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燉白條雞的家常做法
特色燉雞做法:
准備食材:白條雞、蔥、姜、生抽、蚝油、料酒、冰糖、花椒、八角、桂皮、香葉、陳皮、白芷、粉皮。
第一步:先將買回家的白條雞,剁成小塊,盆里加上5克鹽,加入適量的清水,把雞肉放到盆內,浸泡30分鍾。把雞肉內的血水泡出來,這樣燉出來的雞肉有彈性還不腥。如果把雞肉焯水後,再燉的話,雞肉就發柴了。
第二步:將雞肉撈出,控干水分,用生抽、蚝油、料酒、蔥段、薑片,攪拌均勻,腌制20分鍾。經過腌制後,燉出來的雞肉更入味,並且雞肉吃起來口感更佳,肉質更嫩。
第三步:鍋內加入適量的油,要比平時炒菜多兩倍,油燒熱以後,放入冰糖,小火將冰糖炒化,炒成紅褐色,把雞肉倒進去。放入蔥、姜、花椒、八角、桂皮、香葉、陳皮、白芷,大火翻炒10分鍾,把香料的香味炒出,把雞肉內的水分炒出來,這樣雞肉吃著更有韌性,並且給肉炒上色,看起來也很有食慾。有的朋友說,燉雞只放姜、蔥和鹽,然後出鍋放少許白鬍椒粉,其實這位朋友說的就是煲雞湯,而不是燉雞。
第四步:雞肉炒至上色以後,加入適量的水,注意要加熱水,如果加涼水的話,雞肉是熱的突遇涼水後,肉質會緊縮,就燉不爛了。加水以後,大火燒開,中小火燉30分鍾後,加入適量的鹽,再燉10分鍾,即可出鍋。(中途可以加點粉皮)
溫馨小貼士:這種燉雞方法,比較適合燉公雞,如果是老母雞的話,建議大家還是用來煲湯比較好。
❷ 溝幫子燒雞做法及配料
溝幫子是遼 寧 省 北 鎮 縣的一座集鎮,以盛產熏雞而聞名北方地區。溝幫子熏雞已有50多年的歷史,具有外觀油黃、暗紅,肉質嬌嫩,口感香滑,味香濃郁,不膩口,清爽緊韌,回味無窮的特點,很受北方人的歡迎。
01
參考配方
白條雞75kg,砂仁15g,肉蔻15g,丁香30g,肉桂40g,山柰35g,白芷30g,陳皮50g,桂皮45g,鮮姜250g,花椒30g,八角40g,辣椒粉10g,胡椒粉10g,食鹽3kg,味精0.13kg,磷酸鹽0.12kg。
02
工藝流程
選料→宰殺→排酸→腌制→整形→鹵制→乾燥→熏烤→無菌包裝→微波殺菌→成品。
03
操作要點
(1)選料
選取來自於非疫區的一年生健康公雞,體重0.73~0.77kg。一年生公雞肉嫩、味鮮,而母雞由於脂肪太多,吃起來膩口,一般不宜選用。
(2)宰殺
刺殺放血,熱燙去毛後的雞體用酒精燈燎去小毛,腹部開膛,取出內臟,拉出氣管及食管,用清水漂洗去盡血水後,送預冷間排酸。
(3)排酸
排酸溫度要求在2~4℃,排酸時間6~12h,經排酸後的白條雞肉質柔軟,有彈性,多汁,製成的成品口味鮮美。
(4)腌制
採用干腌與濕腌相結合的方法,在雞體的表面及內部均勻地擦上一層鹽和磷酸鹽的混合物,干腌0.5h後,放入飽和的鹽溶液繼續腌制0.5h,撈出瀝干備用。
(5)整形
用木棍將雞腿骨折斷,把雞腿盤入雞的腹腔,頭部拉到左翅下,碼放在蒸煮籠內。
(6)鹵制
配湯:將水和除腌制料以外的其他香輔料一起入蒸煮槽,煮至沸騰後,停止加熱,蓋上蓋,悶30min備用。鹵制:將蒸煮籠吊入蒸煮槽內,升溫至85℃,保持45min,檢驗大腿中心,以斷生為度,即可吊出蒸煮槽。
(7)乾燥
採用煙熏爐乾燥,乾燥時間為5~10min,溫度55℃,以產品表面乾爽、不粘手為度。
(8)熏烤
採用煙熏爐熏制,木屑採用當年產、無霉變的果木屑,適量添加白糖,熏制溫度55℃,時間10~18min,熏至皮色油黃、暗紅色即可。而後在雞體表面抹上一層芝麻油,使產品表面油亮。
(9)無菌包裝
包裝間採用臭氧、紫外線消毒,真空貼體袋包裝。
(10)微波殺菌
採用隧道式連續微波殺菌,殺菌時間1~2min,中心溫度控制在75~85℃,殺菌後冷卻至常溫,即為成品。
❸ 燒雞的做法大全,燒雞怎麼做好吃
燒雞是中華傳統風味菜餚。將塗過飴糖的雞油炸,然後用香料製成的鹵水煮制而成。香味濃郁,味美可口。以河南道口燒雞、江蘇古沛郭家燒雞、安徽的符離集燒雞、山東德州燒雞最為著名。
郭家燒雞
百年老店,中華一絕,世代單傳,人間極品.歷史悠久,品位一流。
配料:
健康一年以上家雞10隻,野生山人參一支,陳皮…10克,八角…10克,辛夷…2克,小茴香…2克,大鹽…50克,飴糖…300克,肉蔻…5克,橘皮…13克,砂仁…2克,丁香…3克,白芷…5克,草果…3克,山椒…3克
製作工藝:原料雞的選擇→宰殺→加工→造型→過油上色→配料文火煮制
注意事項:健康優質活雞現殺現煮,務求新鮮
產品特點:配方獨特.、肉鮮味美、肥而不膩和爛而不散。具有色香味俱佳.口味純正等等優點.是款待親朋好友外出旅行的上上佳品!老少皆宜,自食送禮,健康時尚。
符離集燒雞配料
活雞…10隻,桂皮…10克,白糖…15克,陳皮…10克,八角…10克,辛萋…2克,小茴香…2克,精鹽…150克,姜…20克,飴糖…200克,肉蔻…3克,山奈片…3克,砂仁…2克,丁香…3克,白芷…5克,草果…3克,花椒…5克,芝麻油…1500克
製作方法
1.選用每隻約重1000克的烽雞10隻,宰殺放盡血水,熱水燙、去毛、洗凈,在靠肩的頸部直開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將肛骨用水洗凈。然後先用刀背敲斷大腿骨,從肛門上邊開口處把兩只腿交叉插入雞腹內;再將右翅膀從宰殺的刀口處穿入,使翅膀尖從雞嘴露出。雞頭彎回別在雞膀下邊,左膀向里別在背上,與右膀成一直線。最後將雞腹內兩只雞爪撐開,頂住雞腹。用以上方法將10隻雞宰殺別好備用。
2.將別好的雞掛在陰涼處,晾乾水分,用毛刷蘸飴糖塗抹雞身。塗勻後入大油鍋中炸成金黃色時撈出。剩油留作別用。
3.大鍋內放足水,把所有香料裝入一隻紗布袋中,扎緊袋口,放入鍋中,將水燒開,然後加入糖、鹽,調好味,將炸好的雞整齊地放入,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稍煮5分鍾,將鍋中雞上下翻動一次,蓋上鍋蓋,改用文火煮4~6小時,以肉爛脫骨為止。煮雞的鹵汁應妥善收存,以後再用,老鹵越用越香。香料袋在雞煮熟後撈出,下次再煮雞時再放入,一般可用2~3次。若製做1隻雞可用砂鍋,香料用量酌減,也可取些鹵汁使用。
注意
1."別"雞工序不可少,這是為了成批的鹵煮方便,形體完整美觀。
2.當天宰的雞,當天最好不用。像豬肉一樣,雞在宰殺完畢後,需要一個自然排(乳)酸的過程(一般在0°-4°的溫度下,放置4小時以上),排酸完畢後,給雞刷勻飴糖,即可掛起備用。第二天再進行下一步加工。
3.炸雞的油溫要始終保持在七成熱。油溫低,雞不變色。油溫過高,則發黑。為了控制油溫,可採取一次炸1~2隻,炸完後撈出。
4.鹵湯一次加入的水量,以沒過雞為宜,中間不能再加水。
5.鹵湯用後晾涼,除浮油放容器中,存入冰箱,一個星期加熱一次即可。無冰箱,可每天加熱一次??
6.此菜產於安徽省宿州市,原名"紅雞,"是聞名全國的特產。量在開始時,此雞並無特色,只是煮熟後抹一層"紅曲"而已。後來吸收了山東"德州五香扒雞"的製作技巧,不斷改進發展成著名的"符離集燒雞"。
7.此菜外觀油潤發亮,肉質雪白,味道鮮美,香氣濃郁,肉爛脫骨,肥而不膩。嚼其骨,有餘香。讓人看了就想流口水,而且趁熱提起雞腿輕抖,雞肉可全部脫落,為菜中上品,冷食熱食均可
巧選燒雞
燒雞
做熟的雞,怎樣證明是不是病雞,從外部色澤已經看不出來,這時就要看雞的眼睛,如果雙眼半睜半閉狀況,則不是病雞。如果雞的眼睛是全部閉著的,同時眼眶下陷,雞冠顯得十分乾巴,就證明這是病死的雞。而無病的雞燒制後眼眶飽滿,有的雞雖然眼睛稍閉,但眼球仍明亮,雞冠濕潤,血線勻細、清晰。
栗子燒雞原料
光雞半隻(約500克),去殼栗子250克,油、精鹽、姜、蔥、醬油、白糖、五香粉適量。
製作
1. 雞斬成塊,姜切片,蔥切碎。
2.鍋內放油少許,油熱,放蔥、姜略炒, 再放入雞塊、栗子煸炒,加入適量醬油、精鹽、五香粉、白糖及水,用大火燒沸,改小火燜透。
要點
雞塊和栗子下鍋煸炒,開始用中火,待醬油、精鹽等佐料下鍋後改用旺火燒沸,再改小火燜透。
熊師傅雞
百年老號,中國一絕,熊師傅產品秉承於一六六一年,清朝順治年間的傳統工藝,採用百年循環老湯,宮廷秘方,經十八道工藝流程,不加任何化學添加劑,佐以二十餘種名貴葯材和香料補品用文火精製而成。具有肉香濃郁,色香味爛,鹹淡適宜,口味純正,久吃不膩,回味無窮等特點,具有益肝健脾,滋陰補腎,強身健體之功效,是傳統工藝與現代美食完美的結合。熊師傅燒雞具有獨具特色的製作手法,使其色、香、味、爛最終形成了自己多元化的獨特風格。河南省熊熊食業以改善消費者餐桌質量為目標,發揚傳統雞肉的飲食文化習慣為職責,憑借所擁有的現代化生產技術,立志做具有中國特色的雞肉烹飪專家,熊師傅產品精心選料、科學配方、精心製作,色、鮮、味、美、香酥可口、餘味無窮,具有消食化氣,開胃健脾,強筋健骨,養顏美容之功效。外觀靚麗金黃,表層酥脆,肉里嫩滑,鮮香誘人,回味無窮,完全不同於普通的燒雞。獨家的香料配方,及快速入料法,十八種配料及中草葯成分,產品回味悠長,清香迷人。
道口燒雞
道口燒雞產於河南省滑縣道口鎮,河南省中華老字型大小。歷史悠久,風味獨特,馳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地方特產食品。
道口燒雞創始於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浚縣志》及《滑縣志》記載,在開始的一百多年時間里,由於技術條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並不興隆。到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燒雞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張中海的先祖張炳,偶遇清宮御膳房御廚老友劉義,他在道口鎮大集街開了個小燒雞店,因製作不得法,生意蕭條。有一天一位曾在清宮御膳房當過御廚的老朋友來訪,他身懷絕技。兩人久別重逢,對飲暢談。張炳向他求教,那朋友便告訴他一個秘方:「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八料就是陳皮、肉桂、豆蔻、良姜、丁香、砂仁、草果和白芷八種佐料;老湯就是煮雞的陳湯。每煮一鍋雞,必須加上頭鍋的老湯,如此沿襲,越老越好。張炳如法炮製,做出的雞果然香。從此,營業興旺,張炳把他的燒雞店定名為「義興張」,寓意「友義興張」。
清嘉慶年間,一次嘉慶皇帝巡路過道口,忽聞奇香而振奮,問左右人道:「何物發出此香?」左右答道:「燒雞」。隨從將燒雞獻上,嘉慶嘗後大喜說道:「色、香、味三絕」。從此以後,道口燒雞成了清廷的貢品。張炳的世代子孫,繼承和發展了祖先的精湛技藝,使「義興店」燒雞一直保持著他的獨特風味。
產品特點
呈淺紅色,微帶嫩黃,雞體型如元寶,肉絲粉白,有韌勁、鹹淡適中、五香濃郁、可口不膩。其熟爛程度尤為驚人,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離,涼熱食之均可。
產品配方
(按100隻雞為原料計)
肉桂 90g 砂仁 15g
良姜 90g 丁香 5g
白芷 90g肉豆蔻15g
草果 30g 硝酸鈉 10g~15g
陳皮 30g 食鹽 2Kg~3Kg
工藝流程
原料雞的選擇→屠宰加工→造型→上色與油炸→配料煮制
操作要點
1、原料雞的選擇
選擇無病健康活雞,體重約1.5kg左右,雞齡1年左右,雞齡太長則肉質粗老,太短則肉風味欠佳。一般不用肉用雞做原料。
2、屠宰加工
宰前准備:雞在宰殺前需停食15h左右,同時給予充足飲水,以利於消化道內容物排出,便於操作,減少污染,提高肉的品質。
刺殺放血:在頭頸交界處下面切斷三管放血,刀口不宜大,注意不要頸骨切斷,淋血5min左右,放血要充分。
浸燙退毛:先准備好熱水,然後把放血後的雞放入水中,使雞淹沒於熱水中,水溫保持 在62℃左右。隨時用木棒上下翻動雞體,以利浸燙均勻,約經1min,用手向上提翅部長毛,一提便脫說明浸燙良好。立即把雞撈出,那迅速退毛,切勿繼續浸泡在熱水中,否則浸燙太過皮脆易爛。退毛時,順毛流方向拔、推、捋相結合,迅速將毛退凈。同時要除去角質喙和腳爪質層。整個操作過程要小心,不要弄爛皮膚,以免造成次品。最後把雞浸泡在清水中,拔去殘毛,洗凈後准備開膛。
開膛取內臟:把退毛光雞置於案子上,先在頸部左側皮膚剪開約1cm小口,小心分離出嗉囊,同時拉出食管、氣管,然後用剪刀圍繞肛門周圍剪開腹壁,成一環形切口,分離出肛門,暴露出腹腔內臟器官。左手穩住雞體,右手食指和中指伸入腹腔,緩緩地拉出肝臟、腸、雞肫、腺胃、母雞的卵巢與輸卵管等內臟器官。清水沖洗干凈,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h左右,取出瀝干水分。
3、造型:燒雞造型的好壞關繫到顧客購買的興趣,故燒雞歷來重視造型的的繼承和發展。道口燒雞的造型似三角形(或元寶形),美觀別致。
先將兩後肢從跗關節處割除腳爪,然後背向下腹向上,頭向外尾向里放在案子上。用剪刀從開膛切口前緣向兩大腿內側呈弧形擴開腹壁(也可在屠宰加工開膛時,採用從肛門前邊向兩大腿內側弧形切開腹壁的方法,去內臟後切除肛門),並在腹壁後緣中間切一小孔,長約0.5cm。用解剖刀從開膛處切口介入體腔,分別置於脊柱兩側根部,刀刃向著肋骨,用力壓刀背,切斷肋骨,注意切勿用力太大切透皮膚。再把雞體翻轉側卧,用手掌按壓胸部,壓倒肋骨,,將胸部壓扁。把兩翅肘關節角內皮膚切開,以便翅部伸長。取長約15cm、直徑約1.8cm的竹棍一要,兩端削成雙叉型,一端雙叉卡住腰部脊柱,另一端將胸脯撐開,將兩後肢斷端穿入腹壁後緣的小孔。把兩翅在頸後交叉,使頭頸向脊背折抑,翅尖繞至頸腹側放血刀口處,將兩翅從刀口向口腔穿出。造型後,外形似三角形,美觀別致。
造型後,雞體表面用清水洗凈,晾乾水分。
4、打糖
把飴糖或蜂蜜與水按3:7之比混合,加熱溶解後,均勻塗擦於造型後的雞外表。打糖均勻與否直接影響油炸上色的效果,如打糖不勻,造成油炸上色不勻,影響美觀,打糖後要將雞掛起晾乾表面水分。
5、油炸
炸雞用油,要選用植物油或雞油,不能和其他動物油。油量以能淹沒雞體為度,先將油加熱至170℃~180℃,將打糖後晾乾水分的雞放入油中炸制,其目的主要是使表面糖發生焦化,產生焦糖色素,而使體表上色。約經半分鍾,等雞體表面呈柿黃色時,立即撈出。由於油炸時色澤變化迅速,操作時要快速敏捷。炸制時要防止油溫波動太大,影響油炸上色效果。雞炸後放置時間不宜長,特別是夏季應盡快煮制,以防變質。
6、配料煮制
不同品種的燒雞風味各有差異,關鍵在於配料不同。配料的選擇和使用是燒雞加工中的重要工序,關繫到燒雞口味的調和和質量的優劣以及營養的互補。
煮制時,要依白條雞的重量按比例稱取配料。香辛料須用紗布包好入在鍋下面。把油炸後的雞逐層排放入鍋內,大雞和老雞放在鍋下層,小雞和幼齡雞放在上層。上面用竹箅壓住,再把食鹽、糖、醬油加入鍋中。然後加老湯使雞淹沒入液面之下,先用旺火燒開,把硝酸鈉用少量湯液溶解後灑入鍋中。改為微火燒煮,鍋內湯液能徐徐起泡即可,切不可大沸,煮至雞肉酥軟熟透為止。從鍋人湯液沸騰開始計時,煮制時間,一年左右雞約1.5h,兩年左右的雞約3h。煮好出鍋即為成品。煮制時若無老湯可用清水,注意配料適當增加。
7、保藏將鹵制好的雞靜置冷卻,既可鮮銷,也可真空包裝,冷藏保存。
汝州燒雞
河南省汝州市的特色名食。汝州的燒雞.以陳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良姜為佐料的老鹵燒煮,火候講究。其色澤金黃、鹹淡適口、肥而不膩。食用不需要刀切,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離,無論涼熱,食之均余香滿。六七十年代,汝州還有專門製作燒雞的街道集體單位「燒雞組」,都是由掌握傳統秘方的家庭製作經營,有名的幾家燒雞店分布在廣育路中段、廣育路南口、望嵩路中段、南關橋頭等地。
長武燒雞
長武燒雞色澤鮮亮,肉質細爛,味道香美,為長武名吃,深受人們的歡迎。地道的長武燒雞需宰鮮嫩肥雞,以陳年原汁雞湯鹵煮,及時下醬上油而成,雞形完整,金黃絳紅,油明發亮,肉爛骨離,為長武設宴擺席時的佳餚,走朋訪友時的佳品,風味獨特,遠近聞名,供不應求。
淮陽燒雞
方布袋燒雞,是周口的名優清真食品,也是當地家喻戶曉的特色珍品。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與元軍作戰,敗退到陳州(今淮陽),在伏羲廟躲過元軍的追殺,人困馬乏,昏倒在地,被一好心的方姓老農救起。老農把家中僅有的一隻老母雞做成燒雞,呈給朱元璋。朱元璋吃後精神大振,贊嘆不已,稱帝後,把老農召入宮中,專司燒雞的御膳製作。後來,老農告老還鄉,在陳州城開了家燒雞店。
歲月滄桑,斗轉星移,方家燒雞製作工藝不斷改進,世代相傳,到方布袋這一代才正式命名為「方布袋燒雞」。方布袋燒雞製作精細,配料合理,經過十數道工序,選用三十多味純天然名貴佐料,輔之以循環使用的陳年老湯,做出的燒雞色澤誘人、雞味鮮美、鹹淡適中、可口不膩,其熟爛程度尤為驚人,常食可調氣健神、驅寒止濕、延年益壽。此外,在雞湯中煮出的豆腐皮更是讓人一吃忘不了,享譽中原。
蘇義忠燒雞
淮陽北關的蘇義忠燒雞店是以經營燒雞為主,兼營羊頭、羊肉、豆腐皮的清真熟食店。數十年來,蘇義忠先生潛心鑽研,廣取各地名吃之長,創造出了獨門秘方,使蘇家燒雞享譽豫東。蘇義忠燒雞以製作獨特、形色美觀、肉爛脫骨、營養豐富而聞名豫東大地,倍受各界人士的青睞,凡品嘗者無不拍手稱絕。知名畫家藍天野(《封神榜》中姜子牙的扮演者)品嘗後稱贊不已,說蘇義忠燒雞肉鮮味美,陳州一絕。歷年龍都朝祖會期間,海內外來淮作家、書畫家都點名要蘇義忠燒雞,並感嘆其五味俱佳,欣然命筆題字作畫,使得蘇義忠燒雞聲名遠揚。2006年,蘇義忠先生被河南電視台「廚王爭霸」大賽組委會聘為清真名吃顧問,2007年蘇義忠燒雞成為淮陽唯一一家榮獲市級「文明誠信商戶」的餐飲店。
蘇義忠先生繼承傳統工藝精髓,在選雞、宰殺、撐型、烹煮、用湯、火候等方面,摸索出了一套獨門經驗。他選雞嚴格,選用兩年以內的柴雞,以保證雞肉質量;加配多種名貴調料, 經素油烹炸、精工製作而成的燒雞,富含蛋白質,具有五味俱佳、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肥而不膩、香氣撲鼻、肉白細嫩的特點。
幾十年來, 蘇義忠燒雞始終堅持傳統操作規程, 故而群眾對其燒雞有著「出門百步外,余香留口中」的贊譽;經常食用能收到開胃健脾、溫中益氣、通絡提神的功效。今日的蘇義忠燒雞成為淮陽人探親訪友的饋贈佳品,更成為海內外遊客蒞臨淮陽的名吃首選。
沈丘燒雞
王蘭燒雞是沈丘特色地方名吃,總店位於沈丘縣永基新城,由王蘭女士歷經三十餘年在祖傳秘制基礎上潛心研究發展而成,其所創制燒雞色澤鮮艷,香軟爛松。原料採用上等柴雞輔以幾十種名貴中葯秘制而成,口味獨特,熟爛程度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又發展推出真空包裝系列,提高了存放時間。其燒雞也是沈丘縣政府接待指定地方特產。
芋頭燒雞
燒雞的做法
原料: 芋頭燒雞
一隻三黃雞、一個芋頭、蔥半根、姜4大片、大蒜5瓣、辣椒3顆、八角2個、橄欖油1勺、老抽1大勺、料酒2大勺、鹽1小勺、冰糖依據個人口味添加。
做法:
1、三黃雞切塊,洗凈。雞胗、雞心和雞肝不要丟棄,待會兒也可以一起燉。在市場買雞的時候可以讓攤主忙幫清理內臟剁成塊。
2、做鍋開水,把雞塊放入,撇去血沫後撈出備用。
3、在鍋里倒入橄欖油放入蔥段、薑片、拍松的蒜瓣、八角和辣椒,煸炒出香味。
4、放入焯好雞塊翻炒兩三分鍾。
5、倒入老抽上色調味。
6、倒入料酒。
7、倒入開水淹過雞塊,蓋上鍋蓋轉中小火燉半小時。
8、湯汁收到一半的時候放入兩塊冰糖。
9、放入芋頭塊再燉十五分鍾。
網油包雞
原料:母雞1隻,網油250克,四種芽菜100克,豬肉200克,泡辣椒2個,雞蛋2個。調料花生油800克,香油10克,蔥30克,姜20克,鹽10克,料酒30克。濕澱粉30克,味精5克,椒鹽3克,醬油15克。
製作:(1) 雞洗凈剁去爪、翅尖,掏除內臟,剔除腿骨下段。芽菜剁碎。豬肉切成絲。姜一半切片另半切絲。泡辣椒切絲。網油洗凈控水。雞用料酒、味精和鹽揉擦一遍,再放上蔥、薑片腌上入味。用鹽與雞蛋清、濕澱粉調成糊。 (2) 將肉絲倒入熱油炒勺中炒散後隨下芽菜、泡辣椒絲、蔥、姜絲,再調入味精、醬油、料酒等炒好裝入雞腹中。把雞用網油(擦去水分,抹上蛋糊)包上。 (3) 把包好的雞上香油。把包在外面的網油皮剝下,切為長方塊放在盤四周,再把雞腹中的餡掏出墊入盤底,將雞肉剁成條形放於餡上邊。椒鹽另裝碟隨雞上桌即成。
燒雞製作工藝配方
配方:凈雞50,砂仁0.02,豆蔻0.05,丁香0.02,草果0.05,肉蔻0.05,良姜0.07,陳皮0.02,白芷0.08,食鹽4.5,飴糖0.5,味精0.02,蔥0.8,姜1,菜油20。
1、原料雞的選擇與處理
選擇生長一年內,體重1—1.5㎏的健康母雞為佳。宰殺凈膛後用清水將雞體內外漂洗干凈。
2、腌制
將配方中的香辛料搗碎,用紗布包好入鍋,加入一定量的水煮沸1小時,然後在料液中加入食鹽,使其濃度達到13°Bé,然後把漂洗好的雞放入鹵水中腌制,腌制時間30-40min,中間翻動1-2次。有老鹵液的,在腌制時要加老鹵液,腌浸完後,鹵液要及時處理,即把鹵液煮沸殺菌後加食鹽保存。保存期間每隔10-15天要煮沸一次。
3、整形
將腌制好的雞取出,將其外表沖洗干凈,把雞放在加工台上,腹部朝上,左手穩住雞身,將兩角爪從腹部開口處插入雞的腹腔中,然後將雞腿的膝關節卡入另一雞腿的膝關節內側,然後使其背部朝上,把雞右翅膀從頸部開口處插入雞的口腔,另一翅膀尖後轉緊靠翅根。整形後雞似半月形,最後用清水漂洗一次,並晾乾水分。
4、燙皮塗糖
將整形後的雞用鐵鉤,鉤著雞頸,用沸水燙淋2-4次,待雞水分晾乾後再塗糖液。糖液配置是一份飴糖加60度的熱水3份調配成上色液。糖液配置好後,用刷子將糖液在雞全身刷3-4次,刷糖液時,每刷一次要等晾乾後再刷第二次。
5、油炸上色
將塗好糖液的雞放入加熱到170度—180度的植物油中,使雞體呈均勻的桔黃色時,即可撈出。油炸時,動作要輕,不要把雞皮搞破。油炸過程中油溫控制在160-170度為宜。
6、煮制
將原先配好的香辛料再加入適量的水煮沸後,加鹽使其具有較濃的鹹味。然後加入適量的味精、生薑、蔥,把雞放入,用文火慢慢的煮2-5小時,使其溫度控制在75-85度范圍內,等熟後,撈雞出鍋。出鍋時要眼疾手快,穩而准,確保雞形完整,不破不裂。
產品特點
形體別致,呈半月形,雞形完整:肉色醬黃帶紅,味香肉爛,肥而不膩,有濃郁的五香佳味。雞的出品率要求在60—66%之間。
德州燒雞
德州有三寶:扒雞、西瓜、棗。德州扒雞是經典漢族名菜之一,屬魯菜系。古城德州(山東省),九達天衢京杭大運河貫穿州城南北。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德州扒雞就被列為山東貢品送入宮中供帝後及皇族們享用。五十年代,國家副主席宋慶齡從上海返京途中,曾多次在德州停車選購德州扒雞送給毛澤東主席以示敬意。德州扒雞因而聞名全國,遠銷海外,倍受中外人士的青睞,凡品嘗者無不拍手稱絕,康熙皇帝賜「天下第一雞」。德州扒雞的特點是:形色兼優、五香脫骨、肉嫩味純、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鮮奇滋補。造型上兩腿盤起,爪入雞膛,雙翅經脖頸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雞呈卧體,色澤金黃,黃中透紅,遠遠望去似鴨浮水,口銜羽翎,十分美觀,是上等的美食藝術珍品。
山東的德州燒雞(也叫「德州扒雞」),派生於河南滑縣道口燒雞。不但在海內馳名,更獲得國際間的贊賞,美國的炸雞,是望塵莫及的。日本在三四十年前就派人專門去德州學扒雞的做法。德州雞並不是出源於德州,正像金華火腿不出於金華,而出於東陽,良多栗子不出於良多,而出於房山一樣,得地利有很大的關系。德州扒雞的真正出處山東禹城縣,距德州南一百里地,同在津浦鐵路線上(天津至浦口),德州在冀魯交界,是兩省的交通樞紐,同時德州還盛產三白瓜(德州西瓜,瓤白、皮白、子白,所以叫「三白」),商務繁盛,禹城的燒雞在德州有大市場,於是本地人也仿效經營起來了,相沿有三百年的歷史,銷路打開了,名聲出去了,人們也就只認德州燒雞了。生意擴張,改進的條件多了,加工配料精益求精,真是「錦上添花」,作為一種特產,銷售始終不衰。
德州雞的加工,是很有講究的。有些內行人歸納為「選料好,用料准,加工細,手藝高」幾點都要做到。還有配料中要用中草葯四五種(有人說要十來種),砂仁、豆寇、桂皮等,都算比較珍貴的。至於花椒、菌香等大料用得更多。具體做法,生雞選用兩斤左右的,從脖子下開口取出內臟洗凈後,把兩只翅膀編插進去,稍稍脫水便進油鍋炸一炸,拿出來用葯材熏擱了。廚司說這一工序是關鍵,時間、用料都得恰合分寸。這樣熏出的雞,中葯補益的葯性透雞體,而中葯苦辛的葯味卻不能存在。然後再加香料上大鍋蒸透,做到肉香四溢,骨松肉嫩。手藝好的,燒雞提起一抖,雞骨自然脫落,皮肉保持完整,被稱為「脫骨扒雞」,才是上等的。
❹ 白條雞怎樣排酸
放在預冷間里0-4度的地方5-6個小時就可以了
❺ 燉雞怎樣燉才好吃
1、首先要會選雞
很多人熬雞湯的時候都是喜歡老雞,但是其實童子雞是更加適合熬制雞湯的,童子雞裡面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而且含有的芥蒂組織的彈性比較少,是會更加容易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我們如果是燉雞湯的話,最好就是選擇母雞了,母雞是很適合補虛,而且是很適合大病初癒的人喝,我們燉完雞湯肉,吃起來是沒有滋味的,但是大家可以用來涼拌食用。
2、現殺雞要先冰凍
我們買火雞是可以很好的保證肉味的鮮美,我們鮮雞買回來之後,就是可以在冰箱裡面冷凍3個小時左右,然後再拿出來解凍,然後煮湯,這樣做的原理是和排酸肉的原理的一樣的,這樣的雞肉吃起來是會更好的,而且做出來的湯的味道是會更加的鮮美可口。
3、淘米水浸泡
我們在煲雞湯之前,將雞洗干凈了荔枝核,可以放入到淘米的水裡面浸泡十幾分鍾,這樣是可以很好的去除雞皮的異味。而且也是可以讓雞肉變得更加的鮮嫩,這樣是很簡單的,利用簡單的材料卻是有非常不錯的效果。
4、飛水
很多人都是不知道飛水是什麼,飛水就是將冷水、雞肉、薑片混合後放入到灶上,然後就是點火煮沸了,飛水可以很好的去除雞蛋的生腥味,而且能夠很好的清潔,使得湯品看起來不僅不渾濁,而且看起來清亮,而且吃起來也是鮮香沒有異味。
5、沖冷水定型
我們將雞肉飛水處理好之後,就要將雞迅速的撈出來,然後用冷水沖洗干凈了,這樣一方面可以將雞飛水的時候上面殘留的浮沫沖掉了,也是可以使得雞在煮的過程中,雞肉不容易變得散爛,讓皮和肉保持完整性。
6、刪除附件
刪除附件可以說是非常的關鍵的了,將附件去除了,煲的雞湯才是會更加的美味。我們在收拾的時候一定是要注意將雞的紅色的內臟去掉了,也是可以留下來製作其他的菜餚。但是大家在煲湯的時候這些東西就得要去除了。而且一定是要將雞爪上面的指甲剪掉了,因為指甲裡面是含有很多的細菌的,所以這樣是會非常不衛生的。而且雞嘴和眼睛也是要去除的,如果我們不去除的話,就是會使得雞湯會有一股異味,大家在切雞屁股的時候也是要多切一些,煲湯的時候一定是不能夠留用的。
7、燉雞湯的鍋最好要用砂鍋
大家在燉雞湯的時候應該用砂鍋,不要用鐵鍋,因為鐵鍋是會將鐵銹帶入到雞湯裡面,而且砂鍋能夠很好的保留鮮味,增加一些鮮美。
❻ 白條雞,怎麼燉
做法:准備一隻白條雞,六克蟲草花,各種佐料調之,清燉後食用。
功效:服用本方可以益腎陽,補肺陰,止血化痰,健脾益胃,對於出現腎虛,痰多咳嗽的病人非常有益。
怎樣燉雞湯好喝
1、首先要會選雞
很多人熬雞湯的時候都是喜歡老雞,但是其實童子雞是更加適合熬制雞湯的,童子雞裡面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而且含有的芥蒂組織的彈性比較少,是會更加容易被我們的身體所吸收。我們如果是燉雞湯的話,最好就是選擇母雞了,母雞是很適合補虛,而且是很適合大病初癒的人喝,我們燉完雞湯肉,吃起來是沒有滋味的,但是大家可以用來涼拌食用。
2、現殺雞要先冰凍
我們買火雞是可以很好的保證肉味的鮮美,我們鮮雞買回來之後,就是可以在冰箱裡面冷凍3個小時左右,然後再拿出來解凍,然後煮湯,這樣做的原理是和排酸肉的原理的一樣的,這樣的雞肉吃起來是會更好的,而且做出來的湯的味道是會更加的鮮美可口。
3、淘米水浸泡
我們在煲雞湯之前,將雞洗干凈了荔枝核,可以放入到淘米的水裡面浸泡十幾分鍾,這樣是可以很好的去除雞皮的異味。而且也是可以讓雞肉變得更加的鮮嫩,這樣是很簡單的,利用簡單的材料卻是有非常不錯的效果。
4、飛水
很多人都是不知道飛水是什麼,飛水就是將冷水、雞肉、薑片混合後放入到灶上,然後就是點火煮沸了,飛水可以很好的去除雞蛋的生腥味,而且能夠很好的清潔,使得湯品看起來不僅不渾濁,而且看起來清亮,而且吃起來也是鮮香沒有異味。
5、沖冷水定型
我們將雞肉飛水處理好之後,就要將雞迅速的撈出來,然後用冷水沖洗干凈了,這樣一方面可以將雞飛水的時候上面殘留的浮沫沖掉了,也是可以使得雞在煮的過程中,雞肉不容易變得散爛,讓皮和肉保持完整性。
6、刪除附件
刪除附件可以說是非常的關鍵的了,將附件去除了,煲的雞湯才是會更加的美味。我們在收拾的時候一定是要注意將雞的紅色的內臟去掉了,也是可以留下來製作其他的菜餚。但是大家在煲湯的時候這些東西就得要去除了。而且一定是要將雞爪上面的指甲剪掉了,因為指甲裡面是含有很多的細菌的,所以這樣是會非常不衛生的。而且雞嘴和眼睛也是要去除的,如果我們不去除的話,就是會使得雞湯會有一股異味,大家在切雞屁股的時候也是要多切一些,煲湯的時候一定是不能夠留用的。
7、燉雞湯的鍋最好要用砂鍋
大家在燉雞湯的時候應該用砂鍋,不要用鐵鍋,因為鐵鍋是會將鐵銹帶入到雞湯裡面,而且砂鍋能夠很好的保留鮮味,增加一些鮮美。