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語文古文的技巧和方法初中

語文古文的技巧和方法初中

發布時間:2022-08-17 00:20:24

① 文言文閱讀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閱讀技巧和解題方法
文言文閱讀是中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難點,有些時候是因為讀不懂內容犯錯,有些時候是因為字詞的用法不恰當犯錯,下面就為大家提供了文言文閱讀技巧及方法,希望大家能夠耐心閱讀,進而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

如何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

1、要理解中心思想

文言文閱讀也是閱讀,所以,首先就要弄清楚中心思想是什麼?文章寫的是哪些人、哪些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什麼?如果是議論文言文,就要了解作者的核心觀點是什麼?有哪些論據?

2、劃分層次、結構

很多同學覺得劃分層次比較麻煩,對於文言文來說恰恰要通過劃分層次來幫助了解文章思想,文章結構,這樣才能提升對材料的理解,降低出錯率。

3、敢於直譯

直譯就是直接翻譯,平時學習中,很多學生讀古文都是「一邊看文章、一邊看譯文」其實這樣很不利於考試答題,因為,一旦到了考場同學們很容易失去答題信心,總覺得自己答的不對,所以,在平時要多練習直譯,幫助提升文言文閱讀理解自信。

4、多讀幾遍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當我們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文言文時,不妨先不看問題,靜下心來多讀幾遍文章,或許從中能找到解題靈感。

5、圍繞核心思想作答

在做主觀題時通常會用這三種方式來回答:(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2)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3)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目的就是要圍繞核心思想來回答,即使有一些瑕疵,也不會影響總體得分,但是,如果撇開核心思想,就會離題萬里,不僅浪費了時間也得不到高分。

文言文閱讀解題方法

1、要善於藉助。例如,善於藉助字形分析和鄰里相推,來正確判定實詞詞義,觀照語言環境掌握虛詞用法。這一階段要有排除干擾的意識,例如古今異義的干擾,防止望文生義,以今釋古。

2、代入法----知識遷移。高考文言段不會脫離課本知識另起爐灶,所以要善於知識遷移,聯系已有知識尤其是常用詞的常用義項和常見虛詞的一般用法來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篩選題。根據陳述對象可以排除干擾項,確定答案范圍

4、析結構。推斷它在文章中的結構來推斷它的詞性,進而推斷它的詞義。

文言文翻譯的易錯點

1、專有名詞,強行翻譯。文言文中的一些國名、朝代名、官名、地名、人名、年號以及一些稱號等專有名詞可不翻譯。有些考生對此強行翻譯,從而「畫蛇添足」。

2、文白摻雜,該譯不譯。翻譯講究字字落實。有些考生在翻譯句子時往往有個別的詞翻譯不徹底或者不翻譯,導致文白摻雜,不倫不類。

3、脫離語境,誤譯詞語。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很多。有些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意義。因此,考生翻譯時一定要結合上下文語境,以免誤譯詞語。

4、當刪不刪,成分贅余。在文言文中,有些詞語只是語氣詞,或者只有語法功能而沒有實際含義,那麼考生在翻譯時就應把這些詞語刪去。

5、當補不補,漏掉得分點。成分殘缺的句子或省略句,翻譯時必須添加其殘缺或省略的成分,將句子補充完整。

6、句式不明,不合規則。比如,文言文中,倒裝句是一種常見的特殊句式。翻譯時,考生應將其恢復成現代漢語的正常句式。而有很多考生弄不懂句式特點,從而使譯文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

② 文言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文言文教學方法如下:

一、課前預習

高中文言學習,學生的課前預習顯得極為重要。課前應要求學生在掃清文字讀音障礙的基礎上,熟讀成誦。這一步下來,學生能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對培養學生文言語感有很大幫助。

二、課堂上引導學生了解背景,走近作者

文章的寫作背景包括當時社會背景和作者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的生存狀況。引導學生了解這些,也就了解了作者寫作本文時的感情基調和思想傾向,也就能夠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題,這樣對文章的一些帶有議論性或抒情性的疑難語句的理解也就更容易去揣測了。

三、課堂上小組自主學習

課堂上可以將學生2~4人分為一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對照注釋和其他參考資料討論並翻譯全文。對於文中不能理解和翻譯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做上記號。這一步既可以使學生鞏固過去學過的文言知識,又可以學習一些新的文言知識。

運用這種討論翻譯全文的方法,由於很多地方是學生自己翻譯的,所以學生比教師全文翻譯時記得更為深刻持久。另外,學生也得到一點成就感,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同時也給了學生的自主權,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氣氛。

四、小組代表發言,激發學習興趣

在學生討論之後,各小組推薦一人對討論時遇見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對於簡單的問題,老師可以讓學生起來自己解決。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等到所有問題都提出來之後,教師再集中按照在文章中出現的順序從前至後的對這些問題進行逐個解答。

對於學生沒有提出的,教師又認為比較重要的或學生容易出錯的實詞、虛詞及特殊句式,老師應進行補充和講解。對文章中的重點段落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筆譯,以便學生能夠看到並糾正自己在翻譯過程中出現的某些失誤。

比如說,王勃的《滕王閣序》中間需要背誦的那幾段,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筆譯。這樣就可以把字音、詞義、句意、背誦四者結合起來訓練了,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夯實了學生的文言基礎。

五、課後文言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節課結束時,教師和學生應一起對字、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識點進行總結歸納。字詞的歸納主要有實詞與虛詞的一詞多用和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注意古今差別極大的詞)和詞類活用。

一詞多用和一詞多義主要由教師以題目的形式列出,要求學生解答,在解答中記憶並學會運用;對於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的詞按類讓學生採取自由發言的形式從頭至尾在文章中找出,教師適當的糾正和補充。

特殊文言句式主要包括判斷句、倒裝句、被動句、省略句等,也應由學生自己以自由發言的形式從頭至尾在文章中找出,教師適當的糾正和補充,並在總結歸納的過程中要給學生總結一些有規律性的東西。

③ 初中生想要學好文言文,有哪些小技巧呢

小學語文課文主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和古詩。進入初中之後,增加新的領域,就是古文言文。很多初中生對文言文又愛又恨,愛它,因為它體現中國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恨它是因為它非常難學,內心對學習文言文產生淡淡的憂傷。怎麼才能學好文言文呢?答案是肯定能,下面這三個小技巧可以幫助各位同學學號文言文。

一、熟讀文言文課文

一些學生感嘆文言文難學,主要原因是帶著主觀思想看待文言文,主觀上認為學習文言文要像記敘文或者說明文那樣,一讀就懂,很快可以明白文章的中心、段落大意和寫作手法。殊不知古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很多字意已經改變,很多詞的用法也有所更改。

另外,古代文言文中所提到的官職、年份、地名、風俗等,現代文都有對應的翻譯,有時候感覺學習古代文言文有一種學「外語」的感覺,如果了解文化和歷史背景,學習起來也變得容易。古代文言文的文體和現代文大體相似,主要還是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等。

總之:如果能夠熱愛我國文化,好好地在文言文上下功夫,肯定能夠學號古代文言文,從學習中獲得知識的養分,發掘我國源遠流長的古文化,定會獲益良多。以上三點是學習的小技巧,如果能夠熟練使用這些小技巧,學習文言文肯定事半功倍

④ 初中語文文言文答題技巧

第一步:助力瀏覽題目
課外文言文閱讀試題有個特點:有的題目選項出示了文中某些關鍵字詞的意思,有的題目則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瀏覽題目有助於同學們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首先應該助力瀏覽文段後的題目。
第二步:仔細分析標題
一般而言,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都會給出標題。學生要留意並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因為大部分標題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內容。例如,在一次測試中考了一個「楚人學舟」的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這個主謂結構的標題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內容,我們看了標題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內容了。總之,仔細分析文段的標題,可使我們助力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
第三步:結合注釋速讀全文
課外文言文閱讀文段,對於一些難懂的文言字詞一般都會給出注釋。這些注釋有助於同學們准確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內容。所以,教師應提醒學生千萬別忽略這些注釋,而應結合注釋速讀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提醒學生在閱讀全文的過程中,碰到「攔路虎」千萬別停下來苦苦思索,而應繼續閱讀。總之,速讀全文,不求完全讀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對症下葯」解答問題
課外文言文閱讀問題設計有三種類型,即詞語解釋題、句子翻譯題和內容理解題。
對於不同的題目則採用不同的解題方法:
(1)詞語解釋題。這類題目多數是考查文言實詞中一詞多義的現象,而這些文言實詞基本上都是同學們在課內文言文中學習過的。解題時,應先套用我們學習過的文言實詞的意思,再聯繫上下文檢驗,經檢驗意思通順,則為正確答案。

(2)句子翻譯題。翻譯句子應該在直譯的基礎上意譯。首先,在草稿上把關鍵的字詞的意思解釋出來(直譯);然後,將句子的大致意思寫出來(意譯)。在翻譯句子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年號、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書名、國名等專有名詞保留原樣,不用翻譯。例如:「慶歷(年號)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謫守巴陵郡(地名)」。可把這個句子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的詞語應刪去。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者……也」表判斷,無義,應刪去,可把這個句子譯為:陳勝是陽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狀語後置等倒裝句)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一樣,翻譯時要作適當的調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謂倒裝)!」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你的不聰明也太嚴重了。四是所翻譯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則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補出來。例如:「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省略語)。」可把這個句子譯為:他們(主語)就用硃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
(3)內容理解題。解決這種類型的題目有三種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三種方法,採用第一、二種方法回答的准確率一般會比較高。 怎樣准確理解詞義、翻譯句子
基本原則是通過解釋詞語,理解句子的含義。
首先,必須准確把握文中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和用法。掌握文言實詞,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義的擴大、詞義的縮小、詞義的轉移、感情色彩的變化等)、通假字、詞類的活用(名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虛詞著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於、則、乃、也、者、乎、然、焉、何、夫、爾等,其中出現頻率高更應重點掌握的是:之、其、而、以、於五個。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見的句式及其特點。掌握文言文中有別於現代漢語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見的句式有:判斷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為」、「則」等,表示某種肯定或否定的判斷;也有用「是」表判斷的)、省略句(省略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介詞或介賓短語)、倒裝句(謂語前置、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被動句(藉助於被動詞,如「被」、「於」、「為……所……」表示被動;不藉助被動詞,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動)。 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譯的原則、方法和步驟。 翻譯文言句子是考試的難點,也是重點。
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信(准確、忠實於原文、不歪曲、不遺漏、不隨意增減意思。)、達(表意明確、語言通暢)、雅(簡明、優美、有文采)。 文言翻譯最基本的方法: 留、補、刪、換、調。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書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古代專有名詞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2、補:補出省略成分。
3、刪:刪去不譯的詞語。文言中凡是無實在意義,只表語氣、停頓、補足音節和舒緩語氣等的虛詞,都可略去。
4、換: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相應的古代詞彙。
5、調:調整倒裝句句序,按現代漢語習慣句式將其調整過來。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則和方法,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解詞——串意——順句。 註:直譯即逐字逐字地譯。意譯即譯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譯不通時,用意譯。

⑤ 文言文技巧方法總結

文言文是我們古代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和知識上的精華,但是文言文的學習對於很多同學來說都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情。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學習文言文的使用方法,一起來看一下吧!

文言文「三步走」學習方法
在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養成良好的學習文言文的習慣,那麼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按照「三步走」的學習方法,更快速地提取出文言文中的有效信息。那麼,「三步走」究竟怎麼走呢?

第一步:不求甚解識大意。當拿到一篇文言文時,我們要先粗讀一遍,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遇到不會的字詞跳過去,直接閱讀下文。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能夠培養學生對於一篇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二是當遇到不會時,學生會糾結在那裡,失去了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那麼,當我們大致讀懂了一篇文言文之後還是不能完全地理解文言文的深意,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咬文嚼字解字詞。第一遍粗讀之後,不會的字詞就像是平坦路上的小石子一樣,把我們的雙腳咯的生疼,在這一步中,我們要掃除這些限制我們的障礙,徹底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在這一步中,學生要結合書下注釋,理解重點字詞的含義,並積累這些字詞,為以後的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步:深入思考求真意。我們閱讀文言文是為了讀懂它,並且明確它告訴我們的關於人生的道理。我們古代的祖先是非常具有智慧的,這種智慧往往通過文言文和漢字傳遞給我們,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掌握古人的智慧,把它應用到作文或是生活中去。

學習文言文的實用方法
1、重視課前的預習工作

預習是一項多重要的工作呢?當老師讓大家集體讀一遍的時候,不預習的後果是——咦,這個字是啥玩意啊!怎麼讀啊?然後其它同學讀完一段了,你才剛找到這個字的讀音。別急,這還只是開始,老師接著問,在上一段中,文章交待了這些事項1…2…3…而你還在一臉茫然,這篇文章說了個甚?

所以,在課前預習的環節中,我們要自己藉助注釋逐字逐句地翻譯文本,對重點字詞進行歸類整理,有很多文言文實詞都是一詞多用、一詞多義的。

在遇到疑難字句的時候,拿不準它的確切含義,做好標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

總之,文言文一定要「搶先學」!

2、字不離句

其實,在文言文中,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與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顯示出來,積累文言文字詞要學會多去揣摩作者的意圖。

語文與文言文關注日常的積累,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文。從文章中,要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學有所思、學有所悟。積累常用的文言文字詞,識別通假字和詞類活用現象。

3、牢記主要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有不同的形式,熟練了這幾種形式,文言文的理解便簡單了。

就像「為……所」常見被動句句式。倒裝句分很多種情況,有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主謂倒裝等。以及句子中的省略成份,把握好了省略的內容,對於把握句子整體的意思大有裨益。

4、朗讀與背誦

通過多次的朗讀與背誦,既掌握了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大意,還可以培養我們對文言文的感知能力。

文言文和現代文在語言形式上存在著一定的區別,在大量的反復誦讀過後,一方面是古漢語的語感養成,另一方面是了解現代漢語和古代漢語之間的傳承,在現代與傳統的迭代過程中,領悟中華傳統文明之美。

如何朗讀呢?首先是粗讀文章,熟悉文章的大意,知道這篇文章介紹了哪些人和事。其次是對每段細讀,推敲個別字詞的意思,換個其它的詞或句是不是更好。最後是在領悟文章的精髓後,進行總體全局性的評價鑒賞。

共2頁:
文言文提分的四個基本方法

1.轉變閱讀觀念

一些同學在復習文言文時的做法是,將文言知識按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文言句式等一項一項分類背誦並在做題時死摳字詞,一個勁兒地挖通假、活用,反復辨識文言句式。這樣做,很費時費力,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在於路子不對。因此要「轉變閱讀觀念」,所謂「轉變閱讀觀念」首先要把古文當作文章來閱讀,因為古文也是「文」,是一個整體。不能把它切割成零碎的分支來機械地識記。而應該強調根據語境答題,所謂「詞不離句,句不離文」,不直接考查文言句式,自然也說明要把古文當作文章來閱讀,而不能只把它當作學習古漢語的材料來對待。

2.重視回歸課本

有些人認為高考文言文材料多出於二十四史,考試不考課本,就沒有必要再回歸課本復習。只要對學生實行「題海戰術」自然就「無師自通」了。我認為這種做法是極不恰當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文言文復習,不應當繞過課本回歸這道坎兒。

選入語文課本的文言文,都是名篇,努力學好這些精華,就是打好了扎實的基礎。而復習教材中的文言文,必須要有「老老實實」的態度,要仔細認真地落實到字句篇章,理解透徹,反復熟讀精思。課本中經典的文言文,如《勸學》《燭之武退秦師》《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師說》《六國論》等,都有著典型的全面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和用法的範例,可用於對文言文的全面、綜合復習,這對積累語言材料,增強文言語感,提高閱讀和解題能力有事半功倍之效。

⑥ 初中文言文教學技巧

課程標准對整個初中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提出了一個總的階段目標:「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但是,初中階段文言文教學不能只是簡單地當作一個整體,而應該針對不同年級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分年級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落實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七年級段的文言文教學

部編人教版七年級語文教材共選編了12篇文言文,有《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論語>十二章》《誡子書》《狼》《塞翁失馬》《杞人憂天》《孫權勸學》《賣油翁》《陋室銘》《愛蓮說》《河中石獸》。這些文章大都篇幅短小,語言淺顯易懂,作品形象鮮明,故事性強。因此,七年級的文言文教學應該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培養學習興趣。課堂上首先要設計好導入語:可以是熱情洋溢的談話,有趣的故事,有關作者的逸事;也可以運用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視頻、圖片、歌曲;還可以採用直觀形象的方式推進教學活動,例如:演出式、繪畫式、講述式、演唱式、朗誦會、欣賞視頻等形式。讓學生帶著高漲的情緒進行文言文的學習與思考,穿越時空,在叩響閱讀文學經典的大門。

第二,教給學生誦讀、理解、背誦的方法。誦讀是核心,學習文言文就要指導學生敢於讀、堅持讀、喜歡讀。理解即疏通文字,感知課文。我們要引導學生逐步擺脫依賴教師講解的思想,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在此基礎上舉一反三,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要讓學生學會找出疑難詞句,課堂上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師生合作找到問題的答案。熟讀成誦就是培養文言文語感重要的方法。在背誦時要指導學生,集中精力,要做到嘴念、耳聽、心想,邊讀邊體會文章的內容、意境。還要教給學生背誦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例如:參照譯文、化整為零、邊抄邊讀以及「抓三點」(抓住段落首字,段落首句和尾句,段落思路和中心三個關鍵點)背誦法。

第三,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圍繞學習的各個環節,「預習——聽課——復習——作業」,對學生進行教育,改變學生喜歡直觀形象,依賴教師詳細講授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培養理性思維,磨練意志品質,增強學習的主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八年級段的文言文教學

從八年級開始教材改變了編排系統,將文言詩文的編排由七年級每單元一課的編排方式,改為每冊集中兩個單元的編排方式。八年級共選編了16篇文言文。除了4篇寫景散文《三峽》《與謝中書書》《記承天寺夜遊》《與朱元思書》之外;其餘12篇都是表現志趣與情操的古文,有《富貴不能淫》《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愚公移山》《周亞夫軍細柳》《桃花源記》《小石潭記》《核舟記》《北冥有魚》《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雖有嘉餚》《大道之行也》《馬說》,這些文章有情趣,有理趣,從不同方面表現了古人的哲思與情懷。

在整個初中階段,八年級文言文篇數是最多的,閱讀難度明顯增大,知識點也變得更多了。因此,這一階段的文言文教學應該向廣度和深度拓展。

第一,培養積累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識。可教給學生一些積累的方法。比如:前後勾連,積累常用實詞和虛詞;藉助現代漢語,積累文言詞語義項;積累一些詞語在古代漢語中的常見義項等。這一階段的另一重要學習方法是適當的講解文言文的閱讀規律,剖析典型文言現象,對學生進行文言語法教學。

第二,恰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八年級編排了4篇文質兼美的寫景美文,可以通過圖文、聲像並茂的多媒體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聯想和想像,使文章或優美或雄壯,或空靈或清新的山水景物,能夠在學生的頭腦中還原重現。進而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感受景物的特點與神韻,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從而深刻地領會文言文獨特的審美情趣。

第三,注重知識遷移。文言文蘊含著豐富的詩畫意蘊,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感。教師應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優秀的文言作品,要由課內遷移到課外,布置學生廣泛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文言作品,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孟子》、《聊齋志異》等,並適當作些讀書筆記,寫一些心得,提高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鑒賞能力。

⑦ 初中如何學好語文文言

一、把握課本,扎實文言文基礎。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一定要熟練掌握課本中所出現的知識點:

1、字音,包括多音字和異讀字。

2、詞義,包括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類活用。

3、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等。

二、語文教材強調文言文的朗讀、背誦,其意圖是讓學生通過多讀多背來掌握文言知識,理解文意,培養語言感悟能力。誦讀可分四步進行:

1、藉助注釋,粗讀課文。

2、質疑、解難、細讀課文。

3、深入領會,精讀課文。

4、鑒賞評價,熟讀課文。

⑧ 語文文言文背誦技巧

死記硬背,靈活變通。

閱讀全文

與語文古文的技巧和方法初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彎折的最佳方法 瀏覽:262
管理會計案例分析的方法 瀏覽:792
正確梳頭方法視頻 瀏覽:22
稻田捕河蟹的最佳方法 瀏覽:76
打疫苗用的什麼注射方法 瀏覽:949
水餃睡不著有什麼好的方法 瀏覽:466
鑄鐵鍋的使用方法 瀏覽:608
共同海損金額計算方法 瀏覽:885
如何鑒定飲茶方法 瀏覽:938
達克寧水腫治療方法 瀏覽:968
華為手機開關機密碼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92
想把腳洗干凈用什麼方法 瀏覽:762
石灰粉發電方法視頻 瀏覽:168
退火的常用方法有 瀏覽:22
確定物體重心的常用試驗方法有 瀏覽:840
快速緩解中暑想吐的方法 瀏覽:258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65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32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25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