記不要用熱水。
(3)保持凍瘡部位清潔,外塗凍傷膏。凍傷部位千萬不要用熱水泡或用火烤。
(4)加蓋衣物、毛毯以保溫。
(5)盡快就醫。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jyzb.com.cn/jiuyuankepu/2748.html

閱讀全文

與如何面對災難自救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ed燈接線柱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655
ipad如何隔空手勢操作方法 瀏覽:421
如何起小運的方法 瀏覽:371
有什麼草本方法祛痘 瀏覽:305
北京幼兒教育方法培訓班哪裡有 瀏覽:584
用什麼方法可以去除手機後面雜質 瀏覽:458
光纖測量尺的使用方法 瀏覽:376
磯竿不帶漂的使用方法 瀏覽:663
如何與異性正確相處方法 瀏覽:789
不合格模具回收方法有哪些 瀏覽:927
八門運用最佳化解方法 瀏覽:27
養豬的正確方法圖片 瀏覽:600
骨架穩定的正確鍛煉方法 瀏覽:127
離散型數據適合什麼方法分析 瀏覽:386
ph的測量方法必須滿足的條件 瀏覽:350
化學降溫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37
鋼筋根數有哪些表示方法 瀏覽:229
食品分析介紹過的方法類型 瀏覽:994
去火的治療方法 瀏覽:623
動作連接方法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