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壓油缸與液壓泵的鏈接方法
液壓泵排出來的油經過插裝閥(由電磁閥控制),再到油缸
⑵ 液壓泵怎麼和液壓缸配對
先確定油缸,在確定泵的排量,
在確定泵的排量時,根據您所需要油缸的速度行程,和活塞桿面積,活塞面積,求出所需的流量,
然後,在找出能夠達到這個流量的油泵。
油缸面積*行程=容積,
容積*速度=流量,
流量*1000/1450(按四級電機算)=泵的排量,
⑶ 單出桿液壓缸三種連接方式是什麼
連接方式,
1,你說的是上下蓋如何連接?
1)四根螺絲桿連接
2)前蓋與缸筒螺紋鎖緊,後蓋與缸筒焊接
3)前後蓋與缸筒都用焊接而成
4)一體式,比如薄型油缸。
2,你說的是油缸安裝方式?
不止三種噢,參見下圖。
⑷ 液壓油缸的連接方式都有哪幾種
你是問油缸與執行機構的連接還是油管與油缸的連接
前者的連接方式有耳環連接、鉸軸連接、螺紋連接
油缸與油管的連接方式有螺紋連接、法蘭連接
⑸ 液壓系統元件怎麼連接
上下往復運動嗎?
那可以用液壓缸作執行件,再加上一個三位四通電磁閥,一個液壓泵,一個油箱,一個過濾器,一個電機,油管若干。
⑹ 怎樣讓兩個液壓缸同步
油缸要同步主要是控制,油缸同步一般有以下幾種控制方式,一、流量閥控制。就是控制每條油缸的流量,使幾條油缸的速度相等,有的用節流閥控制要求高一些的用流控閥控制,有的用兩個流控閥控制油缸的兩個方向的速度,有的用一個流控閥加一個整流閥控制雙向的速度。二、兩條油缸同步。使用分流集流閥控制。單有輕微的誤差。三、多條油缸同步。使用同步馬達控制。四、使用位移感測器反饋控制。使用時油缸位移感測器反饋油缸的位移給電腦或PLC,再由電腦或PLC進行控制油缸的速度。這種使用方法一般還有以下幾種:1、感測器+流控閥2、感測器+流控閥+糾偏比例閥3、感測器+比例閥五、利用同步油缸控制。六、每台泵帶動一條油缸的控制。
⑺ 電機連接液壓缸具體方法能詳細說明下嗎我急等用
電機與油泵配套為總成放在油箱提供抽油液加壓,油泵輸出管接電磁閥供液端,電磁閥供液輸出端接液壓缸,電磁閥回液端用油管連接,油管另一端放入油箱。
⑻ 兩個液壓缸為什麼不同步!怎麼才能同步
雙油缸運行不同步的原因:
1、兩缸外載荷的偏差,如兩缸阻力和摩擦不同,會導致不平衡。阻力小的氣缸位移較大。
2、內耗的差異,如每個氣缸活塞與氣缸之間的差異,活塞桿與密封件之間的摩擦間隙,造成氣缸不同步。
3、兩個油缸沿管路的液壓油阻力不同,導致油缸不同步。
4、由控制元件的調整引起的偏差會導致流量的偏差不同步。例如,如果每個氣缸使用一個獨立的節流閥,進出油量的差異就會影響兩個氣缸的同步。
5、被支撐部分的油缸支撐點在開始時有偏差,即初始狀態是傾斜的。
6、氣缸長期使用後,活塞與氣缸之間發生內漏,導致雙缸不同步。
雙缸運行不同步的解決方案:
1、機械剛度與機械傳動同步
機械剛性同步意味著被驅動部件製造成具有足夠剛度的結構。當氣缸不同步時,可以通過自身強剛度來實現同步。只有在結構設計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這樣做。
機械傳動同步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齒輪或齒條等輔助設施來實現雙缸同步。這種同步模式需要在機制的特定條件下實現。
2、使用迴路中的節流閥
利用節流閥分別調節兩油缸進口和出口的液壓油流量,達到調節兩油缸轉速的目的。最後,兩個氣缸可以同步調整。優點是它更簡單。缺點是同步性差。調整後的同步偏差仍然比較大。
3、在液壓迴路中採用分流閥和集流閥或調速閥
採用分流閥與集流閥或調速閥調節兩缸同步效果優於採用節流閥。這是因為分流閥和集流閥或調速閥的流量控制比較准確。
4、兩缸採用獨立的定量泵,實現兩缸同步
使用兩台油泵分別驅動兩個氣缸,因為兩台油泵的流量相等。進出氣缸的液壓油在兩個氣缸之間並不相互牽連。雖然負載不同,但在相同的流量條件下可以實現同步。
5、迴路採用同步電機,實現雙缸同步
供油同步電機是一種能夠相對准確分配流量的液壓控制元件。液壓油通過同步電機在兩個油缸之間平均分配。同步電機可實現兩個氣缸的精確同步。
6、採用同步缸,實現雙缸同步
在液壓迴路中增加一個油缸,使其與另外兩個工作缸連接,實現兩個工作缸的同步。
7、利用位置感測器測量行程位置,通過電氣控制系統實現閉環控制同步
通過電氣手段測量兩個氣缸的相對位置偏差。當出現偏差時,調整進入各油缸的液壓油流量,控制不同步的大小。
例如,如果一個汽缸減速,另一個也可以通過電子控制來減速。當兩個氣缸達到或接近同步位置時,兩個氣缸同時前進。
整個過程是一個不斷檢測和調整的過程。控制原理是測量兩個油缸的位置,測量位置信號的結果發送到計算機,計算機判斷結果,然後電腦調整油缸的行程位置根據結果,從而實現雙油缸操作同步的目的。
⑼ 壓力機兩個個液壓油缸用齒條同步怎樣安裝有安裝圖嗎
在機械行業液壓系統設計中,長期以來,一套液壓站油路控制四隻相同油缸工作中的同步,是一項比較難以解決的難題。
本人在公司機械產品設計中,設計了一套液壓站及油管布線圖,在聯接液壓站閥塊與機械上油缸的管路系統上新增採用了同步閥,終於解決了這一難題。現提供液壓站油路控制四隻相同油缸工作中的同步,與大家交流,供參考。
1.在油管路上,設計增加了3隻同步閥(見下圖)。同步閥規格的選用,視油管孔徑及油管接頭規格,可上網查找相應的同步閥。
2.在機械產品的油管路設計上,要用相同規格的無縫鋼管,即使用油管內徑相同的油管。
3.從液壓站閥塊出油口接頭至同步閥1後,從同步閥1兩出油口至同步閥2和同步閥3的進油口油管長度要相等,油管需彎曲時,控制彎曲半徑相等。
4.從同步閥2和同步閥3的出油口至4隻油缸的上腔進口的油管長度要相等,油管需彎曲時,控制彎曲半徑相等。
5.從4隻油缸的下腔出油口的油管至液壓站閥塊進油口的長度要相等,油管需彎曲時,控制彎曲半徑相等。
6.同步閥在出廠之前,均已調試好,在按上述5點要求安裝好後,即可進行調試,在調試時,一般同步閥不需調整,即可達到4隻油缸同步的目的,如四隻相同油缸工作中還有差異,則對同步閥進行微調,就可達到四隻相同油缸工作同步的要求。
7.根據以上原理,可方便解決2隻油缸、3隻油缸……N只油缸工作的同步問題。
1、兩個油缸外載荷的偏差,如兩個液壓油缸的阻力不同、摩擦力不同會導致不平衡。其中阻力小的油缸位移量就會大一些。
2、內部摩擦力的不同,如每個油缸的活塞與油缸之間,活塞桿與密封件之間的摩擦里的差距導致油缸不同步。
3、兩個油缸的輸油管路上液壓油沿程阻力的不同導致油缸出現不同步。
4、控制原件調整的偏差導致流量的偏差出現不同步,如每個油缸使用獨立的節流閥會出現進出油的流量的差別影響到兩個油缸的同步。
5、被支撐件的油缸支撐點最初就已經出現偏差,即初始狀態就是偏斜的。
6、液壓油缸使用時間過長後出現活塞與油缸之間內泄漏導致雙油缸不同步。
雙油缸運行不同步的解決辦法:
7、機械剛性同步與機械傳動同步
機械剛性同步是將被驅動件製造成具有足夠剛度的結構,當油缸出現不同步現象時靠其自身的較強的剛度來實現同步。這種方式只有在結構設計條件許可的條件下進行。機械傳動同步是將被驅動件在條件許可時採用齒輪或齒條的附屬設施實現雙油缸的同步。
8、迴路中使用節流閥
採用節流閥後可以分別調整兩個油缸的進出口的液壓油流量,達到調整兩個油缸速度的目的。最終實現兩個油缸同步的調整。優點是比較簡單。缺點是同步效果不佳。調整後同步的偏差仍然比較大。
9、在液壓迴路中使用分流閥與集流閥或者調速閥
分流閥與集流閥或者調速閥調整兩個油缸的同步效果要比採用節流閥好一些。這是因為分流閥與集流閥或者調速閥對流量的控制相對准確。
10、兩個液壓油缸分別使用獨立定量泵供油實現雙缸同步
採用兩個油泵分別驅動兩個油缸,由於兩個油泵的流量相等。兩個油缸之間的進出油缸的液壓油不受相互牽連。盡管載荷有所不同,但在流量相同的條件下可以實現同步。
11、迴路中採用同步馬達實現雙油缸同步
供油的同步馬達是能夠相對准確分配流量的液壓控制元件。液壓油通過同步馬達後實現對兩個油缸均分。採用同步馬達能夠比較精確的實現雙油缸的同步。
12、採用同步油缸實現雙油缸同步 在液壓迴路中增加一個油缸使之與另兩個工作油缸實現串聯而實現兩個工作油缸的同步。
在這個系統中所使用的實現雙液壓油缸同步的油缸是與原承載兩個油缸相同的油缸。而在這個油缸里的油永遠不會回到油箱。所以,中間油缸需要認真排氣與補油。通過中間油缸與兩個承載油缸的連接實現力的傳遞和位移的傳遞。但此時所需要的油泵的流量僅僅是前述幾個系統小一半,而壓力應是前述系統的兩倍。
13、使用位置感測器測量行程位置並通過電氣控制系統實現閉環控制的同步
通過電氣的方式測量兩個油缸的相對位置偏差,當出現偏差時調整進入每個油缸的液壓油的流量來控制不同步的大小。
例如,一個油缸速度慢了可以通過電氣控制另一個油缸減速。當兩個油缸達到或接近同步位置時兩個油缸再同時前進。整個過程為連續檢測連續調整的過程。在控制原理上是測量兩個油缸的位置,將測量位置信號結果送入計算機,計算機判斷結果,然後計算機根據這個結果調整油缸的位置行程,從而實現了雙液壓油缸運行同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