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壓延工藝條件
一、壓延工藝條件
1、膠料可塑度。膠溫膠料可塑度小,滲透力小,易掉皮,膠布表面不光滑,收縮率較大。膠料可塑度大,流動性和滲透性好,收縮小,膠與布之間有較高的附著力,膠布表面光滑,但硫化膠的強伸性能不高。所以應取適當可塑度進行貼膠。
2、輥溫。提高輥溫可增大膠料的流動性和黏性,膠料對紡織物的滲透力大,有利於提高附著力,且壓延的膠布表面光滑,但輥溫過高易使膠料產生焦燒。壓延溫度主要決定於膠料的配方組成天然橡膠膠料以100-105℃為好。
3、輥速。輥速快壓延生產效率高,紡織物和膠料在輥筒縫隙停留時間短,表現出較大的彈性,流動不充分,膠布表面不光滑,同時受壓時間小,膠與布黏合力較低。
4、壓延張力。尼龍簾布(線)有熱收縮的特點,因此壓延貼膠時必須實行張力貼膠,張力值應等於或略高於簾線在熱膠料中的收縮值,而且從簾布開始貼膠直到冷卻都必須使簾布保持一定張力,以保證簾布在壓延中不產生收縮。
5、輥距。三輥壓延機壓延時上、中輥輥距用來確定膠片的厚度,而中、下輥輥距起貼合作用,輥距的大小直接影響壓延質量。輥距大小應依據掛膠厚度、膠料的可塑性和壓延速度來調節。
拓展資料:
壓延工藝是橡膠工業中基本工藝之一,其作用是將混煉膠膠料通過壓延機輥簡,利用輥簡的壓力使膠料產生延展變形,製成所需規格形狀的膠片或將膠料覆蓋在骨架材料上製成膠布帶胚半成品壓延工藝在橡膠製品應用較多,主要包括壓片、貼合、貼膠、擦膠、壓型以及帶芯包膠等工藝。
(1)膠片壓延工藝:膠片的壓延是利用壓延機將膠料製成具有規定斷面厚度和寬度的表面光滑的膠片。
(2)紡織物掛膠工藝:是利用壓延機將膠料覆蓋於紡織物表面,並滲透人織物縫隙的內部,使膠料和紡織物緊密結合在一起成為膠布的壓延作業。
(3)鋼絲簾布壓延工藝。
(4)帶芯包膠工藝。
❷ 鋼材變形的矯正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鋼材變形的矯正的基本方法有兩種:按被矯軋件的溫度分為熱矯直和冷矯直。
熱矯直一般在650~1000℃進行,只用於中厚板。矯直溫度過高,軋件在隨後的冷卻中還可能因冷卻不均產生瓢曲;矯直溫度過低會使矯直抗力增大,矯直困難。冷矯直廣泛用於矯直各類型鋼和鋼管,也用於中厚板的補充矯直。
熱軋型材的冷矯直都在軋材冷卻後進行。為保證矯直質量和改善勞動條件,合理的冷矯直溫度應低於200℃。當矯直機布置在軋製作業線上時,常因鋼材冷卻時間不夠,矯直溫度過高(一般在200~250℃以上)而達不到預期效果,影響矯直質量。
熱矯直工藝制度:
1、矯直溫度。
一般情況下鋼板的矯直溫度在600—750℃之間,矯直溫度過高,鋼板會在輥道和冷床停留時產生波浪或瓢曲;矯直溫度過低,鋼板的塑性大大降低,矯直力顯著上升,矯直效果不好。
2、矯直道次
矯直道次取決於鋼板每一道次的矯直效果,它與鋼板的矯直溫度密切相關。矯直時,可根據鋼板的矯直效果、軋制周期進行矯直道次的控制,一般採取一道次或三道次矯直。
3、矯直壓下量。
矯直壓下量亦即過矯量,它的大小直接影響鋼板的矯直彎曲變形的曲率值。矯直量過小,曲率值滿足不了變形的要求,即使增加矯直道次,也不能矯直鋼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矯直
❸ 薄層色譜操作方法是哪幾步
首先制備TLC板,即在適當大小的玻璃板,均勻地塗有吸附劑,厚度小於一毫米,然後在點1.5厘米的樣品溶液從底邊緣,形成一個小點,被稱為「起源」TLC板上,然後放置在含玻璃圓筒的移動相溶劑(這種溶劑被稱為「展開溶劑」玻璃圓筒稱為「擴展槽」)。當沿著薄擴散溶劑以超過一定的距離從原點(通常為10-12厘米),取出上述薄板時,記錄從前沿膨脹溶劑A的原點擴展距離然後顯色試劑或紫外線照射的方法是噴霧該化合物分離顏色,這個過程被稱為「顯著譜」。觀察和明顯的中心點的起源記錄的距離。在薄板通常Rf值(RF)當場表態,說。從原點到離原點的距離溶劑現貨中心距Rf值開始尖端比例
:
光斑中心從原點
的Rf =────────的距離──
溶劑前沿從原點
Rf值的距離與相關的分配系數值為該物質兩個階段,因此,在一定條件下是常數。不同的物質由於在兩相之間的特定色譜條件分配系數的差異,並有不同的Rf值,這樣就達到了薄層層析的目的。
❹ 不銹鋼薄板焊接,有什麼好的方法
使用夾具盡量靠近焊縫處壓緊,焊接使用脈沖氬弧焊,峰谷電流大小及時間比調整好(具體參數需要慢慢的試,很久沒焊了,不記得了)
❺ 薄板焊接變形控制措施有哪些
薄板焊接變形的原因是由局部加熱不均所引起的。因此,控制措施主要以減少焊接熱量為重點。
在設計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採用焊接熱量小的焊接方法。如:錫焊、點焊機點焊。此兩種方法基本不變型。如果這兩種方法不允許。就只好採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或氬弧焊。但這兩種方法會引起輕度變形。如果還不行,必須採用焊條焊接,那隻好盡量採用小電流焊接了。
❻ 如何焊接薄板
焊接薄板:採用焊條電弧焊。
一、引弧:
1、直擊法-焊條引弧端與焊件輕磕,提起引弧,保持2-4mm弧長。容易產生氣孔。不易掌握。應用於酸性焊條。焊件技術熟練者、焊縫較窄時使用鹼性焊條時可以採用。
2、劃擦法—像劃火柴一樣,輕輕與焊件接觸,動作范圍很小,點燃電弧以後保持弧長2-4mm.容易劃傷母材,不適合在低合金高強度鋼等淬火傾向大的金屬使用。因為容易操作,使用適合初學者使用,一般應用與鹼性焊條焊接。
二、引弧位置:
1、在始焊端15—20mm處引弧,從端部正常焊接,這樣是根據氣體電離的熱電離的遠離設計的,因為溫度越高,越容易熱電離,電弧容易產生。
2、打底層引弧注意從坡口兩側搭橋式引弧;填充層引弧注意在焊道上引弧,接頭引弧防止在熔池內引弧,或者在坡口間隙處引弧。有間隙的引弧採用反復息弧法引弧。如果從始焊端直接引弧,容易粘弧與焊道窄而高。根據焊接方法例如左向焊法與右向焊法不同,採用在焊縫的右側或左側引弧。
釋義:
1、防止粘弧與粘弧處理:合適焊接電流值、鹼性焊條厚板焊接採用合適的引弧電流(2-5A)推力電流(2-5A)粘弧引弧採用左右搖動使焊條脫離焊件,如果不行可以松開焊鉗。防止採用焊鉗長時間的短路或沒有規矩的搖擺。
(6)薄板有哪些延展方法如何操作擴展閱讀:
各種運條方法及特點與應用:
1、運條方法的相同點:採用手腕運條,穩定、均勻速度,頻率節奏鮮明。動靜結合。柔性。直線運條方法—特點:不橫向擺動,熔寬小,電弧穩定熔深好。應用:各種角焊縫、開坡口對接焊縫的打底層圖形。
2、復運條方法:特點:在直線上做往復運動,採用手腕前進10mm,後退3mm停頓,再前帶10mm,回復3mm,節奏鮮明,快慢分明,帶要快,回要慢。焊速快,焊縫窄,適合在對接接頭開坡口的打底層施焊。
3、鋸齒形與月牙形運條方法:都採用橫向擺動,獲得一定熔寬。採用中慢邊停前帶的運條方法。邊緣停留時間是防止坡口邊緣產生未融合與咬邊現象,中快是保證余高符合要求。
❼ 二保焊焊薄板的技巧是什麼
1.垂直或傾斜位置開坡口的接頭必須從下向上焊接,對不開坡口的薄板對接和立角焊可採用向下焊接;平、橫、仰對接接頭可採用左向焊接法。
2.室外作業在風速大於1m/s時,應採用防風措施。
3.必須根據被焊工件結構,選擇合理的焊接順序。
4.對接兩端應設置尺寸合適的引弧和熄弧板。
5.應經常清理軟管內的污物及噴咀的飛濺。
6.有坡口的板縫,尤其是厚板的多道焊縫,焊絲擺動時在坡口兩側應稍作停留,鋸齒形運條每層厚度不大於4mm,以使焊縫熔合良好。
7.根據焊絲直徑正確選擇焊絲導電咀,焊絲伸出長度一般應控制在10倍焊絲直徑范圍以內。
8.送絲軟管焊接時必須拉順,不能盤曲,送絲軟管半徑不小於150mm。施焊前應將送氣軟管內殘存的不純氣體排出。
9.導電咀磨損後孔徑增大,引起焊接不能穩定,需重新更換。
❽ 「二保焊」焊接薄板的技巧是什麼
你說的對,焊絲伸出長度越大 熔深就越大。
3MM厚度不屬於薄板。焊接薄板經驗
1 適當伸長焊絲 但焊絲伸出長度不超過焊絲直徑的十倍。
2 適當傾斜焊槍角度 焊槍垂直焊熔深大,適當向後傾斜可減小熔深。
3 盡量採用立向下焊接 或者下坡焊。左向焊焊縫余高和熔深都大。
4 不建議擺動 推薦畫直線式焊接,減少熱輸入。
5 焊絲要和母材厚度大小匹配 焊絲直徑過小 效率低 易出現未熔合 未焊透等缺陷。焊絲過粗 會燒穿母材 即使斷弧點焊,效率低 浪費氣體。
2 3 4都可避免燒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