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不打算進單位,但學校要催交就業協議書怎麼辦(非常著急)
其實你什麼單位都不用找,學校讓你簽協議是為了就業率,現在國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非常關心,學校在完成zheng任務而已,其實你可到戶籍所在地的人才機構(公家的,如北京市**區人才中心)辦理存檔,辦學生存檔會給你三方協議證明,學校也會算你就業,而且這樣做不會影響你以後工作時檔案的轉正定級,沒地方上社保的話還可以在人才繳納社保。個人覺得這樣比較有利。
㈡ 學校急催就業協議書我該怎麼辦
1、簽協議的目的是明確雙方的工作意願外,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是明確畢業生的檔案轉接關系,所以一定搞清楚對方接檔問題
2、如果需要五一後簽,和老師講清楚,我想可以得到理解的。
㈢ 大四輔導員催就業協議書,三方協議
沒有這個規定,不交三方協議就是違紀。三方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
三方協議一旦簽署,就意味著大學生第一份工作就基本確定,因此,應屆畢業生要特別注意簽約事項。高校就業辦一位老師說,大學生簽三方協議前,要認真查看用人單位的隸屬,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一般都有人事接收權。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則需要經過人事局或人才交流中心的審批才能招收職工,協議書上要簽署他們的意見才能有效。應屆畢業生還要對不同地方人事主管部門的特殊規定有所了解。
三方就業協議書不同於勞動合同。首先,三方就業協議書是國家教育部統一印製的,主要是明確三方的基本情況及要求。三方就業協議書制定的依據是國家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法規和規定,有效期為:自簽約日起至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止的這一段時間。而勞動合同是受《勞動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護,有些用人單位如許多外企在確定錄用時(註:在到用人單位報到前),就同時要求和畢業生簽訂一份類似勞動合同的協議;而更多的用人單位則要求先簽「就業意向書」,畢業生報到後再簽訂勞動合同。其次,就業協議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學校、用人單位、學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關聯但彼此獨立;而勞動合同是雙方合同,它由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兩方的權利、義務構成。第三,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時仍然是學生身份,但是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是勞動者身份。勞動合同一經簽訂,就業協議的效力應當喪失。如果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附件內容矛盾,以勞動合同為准。
簽勞動合同要注意四個方面,簽三方協議要留心五個細節。
大學生簽勞動合同一要明確職務和崗位,否則,用人單位會利用調職的方式,變相壓迫你主動辭職,不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打發你。二要防止用人單位不斷用換崗位的方式,反復延長試用期,因為同一個崗位同一個人不能適用兩次試用期,而換崗位就沒有限制了。三要在勞動合同中明確最低的工資標准,最好能將年終獎用條款固定下來,作為工資的一部分。由於我國暫時沒有對年終獎定性,這個法律空白有可能被用人單位利用,將來成為剋扣薪水的一種方式。四要了解用人單位是否給員工辦理社會保險。如果沒有社保,等於工資減去很多,還不能享受國家和單位的社保福利。
大學生簽三方協議首先要看填寫的用人單位名稱是否與單位的有效印鑒名稱一致,如不一致,協議無效;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不能簡寫。第二,外企、合資企業、私企一般採用試用期,根據合同期的長度,可以從1―3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國家機關、高校、研究所一般採用見習期,通常為一年。第三,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學生,以高額違約金約束學生。學生在協商中要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得超過5000元。第四,現行的畢業生就業協議屬「格式合同」,但「備注」部分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承諾一套、做一套,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說明,如發生糾紛,可以此維護自己合法權利。第五、學生在簽訂協議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等用人單位填寫完畢、蓋章後再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簽證蓋章。切忌自己填寫完畢後就直接到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要求蓋章。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單位在填寫時,工資待遇等與過去承諾的大相徑庭。學生卻因為自己和學校都已經簽字蓋章,無回天無力。或者逆來順 受,或者就被迫違約賠償用人單位 。
三方協議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同時也是國家派遣證發放的一個證明。只有你簽署了三方協議,拿回學校,學校才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而你拿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道,就此開始計算工齡,而你也就擁有了幹部身份(每年基本6月25日畢業,所以6月18日前必需將三方交到學校)。 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去原來那個單位退協議,再到想去的新單位簽協議,學校更改派遣證,然後到新單位去報到。我們招過很多這樣的,更改派遣的。但是,正規的國企不會錄用沒有派遣證的,你不更改是不行的。有的人會給你出主意,讓你不要理原單位,直接到想去的單位報到,我告訴你,那是他不懂,或者是故意給你挖坑。你沒有派遣證和協議,連戶口、四險一金、勞動就業等記等等都辦不了,只能是打工,不是就業。況且,招錄已經與別的企業簽了協議的學生,可能面臨著被起訴的風險,正規的國家單位是不會這樣辦的,你必須證明你的派遣證是即將就業的單位。就像足球運動員要轉會,必須給原單位轉會費是一樣的,或者是自由身。先到原先的單位解除三方協議,再到學校領取新的三方協議表,與新單位簽訂,到學校蓋章,發派遣證。
簡單地講:你更換單位以後,現單位的工作經歷和原單位的工作經歷合並作為轉正定級的依據,但要原單位出具一個實習鑒定(這個應該不難)。有的單位自己可以辦理轉正定級,尤其是國企和事業單位,直接就辦了;不能辦理的,多數是民企和外企,可以由檔案管理委託單位辦理,如人才中心等。祝你進步!
㈣ 怎樣委婉的催一下公司的HR快點把自己的就業協議寄回
還是直接點的好,因為這事可能是和你直接相關的。而且也是公司的職責范圍之內的事,只要注意語氣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可能是HR給忽視了
㈤ 學校催要就業協議(三方協議),我該怎麼辦
一、以前我畢業的時候也是道聽途說,什麼幹部身份,其實都是網友瞎傳,傳的人多了還以為真的怎麼重要,實際上工作後一點用處沒有,你有本事生活會過的很好,沒本事一塌糊塗,工作後十個人11個會根本不會提這個事。
二、簽訂就業協議書說白了是學校統計就業率用的,你簽不簽對你自己沒有半點影響。
三、假如你在規定時間前簽了協議書,那麼接下來就是學校把你的檔案和戶口遷移到你單位所在地檔案管理機構,一般是當地人才市場;假如你到期沒有簽,更簡單了直接把檔案盒戶口達到你老家所在地的人才市場保存,一勞永逸,你以後找工作全國各地都可以去找,不用因為檔案轉來轉去而麻煩。(我們當時幾個同學都是在省外讀書戶口遷出去了,不想把戶口和檔案留在學校所在地看管就沒簽協議書,跟老師講直接打到老家就OK了,後來在另外一個城市工作解決了所有後顧之憂)
四、不管你簽沒簽都會有報到證,簽了拿報到證到公司報道,一個形式而已沒什麼用,沒簽拿報到證到老家人才市場把檔案存放在那裡。
五、考上事業單位了你還簽什麼三方協議啊,直接簽合同了都,其實就業協議沒什麼用。
六、畢業的時候學校統計就業率都會讓你隨便簽一個,其實也就隨便一說,主要你要不要把檔案和戶口掛靠在學校所在地人才市場,如果要,那確實要有一個這么個東西這個是你自己主動要掛靠的,當然要找一家公司簽一下了。如果你要回家或者再第三個地方也沒來得及找到工作那就直接空白協議書交上去,就是按回原籍處理,假如你在第三個地方找工作找到了你就簽了好了,協議書只不過給學校提供統計用的,對你有用的是用人單位簽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