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眼丹的快速治療方法

眼丹的快速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19 00:19:39

A. 長針眼了怎麼

我的針眼剛好,用的復方熊膽滴眼露,三天就好了。

B. 眼睛剛得了眼丹用什麼方法治療

建議:眼丹初期可以應用抗生素治療,如雙黃連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做靜脈滴注。如果已化膿,按之有波動感,可切開引流或用三棱針刺破排膿。然後應用消炎葯。平時應禁食辛辣食品。

C. 請問一下,生眼丹注意哪些事項,並且如何預防

眼丹是指胞瞼紅腫,掀痛嚴重,後期則化膿潰破,且常伴顯著的全身反應,如惡寒、發熱、頭痛的一種眼病。病因由針眼或胞瞼皮膚外傷感受風毒外邪,兼脾胃積熱,內外合邪上攻胞險所致。與西醫學之眼眶蜂窩組織炎相似。

證見上胞或下胞突然紅腫赤痛,且發展到整個胞瞼而不能睜眼,皮色紅或紫紅,痛而拒按,白睛高度水腫;伴寒熱、頭痛,全身不適。後期腫脹逐漸高限而釀膿,皮膚逐漸變薄而色轉黃白,觸之有波動感,潰破膿液排出後可自行收口而愈。若膿深而多,不易排盡,則可成漏,抑或迅速擴展而成疔瘡走黃之險症。因病情急重,應盡早治療。以防擴散。

證屬風熱外束兼脾胃熱毒上攻,治療宜用清熱解毒祛風之法,方葯參照針眼中的熱毒上攻型,並酌情加重清熱解毒葯;中成葯也可參照針眼用葯。證情嚴重者,可用雙黃連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次3~3.6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必要時全身應用抗菌素。眼丹的外治,可參照針眼的局部治療方法

D. 什麼是眼丹,怎麼迅速消除啊

麥粒腫是發生在眼瞼上的急性化膿性炎症,醫學上叫瞼腺炎,民間俗稱「偷針眼」、「偷針顆」、「眼丹」。經常受風砂刺激的眼或者不注意衛生的兒童,常用手揉眼就容易生麥粒腫。麥粒腫起病時,眼內有摩擦感、癢、脹痛。接著眼瞼紅腫,在睫毛根部或眼邊上出現麥粒大的紅色硬疙瘩,壓之疼痛。一般經過3—5天硬疙瘩逐漸變軟,出現黃色膿頭,有的會自行穿破排出膿液,紅腫消退而痊癒。有的需要到醫院去切開排膿才能痊癒。

生了麥粒腫可選用以下方法治療

1.局部熱敷:將毛巾洗凈,在開水裡燙一下,絞於後敷於患眼上,毛巾冷卻後可再用熱水加溫,如此連續熱敷15分鍾左右,每日可敷3次。要掌握好熱敷的溫度,以防燙傷;可把熱毛巾在自己的手背或面部先試一下溫度,以能忍受為度。也可在熱敷毛巾偽外面再放一隻內存少量熱水的熱水袋,使毛巾保持恆溫,這樣就不必多次更換毛巾了。

2.服復方新諾明,每次服1克,每日服2次;兒童服葯量根據年齡、體重而定。

3.取鮮蒲公英(或紫花地丁),搗爛成泥糊狀,敷於患眼瞼上。

4.滴抗生素眼葯水或塗眼葯膏。如氯黴素眼葯水、新黴素眼葯水、金黴素眼膏、四環素眼膏等,可任選其中一種使用。

當麥粒腫出現膿頭時,千萬不可自己用縫衣針挑破或用手擠壓,因為眼和面部的靜脈血管與顱內靜脈彼此相互交通用手擠壓麥粒腫時,有可能將膿液擠壓擴散,使病菌隨著血流到達顱內,引起海綿竇栓塞、化膿性腦膜炎或腦膿腫等嚴重並發症,有的還有生命危險。因此當麥粒腫出現膿頭時,應到醫院就診,由醫生給你切開排膿,正確治療。這樣不僅能很快痊癒,而且不留疤痕,不影響外觀。
參考資料:http://hi..com/windlike/blog/item/6f7b2fdd307f57d98c1029ec.html

E. 我六歲的女兒今年眼睛上反復出針眼,特別是右眼下方出的針眼已經三個月了還不見好 怎麼辦

針眼是指胞瞼近瞼緣部生小癤腫,局部紅腫疼痛起硬結,易於潰膿的急性外障眼病,俗名偷針。相當於西醫的麥粒腫。 針眼的診斷要點 1.起病急,初起胞瞼微癢痛、紅腫,於近瞼緣處形成局限性硬結,形如麥粒,推之不移,按之疼痛。輕者數日內可自行消散,重者數日後形成膿腫,或伴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膿腫成熟穿破,流出膿液始愈。臨床有內針眼與外針眼之分,病變位於胞瞼邊緣者稱外針眼,位於胞瞼內面、赤痛較重者稱內針眼。 2.本病應與胞生痰核相鑒別。後者病程緩慢,胞瞼起硬結,但無紅無痛。本病若發於胞瞼內面,膿點不潰破,吸收欠佳,可形成肉芽腫;遺留腫核時則稱胞生痰核。 -------------------------------------------------------------------------------- 針眼的辨證分析 本病多因過食辛辣煎焯,以致脾胃積熱,復因風熱毒邪侵犯,結聚於胞瞼而發。也有因風熱毒邪上攻胞瞼,灼爍津液釀膿。素體虛弱者,每因熱毒蘊伏而反復發作。 本病病變部位在於胞瞼,在臟屬脾,為熱證實證居多,也有虛中夾實者。實熱證每因脾胃積熱兼風熱毒邪上犯,熱毒上攻而見胞瞼局部紅腫疼痛起膿腫。虛中夾實證每見於脾胃虛弱,針眼反復發作,或膿腫難於潰破收口。本病治療總的原則是祛風清熱解毒。 -------------------------------------------------------------------------------- 針眼的辨證論治 風熱外襲型 【證見】 病初起,局部微紅微癢微痛,或伴有發熱頭痛。舌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 疏風清熱。 【方葯】 1.主方銀翹散(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荊芥10克,薄荷8克(後下),桔梗8克,竹葉8克,黃芩12克,蒲公英15克,白芷lO克,赤芍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葯 (1)銀翹解毒丸(片、沖劑、液),口服或沖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泛丸每次5丸,片劑每次4片,沖劑每次1包或1塊,合劑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 (2)穿心蓮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野菊花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 熱毒上攻型 【證見】 胞瞼局部紅腫熱痛加劇,形成膿腫但未潰破,兼口乾欲飲,便秘溲赤。苔黃,脈數。 【治法】 清熱瀉火解毒。 【方葯】 1.主方仙方活命飲(陳自明《婦人良方》)加減 處方:金銀花15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浙貝母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lO克,黃芩10克,當歸尾10克,甘草6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葯 (1)仙方活命片,口服,每次8片,每日1~2次,孕婦禁服。 (2)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2—3瓶,每日2次,小兒酌減。 (3)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次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適用於眼症嚴重者。 脾胃伏熱型 【證見】 針眼反復發作,但諸症不重,口乾,大便不爽。舌苔黃膩,脈滑。 【治法】 清解脾胃伏熱。 【方葯】 1.主方清脾散(傅仁宇《審視瑤函》)加減 處方:滑石15克,黃芩10克,赤芍15克,枳殼10克,陳皮6克,藿香10克,升麻6克,防風10克,茵陳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l劑。 2.中成葯 (1)金菊五花茶沖劑,沖服,每次1包或1塊,每日2~3次。 (2)王老吉涼茶沖劑,沖服,每次1包,每日1~2次。 (3)以上二型的中成葯。 脾胃虛弱、時感外邪型 【證見】 針眼反復發作或久不消退,納呆神疲,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 托里解毒。 【方葯】 1.主方托里消毒飲(吳謙《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黃芪20克,皂角刺10克,金銀花12克,甘草8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黨參15克,神曲12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婦女經期發病者,多為血虛,宜酌加四物湯。 2.中成葯補中益氣丸合銀翹解毒丸,口服,補中益氣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銀翹湯(賴錦端驗方)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0克,蒲公英15克,茵陳15克,黃芩10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浙貝母12克,赤芍15克,枳殼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若胞瞼浮腫嚴重者,加荊芥10克,僵蠶10克。紅腫痛甚,舌紅苔黃或大便秘結者,去茵陳,加大黃lO克(後下)、玄明粉10克(沖)。口渴者,加天花粉15克。反復發作,屬脾胃伏熱者,去蒲公英,加藿香lO克,黃連8克;屬脾胃虛弱者,去蒲公英,加黨參15克、黃芪15克。 -------------------------------------------------------------------------------- 針眼的外治法 1.局部治療 (1)初起未釀膿時,可用濕熱敷,以助消散。 (2)用紫金錠或清火眼丸,調外障眼葯水或其他消炎眼葯水或冷開水,外塗患處皮膚;也可用如意金黃膏塗局部皮膚。注意:切勿將葯物塗入眼內。 (3)取新鮮鴨跖草數段,除去葉用莖,洗凈後置於酒精燈火焰上或火上烘烤,用手指擠壓,將斷端流出的葯汁迅速塗於患處,注意勿塗入眼內,每日4~5次。 (4)用新鮮一點紅、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等的1-2味,洗凈搗爛,外敷患處皮膚,注意勿塗人眼內。 2.手術療法 已成膿時,應切開排膿。當膿頭位於胞瞼皮膚面時,切口應與瞼弦平行;膿頭位於瞼內面時,切口應與瞼弦垂直。必須注意:如患處膿成,切忌擠壓。若由此引起胞瞼漫腫,紫脹劇痛,或伴惡寒發熱頭痛等證嚴重,乃病情惡化,則按眼丹處理。 -------------------------------------------------------------------------------- 針眼的其他療法 1.針眼的針灸治療 (1)針刺療法:早期證屬風熱外襲者,取攢竹、魚腰、太陽、絲竹空、行間;證屬脾胃積熱者,取承泣、四白、合谷、三陰交;兼惡寒發熱者,加外關;頭痛者,加風池。手法用中刺激或強刺激。 (2)三棱針放血:耳尖穴消毒後,用手指在該處反復揉捏至充血,用三棱針迅速刺進1分深後快速退出,擠出少量血。也可於曲池穴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2—3毫米,壓出2~4滴血。操作時針刺穴位均須嚴格消毒,每日施行1次即可。 (3)耳針療法:取眼、目 1、目 2、肝穴,強刺激,每日1次。也可埋針,取穴同前,並可於患側耳部找敏感點,埋針後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l-3分鍾。3日後復查,如針眼未消,可再做第二次治療。 (4)挑治療法:在背俞穴的肺俞與膏肓之間附近的皮膚面,找尋一個或數個壓之不褪色的紅點;若紅點不明顯,可輕刮之後再找。皮膚消毒後,將紅點逐一直刺挑破,擠出粘液或血水。每日1次。 (5)磁療:於針眼患處兩側皮膚面,安放一對250高斯左右的小圓磁片,以N、S極相吸引的位置安放,用膠布固定。兩磁片之間的距離不宜太近,以免吸在一起;也不能太遠,以免磁場作用太小。 (6)無名指結扎法:於患眼側無名指的掌指關節處,用棉線或橡皮筋結扎,松緊以手指皮膚不發生青紫為度。待眼部炎症完全消退後,方可解開結扎。 2.針眼的飲食療法 (1)菊花龍井茶:菊花10克,龍井茶(或一般綠茶)3克,放茶杯內,沖入開水,加蓋煽片刻,即可飲用。 (2)菊花粥:菊花15克,粳米50克,煮成粥後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3.針眼的預防調護 (1)平時應注意眼部衛生,增強體質,避免偏食,避免過勞。有屈光不正者,應及時矯治。 (2)患病時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煎焯之品,忌飲酒;還須保持大便通暢。 -------------------------------------------------------------------------------- 附 眼丹 眼丹是指胞瞼紅腫,掀痛嚴重,後期則化膿潰破,且常伴顯著的全身反應,如惡寒、發熱、頭痛的一種眼病。病因由針眼或胞瞼皮膚外傷感受風毒外邪,兼脾胃積熱,內外合邪上攻胞險所致。與西醫學之眼眶蜂窩組織炎相似。 證見上胞或下胞突然紅腫赤痛,且發展到整個胞瞼而不能睜眼,皮色紅或紫紅,痛而拒按,白睛高度水腫;伴寒熱、頭痛,全身不適。後期腫脹逐漸高限而釀膿,皮膚逐漸變薄而色轉黃白

F. 那位高手有治療「針眼」快速方法!我快郁悶死了

針眼是指胞瞼近瞼緣部生小癤腫,局部紅腫疼痛起硬結,易於潰膿的急性外障眼病,俗名偷針。相當於西醫的麥粒腫。

針眼的診斷要點

1.起病急,初起胞瞼微癢痛、紅腫,於近瞼緣處形成局限性硬結,形如麥粒,推之不移,按之疼痛。輕者數日內可自行消散,重者數日後形成膿腫,或伴惡寒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膿腫成熟穿破,流出膿液始愈。臨床有內針眼與外針眼之分,病變位於胞瞼邊緣者稱外針眼,位於胞瞼內面、赤痛較重者稱內針眼。

2.本病應與胞生痰核相鑒別。後者病程緩慢,胞瞼起硬結,但無紅無痛。本病若發於胞瞼內面,膿點不潰破,吸收欠佳,可形成肉芽腫;遺留腫核時則稱胞生痰核。

--------------------------------------------------------------------------------
針眼的辨證分析

本病多因過食辛辣煎焯,以致脾胃積熱,復因風熱毒邪侵犯,結聚於胞瞼而發。也有因風熱毒邪上攻胞瞼,灼爍津液釀膿。素體虛弱者,每因熱毒蘊伏而反復發作。

本病病變部位在於胞瞼,在臟屬脾,為熱證實證居多,也有虛中夾實者。實熱證每因脾胃積熱兼風熱毒邪上犯,熱毒上攻而見胞瞼局部紅腫疼痛起膿腫。虛中夾實證每見於脾胃虛弱,針眼反復發作,或膿腫難於潰破收口。本病治療總的原則是祛風清熱解毒。

--------------------------------------------------------------------------------
針眼的辨證論治

風熱外襲型
【證見】 病初起,局部微紅微癢微痛,或伴有發熱頭痛。舌苔薄白,脈浮數。

【治法】 疏風清熱。

【方葯】

1.主方銀翹散(吳鞠通《溫病條辨》)加減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荊芥10克,薄荷8克(後下),桔梗8克,竹葉8克,黃芩12克,蒲公英15克,白芷lO克,赤芍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葯

(1)銀翹解毒丸(片、沖劑、液),口服或沖服,大蜜丸每次1丸,水泛丸每次5丸,片劑每次4片,沖劑每次1包或1塊,合劑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

(2)穿心蓮片,每次5片,每日3次。

(3)野菊花沖劑,每次1包,每日3次。

熱毒上攻型
【證見】 胞瞼局部紅腫熱痛加劇,形成膿腫但未潰破,兼口乾欲飲,便秘溲赤。苔黃,脈數。

【治法】 清熱瀉火解毒。

【方葯】

1.主方仙方活命飲(陳自明《婦人良方》)加減

處方:金銀花15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浙貝母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15克,夏枯草lO克,黃芩10克,當歸尾10克,甘草6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葯

(1)仙方活命片,口服,每次8片,每日1~2次,孕婦禁服。

(2)清開靈口服液,口服,每次2—3瓶,每日2次,小兒酌減。

(3)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次3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適用於眼症嚴重者。

脾胃伏熱型
【證見】 針眼反復發作,但諸症不重,口乾,大便不爽。舌苔黃膩,脈滑。

【治法】 清解脾胃伏熱。

【方葯】

1.主方清脾散(傅仁宇《審視瑤函》)加減

處方:滑石15克,黃芩10克,赤芍15克,枳殼10克,陳皮6克,藿香10克,升麻6克,防風10克,茵陳12克,甘草6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l劑。

2.中成葯

(1)金菊五花茶沖劑,沖服,每次1包或1塊,每日2~3次。

(2)王老吉涼茶沖劑,沖服,每次1包,每日1~2次。

(3)以上二型的中成葯。

脾胃虛弱、時感外邪型
【證見】 針眼反復發作或久不消退,納呆神疲,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 托里解毒。

【方葯】

1.主方托里消毒飲(吳謙《醫宗金鑒》)加減

處方:黃芪20克,皂角刺10克,金銀花12克,甘草8克,桔梗10克,白芷10克,當歸10克,白芍12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黨參15克,神曲12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婦女經期發病者,多為血虛,宜酌加四物湯。

2.中成葯補中益氣丸合銀翹解毒丸,口服,補中益氣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單方驗方銀翹湯(賴錦端驗方)

處方:金銀花15克,連翹10克,蒲公英15克,茵陳15克,黃芩10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浙貝母12克,赤芍15克,枳殼10克,甘草6克。水煎服,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

若胞瞼浮腫嚴重者,加荊芥10克,僵蠶10克。紅腫痛甚,舌紅苔黃或大便秘結者,去茵陳,加大黃lO克(後下)、玄明粉10克(沖)。口渴者,加天花粉15克。反復發作,屬脾胃伏熱者,去蒲公英,加藿香lO克,黃連8克;屬脾胃虛弱者,去蒲公英,加黨參15克、黃芪15克。

--------------------------------------------------------------------------------
針眼的外治法

1.局部治療
(1)初起未釀膿時,可用濕熱敷,以助消散。

(2)用紫金錠或清火眼丸,調外障眼葯水或其他消炎眼葯水或冷開水,外塗患處皮膚;也可用如意金黃膏塗局部皮膚。注意:切勿將葯物塗入眼內。

(3)取新鮮鴨跖草數段,除去葉用莖,洗凈後置於酒精燈火焰上或火上烘烤,用手指擠壓,將斷端流出的葯汁迅速塗於患處,注意勿塗入眼內,每日4~5次。

(4)用新鮮一點紅、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野菊花等的1-2味,洗凈搗爛,外敷患處皮膚,注意勿塗人眼內。

2.手術療法 已成膿時,應切開排膿。當膿頭位於胞瞼皮膚面時,切口應與瞼弦平行;膿頭位於瞼內面時,切口應與瞼弦垂直。必須注意:如患處膿成,切忌擠壓。若由此引起胞瞼漫腫,紫脹劇痛,或伴惡寒發熱頭痛等證嚴重,乃病情惡化,則按眼丹處理。

--------------------------------------------------------------------------------
針眼的其他療法

1.針眼的針灸治療
(1)針刺療法:早期證屬風熱外襲者,取攢竹、魚腰、太陽、絲竹空、行間;證屬脾胃積熱者,取承泣、四白、合谷、三陰交;兼惡寒發熱者,加外關;頭痛者,加風池。手法用中刺激或強刺激。

(2)三棱針放血:耳尖穴消毒後,用手指在該處反復揉捏至充血,用三棱針迅速刺進1分深後快速退出,擠出少量血。也可於曲池穴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2—3毫米,壓出2~4滴血。操作時針刺穴位均須嚴格消毒,每日施行1次即可。

(3)耳針療法:取眼、目1、目2、肝穴,強刺激,每日1次。也可埋針,取穴同前,並可於患側耳部找敏感點,埋針後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l-3分鍾。3日後復查,如針眼未消,可再做第二次治療。

(4)挑治療法:在背俞穴的肺俞與膏肓之間附近的皮膚面,找尋一個或數個壓之不褪色的紅點;若紅點不明顯,可輕刮之後再找。皮膚消毒後,將紅點逐一直刺挑破,擠出粘液或血水。每日1次。

(5)磁療:於針眼患處兩側皮膚面,安放一對250高斯左右的小圓磁片,以N、S極相吸引的位置安放,用膠布固定。兩磁片之間的距離不宜太近,以免吸在一起;也不能太遠,以免磁場作用太小。

(6)無名指結扎法:於患眼側無名指的掌指關節處,用棉線或橡皮筋結扎,松緊以手指皮膚不發生青紫為度。待眼部炎症完全消退後,方可解開結扎。

2.針眼的飲食療法
(1)菊花龍井茶:菊花10克,龍井茶(或一般綠茶)3克,放茶杯內,沖入開水,加蓋煽片刻,即可飲用。

(2)菊花粥:菊花15克,粳米50克,煮成粥後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3.針眼的預防調護
(1)平時應注意眼部衛生,增強體質,避免偏食,避免過勞。有屈光不正者,應及時矯治。

(2)患病時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煎焯之品,忌飲酒;還須保持大便通暢。

--------------------------------------------------------------------------------
附 眼丹

眼丹是指胞瞼紅腫,掀痛嚴重,後期則化膿潰破,且常伴顯著的全身反應,如惡寒、發熱、頭痛的一種眼病。病因由針眼或胞瞼皮膚外傷感受風毒外邪,兼脾胃積熱,內外合邪上攻胞險所致。與西醫學之眼眶蜂窩組織炎相似。

證見上胞或下胞突然紅腫赤痛,且發展到整個胞瞼而不能睜眼,皮色紅或紫紅,痛而拒按,白睛高度水腫;伴寒熱、頭痛,全身不適。後期腫脹逐漸高限而釀膿,皮膚逐漸變薄而色轉黃白,觸之有波動感,潰破膿液排出後可自行收口而愈。若膿深而多,不易排盡,則可成漏,抑或迅速擴展而成疔瘡走黃之險症。因病情急重,應盡早治療。以防擴散。

證屬風熱外束兼脾胃熱毒上攻,治療宜用清熱解毒祛風之法,方葯參照針眼中的熱毒上攻型,並酌情加重清熱解毒葯;中成葯也可參照針眼用葯。證情嚴重者,可用雙黃連注射液靜脈滴注,每次3~3.6克,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每日1次。必要時全身應用抗菌素。眼丹的外治,可參照針眼的局部治療方法。

G. 針眼怎麼治最快

好!眼睛部位疾病情況小心謹慎注意點好。。正規的醫院眼科醫生根據疾病情況採取積極治療措施看看。

閱讀全文

與眼丹的快速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61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27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21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50
骨密度計算方法公式骨礦骨面積 瀏覽:827
什麼方法能讓竹子的根死亡 瀏覽:195
熱天豬掉料的解決方法 瀏覽:486
紅米2指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22
戴胸罩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469
尾氣不達標檢測方法 瀏覽:149
帶讀屬於什麼方法 瀏覽:427
早產兒體重快速增長的方法 瀏覽:308
最佳懷孕姿勢和方法 瀏覽:281
清明疊金元寶的簡單方法 瀏覽:372
四胞胎記憶方法視頻 瀏覽:463
煤氣口漏氣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98
數字萬用表交流電壓測量方法步驟 瀏覽:657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53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58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